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馬克思的勵志小故事

馬克思的勵志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9 04:36:27

1. 有關堅持不懈的小故事

堅持不懈的小故事

1、中國的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搞棉花試驗,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0年浩劫人家不讓他搞試驗他就在自己家裡偷偷搞。終於,培育出棉花新品種,為祖國的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2、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 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 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3、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導師馬克思為著《資本論》化了40多年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層水泥。通過他不懈的努力,馬克思終於著成了全世界無產者所需的《資本論》。

4、梵高的執著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著實非常人所能的。

5、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拓展內容:

堅持不懈,懈:鬆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恆,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出自《清史稿·劉體重傳》:「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州。」《偉大的悲劇》:「到中午,這五個堅持不懈的人已經走了14公里。」

2. 周恩來的勵志小故事

周恩來,字翔宇,號飛飛。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出生於江蘇淮安。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隨堂伯父周貽謙到奉天銀州(今遼寧鐵嶺),入銀崗書院讀了半年書。秋天,伯父周貽賡接他到沈陽人東關模範學校學習。這時,少年周恩來在老師的教育和《革命軍》、《猛回頭》等書刊影響下,已樹立讀書救國的大志。
1913年 8月中旬,周恩來考人天津南開學校。當時的南開,是一所仿照歐美近代教育制度開辦的比較有名的學校,創辦人嚴范孫,是晚清翰林,一位主張教育救國的開明人士。校長張伯苓,是一位非常愛國的很有名的教育家。在他們的主持下,學校不僅嚴格要求學生具有愛國意識,學好文化科學知識,鍛煉好身體,而且提倡並支持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組織各種社團,進行社會調查,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實際工作能力。
周恩來人學初期,國文、英文成績欠佳,經過奮發努力,很快趕上,各科成績均優。尤其是在南開教育的培育下,他「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初步愛國思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在課外,他非常關心時事,經常閱讀具有愛國民主思想的報刊、書籍,如《民權報》、《民立報》、《大公報》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王夫之的著作,以及西方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論》等。他還積極參與敬業樂群會、校風報社、新劇團、演講會等學生社團的活動,擔任各種負責工作。
在檢察廳拘留期間,周恩來等團結難友學習政治、文化,開展文娛體育活動,周恩來在5月28日至6月7日期間,還連續 5次向難友系統地宣講馬克思主義。
在全體難友的堅強團結和共同斗爭下,反動當局為挽回面子, 在經過形式上的審理之後,終於被迫於7月17日釋放全體代表,天津各界立即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慶祝斗爭的勝利。
周恩來出獄後,於 8月初,他主持覺悟社年會,總結「五四」運動以來天津的學運經驗教訓,認為必須聯合全國各進步團體,共同改造舊中國,挽救國家危亡。他們主動與李大釗等領導的北京進步團體聯系。8月16日,周恩來等覺悟社社員11人,到北京陶然亭舉辦茶話會,邀請北京少年中國學會、青年工讀互助團、人道社。曙光社 4團體代表共20多人,商討今後救國方針。周恩來代表黨悟社,倡議與會各團體聯合,共同改造社會,挽救中國。李大釗代表少年中國學會發言,提議各團體有標明主義的必要。8月18 日,五團體代表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再次開會,決定成立名為「改造聯合」的組織,通過《宣言》和《約章》,宣布要聯合全國各地的革新團體,共同進行改造社會,挽救中國的斗爭

3. 誰知道馬克思的一些生平小故事

1、第一個故事:

馬克思十二歲進了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城一所中學。有一次,受人尊敬的老校長來給大家講課,正講得津津有味,有個外號叫「小傻瓜」的葡萄園主的兒子在下面吃起糖果來。老校長生氣了,突然提出了問題,讓「小傻瓜」回答。「小傻瓜」慌了神,不斷地暗使眼色,懇求同學們提示,可誰也不理他。最後,他把目光投向了馬克思。

馬克思瞅著「小傻瓜」那副可憐相,心中一陣好笑。他麻利地寫了個紙條,捲成團兒,暗暗遞給了「小傻瓜」。「小傻瓜」以為是答案,趁老校長低頭翻書的空兒,慌忙打開紙團,一看,竟是一首諷刺詩。詩中挖苦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傻瓜」,胖得像頭小豬娃,不動腦筋光貪玩,渾身都是臭泥巴。

這下子,可把「小傻瓜」惹惱了。下課後,他攔住馬克思就要報復。馬克思面無懼色,理直氣壯地說:「你辦了沒理的事,還想找別人的事嗎?」隨即又編了一首諷刺詩,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打這以後,那些不守規矩的貴族子弟都很害怕馬克思。

