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科學發明的小故事50字
① 牛頓發明地球引力的故事50個字
50字很短那...
23歲的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書,一隻蘋果掉下來,他想,蘋果一定是被地球的引力拉下來的,經過多年努力,他發現了地吸引力
望採納,謝謝
② 科學家的發明故事50字
巴斯德為人類和人類飼養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在科學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個歐洲享有很高的聲譽,德國的波恩大學鄭重地把名譽學位證書授予了這位學者。但是,普法戰爭爆發後,德國強佔了法國的領土,出於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對侵略者德國的極大憎恨,巴斯德毅然決然把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
羅伯特·波義耳用玻璃活塞繼續實驗,發現了很多值得注意的事情。當他向堵住的空氣施加雙倍的壓力時,空氣的體積就會減半;施加3倍的壓力時,體積就會變成原來的1/3。當受到擠壓時,空氣體積的變化與壓強的變化總是成比例。他創建了一個簡單的數學等式來表示這一比例關系,現在我們稱之為「波義耳定律」。
普利斯特里刻苦好學,興趣廣泛。他曾學過古文、數學。自然哲學導論等,後因體弱多病,中斷過一段學習,待康復後,他進入了考文垂的非國教的高等專科學校。因為他學習勤奮刻苦,成績超群,學校同意他免修一、二年級的部分課程。他在後來的學習中,深感自己的數學與德語基礎太差,又主動要求學校允許他補學了這兩門。
③ 科學家的發明小故事100字
一次,愛迪生一人在靜靜的實驗室里研究改進在紙帶上列印符號的電報機。這時,電報機內的一種單調的聲音吸引了他。在試圖排除這種聲音時,愛迪生出乎意料地發現,這是紙帶在小軸的壓力下發出的聲音。在改變小軸的壓力時,聲調的高度也隨之變化。這就使他產生了一個念頭:藉助運動載體上深度不同的溝道來記錄和回收聲音。
無獨有偶,愛迪生在另一次試驗電話的時候,發現傳話筒里的膜板,隨話聲而震動。他找了一根針,豎立在膜板上,用手輕輕按著上端,然後對膜板講話。實驗證明,聲音愈高,顫動愈快;聲音低,顫動就慢。這個發現,更奠定了他發明留聲機的決心。
幾天後,愛迪生就畫出了草圖,並立即和助手干起來。留聲機的主要部件,是一個金屬圓筒,圓筒邊上刻有螺旋槽紋,把它按在一根長軸上,長軸一頭裝著曲柄,搖動曲柄,圓筒就會相應地轉動。此外,還有兩根金屬小管,管的一頭裝有一塊中心有鈍頭針尖的膜板。經過無數次的改造,世界上第一台留聲機誕生了。愛迪生回憶說:「我大聲說完一句話,機器就回放我的聲音。我一生從未這樣驚奇過。」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過後,他又從架子上的塵埃中把留聲機取下來,要繼續改進它,他僅在留聲機上的發明專利權就超過了一百項。他是耳聾之人,能發明這樣一個發聲的機器已是令人驚異了。當我們看到今天的留聲機時,不要忘記這上頭滲透著愛迪生無數辛勤勞動的心血。實質上,在一個多世紀以來,留聲機所掀起的文明和發明巨浪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電唱機、磁帶錄音機、磁帶錄像機、激光聲像機……相繼問世,追溯其源頭,不都是來自愛迪生的偉大發明嗎?
④ 牛頓的小故事五十字
1.牛頓煮懷表的故事:
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
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老保姆回來以後問牛頓煮了雞蛋沒有,牛頓頭也沒抬地說:「煮了!」老太太掀開鍋蓋一看,驚呆了:鍋里居然煮了一塊懷表,雞蛋卻還在原地放著。原來牛頓忙於計算,胡亂把懷表扔到了鍋里。
3.實驗室的酒肉
牛頓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實驗室。他很少在兩三點鍾以前睡覺,有時整天整夜守在實驗室里。為他做飯的保姆只好把飯菜放在外間屋的桌子上。
有一次,牛頓的一位朋友來看他,在實驗室外面等了他好久,肚子餓了就獨自把桌上的烤雞吃了,不辭而別。過了好長時間,牛頓的實驗告一段落,他才覺出肚子咕咕在叫,趕快跑出來吃雞。他看到盤子里啃剩下的雞骨頭,居然對助手說:「哈哈,我還以為我還沒吃飯哩,原來已經吃過了呀!」
還有一回,一個好朋友請牛頓吃飯,一邊吃飯一邊議論科學問題。飯吃到一半的時候,牛頓站起來說:「對了,還有好酒呢,我去取來咱們一起喝。」說完就向實驗室跑去,一去就不回來了。朋友追過去一看,牛頓又擺弄上他的實驗了。原來牛頓在取酒的路上忽然想出了一個新的實驗方法,居然將取酒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了。
⑤ 求十個科學家發明的小故事,50字最好
一、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
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生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二、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三、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
四、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
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小罐子老師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五、牛頓
