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陪伴父母的一段故事

陪伴父母的一段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23 12:18:28

『壹』 關於感恩父母的故事

感恩的心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裡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拚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貳』 終身陪伴父母的故事

她用一生的時間,悉心照料收養她的父母,體貼對待家中的每一位老人。直到婚嫁,都不離開家。從孩童到人母,她用逝去的青春書寫了一個「孝」字。她就是樟洋社區的賴傳娣,一位遠近聞名的大孝女。

今年53歲的賴傳娣出生在惠州,因為家庭貧困,3歲時被送給樟洋社區的賴譚發一家收養。養父母對她視如己出,這份恩情她銘記於心。到了婚嫁時,她也將照顧養父母的事擺在首位,因為二老只有她。

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賴傳娣選擇留在樟木頭,招婿上門照顧二老。一家人本也幸福美滿,但到了2002年,養母忽然得了重病。原本家境就不寬裕,丈夫又在外打工,三個正在讀書的孩子也需要照顧。家中事務全都壓在賴傳娣一人身上,讓她分身不暇,恨不得一人掰成幾瓣用。但事情再多,她照料病榻上的母親卻絲毫不懈怠,洗衣、做飯、照顧老人、打理菜園,在家裡、醫院、檔口來回奔波。

賴傳娣一直盡心照顧養母,養母卧病在床一年多,直到去世也沒有生過褥瘡。養母去世後,賴傳娣更是把養父擺在第一位。飲食起居照顧的無微不至,一有時間還會帶父親出去走走看看。
不僅對含辛茹苦將她拉扯大的養父母孝順,對她親生父母一記遠在外地的公公婆婆,賴傳娣也是一直同仁。甚至看到同社區的孤寡老人,她也會盡自己的一份力。
賴傳娣在市場開了一個雜貨鋪,對往來買菜的老人也親切熱情。不少原本不認識的老人都習慣買完菜後,在她的檔口坐坐,聊聊天。一來二去,賴傳娣結識了不少往年之交。街坊介紹,賴傳娣逢年過節都會托鄰里送自己做的粽子和應節點心去給住在敬老院的樟洋社區兩位孤寡老人吃。而她敬老、愛老的事跡也在社區傳揚開來,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孝女。

賴傳娣一直踐行著「百善孝為先」的宗旨,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朴實殷勤地用自己的雙手感恩回饋身邊的人,用自己切身的行動來講述孝的故事。讓社會充滿愛心,傳遞中國民族傳統美德的正能量。她被評為2016年6月東莞好人。

『叄』 陪伴孝敬老人的一段話

孝敬父母不能等:有人說,等我們有錢了,讓老人家坐在錢堆上隨便花;等我有時間了,帶著父母,暢游天下,在有生之年瀟灑個痛快!那是不可能的,等待我們有錢了,父母的牙還能啃得動包米嗎?等我們有時間了,想帶著父母去周遊世界,他們還能上得去飛機嗎?等我們,可父母年紀不可等,當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時,對父母孝心,其實不就是在我們平時的「滋潤」中完成。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父母上了年紀,究竟還能有多少個春秋?別讓日後自己徒增遺憾,落淚以視悲哀!「孝盡父母的事情永遠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錢能夠得到全部表達的。父母要錢干什麼?他們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更不是在這種時候還自鳴得意的認為老人是欠了我們的,甚至為此而和老人慪氣!當父母上了年紀所缺的應該是與兒孫其樂融融的相處!也就是在父母難於動身時的一個代步,在口渴時的一杯茶水,在寂寞時候的陪伴,在生病時的一次次問候……這些都是老人內心所渴望的!感恩父母養育情,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

