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愛讀書故事800字作文大全
⑴ 我的讀書故事 800字作文 求原創!!
讀書是人的一大樂趣,書是知識的源泉,裡面有我的一方凈土.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我的一大愛好,我愛讀書,所以我快樂.
每當到星期六星期天時,我都會迫不及待地到書店裡去看書,買書,以致於我的寫字台上面堆滿了書,最後索性在上面搭了一個小書架,在書的海洋里自由地遨遊.記得有一次,我在家看書入了迷,媽媽叫我去買包味精,我答應了,但沒有動身.媽媽從廚房出來,看見我在看書,生氣地對我說:"你怎麼還不去呀!"我這才出了門.在路上我邊走邊看書,沒想到到了商店一摸口袋才發覺錢沒帶,原來是剛才看書忘記了,我回到家跟媽媽說明了原因,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書是知識的寶庫,讀書使人心明眼亮,在書中,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東西.曾經我讀過許多名著小說,如《西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愛的教育》、《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尼爾斯騎鵝歷險記》等一些文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懂得了堅強,面對困難要有毅力;《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同學、老師、父母之間要和睦相處,讓我懂得了要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愛親人.而《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徹底把我給帶進了童話世界等.就拿《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來說,保爾真不愧為無產階級英雄.他把整個生命和精力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革命事業.他頑強的毅力、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我們這一代所應具備的.《愛的教育》非常有教育性,讓我從中吸取了許多知識.小說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小故事"."書中敘述之愛,師聲之情,朋友之窗,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卻感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次才好,於是不覺就感激地流淚."我愛讀書.書真是讓我著迷.
書的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它形影不離,有了書,我就有了勁頭;有了書,我就有了進步.書,你真是我的良師益友啊!所以說,我讀書.我快樂!
⑵ 關於名人讀書故事的作文
周恩來讀書,被老師提問為何讀書,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⑶ 名人的勵志故事,作文,800字左右
1.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
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2.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
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3.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准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
一個鍾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鍾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隻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
1.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2.范仲淹兩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賴。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的人,他酷愛讀書,由於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於是他當掉衣服,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後終於苦學成才。
外國名人:
1.戴維·赫伯特·勞倫斯(1885-1930),英國文學家。
D.H.勞倫斯的父親阿瑟·勞倫斯是一位礦工,他所受的教育僅僅夠他艱難地讀報紙,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滾滾的炊火前,一邊烤早餐臘肉,用麵包接著臘肉上滴下來的油,斷斷續續地讀著當天的報紙。
2.傑明·富蘭克林(1706.1-1790.4),美國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卓越的科學家。他是美國十八世紀僅列於華盛頓之後的最著名人物。
1723年,富蘭克林17歲,他因與兄長的不合而離開家庭,獨自來到費城謀生。在這里,他從印刷工人開始,一直到擁有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辦報紙,走過了一段艱辛的謀生之路,最後獲得人們的承認,成為德高望重的傑出科學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
⑷ 愛書的故事作文800字
我愛書,愛書中那優美快樂的生活。
從小時候第一本小人書開始,我就對那些公主,神仙感到好奇,希望我也會變成無所不能的神仙,變成美麗善良的公主。在我眼裡所有的通話,所有的傳說,所有的鬼故事,都是真的。多麼嚮往呀,甚至快到了走火入迷的狀態。
