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名人故事10字以內

名人故事10字以內

發布時間: 2021-02-21 08:01:45

⑴ 名人故事,要10個以上,100字,急。。。。。。

卧薪嘗膽
勾踐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後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後,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范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果被夫差奇兵包圍,大敗,大將軍也戰死沙場,夫差要捉拿勾踐,范蠡出策,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也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了勾踐等人,三年,飽受屈辱,終被放回越國,勾踐暗中訓練精兵,每日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圖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 一次夫差帶領全國大部分兵力,去赴會,要求勾踐也帶兵助威,勾踐見時機已到,假裝赴會,領3000精兵,拿下吳國主城,殺了吳國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當初未聽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踐,死前,他只求,不要傷害吳國百姓。

紙上談兵
趙括
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典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近義詞:華而不實。

指鹿為馬
趙高
指鹿為馬指鹿為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鴻門宴
劉邦 項羽 項庄 范增 樊噲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劉邦先破咸陽,項羽勃然大怒,派英布擊函谷關,項羽入咸陽後,到達戲西,而劉邦則在霸上駐軍。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更加憤怒,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一場惡戰在即。劉邦從項羽的季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後,驚訝無比,劉邦兩手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捧上一杯酒,祝項伯身體健康長壽,並約為親家,劉邦的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項伯答應為之在項羽面前說情,並讓劉邦次日前來謝項羽。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餚,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范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范增召項庄舞劍為酒宴助興,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撥劍起舞,掩護了劉邦,在危急關頭,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怒目直視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只好問來者為何人,當得知為劉邦的參乘時,即命賜酒,樊噲立而飲之,項羽命賜豬腿後,又問能再飲酒嗎,樊噲說,臣死且不避,一杯酒還有什麼值得推辭的。樊噲還乘機說了一通劉邦的好話,項羽無言以對,劉邦乘機一走了之。劉邦部下張良入門為劉邦推脫,說劉邦不勝飲 酒,無法前來道別,現向大王獻上白壁一雙,並向大將軍(范增)獻上玉斗一雙,請收下。不知深淺的項羽收下了白壁,氣得范增卻撥劍將玉斗撞碎。

司馬昭之心
司馬昭 曹家
曹丕建立魏國時,得到大將司馬懿的支持。曹丕死後,魏明帝曹睿即位,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專權時,篡位野心日益顯露,魏帝曹髦曾氣憤地對大臣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來奪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劃除掉司馬昭,結果事情敗露,反被司馬昭殺死。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從此,在曹魏政權中,再也沒有人敢公開反對司馬氏的統治了。

吃醋
唐太宗 房玄齡 房夫人
據傳,這個典故出自唐朝的宮庭里,唐太宗為了籠絡人心,要為當朝宰相房玄齡納妾,大臣之妻出於嫉妒,橫加干涉,就是不讓。太宗無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納小妾之中選擇其一。沒想到房夫人確有幾分剛烈,寧願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頭。於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飲而盡。當房夫人含淚喝完後,才發現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帶有甜酸香味的濃醋。從此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來,「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語。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 小同伴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露馬腳
馬皇後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貧寒,幼年時還被送到廟里當過和尚,成年之後,與農民出身的馬氏結為夫妻。那個時代的婦女都是要裹足的,而馬氏從小就要下地幹活,所以沒有纏足,生就一雙大腳。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雖然也感到馬氏大腳有損自己的面子,但出於感激馬氏多年來為他出謀劃策有功,仍然封她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後。馬氏當了皇後,深居皇宮享受榮華富貴,但對自己的一雙大腳也感到無可奈何,每當與客人相見,總是用衣服的下擺或裙子將腳嚴嚴實實地遮蓋起來。有一次,馬氏乘轎到金陵(現今南京)街頭游覽,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將轎簾掀起一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只大腳,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腳縮了回去,可人們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於是這件新鮮事傳開來,轟動了整個京城,因為是姓馬的露出了腳,「露馬腳」一詞便流傳到今天,所以現在,對不便公開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稱為「露馬腳」。

