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暖心故事開頭

暖心故事開頭

發布時間: 2021-02-23 11:51:27

① 溫暖作文開頭結尾兩個

溫暖是黑夜中的一盞指路明燈,讓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溫暖是雪地里的一個火堆,讓寒冷的人們感到撲面的熱氣;溫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讓口乾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寒冬來臨,漫天的雪花飛舞著,給大地鋪上一層厚厚的棉被。我漫步在大街上,感覺格外的冷,不時地用手捂住嘴,好暖和一些。
無意間,我發現對面的一堵光滑的牆上貼了幾張宣傳單之類的紙,一位看上去四五十歲的老清潔工用沾過水的刷子在紙上刷了刷,然後再用手細心的撕。
雖然是在對面,但還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手被凍得通紅,那紅色,好似火一般。
當她認真的清除了好幾張廣告紙之後,又繼續走到另一張跟前。但是,我看到,她右手舉起來,卻停在了空中,似乎定格了。又見她往牆面靠近了些,接著她微微搖了搖頭,便離開了。
怎麼回事?她為什麼不清楚她?她是在偷懶嗎?一連串的疑問在我腦中浮起。
我剛想去看個究竟,卻又見一個瘦小的女清潔工走近那張紙。我原以為她會把那張紙清除,卻沒想到她的舉動竟和那個老清潔工一模一樣:舉起右手,定格在空中,微微搖搖頭,轉身離開了。
見次,我更加疑惑了,便下定決心去看看。
過了馬路,來到那堵牆前面。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尋人啟事』。上面寫著:趙傑,16歲,男……
疑竇冰釋,我在這瞬間明白了一切。此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雪花仍如鵝毛般飛舞著,樂我不再覺得冷了,而是感覺格外的溫暖。
冬天是寒冷的。但他也會讓人感到溫暖,正如那兩位清潔工一般,這世間的那種濃濃的暖意,是源自於那火一般炙熱的心。正是這種『神聖』的火,點燃了我心中的那一瓣瓣心香。我想,它的溫暖足夠縈繞我的一生。

② 暖心的作文開頭關於友情

不似別家的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愛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我卻很少和我的母親在一起聊天。不知道我們上輩子是不是仇人,我和她總是透著無盡的疏離,似有一層薄薄的紗把我們阻隔在了兩個不同的世界,隔在中間的是一堵厚厚的心牆,無法逾越的是心靈的代溝……
我的母親是一個「悶葫蘆」,總是那麼的沉默寡言,默默地辛勤勞作著,平凡得近乎卑微。每次放學回家,和她獨處時,感覺空氣是壓抑沉悶的,我和她無言以對,十分尷尬。或許是為了打破這沉寂的氣氛,她總是愣愣地傻笑,繼而說道:「囡囡回來了,肚子一定餓了吧!我做飯去。」之後,便聽見廚房一陣鍋碗瓢勺相互碰撞發出的敲打聲。
母親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初三那年緊張的學習中,她給了我些許暖暖的感動。
初三是忙碌的,是升學的最後階段。每天我都得上晚自習,很晚才回家,大大小小的考試測試,讓我顯得無精打采。晚上回到家,總會看到一碗熱氣騰騰的湯擺在書桌上。母親總是變著方兒,有時是豬骨湯,還有時是雞湯,也有時是老鴨湯······開始我對這些湯有些驚訝,日子久了,疲憊的我便也習慣了這「一碗湯」。可是我從來不知道為了這些湯,母親花費了多少心思。
這些都是後來外婆告訴我的。母親每天很早就要去菜市場一絲不苟地挑選燉湯要用的新鮮食材,拿到家中,清洗干凈,先用大火熬一陣,再慢慢用細火熬煮,每一次母親都會守在一旁,害怕湯會燉干。外婆還說,每天我很晚回家,她總是早早地在窗戶邊張望,看是不是我回來了。湯涼了,母親不知來來回回熱了多少回兒,才讓我看見這泛著熱氣的湯,有一次還因此燙傷了手。