『肆』 古代都有哪些陪伴父母,照顧父母、孝順父母的經典故事或文章

大白香象
在久遠的過去,有兩個國王,一是迦屍國王,一是比提醯國王.比提醯王因為擁有一隻力大無窮的香象,總是輕而易舉地就把迦屍王的軍隊打敗,迦屍國王為了一雪前恥,便對全國下達命令:「若有人能為國王抓來強壯的香象,必定重賞.」
當時,在山裡住了一隻大白香象,被人發現了,國王立刻派軍隊上山圍捕.這只強壯的大象竟然絲毫沒有逃跑的意思,溫馴的被帶回了宮中.國王得到這頭珍貴的白香象非常歡喜,為它蓋了一個漂亮的屋子,裡面鋪了非常柔軟的毯子,又給它上好的飲食,還請人彈琴給他聽,可是香象卻始終不願意進食.
迦屍國王非常著急,親自來看這頭香象,問道:「你為什麼不吃東西呢」香象回答:「我的父母住在山裡,年紀又老,眼睛也瞎了,無法自己去找水草來吃,一定餓壞了,只要想到這里,我就難過的吃不下東西……大王,您能不能放我回去孝養父母,等將來父母老死了,我會主動回來為陛下效命.」
迦屍國王聽了深受感動,便放這頭香象回到山中,同時頒令,全國皆要孝養,恭敬父母,若不孝者,將處以重罪.
過了幾年,老象往生了,大香象依約回到王宮,迦屍王高興極了,立刻派它進攻比提醯國.但是,香象卻反倒勸國王化干戈為玉帛,並願意前往比提醯國,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結,使兩國人民都能安居樂業.
★瀑布成美酒
從前在日本美濃國〈現在的日本歧埠縣〉有一位非常孝順的年輕人,他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便過世了,長久以來與父親倆人相依為命.他們的生活窮得連買米的錢都沒有.
父親很愛喝酒,可是連買米的錢都沒有,哪來的錢買酒喝呢年輕人知道父親一直想喝酒,每天出門的時候總會對父親說:「爸爸,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給您買些酒回來,請您多忍耐!」,可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賣的錢也只能買一頓飯菜回來,一想到父親有酒喝時高興的樣子,年輕人忍不住難過起來,一步一步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
做父親的實在也不忍心看著兒子每天從早到晚工作卻吃不飽一頓飯還要顧慮他有沒有酒喝,看兒子滿臉憂戚的樣子,他趕緊安慰兒子:「別煩惱了,我的好兒子啊,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酒不喝沒什麼關系的.」,聽到父親反過來安慰他,年輕人更難過,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買酒回來給父親喝.」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年輕人便出門往山裡頭去,從清早到黃昏,年輕人拚命砍柴,得到的數量也比平常多,「這樣應該夠買一壺酒了.」年輕人很滿意地看著今天努力的成績,然後背起捆好的木柴准備下山去賣,不過,天色已晚,年輕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進山谷里去了!
當他朦朦朧朧醒來時,聽到附近有流水聲,口渴的年輕人撐起摔疼的身體往流水聲的方向走去,發現就在附近的懸崖上有一條小瀑布,而且水質非常清澈.他彎下腰來掬起水嘗了一口,「哇!真好喝!」......「咦,這水好像有酒味」年輕人覺得不可思議便再喝一口,「這是真的酒吧嗯,是酒沒錯.還是上等美味的酒呢!」,年輕人試了好幾次,最後他肯定這條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將系在腰間的空葫蘆取下來用來裝瀑布的酒水,想要帶回家去給父親喝.
年輕人連跑帶跳地回家,向等候已久的父親致歉:「爸爸對不起我今天回來晚了,因為不小心掉進山谷的緣故,讓您擔心了,請您原諒!」,父親看到兒子滿身污泥又全身是傷,心疼地撫摸兒子的頭發說:「平安回來就好,哪裡摔著了趕緊擦擦葯吧!」
「爸爸,我沒關系.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訴您.我在掉進山谷後發現一條小瀑布,瀑布的水簡直是世上罕見!那水是上等的酒啊!您一定要喝喝看.這是做兒子的我送給您的禮物」,年輕人急忙拿下葫蘆並倒出酒來給父親享用.「真的嗎我來喝喝看.」父親驚訝地看著兒子倒出葫蘆里的水,半信半疑地試喝了一口,「啊,真的是酒,而且還是上等的好酒.」父親感動得都掉下淚來.「我的好兒子, 這一定是你的孝心感動上天,才會賜給我們這麼寶貴的禮物.」父親擁抱著兒子淚流滿面.父親不僅有酒可以喝,因為兒子每天都去瀑布取回酒水而天天飲用,長年的駝背竟然變直了!這件事情傳開來後,美濃國的君主也知道了年輕人的孝行,他傳來年輕人當面獎賞他:「你真是一位孝順的好孩子,為父親所做的一切實在令人欽佩,正符合武士精神,特此封你為美濃國的武士,你要努力唷!」從此以後,人們把那條流著酒水的小瀑布稱為「養老瀑布」.
孝經故事
★孝感動天
三皇五帝的虞朝(音如,遠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帝王舜(音信)本是個普通平民,父親瞽叟(瞽:音鼓,盲眼.叟:音手,老者.)是個瞎子,且品性固執,不懂禮儀.舜母早逝,瞽叟再娶,後母刁頑,常作惡言,並唆使舜父欲殺舜.後母生子名象,為人傲慢,亦對舜仇視.但是舜仍然對父母很孝順,對弟弟很友愛,設法避免禍害,但卻毫不怨恨,並承擔全家的勞動工作,常在歷山耕種.因為舜的孝行這麼難得,感動了上天,致使他耕種的時候,有象出來協助,有鳥幫他鋤草.
舜二十歲的時候,他的事跡已傳播很遠,到他三十歲的時候,當時的領袖帝堯為找尋替任的接班人而問計於四岳(四時之官),四岳一齊推薦了舜.於是帝堯決定深入對舜進行考察,便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又命九個兒子和舜一起工作,觀察他對內對外的為人.
舜成親後,要求妻子孝敬公婆,盡媳婦之道,關照弟弟,盡嫂嫂的本分,不可以因妻子的高貴出身而破壞家庭的規矩.舜對堯的九個兒子要求也很嚴格,一點也不遷就,使他們為人更敦厚謹慎,事事心存尊敬的態度.
舜在歷山耕作,由於和氣謙讓,同他一起開荒種地的人受到感染,變得能夠互讓,和洽相處,田界也不計較.舜去雷澤釣魚,那裡的人慢慢都能放下爭執, 互敬互讓.舜在河邊造陶器,仔細認真,不合格就重做,那些馬虎的人見了,感到慚愧,跟著漸漸也就做得精緻了.舜的品德在大家中產生很大感召力,人們都願意親近他.他住的地方本來很偏僻,但一年後就變成村落,兩年成了邑,三年成了都.
