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名人珍惜時間故事50字左右

名人珍惜時間故事50字左右

發布時間: 2021-02-22 08:27:17

1. 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要短,要快,30個子左右)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

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產。

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

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

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

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下面的比較長,字數比較多:
魯迅珍惜時間的故事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聚螢讀書

車胤,生於晉朝,本是富家子弟,後來家道中落,變得一貧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卻能自強不息。
車胤年輕時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勞。他因為白天要幫家人幹活,就想利用漫漫長夜多讀些書,好好充實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貧,根本沒有閑錢買油點燈,有甚麼辦法可以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間背誦書本內容,直到一個夏天的晚上,他看見幾只螢火蟲在飛舞,點點螢光在黑夜中閃動。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捉來許多螢火蟲,把它們放在一個用白夏布縫制的小袋子里,因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螢火蟲的光,他把這個布袋子吊起來,就成了一盞「照明燈」。
車胤不斷苦讀,終於成為著名的學者,後來還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員;那時候,每逢舉行甚麼集會或慶祝活動,如果車胤沒有到場,大家就覺得掃興。

愛迪生珍惜時間的故事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2804855.html?fr=qrl3

2. 能不能短一點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大約50字左右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

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版產。

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權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

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

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

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3. 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50字左右

1、齊白石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無論是畫蝦、蟹、小雞、牡丹、菊花、牽牛花,還是畫大白菜, 無不形神兼備,充韻生動,奧秘晚窮,據說他在八十五歲那年的一天上午,寫了四幅條幅,並在上面題詩:「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2、富蘭克林

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為自己制訂了一張作息時間表。

五點起床,規劃一天事務,並自問:「我這一天做了什麼好事?」上午八點至十一點,下午二點至五點,工作;中午十二點至一點,閱讀,吃午飯;晚六點至九點,用晚飯,娛樂,考查一天的工作,並自問:「我今天做了什麼好事?」

朋友勸富蘭克林說:「天天如此,是不是過於辛苦……」

「你熱愛生命嗎?」富蘭克林擺擺手,打斷朋友的話說:「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3、魯迅

魯迅先生是十分珍惜時間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寫作上」,從而一生著作頗豐,成為一代文壇巨匠,成為了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4、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十分珍惜時間,他曾給自己擬訂出一張工作時間表,把一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讀讀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門外語的單詞,就是這樣掌握的。

5、歌德

歌德是德國的大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寫出了《浮士德》、《葛茲》、《少年維特之煩惱》等世界名著。他從不肯白白浪費時間。曾經說:「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到充裕的時間。」他終日刻苦讀書,不倦寫作。

4. 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50字以內)

魯迅爭分奪秒 魯迅,原名周樹人,是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學家。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補充: 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還沒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科學家、實業家和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就在他編撰的《致富之路》一書中收入了兩句在美國流傳甚廣、擲地有聲的格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准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鍾。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准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補充: 1.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 2."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 3.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 4.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補充: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麻煩採納,謝謝!

5. 關於珍惜時間的哲理故事50字左右

時間就是財富

「那本書要多少錢?」一個在本傑明·富蘭克林書店的門廳里徘徊內了一個小時的男子容問道。「1美元。」店員答道。「要1美元!」那個徘徊了良久的人驚呼道,「能便宜一點嗎?」「沒法便宜了,就得1美元。」這是他得到的回答。這個頗有購買慾望的人又盯了那本書一會兒,然後問道:「富蘭克林先生在嗎?」「是的,」店員回答說,「他正忙於印刷間的工作。」「哦,我想見一見他。」這個男子堅持道。書店的老闆富蘭克林被叫了出來,陌生人再一次問:「請問那本書的最低價是多少,富蘭克林先生?」「1.25美元。

6. 關於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50字到100字左右

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回經常上當鋪,跑葯答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7. 名人珍惜時間的論據(50字、要故事)最好5篇