③ 有哪些暖心,感人的故事

我心中有兩個一直守護我的「超人」,一個是我的爸爸,一個是我的丈夫。
直到現在長大了之後,我還是特別愛吃那種粗粗的大的火腿腸,我媽每次都罵我,不要我多吃腌制加工的東西,可是她卻不知道我想要尋找的是小時候的味道。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爸媽都在為一間支撐著全家溫飽的小生意鋪忙碌著。我兒時沒有很多的玩伴和玩具,每次都是寫完了作業,就跟著爸爸一起出去送貨。


吃到中間的時候,他怕戳著我,把竹簽掰斷,可是竹簽好像也在跟他作對,掰的還露著一截兒不好掰了,我說可以了,他不行,用嘴咬,不小心把牙齦戳破了,還繼續咬。我哭了,這樣一個愛我的男人,我怎麼忍心跟他分手。
每個人身上都有非常暖心的故事,或來自友情、來自愛情、來自親情,這股溫暖的力量將一直伴隨著我們前行。


④ 作文:暖心的故事 記敘文

第一次進楊老師的空間,還是在初一的時候,那個懵懂的我,並不曉得怎樣與老師溝通,而現在,我卻是朋友中公認為最會與老師溝通的學生。其實我的對老師的愛,並非一天就能建成,而是每天多一點,一個細微的關心,一個甜蜜的微笑,一份充滿信心的鼓勵。慢慢的,我陷入了愛的旋渦中,不能自拔,只因這種愛,太深太深.......

其實我跟楊老師的緣分真的就像天註定了一樣,就如別人所說吧,也許我們前世是一對冤家,所以才得以今世的相遇,相識並相纏。以前初一初二的時候,一個學期沒多少次可以在校園里偶遇到老師,最多一個學期,只遇見了17次。現在,如我所願,很幸福地當上了楊老師的學生。當聽到楊老師教5班的時候,我那是既興奮又苦悶哩。盡管我心裡是非常希望能坐在楊老師的教堂里,但我卻是十萬般不願意楊老師教5班,這個令115中許些老師留下惡夢的班。我自告奮勇地當上化學課代,只想幫老師減輕一點的負擔,哪怕只是一點,哪怕只是幫老師留個喝水的時間。可惜後來,因為某樣原因,我不得不辭退課代一職,去擔任班主任付於我的職務。雖然平日里,我上網沒多經常跟老師聊天,只是發一個微笑的表情,以傳達淡淡的愛,我不想打擾老師,更不想把我的煩惱分擔給她,怕她擔心我。

暑假的那一天,謝老師約我同去她家游泳,我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可能是那時害羞的原因吧,我沒有怎麼游,雖然我會游,卻是不敢呢。晚飯時,我更是顯得拘束,老師就坐在我的旁邊,給我碗里夾菜,我感覺到自己的心是熱的,臉是熱的。說實話,我是第一次一個人去老師家玩,更是第一次與老師這么地親近,那種感覺,從來沒有過。那晚,我遲遲未能入睡,甜甜的味道,一直徘徊在我的心裡,久久的,散不去,因為,深深的,銘刻了!

思念的味道很濃,濃得像一杯水霧迷濛的苦茶。然而,歲月幽幽在漫長的初中階段煎熬,思念卻化為品茶人面頰上一顆又一顆不斷滑落的熱淚。無論在何時何地,我的心上總惦記著你,從沒放下過,可曾如我一般輕抿一口,淡淡的苦澀,淡淡的暈染開,淡淡的一份清甜藏在苦澀之後就如-----我思念你的心情!

今天風兒蕭蕭,雨也迢迢。放學已經習慣性的自己一個人走著,清冽的風撲面而來,夾雜著輕輕冽冽的雨一瞬間拂過我全身每一寸皮膚,瞧著被雨打濕的手背,莫名的感覺襲上心頭,一個淡然的微笑悄悄爬上我的臉頰,以思念的心情為葯引,替早已不再快樂的心悄悄地療傷。遠處的身影,那麼模糊,那麼熟悉,那是您!我不由地加快了腳步。

「老師你沒帶傘來嗎?」

「有啊,不過我借給學生了。」

..........................心

沉默了

什麼是關懷,什麼是愛,什麼是體貼?

