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故事和圖片
❶ 盲人摸象的故事
相傳,佛經抄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國王,讓人牽來一頭大象,讓幾個盲人去摸。過了一會,國王問道:你們說說大象長得是什麼樣子?一個摸到象牙的人說大象長得像蘿卜;另一個摸到大象耳朵的說大象像簸箕;摸到象頭的人說大象像石頭;摸到大象鼻子的說大象像木杵;摸到大象腿的人說它像柱子;摸到象背的人說它像張床;摸到象肚子的人說它像缸;摸到尾巴的人說它像繩子。國王和在場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個成語比喻對事物只是片面了解就妄下結論。
❷ 盲人摸象的故事的原文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專了大象的象牙。他就說屬:「大象就像一個大蘿卜。」
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最後一位盲人卻嘟嚷:「大象只不過是一根草繩而已。」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
(2)盲人摸象的故事和圖片擴展閱讀
寓意:
1、看事情要全面、整體,不要分割開來。堅信自己的觀點和堅持自己的觀點很重要,學會聽別人的觀點,會把事情了解得更全面,更准確。
2、人們在評論一個人、一部電視劇或一種社會現象,往往因為只看到局部而下結論,便造成了片面性。要避免這種現象,唯一的辦法是多觀察,多了解,不要輕易下結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盲人摸象
❸ 盲人摸象,這個故事
原文出處
《抄大般涅盤經》三襲二:「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 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譯文概要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看全局那樣才能全面和真實了解事物的情況 。
❹ 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什麼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牆。」第四個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盲人摸象的寓言含義: 看事情要全面,整體,不要分割開來. 堅信自己的觀點和堅持自己的觀點很重要,,學會聽別人的觀點,會把事情了解得更全面,更准確. 此外,故事也告訴我們,要學會同伴合作,互相分享經驗
❺ 盲人摸象的故事內容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
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
【解釋】: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出自】:《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翻譯】:摸到牙的說像一個大蘿卜,摸到耳朵的說像一個大蒲扇,摸到頭的說像一塊巨石,摸到鼻子的說像圓木棒,摸到腳的說像一個木臼,摸到脊背的說像一張大床,摸到肚子的說像一個裝東西的瓮,摸到尾巴的說像一根繩子。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六神無主
(5)盲人摸象的故事和圖片擴展閱讀:
近義詞釋義:
【解釋】: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嚇得知縣已是六神無主,不有甚心腸去吃酒。」
【示例】:那裡我這個人六神無主,失張失智的。 ◎朱自清《笑的歷史·笑的歷史》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❻ 從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明白了什麼
1 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2 看問題要全面,不要太片面。
❼ 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卜。」
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是漢語成語,拼音是máng rén mō xiàng,貶義詞,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寓言中諷刺的對象是目光短淺的人。出自《長阿含經》卷十九。
(7)盲人摸象的故事和圖片擴展閱讀:
一、相關來源
在久遠年代以前,有一個很有智慧的國王,名叫「鏡面」。在他的國家裡,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們卻信仰那些旁門左道,就好像懷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螢火的微亮一樣。
因此,這位國王常常感到很苦悶,他想:「我總得想出一個辦法來教育他們,使他們舍邪歸正才好!」
有一天,國王突然召集他的臣子說:「你們去把國境內所有生下來就瞎了眼睛的人,都找到宮里來吧!」於是這些臣子們便奉命分頭在國內遍處找尋,隔了不多幾天,臣子們都帶著尋找到的瞎子回來了。
鏡面王很高興地說:「好極了,你們再去牽一頭象,送到那些盲人那裡去吧!」許多臣民聽見了這個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國王今天將要做些什麼事,因此,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趕來參觀。
鏡面王在心裡暗暗地歡喜:「真好,今天該是教育他們的機會了。」於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體:有摸著象腳的,有摸著象尾的,有摸著象頭的。
國王便問他們:「你們看見了象沒有?」盲人們爭著說:「我們都看見了!」國王又問:「那麼你們所看見的象是怎樣的呢?」
摸著象腳的盲人說:「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樣。」摸著象尾的說:「不,它像掃帚!」摸著象腹的說:「像鼓呀!」摸著象背的說:「你們都錯了!它像一個高高的茶幾才對!」
摸著象耳的盲人爭著說:「像簸箕。」摸著象頭的說:「誰說像簸箕?它明明像一隻笆斗呀!」摸著象牙的盲人說:「王啊!象實在和角一樣,尖尖的。」
因為他們生來從沒有看見過象是什麼樣的動物,難怪他們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錯了。但是他們還是各執一詞,在王的面前爭論不休。
於是,鏡面王哈哈大笑地說:「盲人呀,盲人!你們又何必爭論是非呢?你們僅僅看到了一點,就認為自己是對了嗎?唉!你們沒有看見過象的全身,自以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沒有聽見過佛法的人,自以為獲得了真理一樣。」
接著國王又問一般來參觀的人說:「臣民們啊!專門去相信那些瑣屑的淺薄的邪論,而不去研究切實的、整體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摸象,有什麼兩樣呢?」
從此,全國臣民便舍邪歸正,都虔誠地信奉佛教了!
二、成語解析
【解釋】: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出自】:《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白話文:「它碰到牙的就說象形像蘆菔根,他撞了的話象簸箕,他觸頭的人說大象像石頭,他的觸摸鼻子的人說大象像杵,他觸腳的人說大象像木臼,他觸脊的話像床,他撞到腹部的話像瓮,他撞到尾的話像繩子。」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六神無主、盲人說象、坐井觀天
【反義詞】洞察一切、悠然自得、仰視觀察
❽ 盲人摸象的故事是怎麼回事
主要內容是:
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專。胖盲人先摸到了大屬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
引寓的道理: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寓言諷刺的對象是目光短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