帝堯於是很賞識舜,獎賞給他高級衣料做的衣服,一架名貴的琴,一群牛羊,又為他修建了糧倉.舜的父親,後母和弟弟象看到,很為妒忌,一心暗害他,占為己有.瞽叟叫舜去清潔糧倉那高高的上蓋,然後暗中縱火,要燒死他.幸得娥皇,女英預先給舜准備了竹笠,一手一個張開如鳥的翅膀,乘風飄下而不死. 瞽叟又與象設計讓舜修井,然後推下沙泥土塊活埋他,得手之後三個人瓜分舜的財產,象要琴和舜的兩個妻子,而牛羊衣物糧倉歸瞽叟及後母.幸舜在兩個妻子安排下,預先在井旁鑿開一洞,下井後即藏身而得不死.他出來的時候,象正占據舜的房子撫弄那架名貴的琴,見到舜而終於感到慚愧不已.舜心中明知瞽叟,後母和象合計害他,但仍然和過去一樣,孝敬父母,友愛弟弟,並沒有一絲埋怨.
帝堯對舜經過長時間的考察,又分派工作讓舜去做,終於認為舜的品德確實好,而且能幹,能凝聚天下有能之士,使更多能人願意出來輔助政事,治理的地方父有義,母有慈,子女孝順,兄長愛護弟妹,弟妹恭敬兄長,遠近的部族都對舜異常尊敬,便將帝位傳給這賢人,這就是歷史上的所謂禪讓.舜以一介平民,一躍而為虞朝的帝王,純是孝與忠所致. 呂純陽師尊在《呂祖全書》中介紹了七十二位忠神,三十六位孝神,另五位忠孝神,合共一百一十三位,虞舜帝排於第一位,為「旋轉乾坤,純忠純孝,揖讓大德神聖,有虞大舜帝,無極至尊」,備極尊崇禮敬,要求我道中人,對各忠孝神之忠孝精神要「堅志奉行,細心體會」,「朝夕拜誦,廣布人間」.
三十六孝的故事
★舜的故事
黃帝的後裔舜,父親又聾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親則十分賢淑,使舜在母親的照料下,幼年過得相當美滿.
但後來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自母親去世後,他父親的性情變得更壞.後來父親聚了繼室,生下了弟弟象.從此父親對繼母更加寵愛,而繼母是一心空狹窄的人,常在父親面前說舜的壞話,使舜常被父親責打.
但孝順的舜沒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仍然百般孝順.但繼母還是恐怕他會分去大半家業,因此常想把舜除掉.亦一次又一次設計陷害他.
雖然繼母和弟弟的不繼怕害,但舜從不介意,當他二十歲那年,他的孝行傳遍千里,天子堯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薦而得見舜,他亦非常贊賞他的為人,便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而舜的孝行最終亦感動了繼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終和和樂樂的過日子.而堯亦禪讓給舜.在舜的治理下,國家得以興盛太平.
★中興報國 (孝是顯揚父母的名聲,不只榮耀祖先,更便後代景仰)
夏朝王位傳到相的時候,寒浞把帝相殺了,謀奪了江山.而皇後這時已懷孕並逃回了娘家.沒多久便生了太子少康.皇後一手把少康帶大並常常告訴他要光復華夏.
當少康二十歲的時候,少康便遵從母親的教誨.離開了母後對達虞國.虞王見少康後,覺得他能成大業,因此把女兒嫁給他,還把綸縣及一旅的兵力送給他.
只有田一成,兵一旅的少康,勵精圖治,國富民安.相反,在京都安邑,在寒浞的殘暴統治下,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少康眼見復國時機已到,就聯絡父親之舊臣,一舉攻進京都,光復了國土.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順的人,善於繼承祖先的志願,善於記載祖先的事跡.在這裏,少康做到的,便是繼承祖先的志願.
★純孝感君 (孝是當自己有福時,要顧及雙親)
周朝潁孝叔,是春秋鄭國人,生平事母至孝.家裏有甚麼好吃的東西,都一定讓母親先吃.
當時,鄭國君主庄公因為母後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亂後,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後則被放逐到城潁,並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見」
一日,庄公請潁孝叔作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碗美味的肉.庄公感到奇怪並問其原因,孝叔則表示當看著美味的肉時便想起家中的母親,母親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並希望庄公能把肉賞給母親吃.
當庄公聽到此番話後,突然顯得沈默悲痛的模樣.孝叔見狀便問個究竟,庄公便把母親和弟弟造反的經過說一遍,並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見」的經過告知孝叔.
孝叔想了一會,便指出只要掘一個地道,在地道中相會不就得了嗎庄公立刻同意並派人處理,結果庄公便在地道中與母後相見,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還感動國君孝母,後人都稱他為「純孝」.
★立身行直 (我們不但要行孝,還要勸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魯國人,父親叔梁紇,是一飽學之士,母親顏徵,是叔梁紇的繼娶夫人.
孔子三歲時,父親不幸過世了,而由母親顏氏來撫養.仲尼自幼聰穎過人,而且事母至孝.
顏氏為了仲尼的將來,特地將當時有名的學者請來,教導仲尼.在母,嚴師的教導下,仲尼把當時所有的書籍冊冊讀通.而且對自身的學術和品德修養,更是不時的注意與求進.所以在年輕時的他,就已略有名望.
後來,孔子在魯國教學,宣揚仁愛之道,來自各方的學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學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並且常常以「不學禮,無以立」來教導學生.另外,孔子還從事著述工作,把為大的仁愛精神傳揚開去.
★綵衣娛親 (孝順沒有老幼之分,也沒有終止的時刻.)
老萊子,是周朝春秋時的楚國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順,在他七十歲時,兩老還健在.但兩老看見兒子日漸老去,便有自己已經去日無多的怠慨.老萊子見狀,便想了一個辦法,老萊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樣,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邊嘻嘻哈哈大笑,一邊做出孩童嬉戲的動作.兩老看到兒子滑稽的動作,樂得呵呵大笑,把煩惱憂悶都忘了!從此,老萊子在父母前絕不提老字,而且還常常扮成孩童模樣,使兩老得到快樂的晚年.

