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名人的故事大於200字

名人的故事大於2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21 00:42:41

『壹』 名人的故事,十個以上,每個故事200字以內。

馬克吐溫年輕時就在一家報社工作。六個月以後,總編輯叫他明天不必再來了。馬克吐溫就問為什麼?總編輯說:「因為你太懶。」馬克吐溫聽了笑著回答:「你要經過六個月的時間才發現我懶,可是我卻在進報社的第一天就知道了。」
2.後漢時曹操近臣楊修,九歲時就非常聰明。一天他的父執孔平坦來訪由他接見,他准備楊梅招待,孔平坦見了就戲問:「這是你們家的果子?」楊修馬上回答:「我從來沒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3.宋代
蘇軾當杭州縣令時,有一縣民做扇子謀生,可是天涼,扇子賣不出去,於是欠稅。東坡就叫他拿扇子來在上面畫上枯木竹石,畫了二十餘把扇子。那縣民才走出縣府大門,就有人來爭購。因而把欠的稅,全部還清。
4.愛因斯坦在新聞記者招待會上提出了他對人生成功的看法。他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示:「假如A代表一個人的成功,則我可以寫成下列的公式A=X+Y+Z,X代表工作,Y代表游戲。」記者說:「那Z代表什麼?」愛因斯坦笑著回答:「Z是把你的嘴巴閉起來。」
5.芬蘭指揮家鮑理司˙賽博夫婦到美國來表演。他們住的房子,據說常常鬧鬼。第一天晚上果然被鬼的聲音炒醒了。賽博太太要她先生去看看,可是這位名指揮家卻說:「不,親愛的,還是你去好了。因為你的英語說得比我好些。」
6.莫扎特六歲時,在德國慕尼黑市的皇宮舉行第一次演奏會。因為宮中地板光滑,所以他一進宮門,就滑了一跤。這時有一位小公主,走過來把他扶起來,還吻了吻他的手。莫扎特非常感激,不知如何答謝,就說:「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娶你做新娘。」
7.1984年美國大選,杜魯門總統從白宮趕往其家鄉投票,有一批記者先生追到總統家中,竟沒有見到總統。後來碰到總統時,一位記者就問他一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杜魯門總統回答:「有一輛警車要我們停下來,看樣子彷佛今天有一位要人經過這小鎮。」
8.有一次,有位新聞記者問甘奈迪::「你怎樣成為二次大戰時的英雄的?」甘奈迪回答:「他們把我的巡洋艇弄沉了,我就成名了。」我們知道甘奈迪當時搭DT108號小艇,被敵方擊沉,他也因此負傷。
9.蘇格拉底的太太非常兇悍。有一次,她大發脾氣,把蘇格拉底大罵一頓,還有餘怒未息,就提了一大桶水,澆到她先生頭上。蘇格拉底搔了搔淋濕的頭發,笑道:「雷聲以後必有大雨,這是自然法則,也證明這是真理。」
10.林肯有一次夢見自己參加集會。他走路時,眾人就讓出一條路來,讓林肯走過。。這時在一大群人中,有一個悄悄地說:「他只不過是一個面貌平凡的人。」林肯聽了,就說:「朋友,上帝喜歡面貌平凡的人,所以他生了許多面貌平凡的人。」
11.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談自己的成功秘訣:「我以為我最大的優點,是能夠鼓起人家的熱誠,要叫人家能夠盡心竭力,最好的辦法是賞識他,贊美他。上司的指摘,是最容易消滅部屬的信心的,我還沒看見一個人,在被吹毛求疵時,能比在被贊賞時把事情辦得更好。」
12.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愛略華說:「我覺得哈佛現在的確可以稱為智識寶庫,不過我在想,哈佛之能成為智識寶庫,是由於大一新生帶了智識來,而大四畢業生卻只帶了一點點智識離校。」
13.美國哈佛大學名教授屈萊奇是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有一次他在講壇上教授莎士比亞課程不小心一腳踏空,跌到講壇下面。他站起身來,氣勢巍巍地對那些學生說::「教了四十年書,這是我第一次跌落到聽眾一樣的水平。」
