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蒲松齡的故事簡短

蒲松齡的故事簡短

發布時間: 2021-02-23 17:52:51

① 蒲松齡的故事短的

1、蒲松齡落第不落志

蒲松齡是清代的文學家,他自幼聰明好學,但長大後屢次應試皆落第.蒲松齡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繼續追求成功。他曾含羞自薦,給當時德高望重的大宗師黃昆圃寫信。

希望能得到幫助,然終沒能如願。從此,他不得不在鄉間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准備應試。正在這時,他的愛妻陳淑卿離開了人世,這使他悲慟欲絕,生活更加清苦。

但生活的艱辛與愛妻的去世並沒有動搖他追求成功意志。他化悲痛為力量,自作了一副對聯來激勵自己,上聯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下聯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為了實現自己的夙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中去,向時間索取知識和財富。他說:「耗精神與號呼,擲光陰與醉夢,殊可惜也!」

他還堅持不懈地從群眾中獲取知識;他在家鄉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樹下面,鋪一張蘆席,設茶備煙,凡是路過此地的人,他都免費供茶供煙,請他們講一兩個民間故事。

就這樣,年夏一年,日復一日,他廣泛搜集素材,勤奮寫作。歷經20年,他終於寫了聞名中外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這部著作通過說狐談鬼的表現方式。

對社會的黑暗面進行批判,並「寓賞罰於嬉笑」,具有百誦不厭的藝術魅力。同時,他還完成了《聊齋文集》四卷、《聊齋詩集》六卷、《聊齋俚曲》十四種及其他雜著。

2、蒲松齡回應宰相的「請吃半魯」

蒲松齡屢考不中,回至家鄉蒲家莊除了教書之外,便是將滿腔的憂憤都傾注在《聊齋志異》上,從不與官場來往。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請帖,上面寫著「請吃半魯」。

蒲松齡對此類請帖,深惡痛絕,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當官的還只顧吃喝玩樂。於是,對送請帖的來者說:「我身體不佳,不能前往,請回復宰相諒解。」

其妻在一旁聽到丈夫不去赴宴,認為不妥,對蒲松齡說:「這樣做不好,人家一是宰相,當了官沒忘舊友,二是您和宰相曾經同窗共讀,不管從哪方面說,都應該去。」

蒲松齡沉思良久,最後還是決定赴宴。來到宰相家裡,席宴開始,只見兩位使女抬著一盆魚湯送上桌來。宰相說:「請包涵,小弟入官以來,一直默守清廉,不涉煙塵,此非是席宴。

不過想請尊兄嘗試一下怎麼混水摸魚而已,只有悟此奧妙,才可步入塵世。」蒲松齡聞此,很是不悅,認為人生就該著污泥而不染。於是想了個法子,來日回敬宰相。

事隔數日,果然,蒲松齡採用同樣的方式,宴請宰相。宰相接到「請吃半魯」的請柬之後,欣然前往。看到茅房破屋,心裡不由產生一種憐憫感。

想當年,同窗共讀,老兄的學識遠遠超過我幾倍,只因性情剛直,對世態炎涼懷有不滿,加之無錢打點各級考官,竟落到如此地步。欲取銀兩救助,蒲松齡堅決不收。

只和宰相敘舊,卻不提赴宴一事。宰相感覺腹中飢餓,不時地到屋外張望太陽,但直到太陽偏西,仍沒有入席的動靜。宰相餓得實在憋不住了,問蒲松齡:「尊兄何時置宴?」

蒲松齡隨口答曰:「一日三餐已畢,您又吃足半魯,為何還要設宴?」宰相恍然大悟,魯的下面,明明是個」日」字,我叫他吃了上頭,他卻叫我吃下頭,這個含義可不一樣呀。

這個下頭吃進去,不是滿肚裡的太陽嗎?這不是明明勸我當個懷抱太陽的明官嗎?宰相雖挨了一天的餓,但領悟了做官的道理。

3、燈下讀詩

蒲松齡不但學慣用功,方法也很巧妙。一天晚上,他在燈下讀詩,一首古人描寫月光的詩吸引了他,尤其對「山明疑有雪,岸白不關沙」這兩句,十分欣賞。他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的圖景:

山巒披著月光,就像布滿了積雪,河岸一片白茫茫,就像鋪了一層銀色的沙子。這兩句寫得多麼逼真,多麼優美啊,蒲松齡馬上把這首詩抄在了本子上。

他又想:這位詩人還有沒有其它描寫月光的詩呢?於是,他又翻閱起詩集,把寫月的詩都找出來,仔細抄在本子上。後來,蒲松齡又把其他詩人寫月的詩都抄錄下來。

還用同樣的方法閱讀抄錄了很多古人詠雪的詩歌。就這樣,他廣泛閱讀,分門別類抄錄下來,再加以比較,細心體會,漸漸地掌握了寫詩的方法。

4、三次第一名

十九歲那年,蒲松齡參加了一次考試。這次考試很重要,決定他是否能成為「秀才」。他自信能考好,因為在這以前的縣、府兩次考試中,他都得了第一名。

那時候,科舉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每篇文章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在起股到束股這四段中,每段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共八股。

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寫的主要是四書五經上的東西,文章格式死板,就連字數都有規定。所以,這種考試制度,很難看出一個人的真才實學。

蒲松齡參加的這次考試,主考官是著名詩人施閏章。他不喜歡八股文,所以,出的作文題目同一般糊塗的考官不大一樣,有些文學色彩。

那天,天剛剛亮,考生們排著隊進入考場。考場有士兵把守,嚴密地監視著考生,這氣氛真是令人緊張。蒲松齡從容進入考場,領了試卷,按照卷面上印的座位號坐好。

這時候,考場的院門已經上了鎖,一陣敲擊木板的聲音響起,場內一片肅靜,只有差役舉著題目牌在過道上走來走去。作文的題目是《早起》。

蒲松齡看了題目以後,不禁有些猶豫,要是完全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寫,只能把文章寫得死板枯燥,就對不起這道好題了。經過一番斟酌,他決定按自己的心意,寫出一篇好文章。

他想到,大官兒們早早起來,去朝廷爭權奪利;那些卑鄙的小人,也早早起來,跑到富貴人家,奉承拍馬。想到這兒,他忍不住笑了,立刻提筆寫起來。一篇諷刺社會丑惡現象的文章完成了。

考試成績如何呢?蒲松齡又得了第一名,成了秀才。因為施閏章非常贊賞他的文章。施閏章寫下了這樣的批語:好像在空中聞到了奇異的芬芳。

把當時人追逐富貴的丑態集中在「早起」這兩個字上面。讀了這樣輕松明快的文字,使人能享受到甩著胳膊隨意遊玩的樂趣。

後來,施閏章見到了蒲松齡,非常喜歡這個有才華的青年,就收他做了自己的學生。蒲松齡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5、擺茶攤

蒲松齡回到家鄉以後,為了謀生,到本鄉的有錢人家當了一名教書先生。連他自己也沒想到,從此竟一連教了四十年書。但是,他最大的樂趣,還是寫故事。

為了收集更多的故事材料,他經常在村外的路口旁邊,擺個茶水攤,自己坐在席子上,招呼過往的行人:「歇歇腳吧,喝口水,抽袋煙。」「謝謝啦。您這茶水多少錢一碗?」客人問。

「水隨便喝,煙隨便抽,不要錢。」「噢?有這么好的事?」「不過,您要是有什麼新鮮的故事,就請講給我聽聽。」蒲松齡誠懇地說。客人奇怪地問:「您這么愛聽故事嗎?喜歡聽什麼樣的呢?」