『伍』 和父母發生的一段故事100字左右

剛出生沒有抄多久,大概是5個月吧,媽媽就離開了我,到蘇州那邊去做生意了。我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直到我到讀書。他們供我吃供我住,辛辛苦苦的拉拔我長大。
有一年夏天,我可能才9歲。那是一個貪玩的年齡。我和姐姐就到我家附近的公園去玩。那是一個不大的公園,但是那裡有童年的記憶。我和姐姐一有空就跑到公園去尋找樂趣。每次去公園的時候,我們都要穿過那條車輛並不多的鄉間小路。我跟在姐姐的身後屁股後面,突然一輛拖拉機開過來從我的身上壓過去。爺爺奶奶急忙把我帶到醫院去,醫生說:「只有拍片了,這樣是看不出來的。」經一拍片,結果是腳踝骨折。我報上石膏在家裡休息了兩個月。結果,從那以後我的腳就留下了後遺症,只要跑步或走太長時間的路,腳就會很痛。
開學了,同學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去上學了,而我卻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因為我的腳還沒有完全。每次放假回家,爺爺就買很多好吃的東西等我。我寫完作業,爺爺為我揉揉腿,就這樣日復一日,我的腿完全好了,可以像以前一樣自由活動了。我喜歡爺爺那雙慈愛的眼睛,那裡充滿了對我的愛。
有家人的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人人都有和家人的故事。和家人在一起很真實,很溫馨。我愛我的家人。