窗外還飄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一滴一滴敲打著我緊扣的心扉,遙遙的望去,深藍色的夜幕下有各家戶的燈光在靜靜的閃耀。我不知道此時此刻的我是懷著如何的心情輕敲著鍵盤,恣意流淌我如細雨纏綿般的心緒。我更不知道在如雲霧般飄渺的樂音中,我是如何輕顫著雙手,模糊著雙眼,靜靜撫摸那心靈深處清脆柔軟的記憶。

紛紛揚揚的落花中淡淡的香氣彌漫,在這個飄雨的夜晚夾雜著絲絲細雨低聲呢喃,我用心聆聽,聆聽著呢喃中屬於我的關於你的愛,雨化成蝶,飛舞在內心最柔軟青翠的綠林中,因為,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

這是我的故事,人生中最美的故事!

那天我在閱覽室隨意翻看雜志,見一個人徑直走進來,被管理員叫住:「登記名字和卡號!」那人停住,有點不知所措:「我沒有卡號。」「是這學校的嗎?」管理員沒有抬頭,只是繼續著手上的活。「不是。」「哪兒的?」「工地上的。」管理員頓了一下,抬起頭,看著這個陌生的來客,問道:「哪兒的工地?」「就是……學校操場後面的那個。」低沉的聲音有些不自信。沉默了3秒鍾……等待中,聽到管理員緩緩地,卻是很肯定地說:「進去看吧。」

首先,我將自己想成了那個唐突地闖進學校閱覽室的農民工——「我」每天拚死幹活,臭汗是我永難更改的名片。我走在知識的聖殿里,卻沒有足夠的勇氣與那些「天之驕子」們對視。我渴望坐在閱覽室里與那些同齡人為伍,暢飲知識的乳汁,但是,我難以邁出這至關重要的一步。我沒有學生證,也沒有「卡號」,我所有的,是一顆渴求知識的心。我來了,卻長久地在閱覽室的門口徘徊。帶著被拒絕的惶恐,我終於走進了那道門……「進去看吧!」多麼簡單的四個字啊,卻讓我感動得幾欲落淚……

然後,我將自己想成了那個打破了規則的閱覽室管理員——每天,「我」只認卡號不認人,多少沒有卡號的男生女生被我無情地拒之門外。我盡職地看守著我的那些書和雜志,只讓應該享用它們的人來享用。但是,當我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農民工出現在閱覽室門口,當他囁嚅地說自己沒有卡號時,我的心登時就被揪緊了。我看到他們每天辛苦地勞作,開飯的時候,就蹲在地上,用筷子串起三四個饅頭,吃著缺油少鹽的素菜,不用說,他們的身體是缺乏營養的,那麼,他們的心靈呢?當這個民工畏畏縮縮地來到閱覽室,想給自己貧乏的心靈補給一點營養時,我又怎能忍心拒絕?

接著,我將自己想成了這個暖心故事的原創者,繼而又將自己想成了這個暖心故事的轉貼者。我感動在自己的感動中,不能自拔。我知道,其實,我只是這個故事一個多情的閱讀者。還是那個「真心小騙子」說得好,他說:「人呢,只有三樣東西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自己的死亡,自己的痛苦,自己的瞬間——瞬間的感動,瞬間的快感……」是啊,瞬間的感動與閱讀的快感是這樣真切地包圍著我,讓我飲酒更沉醉。

所以,請允許我說——我愛那個在艱難的生活夾縫中渴求知識的民工,我愛那個在沉默了3秒鍾之後就做出了正確決定的管理員,我愛所有愛上這個暖心故事的多情人……

悲傷的淚是澀的。幸福的淚是甜的。愛的淚水劃過的是臉龐,溫暖的是心。——題記

那一天,傾盆大雨從天而降,無情地打落了樹上僅存的幾片黃葉,房檐上掛下一排珠簾。一場大雨,為本就清冷的深秋更添些許寒意。

「今天就不要去送飯了吧!雨那麼大。」爸爸說。媽媽回答:「就因為雨大才要送飯去呀,食堂的飯一定涼了,孩子吃了可能會生病,,順便送幾件衣服去,天涼了,不要著涼才好。」說著,媽媽抬頭看了看天。