是時間救了我,讓我沒有太投入。我長大了,漸漸對那些幼稚的書置之不理,原來快要翻爛了的書已經泛黃,但我還是沒有管他,隨父母把他扔了,讓它招蟲子,我不會攔著。上小學,我開始喜歡上了名著,這些名著有些科幻,但是卻饒有趣味,有些難懂,所以比較適合我。我每次去書店,都是直沖兒童名著,買上好幾本,躲在被窩里乘晚上的讀。想著這些書,我做夢都是琳琅滿目的好書。直到被媽媽關上燈,逼我睡覺或者讀完為止。
到了三四年級,我愛上了少年讀物,尤其是那些歷險記、歷史等,這些書比較現實了。看完以後我又在想像:我想像魯濱遜那樣漂流在荒島。我想像卡拉娜那樣一個人在海豚島上生活十八年。我也想八十天環游完地球。呵呵,多麼有趣的想法,誰知道能不能實現呢?那些尤其特別歷史人物,也是在我心中刻下了烙印。 作文:http://www.dxzw.com
現在我喜歡這些大名著和優美的文章,當然還有一些少年名著。散文,那些優美的線條,那些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色,那是人間天堂,讓我嚮往。少年名著,讓我們這么大的孩子懂得社會的緊張,成才的需要,未來的隱患,還可以讓我們看到一些真實、幻想、科普結合和東西。大名著,是綜合性的,彷彿從一個人出生的第一刻起到上學、畢業、交友、成年、成家、持家……直到死都讓我們清晰的看見,它不必要有美好的句號,只要有清晰可見感人的故事情節,已經讓人感受非凡了。
書和我的生活,和我的故事就這么簡單,就像和朋友來往一樣,酸甜苦辣,還長見識。書,帶我駛向浩瀚的知識海洋,我永遠的生活輪渡。書,讓我投入無限神,我一生快樂的想像老師。書,讓我攀登上高高的夢想山崗,我永恆的安全護航。書,我的朋友,我生活的光輝在我的書上閃爍著燦爛的光芒。
⑸ 《名人的讀書故事》作文
諸葛亮小的時候,跟著隱居在襄陽城南的水鏡先生學習兵法。水鏡先生養了一隻公雞,公雞一到晌午啼叫三聲,水鏡先生就下課了。諸葛亮聽課聽得很不過癮。
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褲子上縫了一個口袋,每天上學的時候就抓幾把小米放在口袋裡。當晌午快到時,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雞見有黃燦燦的小米,顧不上啼叫,就啄食起來。剛剛啄完,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裡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雞吃完口袋裡的小米再叫時,水鏡先生多講了一個時辰的課,可把師娘餓壞了,時間長了不免抱怨幾句:「怎麼搞到這么晚,晌午過了,也不知道餓!」
「你沒聽見雞才叫嗎?」水鏡先生說。
師娘是個聰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奧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時候,她悄悄地來到了院子里,只見那隻花頸公雞剛要伸長脖子叫喚,就有人從書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個仔細,又悄悄地回家了。
這天水鏡先生回來,師娘笑著說:「你這個當先生的,還不如小諸葛。」於是她把剛才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聽後一愣,又哈哈大笑起來,心想諸葛亮喂雞求學,真是聰明過人,將來必定是蓋世奇才。
諸葛亮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
【篇二:牛頓在籬笆下讀書】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的家境是清貧的。他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與困苦的境遇作過頑強的斗爭。牛頓少年時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頓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裡。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當牛頓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繼父不幸故去了,母親回到家鄉,牛頓被迫休學回家,幫助母親種田過日子。母親想培養他獨立謀生,要他經營農產品的買賣。
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多麼不願意離開心愛的學校啊!他傷心地哭鬧了幾次,母親始終沒有回心轉意,最後只得違心地按母親的意願去學習經商。每天一早,他跟一個老僕人到十幾里外的大鎮子去做買賣。牛頓非
⑹ 關於讀書的作文800字
讀書的快樂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讓我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享受讀書的樂趣。書讓我們找到一個最好的、最忠實的朋友,它永遠不會拋棄你,也不會背叛你。無論我們是在歡樂或痛苦中,還是在寂寞或彷徨時,書總會靜靜地伴在我的身邊,分享我們的喜悅,撫慰我們的心靈。
古人說:「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存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書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
讀書讓我告別了平庸。古人有「不讀詩,無以言」,今人有「不讀書,何以言」的論調。確實是這樣,讀書可以增長我的見識,豐富我的情感,提高我的閱歷,自然也就與平庸絕緣。讀書可以讓我發覺世界的精彩與生活的美好;讀書可以讓我在閱讀中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分離。這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溝通的快樂。無論在清晨,還是在黃昏,手捧一本泛著清香的書,坐在沁著涼意的草地上,讓碎碎的陽光懶懶地撒在身上,然後在青草與陽光的味道中,用長著觸角的心靈撫摸和領略書中的奧秘,領略在其他地方領略不到的快樂與安謐,充實著平乏的大腦。書真的讓我告別了平庸。
讀書讓我發現真愛。我似乎已經感覺到了徐志摩那片雪花的快樂;「我們都是平等的……」打開《簡·愛》,我似乎被裡面的主人公帶到另一個世界,為她那堅強、寬容而又充滿愛心的品質所深深感動了,看到那令人傷感的場面,主人公哭了,我也哭了,這是真性情的表現。簡·愛那嬌小的身軀卻承受著如此悲苦的命運,常常讓我淚眼婆娑。但她那頑強的性格,博大的心胸,給了我遠離自卑的勇氣,堅定生活的信念。那是一種收獲,一種悲傷後的快樂,一種痛苦後的幸福,一種愛過之後的刻骨銘心。