「講什麼都行。」蒲松齡爽快地說,「當然越奇怪越好,神啊鬼呀的,更歡迎。我最愛聽奇聞。宋朝的蘇東坡,不就喜歡聽別人講鬼的故事嗎?我跟他一樣。」

客人們見他這么有趣,也就天南海北地聊起來。他們中間有出外幹活的漢子,有做買賣的商人,還有雲游四方的文人,見多識廣,講的故事五花八門。

不管什麼故事,蒲松齡聽得都十分認真,回到家裡,還把聽到的記下來,等有了時間,再編成完整的故事。

② 關於蒲松齡的小故事要字少的 50字

蒲松齡的歷史故事 一日,蒲松齡接到宰相一份請帖,上面寫著,」請吃半魯」。蒲松齡對此類請帖,深惡痛絕,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當官的還只顧吃喝玩樂。其妻在一旁,認為丈夫不去赴宴不妥,對蒲松齡說:」您和宰相曾經同窗共讀,不管從哪方面說,都應該去。」蒲松齡最後決定赴宴. 來到宰相家裡,席宴開始,只見兩位使女抬著一盆魚湯送上桌來。宰相說:」小弟入官以來,一直默守清廉,不涉煙塵,此非是席宴,不過想請尊兄嘗試一下怎麼混水摸魚而已,只有悟此奧妙,才可步入塵世。」蒲松齡聞此,很不悅,認為人生就該著污泥而不染。於是想了個法子,來日回敬宰相。果然,蒲松齡採用同樣的方式,宴請宰相。宰相接到」請吃半魯」的請柬之後,欣然前往。看到茅房破屋,心裡不由產生一種憐憫感。欲取銀兩救助,蒲松齡堅決不收。宰相感覺腹中飢餓,不時地到屋外張望太陽,但仍沒有入席的動靜。宰相問蒲松齡:」尊兄何時置宴?」蒲松齡隨口答:」一日三餐已畢,您又吃足半魯,為何還要設宴?」宰相恍然大悟,魯的下面,明明是個」日」字,我叫他吃了上頭,他卻叫我吃下頭,這個含義可不一樣呀,這個下頭吃進去,不是滿肚裡的太陽嗎?這不是明明勸我當個懷抱太陽的明官嗎?宰相雖挨了一天的餓,但領悟了做官的道理。
望採納

③ 蒲松齡的故事

蒲松齡的科舉夢想破滅了,而其著述之心卻始終未泯。他從年輕時即著手創作的《聊齋志異》
,一直斷斷續續未能結集。來到畢家後條件好了,有石隱園的美景,有萬卷樓的藏書,再加館東的支持,他決心續寫完成這部巨著。從此他便集中業余的精力投入到搜集素材與構思創作中。「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疑冰」,寒來暑往,日復一日,「集腋成裘」,「浮白載筆」,終於完成了他的「孤憤之書」。後來,他還以淄川方言撰寫了《牆頭記》、《慈悲曲》、《姑婦曲》、《磨難曲》等十四種通俗俚曲及《鬧館》等戲三出。其救世婆心顯而易見。他在創作小說、詩文、俚曲、戲的同時還編撰了《日用俗字》、《農桑經》、《葯祟書》等多種科普資料工具書。充分體現了他的為民思想。
篤重交遊
蒲松齡在西鋪期間,由於館東的鄉宦地位條件,更因其詩文尤其《聊齋志異》的廣泛傳播,使其聲望與交遊日漸擴大。他不僅與本邑友人、省內資深的名士交好,而且還受到邑侯、憲台的青睞。其中的李堯臣、張篤慶、趙金人、高珩、王敏入、王觀正、王永印、沈天祥、邱希潛、安於拙、袁藩、畢盛鈺、畢盛統、華世持、韓逢、譚再生、張元、楊萬春、唐夢賚、鍾轅、朱緗、吳木欣、張貞、李之藻、汪如龍、張嵋、時惟豫、喻成龍、黃叔琳
、王士禎等,他們同孫蕙與畢際有父子一樣,都曾對蒲松齡的生活、舉業、思想乃至寫作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及作用。因而蒲松齡與他們的交情深厚,其著作中多有記載。

④ 蒲松齡的故事200字,救急!!!!!!!!!!!!!!!!!!

