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成蝶的幼兒故事
1. 破繭成蝶之類的故事
《蛻變》
2. 關於名人不拋棄不放棄而破繭成蝶的故事
不拋棄不放棄 電視劇《士兵突擊》裡面貫穿全劇的一句話,也是該劇的主旨所在。 汶川地震災區:「不拋棄 不放棄 國際救援在行動」 截至5月19日,這場建國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周。但那場苦難並未走遠,傷痛還留在心中。我們可以堅強面對苦難,但當眼看著時間一點點吞噬生命,我們想忍住悲傷,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淚成行。但我們並不孤單。來自國際社會接踵而至的援助,讓中國人從來沒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來自他國的溫暖。人類大愛共生,世界此刻正與中國同在。 那些身穿印有JAPAN、RUSSIA、KOREA等標志的外國救援隊,那一雙雙疲憊卻充滿愛心的眼睛,還有他們攜帶的一隻只威風凜凜的搜救犬,此刻正在餘震不斷的災區幫助我們尋找同胞的生命。雖然168個小時已經過去,但他們和我們一樣渴望著奇跡,期盼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拯救廢墟下的生靈。其實,外國隊員帶來的不只是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忘我的工作熱情,他們的出現更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友誼,這份友誼,因為是雪中送炭,而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格外珍惜。 不拋棄,不放棄! 俄羅斯、新加坡和韓國的救援隊先後抵達四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並立即趕赴地震災區投入救援工作。加上先期抵達的日本救援隊,已經有四國的救援隊參與到四川地震災區救援。外交部新聞司參贊李文亮表示,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外國專業救援人員參與救災。在災難現場,國際救援隊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和對生命的高度責任感,積極開展救援行動,發揮出了專業救援隊的作用。 俄羅斯隊:解救一被困127小時倖存者 16日下午5時,俄羅斯救援隊抵達成都後,根據中方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安排,他們先到綿竹市的漢旺鎮,在認真勘查搜索了17處地方、確信沒有生還者後,於17日上午11時半抵達都江堰。先後搜索3處坍塌的地方,沒有發現有生還者。後來,經搜救隊主動請求,中方安排救援隊來到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區的標號為「10號樓」的宿舍樓前。 根據當地居民提供的線索,這棟樓兩處有倖存者。俄羅斯救援隊先是用4條搜救犬進行搜索,然後用生命探測儀。最後,他們確定在三單元展開深層搜索。從晚上8時開始搜索,到21時整證實有倖存者被困在塌陷的一層和地下室之間。他們先用電鑽在地板上打了一個小孔,讓外交部隨員吳曉勇開始喊話:「請你保持鎮定,我們現在來救你,不要著急,很快就會成功的。」 隨後,8名俄羅斯隊員開始切割地板。不到10分鍾時間,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地板中被切割出一個長方形缺口,倖存者的兩只腳露出來,隊員們抓住她的雙腳往外拉,她開始叫疼。俄羅斯隊員於是停止拖拉,轉換姿勢,托著她的背往外拉。21時16分,這位61歲的女性倖存者被解救出來。這是外國救援隊發現的第一名倖存者。 在俄方醫務人員中還包括3名緊急情況部緊急心理救助中心的心理醫生,由該中心主任、心理學副博士尤利婭·紹伊古帶領。尤利婭是俄羅斯緊急情況部部長謝爾蓋·紹伊古的長女。