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名人精神力量故事

名人精神力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21 23:49:23

⑴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一個人成功他有成千上萬的經驗而失敗可就那麼幾種,為什麼世上就有20%的人是富人,還有80%的人是窮人,就是因為成功與失敗之間有一步之約那就是信念,說到信念一個人無論是富裕還是平窮,還是有無學歷,那都是在於信念,如果一個人想成功沒有有信念,無論在各行各業那都會是失敗的,即使你有了一點點成就,那有能代表著什麼呢,什麼是成功,那是你能達到現在生活水平有錢有閑的生活那就叫成功,我們怎樣去成功呢,想要成功的人必須避開失敗的道路,通向成功的未來。

說起信念,你會聯想到什麼?也許你會想到長征路上的紅軍將士,雪山和草地都不能擊垮他們的堅忍與樂觀;也許你會想到《老人與海》中那艘孤零零的小船,在船上與鯊魚展開殊死搏鬥的老人是那樣的滿是尊嚴;也許還會想到KTV里點唱率較高的那首《隱形的翅膀》,「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信念是堅定的認知,心理學認為,信念是一種需要,它是激勵人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原則去行動.去實現目標的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比如「我一定會創業成功」。這個解釋可能還會讓你把信念和想法.願望.念頭等近義詞混為一談,其實,信念與他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堅定性.不可動搖.是認識.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統一。打個比方,「我想創業」或者「我要創業」那麼這僅僅是個念頭或者願望,是信念的最初形式。只要當它們有了強大的力量支撐,轉化為「我一定會創業成功」的時候,信念才算真正產生。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麼信念會有如此大的作用。

⑵ 名人的勵志故事

1、飯錢

農夫和賭徒走進同一家餐館,每人挑一張桌子坐下來。

賭徒點了一桌子菜,要了一瓶酒和一籠蒸包。一瓶酒喝光了,一籠蒸包吃了兩個,一桌菜,有的動了幾筷子,有的一筷頭也沒動。

賭徒的肚子撐得像個大西瓜,他把幾張百元鈔票往服務小姐的盤子里一放,起身就走。

服務小姐叫住他:「先生,請稍候,還要找你10元呢!」

賭徒打了一響指,說:「不用找了。就算你的辛苦費吧!」

農夫點了一菜一湯一碗米飯。菜吃光了,湯喝光了,最後剩下一團米飯,他把它倒進菜盤里,盤子里的油被蘸得乾乾凈凈。

把最後一粒米送進嘴裡,農夫叫道:「小姐,兩分錢您還沒找我呢。」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把一切都看在眼裡。

學生說:「這個農夫太小氣了。瞧,那位先生多大方!」

蘇格拉底說:「農夫的錢里有血汗,那個人的錢里有什麼?」

2、誰都不能改變我的承諾

快下班時,百事可樂公司的總裁卡爾·威勒歐普接到市長邀請他參加晚宴的電話,他毫不猶豫地謝絕道:「很抱歉,我已經說好今天晚上陪女兒過生日。我不想做一個失約的父親。」

走出辦公大樓,卡爾給女兒買了生日禮物,驅車直奔市中心新開業的游樂園,去那裡與妻子一道為女兒過生日。

為避免打擾,卡爾和妻子都關閉了手機,他們全身心地陪伴著女兒,開心地享受著這個愉快的節日。

卡爾正興致勃勃地看著女兒吹滅紅紅的蠟燭並開始切分蛋糕,他的助理急匆匆地趕來了。他把卡爾叫到旁邊,小聲匯報——有一個本公司非常重要的客戶,很想在這個晚上與他見一面。

「可是,我已答應了女兒,今天整個晚上都陪在她身邊。」

卡爾面露難色。

「客戶此前確實沒有約定,他只在此地做短暫的停留,是臨時決定要拜見總裁的……」助理委婉地建議道。

怎麼辦?一邊是已經陪了兩個小時、正玩得開心的女兒,而另一邊是等待約見的公司重要的客戶。卡爾沒有猶豫,他轉身告訴助理:「我覺得我還是應該留下來陪女兒,你去接待一下客戶,並替我轉達真誠的歉意,跟他約好時間,屆時我會親自登門拜訪。」