讀書讓我享受著生活。讀書使我天天樂在其中,這是那種讓我永遠都無法忘懷的感覺。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它是一種享受像聆聽一隻鳥在快樂的鳴叫,像欣賞白雪落地的無聲。也許我真的應該將心靈變成一支精緻的軟囊,裝進鳥鳴,裝進飛雪。不論在哪裡,書中那清雅的醇香,都會充滿甜美的回憶和幸福的情愫。是書中的奧妙讓我快樂,讓我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我愛讀書,書給我解開了許多不解之謎,書給了我一雙觀察事物的慧眼,書給我生活帶來了種種情趣。有了書,我就擁有了通向幸福之門的萬靈鑰匙;有了書,我就擁有了心繫天下蒼生的宏願;有了書,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
這就是書中的奧妙。
讀書的快樂
生活中,有一種收獲,讓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獲;人生中,有一種經歷,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是讀書,讓我朦朧的世界中,學會生活並調動繽紛絢爛的生活積累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於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著這么的一段讓人回味的讀書經歷。
在喧囂的都市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許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與需求。汽車代替了行走,電視代替了觀察,網路代替了交流。我們不否認進步,但我們知道有的東西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純凈的自然,如一本翻黃的舊書,如一首經典老歌。即使我們已經有著e時代的時尚外形,在內心的最深處,也許我們還執著於那種紅袖添香的雅緻、青梅煮酒的風趣,還有,雨夜讀書的清幽。
還記得,小時候,好玩。還因為這樣闖禍了,被父親痛打了一頓。當時不懂得把書好好珍惜,只知道玩。把父親心愛的那本《水滸傳》撕下幾頁,用來折成小時候最流行的紙飛機和同伴一起玩耍。被打後還不理解為什麼父親會為這幾頁紙打了心愛的我,但從此以後,我再不敢對書這樣殘忍了。慢慢還懂得了珍惜它!
我上小學了。讀書讓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列寧讓我們知道了怎樣才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狼牙山五壯士讓我們對英雄有了敬慕。隨著我逐漸地成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原來的小人書、機器貓、故事會,都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那種渴求。於是努力尋求更多更喜歡的書籍來陪伴我度過快樂的時光。
讀書已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內涵。我喜歡讀春季的鳥語花香,讀夏季的雷鳴雨飄,讀秋季的梧桐落葉,讀冬季的冰封雪塑。還有課後,我和同學們常聚在一起,為梁山好漢喝彩,因火燒赤壁興嘆,隨黛玉葬花落淚,被保爾精神鼓舞,我們一起體味獨孤九劍後的超然境界,品悟金戈鐵馬後的歷史風雲,有時還會因分歧爭得面紅耳赤,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會心一笑。
每個人,也許都會有類似的夢。我們無法丈量自己生活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一本讓人受益的好書,也許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總希望在浮塵半日的悠閑里,陪伴我們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書;總希望喧囂繁復之後,留一隅書香,讓好友相聚往來吟唱……
面對讀書,我會快樂,我會努力,高揚知識的風帆,在時代競爭的大潮中,掛雲帆,濟滄海……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⑺ 名人愛讀書的故事800字
名人愛讀書故事一:陶行知愛讀書的故事
陶行知小時候十分聰明。他常到鄰村葉家玩,看到廳堂里的對聯字畫,就用竹條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讀書的年齡,家裡卻無力繳納學費,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開館教書,很喜歡聰明好學的陶行知,願意免費收他為學生。這樣,6歲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啟蒙教育的機會。9歲時,陶行知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他聰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吳爾寬先生的學堂伴讀,陶行知這才正式入學。在那裡,陶行知練出了一手好書法。啟蒙教育結束之後,他便進入學堂,讀四書五經。
10歲時,因父親失業,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讀。他每天砍一擔柴,挑到城裡賣掉後再去上學,每天往返20里,就這樣學完了四書五經。這時的陶行知已深知讀書對窮孩子來說是多麼不容易,因此學習更為刻苦自覺。他聽說距黃潭源村15里的小南海航埠頭曹家,有一位滿腹經綸的前清貢生王老先生在主持學館,便前去求學。王老先生被他的誠意所感動,便免費讓他伴讀。
少年陶行知迫於生活的壓力,不能一心讀書,必須經常參加勞動。他有時替父親挑瓜、挑柴進城出售,有時幫母親挑水、洗菜。崇一堂校長見陶行知勤奮好學,便允許他免費入學。這樣,15歲的陶行知進入了崇一學堂。
由於基礎扎實,他一入學就直接被編入二年級,畢業時,他的成績名列第一。在崇一學堂讀書期間,陶行知既學現代科學知識,又沒丟下古典文學。因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學堂的同學借來唐詩選本,在吟誦之餘將一本書工工整整地抄完了。還書時,同學的父親問陶行知唐朝詩人中最推崇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並說::「杜詩沉鬱有力,多傷時憂國之作;白詩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學的父親為陶行知有這樣的想法而感到驚奇,他認為陶行知一定會有所作為。後來,陶行知成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
