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名人的故事手抄報

名人的故事手抄報

發布時間: 2021-02-20 14:47:24

1. 手抄報(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簡短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小故事3、《名人童年故事》 有次,蘇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無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站起來。目睹整個經過的旁人,看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奇的問他:你挨打,為什麼不還手?蘇格拉底微笑地回答:當一隻發野性的驢踢你時,你會還它一腳嗎? 小故事4、《名人童年故事》 居里夫人的一個朋友來做客,發現居里夫人小女兒正在玩枚獎章,忙問:「你應該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協會頒發的金質獎章是多麼高的榮譽,怎麼能把它給孩子玩呢?」她說:「我想讓孩子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將一事無成。」 小故事5、《名人童年故事》 蕭伯納年輕時喜歡騎單車,有一次跌斷腿骨,他的女同學很體貼的照料他,蕭伯納擔心自己意志不堅,會向這位女同學求婚,他決定溜走。可是不小心從樓梯上跌到樓梯下,兩條腿都跌壞了結果他果然問她肯不肯跟自己結婚。當女同學點頭時,蕭伯納昏了過去。 小故事6、《名人童年故事》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小故事7、《名人童年故事》 懷素是傑出書法家,草書稱為「狂草」,他自幼聰明好學因買不起紙張,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因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又在寺院附近的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芭蕉樹。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但遠不及他寫的快,後乾脆不分黑白和天氣在鮮芭蕉葉上寫,終成大家。 小故事8、《名人童年故事》 南宋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宋滅亡他被捕,至死不投降。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2.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手抄報

1、美國著名發明家、企業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天真好奇孵小雞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很焦急並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里發現了他。

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里,問愛迪生在干什麼,小愛迪生回答說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

當時,父親又氣又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2、美國著名發明家、企業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初嘗試驗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經常到鄰居繆爾·溫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溫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見溫切斯特正在用一個氣球做一種飛行裝置試驗,這個試驗使愛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滿了氣,一定會升上天。

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原料配在一起,拿給父親的幫工邁克爾·奧茨吃,愛迪生告訴邁克爾·奧茨吃了這種東西人就會飛起來,結果奧茨吃了愛迪生配製的「飛行劑」後幾乎昏厥過去。

愛迪生因此受到了父親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們的警惕,勸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與愛迪生玩並遠離他。

3、東漢·曹沖——曹沖稱象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4、東漢末年·孔融——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么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5、宋朝·司馬光——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3. 名人的故事手抄報(圖)

童威,潯陽江邊人,在江上販私鹽,住在混江龍李俊家,大江中能伏水,會駕船,江湖上人稱「出洞蛟」。宋江被李立用葯麻倒,幸虧被李俊救下,結識了童威、童猛兄弟。梁山好漢劫法場,在江州城救了宋江、戴宗後,童家兄弟上了梁山。童威和阮小五一同駐守梁山東北水塞,是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七員,梁山第六十八條好漢。 跟隨宋江征討方臘返回時,因不願做官,同李俊一起,從太倉港乘船到日本國去了。 本文轉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水滸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 綽號:毛頭星 星宿∶地猖星(七十二地煞之一,梁山總排名62) 職業∶守護中軍步軍驍將 武器∶狼牙風雷錘 孔明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兒子。早年與宋江有交情,曾收留宋江。孔明與弟弟孔亮因和本鄉一個財主發生爭吵,殺了財主,佔領白虎山為王,打家劫舍。叔叔孔賓在青州城被慕容知府捉住,關在監獄。孔明、孔亮點著人馬殺向青州去救叔叔,正好撞著被梁山打敗的呼延灼,孔明武藝不精,被呼延灼活捉。宋江同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人馬攻下青州,救出了孔明。孔明投奔梁山,被封為守護中軍步軍驍將,是梁山第六十二條好漢。征討方臘時病死在路上。 。

採納哦

4. 歷史名人的手抄報內容

名人畫像、生平簡介以及一個符合主題的故事。

舉例:

手抄報主題—珍惜時間

人物—魯迅

畫像

人物簡介—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字豫山,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珍惜時間的故事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裡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葯店給父親買葯。

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葯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裡,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葯店去買葯,家裡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裡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葯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裡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5. 關於名人故事的手抄報圖片