14.蕭伯納年輕時喜歡騎單車,,有一次跌斷腿骨,他的女同學很體貼照料他,蕭伯納擔心自己意志不堅,會向這位女同學求婚,決定溜走。可是不小心從樓梯上跌到樓梯下,兩條腿都跌壞了。結果他果然問她肯不肯和自己結婚,當女同學點頭時,蕭伯納昏了過去。
15.一位女士對毛姆說:「我和一位男士相處很久,可是不敢斷定,我是不是愛上他了。」這位名作家對戀愛的考驗有非常獨特的看法。他說::「只有一個辦法可測驗你是否真正愛上他,你願意不願意用他的牙刷刷牙?」
16.有人問大仲馬說:「你為什麼可以泰然步入晚年呢?」他大不以為然地反駁說:「我花盡了一生的時光才活到了今天。」
17.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一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一雙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癒,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18.女小說家阿加撒˙克里斯蒂的丈夫是個考古學家。有一次,在一個集會上有個朋友問她:「像你這樣富有想像力的女人,嫁給一個玩古物的人,你感覺如何?」這位偵探小說家說:「考古學家是最理想的丈夫,你想,愈是老的東西,他愈是喜歡。」
19.伏爾泰於1727年訪問英國。他發現英國人非常仇恨法國人,一群英國人向他怒吼:「殺了他,把這個法國人弔死!」伏爾泰說:「英國人!你們因為我是法國人而要殺我,難道因為我不是英國人而受的懲罰還不夠嗎?」英國人聽了哈哈大笑,居然一路送他安返寓所。
20.李白死後遺體葬在採石江頭。往來詩人都在他墓上題詩。有人寫了一首絕句:「採石江邊一抔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21.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22.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客人問他:「六一是什麼意思?」他說:「我有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客人說:「那隻有五個一啊!」歐陽修說:「再加上我一老翁,豈不成了六一?」
23.有一次,某處舉行模仿卓別麟演技比賽,參加的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卓別麟自己也隱名參加,結果他得的竟是第三名,卓別麟覺得這是他一生最大的笑話!
24.美國史密斯女子大學有個女學生,有一次因赴男朋友約會而遲歸宿舍,只得爬窗戶進去。可是窗戶太重,她的力氣抬不起來,忽然窗內有人來幫她忙,還輕聲對她說:「不要讓旁人看到。」爬進一看,正是笑容滿面的威爾遜校長。
25.一個巴黎的酒保說:「一個顧客喝過兩杯雙倍的馬丁尼酒以後,我就可以說出他的國籍。。法國人談戀愛,西班牙人跳舞,德國人誇口,義大利人唱歌,愛爾蘭人打架,美國人要站起來說。」
26.喬伊勃朗在太平洋戰爭中到東方旅行,碰到麥克阿瑟將軍,兩人在一起照了個相。闊嘴明星連說:「能與閣下照相,三生有幸!」可是麥克阿瑟將軍卻說:「這張相是為我小兒子而照的,他常盼望他的父親能和名人在一起照相。」
27.美國雜志編輯寫作家馬丁˙勃慈鮑姆有一天晚上問他太太:「今天過得怎麼樣?」他太太說:「不錯。最近一期的雙親雜志,對糾正行為浪漫的女孩子很有功效。」那位編輯丈夫聽了很高興,馬上問:「是哪一篇文章?」他太太說:「不是文章,我把雜志捲起來打她們,,要他們改正。。」
28.老羅斯福總統年少時在哈佛大學念書。有一次他背一首詩中間有一句是:「當希臘,她的膝蓋為了祈求而跪下。」可是他一背到「當希臘,她的膝蓋…..」就背不下去,四五次都是這樣。在英文中,希臘(Greece)的發音和潤滑油(Greece)的發音相同。所以老師就開玩笑說:「羅福斯,也許你在替她膝蓋加一點潤滑油,她就可以滑過去了。」弄得課堂里鬨堂大笑。
29.唐房玄齡病重,有人要去探病。戶部郎中裴玄本說:「房公病輕不妨去探問,若病重,何必去探?」話傳到房玄齡耳中。後來裴玄本隨他人一起去探病,房玄齡笑道:「裴郎中來了,玄齡可以不死了。」
30.宋代詩人王安石棋品甚差,跟人家下棋發現自己快要輸了,就把棋子收起來。他說:「下棋只是游戲,何必動真感情。你們就隨便算我贏,等到下罷.