「卡爾先生,您是不是先去……」助理提醒總裁這個客戶實在太重要了,絲毫不能得罪的。要不然就不會匆匆地找來了。

「爸爸,您先去忙工作吧,媽媽陪我一樣很快樂。」得知內情的女兒十分理解父親,催促父親去見客戶。

「不,我已說過,我不想做一個失約的父親。今天晚上,市長的宴請和客戶的約見,確實都很重要,但我一個月前向女兒許下的承諾更重要,誰都不能改變我作出的承諾。」卡爾一臉的堅定,讓助理打消了繼續勸說的念頭。

第二天,卡爾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向那位客戶道歉,客戶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由衷地贊嘆道:「卡爾先生,其實我要感謝您啊,是您用行動讓我真切地記住了什麼叫做一諾千金,我明白百事可樂公司興旺發達的真正原因了。」此後,卡爾和這位客戶竟成了非常親密的合作夥伴,甚至在公司經營遭遇最大困難的時候,也不曾動搖彼此的信任。

3、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佔有特別的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

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

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4、遠山

蘇格拉底和拉克蘇相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游覽一座大山。據說,那裡風景如畫,人們到了那裡,會產生一種飄團欲仙的感覺。

許多年以後,兩人相遇了。他們都發現。那座山太遙遠太遙遠。他們就是走一輩子,也不可能到達那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拉克蘇頹喪地說:「我用盡精力奔跑過來,結果什麼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傷心了。」

蘇格拉底撣了撣長袍上的灰塵說:「這一路有許許多多美妙的風景,難道你都沒有注意到?」

拉克蘇一臉的尷尬神色:「我只顧朝著遙遠的目標奔跑,哪有心思欣賞沿途的風景啊!」

「那就太遺憾了。」蘇格拉底說,「當我們追求一個遙遠的目標時,切莫忘記,旅途處處有美景!」

5、成人之美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

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其實共有兩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壯外,還有一位是奧德倫。

當時阿姆斯壯所說的一句話,「我個人的一小步,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名言。

在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會中,有一個記者突然問奧德倫一個很特別的問題:「由阿姆斯壯先下去,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個人,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

在全場有點尷尬的注目下,奧德倫很有風度地回答:「各位,千萬別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艙的。」

他環顧四周笑著說:「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個人。」大家在笑聲中,都給予他最熱烈的掌聲。

⑶ 有關於弘揚民族精神的名人故事

月16日 00:39
祖國大廈的擎天柱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無論身在故土還是異國他鄉,每當聽到這雄壯激昂、催人奮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刻,深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會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為此而流下激動的熱淚。就像看到「神州六號」飛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女排二十年後重新登上奧運冠軍領獎台時一樣,心朝澎湃,熱血沸騰,淚水再也無法忍住。這僅僅是平凡的淚花嗎?不!她是一種化身,一種超越時間、空間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個崇高而偉大、流芳百世傳頌萬年的名字——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蘊和更深一層的內涵則是純真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的國家,我們偉大的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民族。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不甘忍受恥辱,前赴後繼,用血肉長城驅逐了侵略者,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戰歌。今天,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個中國人的崇高理想,是愛國主義的本質所在。中華民族精神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社會發展時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在我國歷史上,中華民族精神從來就是動員和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每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所應有的骨氣和膽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人民對自己祖國的感情時刻蘊含在心底,如同與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樣,永遠割不斷。這種真摯的感情使多少海外遊子常常心懷一腔鄉愁,盼望落葉歸根;這種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國的人們,深感熱土難離。一代偉人鄧小平對祖國懷有一腔樸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時,從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著堅韌,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和熱愛。他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此乃炎黃子孫之鐵骨柔腸!