蒲松齡來(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自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郭沫若曾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成狐鬼小說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⑤ 蒲松齡事跡

蒲松齡事跡:

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

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

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方撤帳歸家。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 卷、491篇,約40餘萬字。

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

(5)蒲松齡的故事簡短擴展閱讀:

蒲松齡的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

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同鄉好友王士禎十分推重蒲松齡,以為奇才,聘為《聊齋志異》題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至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

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部。

⑥ 蒲松齡的小故事有哪些

那清朝的日頭很妖艷地當空照著
考不上學的蒲松齡
走進深山尋老道
紛揚的雪花眉毛一樣垂向眉梢
老道的袍子老過清朝
陰在陽之內
陽在陰之內
蒲松齡不知軟硬究竟誰硬
老道神秘地指點軟舌頭
老道莫測地指點硬豁牙

⑦ 聊齋志異故事 白話文 簡短一些蒲松齡的

原文

作者: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méng),始悟為山市。
未幾,高垣睥(pì)睨(nì),連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譯文
蒲松齡(清代)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公子禹年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驚訝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寺院呀。過了一會兒,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檐高高翹起,這才知道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低低的城牆,有六七里長,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量可以用億萬來計數。忽然颳起了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都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高聳彷彿與天相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打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裡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用手指指著數上去,已經不能計算層數。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昏暗地看不分明了,數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往匆匆,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小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選自《聊齋志異》蒲松齡

⑧ 蒲松齡寫聊齋志異的故事

蒲松齡寫《聊齋志異》的故事,素材來源有三個:一是前人故事,他拿來加工一下;二是,聽取當時人的故事;三便是豐富的想像。

《聊齋志異》中,有一個故事「勞山道士」,實際上是根據六朝小說和唐傳奇中的三個故事創作而成。這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留月》。

紙月就是有一個人,剪個紙的月亮用來照明。取月,另一個人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留月,最後一個人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勞山道士」就是以這三個故事為原型,創作而成。

蒲松齡為了有好的素材,用以創作《聊齋志異》,便在路邊擺了一個茶攤,凡是能講出好故事的人,都可以免費喝茶。

蒲松齡書中所寫,有很多是寫書生和美麗的妖怪的。這些女妖全部有這樣一個特徵,長相漂亮,不嫌棄書生貧窮,不顧及封建禮教,媒妁之言的束縛,願意與書生無媒苟合。書生都是這樣的,很有才華,富有才情,情感豐富,但就是不得志。

女妖和書生在一起,不僅處處照顧書生,紅袖添香,而且還會盡自己所能達成書生的各種願望。這些願望,可能是錢財,可能是功名利祿等等。

書中的書生就是蒲松齡自己,所有的一切的故事,都是來自他的想像。一個窮秀才,在生活苦痛時所想像的東西。

蒲松齡是悲慘的,貧窮不得志。蒲松齡也是偉大的,為後世留下了《聊齋志異》這本奇幻小說。若是看見後世這本小說的流傳度,蒲松齡想必是欣慰的,他沒有放棄《聊齋志異》是一個對的選擇。

(8)蒲松齡的故事簡短擴展閱讀: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小說家,其所作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以其精妙的文筆,豐富的想像,被後世人稱為文言文短篇小說之王。

蒲松齡出生在一個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後父親轉儒經商,家裡情況才稍好。小的時候家裡沒有錢請私塾老師,所以蒲家四兄弟都是跟在他們父親身邊學習的。

蒲松齡十九歲的時候參加科舉考試,以三試第一的優秀成績中秀才,此後卻久試不第,一直到了71歲的時候,才成為歲貢生。蒲松齡沒有考中秀才,一共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蒲松齡在參加秀才考試的時候,主考官是施閏章。施閏章在當時是一個頗有名聲的大詩人,就是他親手判定了蒲松齡的第一。

