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麥克斯韋的小故事100字

麥克斯韋的小故事1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19 09:08:59

Ⅰ 愛因斯坦的小故事100字

①有一次,一個美國記者問愛因斯坦關於他成功的秘訣。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還是二十二歲的青年時,我已經發現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說廢話!這公式對我有用,我想對許多人也一樣有用。」

②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一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這件多舊啊!」「這有什麼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經譽滿天下,卻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一件新大衣。「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已經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③愛因斯坦十六歲時報考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工程系,可是入學考試卻告以失敗。看過他的數學和物理考卷的該校物理學家韋伯先生卻慧眼識英才,稱贊他:「你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愛因斯坦,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你不想表現自己。」

愛因斯坦在數學方面可以說是「天才」,他在12歲到16歲時就已經自學學會了解析幾何和微積分。而對於不想表現自己這個「缺點」,他也是「死不悔改」。

他晚年寫給朋友的信中說:「我年輕時對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個角落安靜地做我的研究,公眾人士不會對我完全注意,可是現在卻不能了。」

④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湧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嚮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並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

中學時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並不申請加入義大利國籍。他要做一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戰過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並且在「敵國」里作了一連串「和平」演說。

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義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

(1)麥克斯韋的小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愛因斯坦似乎就是那個將構建嶄新的物理學大廈的人。愛因斯坦認真研究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特別是經過赫茲和洛倫茲發展和闡述的電動力學。愛因斯坦堅信電磁理論是完全正確的,但是有一個問題使他不安,這就是絕對參照系以太的存在。

他閱讀了許多著作發現,所有人試圖證明以太存在的試驗都是失敗的。經過研究愛因斯坦發現,除了作為絕對參照系和電磁場的荷載物外,以太在洛倫茲理論中已經沒有實際意義。

愛因斯坦喜歡閱讀哲學著作,並從哲學中吸收思想營養,他相信世界的統一性和邏輯的一致性。在「奧林匹亞科學院」時期大衛·休謨(David Hume)對因果律的普遍有效性產生的懷疑,對愛因斯坦產生了影響。

相對性原理已經在力學中被廣泛證明,卻在電動力學中卻無法成立,對於物理學這兩個理論體系在邏輯上的不一致,愛因斯坦提出了懷疑。他認為,相對論原理應該普遍成立,因此電磁理論對於各個慣性系應該具有同樣的形式,但在這里出現了光速的問題。

光速是不變的量還是可變的量,成為相對性原理是否普遍成立的首要問題。當時的物理學家一般都相信以太,也就是相信存在著絕對參照系,這是受到牛頓的絕對空間概念的影響。19世紀末,馬赫在所著的《發展中的力學》中,批判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這給愛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05年5月的一天,愛因斯坦與一個朋友貝索討論這個已探索了十年的問題,貝索按照馬赫主義的觀點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兩人討論了很久。突然,愛因斯坦領悟到了什麼,回到家經過反復思考,終於想明白了問題。第二天,他又來到貝索家,說:謝謝你,我的問題解決了。

原來愛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時間沒有絕對的定義,時間與光信號的速度有一種不可分割的聯系。他找到了開鎖的鑰匙,經過五個星期的努力工作,愛因斯坦把狹義相對論呈現在人們面前。

Ⅱ 偉人成長故事100字

1、陸羽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

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

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2、厲歸真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

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

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3、司馬光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

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

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4、陶行知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在安徽省歙縣的一個清苦農家,父親是一個滿腹經綸的窮秀才,母親是一個勤勞善良的勞動婦女。

陶行知從小就很勤勉,經常幫媽媽做家務,隨著年齡的增長,陶行知開始好奇爸爸手裡的書,他知道書里有很多他很想了解的東西。

鄰村小學有個叫方庶鹹的老師,常到陶行知家串門,他很喜歡聰明伶俐的小行知,並決定培養他,於是免費招收陶行知入學。

方老師的教育方法很特殊,他先從自然知識或常識講起,比如天為什麼會下雨?地震是怎麼回事?這些內容很符合小孩子的求知慾望,小行知很喜歡跟著方老師學習。

陶行知十歲的時候,父親在外地找了一份新的差事,他不得不隨著父親離開原來住的地方。當地有一位人品學問都很好的許老先生,父親就將行知送到許先生的門下,許先生知道行知是個好孩子,也將其免費招收入學。