名人讀書故事二:毛主席讀書故事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帶一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那種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昌黎詩文全集》時,除少數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鑽研,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詠,韓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從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讀,五十年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他批註的版本,現存的就有三種。
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他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大全》、《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復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畫。
名人讀書故事三:白岩松讀書的故事
白岩松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邊遠小城,8歲那年,父親不幸辭世,母親用堅強和隱忍挑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惹媽媽生氣,被媽媽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奇怪。
由於太貪玩,白岩松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一次,白岩松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二,他一生氣,竟偷偷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白岩松吃苦耐勞、敢於迎接挑戰的堅強性格。漸漸地,白岩松的成績跟了上來。高三那年,為了讓成績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來裝訂起來,歷史書一共有600多頁,地理書一共有700多頁,語文書一共有1000多頁等等。然後,白岩松一天看每科30頁書,另外還要做數學題。持之以恆,白岩松終於考上了大學。
現在回想這些,白岩松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的錯誤,因為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裡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事,因為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7)名人愛讀書故事800字作文大全擴展閱讀
愛讀書的名言
1、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
2、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6、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7、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8、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9、讀書就應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10、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⑻ 因為(名人偉人),我愛上讀書800字作文
因為名著使我愛上讀書
俗話說得好:「風月為益友,詩書是良師,」是啊,博覽群書能使人智增百倍,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書,就變得枯燥乏味。因此,讀書是必不可少的。
受爸爸媽媽的影響,我從小就愛沂書。記得5歲以前,我還不識字,就聽媽媽講書上的故事,我覺得非常有趣。當時,我就想:要是自己也能看書上的故事,把它講給媽媽聽該多好啊!於是,能識字、會看故事書成了我內心的最大願望,每次,只要看到大人們在看書,我也會捧著一本兒歌書,裝模作樣地逐個指著字,高聲朗讀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的兒歌,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我竟在不自覺中認識了很多字,真的一個人能念陌生的兒歌,看較短的故事了。拼次看完,我總要晰睜呀呀地讀給媽媽聽,然後仰起幼稚的小臉,等待著表揚……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
10歲時,我就已經能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名著原本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非卧龍先生——諸葛亮莫屬了。他上知天文、下識地理,能讓天地飛沙走石,能讓山河自動讓路。但孔明先生的這一切,我總覺得也得益於他博覽群書。因此,對他的崇拜化作了我讀書的不竭動力。
如果說,以前我看書純粹是為了「好看」「有勁」,那麼,現在己讀小學六年級的我則真正體會了「開卷有益」。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進行一次畫畫猜歇後語的比賽。剛開始,媽媽一路領先,我凈輸,可到了最後,我竟然利用從課外書上看到的「死諸葛嚇走活司馬——生不如死」這個歇後語把媽媽難倒了,為了這,我還得意了好兒天呢!