然而其實當時他給蒲松齡判個第一,是因為蒲松齡文筆極好,他很是欣賞,但是嚴格來說,蒲松齡當時所作的文章,是不符合考試的,至少是夠不上第一的。因為施閏章的這一個判定,給了蒲松齡一個錯覺,那就是自己所寫是對的,因此在考舉人的時候仍舊如此,所以才會久試不第。

蒲松齡到老都沒有考中舉人的第二個原因,便是因為他那本聞名後世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蒲松齡當時因為要創作《聊齋志異》,所以分去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以至於不能好好的准備科舉。

當時蒲松齡的一個朋友便作詩勸誡他,說:「聊齋且莫競談空」,希望他能專心讀書,但是蒲松齡仍然沒有放棄創作《聊齋志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聊齋志異

⑨ 幫幫忙,蒲松齡的短篇鬼故事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盤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著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旋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貼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遠游。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葯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歷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在清初,象蒲松齡這樣出身的士人,進身之途唯在科舉。科場的失敗使他悲憤萬分:「天孫老矣,顛倒了天下幾多傑士。蕊宮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顧影自悲,可憐骯臟骨銷磨如此!……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大江東去〕《寄王如水》)蒲松齡未能攀緣科舉出仕,一生都在農村過著清寒的生活。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著熱衷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跡不踐公門」的傲視權貴的一面。在艱難時世中,他逐漸認識到像他這樣出身的人難有出頭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與韓刺史樾依書》)。他把滿腔憤氣寄託在《聊齋志異》的創作中。此書創作從他年輕時就開始了,康熙十八年(1679)作《聊齋自志》,可知那時這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已初具規模,一直到暮年方才成書,「集腑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聊齋自志》)這部小說集熔鑄著蒲松齡一生的心血。蒲松齡的創作,還有通俗俚曲14種,計有《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翻魘殃》、《寒森曲》、《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補幸雲曲》等。這些俚曲用了山東淄川地區的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它們從不同角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人間的不平,在人生態度和創作思想上與《聊齋志異》是相通的。蒲松齡的著作,小說和俚曲之外,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和關於農業、醫葯的通俗讀物《農桑經》、《葯書》等。