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目標的故事李嘉誠

目標的故事李嘉誠

發布時間: 2021-02-22 14:03:49

⑴ 李嘉誠的創業歷程是什麼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

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

2014年《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凈資產總值高達310億美元,蟬聯亞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

2015年3月下旬,李嘉誠旗下公司和記黃埔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達成最終協議,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將斥資約102.5億英鎊(約合956億元人民幣)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1950年夏天,李嘉誠立志創業,向親友借了5萬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積蓄的7000元,在筲箕灣租了廠房,正式創辦「長江塑膠廠」。

他的塑膠花產品很快打入香港和東南亞市場。同年年底,歐美市場對塑膠花的需求愈來愈大,「長江」的訂單以倍數增長。直到1964年,前後7年時間,李嘉誠已賺得數千萬港員的利潤;而「長江」更成為世界上最大塑膠花生產基地,李嘉誠也得了「塑膠花大王」的美譽。

1971年6月,李嘉誠正式創辦長江置業有限公司,翌年改組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地產事業上大展拳腳,並在後來多次石油危機和經濟蕭條的時期,趁樓價下滑,運用人退我進、人棄我取的戰略入貨,結果在樓市大升時獲得巨利,使手上的資金暴增。

70年代的香港,4大資本最雄厚的英資洋行怡和、太古、匯豐及和記,在許多大企業的生意中,威力隻手遮天。李嘉誠決定運用長江實業雄厚資金,收購香港某些具有實力的上市公司,第一個目標便直指怡和集團的主要旗艦「九龍倉」。

他經過仔細研究後,決定採取不動聲色、出其不意的戰術,派人分散大量暗購九龍倉股票,使九龍倉的股價在短短幾個月內有原來的13.4元,狂升至56元。

九龍倉集團感到大勢不妙,立即部署反收購行動,在市面上大量購入散戶持有的九倉股票。無奈資金有限,最後不得不向匯豐銀行求助,而匯豐銀行與李嘉誠合作多時,雙方關系良好,這使李嘉誠有點為難。

其時,資金雄厚的華資財團主席包玉剛,亦正在爭奪九龍倉。李嘉誠見好就收,主動將持有的1000萬九倉轉讓給他,從中獲利5900萬港員。李嘉誠這一仗,可謂一箭雙雕,既避免了與關系密切的匯豐銀行有正面沖突,又使包玉剛領導的華資財團可順利取得九倉控制權。

包玉剛識英雄、重英雄,把手中持有的另一老牌英資洋行和記黃埔的股票,轉讓給李嘉誠,為他後來入主「和黃」伏下一著。

1978年,李嘉誠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戰術,收購另一個老牌英資公司青洲英泥,成為該公司董事局主席。不過,最令李嘉誠難忘的勝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

李嘉誠這次採用的戰術,不單是攻其不備,更是迂迴包圍。他指揮手下,以極快速度暗中低價收購「和黃」,很快便持有該公司70%的股票。

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以6.93億港元的資產,控制了價值超過50億港元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實為「小蛇吞大象」的奇跡;而李嘉誠更因此成為入主英資財團的首位華人。

⑵ 李嘉誠的故事200字

李嘉誠,廣東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於廣東潮洲市一個貧窮家庭,父親為教師。

李嘉誠童年過著艱苦的生活。14歲那年(1940年),正逢中國戰亂,他隨父母走難,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靜庵,可惜不久父親因病去世。

身為長子的李嘉誠,為了養家糊口及不依賴別人,決定輟學,先在一家鍾表公司打工,之後又到一塑膠廠當推銷員。由於勤奮上進,業績彪炳,只兩年時間便被老闆賞識,升為總經理,那時,他只有18歲。

1950年夏天,李嘉誠立志創業,向親友借了5萬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積蓄的7000元,在筲箕灣租了廠房,正式創辦「長江塑膠廠」。

有一天,他翻閱英文版《塑膠》雜志,看到一則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消息,說義大利某家塑膠公司設計出一種塑膠花,即將投放歐美市場。李嘉誠立刻意識到,戰後經濟復甦時期,人們對物質生活將有更高的要求,而塑膠花價格低廉,美觀大方,正合時宜,於是決意投產。

他的塑膠花產品很快打入香港和東南亞市場。同年年底,歐美市場對塑膠花的需求愈來愈大,「長江」的訂單以倍數增長。直到1964年,前後7年時間,李嘉誠已賺得數千萬港員的利潤;而「長江」更成為世界上最大塑膠花生產基地,李嘉誠也得了「塑膠花大王」的美譽。

