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民族團結的小故事簡短

民族團結的小故事簡短

發布時間: 2021-02-20 14:03:02

㈠ 民族團結友愛的故事(50字)

1、昭君出塞

漢元帝時,元帝答應呼韓邪單於提出的和親要求,王昭君深明大義,主動「請行」。昭君出塞,實現了匈奴人民嚮往和平願望,呼韓邪單於封她為「寧胡閼氏(閼氏為匈奴語,王後之意)」。昭君去世後,她的女兒須卜居次、當雲居次、外孫大且渠奢、侄子王歙和王颯等人,都繼續為漢匈和平友好做過努力。

2、文成公主進藏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3、文姬歸漢

南匈奴跟漢朝的關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經死去的朋友蔡邕有一個女兒還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來。蔡文姬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蔡文姬覺得要離開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覺得悲傷。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她寫下了著名詩歌《胡笳十八拍》。

4、班超出使西域

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確地執行了東漢的政策,自始至終立足於爭取多數,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因而戰必勝,攻必取。不僅維護了東漢的安全,而且加強了與西域各族的聯系,為平定西域,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貢獻。

5、金城公主和蕃

金城公主唐朝和親公主,唐中宗李顯養女,生父為邠王李守禮。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命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護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贊普赤德祖贊。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對唐蕃交往有所貢獻,鞏固了文成公主進藏後的唐蕃「舅甥之盟」。

㈡ 50字的民族團結小故事

1935年5月22日,中央紅軍北上選遣隊司令劉伯承和彝族首領果基小葉丹在西康省冕寧縣舉行了名揚後世的彝海結盟,為中央紅軍順利通過涼山弄族聚居區創造了有利條件,是中國共產黨民族宗教政策的一次成功實踐。

㈢ 關於民族團結的小故事

1、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是一個歷史上的事件,班超在西域30年,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漢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鎮撫西域各國,西域與漢斷絕65年的關系至此恢復。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從西域返回洛陽。

2、彝海結盟

「彝海結盟」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給奇跡般的萬里長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筆。

在通過彝區的過程中,中國工農紅軍提出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張,為革命勝利後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文成公主進藏

文成公主進藏是指唐朝貞觀年間,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大相噶爾東贊(即祿東贊)為請婚使者,赴長安請婚。唐太宗將遠支宗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並詔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入蕃。

松贊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並在拉薩為文成公主修建宮室。

4、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5、漢烏和親

元鼎二年(前115年)隨張騫至長安的烏孫使者回國,報告漢王朝的強盛後,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昆莫,並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百人。

細君死後,漢王朝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這兩次和親,對於鞏固漢與烏孫的友好關系,使烏孫成為漢在西方牽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㈣ 關於同學之間的民族團結故事,要短小精悍的那種!急急急

8月9號,布爾津抄縣第三小學二年級襲學生明梅像往常一樣,來到哈薩克族阿姨麗達家中做作業,沒想到麗達阿姨不僅為她准備了生日蛋糕,還請來左鄰右舍的小朋友,為她慶祝生日。

明梅的媽媽五年前離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親撿破爛維生。一次偶然的機會,麗達聽說了小明梅的情況,就經常給她買衣服、買零食、洗頭洗澡、檢查作業,每個月還要給她20元零用錢。小明梅:「今天我特別高興,我好久沒吃過蛋糕了,我真想叫阿姨一聲媽媽。」

麗達下崗後從街頭擺小攤開始做起,現在經營一家民族工藝品商店。2003年,麗達聯合其他姐妹一百多人共同創辦了布爾津縣「愛心媽媽」協會,5年來,愛心媽媽們已先後幫扶了20多名各民族貧困孤殘兒童和困難群眾,累計捐款捐物達十多萬元。麗達:「我是個下崗工人,當時有好多人幫助過我,要不是他們的話,我就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我有能力了,有條件了,所以我幫助別人。我們民族漢族都是一家人,大家只有團結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才會一天比一天好。」

㈤ 民族團結小故事

民族團結小故事:周總理牽掛西藏

在籌備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的過程中,有一件鮮為人知的事,在當時只有少數領導同志和辦事人員知道。這就是西藏自治區成立時,中央代表團由哪位領導帶團的事。當時中央統戰部給黨中央寫了一份報告,請中央決定代表團團長的人選。據說周總理看到這份報告後,立即表示他要去西藏。他說,我曾經答應過西藏的同志,自治區成立時去看望他們。現在自治區成立了,我還沒有到過西藏,我要去看看。當時中央沒有同意讓周總理帶團。據說是因為中央考慮到當時國際形勢不穩定,印巴正在鬧邊境沖突,周總理若去西藏公開活動,可能會引起一些影響,再加上醫生認為周總理的身體不宜去高原。周總理就說:「不同意我帶團,我到那裡轉一轉,看一看總可以吧!現在可以不做正式決定,也不公開宣傳報道,到時我只在拉薩上空去轉一圈!」