2、第二個故事:

一天早晨,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院圖書館的閱覽室里,有一位讀者手裡拿著一本書,正要在一個空座位上坐下來,這時候,值班的圖書館員走過來對他說:「先生,這是馬克思的座位,請您不要坐在這里,他就會來的。」「馬克思?」那位讀者愣了愣,「就是共產黨宣言》的作者,那位工人領袖嗎?」

「我想是的。這里給馬克思擺著工廠工作的年報,他現在正研究這份年報。」「他天天來嗎?今天也一定會來嗎?」圖書館員微笑著回答:「一定會來的。幾年來,馬克思天天到這兒來工作,一天足足工作10小時。我在這里已經20年了,在我所見到的讀者中,他是最勤勞最准時的。」

這點陣圖書館員轉身做他的工作去了。那位讀者還站在那裡思索,注視著馬克思座位上的那一堆書。幾年來,馬克思每天都在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院圖書館里工作10小時,在家裡又繼續工作到深夜。他讀過1500多種書籍,他寫提綱,寫內容提要和筆記,這些內容提要和筆記就可以編成許多書。

一切科學,主要的如歷史、哲學、經濟學、法律學、物理學、化學、數學、語言學、文學,他都用極大的鑽研精神進行研究,從中追求他所發現的新思想。他的好朋友恩格斯曾經說,馬克思在寫作的時候,如果他不確實知道所有的有關書籍都參考過了,所有的疑義都考慮過了,所有的論點都徹底探討過了,他是絕不肯下筆的。

3、第三個故事:

馬克思在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曾受到恩格斯的全力支持。馬克思的許多革命活動經費都來源於恩格斯無私的援助。據《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中記載,1869年3月21日,恩格斯給馬克思的信中說:「明天寄一鎊郵票給你,作為對厄·瓊斯的群眾運動的經費。」

同年5月10日,恩格斯寫信給馬克思,再次說到:「急切地附上一鎊郵票,作為我們這里給你們比利時捐款的明天會議之用。」

從這兩封信中我們不難了解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為無產階級工人運動籌集經費,是那樣涓滴湊集,耗盡心血。甚至把郵票也作為革命經費來湊集。這是多麼崇高而偉大的革命友誼。

4、第四個故事:

恩格斯在百忙之中對馬克思的女兒杜西收集郵票的愛好也給予熱情關心和支持。

據1863年4月21日恩格斯給馬克思的信中說到:「並附點郵票給杜西……有多種郵票是兩份,這些可以用作交換的。至於義大利、瑞士、挪威和某些德意志郵票,我可以大量提供。」

同年5月20日,恩格斯又給馬克思寄了些郵票。恩格斯對杜西的關心,使馬克思本人和杜西深為感動。杜西曾親昵的稱恩格斯為自己的「第二父親」。

馬克思與恩格斯一樣,在這些看來是細小瑣事中也表現出樂於助人的精神。

據1865年4月11日他從倫敦給馬克思的信中提到:「附上小威廉的信。我已將所要求的郵票寄給他。」信中說的「小威廉」即威廉·李卜克內西,是德國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5、第五個故事:

少年的馬克思不知抽象是指從復雜的事物中排除非本質屬性,透過現象抽出其本質特徵的思維過程,便問當老師的媽媽:「媽媽!什麼叫『具體」什麼叫『抽象』?」

媽媽說:「『具體』就是看得見的,摸得到的;『抽象』就是看不見的,摸不到的……」 馬克思心領神會地「唰唰唰」在作文簿上寫了:「今天早上我起來,看見我具體的媽媽,在燒具體的早飯。

我打開具體的窗戶,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抽象的新鮮空氣……」 這樣,馬克思長大後便發明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

拓展資料: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馬克思是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馬克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這是「精髓」,後來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去研究。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4. 勵志勤學小故事

王羲之練字
王羲之練字十分刻苦,十分用心。連走著、坐著、睡著,都想著如何把字寫好。他多年如—日,臨帖不止。臨誰的帖,字就寫得象誰的字,真是做到了臨摩得微妙微肖。一天晚上,他又練字練到很晚。他夫人多次催他休息,他才上床睡覺;到了床上,躺在被窩里,他滿腦子還是字帖,就不由自主地在他夫人的肚皮上,用手指當筆,不停地寫了起來。
他夫人正閉著眼睛睡覺,被他手指劃來劃去,怎麼也睡不著。就推開他的手,生氣地說:「你有你體,我有我體,你想寫就往自己身體上寫吧。」
王羲之聽了夫人的話,心裡一動:「對,對,你有你體,我有我體。我不能老照著人家的葫蘆畫飄,我要創出自己的字體來。」
從此,他刻苦練字,不斷創新,終於創出了自己的字體,成了中國的一代書聖。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後來成了西漢著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周總理的故事