愛國是中國人發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那種不甘恥辱、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屠刀視死如歸。是無數夏明翰式的共產黨員用血肉之軀把我們多難的民族拖出了地獄;無數優秀中華學子,身在異國他鄉刻苦鑽研,為國爭氣,學成之後不為國外榮華富貴所動,毅然回國投身祖國的建設事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在少年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並與同代人相約「願相會於中華騰飛於世界之時!」這是何等遠大的志向、何等堅定的信念啊!……是的,無論何時何地在中華兒女心中價值的天平上,祖國永遠是最重的砝碼。如今,在中華民族精神的滋養下,愛國的激情、愛國的信念發芽、長大,並結出累累碩果。事實說明,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歷史、一部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永遠伴隨著我們遠行。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

⑷ 關於名人自製力的故事

1、「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舍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

2、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為那時插頭只有一個。

「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鍾了。」

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 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3、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導師馬克思為著《資本論》化了40多年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層水泥。

通過他不懈的努力 ,馬克思終於著成了全世界無產者所需的《資本論》。

4、亞歷山大大帝在遠征波斯之前,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其中一個叫皮爾底加斯的大臣非常驚奇。

問道:「陛下,那你帶什麼起程呢?」「希望,我只帶這一種財寶。」亞歷山大回答說。聽到這個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 希望是創造人生的路標,在任何時候都別放棄它。

5、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

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

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⑸ 名人的故事包括精神品質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5)名人精神力量故事擴展閱讀:

還有一次。他想找大俠為自己量身寫劇本。大俠是香港著名的武俠作家,紅極一時,嗜酒如命。

通過牽線搭橋,好不容易,請到了大俠吃飯。席間,為表誠意,他頻頻敬酒,喝得爛醉如泥,跑到洗手間差點兒把腸子都吐了出來。

為了劇本,吃這點兒苦頭算不得什麼,他洗完臉回來,畢恭畢敬地坐在那兒,等候大俠的答復。哪知酒足飯飽後,大俠只扔下一句話,頭也不回就走了:「我的劇本都是寫給帥哥的。」

不愧是大俠,挖苦人的話也能說得如此高明含蓄。要是他能預知未來,想必會狠狠地抽自己兩個嘴巴吧。

這一次,大俠尖酸刻薄的嘲諷挖苦,非但沒讓他感到自卑,反而激起了他無窮的鬥志。他暗暗發誓:你們越是瞧不起我,我越要努力,一定要做給你們看,一定要讓你們為自己的話後悔。

⑹ 哪位名人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故事要具體。

海倫

海倫·凱勒年僅19個月時患了一種奇怪的病,導致了她完全成了瞎子和聾子。此後的5年裡,她無法同別人交流。後來從波士頓來了一位叫安妮·沙利文的老師來幫助她。沙利文小姐曾一度是盲人。她想人設法教誨論能像別人一樣生活。她教海倫怎樣用手作為說話的工具。沙利義小姐帶海倫出去,到樹林中探索人自然。她們還到馬戲團、劇院、甚至去工廠。沙利文小姐用她們倆使用的語言給海倫講解各種事物,她們之間的語言就是用手和手指觸摸的語言。海倫還學會廣騎馬、游泳、劃船,甚至爬樹。
海倫·凱勒有一次寫出了她早年的這些事。

在一個美好的春天的早晨,我獨自一個人坐在房間里讀書。突然有種奇妙的氣味便得我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伸出了雙手。春天的氣息好像在從我的房間里走過。"這是什麼呢?"我問。但隨後我就知道了,它來自室外的合歡樹。我走出門去,到了花園的邊沿,向樹走過去。樹在溫暖的陽光下晃動著。樹上長長的枝條掛滿了鮮花,被壓得快碰到地面了。我從鮮花中穿過,走到樹下,然後靜靜地站在那兒。後來,我蹬著樹干爬了上去,爬呀爬,最後爬到了一個小座位上。小座位是很久前有人安放在那裡的。我在那裡坐了好長時間……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沒法和這種感受相比。

後來,海倫懂得了,自然界不僅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巧合地是,她是在另一棵不同的樹上悟出的這個道理。

