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故事手抄報圖片
『壹』 名人讀書故事和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 我要做手抄報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專山
2、讀屬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4、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5、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魯迅
6、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煮
7、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胡居仁
8、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9、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於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顧頡剛
10、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1、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鄭板橋
『貳』 關於誠實的故事和名言古今中外的手抄報
所謂天才,那就是假話,勤奮的工作才是實在的。 —— 愛迪生
『叄』 有好詞,好句,好段,故事,名人名言的手抄報
主要內容: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作品以舊中國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人力車夫祥子由人墮落為「獸」的悲慘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最低層勞動者苦難命運的關懷和同情,歌頌了祥子勤勞、朴實、善良、向上的優良品質,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劇命運的原因。
好詞:
甘居人後、與世無爭、省吃儉用、兵荒馬亂、賣好討俏、
任勞任怨、低聲下氣、一清二白、一刀兩斷、忘恩負義
好句:
1.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像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
2.他們自己可是不會跑,因為腿腳被錢贅的太沉重.
3.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
4.為金錢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錢,忠誠不立在金錢上。
5.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沙漠里養不出牡丹來
好段:
1、他什麼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覺得心有點熱氣,耳邊有一片雨聲。他要把車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裡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麼半死半活地,低著頭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車的彷彿死在了車上,一聲不出地任憑車夫在水裡掙命。——此段形象地寫出了祥子拉車時的艱辛,也對比寫了坐車人的冷漠,更襯托出祥子的可憐。
2、不知道是往前走呢,還是已經站住了,心中只覺得一浪一浪的波動,似一片波動的黑海,黑暗與心接成一氣,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祥子像被一口風哽住,往下連咽了好幾口氣。——此段刻畫了祥子內心的困苦彷徨,很生動。
老舍—一個偉大的人民藝術家一生創作了許多經典的作品,但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駱駝祥子》了。
《駱駝祥子》描繪了祥子的悲慘命運。他拚命的賺錢,經過三年的努力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過多久,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特務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為躲避特務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迎著這一個個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但一切都是徒然:他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來辦虎妞的喪事。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
小說,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如果不是他們的迫害,祥子也不會從充滿希望走向墮落,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嗎?