由於陶行知的家離許先生的學館相隔較遠,所以陶行知只能隔三天去一次許先生的家,對於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每三天就走十五公里的路去求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但陶行知從來沒有抱怨過,也沒有曠過一次課,無論刮風還是下雨,他都堅持准時到達學館,而且先生給他布置的作業,他都完成的很好。

5、李四光

李四光在家排行老二,父親給他起名叫仲揆,小仲揆天資優厚,聰明可愛,咿呀學語的時候就抱著父親的書本好奇的翻著、瞧著,父親高興極了,在兒子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教他識字。

小仲揆記性很好,進展很快,四五歲的時候肚子里就裝進了兩千多漢字,還有不少唐詩宋詞和童話故事。小仲揆是一個好動腦筋的機靈鬼,凡是新鮮的東西他都愛靠上去瞅一瞅,非得琢磨出其中的奧秘來不可。當弄清所以然之後,他就自己動手去設計、去製造。

那個時候過大年,特別是元宵節,不論是窮人家還是富人家,家家門前都掛著一個大紅的門燈,差不多人人手裡都提著一個花燈。一般的孩子只是要一個燈籠湊熱鬧,而五歲的小仲揆卻另是一番做派,他在過節前就坐在屋後親手製作燈籠。

他別出心裁的將想像中的神話人物比如孫悟空、豬八戒、哪吒,以及各種動物,比如牛、羊、馬用彩紙畫在燈籠上,還自己用毛筆在上面寫福字。

到了過節的那天晚上,他把一排燈籠串掛在門口,點上蠟燭,真是異彩紛呈。這些燈籠吸引著左鄰右舍的孩子們前來觀看,連大人們都對他的聰明和好手藝感到驚訝。

李四光的父親是教書先生,沒有時間照顧家裡,家裡的活全部落在母親一個人的肩上。那個時候生產技術很落後,人們吃的米是要靠人力舂,每當聽到咚咚的聲音,小李四光就知道母親又再舂米了,這時他就會放下書本,跑過去幫母親。

可是沉重的踏板對大人來說都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更別說小小的李四光了。有一天,他從外面找來了繩子,綁在了石臼的另一頭,自己踩在踏板上拉著繩子的一頭,當往下踩踏板的時候也用力拉繩子,這樣石臼就動起來了,而且省力多了。