20世紀初沈陽一所小學里,校長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讀書?」課堂上頓時寂靜無聲。片刻,一個同學畢敬畢恭的站起來回答:「讀書為了尋求生路。」話音剛落,另一位同學說:「為了光宗耀祖!「這時,周恩來從座位上站起來,他昂首挺胸,大聲回答道:「為了中華民族之崛起,騰飛於世界而讀書。」當時他年僅12歲。為了使中華騰飛,為了振興祖國,周總理就是抱著這樣偉大的志向成長為「人民的好總理」。

5. 古今中外名人成功勵志故事(50字)

1、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

2、鄧亞萍

眾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

3、貝多芬

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樣子,便不敢去打擾他,而打算等一會兒再給他上菜。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上菜嗎?」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帳。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先生,您還沒吃飯呢! 」「不! 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菜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沖出了飯館。

4、居里夫人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5、魯迅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5)馬克思的勵志小故事擴展閱讀

勵志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不管多厲害的人都讀不懂,學不精,進而形成一個獨立學科「成功學」。勵志學,不僅僅是要激活一個人的財富慾望,更要激活一個人的生命能量,喚醒一個民族的創造熱情。失去創造力,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最大悲哀。

而勵志,便是讓一個人重新煥發起這種力量。勵志,並不是讓弱者取代另一個人成為強者,而是讓一個弱者能與強者比肩,擁有實力相當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惟有從內心深處展開的力量,用心靈體驗總結出的精華,才是一個人真正獲得尊嚴和自信的途徑。

相關名言

1、所謂成功的人,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寬容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的人,也就是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心靈和行為日趨高尚的人。——《富蘭克林自傳》

2、勤奮工作,勇於實踐;始終堅持學習;做一個有德行的人;富有創新精神。——《富蘭克林自傳》

3、永遠不要將必要的開銷和你的慾望混為一談,你自己和你家人的慾望,永遠並不是你的薪水所能夠滿足的。——《巴比倫富翁的秘密》

4、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於給雙腳添了一雙翅膀。——喬·貝利

5、一旦有了意志,腳步也會輕鬆起來。——歐洲

6、誰有歷經千辛萬苦的意志,誰就能達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7、衰莫大於心死,愁莫大於無志。——莊子

6. 關於名人勵志的故事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2、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3、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4、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為「詩仙」。

5、梵高的執著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著實非常人所能的。

6、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7、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導師馬克思為著《資本論》化了40多年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層水泥。通過他不懈的努力,馬克思終於著成了全世界無產者所需的《資本論》。


8、亞歷山大大帝在遠征波斯之前,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其中一個叫皮爾底加斯的大臣非常驚奇。問道:「陛下,那你帶什麼起程呢?」「希望,我只帶這一種財寶。」亞歷山大回答說。聽到這個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

希望是創造人生的路標,在任何時候都別

7. 名人勵志小故事,要簡短一點的,謝謝了!

1.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

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

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

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自動過濾

一定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

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

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台灣的對比。周總理考慮問題周密

細致,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2.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自動過濾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

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

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

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3.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

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

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

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

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

己。

4.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

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

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

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

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

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

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

5.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自動過濾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

嘛?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

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周總理震驚世界

的圖片!中國人一定要看的!中國人一定要看的!不要誤解自動過濾忙忙碌碌,事務主義,他其實至高至

聖,是偉大的思想家;不要誤解自動過濾拘謹韜晦,他其實至情至性,常常灑脫不羈;不要誤解自動過濾陰柔

委屈,他其實陽剛十足,火辣辣地激盪奔放;不要誤解自動過濾吞聲忍讓,那其實是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

知人之明……當年有的國家的駐聯合國大使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提出「憑什麼就中國的自動過濾能享受下

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國家的不能?」聯合國秘書長這樣回答他們:你們中間任何一個人只要作到了周

的這3點:1,周死後沒有留下一分錢的財產2,周死後無一兒一女3,不留骨灰我一

定在你們死後下半旗。

看著就心裡難受堂堂一國總理吃的就幾小碗在想想今天的我們的一些領導們,心裡汗顏啊
他的自信、他的風度,通過外國人的眼神就能看出來!他被國際上稱為最難對付的政治家。
這種力量叫人格,這種鞠躬叫盡瘁!

8. 名人讀書小故事(50字)

1.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