1965年中央代表團的進藏路線是從北京到成都,然後從成都坐飛機到西藏。總理專機的機組人員對這條航線和機場的情況不熟悉,就讓他們先試飛。如果沒有問題,總理便打算9月1日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那天,坐著飛機在拉薩上空轉一圈。當時西藏的領導層有少數人知道這個消息,總理不讓他們傳播,為避免萬一去不了,會讓西藏人民失望。後來,事有不巧,飛機試飛時出了問題。因為當雄機場跑道比較短,飛機在降落時沖出了跑道,有一個輪子陷入地里,飛機的翅膀傾斜了,碰在地上,弄壞了。怎麼處理這架飛機成了難題,運回去吧,太大,整個飛機要肢解。就地修理吧,西藏沒有設備。後來還是決定就地修理。在西藏的許多同志當時都曾看到當雄機場跑道的一端有一座很大的建築,那就是為了修理飛機而臨時搭建的工棚,它把飛機整個包起來了。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周總理生前一直為未能進藏而感到遺憾。這件往事也反映了他對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誼,反映了中央對西藏的關心。(口述/任仁 整理/扎西)

西藏民族團結小故事:一次難忘的經歷

1951年5月24日,毛澤東在勤政殿接見了阿沛·阿旺晉美等五位西藏和談代表,阿沛向毛澤東獻了哈達和西藏產的沙金一小包。接見後,毛澤東將阿沛·阿旺晉美等五位代表請到殿內的休息室談話。阿沛·阿旺晉美匯報了和平談判的經過和自己的認識。

毛澤東聽後高興地說:「好啊!你們完成了一件大事。根據《協議》,去西藏的人民解放軍和工作人員是要嚴格遵守執行《協議》以及中央政府規定的各項民族政策,幫助你們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事業,絕不能像清朝、國民黨、北洋軍閥政府那樣去壓迫剝削你們,是不是這樣,你們可以看一看。」然後主席扳著指頭說,一年兩年不行,十年八年總是可以看清楚的。

㈥ 民族團結的小故事

一、2004年9月28日,居住在北山的哈薩克族牧民卡熱木的女兒努爾巴克突然感到肚子特別痛,她要生小孩了。可是,按時間算還不足月。於是,他們急忙從北山來到團部,因他們不太懂漢語便找到了派出所,所長石建新接待了他們。在介紹完情況後已是21時,當時醫院的醫生全部到外團參加考試去了,經護士初檢後認為是難產,需要立即進行剖腹產手術。於是,護士、民警立即同外出考試的醫生聯系迅速趕回,這邊護士也在忙著給手術室消毒。醫生到達後,經全面檢查後就開始進行手術。24時手術成功,母子平安。7天後,努爾巴克出院了,由於沒有車民警們又開車將她們母子送回到了40公里外的北山牧場的家。

二、22團11連職工馬俊芳的小麥地里,9名維吾爾族男性民工拿著坎土曼,揮汗如雨地平著毛渠埂子。隨著該團3.4萬畝小麥豐收在望,該團的小麥承包抓緊時間做好夏收前的准備工作。

在該團雇維吾爾族民工打工是司空見慣的事,到秋收季節來該團打工的少數民族多達幾千人。原因很多,一是該團周圍居住著很多包括漢族人在內的維吾爾族、回族、蒙古族組成的和靜縣、焉耆縣鄉、村的各族群眾;二是該團經常與地方的少數民族聯絡,互相交流感情,相互學習在農業種植上的新技術;三是每年從春播、田管到秋收都有很多地方的少數民族來到該團支援團場的農業建設;四是長期各民族的共同交往,讓各民族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漢族朋友能真心對待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也能真心對待漢族人。

維吾爾族小伙阿不拉說:每次我們來漢族朋友打工,都能快快能把工錢給我們,而且對我們很好。

三、
新疆布爾津縣哈薩克族愛心媽媽--麗達常年幫扶各族貧困孩子。

8月9號,布爾津縣第三小學二年級學生明梅像往常一樣,來到哈薩克族阿姨麗達家中做作業,沒想到麗達阿姨不僅為她准備了生日蛋糕,還請來左鄰右舍的小朋友,為她慶祝生日。

明梅的媽媽五年前離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親撿破爛維生。一次偶然的機會,麗達聽說了小明梅的情況,就經常給她買衣服、買零食、洗頭洗澡、檢查作業,每個月還要給她20元零用錢。小明梅:「今天我特別高興,我好久沒吃過蛋糕了,我真想叫阿姨一聲媽媽。」