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於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⑥ 牛頓數學家的故事50字
數學家牛頓的小故事
傳說小牛頓把風車的機械原理摸透後,自己製造了一架磨回坊的模型,他將老鼠綁在答一架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輪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剛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斷的跑動,於是輪子不停的轉動;又一次他放風箏時,在繩子上懸掛著小燈,夜間村人看去驚疑是彗星出現;他還製造了一個小水鍾。
每天早晨,小水鍾會自動滴水到他的臉上,催他起床。他還喜歡繪畫、雕刻,尤其喜歡刻日晷,家裡牆角、窗檯上到處安放著他刻畫的日晷,用以驗看日影的移動。
拓展資料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⑦ 科學家的小故事50字
愛因斯坦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
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於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⑧ 科學家發明的小故事50字
1、愛迪生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經常到鄰居繆爾·溫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溫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見溫切斯特正在用一個氣球做一種飛行裝置試驗,這個試驗使愛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滿了氣,一定會升上天。
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原料配在一起,拿給父親的幫工邁克爾·奧茨吃,愛迪生告訴邁克爾·奧茨吃了這種東西人就會飛起來,結果奧茨吃了愛迪生配製的「飛行劑」後幾乎昏厥過去。
愛迪生因此受到了父親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們的警惕,勸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與愛迪生玩並遠離他。
2、富爾頓
富爾頓從小讀書很少,父母沒有錢供他去學堂學習,他後來取得的成就,全憑個人的奮斗。小富爾頓從小就愛幻想,譬如,當他幫助大人幹完農活之後,常常一個人坐在農家閣樓上,在帶有木格條的小窗戶中,向田野望去,看蔚藍色的天空,苦思冥想,一坐幾個鍾頭。
有一天,天氣晴朗,河水清澈。小富爾頓和鄰居大叔一起駕著小船到河的上游去找活干。他們開始悠閑地撐著篙,逆流而上。
小富爾頓到離開自己村莊的外地去,心情格外高興,情不自禁地唱著美國鄉村的民謠。河水的「嘩嘩」聲和小富爾頓的悠揚、婉轉的歌聲交織在一起,令人心醉。早晨的太陽愈升愈高了,陽光灑在水波中,像碎銀灑在綠色的緞帶上。
突然,水流湍急,小船在河中打轉,富爾頓和鄰居大叔拚命地撐篙,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服,但船僅能艱難地移動。小富爾頓心裡想:撐篙太費力了,假如有一種東西能讓船自動行走,該多麼好啊!
他想像的翅膀在河中飛翔,他好像看見在河中出現了一隻自動行駛的船。他的神思又回到現實中來,對鄰居大叔說:「大叔,撐篙又費勁,又緩慢,如果有一種東西能讓船自動行走,該多麼好啊!」
鄰居大叔正用力撐著篙,聽了小富爾頓的話,情不自禁地笑了。他用手背擦擦自己臉上的汗水,笑著說:「假如有一種東西能讓船自動行走,那這樣東西是什麼呢?」
「是啊,這東西是什麼呢?」小富爾頓的臉剎那間紅了起來,他用勁地撐了一下篙,低下了頭,又陷入了沉思。
自此以後,「怎樣使船自動行走?」就成了小富爾頓苦思冥想的中心問題。致使他長大以後,努力奮斗,終於成為製造人類第一隻蒸汽機輪船——「克萊蒙脫號」的著名科學家。
3、瓦特
據說瓦特小時候有一次看到火爐上燒的水開了,蒸汽把水壺蓋頂開,瓦特把壺蓋放回去但很快又被頂開了。
瓦特就這樣不斷地把壺蓋放來放去想找出為什麼,後來瓦特意識到是蒸汽的力量,由此引發了他對蒸汽的興趣並導致了蒸汽機的發明。
4、魯班
傳說魯班為楚國的水軍發明了「鉤」和「拒」,當敵軍處於劣勢時,「鉤」能把敵軍的船鉤住,不讓它逃跑;當敵軍處於優勢時,「拒」能抵擋住敵軍的船隻,不讓它追擊。楚軍有了鉤、拒後,無往不勝,魯班也無愧為軍工專家。
一天,魯班向墨子誇耀說:「我有舟戰的鉤和拒,你的義也有鉤和拒嗎?」,墨子是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鼓勵人們相敬、相愛,仁義至上的。
他於是回答:「我是用愛來鉤,用恭來拒。你用鉤鉤人,人家也會鉤你;你用拒拒人,人家會用拒拒你。你說『義』的鉤拒,難道不比『舟』的鉤拒強嗎。」,魯班無言以對。
魯班又拿出他的發明:一隻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墨子卻說:「這木鵲還不如一個普通工匠頃刻間削出來的一個車轄,車轄一裝在車軸上,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東西;
而你的鵲有何實際作用呢?木匠做的東西,有利於人的稱為巧,無利於人的只能叫作拙。」,魯班聽完,深知墨子的哲理。