『陸』 一段親情故事

名人親情故事
共鑄輝煌,奧運冠軍金牌背後的親情故事
燃情八月的雅典已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為奧運痴迷的國人心中卻還涌動著光榮與豪邁。中國隊以32金17銀14銅的驕人戰績不但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使我們看到了一種崇高的精神。讓我們看看在那一塊塊金牌背後隱藏著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吧。
杜麗:回眸一笑,金牌背後親情無價
射擊小將杜麗的最後神勇一槍,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枚金牌。大家忘不了,奪冠後杜麗的回眸一笑是多麼動人,鳳凰衛視的名嘴竇文濤更是用「傾國傾城」來形容這位美麗的姑娘。可有誰知道,這動人的微笑背後有著多少汗水與淚水。
1994年冬,才12歲的杜麗剛去沂源縣歷山中學讀初一不久,就被周士兵老師慧眼識珠,將她選拔到縣業余體校射擊隊當上了一名射擊運動員。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這是父親杜兆祥經常和杜麗說的一句話。這位軍人出身的老公安,當女兒面時說話不多,但他的公安作風、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杜麗。剛起步練習舉槍時,體校里槍少人多,往往大半天摸不到槍。為此,杜麗就常在家裡舉磚頭練臂力,動作單調又乏味。每每看到女兒那疲憊的眼神,杜兆祥心軟了,可口氣不軟,因為他深知每一點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浸泡。這一練,使杜麗在1996年進入淄博市競技體校。市體校射擊隊的訓練條件不是很好,酷暑天沒有空調,又不能開風扇。隊員們穿著厚厚的服裝,每次訓練完,背上起滿了痱子,花露水一用就是大半瓶,但教練和隊友從沒聽杜麗叫過苦。
進入體校時杜麗須交近7000元的學費,而她每月的生活費又要300多元,外出觀摩比賽還要自己掏錢。這對母親下崗,父親每月600多元工資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可為了女兒的前途,杜兆祥夫妻倆不惜東湊西借,省吃儉用從嘴裡攢,就這樣那年家裡仍欠債6000多元。由於生活拮據,杜麗的媽媽打過草繩、賣過煎餅,好幾年夫妻倆沒買過新衣服。在市競技體校訓練時,杜兆祥每隔半個月就來看她一次,為省幾個車錢,他都是從汽車站步行到學校。杜麗進了省隊後,老杜去看女兒仍是從長途汽車站步行5里多地去看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的境遇和親人的關懷讓杜麗早早地成熟了。
1999年,杜麗走進省射擊隊,2002年2月又跨入國家隊門檻,而且成績直線上升。她曾獲得世界盃上海站10米氣步槍銅牌和美國站3×20米運動步槍銅牌、釜山亞運會3枚金牌,直至榮獲雅典奧運會首枚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
王義夫:「六朝槍王」,打造射場不老傳奇
舉槍、瞄準、射擊,然後再舉槍,當你將這些乏味的動作連續做上20年,不論你能否站上領獎台,你都已經成為一個無愧的王者。
44歲的王義夫在職業生涯中經歷了太多磨難,疾病更是在1992年之後折磨他長達12年。面對疾病的糾纏,他回報的卻是一枚枚沉甸甸的獎牌。6次出擊奧運,拿到5枚獎牌,這在世界奧運史上都是個奇跡。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奪冠後,王義夫的靜脈血管萎縮使得他大腦供血的血管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粗。腦部供血嚴重不足的他經常出現頭暈、迷糊的症狀,而且一旦換環境休息不好的話,就會發燒、臉腫。8年前坐著輪椅前往亞特蘭大、昏倒在賽場的那一幕,只是王義夫12年來一直與病痛做斗爭的一個片段。在4000多個日日夜夜裡,這位六朝「老槍」無時無刻不經受著頭暈、肩痛、腰痛的折磨,視力從0.3一直下降到現在的不足0.1!可他還笑言:「我可能都夠殘奧會的標准了。」在雅典,命運女神終於將最寶貴的禮物送給了他,王義夫的堅持得到了回報。
