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名人故事短一點的

名人故事短一點的

發布時間: 2021-02-21 14:23:07

⑴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短一點的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四川蓬州(今南充
蓬安)人,漢族,一說成都人,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為「綠綺」,是傳說中最優秀的琴之一。
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擊劍,被漢景帝封為「武騎常侍」,但這並非其初衷,故借病辭官,投奔臨邛縣令王吉。臨邛縣有一富豪卓王孫,其女卓文君,容貌秀麗,素愛音樂又善於擊鼓彈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門新寡。
司馬相如早巳聽說卓王孫有—位才貌雙全的女兒,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機會,借琴表達自己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他彈琴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這種在今天看來也是直率、大膽、熱烈的措辭,自然使得在簾後傾聽的卓文君怦然心動,並且在與司馬相如會面之後一見傾心,雙雙約定私奔。當夜,卓文君收拾細軟走出家門,與早已等在門外的司馬相如會合,從而完成了兩人生命中最輝煌的事件。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個奇女子,與司馬相如回成都之後,面對家徒四壁的境地(這對愛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大方方地在臨邛老家開酒肆,自己當壚賣酒,終於使得要面子的父親承認了他們的愛情。
後人則根據他二人的愛情故事,譜得琴曲《鳳求凰》流傳至今。
唐代詩人張祜則有《司馬相如琴歌》一首,曰:
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可量。
梧桐結陰在朝陽,濯羽弱水鳴高翔。

⑵ 名人讀書故事(短一點)

1、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

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2、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3、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

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4、車胤囊螢映雪

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

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5、懸梁刺股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

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⑶ 名人事例要20個,要短的

1、列寧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六把椅子在他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抬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2、華羅庚在他小的時候,因為家境不好,於是初中畢業因交不起學費便輟學在家。輟學後的他對數學格外熱愛,五年之內,自學成才,他將高中到大學的基本數學課程都學會了。可是學習資料太少,在他手裡只有一本關於幾何和關於代數的書,另有從老師那裡借來的微積分。

3、有一次,愛因斯坦要把牆上的一幅舊畫換下來,就搬來梯子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個問題,沉思起來,忘記自己在做什麼,猛的從梯子上摔下來。他顧不得疼痛,馬上想到:人為什麼會筆直地掉下來呢?看來物體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線路運動的。

愛因斯坦想到這便馬上站立起來,一瘸一拐地走到桌邊,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記了下來,這對他正在研究的問題——相對論有很大的啟發。

4、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裡能馬上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復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5、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乾凈。

他自己還准備了一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一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一本新書借給人家。

6、有一次,周總理到廣東省新會縣視察,時任該縣的縣委書記黨向民同志看到眼裡,感到實在過意不去,就在周總理離開新會的前夕,悄悄地安排為總理設宴送行。

做的飯其實就是一些普通的蔬菜瓜果,就是這樣簡朴的飯菜,總理就對這位同志說:「黨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這樣一頓飯,你請不起,還是讓我出錢,算我請客吧!」

7、莎士比亞成名時所受到的尊重遠不如今天,當時的劇作家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精英分子,他們對來自農村、學歷淺薄的莎士比亞突然成為劇壇的明星,深惑不安,羞與為伍。

名噪一時的戲劇作家格林在寫給同行的信中公開攻擊莎士比亞是一隻「青雲直上的烏鴉、利用我們的羽毛美化自己,用演員外衣掩蓋起虎狼之心」,還辱罵莎士比亞「自以為寫了幾句虛誇的無韻詩就能同你們中最優秀的人媲美,他是地地道道的打雜 工,卻自以為在英國只有他才能『震撼舞台』」。

8、富蘭克林在少年讀書期間,成績優異,被譽為「全級之冠」。可是好景不長,富蘭克林只在學校里讀了兩年書,10歲那年他就被父親叫回家去幫工。因為窮苦的英國移民,在美洲找不到世外桃源,沉重的家庭負擔使他父親的店鋪入不敷出,只好放棄望子成龍的奢望。

這樣,富蘭克林每天就干起剪燭心、澆燭模、守店鋪等輔助性勞動。但是他並沒有因失學而放棄讀書,反而更加如飢似渴地刻苦攻讀了。

9、韓愈曾任吏部侍郎,當時吏部的吏員中令史的權勢最重,因為是吏部過去常關鎖著,等待選補
任命的官員不能到吏部來見面。韓愈上任後,將關鎖放開,任憑候選官員出入,他說:「人們之所
以怕鬼,是因為見不到鬼;如果能夠看得見,那麼人們就不會怕鬼了。」