祥子的人生理想是狹小的,他的斗爭手段更是錯誤的。結果,使自己遠離了周圍的朋友,更加無力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既然「要買上自己的車?」成了他奮斗向上的全部動力,以至於是他生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那麼,在他逐漸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實現這樣的要求以後,他失去的就不單是一個理想,而是生活的全部意義,從而必然陷於精神崩潰的境地。
我看完《駱駝祥子》後,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非常不想這長篇小說完結,有想繼續看下去的感覺。老舍寫這部長篇小說非常出神入化,能夠引人入聖,而且警動後世。
『肆』 名人名言 莎士比亞 手抄報
莎士比亞的名人名言,無數人的失敗,都是失敗於做事情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來。更多關於莎士比亞的名言盡在巨人作文網。
· 能傷害我們;我們的生命可以終了,我們的名譽卻要永垂萬古。
· 死是可怕的。恥辱的生命是尤其可惱的。
· 愛好虛榮的人,把一件富麗的外衣遮掩著一件醜陋的內衣。
· 把名譽從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 名譽是一種無聊的最靠不住的隨意賞賜;往往得來全不憑功德,失去又不是咎由自取。 —— 莎士比亞名句
· 自己的行動,而不是倚恃家門。
· 虛榮是一件無聊的騙人的東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麼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麼過失。
· 知過則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 使心地清凈是青年人最大的誡命。
· 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名,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我們的生命可以終了,我們的名譽卻要永垂萬古。 —— 莎士比亞名句
·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 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
· 愛情里要是摻雜了和它本身無關的算計,那就不是真的愛情。
· 無數人的失敗,都是失敗於做事情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來。
·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 莎士比亞名言
· 人世間的煊赫光榮,往往產生在罪惡之中,為了身外的浮名,犧牲自己的良心。
·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
· 青春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無蹤。
· 人生本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和騷動,找不到一點意義。 —— 莎士比亞名句
· 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運的人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被命運掌握的人僅僅只明白上帝賜給他命運。
· 愛和炭相同。燒起來,得沒法叫它冷卻。
· 金錢是個好兵士,有了它就可以使人勇氣百倍。
· 雖然權勢是一頭固執的熊,可是金子可以拉著它的鼻子走。
· 沒有德性的美貌,是轉瞬即逝的;可是因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顆美好的靈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 —— 莎士比亞語錄
· 善惡的區別,在於行為的本身,不在於地位的有無。
· 有德的婦人,即使容貌醜陋,也是家庭的裝飾。
· 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獄,一輩子雞爭鵝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選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諧和,幸福無窮。
· 人們可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餘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
· 不要侮蔑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則你將以生命的危險重重補償你的過去。 —— 莎士比亞語錄
· 謙虛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 無論一個人的天賦如何優異,外表或內心如何美好,也必須在他的德性的光輝照耀到他人身上發生了熱力,再由感受他的熱力的人把那熱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他本身的價值
· 你可以寫信到那裡去,我的女王,我將要用我的眼睛喝下你所寫的每一個字,即使那墨水是最苦的膽汁做成的。
·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短短的一生,就太長了。
· 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語言的基礎上的 —— 莎士比亞名句
· 不要指著月亮起誓,它是變化無常的,每個月都盈虧圓缺;你要是指著它起誓,也許你的愛情也像它一樣的無常。
· 逆子無情甚於蛇蠍。
· 退路是沒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澤地,讓人越陷越深。