魯班曾做雲梯助楚國攻宋,墨子前來阻攔出兵,在楚王宮中以衣帶為城,以竹片為器,與魯班相鬥,魯班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有餘,最終魯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棄攻宋。
5、貝爾
貝爾的父親是一位嗓音生理學家,並且是矯正說話、教授聾人的專家。
貝爾的祖父是個慈善家,一直都很同情聾啞的殘障者,他常把一些殘障的人聚集起來,親切地教育他們。因此聾子和啞巴,簡直視他為救世主一樣崇拜著。
在祖父過世後,他的父親繼承遺志,除了教育聾啞人,還研究說話和發音的方法,希望能對這些不幸的人有所幫助。貝爾就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的長大,所以心中一直期望將來對這方面能有所建樹。
有一天,父親以溫和的口吻對貝爾說:「孩子,世界上最痛苦的莫過於瞎子、聾子和啞巴。他們和我們一樣是人,可是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聽,嘴巴不能說話。漂亮的衣服,美麗的風景,瞎子看不到;
美妙的音樂、有趣的笑話,聾子聽不見;我們可以談笑自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是,他們卻被剝奪了這種權利。想起來,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因此除了要感謝上帝以外,同時更要盡一己之力,去幫助他們,安慰他們,使他們盡量也能過著正常的生活。孩子,等你長大以後,一定要救救這些不幸的人!」
貝爾經常聽到這樣的教誨,所以,他以終生為聾啞者的幸福努力,為最大的職志。
貝爾有一顆善良的心,和靈活的頭腦,從小他就發揮了高度的愛心和敏銳的腦力。
他家附近有座水磨坊,里頭住著一對父子。平常,一些粗重的工作都由年輕人擔任。後來年輕人應徵入伍當兵,留下老人獨自磨粉來維持生活。
碰到水少的時候,水車動不了,老人沒辦法磨粉,就只好餓肚子。貝爾看了,很同情他,就約了一些小朋友去幫忙。
碰到缺水的時候,磨粉的工作實在很不輕松,一定要大家一起用力推,才能推動石磨。剛開始,大家覺得好玩,還肯用力幫忙,後來,厭倦了,便紛紛離去,只剩下貝爾一個人,自然就推不動了。
貝爾回到家裡,坐在父親的書房裡苦思:怎樣才能輕松地推動石磨呢?經過一個月的研究,他想出了一個好法子。
首先,改良臼齒,以減少摩擦力,再利用麥粒的圓形,使雙方互相挨著,這樣,臼齒的轉動就靈活多了。如此,他不僅幫了磨坊主人一個大忙,全村的人也爭相仿製,大家都覺的改良過的石磨,真是便利好用。
於是,才15歲的貝爾,成了全村人眼中的「發明神童」了。
⑨ 科學家發明的故事50字小抄 越快越好 !!!!!! 急用 啊
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⑩ 科學小故事(50字以內)
1、復印機的故事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生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4、巴斯德
巴斯德(Pasteur,Louis)於1822年12月27日生於法國汝拉省的多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軍隊的一名退伍軍人,是個以製革為業的硝皮匠.1847年,巴斯德畢業於巴黎師范學院,畢業後,他從事化學研究,研究酒石酸鹽的晶體,發現這些晶體並不完全相同,它們有隱蔽的不對稱性,一些結晶是另一些結晶的鏡像,正如左手和右手那樣的關系.他在晶體研究方面的成就,對立體化學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後來,人們發現,巴斯德在採取制備結晶的方法時是很幸運的,要得到分離的兩種結晶,必須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而巴斯德完全出於偶然,而採用了這種特殊方法,在他之後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制出大的不對稱結晶來.這正如巴斯德所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5、蒸汽機的故事
瓦特是一個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奮好學,勇於探索,對發明創造最感興趣.有一天父親的朋友前來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爐子旁邊發呆,手裡拿著筆和紙,地上有許多畫過的圖。
他好心地說:「小瓦特應該上學了,別光在家用玩耍來打發寶貴的時光了.」父親莞爾一笑,說:「謝謝你,我的朋友.不過,你還是看看我的兒子在玩什麼吧……」原來,小瓦特在設計各種各樣的玩具,還畫了許多圖樣,這年小瓦特才剛好 6 歲整,客人吃驚地說:「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裡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個看門.他獃獃地看著爐子上燒水的茶壺.水快燒開了,壺蓋被蒸汽頂起來,一上一下地掀動著……他想: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製造一個更大的爐子,再用大鍋爐燒開水,那產生的水蒸汽肯定會比這個大幾十倍、幾百倍。
用它來做各種機械的動力,不是可以代替許多人力嗎?這就是後來人們傳說中的「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故事.小瓦特是這樣設想過,只不過真正試制蒸汽機,卻是後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