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逆境中名人的故事50字

逆境中名人的故事50字

發布時間: 2021-02-23 00:44:49

A. 逆境中成長的名人故事(2則)要短50字以內

自己可以提取:

1、陳景潤

小時候,教授送我一顆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轟動全中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數學奇才一夜之間街知巷聞、家喻戶曉。在一定程度上,這個人的事跡甚至還推動了一個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的偉大時代早日到來。

他的名字叫做陳景潤。

不善言談,他曾是一個"丑小鴨"

通常,一個先天的聾子目光會特別犀利,一個先天的盲人聽覺會十分敏銳,而一個從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的"丑小鴨"式的人物,常常也會身不由己或者說百般無奈之下窮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萬物間重新去尋求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潛能潛質。

你可以說這是被逼的,但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來不少偉人。比如童年時代的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出生在一個郵局職員的家庭,剛滿4歲,抗日戰爭開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煙燒至他的家鄉福建,全家人倉皇逃入山區,孩子們進了山區學校。父親疲於奔波謀生,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母親是一個勞碌終身的舊式家庭婦女,先後育有12個子女,但最後存活下來的只有6個。陳景潤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國的老話,"中間小囡軋扁頭",加上他長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歡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學校,沉默寡言、不善辭令的他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受歡迎、遭人欺負,時時無端挨人打罵。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強,從不曲意討饒,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覺地便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內向性格。

人總是需要交流的,特別是孩子。稟賦一般的孩子面對這種困境可能就此變成了行為乖張的木訥之人,但陳景潤沒有。對數字、符號那種天生的熱情,使得他忘卻了人生的艱難和生活的煩惱,一門心思地鑽進了知識的寶塔,他要尋求突破,要到那裡面去覓取人生的快樂。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得到發展的空間。

小小陳景潤,自己對自己因材施教著。

一生大幸,小學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除了埋頭書卷,他還需要面對面、手把手的引導。畢竟,能給孩子帶來最大、最直接和最鮮活的靈感和歡樂的,還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靈上迸射出輝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觸。

所幸,後來隨著家人回到福州,陳景潤遇到了他自謂是終身獲益匪淺的名師沈元。

2、比爾.蓋茨

出生於律師和教師之家,這個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蓋茨的智力開發和培養。

蓋茨三四歲時,母親外出總是把蓋茨帶在身邊,當他在學校里向學生講解西亞圖的歷史和博物館的情況時,蓋茨總是坐在全班最前面,盡管蓋茨是個好動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現得比其他學生還要專注、認真。

蓋茨從小酷愛讀書,盡管他是個兒童,但他喜愛讀成人的書。在自己家裡,他可以隨意翻閱父母的藏書。

他7歲的時候,最喜歡讀的書是《世界圖書網路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大全,一字一詞地從頭讀到尾。小蓋茨的父母還盡可能鼓勵和提供他各種機會,讓他逐漸長大時,父母鼓勵他參加童子軍的野營活動,小蓋茨從與其他孩子的相處中得到了友情的滿足。

自從蓋茨進湖濱中學那間小計算機房的那一天起,計算機對他就產生了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15歲時,他就為信息公司編寫過異常復雜的工資程序。

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學接受為學生,他更一發不可收,經常在計算機房通宵達旦地工作。

有好幾次,蓋茨告訴父母,他想從哈佛退學與他人一道干計算機事業。但父母極力反對兒子開公司,尤其是畢業以前。父母還請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個著名企業家--斯托姆來說服蓋茨打消開公司的念頭。斯托姆不但沒有勸阻他,反而傾聽了這位十幾歲孩子的演說後,鼓勵他好好乾。

1977年蓋茨正式退學。他不是厭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遠大前程。進80年年代後,IBM開始尋求合作夥伴,在於蓋茨交談了5分鍾後,IBM的人認為這是與他們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後,蓋茨為自己寫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3、霍金的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參考:

http://www.bje.cc/html/jiachangpin/chengchanggushi/2009/0923/180567.html

B.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50字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簡短1:

凡爾納是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爾納為了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經遭受過多麼大的挫折!這里記錄的,就是凡爾納的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

1863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凡爾納剛吃過早飯,正准備到郵局去,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郵遞員。

郵遞員把一包鼓囊囊的郵件遞到了凡爾納的手裡。一看到這樣的郵件,凡爾納就預感到不妙,自從他幾個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乘氣球五周記》寄到各出版社後,收到這樣的郵件已經是第十四次了。

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一看,上面寫道:「凡爾納先生:書稿經我們審讀後,不擬出版,特此奉還。」

