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孟子與母親的故事作文

孟子與母親的故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19 22:39:14

⑴ 圍繞孟子小時候和他母親的故事作文

孟子的母親很注意胎教。據孟子的母親自己說:「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太之教也。」意即,她懷孕的時候,席子不擺正了不坐下,肉或者食物割得不正她都不吃,這是給孟子的胎教。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國家,《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胎病」的論述。據《史記》記載,中國古代第一個對其子進行胎教的是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文王生下來非常聰明。文王的孫子周成王也是受胎教而生,長大後也很聰明。由此說來,孟子的母親也應該算是胎教的先行者。孟子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受到了母親嚴格的管束。孟母一心讓小孟子讀書,讓他長大後成為有學問的人。孟子的母親很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非常注意對居住環境的選擇。小孟子和他母親最初住在城北的鄉下,他家附近有一塊墓地,每天都有人在這里送葬,哭啼之聲不絕於耳。耳濡目染,小孟子就學會了哭喪,孟母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於是盡最大可能搬了家。這次他們把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小孟子成天受市井之徒的熏陶,學會了叫賣和討價還價。孟母覺得這樣也不行,下決心第二次搬家。這次孟母領著孟軻來到鄒縣南門外,租了兩間草房便住下了。孟母依然忙著織布,孟子就在城牆下、學宮外、小河邊玩耍,很快就和學校的小朋友熟悉了。孟子跟孩子們一塊兒演習周代禮儀,嬉戲,設俎豆,揖讓進退,一副嚴肅認真的樣子。孩子們上課了,小孟子便在教室外邊的窗戶底下聽老師講課,聽學生念書。小孟子慢慢地就入迷了。他回家告訴母親,母親聽了非常高興,覺得在這個環境里,孩子一定能成才。有一天,孟軻又在窗外聽老師講課,終於被老師發現了。孟子知道家中的經濟狀況,不願讓母親因為學費而為難。老師找到了孟母,告訴她學堂決定免費收孟軻上學。孟子的母親還比較注意對孟子恆心的培養。隨著年齡的增長,孟子開始外出求學,學了一段時間,他有點兒想家了,就偷偷地跑了回來。孟子回到家的時候,他的母親正在織布,一看到小孟子,就問:「你不是在外邊求學嗎?怎麼跑回來了?」小孟子說:「我想家了,我想念母親啊!」孟母二話沒說,拿起剪刀把正要織好的一匹布剪斷了。孟子本來就家境貧寒,全靠母親織布為生,小孟子見了,急忙阻攔說:「母親,您這是干什麼呀?」孟母回答道:「求學和織布是一個道理,你還沒有學成,就跑回家裡來,這就像織布織到中間被剪斷了一樣,以前的工夫都白費了,求學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呀!」孟子聽了母親的話,知道錯了,從此便安心求學,不再三心二意。孟母還以身作則,教育孟子不能說話不算話,沒有信用。孟子小時候,有一次鄰居家殺豬,他問母親,為什麼鄰居家要殺豬啊?孟母隨口說,是為了給你吃肉。說完孟母便意識到自己對孩子說的話是不恰當的,為了實踐自己所說的話,不讓孟子感覺到母親言而無信,孟母便專門跑到鄰居家買回了豬肉,給孟子吃。這種父母對孩子的誠信教育是幾千年來都應該繼承和發揚的,所以,父母對孩子說話一定要有誠信,說到做到,否則,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覺得父母說話都不可以不算話,自己當然也可以這樣做了。孟子的母親還是一個模範婆婆。她在兒子與兒媳發生矛盾的時候,能夠不袒護自己的兒子,客觀冷靜地分析問題,促進了家庭的和諧。 來源:教育教學論壇

⑵ 關於孟子母親教育孟子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請查閱資料,簡要地說一說

她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志節,在中國歷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傳頌著她的故事,文人學士為其立傳作贊,達官顯貴、孟氏後裔為其樹碑修祠,後人把她與「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岳母、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徐母,列為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賢良三母」,而且位居「賢良三母」之首孟家原在馬鞍山下的山村,山麓墳瑩處處,村中兒童追逐嬉戲,不時看到喪葬的情形,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們的禮儀,扮演喪葬的過程,孟母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既不能老是把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關在家裡,唯一辦法就是變更居住環境。經過一番周折,孟家母子從鳧村遷到了十里外的廟戶營村,這里是一個「日中為市」的交易集市,每逢一、三、五、七單日,遠遠近近的百姓們,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產來到集市交易,討價還價,喧囂熱鬧,這場面對孩子來說是頗有吸引力的,耳濡目染,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學會了錙銖必較的模樣。孟母忐忑不安,住了半年又再次遷居。孟母既不願兒子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也不屑於兒子沾染唯利是圖的市儈氣,她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兒子成長的環境,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鄒城的學宮附近,雖然房子漱隘不堪,但是孟母帶著兒子還是安安心心地定居下來。學宮附近常常有讀書人來往,高雅的氣韻,從容的風范,優雅的舉止與循規蹈矩的禮儀行為,都給附近居民不少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們,常群集在大樹底下,演練學宮中揖讓進退的禮儀,有模有樣,一片庄嚴肅穆的景象,使得遠遠察看的孟母內心深處大為高興:「這才是孩子們最佳的居住環境!」她由衷地發出感嘆。

⑶ 孟子與其母親的故事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一內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容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⑷ 寫出孟子和他母親的兩則膾炙人口的故事,急!