⑼ 求一篇作文800字,名字是:我的讀書故事
我的故事:讀書與人生
廣仔
與書結緣,是我幾歲的時候。那會看的自然是小人書、連環畫,我至今記得一個仙女為救去年而不斷用剪刀剪斷河水的故事,這個故事不但讓我記憶深刻,也煥發了我幼時的想像力……。
而買的第一本書,是在二年級的時候。那年我8歲,期考時生病了所以語文才考92分,但年輕的語文老師偏偏決定,92分及以下的都不會得到她的獎勵,而她也不希望這些同學去買她所獎勵的書,「你們差生不配」。當時我心裡被針刺般很不高興,但到假期時碰到了這本課外讀物,我還是掏出自己很少的零花錢把它買了下來,8毛錢!呀,書中的故事挺吸引我的,我用了近2000字改寫了其中的一個,是一對夫妻用兩棵棕櫚樹最終撐起了日和月的傳說。令我高興的是,三年級使語文老師換人了,而我的語文成績得了好幾次滿分,但那樣的獎勵再也沒有過。
我在長大,父親自然也很為我的成長著想。他給我訂了好多雜志,有《少年科學》、各類中小學生作文選等。但我從來就沒有真正花心思給那些作文選投稿過,看別人發表作品引起老師燦爛的笑容我也就心熱了幾分鍾,嘿,當時要是有人在我背後推我一把就好了……自我買了那第一本書之後,自己買書的熱情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我很少吃零食,但書買了不少,像《故事作文》、《故事大王》、《童話大王》、《故事會》、《故事家》等當時都是期期不落地買,但現在保存最多、保存較好的也就是《故事會》,情結已經深到非一般人的地步……
小學畢業,住在5樓我那顯得有些暗的個人小屋裡,我數著5年來我所剩存的圖書,除了捐給學校的54本和被同學「不小心弄丟」的好些書本,還有187本,我心嘆,起碼有250多本的。初中的時候我開始訂雜志,也訂報紙,讀起來愛不釋手,當然知識也增長了不少。到高中的時候,就是買各種厚書本了,而我那時讀書的興致也開始下降。許多東西似乎停滯了……,我的人生開始了新的一頁。
高中畢業之後,上了北京。每天都要看《北京晚報》,只覺得這是全北京最重要的一份報紙。新的讀書歷程,是來到了北京圖書館之後,先是辦紙條、看上一天,後來是辦讀者臨時卡,不過癮,終於把正式卡給辦了,一年續費10塊錢,看唄。其時我側重於看歷史、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書記,對文學不是太看重。生活的重壓,也讓我對讀書有了清晰的目標,要讀就讀專業的,要讀一行就專一行!不上圖書館的時候,我就啃自己的課本,我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而再不奮進就很難趕得上人家啦。更何況,一個人,在北京,孤獨地飄……
網路興起了,我也於2004年正式成為了一個網民。但我不太愛網上的讀書,我只愛現實的書,因為:習慣了。網上就是一個快速的世界,閱讀新聞要快,發表觀點要快,跟人交流要快,哪跟平靜地讀書、安心地吸取知識一個樣?現實中社會也很鼓勵大家讀書,可有多少人是能真正沉靜得下去的呢?實際上,讀書也是一個很個人的事,不顧及這個特點就很難收到很好的效果。人要急了,要讀書了,必然要恨手中的書少的;等大家都有共同讀書的需要的時候,那個人人愛讀書的時代又會回來的。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我就說 ,借著梯子一步一步向上爬吧,不爬你永遠到底不了人生的高點……
……2007年已經昂揚開始,未來又值得我們努力拚搏。而讀書,是一件永遠無止境的事。展望07新年,展望未來,我的讀書人生又要從新開始了!