10、鄭板橋中年得中進士,任過知縣。在遇到災荒時,鄭板橋都具實呈報,力請救濟百姓。他還責
令富戶輪流舍粥供飢民糊口。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他刻了一方圖章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
飢債」。

因為幫助受災貧民訴說及賑濟而得罪上司,乾脆辭官不做,應了:「當官不為民做主,不
如回家賣紅薯。」下海回到揚州以賣畫為生。

11、陶淵明辭官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
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12、一天,歌德在魏瑪公園里散步,在一條人行道上,迎面遇見一位對他的作品提過尖銳的、帶有挖苦性批評的批評家。

兩人面對面地停住,那位批評家蠻橫地喊道:「我從來也不給蠢貨讓路。」歌德則說:「而我正相反!」說著滿面笑容地讓在一旁。那位批評家走過去以後更加氣急敗壞了,可他半天也沒有說出一
句話。

13、從前,在希臘有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名叫蘇格拉底。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來投奔他,向他學習聰明智慧。他講了許多開心的事情。他講述的方式非常生動,所以聽的人都不感到厭煩。一個夏天,他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鄰居都很納悶,這房子怎麼會使他滿意呢?

「您這么一個大人物,卻把自己的房子蓋成這么一個小盒子,有什麼道理嗎?」「確實沒有什麼道理。」他說,「不過這個地方雖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將會認為自己是快樂的。」

14、徐特立一生勤儉,追求理想而從不為口腹折腰。赴法國後,他積極支持學生組織反對中法反動派的活動。國內軍閥政府為了籠絡他,通過使館告之可給一個「赴法考察」的名義,每年有1000塊大洋的薪俸。徐特立對此嗤之以鼻,仍在鋼鐵廠勤工儉學,給乾重活有困難的同學做飯。

15、1802年7月24日,大仲馬出生在法國東北部埃納省的維埃·科特萊。他的祖父是一個貴族,然而父親卻是祖父與黑奴生下的混血私生子。當他的父親要參加拿破崙的軍隊時,祖父認為他的出身有辱門庭,於是,他只能用「仲馬」這個黑奴的姓氏。

16、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應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於言傳。為了不失信於兒子,盡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17、童第周考取寧波效實中學後,成為三年級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一天深夜,教數學的陳老發現童第周正在昏黃的路燈下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陳老師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

期末考試,童第周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18、曾國藩「曾剃頭」的外號不是因為他殺太平軍而獲得的外號,而是因為他在長沙開審案局,殺了太多的所謂湖南「土匪」而得到的外號。

當時長沙的知府叫蒼景恬,他寫了一份回憶錄,裡面就記載曾國藩的審案局,就因一個案子,就錯殺了至少4個人。那是一個冤案,但是曾國藩把好人殺了,把壞人放了。

19、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
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
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
乾二凈。

20、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
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問她是否要上菜。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帳。侍者完全不知所措的說:「先生,您還沒吃飯呢!」「不! 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菜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沖出了飯館。

⑷ 名人勵志小故事,要簡短一點的,謝謝了!

1.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

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

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

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自動過濾

一定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

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

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台灣的對比。周總理考慮問題周密

細致,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2.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自動過濾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

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

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

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3.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

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

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

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

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

己。

4.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

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

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

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

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

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

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

5.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自動過濾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

嘛?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

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周總理震驚世界

的圖片!中國人一定要看的!中國人一定要看的!不要誤解自動過濾忙忙碌碌,事務主義,他其實至高至

聖,是偉大的思想家;不要誤解自動過濾拘謹韜晦,他其實至情至性,常常灑脫不羈;不要誤解自動過濾陰柔

委屈,他其實陽剛十足,火辣辣地激盪奔放;不要誤解自動過濾吞聲忍讓,那其實是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

知人之明……當年有的國家的駐聯合國大使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提出「憑什麼就中國的自動過濾能享受下

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國家的不能?」聯合國秘書長這樣回答他們:你們中間任何一個人只要作到了周

的這3點:1,周死後沒有留下一分錢的財產2,周死後無一兒一女3,不留骨灰我一

定在你們死後下半旗。

看著就心裡難受堂堂一國總理吃的就幾小碗在想想今天的我們的一些領導們,心裡汗顏啊
他的自信、他的風度,通過外國人的眼神就能看出來!他被國際上稱為最難對付的政治家。
這種力量叫人格,這種鞠躬叫盡瘁!

