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故事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22 11:47:15

Ⅰ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作文要求200字

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一天,抗日戰爭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結束。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60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而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恥,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為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復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落後就要挨打
血色黃昏:偶然背後的必然。
68年前,一個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槍炮聲震驚了盧溝橋。日軍以士兵失蹤為借口,要強行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即槍炮相加,全面發動侵華戰爭。英勇不屈的中華民族也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
「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已經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相視已久。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就制定了以鯨吞中國為核心的所謂「大陸政策」,在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曾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10年後又在我國東北土地上發動日俄戰爭,強迫清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的勢力范圍。「進入大陸」的迷夢、畸形膨脹的野心,使得這個受中國傳統文化恩惠最重的國家成為近代以來禍害中國最深的國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拋出了對華侵略總戰略: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趾高氣揚的日本,已掩飾不住要徹底征服中國的野心。
「9.18」這個國恥的日子也同時提醒我們,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對於國家和民族振興是何等的重要。我們曾經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中華民族在經歷了自1840年以來的屢次屈辱之後,無數仁人志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這一目標。但是,每當外敵入侵之時,也是我們的民族凝聚力最脆弱之時,各自稱王,各霸一方,內部矛盾重重,這也給別人入侵創造了條件。由此觀之,實現民族復興,如果國家不統一,民族不團結,實現這一目標肯定是一句空話。「9.18」是一個歷史的教訓,如果你是一個中國人,這個日子你記住了嗎?可是,記住了又能怎麼樣?筆者以為,不僅僅是記住,每一個中國人要的是從自己做起,你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做了些什麼?還打算怎麼做?你最起碼是一個愛國者,然後,你是一個建設者。愛你的國家,愛你的民族,為她添磚加瓦。國家統一強大,民族團結興旺,看天下誰能敵?
國恥象大山一樣壓在中華民族的頭上,壓得幾億人民透不過氣來,也在我們這些少年人心靈里灌注了鉛一樣沉重的憂愁和哀傷,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我的中國,地大物博卻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起來啊!
整個八年抗戰期間,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蹂躪祖國的胸脯,其中有幾年在上海這個「國中之國」中,也看到英國,美國士兵耀武揚威地走在馬路上,外國軍艦在黃浦江上任意來去……只有嘗盡失去自由和被壓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國恥」這四個字的含義。現在,每當唱起「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時就會聯想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句古訓。
多少年風雨滄桑,河山巨變,我們的祖國早已擺脫了屈辱和苦難。然而,我們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許多發面還處在落後地位,落後是現實,安於落後就是可恥了神州大地的一些角落裡,權欲觀念,愚昧思想,腐敗墮落作風,惟利是圖,崇洋媚外……種種可鄙的現象,更使正直的人感到可恥。也許這些可以算作新的「國恥」吧,這些有損國格,有損中華民族形象的「國恥」,我們一天也不能容忍!
回顧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歷史,我們除了對血肉拼搏的感動,更有對實力不濟的無奈。在強大的物質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貴,但總呈現出一種蒼白無力的悲壯。周總理曾對那場戰爭感慨:我們反對帝國主義的實力政策,對付帝國主義卻不能不講實力。只有在國家總體實力包括軍事實力方面能追趕上世界水平,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落後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強,發展需要安定。這,就是那段屈辱與悲壯同行的歷史留給我們的最為深刻的啟示。
日照第二實驗中學初三:臧璐衡
第2篇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500字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和往常一樣,許多乘客在候車室等候列車。這時,日本侵略軍向車站投下了無數顆炸彈,頓時,火車站變成了廢虛,天橋斷裂了,鐵軌扭曲了,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磚瓦碎片,一片狼籍。這時,傳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的父母和親人都在「轟隆」的一聲中,被炸彈奪去了生命。現在他已成了孤兒,今後的命運和生活不可想像。也許在那戰亂年代,不會有人理他,他將流浪街頭,甚至瀕臨死亡,再沒有機會為死去的父母報仇雪恨。也許他會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養育他長大。無論他的生活怎樣,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整個中國人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殺害我同胞3500多萬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難書,罪惡滔天,像這樣的畫面不計其數。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和在大屠殺中奮起抗爭的我們民族的脊樑。