不過,李嘉誠預料塑膠花生意不會永遠看好,他更相信物極必反。於是急流勇退,轉投生產塑膠玩具。果然,兩年後塑膠花產品嚴重滯銷,而「長江」卻已在國際玩具市場大顯身手,年產出口額達1000萬美元,為香港塑膠玩具出口業之冠。
1963年,李嘉誠與表妹庄月明(即其舅父庄靜庵之女)成婚,翌年生下長子李澤鉅,次子李澤楷則在1966年出世。
1965年2月,香港發生了嚴重的銀行信用危機,人心惶惶,投資者及市民紛紛拋售房產,離港遠走。香港房地產價格暴跌,地產公司紛紛倒閉。1967年,香港更發生反英暴動,進一步使房地產市場陷於死寂。李嘉誠 統領長江實業、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集團公司,全球華人首富,全世界華人最成功的企業家。十四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業,半個世紀的奮斗始終以"超越"為主題:從超越平凡起跑;為超越對手努力;達到巔峰,超越巔峰;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於是世人稱之為"超人"。李嘉誠不僅是創業精英、商界巨頭,而且在其創業發展路上,並購多家公司。可以說,李創業之路就是一條並購之路,其創業和壯大與兼並和收購其它公司企業分不開。李嘉誠的並購之路同其人生經歷、創業經歷一樣倍受世人關注。
艱辛與成功的創業經歷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先生誕生於廣東省潮州潮安縣。1940年,隨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辭世,至此少年李嘉誠開始了學徒、工人、塑膠廠推銷員的生活。 1948年,20歲的他就開始在新蒲崗擔任了一家塑膠廠的業務經理、總經理。1950年,在筲箕灣創立了長江塑膠廠。1957年,在北角創立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發展塑膠花、玩具生產等。1958年,1960年先後在北角、柴灣建造了兩座工業大廈。 1972年9月31日,李嘉誠創建了長江實業有限公司,11月1日,"長實"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並相繼在倫敦(1973年)、加拿大的溫哥華(1974年6月)掛牌上市。1974年5月,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聯組恰東財務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誠出任匯豐銀行董事局非執行副董事長。1986年,長實集團名列香港十大財團首富,李嘉誠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佔香港上市總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誠旗下的"和黃"與"中信"、英國大東電報局合作投資的"亞洲衛星一號",由中國"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地送入東南亞上空的同步軌道。到1991年間,"長實"系財團已發展成為有重要國際地位和重大影響的跨國多元化企業集團,擁有1200多億港元資產,比1986年增加兩倍半。
"超人"美譽與並購經歷

叱吒香江,縱橫海外,李嘉誠這個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與'奇跡'的代名詞:他統領著長江實業、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業務遍及各行各業,如地產、港口貨運、超級市場、基建、電訊、酒店、保險、水泥、電力、網路等等,形成一個逾萬億資產的跨國企業帝國。而李嘉誠本人也榮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為有史以來華人最傑出的企業家之一。這一切,使他贏得了'超人'的美譽。

縱觀李嘉誠傳奇的商旅生涯,他最為成功之處是善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李嘉誠十四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業,半個世紀的奮斗皆以'超越'為主題:從超越平凡起跑;為超越對手努力;達到巔峰,超越巔峰;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於是人們稱之為"超人"。

而其企業發展壯大與其兼並和收購其它公司有關。1974年4月,成功收購美資永高公司,接手經營香港希爾頓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島的凱悅酒店,並相繼購入虎豹別墅及其他多項地皮、物業。1978年9月5日,李嘉誠從匯豐銀行承接了"黃埔"公司9000萬股股票,同年,還收購了英資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該公司董事局主席。1979年7月,"長實"與中資僑光公司聯組宜賓地產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鐵路維修站上蓋發展權,並成立中國(香港)水泥廠(1982年投產)。是年9月25日,"長實"贏得和記黃埔公司控股權,並於10月15日出任"和黃"執行董事。1981年1月1日,李嘉誠出任"和黃"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與"首鋼"聯手收購香港東榮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北京長城飯店等七家大酒店,擁有51%的股權。1985年,購入加拿大溫哥華世界博覽會商業中心,斥資百億港元,興建規模龐大的商住住宅群。

經過不斷發展壯大,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及其附屬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領導地位的地產、國際集裝箱貨櫃碼頭業和投資發展的舉足輕重的集團公司。市值已超過2700億港元。業務經營范圍包括地產發展、金融、貿易、貨櫃碼頭、運輸業、能源、電力、通訊、衛星廣播、酒店業、零售業等。
李澤楷