母親看著在踏板上像個小大人的兒子,既歡喜又心疼。這種愛動腦筋、喜歡思考的習慣伴隨了李四光的一生,他以後的任何一項發現與成功都離不開這樣的好習慣。

Ⅲ 物理小故事,100字左右

物理小故事(一):
在學《聲現象》中聲音的傳播時,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兩位老太太頭一回坐飛機,聽說飛機的速度比聲速還快,她們找到了機長,懇切地說:「機長,請飛機開的速度不好超過聲速,正因我們在機上還要談話。」在講慣性時講了一個身邊的故事,一個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車上,車突然剎車,漂亮女士被後面的年輕人撞倒。漂亮女士氣呼呼地說:「什麼德性?」年輕人笑著說:「這不是德性,是慣性。」學生聽完這樣的故事,笑完之後就會覺得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物理是很搞笑的。
物理小故事(二):
愛因斯坦小時候:[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母親再三告誡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愛因斯坦總是不以然地回答說:「你瞧瞧我的夥伴們,他們不都和我一樣嗎?」有一天,父親給愛因斯坦講了一件搞笑的事情。父親說:「昨日,我和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鋼筋踏梯才煙囪內的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最後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跟在後面。鑽出煙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樣乾凈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父親鄭重地對愛因斯坦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最後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物理小故事(三):傳奇好名字
焦耳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齊到郊外旅遊。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傷感個性簽名女生冷淡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後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後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後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那裡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葯,然後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裡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裡。
這時,天空濃雲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後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樣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刻。
開學後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並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因此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透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最後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恆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靠自學成為物理學家的。
物理小故事(四):
在講電學時,老師問學生:「你知道什麼是電阻,什麼是電源嗎?」學生回答道:「店主(電阻)就是商店的老闆,店員(電源)就是商店的伙計。」牛頓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家後才發覺手裡只有一根繩;看書時定時煮雞蛋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隻雞吃完,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後,牛頓才想起這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後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學生會感到很簡單,緊張的情緒很快就能緩解,繼而又會精神飽滿的投入到教學的下一個環節當中去。
物理小故事(五):
法拉第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於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慾,擠出一切休息時刻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資料都從頭讀一遍。讀後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學習。他之後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餘,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個性有幫忙,一是《大英網路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法拉第於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並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戶外,第一次實現了電磁戶外向機械戶外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之後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最後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戶外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物理小故事(六):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慾和想像力,愛思考,好提問。據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
候,有一次父親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父親,那馬車為什麼不走
呢?」父親說:「它在休息。」麥克斯韋又問:「它為什麼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
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還有一次,姨媽
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麼是紅的?」姨不知道怎樣回答
,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
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麼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
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上中學以後,課本上的數學知
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
。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學的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
室的角落裡,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學難題。
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齊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物理小故事(七):
錢學森
在錢學森提出回過後,美國人大為生氣,並對他嚴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罰。
美國人以前給錢學森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使他一人前往荒無人煙的小島,用各種各樣的刑罰折磨他,據說半年就少了50斤。但是錢學森回國的決心從未動搖,美國人放出話,只要錢學森願意留在美國,不回中國,就立刻給予他最優良的設施,比原來更好,更美的生活,給他更大的榮譽。錢學森沒有放下。依然意決回國。
錢學森(1911。12。11--)應用力學、航天技術和系統工程科學家。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8年獲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曾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現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研究員。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回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建立和發展我國的導彈、航天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工程式控制制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物理小故事(八):
阿基米德
關於阿基米德,流傳著這樣一段搞笑的故事。相傳敘拉古赫農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
之後,國王請阿基米德來檢驗。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領。一天,他去澡堂洗澡,當他坐進澡盆里時,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悟到能夠用測定固體在水中排水量的辦法,來確定金冠的比重。他興奮地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跑了出去,大聲喊著「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經過了進一步的實驗以之後到王宮,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純金放在盛滿水的兩個盆里,比較兩盆溢出來的水,發現放王冠的盆里溢出來的水比另一盆多。這就說明王冠的體積比相同重量的純金的體積大,因此證明了王冠里摻進了其他金屬。
他是物理學家、數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
物理小故事(九):
牛頓
他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家後才發覺手裡只有一根繩;看書時定時煮雞蛋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隻雞吃完,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後,牛頓才想起這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後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
牛頓不僅僅對於力學,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在數學方面,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太陽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研究了顏色的理論,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Ⅳ 數學家小故事150字左右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八歲時進入鄉村小學讀書。教數學的老師喜歡處罰學生版。
有一天,老師說:「權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
教室里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於3,3加3等於6,6加4等於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後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
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他想不可能這么快就會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齊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因為他自己曾經算過,得到的數也是5050,這個8歲的小鬼怎麼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值呢?

Ⅳ 誰有發明家的小故事

愛迪生發明創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獲得生平第一項專利權。

1869年10月與友人合設「波普——愛迪生公司」。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1872—1876年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製造蠟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它是現代的「研究小組」這一概念的創始。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愛迪生宣稱要解決電照明的問題。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留聲機展覽。改良留聲機,設計微音器,擴音器,空中揚聲器,聲音發動機,調音發動機,微熱計,驗味計等。2月19日獲留聲機專利。7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克教授赴懷俄明觀察日全蝕,並用他發明的氣溫計測量太陽周圍全體的溫度。8月返回門羅公園,重新投入科研實驗當中。英國批准愛迪生「錄放機」專利申請。9月訪問康涅狄克州的威廉·華萊士。開始進行發明電燈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准和計演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它連續點燃了40個小時。11月1日申請碳絲燈專利。12月21日《紐約快報》報道了愛迪生的白熾電燈。12月25日對來自紐約市的3000名參觀者在門羅公園作公開電燈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機。獲得電燈發明專利權。製成磁力篩礦器。1月28日提出「電力輸配系統」專利書。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發表了《愛迪生的電燈》一文,正式發表了電燈的發明。5月第一艘由電燈照明的「哥倫比亞號」輪船試航成功。

12月成立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

1881紐約第五大街總部設立。成立一個白熾燈廠於紐約克。設立發電機,地下電線,電燈零件的製造廠。在門羅公園試驗電車。

1882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申請專利141項。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廠。12月底美國各地建立了150多個小電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無線電報專利。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取得關於留聲機的專利權80餘份。經營留聲機,唱片,授語機等製造和發售事業。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參加巴黎百年博覽會。發明電氣鐵道多種。完成活動電影機。

1890—1899年設計大型碎石機,研磨機。在奧格登礦地親自指揮用新方法大規模開發鐵礦。

1891年發明「愛迪生選礦機」,開始自行經營采礦事業。獲得「活動電影放映機」專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動電影視鏡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向公眾展示。