作為俄處理突發事件的組織核心,俄緊急情況部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發揮了核心作用,部長謝爾蓋·紹伊古長期以來一直是俄羅斯民眾最受歡迎的官員之一。從上述細節可以看出,俄方對於援助中方救災工作的重視程度。 日本隊:向挖出的罹難者遺體默哀 日本救援隊員的第一搜救現場是青川縣城解放街。在青川縣中醫院家屬樓坍塌處,宋雪梅和她剛出生75天的女嬰被埋在了這里。 隊員們在16日下午抵達現場後,迅即了解確定被埋人員的大概方位,之後圈定警戒范圍,開始一刻不停地進行搜救。 雖然,傍晚時分,生命探測器就已經沒有探測到生命存在的跡象,但是,日本救援隊仍然決定通宵搜救。「目前,受困者的生存希望應該說很低了,但即便這樣,以前也有在這種時刻救出生還者的先例。」隊長小泉崇說。 救援人員分成3個班次,輪替工作,不斷確認媽媽和女兒的具體位置。17日7時25分,母女二人的遺體終於被搜救人員用雙手挖掘了出來。日本救援隊全體人員向遺體默哀。 韓國隊:搜出16具罹難者遺體 17日凌晨6時起,韓國救援隊員開始在什邡市鎣華鎮化工廠的廢墟上展開搜救工作。截至18日,救援隊未發現倖存者,共搜出16具遇難者遺體。 新加坡隊:重災區紅白鎮實施救援 17日上午,新加坡救援隊趕赴什邡市最重災區紅白鎮,實施搜救行動。據新加坡救援隊新聞官陳義強介紹,這支救援隊是由民防部隊派出的,曾經參加過台灣「9·21」大地震、印度洋海嘯、巴基斯坦大地震等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經驗相當豐富。此次攜帶了液壓剪、切割機等先進救災工具,此外還帶來了4隻搜救犬,以及14天的給養。 「你們的痛就是我們的痛」 大地曾經的猙獰尚未恢復平靜,人間撕心裂肺的傷痛依舊血跡斑斑。八天的以淚洗面之後,我們的淚水依然在無聲地流淌。我們可以堅強面對苦難,但當眼看著時間一點點吞噬生命,我們想忍住悲傷,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淚成行。但我們並不孤單。來自國際社會接踵而至的援助,讓中國人從來沒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來自他國的溫暖。人類大愛共生,世界此刻正與中國同在。 本領過硬經驗豐富 俄羅斯救援隊工作取得突破,得益於他們豐富的救援經驗及對此次行動的高度重視。在這支50名成員的隊伍中,包括專業搜救人員、醫生,以及四個搜救犬救援隊,都具有在國內外開展抗震救災的豐富經驗,而且級別甚高。其中,緊急情況部行動管理局局長謝爾蓋·薩洛夫中將親自率領行動小組,參加搜救。薩洛夫1994年進入緊急情況部之前曾任西伯利亞軍區第28集團軍參謀長兼副司令員。而後,擔任緊急情況部西伯利亞地區中心主任。此次俄羅斯救援人員攜帶了救生儀器,障礙清除設備和特種車輛,車上安裝了救生設備並能夠開進難以到達的地點。他們的裝備還包括在沒有水電條件下野外生存的發電機、水泵和煤氣管等。 星夜兼程,通宵作戰 16日凌晨抵達成都後,日本救援隊即星夜兼程,上午9點45分到達距離成都近400公里的青川縣關庄鎮,這里是中方安排指定救援地點的第一站。但由於當地突發山體滑坡,而日本救援隊的優勢是城市救援,於是一行人不得不火速更改地點,又經過了七個小時,才在當天下午3點半左右到達喬庄鎮。一位剛剛換班休息的隊員就靠在路邊的廢墟旁,合衣而睡。「為什麼不去帳篷里休息?」他們的回答是因為倒班,「我們搜救隊員最大的特點是哪裡都能睡著」。 「平川熊」麵包 5月16日中午,新加坡一家麵包店,一種形如熊貓的「平川熊」麵包正在熱賣,麵包義賣所得將全部捐給中國賑災。「驚慌的熊貓」,寄託著設計者冀望四川大地平安吉祥的心願。這樣的美好故事,此時此刻正在全球各地上演:剛剛懂事的外國孩子,充滿責任感的國際企業,遍布全球的海外華人,紛紛伸出了援手為中國地震賑災捐款,甚至曾經對中國指手畫腳的少數西方媒體,也破天荒地在網上發起了向中國災區捐款的倡議。 你們的痛就是我們的痛 莫斯科時間19日一大早,第一位趕到中國駐俄使館弔唁的,是俄外交部副部長博羅達夫金。他說,「我們相信,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戰勝一切困難,俄羅斯人民的心隨中國人民一起跳動!」