『貳』 名人故事200字

1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版士。他為官清廉權,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2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自己選吧!!

『叄』 名人的故事200字

2.毛澤東
他總是擠出時間看書。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到處都是書,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為了讀書,毛澤東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帶一箱子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他反對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重點書他總是一篇篇仔細研磨,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都細細濾過。對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毛主席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他都反復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劃。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的還把書、文中精當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毛主席動筆讀書,還糾正原書中的錯別字和改正原書中不妥當的標點符號。他還提倡「古為今用」,非常重視歷史經驗。在他的著作、講話中,常常引用中外史書上的歷史典故來生動地闡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藉助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來指導和對待今天的革命事業
3.魯迅
非常講究讀書方法。他提倡博採眾家,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有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對於較難懂的必讀書,他的看法是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他還提倡在「泛覽」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張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與實踐相結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對看不懂的地方,他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積累材料。曾說:「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夠速度!

『肆』 名人故事(200字以上)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版於是叮囑朋權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伍』 名人小故事100至200字左右

1、大衣——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成名之前,生活拮據,衣著隨便。有一位朋友曾勸他說,應該添置一件大衣,否則難
以進入社交界。他笑著答道:「我本來就默默無聞,就是穿得再漂亮也沒有人會認識。」
幾年後,成了大科學家的愛因斯坦和從前一樣,依然衣著簡朴。那個朋友再次提醒他,快去做件與
自己的身份相符的大衣。他還是笑著回答說:「現在即使穿得更隨便些,同樣也會有人認識我。」
2、魯迅棄醫從文
在中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黑暗年代,魯迅抱著醫學救國的熱情東渡日本留學。當他從電影
中看到中國人被日寇砍頭示眾、周圍卻擠滿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後,內心
受到極大的震動。
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他毅然棄醫從文,立志用手中的筆來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的靈魂。
3、玩笑——喬治.居維葉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是比較解剖學的奠基人,對古生物學也很有研究。一天,他的學生和他開
了一個玩笑。當時,居維葉正在工作室里忙於實驗。突然,門被兩只犄角頂了開來。一個怪獸隨後
沖了進來,張著血盆大口。
居維葉聽到聲響,抬頭看了一眼,又低頭做事了。事後,學生們好奇地問道:「先生,您怎麼一點
也不害怕?」」這很簡單,因為所有帶蹄子的動物都是食草動物。」他笑笑說。
4、起鬨——喬治.費多
喬治.費多是著名的法國戲劇家,特別擅長於寫滑稽劇,《馬克西姆家的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可是該劇在首場演出時卻不被觀眾看好,但該劇演出時卻深深打動了觀眾,劇院里的喝彩聲此起彼
落。
費多那天晚上也在看戲,而且也和其他人一樣大喊的叫。「費多,你難道瘋了嗎?」朋友迷惑不解地
問。「沒瘋!」費多解釋說,「只有這樣我才聽不見觀眾謾罵的聲音,自己不會因此而傷心難過。」
5、派克」的來歷——周恩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來和一位美國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
幾分諷刺,得意地發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周恩來聽了風趣地說:「這是一位朝
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念
吧!「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美國記者的臉紅到。

『陸』 名人故事,200字左右!

鑿壁借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 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准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到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柒』 名人故事 200字

Top1:伽利略質疑權威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麼解釋?」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台。

後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Top2:小歐拉懷疑上帝

小歐拉在一個教會學校里讀書。有次,他向老師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老師是個神學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顆星,聖經上也沒有回答過。這個老師不懂裝懂,回答歐拉說:"天有有多少顆星星,這無關緊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鑲嵌上去的就夠了。"

歐拉感到很奇怪:」天那麼大,那麼高,地上沒有扶梯,上帝是怎麼把星星一顆一顆鑲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親自把它們一顆一顆地放在天幕,他為什麼忘記了星星的數目呢?上帝會不會太粗心了呢?」

老師又一次被問住了。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怒氣,這不僅是因為孩的問題使老師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師把上帝看得高於一切。小歐拉居然責怪上帝為什麼沒有記住星星的數目,言外之意是對萬能的上帝提出了懷疑。

在歐拉的年代,對上帝是絕對不能懷疑的。小歐拉沒有與教會、與上帝"保持一致",老師就讓他離開學校回家。但是,在小歐拉心中,上帝神聖的光環消失了。他想,上帝是個窩囊廢,他怎麼連天上的星星也記不住?他又想,上帝是個獨裁者,連提出問題都成了罪。上帝也許是個別人編造出來的傢伙,根本就不存在。

Top 3:小歐拉機智改羊圈

小歐拉幫助爸爸放羊,成了一個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讀書。

爸爸的羊群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隻。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佔地6平方米。他發現他的材料只夠圍100米的籬笆。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將是110米(15+15+40+40=110)父親感到很為難。

小歐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歐拉會有辦法。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歐拉卻堅持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於同意讓兒子試試看。

小歐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准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為中心,將原來的40米邊長截短,縮短到25米。跑到另一條邊上,將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

父親照著小歐拉設計的羊圈紮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

父親感到,讓這么聰明的孩子放羊實在是及可惜了。後來,他想辦法讓小歐拉認識了一個大數學家伯努利。通過這位數學家的推薦,1720年,小歐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大學生。這一年,小歐拉13歲,是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Top 4:8歲高斯發現了數學定理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有一天高斯的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對同學們說:「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這個8歲的小鬼怎麼這樣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他以後也認真教起書來,並且還常從城裡買些數學書自己進修並借給高斯看。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後便在數學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Top 5:陳景潤攻克歌德巴赫猜想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捌』 名人故事200字左右

諸葛亮小時候的故事

一天,老師對同學們說:「誰能在中午離開教室?」於是,大專家都開始想辦法。屬可是,諸葛亮卻在那裡倒頭大睡。
同學們問他:「你在這里睡覺,就能想出辦法媽?」
諸葛亮說:「我已經想出辦法了,辦法就是睡覺。」
大家議論紛紛,不知道諸葛亮會搞出什麼名堂來。
一轉眼,就到了中午,諸葛亮起來了,他找到老師,表達了自己對老師的不滿,搞得老師頓時火冒三丈。於是,老師命令大家把諸葛亮趕出教室。
諸葛亮被大家趕出教室之後,對老師和同學們說:「老師,您之前提過一個問題,是問誰能在中午離開教室?現在我不是離開了嗎!」
老師頓時恍然大悟,誇諸葛亮是個聰明的孩子。
這時,大家也都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