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馬和老虎的故事

馬和老虎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9 03:40:40

『壹』 關於馬的故事

秦瓊賣馬

[釋義]秦瓊:人名。比喻英雄末路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

秦瓊,字叔寶,山東人。他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曾參加河南的瓦崗軍起義,是李密驃騎親將。瓦崗軍覆滅後,秦叔寶又被李世民所羅致,逐步成為高級將領。

秦叔寶這個人,在民間的聲望很大,原因有兩部小說《隋唐演義》和《說唐》都特別強調秦叔寶。在《隋唐演義》和《說唐》里,都有秦瓊賣馬的故事,說的是秦瓊在潞州落了難,窮得連飯店錢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隨身的兵器金雙鐧,後來逼得連自己的坐騎黃驃馬也賣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時候,樣樣不遂心,連馬也沒人要。幸而遇見了一位賣柴的老者,動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寶說:「這西門15里外,有個二賢庄,莊上主人姓單號雄信,排行第二,人稱為二員外,要買好馬送朋友。」秦瓊久聞潞州單雄信的大名,就由這位老者介紹到二賢庄,與單二員外見面。秦瓊羞於說出真名實姓,只稱姓王,拿了馬價而去,後來單雄信從別人口中,獲知賣馬的人,就是山東濟南府的秦瓊,便立刻追趕,捧著秦瓊的臉說:「叔寶哥哥,你端的想殺了單通也。」

老馬識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 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王亥馴馬的故事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崩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只以草為食。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只讓大家不要殺掉,派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亥發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著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過了一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沖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卧了下來。王亥把欄桿門關住,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隻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人類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馬一受驚,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准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裡十分著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正要往回走,不料,這跑得很遠的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又緊馬鬃,任憑馬怎麼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才勒過馬頭,緩緩地騎著回去。

王亥騎馬成功後,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風後、應龍、常先、大鴻等前來觀看,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他積極協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王亥、應龍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一隻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裡,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現了。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龍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氣得快要發病,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們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這只老虎。兩人看準目標,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迴路上,王亥、應龍又騎在馬上順便射死了幾只鹿。不料他們的行動,引起了風後的注意。風後一向智多謀廣,他腦子一動,便對黃帝說:「既然騎在馬上能追老虎,能射殺野獸,那麼,打仗時能不能也騎在馬上,追殺敵人?」風後建議黃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獵的人,今後出外打獵,一律不許射殺野馬。凡能捉回野馬者,給予獎勵。」黃帝不僅同意這個建議,而且自己也開始練習騎馬。他命應龍、王亥對捉回來的200多匹野馬要精心飼養,進行訓練。應龍專門挑選200多名精乾的小夥子,每天從早到晚,既馴馬,又練人。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貳』 關於老虎的傳說故事

1、農夫和老虎的故事

一天,農夫在自己家裡打死了一頭兇殘的老虎,發現還有一個可愛的小老虎,小老虎一直被其他老虎們欺負,農夫為了保護自己家裡的小老虎,建起鐵籠子保護他,籠子里有各種吃的,籠子外的老虎很肥,但也想吃籠子里的食物,農夫為了保護老虎和外面的老虎對峙著,籠子里的老虎一天天長大。

終於有一天,籠子里的老虎嫌肉太少,自己和籠外的老虎一樣肥,說要出去幫助農夫,農夫想,我養了你,保護你不會被欺負,你應該念我的好吧,於是放開了籠里的老虎。

開始籠里的老虎勇斗籠外的老虎,不弱與籠外的老虎,斗著斗著,忽然感覺,憑什麼我們老虎要斗,我們是同類啊,加上籠外的老虎告訴籠里的,我們這里是吃人肉的,人是我們養的食物,你看,就你一個另類,

真是怪胎。籠里的老虎忽然發現四周真的是這樣,然後看著農夫越來越不順眼,於是和籠外的老虎們做了一個交易,籠里籠外的肉大家一起吃。一天,他像貓兒一樣給農夫撒嬌,農夫微笑著撫摸著他,忽然,籠外的老虎來了,農夫護著籠里的老虎,卻不知那這貓兒張開血盆大嘴咬向農夫。

2、狐假虎威

一隻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隻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後,前景一定不妙,於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狸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於是就讓狐狸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後,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轉了一圈之後,狐狸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並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謊言。狐狸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於那些像狐狸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3、吃陽光的老虎