香港電訊盈科主席

作為李嘉誠的二公子,李澤楷一直試圖擺脫父親的陰影,希望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近年來的幾個震驚香江的大動作的確不同凡響,行內人士笑稱:「他一天就賺了他老爹一
輩子的錢。」

1966年11月出生於香港。1987年獲斯坦福大學電腦工程學士;

1990年創建香港衛視StarTV,在2年後賣給世界傳媒大王默多克的時候,已經賺下4億美元;

1998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計算機數字化領域的50名風雲人物;

1999年5月,動用31500萬美元購得了一個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掛牌的公司,改名為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即盈科動力;

2000年3月,在二板市場上籌集了10億美元,並且動用盈科動力的高價股票從大東電信手中購買香港最主要的電信運營商香港電信。交易額估價為380億美元,此乃亞洲最大的並購案之一。為此,盈科動力背上9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在大東電訊急於拋盤和納斯達克的雙重影響下,盈科的股價開始走低;

2000年10月,負債重壓之下,盈科開始把香港電信最有價值的行動電話和IP骨幹網的業務賣掉。李澤楷的威信開始大打折扣;

2001年1月,盈科動力的股價跌到了50美分以下,市值縮水到129億美元,為原來香港電信市值的1/3;

2001年3月29日,香港電訊盈科公布自去年八月並購香港電訊後的首個綜合財務業績報告,盈科在2000年虧損逾八億美元。盈科神話回落塵土

⑶ 關於目標的小故事

馬拉松運動員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兩次奪得世界冠軍。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山田本一總是回答:「憑智慧戰勝對手!」

大家都知道,馬拉松比賽主要是運動員體力和耐力的較量,爆發力、速度和技巧都還在其次。因此對山田本一的回答,許多人覺得他是在故弄玄虛。

10年之後,這個謎底被揭開了。山田本一在自傳中這樣寫到:「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標志是銀行;第二標志是一個古怪的大樹;第三標志是一座高樓……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結束。

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 多公里的賽程,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松多了。開始我把我的目標定在終點線的旗幟上,結果當我跑到十幾公里的時候就疲憊不堪了,因為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嚇到了。」

⑷ 關於目標的故事

騾子
一隻騾子吃來飽了,沒事做,在嬉戲源,他事無忌憚地跳來跳去,自言自語說:「我的父親一定是只很雄壯的馬,而我在速度上和氣質上承繼了他的特質。」
第二天,他走了一段長路,覺得很疲倦,頹喪地喊道:「我一定錯了,我的父親畢竟只是一隻驢子。」
說明人們不能半途而廢吧,也可能是那個目標不要太很高來著,在什麼寓言里來著

⑸ 明確目標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奧托·瓦拉郝的故事

奧托·瓦拉郝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過程就極富傳奇色彩。瓦拉郝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這樣的評語:「瓦拉郝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

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課瓦拉郝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是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不可造就之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用的品質,建議他試學化學。

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郝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才生」。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2、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3、螢囊映雪

車胤(公元333-401),字武子,東晉時期南平郡離縣人(今臨澧縣柏枝鄉)。

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其囊螢夜讀 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鼓舞後輩,永世垂範。他功名仕途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先後曾任:中書侍郎、待中、國子監博學、驃騎長史、太常、護軍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兩次進爵後,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候。職守功勛,頗極一時之盛。

4、對工作極端的負責的白求恩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裡看到一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葯,發現葯瓶里裝的葯與葯瓶上標簽名稱不一致,也就是說,葯瓶里的葯不是應該用的葯,這怎麼行呢?如果要用錯了,會出問題的。

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並說:「我們要對同志負責,以後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小護士挨了批評,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白求恩心裡很生氣,但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請你原諒我脾氣不好,可是,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要求不行啊!」事後,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僅用高超的醫術救治傷員,他還主動提出,要辦一所模範醫院,親自編寫教材,親自製作醫療器械,親自為八路軍醫生上課,為八路軍培訓了大批的醫務人員。這也體現了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千方百計改進工作。

5、海倫·凱勒為夢想堅持不懈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

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⑹ 有關李嘉誠的故事

大超人李嘉誠——誠信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實力和信心的象徵

誠信絕對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再沒有比她更值得追求的東西了。中華民族自古就講究誠信,強調人無信不立。「季布無二諾,侯羸重一言」,先賢的高風亮節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作為組織人,我們因為誠信而自豪。

誠信更是一種實力和信心的象徵。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知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們不能窮盡知識,我們也不能樣樣都比別人強。正是因為我們有了誠信,我們才會不知疲倦地去向社會、向同事學習,向實踐、向書本求知。我們誠信,因為我們有實力。我們有實力把組織經營得更好,這種實力是依靠我們不斷的實踐積累,依靠我們全體員工團結拼搏和無私奉獻,依靠我們……