有一天,我的老師和我走了一段長路後正在向回走。那天早晨天氣涼爽,但慢慢變得又熱又問起來。我們停下來休息了二三次。我們最後停下來的地方是在一棵櫻桃樹下,離我家的房子沒幾步遠了。樹蔭很好,這棵樹也很容易爬。沙利文小姐和我一起爬了上去。在樹上真是涼快透了。我們決定在樹上吃午飯。她去家裡拿吃的,我答應她我在樹上坐著不動。突然樹上的情況出現了變化。我知道是天空變.復了,因為空氣中的熱消失了,對我來說,熱就是光。我聞到地上冒出了一種氣味。我了解這種氣味。這種氣味總是在暴風雨到來之前出現。我感到孤單,身邊沒有朋友,高高在上,腳不著地。我嚇壞了,想讓我的老師快來。我想從樹上趕快下去,但自己工沒有辦法。一陣兒可怕的寂靜後,突然暴風開始把樹晃動起來,樹葉在我頭上和周圍紛紛落下。我差點兒摔下來。我想從樹上往下跳,可是又害怕。當樹枝在我身上擦來擦去時,我盡力捲成一團。正當我想這樹和我會一起倒下時,一隻手托住了我,正是我的老師來了。我用全身的力氣抓住了她,當腳著地時,我高興得都顫抖起來了。

沙利文小姐和海倫相處了多年。她教會了海倫怎樣讀書、怎樣寫字、怎樣說話。她幫助海倫上學,而且上了大學。海倫非常想做別人能做的事,而且同別人做得一樣好。後來,海倫真地上了大學,而且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但是,也真是不容易。她所需要的書中沒有幾本是用盲文(盲人用手摸著書讀的語言)寫的。因此很多書都要靠沙利文小姐或別人把這些書寫在她手上。幾何和 物理特別難學。海倫只能用金屬絲來學習正方形、三角形和其他的幾何圖形。她要反復感覺這些金屬絲的形狀,直到能在自己腦子里看到它們為止。

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凱勒小姐寫出了她生活中的感受和大學對她意味著什麼。她是這樣寫的;在拉德克利夫大學的第一天我興趣盎然。我內心深處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促使我檢驗一下我的腦子夠不夠用.我想看一看自己能否學得和別人一樣好。在大學里,懂得了很多事情。我逐漸明白的一件事是:有些人說,知識就是力量。但不單是這樣,知識還是引人快樂的橋梁,因為掌握了知識就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和真 實的。去了解過去的偉人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就等於去感受人類一代代人的心臟跳動。

海倫·凱勒所有的知識都是通過觸覺。嗅覺和感覺獲取的。要了解一朵花,就要去摸、去聞、去感受。隨著她年齡的增長,她的觸覺功能得到了高度開發。有一次她說,手幾乎和嘴一樣可以說話。她說,有些人的手讓她摸起來產生恐懼。當她觸到這種人的冰冷 的手指時,他們好像沒有歡樂,她好像是在和暴風雨握手。而她發現另外一種人的手充滿了陽光和溫暖。令人奇怪地是,海倫·凱勒學會了喜歡她聽不到的東西,比如音樂。她做到這一點靠的是觸覺_當音樂的節拍使空氣產生的波動觸及到她時,她能感覺到。有時她把手放在唱歌的人的喉嚨..一架鋼琴在演奏時,她常常用手撫摸著鋼琴站上幾個小時。有一次她聽風琴演奏。風琴奏出的有力的歌曲聲使得她按著音樂的節拍晃起了身體。她還喜歡去博物館。她認為,她對雕塑的理解和別人沒有兩樣。她的手指能告訴她物體的大小和質地。

海倫·凱勒怎樣看待自己,失去視力和聽力悲劇發生後是怎麼想的?她少女時是這樣寫的:有時,寂寞感像寒冷的薄霧籠罩著我。我獨自坐著,在生命關閉的門內等待著。門外是光明、音樂和甜蜜的友誼,但是不讓我融於其中。寂靜沉重地壓在我心頭。後來希望微笑著向我走來,輕柔地說:"忘掉自我,就是快樂。"於是,我就竭力把別人可以看到的光明化作我的太陽,把別人可以聽到音樂化作我的交響曲,把別人背上的微笑化作我的喜悅。