康熙智擒鰲拜
康熙 鰲拜
康熙即位才八歲。按順治遺詔,由四個大臣輔政。當時,其中有個輔政大臣叫鰲拜,仗著自己掌握兵權,欺負康熙年幼。獨斷專橫,別的大臣稍有不從,必遭排擠打擊。 康熙十四歲時,開始親政。當時另一輔臣蘇克薩哈與鰲拜發生爭吵。鰲拜懷恨在心。勾結黨羽誣告蘇克薩哈犯大罪,要康熙把蘇克薩哈殺了。康熙不準,鰲拜當著朝臣在朝堂與康熙爭吵,康熙非常生氣;考慮鰲拜勢力不小,只好忍耐,同意把蘇克薩哈殺了。從此,康熙決心除去鰲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少年擔任侍衛,天天練摔跤。鰲拜進究,常常看到些少年在練習,亦不當回事。有一天,鰲拜接到康熙命令。要他進宮商量國事。剛一跨進官門門檻,這些少年擁了上來,有的擰胳膊、有的拖大腿,鰲拜雖是武將出身,但好漢敵不過人多,,一下打翻在地,捉進大牢。

康熙馬上下旨:令調查鰲罪行,大臣們認為鰲拜罪大惡極,理死處孔。但康熙考慮諸多因素;只革去官爵了事。從此;康熙樹立了威望,成為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⑵ 名人故事10-30字

一、高爾基讀書的故事

有—次,高爾基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

二、華盛頓誠信 故事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頓教訓。 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三、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經過多年苦練,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四、厲歸真學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五、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六、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七、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葯,比西方的麻醉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⑶ 名人讀書故事10字

聞一多醉書 :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內里張燈容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故事精簡後:
聞一多讀書成癮,結婚時,人們找不到新郎,最後在書房找到。

⑷ 名人讀書的故事10字

鑿壁偷光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內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容好白天幹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裡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⑸ 名人讀書小故事10字

一、魯迅讀書:嚼辣椒驅寒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二、伽利略讀書:好奇善問伽利略是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麼不沿著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游歷,他就准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杠桿、體比重等理論。

三、聞一多讀書:醉書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四、華羅庚讀書:猜書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五、 侯寶林讀書: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 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 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⑹ 堅持名人的故事10字

司馬光是個貪玩抄貪睡的襲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⑺ 名人故事10字

達·芬奇是義大利著名的畫家,《最後的晚餐》就是他應一座修道院之邀而作的。

當時,他內為了畫出滿意的效容果整日苦思冥想,在牆下來回踱步,好幾天都不動筆。院長一看大為惱火,指責達·芬奇游手好閑,並打算以此為理由剋扣他作畫的酬勞。
有一位善良的修道士偷偷把消息轉達給了達·芬奇,而且還告訴他其他人也常常被院長以各種理由扣減薪酬,只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達·芬奇聽完後,平靜地說:「畫家要構思好才能落筆。我一直在思考貪婪者猶大的形象,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素材。不過,我現在有了靈感,院長的模樣正好可以放在猶大身上。」

⑻ 愛國英雄的故事(簡短 10字以內)

人民的好總理抄 周恩來 名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你要的是名言吧!故事沒有這么短的。

⑼ 伊索的名人故事10字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擬人化的動物,它們的行為舉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藉以形象化地說出某種思想、道德意識或生活經驗,使讀者得到相應的教育。伊索寓言經典故事排行榜希望能帶大家重溫這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Top.1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Top.2 狼與鷺鷥原文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裡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麼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Top.3 小男孩與蠍子
有個小孩在城牆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隻蠍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蠍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Top.4 掉在井裡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裡,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獃在那裡。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與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狸踩著他的後腳,跳到他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准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
Top.5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准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藉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⑽ 名人故事10字有沒有。