我的讀書故事時間:2009-05-23 14:49作者:心形雪 點擊:1790次
讀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愛好。因為讀書能增長我的知識,陶冶我的情操,提高我的寫作水平。所以,我認為「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這句話說得很對。
小時候,我曾經問媽媽:「作家是什麼呀?」
「作家就是寫出好文章的人呀。」媽媽撫摸著我的頭發。
「我以後要當作家,寫好多好多書給你看!」我高興地說。
媽媽以為我是亂說沒在意,而我卻牢牢記在心上。
「媽媽給我一個日記本!」
「你要寫日記呀?」媽媽一邊說一遍拿出日記本。
我拿著筆,一筆一筆地寫著那實在不敢恭維的字。我一口氣寫了好多篇,有《會飛的小狗》、《小月的家》等等。那些文章在我現在看來的確很幼稚、不切實際,但我卻寶貝似的把那日記本抱在懷里,因為,它蘊藏了我的一個「偉大」的夢想——長大當一位名作家。
上了學,我讀書的面更廣了。睡覺前,等媽媽走開,我拿出早已准備好的書,躲在被窩里拿手電筒看,結果媽媽來了我竟沒有察覺。
「把書交出來!」媽媽像在審問犯人。
「我,我,我沒拿書。」我支支吾吾地回答。
媽媽掀開我的被子,一本書和手電筒暴露出來。接著,她又拿開我的枕頭,數來有5、6本書吧。
「這么晚還看書!明天上課想找周公啊!眼睛還要不要啊!墊這么高枕頭睡覺,小心變成小鑼鍋!」
聽著媽媽的斥罵,我想我錯了。但一看見那誘人的書,我不禁又流起了口水,可只能眼巴巴望著媽媽抱著一堆書離去。
漸漸的,我長大了。洗腳時,我試探著問媽媽:「我能邊洗腳邊看電視嗎?」
「不能!」
我灰溜溜地端著那晃悠悠的水盆回到衛生間。我一邊洗腳一邊埋怨媽媽。忽然,她出現在我面前,把我驚了一下,糟糕,被她聽見了。
「邊洗腳邊看書我還是同意的。」
我懶洋洋地接住那本書。一看,是我最愛看的《兒童文學》,我不禁一陣驚喜,打開第一頁,我整個人就掉進了書海,在書里暢游,直到水冷了我也全然不顧。到媽媽來收書我才戀戀不舍地合上書。
一個周末,二姨來到我家。她說下午去逛街,我也吵著要去,沒辦法,二姨只好帶上我。等二姨在街上逛得心滿意足時,她問我:「小傢伙,想要什麼?有竹杠敲啊,不敲白不敲。」我聽後,拉著二姨走進了書店,挑了幾本我關注了很久的書。二姨直說:「這小傢伙,挺愛看書的嘛。」
雖然現在功課緊、作業多,幾乎沒什麼時間去看書,但我也要擠出一分一秒來看書。就像大文學家魯迅先生說的: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是有的。」每天一小時,積少成多,積沙成塔。讀書帶給我的好處是無窮無盡的,沿著書籍構成的階梯,讓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
我很愛讀書,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和我一樣愛讀書,和我一樣都擁有自己的讀書故事。
我的讀書故事
--------------------------------------------------------------------------------
2009年09月11日 作者:魏豪 學校:筧橋小學 班級:四年級一班
我十分喜歡讀書視書為我的一個朋友,只要有空就會隨時翻開一本書。
記得是一年級的時候我剛學會識字,只鍾情於玩耍。那些由好幾張紙疊起來的叫書的東西,怎麼也吸引不住我,我認為那些紙上的文字千篇一律,沒什麼看頭,簡直是浪費時間,看到爸爸常常抓起一本書,我便十分不解。隨著年級的增長,寫作也成為一項作業,對於寫作我十分厭惡,將寫作看成世界末日的到來,我幾次想調整心態,心平氣和的寫作,但一看見平淡無奇的文字和剩下的方格,就不免要暴躁起來。
一次我十分努力的把作文寫完,本以為會受到沈老師的大大表揚,沒想到老師連提也不提,我很失落。但是沈老師說作文要寫好,必須 看書。我沒有別的辦法為了擺脫困境,只好照辦。
回到家中又不免想起那句話便抓起一本書勉強看這,但看了一會,立刻被他吸引住了一張張小小的紙片實質上是一個微縮的大天地,看似平靜的無奇的文字實質上跳著一支世界上最美妙的「舞蹈」,一個默默無聞的話句實質上在向世人轉述一個個深刻而精簡的人生哲理,我的情緒一起一落只在文字的跳越之間,一個個黑色的精靈把我拉進了一個蒙蒙隆隆,似有似無的仙境,這對任和一個人都是美妙無比的,對我這樣從沒碰過書的少年更是妙不可言。
漸漸地我寫作文時不累了寫起來得心應手,換了老師後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小小的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吃水不忘挖井人,從此我更愛看書,書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