每看到這樣一封封退稿信,凡爾納心裡都是一陳絞痛。這次是第十五次了,還是未被採用。凡爾納此時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爺」們是如何看不起無名作者。他憤怒地發誓,從此再也不寫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爐走去,准備把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趕過來,一把搶過書稿緊緊抱在懷里。 此時的凡爾納余怒未息,說什麼也要把稿子燒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滿懷關切的語言安慰丈夫,「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的。」聽了這句話以後,凡爾納奪書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接受了妻子的勸告,又抱起這一大包書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運氣。

這次沒有落空,讀完書稿後,這家出版社立即決定出版此書,並與凡爾納簽訂了20年的出書合同。 沒有他妻子的疏導,沒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氣,我們也許根本無法讀到凡爾納筆下那些膾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類就會失去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C. 名人戰勝挫折事例 要簡短的50字左右

還有一來些,這是我挑出最有代表源性的。希望對你有用
海迪
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1,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4布魯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勇敢的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面對火刑,毫不退縮,為真理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捍衛真理的殉道者
6司馬遷:經受宮刑和牢獄之災的磨難,卻沒有自暴自棄,寫出了名垂千古的歷史巨著《史記》。
7文天祥:組織力量抗元,失敗被俘,面對元朝的威逼利誘,拒不投降,最終英勇就義。

D. 名人在逆境中成長的故事 具體點

1.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1805年,安徒生誕生在丹麥奧登塞鎮的一座破舊閣樓上。他的父親是個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親給人洗衣服維持生活。
安徒生雖然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但他卻有自己遠大的理想。開始,他決心當一名演員,十四歲時便離別了故鄉和親人,獨自來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難,以堅強的毅力學習文化。起初,他想學習舞蹈和演戲,卻遭到了拒絕,後來被一位音樂學校的教授收留,學習唱歌。可是第二年冬天,因為他沒有錢買衣服和鞋子,不斷地感冒、咳嗽,嗓音嘶啞了,只好離開了音樂學校。但是,他從事藝術事業的頑強意志毫不動搖,又下決心進行文學創作,用自己的筆寫出人間的不平。他住在一間舊房子的頂樓上,沒日沒夜地練習寫作。經過十幾年的奮斗,終於踏進了文壇。從三十歲開始,專心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一生中共寫了168篇童話故事。如《丑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皇帝的新裝》《夜鶯》和《豌豆上的公主》等。選編在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2.孔子,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後,人們尊稱他為萬事之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經常受到族人的歧視.在那個時代,既沒有造紙術,也沒有印刷術,流傳的著作全靠傳抄,自己想要保留別人的著作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簡按順序保存好,那就當時的書.《易經》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經常翻閱,由於翻閱次數太多,十分結實的牛皮繩都斷了好幾次,孔子就是在這樣的逆境中成為名人的.

3.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E. 在逆境中成長的名人故事

陳景潤的故事

小時候,教授送我一顆明珠。20多年前,一篇轟動全中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數學奇才一夜之間街知巷聞、家喻戶曉。在一定程度上,這個人的事跡甚至還推動了一個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的偉大時代早日到來。

他的名字叫做陳景潤。 不善言談,他曾是一個"丑小鴨" 通常,一個先天的聾子目光會特別犀利,一個先天的盲人聽覺會十分敏銳,而一個從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的"丑小鴨"式的人物,常常也會身不由己或者說百般無奈之下窮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萬物間重新去尋求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潛能潛質。

你可以說這是被逼的,但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來不少偉人。比如童年時代的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出生在一個郵局職員的家庭,剛滿4歲,抗日戰爭開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煙燒至他的家鄉福建,全家人倉皇逃入山區,孩子們進了山區學校。

父親疲於奔波謀生,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母親是一個勞碌終身的舊式家庭婦女,先後育有12個子女,但最後存活下來的只有6個。陳景潤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國的老話,"中間小囡軋扁頭",加上他長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歡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學校,沉默寡言、不善辭令的他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受歡迎、遭人欺負,時時無端挨人打罵。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強,從不曲意討饒,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覺地便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內向性格。 人總是需要交流的,特別是孩子。

稟賦一般的孩子面對這種困境可能就此變成了行為乖張的木訥之人,但陳景潤沒有。對數字、符號那種天生的熱情,使得他忘卻了人生的艱難和生活的煩惱,一門心思地鑽進了知識的寶塔,他要尋求突破,要到那裡面去覓取人生的快樂。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得到發展的空間。

小小陳景潤,自己對自己因材施教著。 一生大幸,小學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除了埋頭書卷,他還需要面對面、手把手的引導。畢竟,能給孩子帶來最大、最直接和最鮮活的靈感和歡樂的,還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靈上迸射出輝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觸。 所幸,後來隨著家人回到福州,陳景潤遇到了他自謂是終身獲益匪淺的名師沈元。