海倫·凱勒高個頭兒,很強壯。她講話時,臉上生氣勃勃。這樣可加強她語言的表達力。當她和好朋友談話想了解他們的情感對,她往往能感覺到他們面部表情的變化。她和沙利文小姐都以具有幽默感而聞名。不管是她們自己的還是別人的開心的事兒,他們總是喜歡開玩笑和逗樂兒。海倫·凱勒大學畢業後,必須努力工作來養活自己。她到全國各地給許多人講話,寫了幾本書,還製作了一部以她的生活為原型的電影。她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公眾注意到殘疾人的困難。海倫·凱勒和沙利文小姐的事跡被寫成書籍,多年來被人稱頌著。她們的成功表明了人能征服苦難。安妮·沙利文1936年去世,去世時也成了盲人。在沙利文小姐去世前,海倫凱勒寫道和談到許多有關沙利文小姐對她的慈愛。

正是我的老師的天才、同情心、情愛使我早年得到美好的教育。我的老師太親近我了,以致讓我覺得我是她身上不可分開的一部分。我所具有的最好的東西都屬於她。我的一切都是她愛的撫摸喚醒的。

⑺ 意志力的名人故事!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內馬州北部一個叫容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她在19個月的時候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文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⑻ 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歷史上有哪些關於信仰的名人故事

1.科學革命之父、天文學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是「日心說」的倡議人,同時是波回蘭費琅堡(Frauenburg)大答教堂的教士,他說神是「宇宙間最卓越、最有條理的匠人」。
2.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伽俐略,也是現代機械工程與實驗物理學之父,他曾獨排眾議,不惜得罪羅馬教庭,公開指斥「地心說」之荒謬。他雖然遭受教會逼迫,卻至死保留天主教徒的身份。他曾經說:「天地間有兩部巨著:自然之書、超自然之書——聖經。」
3.現代光學之父開普勒(Johannes Kepler),也是出色的天文學家與數學家,他最為人知的貢獻,稱為「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大定律」。開普勒是個敬虔愛主的路德宗會友,他說自己「常以神的心為心」。

⑼ 關於名人自製力的典型事例和故事

1「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舍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

2、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為那時插頭只有一個。 「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鍾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 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3、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導師馬克思為著《資本論》化了40多年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層水泥。通過他不懈的努力,馬克思終於著成了全世界無產者所需的《資本論》。

4、亞歷山大大帝在遠征波斯之前,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其中一個叫皮爾底加斯的大臣非常驚奇。問道:「陛下,那你帶什麼起程呢?」「希望,我只帶這一種財寶。」亞歷山大回答說。聽到這個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 希望是創造人生的路標,在任何時候都別放棄它。

5、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6、中國的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搞棉花試驗,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6年浩劫人家不讓他搞試驗他就在自己家裡偷偷搞。終於,培育出棉花新品種,為祖國的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7、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8、蒲松齡二十三載席前卷簾,終成舉世矚目的《聊齋志異》。馬克思為著《資本論》,每天要在大不列顛博物館度過10個小時。他在那裡有個固定的座位,每當讀到興奮的時候,他的右腳就習慣地在地上來回擦動幾下。這樣,過了二十五年,竟把座位下堅硬的地面磨出了一道凹下去的印子。這些都需要多強的自製力?

9、列寧上大學時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開除,毫無經濟收入,在母親的勸告下他毅然戒了煙,並且終生不吸。

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在辦公室牆上貼上「禁止吸煙」的紙條。有人不遵守規定依然吞雲吐霧,他生氣地當眾撕下紙條說「免得糟踏規定」。列寧在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時,一位年輕的紅軍指揮員出於敬慕請他抽煙,列寧謝絕了,並且幽默地笑著說:「同志,你能在戰場上和敵人勇敢作戰,為什麼不能跟吸煙作斗爭?」

10、1954年,擔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患了支氣管炎,醫生鄭重地提出請他不要再吸煙,他立即表示接受,但是貼身的司機老常卻懷疑地笑了:因為陳老總幾度戒煙,都因為工作辛勞煙癮太大而失敗。陳毅認真地說:「我小時候的名字叫世俊,長大了大號叫仲弘。後來改名為陳毅是寓意萬事成功都得有毅力。我這回戒煙,拿出點毅力給你們看看!」陳毅不愧是陳毅,說到做到,戒煙一舉成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