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有短篇小說431篇。其內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懷著對現實社會的憤懣情緒,揭露、嘲諷貪官污吏、惡霸豪紳貪婪狠毒的嘴臉,筆鋒刺向封建政治制度。這類作品以《促織》、《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齡對腐朽的科舉制度有切身的體會,通過《司文郎》、《考弊司》、《書痴》等篇,作者無情地揭開了科舉制度的黑幕,勾畫出考官們昏庸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靈魂的禁錮與腐蝕,譴責了考場中營私舞弊的風氣。三、對人間堅貞、純潔的愛情及為了這種愛情而努力抗爭的底層婦女、窮書生予以衷心的贊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鴉頭》、《細侯》等。《聊齋志異》中還有相當多狐鬼精靈與人的戀愛故事,頗具浪漫情調。在這些故事裡,塑造了很多容貌美麗、心靈純潔的女性形象,如紅玉、嬰寧、香玉、青鳳、嬌娜、蓮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闡釋倫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義,如《畫皮》、《勞山道士》等。 《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對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現在對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上。作者善於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情節,沖破現實的束縛,表現自己的理想,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 原王生,有天一早出門,在路上遇到一位女郎,見她抱著大包袱獨自趕路,走得很吃力。王生忙走上前,發現原來是個十五六歲的漂亮女孩,不禁動了情。便問道:「你為什麼這么早就一個人孤孤單單地趕路?」女孩回答說:「過路的人不能替我解憂愁,何必多問。」王生接著說:「你到底有什麼憂愁?如果需要我幫助,我決不會推辭。」女孩神色憂傷地說:「父母貪錢,把我賣給一個大戶人家。那家的大老婆嫉妒我,早晚不是打就是罵,我已無法再忍受下去,打算逃到遠處去。」問她究竟想去哪裡,女孩說:「逃難的人,哪有確定的地方。」王生便說:「我家離這里不遠,請到我家去吧。」女孩很高興地答應了。於是,王生替她拿著包袱,帶著她一同回家。 到了王生家,那女孩見室內無人,便問:「你為什麼沒有家眷?」王生說:「這里是書房。」女孩說:「這是個好地方。要是你可憐我讓我活下去,請你一定為我保守秘密,千萬不要對外人講。」王生答應了她的要求,並與她同居。王生把她藏在密室里,過了好幾天別人都未發覺。有一天,王生悄悄地把這件事對妻子說了,妻子陳氏懷疑她是大戶人家的婢妾,勸王生打發她走。王生不同意。 有一次,王生在趕集的途中遇見一位道士。那道士打量王生時顯出驚愕的神態。他問王生:「你最近遇到了什麼?」王生回答說:「什麼也沒遇到。」道士說:「你身上有邪氣縈繞,怎麼還說沒遇到什麼?」王生竭力為自己辯解,道士見他不說真話就走開了,嘴裡卻說:「真叫人不可理解。世上還真有死到臨頭卻不醒悟的人!」聽了道士這番不平常的話,王生對所遇到的那個女孩產生了懷疑,但轉而一想,她明明是個美人,怎麼會是妖怪?很可能是道士想借口除妖,混口飯吃吧。沒過多久,王生就回到自家書院門前,但門緊關著根本進不去。這時,王生頓起疑心,便翻牆進去,見房門也緊關著,就悄悄地走到窗邊往裡看,只見一個臉色翠綠、長牙如鋸的惡鬼,正在把一張人皮往床上鋪,然後拿彩筆在人皮上畫,畫完之後便將筆扔掉,舉起人皮,像抖衣服那樣抖了抖,隨即披在身上,裝扮成一個美女。目睹這些情景,王生的魂都嚇掉了,他像動物那樣從地上爬起來,急忙追尋道士,但道士已不知去向。王生仍窮追不舍,最後終於在野外找到了。王生跪在地上向道士求救。道士說:「我幫你趕走它就是了。這個東西也很可憐,一直沒能找到替身,所以我也不忍心傷害它的性命。」