⑸ 有短一點的名人故事

古代名人勤學的故事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⑹ 偉人的故事,簡短一點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 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列寧小時候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 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⑺ 名人故事(要短一點的)

劉伯承(1892-1986),共和國元帥。原名劉明昭,四川開縣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時,在四川萬縣參加學生軍。從而開始了長達70年的軍事生涯。

1912年春,劉伯承考入重慶陸軍將弁學堂。年底提前畢業後被編入川軍第5師任見習排長,隨部參加了反袁世凱的「第二次革命」。在戰火中,劉伯承因功被提升為連長。

1915年12月,劉伯承在四川涪陵成立了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參加了第二次反袁戰爭,即護國戰爭。1916年3月,在率領部隊攻打豐都的戰斗中,劉伯承頭部連中兩彈,右眼受了重傷。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當德籍沃醫生為他摘除右眼球時,為保護腦神經,沒有用一點麻醉葯。手術開始,劉伯承手扶著柱子,滿頭大汗,沒吭一聲,手術順利地完成了。沃醫生不禁為之動容地說:「你不是軍人,而是軍神!軍神!真有三國關雲長刮骨療傷的氣概!」。
美國開國大總統華盛頓小的時候,是個誠實的孩子。他跟父親之間,曾有過這樣一段故事。
一天,父親送給他一把小斧頭。那小斧頭新嶄嶄的,小巧鋒利。華盛頓可高興啦!他想:父親的大斧頭能砍倒大樹,我的小斧頭能不能砍倒小樹呢?我要試一試。他看到花園邊上有一棵小櫻桃樹,微風吹得它一擺一擺的,好像在向他招手:「來吧,小華盛頓,在我身上試試你的小斧頭吧!」華盛頓高興地跑過去,舉起小斧頭向櫻桃樹砍去,只聽「咯嚓」一聲,小樹成了兩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頭將小樹的枝葉削去,把小樹棍往兩腿間一夾,一手舉著小斧頭,一手扶著小樹根,在花園里玩起了騎馬打仗的[被屏蔽廣告]游戲。
一會兒,父親回來了,看到心愛的櫻桃樹倒在地上,很生氣。他頭問華盛頓:「是誰砍倒了我的樹?」
華盛頓這才明白自己闖了禍,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從來不愛說謊,就對父親說:「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櫻桃樹。我想試一試小斧頭快不快。」
父親聽了華盛頓的話,不僅沒有打他,還一下把他抱起來,高興地說:「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株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

⑻ 關於名人讀書的故事,要短一點的,謝謝

1、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

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2、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3、懸梁刺股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

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4、白岩松讀書的故事

白岩松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邊遠小城,8歲那年,父親不幸辭世,母親用堅強和隱忍挑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惹媽媽生氣,被媽媽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奇怪。

由於太貪玩,白岩松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一次,白岩松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二,他一生氣,竟偷偷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白岩松吃苦耐勞、敢於迎接挑戰的堅強性格。漸漸地,白岩松的成績跟了上來。

高三那年,為了讓成績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來裝訂起來,歷史書一共有600多頁,地理書一共有700多頁,語文書一共有1000多頁等等。然後,白岩松一天看每科30頁書,另外還要做數學題。持之以恆,白岩松終於考上了大學。

現在回想這些,白岩松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的錯誤,因為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裡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事,因為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5、陳景潤認真讀書

陳景潤小時候經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過,陳景潤捉迷藏時有點特別。他常拿著一本書,藏在一個別人不容易發現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一邊等著別人來「捉」他。看著看著,他就忘記了別人,而別人也忘記了他。

上學期間,陳景潤酷愛數學。當老師講解數學題時,他總是集中精神認真聽講。課後布置的習題他也認真去做。陳景潤在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無限樂趣。數學是心智的比試和較量。

陳景潤對於解題,向來不吝惜時間和精力。陳景潤不懂就問,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向老師請教時卻毫不羞澀和膽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師外出或者老師從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緊追上去,和老師一起走一段路,並且一邊走,一邊問問題。

⑼ 名人故事短一點10-20字

李白死後遺體葬在採石江頭,往來詩人都在他墓上題詩.有人寫了一首絕句:採石江邊一壞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⑽ 名人成長故事,短一點的.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專
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屬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
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