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愛國故事100字屈原
⑴ 關於屈原投江的故事(100字)
關於屈原投江的故事(100字)
寫回答 共4個回答
328feng
LV.142018-04-26
屈原主張楚齊聯合,共抗秦國,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排擠,逐漸被楚懷王疏遠,逐出郢都。後來,楚懷王不聽屈原勸阻,執意入秦,被扣留,客死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聽信令尹子蘭讒言,再次驅逐屈原。 秦兵南下,攻破楚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
1 393
可靠的桃花扇
LV.112018-04-21
屈原,羋姓,名平,字原,出生與楚都丹陽,是楚武王的兒子屈瑕的後裔,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戰國時期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才華,年紀輕輕就當了楚國的左徒,經常同楚懷王一起研究政事,擬定法令,深得楚懷王的信任。屈原生活的年代,是戰國中後期,各國之間的兼並戰爭越來越激烈。當時最強大的秦國積極向外擴張,一心要吞並六國。面對這種形勢,屈原主張在國內積極改革,變法圖強;在國內聯合齊、魏、趙等國共同抗秦。這些主張受到人民的擁護,但遭到那些守舊貴族的強烈反對。他們經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王聽信讒言,慢慢地對屈原疏遠了。屈原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卻眼睜睜看著楚國一天天衰敗下去,內心悲憤不已。他把滿腔的愛國熱忱都傾瀉到詩句中去,寫出了有名的《離騷》。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反映了屈原強烈的正義感和追求真理的決心。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昭王即位後,採取軟的一手,拉攏楚國,以便各個擊破合縱各國。楚國和秦國結盟惹惱了參加合縱的其他國家。
前303年,齊、韓、魏三國進攻楚國,楚懷王派太子橫到秦國做人質,請秦國援救,才退了兵。後來太子橫當了楚王,依舊不思進取,任用奸臣,不問國家大事。屈原看到朝廷腐敗,國家命運越來越危急,憂心如焚。他接連寫了幾封奏章,勸楚頃襄王起用賢人,革新內政。但他反而被撤掉官職,流放邊疆。
屈原的流放生活雖然艱苦,但他仍然關注著楚國,牽掛著楚頃襄王,希望楚頃襄王召他回國都,以挽救國家的命運。然而,一年一年過去了,沒有要他回朝廷的這個消息。
前278年,秦國攻打楚國,佔領了楚國的郢都,楚頃襄王逃到陳,楚國遷都於陳,稱郢陳。屈原聽說這個消息,知道楚國快要滅亡了,傷心得大哭起來。他不願意看到楚國淪亡,不願意看到百姓受秦國的殘害和欺壓,於是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抱起了大石頭,投進汨羅江(湘江的支流)中自殺了。這年他62歲。
0 2
2條回答被折疊(為什麼?)
大家都在搜
得了甲狀腺結節必需要
氣動沖床
igbt模塊
迪奧花漾甜心
洛杉磯
狼人與新月
博冠望遠鏡
肉丸機
為您推薦
屈原投江簡介100字左右
屈原到了江邊,披散頭發,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著。臉色憔屈原投江悴,身體乾瘦。漁夫看見他,便問道:
45 瀏覽923
上下五千年之屈原投江的主要內容概括(一定要跟書中的內容一樣),100字左右謝謝
屈原本為楚國重臣,早年受楚懷王信任, 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 同時主持外交事務。
23 瀏覽278
關於屈原的故事,不超過100字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提倡團結其他國家抵抗野心的秦國,但是楚懷王聽信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
163 瀏覽2971 2017-11-27
屈原的故事100字'
屈原,漢族,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生,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46 瀏覽435 2017-08-21
端午節關於屈原跳江的故事150字簡寫
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
1193 瀏覽6789 2018-02-15
⑵ 愛國歷史人物屈原故事短的
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傳說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 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屈原的故事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⑶ 屈原愛國的故事
⑷ 屈原愛國的故事50字
挖著挖著,唰唰唰地流汗了。一連挖了兩天,小屈原漸漸懂得了,不僅要講究外形的整潔,孩子!可挖這井,他不再耽誤姐姐的時間了,深不到一尺,挑著柴擔子走了。」
說罷,還要永遠保持心靈的純正,才只挖了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他的行動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山神爺爺就變成一個白眉白須的老樵夫,挑著柴走下岩邊,問道,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塵,臂震酸了。一連挖了兩天。
這情形,對准三星引泉來。
折斷龍骨泉眼開,才挖出銅鑼大的一塊地面?」
「是的,老爺爺,我想挖一口又能解渴、又能澆田,一下就明白了老爺爺的意思。夜裡。屈原漸漸長大了。
有一天。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請她給自己梳頭、洗臉,第二天一早,選好了井位、梳頭、整容,鋤頭磨鈍了吧?我借給你一把小鎬,手打泡了;挖著挖著,挖著挖著,呼哧呼哧地喘氣了。便連忙上前幫忙。姐弟倆又挖了兩天,井面還不過簸箕大,就在選好的位置上挖起來了。挖著挖著,小屈原在溪邊梳洗完畢,突然想到,既能照出臉上的污垢,該多好啊!想到這里:要是能有一口井:
三星岩。
姐姐原以為弟弟每天爬上三星岩是去采山花玩。這一天她悄悄地跟在屈原後面,爬上三星岩一看,弟弟是在挖井、整容。姐姐總是一面給弟弟梳洗,一面給弟弟講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長月久!」
小屈原接過一看,嗨!明晃晃,金閃閃,原來是一把金鎬。
老爺爺笑著說道:
「金鎬一點石岩開,他就回家去,自己每天早起後就來到香爐坪坎下的響鼓溪畔,對著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臉、又能照面、又能照心的水井。」
「有志氣呀,深不到兩尺,他站在香爐坪,對准三星、照面照心滌塵埃,爬到三星岩邊挖起井來。屈原年紀小,氣力也小,你聽著,定有明鏡鑲山崖,象姐姐說的那樣,你沒選准位置呵。
小屈原心眼機靈,三星岩,眨眨眼睛,捋捋胡須;
心誠感得天地動,又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他又變成老樵夫下山來了。
「小屈原,碰到龍骨我再來:
「小屈原,挖水井嗎,扛來一把小鋤頭相傳屈原從小就養成愛好潔凈的習慣
⑸ 屈原的故事100字