關於名人故事的手抄報
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餘姚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本分的基層公務員,而母親則是一位沒落大家族的小姐。在他出生那天,天上一直下著小雨,因此得名叫秋雨。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市)度過的,鄉村的生活簡單、清貧而又快樂。從上海來的母親幾乎是村裡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裡開辦了一個免費的識字班。兒時的余秋雨跟在母親身邊玩,竟然也認識了不少字。 4歲那年,余秋雨背上書包走進了鄉村的小學。小學有一個圖書館,有幾十本童話和民間故事,十分誘人。但幾十本書怎麼能滿足得了幾百名學生呢?老師想出了一個辦法,寫100個毛筆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書。余秋雨的毛筆字,就是在那時打下的根基。他在回憶那段日子時,曾說:「我正是用晨昏的筆墨,換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的權利。直到今天,我讀任何一本書都非常恭敬,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在余秋雨11歲的時候,為了能讓他有更好的前途,他們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區。余秋雨在上海報考了中學。 中學的圖書館不小,但每天借書都要排長隊,而且想借的書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後來,余秋雨到處打聽,終於知道有一個叫「上海青年宮圖書館」的地方借書比較方便,就立即去申辦了一張借書證。青年宮在江西中路200號,快到外灘了。當時正值困難時期,人們每天都吃不飽。余秋雨在晚飯後要步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青年宮,走到一半就餓了。當他走到圖書館時,離人家關門已經不到一個小時了。從青年宮圖書館把書借出來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裡看。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等找到書,就只剩下半個多小時了,能讀幾頁?但是,就為了這幾頁,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子,每天忍著飢餓走一個多小時,看完再走一個多小時回家。這種如飢似渴的閱讀精神怎能不讓人為之感動? 正是少年時那段艱辛的閱讀時光,為他今後的文化之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余秋雨的《長者》一文中,我們還看到了余秋雨在年輕時發憤讀書的情景。1975年世事紛擾,29歲的余秋雨因肝炎回鄉下養病,在恩師盛鍾健先生的幫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間的一個蔣經國的圖書室,專心閱讀了當時很難找到的《古今圖書集成》《二十四史》《四部叢刊》等書。這簡直是上天的一個有意的成全,也使得余秋雨像金庸筆下的人物,僅有高人指點還不夠,還讓他在某山某洞中獲得某種「武功秘笈」.這次閱讀對余秋雨無疑是重要的,因為這正好和他在上海戲劇學院的老師張可的指導互為補充,形成雙翼:張可指導他接觸西方文化,這次他卻走進了浩瀚的中國歷史。 關於讀書的方法,余秋雨有一個著名的「畏友」論:「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6. 名人事跡手抄報圖片

古人有三樁事是最重要的,即所謂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講話和做文章 ,有名的講話記錄下來,即是語錄,從廣義的角度,也可以算做文章,歸根結底,立言就是做文章。「文章經國之大事」,是誰也馬虎不得的。將文章提到這個高度,即使那些看破官 場險惡而隱居在野的人,也不敢漠視它的作用,有的更將著書立說作為一生追求的事業。士之患在身滅而名不彰。要想使聲名彰明顯著,不外乎兩種途徑,一是他人代己立傳,一是自 己替自己宣傳。自己替自己宣傳,也有兩種辦法,一是寫文章吹噓自己,一是寫彪炳的千秋的文章。前者不易為人承認,牛皮易吹破,做的是無用功;而後者則是所有讀書人所夢寐 以求的。所謂名山事業,使多少人為之而獻身;今人的著書立說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質。做學問只要敷衍得過,東抄西摘,七拼八湊,不久便能著作等身,以之誇耀同列,博一個學問廣 大 的名聲,至於其中的貨色是好是壞,誰也不去注意,於是作者便儼然以大學問家自居,順帶的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後,去指導更年輕的人去了。古人將學問、文章當作崇尚的事業,其 執著認真的態度是今人難以企及的。即如做學問、寫文章前的基本功夫——讀書學習,也不易 為今人所達到。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說的是學習的快樂。荀子的《勸學》 ,頌揚的是鍥而不舍、循序漸進的學風。明代東林黨人顧憲成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將讀書當作賞心樂事來欣賞,其中滋味,又斷非 一般淺人所可知。明代華亭人陳繼儒作的《讀十六觀》,是談讀書的好文章,其中有雲:「 倪文節公雲:『 松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 聲 之至清者也,而讀書聲為最。聞他人讀書聲已極喜,更聞子弟讀書聲則喜不可勝言者矣。』 又去:『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 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益,故有全利無少害也。』讀書者當作此觀。」雖時移世易,此種心跡,於當今之世,雖不可說絕對沒有,但確實遠較古代為少。市場經濟時代,大家 只求溫飽、奔小康,讀書作人的事是很少顧及到的了,更談不到以純審美的方式去讀書、做學問與文章。如上所引諸多古人可謂書痴,做人做到痴,讀書讀到痴,其卓絕與快樂之處又 豈是常人所意想得到!