1893年愛迪生實驗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開辟第一家活動電影放映機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紐約的科斯特—拜厄爾的音樂堂使用「維太放映機」放映影片,受到公眾熱烈歡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蓄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製造法,並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製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7年完成長時間唱片。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愛迪生一生共發明了1000多樣機器。

Ⅵ 麥克斯韋生平有哪些事跡

麥克斯韋1831年6月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他的父親原是個知識淵博的律師,但卻熱衷專於技術和建築設計,屬對麥克斯韋的一生影響很大。8歲的時候,麥克斯韋的母親不幸得肺結核去世,從此家庭的重負全都落在了父親的身上。幼年喪母使麥克斯韋的性格變得孤僻、內向。16歲麥克斯韋中學畢業後進入了蘇格蘭的最高學府愛丁堡大學,專門攻讀數學和物理學。19歲時進入了劍橋大學並成為了霍普金斯的研究生。1854年的時候畢業並留校任教,後因父親生病到蘇格蘭的馬里沙耳學院任自然哲學教授,1871年受聘籌建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並任第一任主任。

Ⅶ 著名的麥克斯維的故事

1.從「鄉巴佬」到「神童」
麥克斯韋歲那年,母親去世,但在父親深情的關照和詳盡的指導下,加上自己的勇氣和求知慾,麥克斯韋的童年仍然充滿著美好。當他10歲進入愛丁堡中學讀書時,衣著土裡土氣,帶著濃重的鄉下口音,在班裡受到出身名門的富家子弟的嘲笑、欺侮,叫他「鄉巴佬」,但他十分頑強,勤奮學習,不受干擾,很快就顯示出自己的才華,扭轉了別人的看法。他在全校的數學競賽和詩歌比賽中都取得了第一名,成了有名的「神童」。「神童」不是天生的,是他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刻苦鑽研的結果。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慾和想像力,愛思考,好提問。據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麼不走呢?」父親說:「它在休息。」麥克斯韋又問:「它為什麼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還有一次,姨媽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麼是紅的?」姨不知道怎麼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麼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上中學以後,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學的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裡,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學難題。
麥克斯韋在上課的時候,總是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他不但愛提一些別出心裁的問題,而且還能糾正老師講課中出現的錯誤。據說有一次,他發現一位講師寫的公式有錯誤,立即站起來作了報告。老師很自信,挖苦地說:「如果是你對了,我就把它叫做麥氏公式!」後來老師回家一驗算,果然是麥克斯韋對了。
2.巧遇名師
19歲的麥克斯韋初到劍橋,一切都覺得新鮮。這一時間,麥克斯韋專攻數學,讀了大量的專門著作。不過,他讀書不大講系統性。有時候,為了鑽研一個問題,他可以接連幾個星期什麼事都不幹;有時候,他又可能見到什麼讀什麼,漫無邊際。
這個善於學習和思考的年輕人,需要名師點撥,才能放出異彩。幸運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麥克斯韋果然遇到了一位好老師,這就是霍普金斯。霍普金斯是劍橋大學數學教授,一天,他到圖書館借書,他要的一本數學專著不巧被一位學生先借走了。那書是一般學生不可能讀懂的,教授有些奇怪。他詢問借書人名字,管理員答道「麥克斯韋」。教授找到麥克斯韋,看見年輕人正埋頭摘抄,筆記本上塗得五花八門,毫無頭緒,房間里也是亂糟糟的。霍普金斯不禁對青年發生了興趣,詼諧地說:「小夥子,如果沒有秩序,你永遠成不了優秀的數學物理家。」從這一天開始,霍普金斯成了麥克斯韋的指導教授。
霍普金斯很有學問,培養過不少人才。麥克斯韋在他的指教下,首先克服了雜亂無章的學習方法。霍普金斯對他的每一個選題,每一步運算都要求很嚴。這位導師還把麥克斯韋推薦到劍橋大學的尖子班學習,這個班由有多方面成就的威廉·湯姆生(開爾文)和數學家斯托克主持,他倆也曾是霍普金斯的學生,數學造詣很高。經這兩位優秀數學家的指點,麥克斯韋進步很快,不到三年,就掌握了當時所有先進的數學方法,成為有為的青年數學家。霍普金斯曾對人稱贊他說:「在我教過的所有學生中,毫無疑問,這是我所遇到的最傑出的一個。」