俄緊急情況部信息與社會聯系局副局長切爾諾娃·葉連娜·奧列格夫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俄人民是好朋友,你們的痛就是我們的痛。俄緊急情況部將盡一切可能為中國人民提供一切幫助。我們時刻准備著!」 感謝你們,國際救援隊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後,4支外國救援隊進入災區開展救援行動,他們分別是俄羅斯、韓國、新加坡、日本的救援隊,共計237人。我們要深深地感謝你們,國際救援隊。 你們身體力行了一個普世價值——人溺,援之以手。世界很小,是一個村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唯其如此,才會有人類文明的延續、發展和人性的升華。 中華民族是最懂得知恩圖報的民族。面對來自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韓國的救援隊,中國民眾毫不吝惜地表達著內心的感激。「不管怎樣,當地球上有大難時,終於顯示出人類大愛共生共助、萬民一心的自然本性、本真、本能、本質。」當5月17日晚俄羅斯救援隊營救出第一名倖存者時,無數中國人再一次為之動容。「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惟有用感動與行動來感謝你們,是你們讓世界再一次感動。」在2008年的春夏之交,來自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就這樣感動著中國,感動著炎黃子孫的心靈。
3. 你見過或讀過一些類似於「破繭成蝶」的人或文章嗎請簡要概括一下他的事跡並說說你的感想。
一篇李善友的文章:《人生如破繭成蝶》
http://www.diyifanwen.com/li/lirenwu/145131134235354012359.htm
曾經,我的奶奶給我講述完破繭成蝶的故版事後說:「孩子權,奮斗就是人生,好好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吧!」語重心長的話語令我至今不能忘懷。
感悟:一個人的人生也許有許多不滿,許多坎坷,要流許多汗、許多血、許多淚。一個人的人生如果沒有這些,那就不算完整的人生。
4. 破繭成蝶的主要內容
破繭抄成蝶,是人生的一種境界。能夠破繭成蝶,就會重獲生命的歡愉和快慰。
面對翩翩起舞的蝴蝶,我想到它輕盈背後的那份執著。在曾經的繭壺中,蛹在黑暗中默默地吞噬著,一口 口從不言放棄,終於穿越了生死的界限,完成了生命本質的飛躍,為自己迎來一片自由的天空,讓生命得以絢爛無比。
5. 毛毛蟲的故事
破繭成蝶的時候。(以下的是引用的,我個人很是為之感動。這是站在蝴蝶角度寫的故事)
我是一隻毛毛蟲。命運註定我是如此地醜陋,註定我要一輩子承受別人的譏諷,但我不甘心:我怎麼能一輩子生活在別人的嘲笑聲中呢?我曾聽老祖母說過,我們可以改變成美麗的蝴蝶。只不過,這要經歷七七四十九天的磨難。若熬不過這七七四十九天,便連坐一條毛毛蟲的資格都不夠,因為此時的我們會像秋風中的落葉一般凋零。所以,謹慎的老祖母選擇做一條毛毛蟲:她知道自己熬不過。
如果不是遇到那隻螞蟻,我可能會選擇過像祖母那樣的平庸的生活:我擔心自己挺不過。那天,我正在樹葉下乘涼,一隻螞蟻走近我的「巢穴」,當他終於看清我時,他哈哈大笑後揚長而去,一句刺耳的話通過風吹進我的耳朵里:「哈哈,真沒想到世上還有這么丑的動物,我還以為是腐爛的葉根呢。」那一刻,我第一次哭了,哭的很傷心。
哭過以後,我做出了一個令整個家庭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決定:我要成蝶!疼愛我的家人輪流說服我,但每當我的心即將軟下來時,螞蟻那刺耳的笑聲便會一次次地在我耳邊回盪,即將放棄的我又一次堅定自己的信念。終於,迫於無奈的家人答應了我的要求,爸爸為了我挑選了一處有充足陽光的地方。他輕嘆說:「你如果想通了,還是回家吧。家,是永遠不會嫌棄你的。」我搖頭:「不,我決不回頭。」媽媽擔心道:「可不是所有人都不信任你。」我默然在心裡下定決心:我要成蝶!