想必爸爸是知道媽媽決定的事是不會改變的,也就不多做阻攔。

聽到媽媽要去看姐姐,我便非鬧著要跟去,媽媽拗不過我,便只好答應。媽媽推出摩托車,我鑽進車的前座。

馬達的聲音想起,車緩緩向前駛去。淡藍色的雨衣披在我的頭頂,而雨點砸在淡藍色的雨衣上,「啪啦,啪啦……」雨聲急促卻毫無規律,沒有絲毫要停下來的意思。

我雖然躲在雨衣下,但寒風依然從雨衣下端鑽了進來。刺骨寒風,使得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便暗暗在心裡埋怨這天氣的惡劣,抱怨老天不通人情。媽媽似乎感覺到了我的冷,雙腿夾緊了我,試圖讓我減少幾分寒意。順著媽媽的腿看去,她的褲管幾乎濕透了,常言道:「母女連心」,我彷彿能感受到媽媽所忍受的那股透心的涼,以及雨水打在臉上的痛。不覺,我的眼眶一熱,寒意消失了,僅存在我心頭的是滿滿的溫暖。

短短的幾分鍾路程顯得特別漫長。終於到了學校。我下了車,見媽媽臉上都是雨水。媽媽看我一直盯著她,抹了一把臉上的水,輕松地說:「叫你別來你偏來,現在後悔了吧?」我默不作聲。

來到姐姐教室門口,還未下課。姐姐透過窗子看見了窗外的媽媽,十分驚訝,媽媽回以一個微笑,用眼神示意姐姐繼續認真聽課。表情輕松而溫柔,彷彿未經歷來時的一路艱辛。

再也忍不住,淚水湧出我的眼眶,無聲的滑過我的鼻尖、嘴角。我想告訴媽媽:我不後悔,一點也不!這一路雖說難熬,但她讓我深刻的領悟了母愛的真諦,母愛不一定轟轟烈烈,她是無微不至的,貫穿於生活的點滴。但我並未說出心中所想,不是不想讓媽媽知道,只是認為無言最美。淚暖心,愛無悔。