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一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吾子也。」復徒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的附近。孟子經常喜歡在墳墓之間嬉遊玩耍。孟母見此情景,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安頓兒子。」於是就帶著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下來。可是,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又說:「此處也不適合安頓我的兒子"。於是又搬遷到書院旁邊住下來。孟子以進退朝堂的規矩作為自己的游戲。此時,孟母說:「這正是適合安頓我兒子的地方。」於是就定居下來了。等到孟子長大了,學成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最終成為了聖賢。

孟母斷織
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何以異於織績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盜竊則為虜役矣!」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矣。
孟子小的時候,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絲,(見他回來,)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用剪刀剪斷織好的布。孟子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這樣做的原因。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絲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安寧,做起事來就可以避免於禍害。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憑什麼跟織布為生不一樣?(意思是還不如織布為生)!我半途而廢,難道可以讓你長期有衣服穿有糧食吃?女人如果荒廢了生產家裡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鬆了自己的修養和德行,那麼一家人不做強盜小偷就只能做奴隸勞役了!」孟子嚇了一跳,自此,孟子從早到晚勤奮學習不休息,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大學問之人。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⑸ 關於孟子母親割布的作文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專」。
孟子(約屬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周朝諸侯國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
《孟子》「四書 」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弟子、再傳弟子的記錄。
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項活動,涉及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學說和思想。

⑹ 孟子母親教育孟子的故事

孟母三遷抄,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
《三字經》里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詞語解釋信息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 ,也表示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孟母三遷,說的足孟子母親為了教育孟子和為了孟子的成長而三次選擇居住環境的故事。
太谷秧歌《孟母三遷》從編劇、作曲、導演、演出由太谷的文藝創作隊伍、劇團擔當,服裝、道具、舞美、燈光由北京和晉中的專業團隊設計製作,將傳統表演與現代舞美完美結合起來,相映成輝,這是對太谷秧歌的發展和提升,對太谷秧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⑺ 孟子和他母親的故事,注意了是和他母親一起的,要兩則!!!看仔細了

孟母戒子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戒之。自是之後,孟子不復喧矣。。
孟子小時候,在他背誦的時候,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容,於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麼中斷背書?」孟子回答說:「有所遺忘,(後來)又想起來了。」(這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這件事作為警告。從那件事以後,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容了。

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一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吾子也。」復徒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的附近。孟子經常喜歡在墳墓之間嬉遊玩耍。孟母見此情景,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安頓兒子。」於是就帶著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下來。可是,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又說:「此處也不適合安頓我的兒子"。於是又搬遷到書院旁邊住下來。孟子以進退朝堂的規矩作為自己的游戲。此時,孟母說:「這正是適合安頓我兒子的地方。」於是就定居下來了。等到孟子長大了,學成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最終成為了聖賢。

孟母斷織
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何以異於織績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盜竊則為虜役矣!」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矣。
孟子小的時候,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絲,(見他回來,)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用剪刀剪斷織好的布。孟子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這樣做的原因。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絲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安寧,做起事來就可以避免於禍害。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憑什麼跟織布為生不一樣?(意思是還不如織布為生)!我半途而廢,難道可以讓你長期有衣服穿有糧食吃?女人如果荒廢了生產家裡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鬆了自己的修養和德行,那麼一家人不做強盜小偷就只能做奴隸勞役了!」孟子嚇了一跳,自此,孟子從早到晚勤奮學習不休息,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大學問之人。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希望採納

⑻ 孟子感恩母親的故事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版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權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
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
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
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年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
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這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⑼ 孟子的母親有什麼事跡

孟子的母復親仉氏。戰國時人,以教子制有方著稱。後人把她與徐母(徐庶母)、歐母(歐陽修母)列為做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賢良三母"。孟子3歲喪父,靠母親 教養長大成人。起初,他家居鄒城以北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便經常學著埋墳頭,哭喪。孟母認為住在這里不利於教養孩子,遂遷居至城西廟戶營。新居與市場為鄰,市場上行商坐賈,拍賣喧鬧,孟子受環境影響,又模仿商人的樣子。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又把家遷到縣城南關的學宮旁。孟子於是嬉戲"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說:"此處真可以居吾子矣。"這就是"擇鄰三遷"的故事。最初孟子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母親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當著孟子的面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並說:我織布供你讀書很不容易,這織布機上的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就無法織成。學問也是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你學習和我織布是一樣的道理,經常逃學怎麼能成為有用之材呢?這就是"斷機教子"的故事。經過孟母三遷擇鄰、斷機以教,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啟發,從此旦夕勤學,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