麗達下崗後從街頭擺小攤開始做起,現在經營一家民族工藝品商店。2003年,麗達聯合其他姐妹一百多人共同創辦了布爾津縣「愛心媽媽」協會,5年來,愛心媽媽們已先後幫扶了20多名各民族貧困孤殘兒童和困難群眾,累計捐款捐物達十多萬元。麗達:「我是個下崗工人,當時有好多人幫助過我,要不是他們的話,我就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我有能力了,有條件了,所以我幫助別人。我們民族漢族都是一家人,大家只有團結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才會一天比一天好。」

㈦ 有什麼關於民族團結的小故事,資料。最好短一點適合小學生的。謝謝!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地圖 網路 文庫 幫助 | 設置

網路知道 > 社會民生 > 其他社會話題
有什麼關於民族團結的小故事,資料。最好短一點適合小學生的。謝謝! 2011-9-5 16:38 提問者: 韓望雪 | 瀏覽次數:6754次
我來幫他解答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還能輸入 9999 字插入圖片刪除圖片插入地圖刪除地圖插入視頻視頻地圖不登錄也可以回答
參考資料:提交回答取消
2011-9-6 20:47 滿意回答 某落頭首領有三個兒子,都十分勇敢彪悍,彼此之間誰也不服誰。首領老了,擔心自己死後三個兒子爭位而導致部落分裂。有一天,首領把三個兒子叫來,表示准備傳位給他們三個中的力氣最大的一個。測試的方法是放一堆羽箭,讓三個兒子同時測試,看誰折斷的多。
折斷一根箭時,三個兒子都能很輕易做到。折斷五根箭時,三個兒子用用力也都能做到。折斷十根箭時,三個兒子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才能辦。但等到二十根箭時。沒有哪個兒子能辦到。
首領對三個兒子說,你們看自己折斷箭。如果把這二十根一根一根折斷,是不是能容易。而要一下子折斷二十根箭,是不是就很難甚至辦不到。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父親希望你們無論是誰當了首領,其他兄弟都應當服從他而不是拆他的台。
三兄弟聽了很感動,發誓在父親百年之後,一定不為了首領之位而自相殘殺。

㈧ 簡短民族團結小故事幼兒園小朋友使用的

這是中國最西北的一個小縣城。連日的降雪給這片廣袤的草原披上了銀裝,氣溫也驟降到了零下30多度。2009年月10號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急匆匆從一百多公里外的村裡趕回了清河縣城,看望他病重的維吾爾族媽媽——阿尼帕老人。
這個普通的院落,是王作林和他的18個不同民族、不同血脈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長大的地方。如今,他們已各自成家立業,但這個寧靜的小院和70歲的老母親阿尼帕一直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牽掛。
和所有的家庭一樣,全家福記載著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光。
1963年,阿尼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母親,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拮據但日子過得卻其樂融融。可是就在這年冬天,和阿尼帕一牆之隔的哈薩克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這三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憐,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心裡明白,在當時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多一張嘴就意味著多一份生活的艱難。
今年已經53歲的托乎提是阿尼帕老媽媽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只有8歲,回想起當年阿尼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之後的十年間,阿尼帕又先後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這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增加到了19個。
流浪街頭的小淑珍當時頭上長滿了頭癬和癩瘡,頭上沒有一根頭發,滿是膿血。
阿尼帕帶著她四處求醫問葯,經過兩個多月的清洗和治療,小淑珍的頭上終於長出了黑茸茸的毛發。
一直到現在,王淑珍始終保留著長長的黑發,她說這是媽媽給她最珍貴的禮物。
為了保證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米2的大鐵鍋,她幾乎把家裡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盡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為了多賺些錢為孩子們交學費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後就去為工地打土塊,而阿尼帕也在縣食品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尼帕夫婦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裡用不起電燈,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上學、中學。孩子們沒有一個因為家裡貧窮而輟學。
正是因為阿尼帕對這個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艱辛,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關愛。今年已經三十三歲的熱阿黑是阿尼帕最小的親生女兒,回憶起當時的生活,她的心裡充滿了辛酸和感動。
阿尼帕的19個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漸漸長大,四十年的歲月,這份大愛也逐漸打動了周圍的鄰居們。
每到逢年過節,是阿尼帕老媽媽最快樂的時候。因為這時,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這是一段拍攝於2005年春節時的一段錄像,享受著天倫之樂的阿尼帕老媽媽和阿比包爸爸無比幸福

㈨ 民族團結小故事20字

1、昭君出塞

王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2、張騫出塞

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3、援助西藏

支教邊疆,五十六個民族團結,是一家親。

4、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5、彝海結盟

「彝海結盟」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給奇跡般的萬里長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筆。

在通過彝區的過程中,中國工農紅軍提出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張,為革命勝利後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