這是四年前的事了,很多事情片刻便忘,而此事卻深深烙在我的心頭,媽媽用母愛為我點亮一盞不滅的心燈。我清楚的記得——那一天,我流淚了,而那淚,是甜的……

⑤ 求 暖心 作文開頭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說道:「我的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不似別家的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愛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我卻很少和我的母親在一起聊天。不知道我們上輩子是不是仇人,我和她總是透著無盡的疏離,似有一層薄薄的紗把我們阻隔在了兩個不同的世界,隔在中間的是一堵厚厚的心牆,無法逾越的是心靈的代溝……
我的母親是一個「悶葫蘆」,總是那麼的沉默寡言,默默地辛勤勞作著,平凡得近乎卑微。每次放學回家,和她獨處時,感覺空氣是壓抑沉悶的,我和她無言以對,十分尷尬。或許是為了打破這沉寂的氣氛,她總是愣愣地傻笑,繼而說道:「囡囡回來了,肚子一定餓了吧!我做飯去。」之後,便聽見廚房一陣鍋碗瓢勺相互碰撞發出的敲打聲。
母親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初三那年緊張的學習中,她給了我些許暖暖的感動。
初三是忙碌的,是升學的最後階段。每天我都得上晚自習,很晚才回家,大大小小的考試測試,讓我顯得無精打采。晚上回到家,總會看到一碗熱氣騰騰的湯擺在書桌上。母親總是變著方兒,有時是豬骨湯,還有時是雞湯,也有時是老鴨湯······開始我對這些湯有些驚訝,日子久了,疲憊的我便也習慣了這「一碗湯」。可是我從來不知道為了這些湯,母親花費了多少心思。
這些都是後來外婆告訴我的。母親每天很早就要去菜市場一絲不苟地挑選燉湯要用的新鮮食材,拿到家中,清洗干凈,先用大火熬一陣,再慢慢用細火熬煮,每一次母親都會守在一旁,害怕湯會燉干。外婆還說,每天我很晚回家,她總是早早地在窗戶邊張望,看是不是我回來了。湯涼了,母親不知來來回回熱了多少回兒,才讓我看見這泛著熱氣的湯,有一次還因此燙傷了手。
母親總是默不吭聲地早早為我在書桌旁准備一碗湯,想讓我在疲憊的時候喝一口,暖暖身。看似一碗小小的湯卻融進了母親對我深沉的愛,卻被我忽略掉了。如果不是外婆,或許我不會注意到母親的這些小細節。我喝著暖暖的湯,不經意抬頭,看到母親欣慰地看著我,眼角的皺紋更深了,我突然發現母親老了。
我變得若有所思起來。張曉風說,每一位母親,在她們還是女孩的時候,都是穿著漂亮羽衣的仙女,可是在她們成為了母親後,那美麗的羽衣被鎖在箱子里藏了起來。我想的確如此!每一位平凡的父母,把她們年輕時的一些美好的東西封藏了起來,幾乎把她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這些獻給兒女的小細節中,或許是兒女的忽略,總是沒有發現!我想母親年輕時一定很美。
後來,通過我的不懈努力,被保送到市裡的一所重點高中。母親有些樂了,我有些欣慰。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那黑夜裡的一碗熱湯,是它在我疲憊的時候,給了我能量,讓我有了學習的動力啊!
母親平凡的愛,她的默默付出。每每回想起來,都足以溫暖我的心。