承受著家庭以及外面世界的巨大壓力,我依舊不肯屈服:即使死了,我也無悔,畢竟我已為之努力了。
我先吐絲把自己緊緊包圍在繭里。這就是「作繭自縛」吧,我想。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要將自己身上厚厚的皮蛻去,而每一次蛻皮,那撕心裂肺的痛令我生不如死,好幾次,我痛昏了,但醒來後我總會繼續蛻皮。巨大的痛楚讓我無暇顧及其他事,甚至沒時間、沒精力再去思考是否值得,腦子里總不斷想:堅持啊,我一定要挨過這一劫···
七七四十九天到了,最後一次蛻皮了。這是化蝶的成敗。許多兄弟姐妹熬過之前那麼多次的痛楚,卻最終敗在這次成蝶的關鍵,令人無不深感惋惜。我劇烈地顫動著,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在上下翻騰。我感覺身體像是在油鍋里炸,好燙好燙;又似乎在刀山裡蠕動,每動一下都要忍受那麼大的痛楚;又像在火海里行走,四周的火焰讓我無法忍受,痛得死去活來。終於,我蛻出尾巴後面的皮,輕試一下:翅膀,我夢寐以求的絢麗的翅膀!喜悅讓我沸騰,我沖出這囚禁我四十九天的厚繭,在外面明亮的陽光下舞動我的彩翅:哈,多美啊!
現在,我可以驕傲的對天高喊:我不再是醜陋的毛毛蟲了,我變成美麗的蝴蝶了!但我更應該感謝那隻螞蟻,雖然我曾恨過他,但我不得不承認:他的嘲笑激起了我內心的鬥志,成為我堅持下去的不歇動力。這才使得我能在四十九天的苦痛中孕育新生,破繭成蝶。
有時,挑戰命運所讓你承認的痛楚,並將它化為一股不屈的力量,那麼這股力量將會激勵你不斷前進。從一條毛毛蟲破繭成蝶的經歷,你能體會到它的感悟嗎?
6. 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看圖寫話)
一天,毛毛蟲正在地上爬的時候,碰到了一隻小螞蟻。毛毛蟲友好地對回小螞蟻說:「答小螞蟻,我們一起玩,好嗎?」小螞蟻看了毛毛蟲一眼,擺著手說:「我不和你一起玩,你長得太難看了。」小螞蟻說完就走了。毛毛蟲聽了很傷心。
一會兒小螞蟻爬到一朵鮮花上,看見了一隻小蝴蝶正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小螞蟻說:「小蝴蝶,你長得真漂亮,我們一起玩吧。」小蝴蝶很高興地答應了。
有一天,小螞蟻發現毛毛蟲不見了,它變成了蛹,這是為什麼呢?
又過了幾天,小螞蟻爬到樹葉上去看毛毛蟲變成的蛹,發現蛹變了顏色,還在動呢!
忽然,小螞蟻發現蛹裂開了,從裡面飛出來一隻漂亮的花蝴蝶。花蝴蝶笑眯眯地看著它,這時小螞蟻才知道:原來漂亮的花蝴蝶是由醜陋的毛毛蟲變化來的。想到自己不願和毛毛蟲玩,小螞蟻很後悔。
7. 破繭成蝶的故事適合幼兒園哪個班級
一樓知友說的不錯 最好是幼兒園大班 如果是小班的話 理解能力是跟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