· 魔鬼為了陷害我們起見,往往故意向我們說真話,在小事情上取得我們的信任,然後我們在重要的關頭便會墮入他的圈套。
· 我兩腿早陷在血海里,欲罷不能, 想回頭,就像走到盡頭般,叫人心寒 退路是沒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澤地,讓人越陷越深。 —— 莎士比亞名言
『伍』 寫一些"孝"篇的文章,故事,名言警句出一份手抄報
『陸』 李四光名人名言故事手抄報50下字
李四光出身於窮苦家庭。因為李四光排行老二,他的父親李卓侯給他起了個響當當的名字專:李仲揆屬。
1902年,在洋務派首領、湖廣總督張之洞領導下,湖北開始大量興建新式的中小學堂,除了教學生傳統的經書,還傳授科學技術知識。
李仲揆來到武昌,在湖北省學務處填寫報名表。他誤將年齡「十四」填在了姓名欄里。發現寫錯後,他因為家裡窮,捨不得花錢再買一張表格。
仲揆眼前一亮,將姓名欄里「十」添了幾筆寫成「李」,而在「四」後邊加了個「光」字,改過之後,他滿意地說:「四光,四面光明,前途是有希望的。」從此他改名為李四光。
(6)名言故事手抄報圖片擴展閱讀
主要貢獻:
1、李四光一生寫下數百萬言140餘篇(部)科學論著。創立地質力學,創造性地將地質學和力學結合在一起,提出構造體系新概念。
2、他運用地質力學理論和方法,在指導煤田預測,尋找多金屬礦、稀有稀土金屬礦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3、提出的關於古生物化石的分類標准與鑒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建立的中國第四紀冰川學,為第四紀地質研究,特別是地層劃分、氣候演變、環境治理和資源勘查等開拓了新思路。
『柒』 內容:古詩,名言,小故事,寓言等的手抄報圖片
等到自私的幸福變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標之後,不久人生就變得沒有目標。 —— 羅曼·羅蘭
『捌』 關於誠實守信的手抄報資料(名言.故事等.)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乾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裡去談這筆生意呢?」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朴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裡拚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見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游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里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里,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里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么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么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
「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里,白發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恥辱……」
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種幸福。他人在絕望時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拯救更是一種幸福。
古時候,有兩位書生在赴京趕考途中相遇,不巧,甲書生突然病倒,乙書生就留下來照顧他。眼看考期臨近,甲書生擔心乙書生誤了考期,勸他趕快上路。乙書生不肯,說:「舍棄朋友而追名逐利,非君子之所為也。」於是,繼續在病榻前服侍乙書生,
(一)
有這樣一則故事:古時候,有兩位書生在赴京趕考途中相遇,一見如故。不巧,甲書生突然病倒,乙書生就留下來照顧他。眼看考期臨近,甲書生擔心乙書生誤了考期,勸他趕快上路。乙書生不肯,說:「舍棄朋友而追名逐利,非君子之所為也。」於是,繼續在病榻前服侍乙書生,端湯送水,煎葯喂飯,無微不至。及至病癒,考期已過。甲書生深受感動,相約明年端午節請乙書生務必到家中一聚,乙書生慨然應許,不見不散。第二年五月初五,甲書生殺豬宰羊,備下盛宴,專等乙書生的到來。可是從早上等到晚上也沒見乙書生的影兒,不免失望,這天夜裡,甲書生忽見乙書生大汗淋漓而至,說:「兄長,實在對不起,因瑣事繁雜,竟忘了約定,突然想起已遲了,無論如何趕不到兄長處。聽說鬼魂行路極快,就自盡化作一縷幽魂來見兄長,幸好如期而至,沒有負約」。甲書生聽罷大驚,繼而大慟,心想,兄弟已死,從此陰陽相隔,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心一橫,也自殺身忘,與乙書生相聚去了。
故事是虛妄的,卻也感人心魄。為了實踐一個約定--在今天的人來說毫無法律效力的口頭約定,寧可舍棄生命而決不食言,看出古人把誠信看得何等神聖,神聖得令「萬能」的金錢也黯然失色。
(二)
誠信意味著付出,意味著犧牲,也意味著回報。有時候,其回報之豐厚也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