列寧小時候摔了一個花瓶 沒有撒謊
林肯做小店員的時候跑很遠的路把多找的錢給客人送回去
華盛頓和櫻桃樹的故事

小時候的比爾·蓋茨十分好動,常常不能靜下來。他最喜歡就是坐在木馬上搖搖擺擺地晃著,有趣的是,即使現在他已長大成人,有時仍會不由自主地搖著呢!這成了他獨特的小動作。

<br> 牛頓三歲時,已顯露出其不平凡之處。當一般的小朋友喜歡跟朋友四處奔跑和嬉戲時,他卻寧可獨個兒躲在屋子裡,拿著錘子和鐵釘,叮叮鐺鐺地打在木板上,製作喜歡的小工藝。

惜財之德(李嘉誠)
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准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 便欠下身去追撿。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見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後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後,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港幣,遞給保安作為酬謝。
為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若我不去撿硬幣,它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費」
珍惜財富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修養,一種品德。記得小時候父輩們曾教育我們說:惜衣有衣穿,惜錢有錢用。所以節約是美德,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二、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里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著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
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
「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
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
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
「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著,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

明代學士解縉的故事

解縉巧對諷權貴
明朝翰林大學士解縉堪稱詩詞名家,他自幼聰明好學,7歲能詩善文,且生性剛直。
一次,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信解縉有此高才,他宴請幾個權臣顯貴作詩,派人叫解縉前來應對,想有意當眾奚落他一番。
解縉來到李府,只見大門緊閉。家人說主人吩咐要他從小門進入,他站在大門口硬是不走小門。李尚書聞情走來大聲說:「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即答:「大鵬展翅恨天低。」尚書聽了大吃一驚:呵,這小子口氣倒不小,忙命人打開中門相迎。
剛入席,一權貴便想借題嘲笑他母親在家做豆腐,父親挑上街叫賣的貧寒身世,對他說:「聽說才子能出口成對,今日請你以你父母職業為題如何?」解縉聽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戶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眾人聽了,無不拍案叫絕。那權貴卻魚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顯貴見解縉身穿綠襖,便也出一上聯譏諷他:「井裡哈蟆穿綠襖」;解縉見那人身穿紅襖,靈機一動說出下聯:「鍋中螃蟹著紅袍」。那顯貴聽了暗想:這小子好厲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卻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無理發泄,只好自認倒霉。
酒過三巡,尚書欲壓服解縉,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說:「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聽罷,用腳在地上一頓,說:「地作瑟琶路作弦,哪個能彈!」口氣比他還高。尚書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這時,解縉舉杯祝酒說:「難得今日群才雅集,我願題贈一聯助興」。尚書聽罷,忙叫人拿來文房四寶,解縉揮毫舞墨,然後擲筆大笑而去。眾人走過來一看,瞠目結舌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是一副借物寓諷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縉巧對曹尚書
明代有個學士叫解縉,是一個有名的才子。據說,他六七歲就能吟詩作對,人們都稱他為「神童」。他家與曹尚書家的竹園相對,於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門上貼了一幅對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園景色哪能讓他借用呢?於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縉見了,就在對聯下面各添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更加生氣,馬上命令人把竹子全部砍光。解縉見後又在對聯下面各加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這一次,曹尚書感到十分驚奇,就讓人把解縉叫來。解縉來到曹家時,見正門關著,就高聲說:「正門不開,這可不是迎客的道理。」曹尚書在門內說:「我出上聯,如果你對得出下聯,我便開門迎接。」接著,念道: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對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尚書又念一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縉立刻接出下聯: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曹尚書聽解縉對答如流,連稱「奇才」,馬上開了正門迎接。待解縉進了屋裡,曹尚書便問:「你父母是做什麼生意的?」解縉想起父親每天賣水,早晨、夜晚水桶里映出了太陽和月亮的影子,母親紡線織布,雙手忙個不停,就回答:
嚴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轉乾坤
曹尚書聽了,不得不佩服解縉的奇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