於是,道士就給王生一柄拂塵,讓王生把它掛在卧室的門上。臨分手時,兩人約好在青帝廟會面。王生回到家以後,不敢到書房去,就睡在卧室里,把道士給的拂塵掛在門口。一更時分,聽到門外窸窣作響,他嚇得連頭都不敢抬,只好讓妻子陳氏去看看動靜。這時,那個惡鬼正在門外,它望著拂塵不敢進屋,站在那裡咬牙切齒,呆了半天才走開。過了一會兒它又來了,並且一個勁地咒罵道士:「死道士嚇唬我,難道到口的食物還要吐出來不成?」只見那惡鬼扯下拂塵撕得稀巴爛,然後破門而入,直奔王生的睡床,撕裂王生的胸腹,掏出他的心就逃走了。王生的妻子大聲哭號,丫頭舉著蠟燭進來一看,王生已斷了氣,胸腔里盡是瘀血。陳氏嚇得哭不出聲來。第二天一早,陳氏叫弟弟二郎跑去告訴道士。道士聽說後非常生氣地說:「我本來可憐你,誰知你這個小鬼竟敢如此猖狂!」他馬上跟著二郎來到王家。那個女孩已不見了,道士抬頭四處張望,說:「幸虧它還沒有走遠。」他問二郎:「南院是誰的家?」二郎說:「是我家。」道士說:「鬼正在你家。」二郎驚異地說不會在他家,道士又問:「有沒有你不認識的一個人到你家去過?」二郎說:「我一大早就去青帝廟了,不知道家裡是不是來過什麼人,我這就回去問一問。」他去後不久回來說:「真有人在我家。今早一個老太婆跑到我家,說是想給我家當傭人,我妻子沒答應她,她現在還沒離開呢。」道士說,她就是惡鬼。 於是,道士與二郎一起到了南院。道士站在院子中央,手持木劍,大聲呵斥:「鬼妖,賠我拂塵!」那老太婆在屋裡驚慌萬分,無計可施,便沖出門想逃。道士追上前用劍刺去,頃刻間,老太婆倒在地上,人皮脫落,老太婆變成了惡鬼,在地上像豬一樣嚎叫。道士用木劍砍下鬼的頭,那惡鬼便化為一股濃煙,盤在地上成一小堆。道士取出一個葫蘆,拔掉塞子後放在煙中,那葫蘆像吸氣一樣馬上把煙都吸進去了。然後,道士塞住葫蘆口把它裝進袋裡。在場的人看那張人皮,發現眉目手腳,無不齊備。道土像卷畫軸那樣捲起人皮,把它也裝進袋,正打算離去時,陳氏跪拜在門口,哭請道士施法救活丈夫王生。道士推辭說自己不行,陳氏更加悲慟,跪在地上不肯起身。道士想了一想,說:「我的法術很淺,真的不能起死回生。我給你介紹一個人,或許他能使死人復生。你去求求他肯定會有效果。」陳氏問那人是誰,道士說:「街市上有個經常睡在糞土中的瘋子,你不妨叩頭哀求他救人。如果他百般侮辱你,你可千萬不要惱火。」二郎也曾聽說過這個人,於是,他謝別道士,與嫂子陳氏一同到街市找那個瘋人。 在街市上,他們看見那個乞丐正在路上瘋瘋顛顛地唱歌,流出的鼻涕有幾尺長,渾身骯臟不堪,叫人避而遠之。陳氏跪著叩頭到他面前,他卻笑著說:「美人愛我嗎?」陳氏把丈夫被惡鬼殺死的事告訴了他,並請他救活丈夫。那乞丐又大笑著說:「每個男人都可以做你的丈夫,為什麼要去救活他?」陳氏再三哀求,乞丐說:「真怪呀!人死了求我救活他,難道我是閻王爺嗎?」說完,他竟憤怒地用木杖打陳氏,陳氏忍痛讓他打。街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幾乎築成一道人牆。那乞丐忽然吐出一口濃痰,送到陳氏嘴邊說:「吞下去!」陳氏當時面紅耳赤,覺得很為難,但想起道士說過的那些話,只得強忍著吞下去了。陳氏覺得那口痰像團棉花那麼硬,在咽道里發出格格聲響,最後停結在胸膛里。只聽那乞丐又笑著說:「美人愛我啊!」說完就走了,連頭也不回。陳氏和二郎跟在他後面,他走到廟里後,便不見蹤影了。陳氏他們在廟前廟後四處查找,沒有找到任何蹤影,只得又慚又恨地返回家。陳氏真是百感交集,她既悲悼丈夫死得慘,又後悔吞下乞丐的痰使自己蒙受羞辱。她哭得死去活來,也想一死了之,正想給亡夫擦血裝屍,家人又都遠遠地站著不敢過來相助。陳氏只好一個人抱屍收腸,她邊料理邊哭號。由於哭久了嗓音已完全嘶啞,她忽然想吐,感覺胸腹中有塊東西直往上沖,不等她回過頭,那塊東西已落入丈夫的胸腔里。她驚奇地發現,原來是顆人心,它已在丈夫的胸腔中突突地跳動著,而且散發出蒸蒸熱氣。陳氏覺得十分奇怪,趕忙用手把丈夫的胸腔合攏,並用力往胸中間擠合。她稍一松勁,熱氣就從傷縫中往外冒。於是,她連忙撕了塊絲帛把傷口包紮起來。她用手觸摸丈夫的屍體,發覺已有體溫。她忙又蓋上被子。到半夜一看,丈夫已在微弱地呼吸。天亮時,丈夫竟然復活了。她聽見王生說:「我恍恍惚惚像做了個夢,只是一直覺得肚子痛得厲害。」陳氏看看丈夫的傷口,發現已只留下個銅錢大小的痂癤,不久,竟完全痊癒了。 找不到短
的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