沈陽市有一位女會計,大學學歷 ,卻下崗了。為了生存,她同一群下崗女職工搞起了編織,引起了外貿部門的重視,並為她們爭取來了一份韓國訂單--編織毛線帽。客戶把價格壓得很低,質量要求極為嚴格,時間也很緊。為了贏得信譽,進而獲得更多更好的訂單,她們寧肯吃虧,還是答應下來。可是,當她們交第一批貨時,客戶又改變了圖紙,從原材料到花色品種都要調整,交貨時間卻不能拖延一天。這簡直是毀約,是刁難!可客戶是「上帝」,上帝永遠都是對的。--你們做不做?韓國女老闆的眼神是挑釁的。她們狠狠心,豁出去了,簽約!她們知道這個承諾的風險有多大,搞不好,人人都要傾家盪產!她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工作得幾乎到了「瘋狂」的程度,終於如期保質保量完成了訂單。苛刻的韓國女老闆感動了,向下崗女工們鞠躬致敬。接著,一批又一批訂單接踵而來,她們的編織隊伍也一擴再擴,竟發展成浩浩盪盪的萬人大軍!上萬名下崗女職工打開了新的就業之門,生活有了著落,或許,從創收的角度可以計算出他的經濟價值,然而,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一夜之間改變了模樣,重燃信心,重塑自我,其社會價值誰算地清呢?而這一切皆來自當初那背水一戰的慨然一諾。
(三)
池莉是讀者十分熟悉的小說家。作家出版社與它簽約創作長篇小說《小姐,你早》,離交稿日期只差不到10天時,由電腦突然出了故障,完成的10多萬字文稿頃刻間化為烏有。它呆坐在電腦簽前,腦子一片空白。怎麼辦?向出版社說明情況,爭取延緩交稿時限?特殊情況嘛,料想編輯會理解,也能諒解。池莉沒有那樣做。既然答應人家,怎好失信於人?失信無異失節,不能小看。於是,它把休息時間壓縮到最限度,寧可「蓬頭垢面」、衣裙不整,也要晝夜不停地趕寫書稿,硬是如期完成了。僅僅一周多時間,人瘦了一圈,兩只敲擊鍵盤的手幾近麻木。出版社得知內情後深受感動,為池莉的守信,更為它的人格。一個深受讀者喜愛的著名作家,不擺名人架子,言必行,行必果,其人格魅力是用金錢可以估價的嗎?當然不能。
樂羊子妻:誠實守節品行高尚
樂羊子的妻子是漢代洛陽有名的賢惠女子。她誠實善良,知書達禮,雖然家境貧寒,但是非常自愛,從不拿別人的東西,甚至是撿來的也不要。
一天,樂羊子的妻子到地里去幹活了,只有樂羊子的妹妹在家。她看見鄰居家的一隻母雞跑到自己家的菜地里,於是就想:嫂子待我像親妹妹一樣,並且為了哥哥的學業整日操勞,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不如殺了這雞燉給嫂子吃,給嫂子補補身子。於是,她就把那隻母雞抓住殺了。
傍晚,樂羊子的妻子從田裡幹活回來,看到碗里的雞肉,就問:「妹子,咱們家的雞一隻也不少,這是哪來的雞肉啊?」
樂羊子的妹妹不敢欺嫂子,就如實回答了。
嫂子聽了之後說:「我們雖然窮,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拿別人的東西。想一想,這也是人家辛辛苦苦養的生蛋的雞,我們怎麼能白吃呢?」說著就到自己家的雞柵欄里抓了一隻最大的母雞,送到鄰居家,並且向鄰居道歉。
樂羊子的妹妹被嫂子誠實守節、不貪圖小便宜的品德感動了,不但向嫂子承認錯誤,還在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向嫂子學習,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還有一次,樂羊子在路上撿到一塊金子,就高高興興地拿回家把它交給了妻子。妻子問:「這金子是哪裡來的?」
樂羊子說:「是在路上撿的。」
妻子說:「這是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要。」
樂羊子辯解道:「反正也找不到主人了,留下也沒關系。」
妻子嚴肅地說:「別人的就是別人的,即使是人家不小心丟掉,被你撿來了也不能就把它當做自己的東西。我聽說,有志氣的人連泉叫「盜泉」的水都不喝,誠實廉潔的人對於撿來的東西也不會要。如果你為了貪圖小利,把這塊金子留下了,就是不誠實的表現。你得到了這塊金子,卻丟失了誠實守節、廉潔自律的高尚品行。」
樂羊子聽了覺得非常慚愧,就把金子扔到野地里去了。
後來,樂羊子到外地讀書,由於思念妻子就中途回家來看望她。樂羊子的妻子操起剪刀剪斷了正在編織的布,說:「只有不懈努力,不停地織下去才會織成很長的布。你總是回家,就像剪斷了織布機上的布一樣,很難成就大事業。」
樂羊子聽了非常感動,出外求學七年不回家,最後終於學有成就。
『玖』 要關於心理健康的名言名句、或小故事,手抄報要用。
一、提升自己的要訣是切勿停留在原地不動,而欲達到此目的,首先要有不滿現狀的心理。但是僅僅不滿足是不夠的,你必須決定下一步往何處去?千萬不要做個只會成天抱怨的懶人。——麥爾
二、生活中,諒解可以產生奇跡,諒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損失,諒解猶如一個火把,能照亮由焦燥怨恨和復仇心理鋪就的道路。——納素夫
三、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陶行知
四、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弗洛姆
五、人類經過了一切的嘗試和探索,在這紛紜復雜的知識和各種各類的事物之中,除了空虛之外,找不到任何堅實可靠的東西,因此就拋棄了自命不凡的心理,承認了自己本來的地位。——蒙田
六、真誠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的無價之寶。你能否對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遠做一個無愧於他的人,這就是你的靈魂、性格、心理以至於道德的最好的考驗。——馬克思
七、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亨·奧斯汀
『拾』 名人故事手抄報圖片