王義夫、張秋萍夫婦無疑是運動場上顯眼的一對。作為國家射擊隊的隊友,1986年他倆組成了家庭,但他們仍然住在宿舍里,吃運動灶,只有周末的時候才能團聚。雖然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王義夫還是不改一口地道的東北方言和豪爽的性情。妻子張秋萍則是典型的湘妹子,沉靜而又溫婉。他們的結合形成了一種互補。王義夫脾氣急,張秋萍就溫言細語地勸慰他,時間一長,王義夫也一改大大咧咧的急性子,學著做起了細心的好丈夫。賽後王義夫動情地說:「她不僅是我的妻子,還是我的教練。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妻子管著我——生活上有她照顧,技術上有她指點,因此這塊金牌不是一人一半,而應該全部獻給她。」
重病纏身的王義夫也許早就老了,可是當無數期待的目光投向他時,王義夫又扛起了這份厚重的希望。奪冠後,王義夫更是面帶微笑地告訴記者:「如果需要,我會繼續打下去。」射擊場上永遠的王者,王義夫當之無愧!
張國政:愛情宣言,老婆是最不容易的
舉重對於張國政來說是獲得快樂的源泉,正是這種快樂,使得賽場上的張國政排除所有顧慮和壓力,為幾天來優勢項目紛紛落馬的中國軍團拿到了這枚意義非凡的金牌。大家忘不了,在第3次試舉時,由於腰傷而痛苦倒地的他是在兩名工作人員的攙扶下才走下台的。這枚金牌,著實得來不易啊。
對於舉重運動員來說,賽前最痛苦的莫過於減體重了。而這次在雅典,張國政恰恰是所有運動員里減得最多的。說起那段日子,張國政感覺真是不堪回首:「可別提那段日子了,太痛苦了!一周的時間里減掉了7.2公斤,最後4天根本什麼都沒吃。比賽完,我覺得我的胃都要穿孔了!」
賽場外的張國政其實是個單純率真的人,好比他在賽後當著所有人叫電話那頭的妻子「寶寶」,並毫不羞澀地說「老婆,我愛你」,似乎完全不像內斂的東方人。但在聽過太多感謝領導、感謝教練之類的賽後感言時,張國政的表白顯得天真卻令人感動。
張國政與妻子高文娟可謂是一見鍾情。1999年,張國政去看望北京體育大學的同鄉,無意中見到了當時還是北體大某班班長的高文娟。「她像一道陽光,照亮了我的生活」,張國政笑言:「我見到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一見鍾情。」就這樣,張國政展開了他的愛情攻勢。備戰八運會時,遠在雲南的他每天都和心愛的人交換一次書信,從未中斷。細心的關懷,加上浪漫的「鬼主意」,張國政慢慢地贏得了高文娟的心。
從相知相戀到結婚一路走來,高文娟見證了張國政事業的起色與輝煌。雖然不常見面,張國政卻格外疼愛妻子:「說真的,我老婆才是最不容易的!她比我棒多了,沒有她,我不可能有今天的!」「那個時候她的條件比我強多了,和我在一起後,我們真的是一窮二白,完全是從頭開始。可她一句怨言都沒有,默默地支持了我這么長時間!」看到張國政賽後接受采訪時哭著說:「老婆,你辛苦了」,高文娟的眼睛濕潤了。
不管對於舉重還是對於愛情,張國政都採取了最為直接的愛的方式:我愛舉重,我就好好練,即使不一定拿金牌;我愛妻子,我就告訴她,哪怕全世界都聽到!〓
羅雪娟:泳池「猛獸」,對手越強她越興奮
2年前的全運會賽場上,17歲的西子姑娘羅雪娟向泳池興奮劑黑幕公開宣戰。2年後的奧運賽場上,羅雪娟以咄咄逼人的氣勢席捲了雅典的泳池,為中國奪取了8年來的第一塊奧運游泳金牌。不僅用刻苦和實力證明了自己,也贏得了中國游泳在國際上的聲譽。
泳池中的「猛獸」是羅雪娟的自喻,但這個「猛獸」卻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猛獸」。生活中的羅雪娟是個「腿快手快不如嘴快」的率直女孩。奪冠後一句「感謝所有關心我、喜歡我和憎恨我的人」一如她那爭強好勝、我行我素的性格。「對手越強,我越興奮」,是她出征前對擔憂她的人說的。「我與西方選手最大的不同就是,總是在最後關鍵的時刻爆發,因為中國人本來就是很含蓄的。」這是她奪冠後對半決賽成績落後的釋疑。
羅雪娟的孝順是出了名的。在她還很小的時候,爸爸羅國安就因肝病而病退,一個月只有300多元工資;媽媽則是百貨公司一個普通的營業員。一家人全部的收入還不到800元,而羅爸爸的病情又一度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羅雪娟陪伴著父母一同走過了那段最艱苦的日子。在父母眼裡,羅雪娟是個聽話的乖孩子。為了給家裡省錢,她穿得比別人樸素,也不像其他女孩那樣愛吃零食。現在一有機會,羅雪娟就會陪父母逛街。外出比賽時,她也總不忘給父母帶些禮物。羅雪娟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盡自己的能力讓父母過上安心舒適的生活。