一位女作家說得好:「忘記大屠殺,就是第二次大屠殺。」
列寧告誡我們:「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判。」
讓我們把警世的大鍾撞得更響更響吧,讓鍾聲時時喚起我們的民族精神,激勵著青少年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一代,讓鍾聲飄洋過海,振聾發耳,以史為鑒,呼喚和平,邪惡必敗,正義必勝。中國人民,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決不允許被侵略、被殺戮的悲劇重演!
第3篇 勿忘歷史!勿忘國恥!350字
朋友們!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3周年紀念日!
73年過去了,斯人相繼遠去,南京大屠殺的人和事會否變得模糊不清?
歷史不能消逝,讓我們用互聯網的力量築起、留存一座最鮮活的記憶之城。
朋友們,無論你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還是從教科書、父輩口述、網上文章等認知南京大屠殺的後來者,請上傳你的「記憶」,為我們建造的「記憶之城」灌注鋼筋水泥。
請大家不要忘記歷史,喚醒我們的記憶,勿忘歷史!勿忘國恥!
雖然那場慘劇已過去了七十年,但我們心靈深處的那道傷卻是如此的難以癒合。
我們應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訓,堅持不懈的奮發努力,讓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讓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勢力對我們望而生畏,讓我們成為扞衛世界和平的堅定的有力的力量!!
願我們的生活能永遠祥和、美滿、幸福,願我們能永遠遠離災難與不幸!!
第4篇 不忘歷史牢記國恥800字
隨著21世紀全人類的進步,我們的祖國也在迅速的走向繁榮昌盛。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祖國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所經受的恥辱。
1937年7月7日,隨著在北平城外盧溝橋上的一聲炮響,全面抗戰拉開了帷幕。全國人民在朱德司令和彭德懷副司令的帶領下經過艱苦的八年抗戰,經歷了戰略防守、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擊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在今天我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日子裡,我們不能忘記日本帝國主義的殘忍,更不能忘記為了抗日而作出偉大犧牲的人。在抗戰期間,有大快人心的平型關戰役、松滬會戰以及武漢會戰,也有讓人悲痛欲絕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中國以來所犯下的巨大罪惡。日本的兩個司令官進入南京城竟然開始了殺人比賽!在這場屠殺中,我國20多萬同胞葬身在魔鬼的手中,日本鬼子真是連畜生都不如。還有令人可歌可泣的血戰台兒庄。這次戰斗發生在1938年4月,雖說是贏了,但是那慘不忍睹的場面至今還在我眼前浮現:屍體從地上一直堆上了城牆,被鬼子砍過的頭顱懸掛在樹桿上。從戰斗中存活下來的,不是被炸掉了胳膊,就是被炸斷了腿。有的戰士斷了手指頭,有的戰士被炸傷了腦袋成了植物人,有的戰士竟然身綁炸葯跟敵人的步兵車同歸於盡。在這場戰斗中,我軍共死亡兩萬多人,但那些維護民族尊嚴的戰士的英勇氣概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也成了中國人民難以忘懷的一幕。
我們可愛的祖國為什麼會遭受到這巨大的恥辱呢?原因就是我們的國家當時不強盛。自清末以來,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燒毀圓明園、「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略中國,都說明當時的中國很弱小。今天隨著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神六成功上天,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再也不會受到凌辱。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我們一定要不忘歷史,牢記國恥,要牢記在八年抗戰中體現出的民族自強不息精神,英勇到底頑強拼搏的精神,並把這種精神運用到我們的學習當中,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把祖國建設得更強盛,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第5篇 勿忘歷史,勿忘責任—慶十一國慶演講稿650字
勿忘歷史,勿忘責任—慶十一國慶演講稿
勿忘歷史,勿忘責任——慶十一國慶演講稿
忘不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忘不了明天我們肩上的重任.
我們的祖國是美麗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旖旎奇妙的自然風光.白雪皚皚,高插雲霄的珠穆朗瑪峰;碧波盪漾,神奇秀麗的灕江山水;駝鈴叮當,黃沙似海的漠北塞外;河網縱橫,青翠如染的江南平原……這些有哪一個國家能比得上
但是,歷史是無情的.不幸和災難都降臨到了她的頭上.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著錦綉河山."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竟掛在中國的土地上.解放後,"左傾"錯誤,十年浩劫等又嚴重的阻礙了祖國的發展,然而,我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信心.我們的胸膛里跳動著一顆火熱的中國心,我們的血管里,澎湃的是一腔沸騰的華夏血,我們懷著對祖國深沉的愛,英勇奮斗.今天,在廣闊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演繹著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輝煌畫卷.
我們年輕的一代,為祖國的日益強大而自豪,為祖國的絢麗前景而興奮,我們不會沉緬於過去,不會迷醉於幻想.我們熱愛今天.今天,我們努力奮斗,我們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是的,我的祖國還不甚富強
還缺少一些寧靜
還缺少一些鮮花
但,明天屬於她
希望屬於她
幸福和勝利更屬於她
——這是詩人的語言,也是我們的心聲,是每一個跳動著火熱的中國心的人對祖國的理解和信心,我們懂得了昨天,就會無比的珍惜今天,我們把握住了今天,就能夠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這是時代的使命,這是中華兒女神聖的職責!
勿忘歷史,勿忘責任
-