古人有三樁事是最重要的,即所謂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講話和做文章 ,有名的講話記錄下來,即是語錄,從廣義的角度,也可以算做文章,歸根結底,立言就是做文章。「文章經國之大事」,是誰也馬虎不得的。將文章提到這個高度,即使那些看破官 場險惡而隱居在野的人,也不敢漠視它的作用,有的更將著書立說作為一生追求的事業。士之患在身滅而名不彰。要想使聲名彰明顯著,不外乎兩種途徑,一是他人代己立傳,一是自 己替自己宣傳。自己替自己宣傳,也有兩種辦法,一是寫文章吹噓自己,一是寫彪炳的千秋的文章。前者不易為人承認,牛皮易吹破,做的是無用功;而後者則是所有讀書人所夢寐 以求的。所謂名山事業,使多少人為之而獻身;今人的著書立說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質。做學問只要敷衍得過,東抄西摘,七拼八湊,不久便能著作等身,以之誇耀同列,博一個學問廣 大 的名聲,至於其中的貨色是好是壞,誰也不去注意,於是作者便儼然以大學問家自居,順帶的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後,去指導更年輕的人去了。古人將學問、文章當作崇尚的事業,其 執著認真的態度是今人難以企及的。即如做學問、寫文章前的基本功夫——讀書學習,也不易 為今人所達到。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說的是學習的快樂。荀子的《勸學》 ,頌揚的是鍥而不舍、循序漸進的學風。明代東林黨人顧憲成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將讀書當作賞心樂事來欣賞,其中滋味,又斷非 一般淺人所可知。明代華亭人陳繼儒作的《讀十六觀》,是談讀書的好文章,其中有雲:「 倪文節公雲:『 松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 聲 之至清者也,而讀書聲為最。聞他人讀書聲已極喜,更聞子弟讀書聲則喜不可勝言者矣。』 又去:『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 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益,故有全利無少害也。』讀書者當作此觀。」雖時移世易,此種心跡,於當今之世,雖不可說絕對沒有,但確實遠較古代為少。市場經濟時代,大家 只求溫飽、奔小康,讀書作人的事是很少顧及到的了,更談不到以純審美的方式去讀書、做學問與文章。如上所引諸多古人可謂書痴,做人做到痴,讀書讀到痴,其卓絕與快樂之處又 豈是常人所意想得到!? 作文、讀書的行為本身其實本無美惡好醜可言,即如藏之名山的文章與東拉西扯的文章其行 為的性質都是一樣:都是在做文章;讀書人讀書,有的讀儒家的四書五經,有的則讀內家經典,內容不一,而性質則同:都是在讀書。只是讀書人自己不加分別則可,卻萬不可不在乎 他人的分別之心,否要惹禍生,比如文革中古代的書都禁止人看,謂之四舊,即如現在,也有不讓人看的古書,如《金瓶梅》之類。這都是內容不「健康」的緣故,怕人看了照著書做 起來,毒害自身乃至妨礙他人甚至國家。古代也有許多不讓人讀看的書,清代就有不少禁毀的書籍。至於做文章,內容是更須看重的,稍一不慎,也許就有抄家滅族之禍,那真是「閉 門 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讀書人豈得不戒懼儆惕!所以從古到今,讀書作文都是雅人的事業或游戲、子弟上進的工具,並可以上長為仕途榮升的利器,但內容的選擇卻是嚴肅的、嚴格 的,甚至是嚴峻的。它可以趨利,也可以招禍,唯一的遠禍辦法即是:不觸時忤。至於讀書、做文章的目標是什麼,當官罷,經商罷,做學問罷,或做書痴罷,都可以由他去! 名言警句: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 ——莎士比亞 書籍的使命是幫助人們認識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對生活的認識。 ——科爾查克 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 ——史美爾斯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 ——莎士比亞 書籍幫助我從一片爛泥塘里站了起來,如果沒有書的幫助,我會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爾基 各種各樣的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彷彿烤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 ——雨果 喜愛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孟德斯鳩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 ——史美爾斯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普希金 世界讀書日 10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2005年4月23日是第10個「世界讀書日」。自1995年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機構、學校、圖書館、社區等各界人士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慶典活動,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節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佔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2: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4: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的人,他酷愛讀書,由於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於是他當掉衣服,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後終於苦學成才。 6: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