香港超人李嘉誠,在創業初期資金極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訂貨,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廠商作保。李嘉誠努力跑了好幾天,仍一無著落,但他並沒有捏造事實,或是含糊其詞,一切據實以告。那位外商深為他的誠信所感動,對他十分信賴,說:「從閣下言談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誠實君子。不必其他廠商作保了,現在我們就簽約吧。」

雖然這是個好機會,但李嘉誠感動之餘還是說:「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勝榮幸。但我還是不能和你簽約,因為我資金真的有限。」外商聽了,極佩服他的為人,不但與之簽約,還預付了貨款。這筆生意使李嘉誠賺了一筆可觀的錢,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此,李嘉誠也悟出了「坦誠第一,以誠待人」的原則,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不守信約,我們可能有暫時的成功;有了誠信,我們卻會獲得終生的成功。

⑺ 李嘉誠的生平事跡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生於廣 東潮州潮安縣北門街面線巷的一個家庭。5歲那年,李嘉誠在父親李雲經的引導下, 祭拜孔子儒學,進入觀海寺小學念書。1937年7月7日,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1939年6月,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

1950年,年僅22歲的李嘉誠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長江」取意於「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盪萬里」。辦廠初期,曾經出過質量事故,李嘉誠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勵之下度過了難關。

1955年,長江塑膠廠終於出現了轉機,產銷漸入佳境。1957年,李嘉誠閱讀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膠》雜志,李嘉誠在香港快人一步研製出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的空白。

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排眾而出。1979年,「長江實業」宣布與匯豐銀行達成協議,斥資6.2億元,從匯豐集團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22.4%的股權,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2010年7月30日,亞洲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港燈、李嘉誠基金會有限公司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以57.75億英鎊競購法國電力集團旗下部分英國電網業務。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

2014年8月2日,李嘉誠可能競價收購愛爾蘭Awas航空租賃公司旗下約100架飛機資產。Awas公司是愛爾蘭眾多航空租賃公司之一,共擁有約280架飛機,合作夥伴遍及全球50個國家的近百家航空運營商。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李嘉誠以凈資產332億美元排名第21位。

(7)目標的故事李嘉誠擴展閱讀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祖籍福建 莆田,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資深顧問。是香港開埠後第三任首富。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

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2017年11月,李嘉誠基金會決定未來8年再捐資20億元支持汕頭大學建設,曾被傳要從汕頭大學撤出被證實為謠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誠辭去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職務。

李嘉誠有兩個事業,一個是拚命賺錢的事業;另一個是不斷花錢的事業,他的投入足以讓他成為亞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公益慈善家。李嘉誠一直在追求內心的富貴在中國古代哲學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誠又自創內心的財富,這就是真正的財富。

⑻ 李嘉誠的故事

李嘉誠,廣東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於廣東潮洲市一個貧窮家庭。李嘉誠白幼喪父。他的母親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她和所有善良的潮汕婦女一樣,始終相信「善惡必有報應。」

身為長子的李嘉誠,為了養家糊口及不依賴別人,決定輟學,先在一家鍾表公司打工,之後又到一塑膠廠當推銷員。由於勤奮上進,業績彪炳,只兩年時間便被老闆賞識,升為總經理,那時,他只有18歲。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7年歲尾,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李嘉誠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當時廠房分為兩處,一處仍生產塑膠玩具,另一處生產塑膠花。

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為什麼要跟著你?你給我很多錢,但需要犧牲我的尊嚴,我不會跟著你;但如果你因為我有能力,尊重我,給我空間和舞台,我一定會跟著你。」李嘉誠就是這樣一位尊重每一個人的領導者。

(8)目標的故事李嘉誠擴展閱讀:

1、李嘉誠當年創建長江塑膠廠,把從義大利偷師學藝回來的塑料花生產技術應用上,一時間生意火爆。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出現了降低產品質量來應付訂單的情況。結果許多客戶對低質量的產品要求退貨,銀行追債,客戶追款,塑膠廠頓時陷入困境,瀕臨破產。

2、李嘉誠深知,不僅要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注重發揮人才特長,恰當合理運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團里既有朝氣蓬勃、精明強乾的年輕人,又有一批老謀深算的「謀士」。

3、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自1980年創立基金會至今,李嘉誠已向其捐出145億港元。對於財富,李嘉誠說: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他輾轉反側,最後豁然開朗,他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才會全心全意愛護,使基金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專案,把自己的心願永遠延續下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