丁肇中談「浪費」
——時間是最浪費不起的
著名科學家丁肇中說:「看電影是金錢和時間上的浪費,尤其是時間,那是最浪費不起的。」丁肇中讀起書來非常專心,夏天裡甚至隆隆的雷聲大作時,他都聽不見,可說是雷打不動。如果遇到疑難問題,他決不中途退縮,要麼查閱參考書籍,要麼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找到正確的答案,不弄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所以,他的時間總不夠用。在實驗室工作時,往往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為了搞科研,他需要和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聯系,他乘飛機是「買月票」。一般人乘飛機不能睡覺,他正相反,乘飛機是最好的休息,常常見他下了飛機,眼睛裡掛著血絲就直奔實驗室……
巴爾扎克惜時如金
——創作要爭分奪秒
巴爾扎克是位多產的作家,他的時間是一分一秒也不空過的。一次,巴爾扎克太累了,對一個朋友說:「我睡一會兒,你 1 小時後叫醒我。」 1 個小時過去了,朋友實在不忍心叫醒他。巴爾扎克醒來後,發現超過了 1 小時,幾乎是暴跳如雷地對朋友說:「你為什麼不叫醒我,耽誤了我多少時間啊 ! 」他平時每天寫作十六七個小時,把自己關在房裡,一日三餐由僕人從特定的窗口放進去。 1850 年, 51 歲的巴爾扎克自我感覺心臟病要大發作了。他問醫生還能活多久,半年,還是 6 星期 ? 醫生都用搖頭來回答。巴爾扎克著急地說:「至少 6 天總可以了吧 ? 我還可以寫個提綱,還可以把已經出版的 50 卷校訂一下。」
魯迅惜時如金
——時間是擠出來的
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很愛惜時間。他一生撰寫和翻譯了 640 萬字,平均每天寫 2000 字,為無產階級文化寶庫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遺產。
許廣平在回憶魯迅時說:「他常常一點一滴地積累時間學習。成天東家玩玩,西家坐坐,說長道短,是他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時候來談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說:『唉,你又來了,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 '」
魯迅把時間當作生命。他說:「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為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正像他所說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他是用跑步的速度度過了自己的一生。魯迅在逝世前不久,還在病床上寫作。他有一句名言:節省時間,也就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延長了人的生命。
司馬光的「警枕」
——學習要抓緊一切時間
司馬光愛讀書,總是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在他的書房中,除了卧具和圖書,還有一個奇特的枕頭。這個枕頭用圓木做成,光滑渾圓,是司馬光為了約束自己不至於睡得太久而做的。當他睡得太熟或太久時,一翻身,枕頭就會滾動,這樣他就會被驚醒,趕緊又起來繼續看書。為此他還給這個枕頭起名叫「警枕」,以警醒自己節約時間,刻苦學習。
「合理的方式」
——為節約時間,不惜「毀容」
維克多·雨果是 19 世紀法國著名作家。有一回,他為了創作一部新作品,便緊張地投入了工作中。可是,外面不斷有人來邀他去赴宴,出於禮節,他不得不去,為此浪費了好多時間。最後,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自己的頭發剪去一半,又把鬍子剪掉,再把剪子扔到窗外。這樣,他就不好出去會客,不得不留在家裡。於是他專心致志地埋頭創作,把又一部巨著奉獻給人們。他把這種辦法稱之為「合理的方式」。

8. 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最好是50-100字的

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就十分珍惜時間,他的每一秒鍾都過得充實。他為自己專列了屬一個時間表:從午夜到中午——工作,從中午到下午——校對,下午5點——用餐,5點半——休息,從這張表上不難看出巴爾扎克對於時間的珍惜程度,也正因為他巧用時間努力工作、學習從而才能成為舉世聞名的大作家。
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王亞楠,在讀初中時,有意將自己床上的一條床腿鋸掉,這樣每當他晚上睡覺一翻身時,床便向一側傾斜,這時,他便立刻起床,挑燈苦讀,正因為他從睡覺中擠出時間來學習,從而獲得了更多的知識。贊同451| 評論(3)

9. 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100字左右

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為自己制訂了一張作息時間表。五點起床,規劃一天事務,並自內問:「我容這一天做了什麼好事?」上午八點至十一點,下午二點至五點,工作;中午十二點至一點,閱讀,吃午飯;晚六點至九點,用晚飯,娛樂,考查一天的工作,並自問:「我今天做了什麼好事?」

朋友勸富蘭克林說:「天天如此,是不是過於辛苦……」「你熱愛生命嗎?」富蘭克林擺擺手,打斷朋友的話說:「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正因為富蘭克林對生命的珍惜,對時間的珍惜,才能使得他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科學研究,助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人應該學會在這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把一些空閑用成功補滿。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從身邊流過的時間,把自己生命安排的井井有條,用最短時間實現目標。

10. 名人珍惜時間的小故事50字

1.魯迅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刻。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忙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務必作好精確的時刻安排。在魯迅的眼中,時刻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刻就是金錢。但我想:時刻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刻,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厭惡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2.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一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十分珍惜時刻,他曾給自己擬訂出一張工作時刻表,把一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讀讀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門外語的單詞,就是這樣掌握的。

4.馬雅可夫斯基

無產階級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多斯塔之窗」寫作時,夜以繼日,工作十分緊張,疲倦時,他常常用大劈柴當枕頭,使自己不至於睡得過久,正正因這樣,他才贏得了比常人多得的時刻,作出了比常人大得多的貢獻。

5.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愛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刻讀書。但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但是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