F. 在逆境中成才的名人事例

  1.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搏鬥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2. 著名作家高爾基從小就飽嘗人間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棄一刻時間去看書,還常常在老闆的皮鞭下偷學寫作,終於成為著名的作家。

  3.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因家境貧困,從小就替父親擔起全家的生活重任。但一有空,就借幾本數學書來看,他用5年時間自學了高中三年和大學初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8歲那年染上了傷寒病,為此,家裡的東西全部當光,而病情不見好轉。幸好有家人的精心照顧,總算保住了生命,但卻成了終身殘疾。

G. 逆境中的名人勵志小故事

懸梁刺骨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註: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
刻苦學習的精神。
囊螢映雪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人。他好學不倦,卻因家境窮困,往往沒有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就沒法讀書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書,看見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便捉了幾十隻,裝在白夏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荷!光亮還不小呢!便打開書本,埋頭學習。和「囊螢」並傳的是「映雪」的故事。 孫康,晉代京兆人。他和車胤一樣,酷愛學習,常常感到白天的時間不夠用,很想以夜繼日,卻點起燈。特別是冬季,晝短夜長,讓黑夜的時間浪費掉,實在太可惜。 有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看見窗戶縫里透進白光,還以為已經天明了;及至出門一看,原來是下了大雪,山、水、樹木、屋宇,無一不銀裝素裹,閃閃發亮。他欣賞了一會雪景,忽然靈機一動:映著雪光,不是可以讀書嗎? 從此以後,他每夜都映雪讀書,不覺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讀到雞叫。

H. 從逆境中成長的名人故事(2則)...要短...50字以內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由於家境貧困,小時候一直跟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邁入學校的大門。
讀中學時,由於他基礎差,學習十分吃力,第一學期末平均成績才45分。學校令其退學或留級。在他的再三懇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試讀一學期。
此後,他就與「路燈」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燈下讀外語;夜熄燈後,他在路燈下自修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績達到70多分,幾何還得了100 分。這件事讓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後,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後他去比利時留學。在國外學習期間,童第周刻苦鑽研,勤奮好學,得到了老師的好評。獲博士學位後,他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沒有電燈,他們就在陰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顯微鏡下從事切割和分離卵子工作;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極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從野外采來的。就在這簡陋的「實驗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若干篇有關金魚卵子發育能力和蛙胚纖毛運動機理分析的論文。
解放以後,童第周擔任山東大學副校長的同時,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魚卵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成績。
到了晚年,他和美國坦普恩大學牛滿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相互關系,他們從鯽魚的卵子細胞質內提取一種核酸,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結果出現了一種既有金魚性狀又有鯽魚性狀的子代,這種金魚的尾鰭由雙尾變成了單尾。這種創造性的成績居於世界先進行列。

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戰敗被吳國俘虜.在吳國,他受盡凌辱.被放回越國後,他為了報仇卧薪嘗膽,立志圖強,而吳王夫差.卻成天沉浸在酒色之中,終於越王興兵打敗了吳王,這是一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典型例子.面對困難要具有非凡的勇氣和意志,不能輕易言敗,這也是成功的重要的條件.貝多芬二十多歲便雙耳失去了聽覺,這對於一個搞音樂的人來說無疑是判了死刑,可他憑這非凡的毅力,勇氣和堅定信念與自信心,仍然成功了,成為了偉大的作曲家.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一個好的智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英國的病理學教授貝弗里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

I. 我國古代名人在逆境中堅持讀書全習而成就偉業的事例50字

【黃抄魯直苦讀】
黃魯直襲是宋朝進士,書法家,文學家。幼年時,他為了提高寫作水平,找來古今中外的大量書籍,晝夜苦讀。
有一天,他到開封相國寺去,得到一本宋子京寫的《唐史》初稿,便如飢似渴地讀起來,這本初稿宋子京修改了很多地方,有的字已經看不清了。稿紙的空白地方,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蠅頭小字,煞是難認,黃魯直沒有退卻,以堅韌的毅力細心攻讀。
對於宋子京所改動的字句,從遣詞造句、擬形摹聲,到修辭用字、表情達意,進行精心的學習研究,他把修改前的文字抄在一個本子上,又把修改後的文字抄在一個本子上。前後對比,探索作者刪、增的奧妙,弄清繁簡的原因,找出修改的道理、用意。黃魯直的寫作水平逐日提高,成了一名出類拔萃的文學家。

J. 關於名人挫折的故事!簡短簡短!50字左右!

霍金的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回里的成答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48回答者:
ooskyloveoo
-
二級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