7. 名人故事手抄報圖片

古人有三樁事是最重要的,即所謂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講話和做文章 ,有名的講話記錄下來,即是語錄,從廣義的角度,也可以算做文章,歸根結底,立言就是做文章。「文章經國之大事」,是誰也馬虎不得的。將文章提到這個高度,即使那些看破官 場險惡而隱居在野的人,也不敢漠視它的作用,有的更將著書立說作為一生追求的事業。士之患在身滅而名不彰。要想使聲名彰明顯著,不外乎兩種途徑,一是他人代己立傳,一是自 己替自己宣傳。自己替自己宣傳,也有兩種辦法,一是寫文章吹噓自己,一是寫彪炳的千秋的文章。前者不易為人承認,牛皮易吹破,做的是無用功;而後者則是所有讀書人所夢寐 以求的。所謂名山事業,使多少人為之而獻身;今人的著書立說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質。做學問只要敷衍得過,東抄西摘,七拼八湊,不久便能著作等身,以之誇耀同列,博一個學問廣 大 的名聲,至於其中的貨色是好是壞,誰也不去注意,於是作者便儼然以大學問家自居,順帶的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後,去指導更年輕的人去了。古人將學問、文章當作崇尚的事業,其 執著認真的態度是今人難以企及的。即如做學問、寫文章前的基本功夫——讀書學習,也不易 為今人所達到。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說的是學習的快樂。荀子的《勸學》 ,頌揚的是鍥而不舍、循序漸進的學風。明代東林黨人顧憲成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將讀書當作賞心樂事來欣賞,其中滋味,又斷非 一般淺人所可知。明代華亭人陳繼儒作的《讀十六觀》,是談讀書的好文章,其中有雲:「 倪文節公雲:『 松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 聲 之至清者也,而讀書聲為最。聞他人讀書聲已極喜,更聞子弟讀書聲則喜不可勝言者矣。』 又去:『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問貴賤貧富老少,觀書一卷則 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益,故有全利無少害也。』讀書者當作此觀。」雖時移世易,此種心跡,於當今之世,雖不可說絕對沒有,但確實遠較古代為少。市場經濟時代,大家 只求溫飽、奔小康,讀書作人的事是很少顧及到的了,更談不到以純審美的方式去讀書、做學問與文章。如上所引諸多古人可謂書痴,做人做到痴,讀書讀到痴,其卓絕與快樂之處又 豈是常人所意想得到!? 作文、讀書的行為本身其實本無美惡好醜可言,即如藏之名山的文章與東拉西扯的文章其行 為的性質都是一樣:都是在做文章;讀書人讀書,有的讀儒家的四書五經,有的則讀內家經典,內容不一,而性質則同:都是在讀書。只是讀書人自己不加分別則可,卻萬不可不在乎 他人的分別之心,否要惹禍生,比如文革中古代的書都禁止人看,謂之四舊,即如現在,也有不讓人看的古書,如《金瓶梅》之類。這都是內容不「健康」的緣故,怕人看了照著書做 起來,毒害自身乃至妨礙他人甚至國家。古代也有許多不讓人讀看的書,清代就有不少禁毀的書籍。至於做文章,內容是更須看重的,稍一不慎,也許就有抄家滅族之禍,那真是「閉 門 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讀書人豈得不戒懼儆惕!所以從古到今,讀書作文都是雅人的事業或游戲、子弟上進的工具,並可以上長為仕途榮升的利器,但內容的選擇卻是嚴肅的、嚴格 的,甚至是嚴峻的。它可以趨利,也可以招禍,唯一的遠禍辦法即是:不觸時忤。至於讀書、做文章的目標是什麼,當官罷,經商罷,做學問罷,或做書痴罷,都可以由他去! 名言警句: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 ——莎士比亞 書籍的使命是幫助人們認識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對生活的認識。 ——科爾查克 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 ——史美爾斯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 ——莎士比亞 書籍幫助我從一片爛泥塘里站了起來,如果沒有書的幫助,我會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爾基 各種各樣的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彷彿烤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 ——雨果 喜愛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孟德斯鳩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 ——史美爾斯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普希金 世界讀書日 10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2005年4月23日是第10個「世界讀書日」。自1995年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機構、學校、圖書館、社區等各界人士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慶典活動,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節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佔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2: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4: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在中國元代時期有個叫宋濂的人,他酷愛讀書,由於家中貧寒,只得借書博覽,隨著書越讀越多,宋濂越覺得需要老師指點,於是他當掉衣服,千辛萬苦來到城中,考上學館,不料學官的脾氣古怪,宋濂歷經曲折,最後終於苦學成才。 6: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 關於名人故事的手抄報