對於自己的感情生活,這位泳壇美女公開了自己的擇偶標准:「因為我在游泳隊待久了,見到好身材的帥哥多了,至少我以後的男友在這方面不要差吧。不過,話說回來,這些也不是很重要,關鍵是他要有能力,在自己的領域不說是世界級,至少也要出類拔萃。」
羅雪娟的可愛,不僅因為她驕人的成績,還因為她的直率和風趣、有才識的語言。
劉翔:追風少年,締造中國田徑神話
12秒91,這是無數中國人不能忘卻的數字,黃皮膚的中國人劉翔,令中國人自豪,讓亞洲人驕傲,全世界都為之驚嘆!當這位「風之子」披著國旗躍上百米跨欄冠軍獎台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魅力四射、健康陽光的大男孩;當他面對鏡頭,向世人宣告「中國有我,亞洲有我」時,我們感受到的,是這個天之驕子的自信與霸氣!就是這個賽場上咄咄逼人的追風少年,生活中,卻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普通鄰家男孩。
劉翔的父親劉學根是「老三屆」下鄉知青,返城後在上海市自來水公司當司機,母親吉粉花是一家食品企業的職員。
劉翔從小就非常懂事,也特別體貼父母和孝順長輩。自從劉翔有了自己的收入後,幾乎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收到過他的禮物,就連鄰居也不例外。爺爺腕上戴的手錶就是劉翔到日本比賽時買的。但令劉翔永遠無法釋懷的是,他再也沒有機會報答疼他、寵他、親手把他帶大的奶奶。
奶奶病重時正是2001年九運會前夕,白天已經到醫院看過奶奶的劉翔第二天就要離開上海。那天晚上劉翔收拾著行禮,心裡卻始終放不下住院的奶奶。晚上十一點半了,劉翔讓爸爸陪他再去一次醫院。
臨別前,泣不成聲的劉翔懇求爸爸答應他,一定要把奶奶治好。
11月23日,老人與世長辭,而此時的劉翔正在千里之外參加著比賽。家人直到他當天晚上比賽結束才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第二天一早,劉翔匆忙趕到了家中,他來到奶奶遺體前,俯下身,靜靜地,久久不動。
在劉翔事後補記的訓練日記中,只有這樣一段內容:「早上6點30分,奶奶與世長辭,享年78歲。下午四乘一百米。」
現在,21歲的劉翔還是就讀於華東師范大學政法系2001級的大學生。平時,劉翔每天訓練2小時,其餘時間就像其他學生一樣,看書、上網、唱歌。
在世界田徑短跨的舞台上,我們欣喜地看到,劉翔正開始書寫著屬於他的時代!
冼東妹:青島媳婦,11年修煉終成「正果」
從1993年進入國家隊,到這次拿到雅典奧運會冠軍,冼東妹可謂「十年磨一劍」。但回顧她的運動經歷,這次奪冠其實早有「伏筆」。
冼東妹還是小隊員時就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和老隊員摔老是輸,輸了就哭。但是哭完了,就再上去和人家摔,直到摔贏對手為止。正因為有這股子拼勁,冼東妹在國內的比賽中戰績極為輝煌,而卻總是無緣世界大賽的冠軍。這次首征奧運,就一舉奪魁,難怪冼東妹的教練劉永福百感交集地說:「柔道不練上個10年,不要想拿冠軍!」用她丈夫劉波的話說:「比賽只有1分07秒,但東妹卻為之奮鬥了十幾年。」
冼東妹是名副其實的「青島媳婦」,老公劉波恰好也是練柔道出身的運動員,性格豪爽、對人體貼。早在去雅典之前,冼東妹就說如果奪冠,真的要歇歇了。因為在東妹心中有樁遺憾,就是領了結婚證後還沒有度過蜜月。
已年近30的冼東妹是在2002年亞運會之前領的結婚證,當時上午登記,下午就到了國家隊報到。因為沒有時間,當時在廣州沒有舉行結婚典禮,只在冼東妹的老家請親戚一塊兒喝了場喜酒。屈指算來,兩人認識了10年,可在一起的時間總共也只有1年多一點。冼東妹到雅典後,劉波每天都要和她通電話,不斷地鼓勵她:「我始終相信你是最棒的!」話雖這樣說,但在東妹奪冠後,這個堂堂七尺的漢子卻再也無法忍住激動的淚水。
領獎台上,冼東妹眼中的淚水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但是在眾人之前流淚並不是這位倔強的廣東妹子的個性。幾次傷病、幾次退出然後再幾度出山,只有這位29歲的老將自己才知道這枚奧運獎牌的分量。最後一次大賽機會,冼東妹沒有錯過,一枚沉甸甸的奧運金牌,是冼東妹給自己十幾年柔道生涯的最好總結。