Ⅷ 麥克斯韋與電磁場的故事

麥克斯韋

一、生平簡介

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 1831~1879)英國物理學家,年6月13日生於英國愛丁堡的一個地主家庭,8歲時,母親去世,在父親的誘導下學習科學,16歲時進入愛丁堡大學,1850年轉入劍橋大學研習數學,185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該校三一學院數學系,並留校任職。1856年到阿伯丁的馬里沙耳學院任自然哲學教授。1860年到倫敦任皇家學院自然哲學及天文學教授。1865年辭去教職還鄉,專心治學和著述。1871年受聘為劍橋大學的實驗物理學教授,負責籌建該校的第一所物理學實驗室——卡文迪許實驗室,1874年建成後擔任主任。1879年第11月5日在劍橋逝世,終年只有49歲。

二、科學成就

麥克斯韋自幼聰穎,15歲就發表過數學論文,一生從事過許多方面的物理學研究工作:

1.麥克斯韋在物理學中的最大貢獻是建立了統一的經典電磁場理論和光的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而這種理論預見後來得到了充分的實驗證實。

1873年,麥克斯韋完成巨著《電磁學通論》,這是一部可以同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相媲美的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麥克斯韋在電磁學實驗方面也有重要貢獻。他建立了實驗驗證的嚴格理論,並重復卡文迪許的實驗,將實驗精度提高了3個數量級。他的驗證理論成為後世精確驗證靜電力平方反比定律的依據。此外他還發明了麥克斯韋電橋。

3.麥克斯韋在分子動理論方面的功績也是不可磨滅的。他運用數學統計的方法導出了分子運動的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還研究過土星的光環和視覺理論,創立了定量色度學。。他負責建立起來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在他和以後幾位主任的領導下,發展成為名聞世界的學術中心之一。

在其短暫的生涯中,麥克斯韋邁出了物理學中從未有人走過的最重要的幾步,他的成就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可以和愛因斯坦相比擬,甚至難以想像,如果不是受到麥克斯韋工作的啟發,愛因斯坦會取得那麼巨大的成功。

愛因斯坦在自傳中說:「在我求學的時代,最吸引人的題目就是麥克斯韋的理論」,「特殊的相對論起原於麥克斯韋的電磁場方程」。1931年,在紀念麥克斯韋誕生100周年時,愛因斯坦把麥克斯韋的電磁場貢獻評價為「自牛頓時代」以來物理學所經歷的最深刻最有成效的變化。」

三、趣聞軼事

1879年11月5日,麥克斯韋因癌症不治去世,終年49歲。物理學史上一顆可以同牛頓交輝的明星墜落了。他正當壯年,卻不幸夭折,這是非常可惜的。他的理論為近代科學技術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可是他的功績生前卻未得到重視。直到他死後許多年,在赫茲證明了電磁波存在後,人們才意識到他是自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Ⅸ 麥克斯韋事跡簡介 他有什麼事跡

麥克斯抄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襲國物理學家、數學家。1831年11月13日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自幼聰穎,父親是個知識淵博的律師,使麥克斯韋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0歲時進入愛丁堡中學學習14歲就在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二次曲線作圖問題的論文,已顯露出出眾的才華。1847年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1850年轉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數學系學習,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史密斯獎學金,畢業留校任職兩年。1856年在蘇格蘭阿伯丁的馬里沙耳任自然哲學教授。1860年到倫敦國王學院任自然哲學和天文學教授。1861年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865年春辭去教職回到家鄉系統地總結他的關於電磁學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電磁場理論的經典巨著《論電和磁》,並於1873年出版,1871年受聘為劍橋大學新設立的卡文迪什試驗物理學教授,負責籌建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1874年建成後擔任這個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劍橋逝世。

Ⅹ 有關多位物理學家的小故事,要短的,100字左右,要快,十分鍾以內

牛頓:
他年幼時,曾一面牽牛上山,一面看書,到家後才發覺手裡只有一根繩;看書時定時煮雞蛋結果將表和雞蛋一齊煮在鍋里;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中吃飯,自己卻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來,當朋友把一隻雞吃完,留下一堆骨頭在盤中走了以後,牛頓才想起這事,可他看到盤中的骨頭後又恍然大悟地說:「我還以為沒有吃飯,原來我早已吃過了」。

法拉第: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於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慾,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後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學習。他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餘,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大英網路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法拉第於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並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於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慾和想像力,愛思考,好提問。據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
候,有一次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麼不走
呢?」父親說:「它在休息。」麥克斯韋又問:「它為什麼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
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還有一次,姨媽
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麼是紅的?」姨不知道怎麼回答
,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
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麼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
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上中學以後,課本上的數學知
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里去做
。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數學的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
室的角落裡,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學難題。

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