*女小說家阿加撒.克里斯蒂的丈夫是個考古學家,有一次,在一個集會上有個朋友問他:像你這樣富有想像力的女人,嫁給一個玩古物的人,你感覺如何?這位偵探小說家說:考古學家是最理想的丈夫,你想,愈是老的東西,他愈是喜歡.
*伏爾泰於一七二七年訪問英國,他發現英國人非常仇視法國人,一群英國人向他怒吼:殺了他,把這個法國人弔死!伏爾泰說:英國人!你們因為我是法國人而要殺我.難到因為我不是英國人而受的懲罰還不夠嗎?英國人聽了哈哈大笑,居然一路送他安返寓所.
*卓別麟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制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著那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為什麼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才那隻!

9. 名人偉人成長故事手抄報的內容急急急 謝謝

書的好處:
00「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把書比作是燈塔,書是方向性的。 0
00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豐富的知識,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還可以使人進步。 0
00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0
00養成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的習慣,你的一生就會受用無窮。事業的發展,生活的豐富多彩,愛情的幸福美滿,身心的健康快樂等等,總之,生活工作中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學習當中。也許你僅僅把在學校,從書本上的學習當成學習了,但實際上那隻是人生學習旅程的一部分。處處留心,培養對許多事物的興趣愛好,你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心靈,增長見識,對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也就會更為理解。 其實,書對人的影響是逐步逐步積累的,就我的讀書經驗來說,一本書或是幾本書對你影響深遠那說明你讀的書還不夠多,古人雲,開卷有益,就是說每本書里都有你值得吸收的東西,慢慢的,書讀得多了,就會產生一種量變到質變的情況,書讀得多了,才能有比較,才能升華。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呀! 0
00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看來,讀書很重要。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豐富的知識,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還可以使人進步。 0
00讀書的感覺真好: 0
00當讀書不是為了功名利祿,不是為了自我標榜增加談資時,書便會給心態平和的讀書人帶來無法比擬的快樂。 0
00若作者懷著一片真情在傾訴,那讀者就是有幸的聽眾。讀者與作者是世界上最平等的關系,不會有下對上的卑躬屈膝,也不會有宗教式的瘋狂熱烈。作者以真誠譜寫文字,讀者若真正讀懂了作者,他們就成為了知己--讀書更像是一種交談,被吸引只因為心靈的魅力。正因為這種單純與真誠,只要一個小小的空間,捧起一本好書就擁有了一分絕美的心境。 0
00不論是讀歷史的厚重還是生活的輕松,生命的苦難還是自然的感悟,一首詩還是一個故事,當你的視線與文字相遇時,就是一種緣分。因為真心,沒有所謂的深刻淺薄、智慧愚鈍。正像黛玉所說的:「我是為了我的心。」讀書也是為了自己的心。拋卻了世俗的虛偽,生命充實,快樂。
00閑坐無事時,總愛幻想坐擁書城的感覺。索性用我的畫筆描繪幸福的未來:一個絕美的室外桃園,梧桐飄飛,滿地金黃。一切愛書的人,可以在此讀書品茗,談書及書里書外的世界。於是,書使人心中有夢;於是,人間有愛。

00好書推薦:
00《小王子》是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於1942寫成的著名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愚妄,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系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謳歌。

00、《窗前的小豆豆》
00簡介:為了孩子,你一定要讀的一本書,每一位家長和老師!
00本書由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所寫。該書出版後,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
00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00《水知道答案》
00《水知道答案》在中國和日本被當作是一本與《時間簡史》同樣神奇的科普讀物。本書用122張前所未見的水結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項獨一無二的科學觀察: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00《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00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00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
00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00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00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00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005.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
006.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00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00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00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001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00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00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00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00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00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00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00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00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00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00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00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00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00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00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00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0027、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00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0029、路漫漫其修道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0030、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0031、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莎士比亞
0032、「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赫爾岑
0033、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富蘭克林
0034、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象。 ——哈茲里特
0035、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 ——科爾頓
0036、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