『柒』 寫一段300字以內的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

如果是自己寫的,不管寫什麼都感人,要是被你父母知道是人家寫好你抄的!那他們會怎麼想呢?

『捌』 寫一段關於,父母愛的故事

生活中吵鬧總會有的,可還是會一如既往的照顧好對方

『玖』 自己陪伴父母寫一段話100字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來。俗話說「滴水之源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後送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自製的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句安慰的話語,他們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條條皺紋。感恩需要你專心去體會,去報答。

『拾』 有關父母之愛的感人故事

也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註定真的就不善於表達感情,所以我的母親顯得很冷酷。從小到大,她一直在斥罵和棍棒下督促我成長,很多時候感覺在她眼中真的連條狗都不如,用她的話說就是:「養條狗見了主人還會搖尾巴,養你什麼用也沒有!」我整天被她在訓斥著:「我像你那麼大的時候已經干什麼什麼了,而你現在還像一個小孩子」,我整天被罵作懶鬼、敗家子,其實也只不過是犯點小孩子貪玩好逸的毛病!很多次自己偷懶被她又揪耳朵,又棒打,心裡都不住想,既然你不疼我,我不如死了算了。好多次心灰意冷,還真拿刀放在了脖子上,只差沒有勇氣往下割,怕痛!
上高中的那一天,要遠行了,多麼希望母親能說幾句暖心的送別話啊,即使是什麼「多注意身體,冷了添些衣服」之類的平常話,我也會感到溫暖很多,但母親只是默默的給了錢,默默送我到門口,始終沒說什麼。我無言的離去,心中有些失落。
第一次到外地讀書,言語不通,又遠離家裡,心裡無限的孤獨。記得開學第二周,有一天天氣驟然變冷,家近的很多同學的父母都送衣服或零食過來,我看在眼裡,想起上學近十年來,父母何時到學校看過自己呢?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次開學自己都是一個人,懷里揣著學費到學校報到。母親心中有我嗎?她不擔心我嗎?她愛我嗎?她的關愛體現在哪裡啊?想著想著,自己不由自主的落下淚來,心裡又悲又憤:「為什麼母親那麼狠心啊?」
生活漸進,和同學們漸漸混熟了,自己不再感到那麼孤獨,往後竟慢慢發現自己的適應能力還挺強,不像有些同學想家時就會哭,衣服不會洗,被子也不會疊,個人生活打理的亂糟糟的。我偶然發現自己還有這些優勢:在很多同學看來很難解決的生活問題,在自己看來卻是輕車熟路,輕而易舉。誰付予了我這種能力?我什麼時候跟人家有了這樣的差別?這是不是母親的教育方式帶來的?母親對自己的冷酷,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呢?高中三年,我對這些問題始終沒有肯定的答案。
02年9月,我又一個人踏上了來桂林的火車。在前行的前一晚,父親慎慎的問要不要陪我前來,我笑著說:「如果你想一起去游桂林,那就同行,如果不想的話呢,我一個人就夠了」,第二天,父親就只送我到車站。車來了,父親揮手告別,我也揮揮手,轉身大步上了車。看著父親一副不舍的樣子,我心裡沒有離別的感覺!我的心竟如此冷酷?離家遠行,為何竟沒有分離的傷感?我什麼時候變的那麼堅強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