Ⅱ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小故事100字

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一天,抗日戰爭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結束。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60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而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恥,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為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復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落後就要挨打
血色黃昏:偶然背後的必然。
68年前,一個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槍炮聲震驚了盧溝橋。日軍以士兵失蹤為借口,要強行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即槍炮相加,全面發動侵華戰爭。英勇不屈的中華民族也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
「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已經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相視已久。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就制定了以鯨吞中國為核心的所謂「大陸政策」,在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曾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10年後又在我國東北土地上發動日俄戰爭,強迫清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的勢力范圍。「進入大陸」的迷夢、畸形膨脹的野心,使得這個受中國傳統文化恩惠最重的國家成為近代以來禍害中國最深的國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拋出了對華侵略總戰略: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趾高氣揚的日本,已掩飾不住要徹底征服中國的野心。
「9.18」這個國恥的日子也同時提醒我們,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對於國家和民族振興是何等的重要。我們曾經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中華民族在經歷了自1840年以來的屢次屈辱之後,無數仁人志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這一目標。但是,每當外敵入侵之時,也是我們的民族凝聚力最脆弱之時,各自稱王,各霸一方,內部矛盾重重,這也給別人入侵創造了條件。由此觀之,實現民族復興,如果國家不統一,民族不團結,實現這一目標肯定是一句空話。「9.18」是一個歷史的教訓,如果你是一個中國人,這個日子你記住了嗎?可是,記住了又能怎麼樣?筆者以為,不僅僅是記住,每一個中國人要的是從自己做起,你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做了些什麼?還打算怎麼做?你最起碼是一個愛國者,然後,你是一個建設者。愛你的國家,愛你的民族,為她添磚加瓦。國家統一強大,民族團結興旺,看天下誰能敵?
國恥象大山一樣壓在中華民族的頭上,壓得幾億人民透不過氣來,也在我們這些少年人心靈里灌注了鉛一樣沉重的憂愁和哀傷,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我的中國,地大物博卻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起來啊!
整個八年抗戰期間,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蹂躪祖國的胸脯,其中有幾年在上海這個「國中之國」中,也看到英國,美國士兵耀武揚威地走在馬路上,外國軍艦在黃浦江上任意來去……只有嘗盡失去自由和被壓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國恥」這四個字的含義。現在,每當唱起「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時就會聯想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句古訓。
多少年風雨滄桑,河山巨變,我們的祖國早已擺脫了屈辱和苦難。然而,我們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許多發面還處在落後地位,落後是現實,安於落後就是可恥了神州大地的一些角落裡,權欲觀念,愚昧思想,腐敗墮落作風,惟利是圖,崇洋媚外……種種可鄙的現象,更使正直的人感到可恥。也許這些可以算作新的「國恥」吧,這些有損國格,有損中華民族形象的「國恥」,我們一天也不能容忍!
回顧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歷史,我們除了對血肉拼搏的感動,更有對實力不濟的無奈。在強大的物質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貴,但總呈現出一種蒼白無力的悲壯。周總理曾對那場戰爭感慨:我們反對帝國主義的實力政策,對付帝國主義卻不能不講實力。只有在國家總體實力包括軍事實力方面能追趕上世界水平,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落後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強,發展需要安定。這,就是那段屈辱與悲壯同行的歷史留給我們的最為深刻的啟示。