⑥ 情暖心間作文開頭

在感恩中成長
每個人成長的階段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養育和教育。媽媽告訴我:小時候,我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她天天在我耳邊嘮嘮叨叨,告訴我:什麼是圓的,什麼是方的,什麼是長的,什麼是短的,並讓我玩各種各樣的玩具,讓我在玩耍中知道,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物品,為了讓我的腦子盡早地開發,天天讓我聽一盤幼兒英語磁帶,反反復復,堅持不懈,使我在兩歲的時候,就會背三十多個英語單詞,知道數二百以下的數字,認訓百種同的圖片。可見她對我早期教育投入了很大的耐心和精力。
我小時候就特別愛學習,什麼事情都想弄個明白,在外公外婆的教育和照料下,我終於漸漸地長大了,上小學後,爸爸媽媽雖然工作很忙,但是爸爸總是抽出時間堅持教我英語,他一直對我較為嚴厲,有時我有點怕他,他說的話,一定要聽他的,有時候我也不能理解他的話,他說都是為我好。他有許多好的品質,有毅力,什麼事都有頭有尾,從
來都不半途而廢。
我上小學三年級以後,爸爸每個星期六、星期日抽出時間教我學英語,每學期都給我買語文、算術、英語方面的電腦光碟,用來提高我的學習成績。
爸爸特別喜歡鍛煉身體,每天早晚必定會去鍛煉,也經常會說:「沒有身體,就什麼也沒有,身體好是最最重要的。只要有了好的身體,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雖然這些話我不能完全領會,但我按照他的話每天都會下樓鍛煉。我以後一定能體會到的。爸爸把他好的方面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讓我長大成人以後會比他更強。
媽媽是性格溫和的人,雖然工作比較忙,但是從來不發脾氣,有事情都是好說好商量的,和爸爸形成鮮明的對比。
每天媽媽都用溫柔的目光看著我,每天都會半夜起來,來到我的房間,看看我的被有沒有蓋好,還會摸摸我的頭看看我熱不熱。她很關心我的學習,經常會去書店給我買書回來。爸爸媽媽以身作則的行為影響著我,把他們的成功的經驗慢慢地傳給我,讓我少走彎路。
我在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的養育下茁壯成長,從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變成身體好、學習好的六年級學生。
父母的養育和教育是多方面的,生活上、學習上、為人處事上,我只有好好學習,學好各種本領,長大以後才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我要上個好大學,長大以後做個有用的人才能不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
在感恩中成長
感恩,在我們的腦海中是一個飽含淚水的形容詞,然而在一段漫長的時間里,我卻與他保持著距離,不是輕易觸碰這種感情元素。我害怕,因為在感恩的同時,已經註定背負上一種莫名的責任。
直至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一系列的時間發生就像一把神氣的鑰匙悄悄地打開了我一直執著固守的大門。
那是一個細雨綿綿的早晨,每個人依舊出門工作亦或是學習,而就在平凡的早晨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母親因被車撞骨折了,父親出差,我不得不擔負起家庭的擔子,經歷了好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把屋子打掃一遍;第一次為母親洗腳;第一次做飯,洗碗……十六年來我第一次發祥我對家是那麼的陌生,從來不做家務,從來不關心父母的起居。這一切刺痛了我也磨練了我:我感激那一段刻骨銘心的反省。
俗話說得好:「友誼是與朋友相處和諧的橋梁。」高二的學農的集體生活更讓我感到人要心存感激。城市的孩子過著嬌貴的生活來到了鄉村總會有些不適應。一些同學紛紛出謀劃策,努力營造良好的氛圍,部分同學因勞動包桔子而劃破了手,我帶了邦迪主動為他們包紮,鄉村蚊蟲多,我不幸被咬到了,腳傷腫了一塊,是同學們的關懷讓我平安度過了學農的生活。感恩是相互的,為著所感激的人於事要付出和回報的同時也會得到回報。
人,是需要感恩的,對於世間萬物,心存感恩,就能像大海一樣有自凈能力,讓這種心靈的潮水不是肆虐,我們就能洗去污穢,就能看清有多少事物值得珍惜,並有勇氣去負起責任,社會才得以和諧發展。
你瞧,非典來襲。白衣天使有不顧自身搶救病人,監守第一線置生命於不顧;復旦學子馮艾西部支教;采血車里人潮湧動……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無不體現了人們感恩於社會,而現在社會提倡「以人為本」的精神,是感恩連接了人與社會,使社會不斷前進。
學會感恩,親情變的愈加溫暖;懂得感恩,友情變得更加緊密;有了感恩,社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恩與愛是好朋友,學會了感恩,你便能與愛同行。

⑦ 往事依依暖心間作文開頭

往事像一杯香濃的咖啡.品它的時候總有種香滑的感覺,但其中卻夾雜著絲縷專的苦澀,或許這就是人生屬.咖啡的香是童年的趣味,咖啡的澀是往事的酸辛.香氣彌漫.記憶是陣陣花香,隨著童年趣事的重演,不知不覺又走回從前……