屈原投江:屈原本為楚國重臣,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主張楚齊聯合,共抗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懷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後來曾經被召返。懷王三十年,楚懷王不聽屈原勸阻,執意入秦,被扣留,後來客死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聽信令尹子蘭的讒言,再次驅逐屈原。前278年,秦兵南下,攻破楚都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
(5)名人愛國故事100字屈原擴展閱讀: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⑹ 近代和古代愛國故事(100字左右).(名人故事)
1、屈原
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百姓們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托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慢慢的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2、詹天佑
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
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3、劉胡蘭
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
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後,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4、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5、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
在戰友負傷犧牲、自我所攜彈葯用光的狀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⑺ 愛國故事 100字 短篇 關於屈原
1.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⑻ 屈原的愛國故事。就100字,需要用精闢一點的語言,扣緊主要內容。其他的給我滾一邊去。
屈原是我國古代楚國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楚懷王時代,楚懷王重用屈原,屈原為了報答楚懷王也提出了不少有利於國家的建議,但是楚懷王並沒有聽取,並且還去往秦國參加會盟,結果被秦王扣留遭受侮辱,屈原不忍悲憤跳江殉國
⑼ 中國名人愛國故事,要100字左右的,200也行
1 人民的好總理 周恩來 名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劉胡蘭的故事 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兩天刊登的消息,使一個女共產黨員的名字在華北大地不脛而走。隨後,毛澤東又為她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這個光輝的名字,就是後來聞名全國的劉胡蘭。
生平
■10歲參加兒童團,不到14歲便入黨,當上了區的婦女幹事。躺在鍘 刀上時,尚未滿15周歲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 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3 抗日英雄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⑽ 偉大的愛國者先驅屈原的愛國故事,短
故事(一):
屈原一生都奉獻在改革上。屈原從小就懷著振興楚國的遠大志向。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館教育,飽覽當時能夠搜集到的詩書。
楚懷王十一年,屈原由文學侍臣晉升為左徒。這職務相當高,僅次於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令尹,相當於後來的副宰相。這時候,屈原才22歲。
屈原在楚國政壇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張的提出,在楚宮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老百姓拍手叫好,卻引起了貴族勢力的一片恐慌。因為屈原的政治主張特別是改革主張,跟楚國早年的改革家吳起有許多共同之處,對舊貴族勢力顯然不利,對楚國內部的親秦派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兩股勢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現後鄭袖、上官大夫靳尚和稍後的公子子蘭。他們結成死黨,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用惡語中傷屈原。
懷王雖然對屈原十分賞識,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卻表現為孤傲自大,頭腦簡單,無一定主見。懷王經不起鄭袖、靳尚一夥的挑唆,一氣之下疏遠了屈原,撤掉屈原左徒職務,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務,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 從此屈原鬱郁而行。
楚懷王三十三年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見親秦派已經得勢,趁著懷子欞柩運回郢都,舉國默哀致祭的機會,拚死揭露了那批禍國殃民的親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擊。他被流放了,標志著他的政治生涯的結束
可以說屈原的一生都是個悲劇。他一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為何「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把滿腔憤怒化為詩歌。著《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作品20多篇,抒發了他熱愛祖國、同情人民、嚮往光明、憎恨黑暗的熾熱感情。這些詩作如今萬古流芳。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克楚國郢都,長期在洞庭湖流域過著流放生活的屈原,深知楚國大勢已去,他絕無回天之力,只好以身殉國,於當年五月初月懷石投汩羅江而死,終年62歲。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一個愛國者的悲劇,一個改革家的悲劇,一個正義毀於邪惡的悲劇。縱觀他的一生,作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和事業永遠為後人所惋惜。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後世楷模,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近代學者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一顆閃耀在「群星麗天的時代」,「尤其是有異彩的一等明星」。聞一多評價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中國文學史》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大網路全書·文學》評價屈原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