Ⅲ 勿忘國恥銘記歷史朗誦短文60字左右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
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
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
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盪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
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2)
親愛的同學,敬愛的老師,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曾經有一段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
70年.我們又怎能忘卻,70年前的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三十五萬無辜的南京老百姓們,在短短一周內,成為了瘋狂的刺刀下的犧牲品,他
們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任憑侵略者在他們身上殘暴地發泄著.圓明園,一個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就這樣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燒毀,付
之一炬.那其中凝聚著我們中華兒女多少的心血與智慧啊.那些猙獰的表情,猖狂的笑容,無一不揭示著他們那沒有人性的軀殼!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帝國主義被迫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浴血奮戰,洗涮了一百年來被挨打的恥辱,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挽回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尊嚴,中華民
族由一個背負著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重壓,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民族,成為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令世人矚目的民族.亂翻的烏雲掃清了,祖國迎來了一個黎明.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望著每天與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紅旗,誰又能忘記在70年前,為了打倒日本法西斯,中國所做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呢?為了祖國領土完事,為了民族的尊嚴,戰士們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怎能可以忘記呢?

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落後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記了國恥.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青少年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
中,以此為動力,奮發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報著「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
任.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求索與奮進,創業與搏擊,無不可歌可泣,激勵今人,昭告後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弘揚,對先輩業績的追
思與興大,必將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流入強大的動力.
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會經受一次又一次的鍛煉,邁開沉著而堅定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繼續前進.最後,讓我們高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Ⅳ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讀後感

可測測吧額11額

Ⅳ 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為主題的500字議論文

918觀後感
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創造了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專的戰爭屬。
據我所知,柳條湖事件的起因是因為日本人想侵略中國,想出了一個詭計,日本人准備了好多的炸葯,放到南滿鐵路一段路軌上,等到時機一來,立即引爆。然後日本人還擺放了三具穿中國士兵服的屍體反誣給中國軍隊,由此為借口來進攻。戰斗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918事變。
日本人的可惡,沒有人性的強奸,讓我的眼淚從我的眼角落了下來,心裡充滿了恨和悲傷,我的心情久久平靜不下來。我在想:要不是那時的中國不算富強,才被日本人欺負,他們慘無人道,連婦女小孩子都不放過,更別提剛出生的嬰兒了。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我們苦難的歷史。但並不是要我們去復仇,我們應以史為鑒,不要再重蹈覆轍。以歷史為自己的激勵,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擔負起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就是最好的。勿忘國恥,我們不要把時間與力量消耗到仇恨上。
「祖國,我永遠忠於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斗"

求點贊哇!!!!!
作者:陶有成

Ⅵ 關於勿忘國恥的事例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盪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Ⅶ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字怎麼寫

銘:撇、橫、橫、橫、豎提、撇、橫撇/橫鉤、點、豎、橫折、橫

記:點、橫回折提、橫折、橫、豎彎鉤答

歷:橫、撇、橫折鉤、撇

史:豎、橫折、橫、撇、捺

(7)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故事擴展閱讀

記組詞:

1、忘記[wàng jì]

經歷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記憶中;不記得:我們不會~,今天的勝利是經過艱苦的斗爭得來的。

2、記住[jì zhù]

留在記憶中。

3、日記[rì jì]

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有的兼記對這些事情的感受:~本。工作~。記~。

4、記號[jì hao]

為引起注意,幫助識別、記憶而做成的標記:聯絡~。有錯別字的地方,請你做個~。

5、牢記[láo jì]

牢牢地記住:~在心。~老師的教導。

6、切記[qiè jì]

牢牢記住:遇事~要冷靜。

Ⅷ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一九一一等武昌起義推翻了腐敗無能的晚清政府。一九三一年輕的九一八事件。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全方面抗日開始。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九五O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歷時三年多打敗了十六國聯軍。一九六五年的原子彈試驗成功,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一九七八年恢復高考,結束階級斗爭為鋼,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祖國。一九九九年北約誤炸我住南斯拉夫大使館。

第三個比較重要的時刻就是凡爾賽條約。這個重要時刻代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第一次一夜大戰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摧殘,尤其是對於歐洲大陸。因此,在《凡爾賽條約》中德國的軍隊以及國土被受到了大量的限制,我認為這次條約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就是他是德國人,民心中出現了復仇以及暴富的慾望,也代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會被觸發。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