⑧ 512感人故事的作文開頭

4月16日上午9點到11點,兩個小時,廣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經歷了從希望到失望的劇痛。
在玉樹州震中結古鎮民主街住宅區,他們發現客廳里沒有永吉才仁和她姐姐白文毛的蹤跡,卧室里也沒有。官兵們每徒手搬開一塊磚、一片木板,失望就會增加一分。
11點,一個男人的出現,終結了大家的希望:「白文毛與妹妹永吉才仁已經遇難。」這個男人是永吉才仁的丈夫珍夏。
挖出來的白文毛懷里,是她9個月大的孩子。白文毛雙手緊抱孩子,頭部死死地護著孩子的腦袋,倒塌的磚頭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後腦。她是用母愛和生命,換來愛子最後生存的機會。
手都割破了,還是沒發現生命跡象
沒有人抱怨自己的腳被扔過來的磚頭砸到,更沒有人抱怨鐵鍬揚起的陣陣灰塵。廣州消防20多名官兵正在徒手將坍塌的房屋清理干凈,期待奇跡的出現。在他們腳下,姐姐白文毛和妹妹永吉才仁或許正等待著救援者的到來。
玉樹電力公司禪古發電廠的羅松江永帶著7名兄弟趕來幫忙。「一定要找到她們兩姐妹。」羅松對記者說。
白文毛是禪古電廠的運行班班長。4月14日早上7點多地震過後,白文毛和她妹妹的手機從此「無法接通」。懷疑兩姊妹還在廢墟下的羅松向救援隊求助。
拯救行動從9點開始。這是一片面積超過150平方米的住宅。今年30歲、已成家3年的永吉才仁和34歲、未婚育有一子的姐姐白文毛住在這棟住宅里。
廣州消防救援者和一些志願者開始從客廳位置尋找生命跡象。所有的磚頭通過一雙雙手送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可視儀從4個方向向下面空隙的地方往最深處送,但那裡連一隻襪子的影子都沒有。
「有一張床,這里有一張床。「一個志願者大叫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開始轉移到了西北角。這時已是9點40分。官兵們撲上去,掏出磚頭和玻璃碎片往外扔。玻璃碎片將手割破,血通過手套滴到了泥土上。
掏開一個口子,生命探測器開始向下搜尋。但又一次讓所有人失望了。這里除了幾顆石子,沒有其他物件。
參與救援的人開始轉戰最東頭的一間大房子的廢墟。10點半了,探測儀顯示,房子的南面靠牆的地方東西各有一張床。那裡再次成為官兵們看到生命跡象的希望所在。床被抬起來,但沒有兩姊妹的影子。在羅松的左手腕上,表針指向11點整。
母親懷中的孩子還活著
失望的情緒彌漫著在場的每一位救援者。
這時,一個男人跑了過來,「你們不要找了,白文毛和永吉都遇難了,」男人說,「我是永吉才仁的丈夫,我叫珍夏,是玉樹州孤兒學校的老師。」幾位鄰居認出了蓬頭垢面的珍夏,然後對人群喊:他是永老師的愛人,你們應該相信他的話。
救援隊員們臉上一片悲傷。廣州消防援救隊指揮官搖了搖頭,「我們來遲了。」人群開始散去。
「地震時,我住在學校,跑得快,然後狂奔回來,卻沒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著淚告訴本報記者,地震半小時後,姐妹倆的遺體已經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訴記者,挖出來的白文毛懷里,是她9個月大的孩子。白文毛雙手緊抱孩子,頭部死死地護著孩子的腦袋,倒塌的磚頭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後腦,母親白文毛是用母愛和生命,換來愛子最後生存的機會。孩子挖出來後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帶到孤兒學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沒有帳篷的地鋪上。
據珍夏介紹,30歲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時父親即去世,1999年母親又去世了。永吉從青海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主動回到家鄉玉樹州,在州孤兒學校任教。在那裡,珍夏與活潑可愛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確定戀愛關系,2007年完婚。在鄰居眼裡,永吉才仁的稱呼就是「永老師」。
當人群散去,幾個孩子拿著一張心形卡片,輕輕地插在坍塌的牆上。「你雖然走了,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卡片上這樣寫著。
珍夏說,永吉是愛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視為己出。在學校,孤兒們親切地稱永吉為「媽媽」。

上面這張圖片是新浪網中發布的一張青海玉樹地震後一個倖存者的相片。相片中的這個小女嬰還不滿一歲,俊秀的小臉布滿了深一道淺一道的傷疤,那是這次發生的地震留給她的印記。希望隨著時光的流逝,那印記會逐漸淡去,最後能完全消失。小女嬰可能是剛剛才被救出來,因為身上還穿著一件已經浸滿了鮮血的小棉衣。一雙明亮清澈的大眼睛看著遠方,也許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許是知道的,因為都說小孩子其實心裡什麼都明白,但那眼神是那麼令人心疼,讓人多想馬上抱抱她,愛愛她,親親她,一輩子……小棉衣上的鮮血是她媽媽留下的,她的媽媽,在地震發生的霎那間,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房屋,把她護在懷里。媽媽死了,寶寶得救了。每次災難降臨,這樣感人的事情都會發生,每每令人唏噓不已。小寶寶是可憐的,這么小就失去了母愛;小寶寶也是幸運的,有個這么愛她的媽媽用生命去換來她的生存。雖然我們希望這樣的愛的證明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永遠都不要發生,但是既然來了,我們就接受這偉大的母愛吧。祈禱並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每一個認識她的媽媽都會把母愛無私的奉獻給她,給千千萬萬個和她一樣遭遇這同樣不幸的兒女們。

幼兒園老師捨身擋水泥板 孩子獲救老師犧牲。
地震發生後,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而此時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園長在外出差,5名老師都在園內。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師死亡,目前仍有兩名老師在醫院搶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發生後,孩子家長很快就聚集在幼兒園廢墟周圍,不停地呼喊著孩子的名字,開始孩子們還能在廢墟中發出微弱的回應,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逝去,回應聲越來越弱。家長們也只能無奈地坐在廢墟邊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隊伍到來。
幼兒園園長李娟回憶起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幼兒園廢墟里,記者看到孩子們使用的小枕頭、小蓋被,還有散落的一隻只小鞋。人們不願再去想像當時的慌亂與無助,但正因為有了像瞿老師一樣的平凡人,才讓更多孩子得救。
私人診所醫生拿出全部葯品救人
在遵道鎮,記者見到了28歲的韓先成,鼻樑上架一副眼鏡,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就是他,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把自己私人診所里的急救葯品拿了出來,為成功救治傷者爭取了更多時間。
作為一名服務農民的私人診所醫生,韓先成3年前曾是當地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地震發生後,沒有人來動員,更沒有人來要求,韓先成馬上趕到鎮政府主動請戰。
在韓先成幫助下,一些逃脫災難但傷勢不輕的村民及時得到了初步救治,傷口得到清理、骨折處得到包紮。從12日下午到13日中午,韓先成已一天沒有合眼。韓先成說:「傷者太多,有100多名,已用盡我葯店裡庫存的全部急救葯品,只剩下一點感冒葯了。其實我能做的很多鄉村醫生都能做,只是他們的店鋪垮塌,葯品被壓碎了。如果我店裡的存葯更多,如果其他店鋪的葯品沒有被壓碎,將有更多人被救。」
為了孩子遺體的尊嚴老闆冒險搬來布料。
當救援隊將歡歡幼兒園廢墟上一塊塊磚瓦清理開時,當一具具孩子的遺體被挖掘出來時,大家都不願再去多看一眼那一張張曾經天真的笑臉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在當地經營布料生意的賀思萍,當時也在救援現場,她親戚的一名孩子被困在廢墟中。孩子的遺體被一具具抬出,但卻無法及時找到為孩子遮蓋的塑料布、棉布。
此時餘震未了,樓房隨時都有繼續垮塌的危險,賀思萍二話沒說,冒著生命危險一口氣沖上店鋪二樓,為救援隊搬來了一匹紅色呢子布。平凡的她為無辜的孩子保住了最後的尊嚴。

⑨ 有關溫暖的作文開頭

寫作思路:首先提出溫暖,引出事情,再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作。

溫暖,可以是朋友間深情的問候,可以是親人間無私的關愛,還可以是陌生者給予的真誠的幫助。而讓我感到最溫暖的記憶,還要從那次說起。

每天中午下了第四節課排隊拿飯,是我最痛苦的一件事情。因為,當我看見小飯桌那毫無色彩、半生半熟,甚是像是被人吃剩的飯菜時,一點食慾都沒有。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強迫自己囫圇的吞咽下去。實在難以下咽時,就背著老師偷偷的倒掉,經常空著肚子挨到下午放學。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的臉色越來越黃,體重也越來越輕,一個月居然生了兩次病。媽媽和姥姥急壞了,不知道原因,只能看著我干著急。

⑩ 關於真情暖心作文開頭

幾年級?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版時候,不管在什麼權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這是張愛玲《十八春》里的話,是張愛玲的經典語錄,你也可以引用這話開頭。這話其實很溫暖,就是告訴人們不要灰心,堅信總有愛你的人來愛你。但若要聯繫到張愛玲身上就不免有些凄涼了。你可以引用的,用這話開頭,然後就可以進行引申闡述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