有一座山裡面住著許多小動物,可是山裡樹木稀少,強烈的陽光讓大家都很討厭。白天,幼小的猴寶寶被太陽曬得渾身發熱,哭了起來,他邊哭邊說:「媽媽好熱呀!我熱……」

熊寶寶被大太陽曬得可黑了,陽光一天比一天強烈,熊寶寶也「嗚——」地哭起來了。刺蝟寶寶吵著、鬧著要搬家。

大家都不喜歡強烈的陽光,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一天,山裡來了一隻怪老虎,說他怪呢,因為他什麼都不吃,只吃陽光。

老虎站在森林中心,把所有的陽光給吃了,可動物們家裡還有陽光。老虎來到猴子家,一瞬間,強烈的陽光無影無蹤了。老虎又來到小熊家,也吸走了所有陽光。

現在小動物們的家裡的陽光被一「掃」而光。

4、老虎拔牙

有一隻老虎住在森林裡,它已經很老了,不能捉小動物了,於是它就對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說:「我老了抓不動你們了,所以你們每天送來給我吃吧。如果哪一天我沒吃到一隻小動物,你們可知道後果的喲。」

第一天,跑得最快的駿馬無奈地去老虎家報到了;第二天,連辦法最多的狐狸也去了;第三天,山羊也沒逃過。小動物們說:「這可怎麼辦啊?這可怎麼辦啊?」有個小動物說:「去找聰明小猴吧!」小動物們到了小猴家,跟小猴一說。小猴想了想說:「你們先回去吧!我想想辦法。」

第四天,小猴到了老虎家說:「大王你看我給你帶什麼來了。」老虎說:「這不是糖果嗎?」小猴說:「大王,你每天吃糖果就可以不用再吃森林裡的小動物了。」老虎覺得有道理,點了點頭。過了幾個星期,老虎痛得躺在地上哇哇直叫。

小猴來了,老虎問小猴:「為什麼這么痛啊?」小猴說:「大王你讓我看一看你的牙齒就知道了。」老虎張開嘴給小猴看了看。小猴說:「大王,你長了蛀牙,要拔掉。」老虎點了點頭。於是,小猴就把老虎所有的牙都拔光了。

從此以後,小動物們就再也不怕老虎了。

5、老虎和小貓

在一片森林裡,住著一隻老虎和一隻小貓,老虎住在山頂,小貓住在山腳。山上的小溪往山下流,正好從小貓家門前流過。它們都過著寧靜而悠閑的生活。

有一天,老虎折了一隻紙船,放進小溪里。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貓家門口。小貓撈起紙船一看,樂壞了。紙船裡面放著一條小魚,紙船的小帆上寫著:祝你每天幸運!

小貓也想折一隻紙船送給老虎,可是,紙船怎樣才能漂到山頂上去呢?它想了想,有辦法了。小貓找來樹枝和紙,扎了一隻風箏。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老虎家門口。老虎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系著個盒子,盒子裡面裝著一塊肉,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永遠快樂!

紙船和風箏讓老虎和小貓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倆為了一點兒小事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見不到飄盪的風箏,小溪里再也見不到漂浮的紙船了。小貓非常難過,但它還是堅持每天扎一隻風箏,卻不好意思把風箏放飛到山頂,只把風箏掛在樹枝上。

老虎也很難過,但它也還是堅持每天折一隻紙船,不過呀,卻把紙船放在了屋頂上。

傍晚,颳起了一陣陣大風,老虎家屋頂的紙船被風吹進了小溪里,掛在樹枝上的風箏也被風越吹越高。小貓和老虎又驚喜地看到了紙船和風箏,上面都寫著同一句話:對不起。這下,小貓和老虎都開心極了,老虎把所有紙船都放進了小溪里,小貓也放飛了所有的風箏。它們又成了最好的朋友。

『叄』 關於馬的民間傳說

傳說古時的馬有雙翅,叫天馬。它地上會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飛是一種極有威力的動物,後來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馬。

天馬因玉帝寵愛,漸漸驕橫起來,時常胡作非為,一日,天馬出天宮,直奔東海要硬闖龍宮。守宮門的神龜帶領蝦兵蟹將一齊阻擋,天馬惱羞成怒,飛腿踢死了神龜。此事告到天宮,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馬雙翅,壓在昆侖山下,300年不許翻身。

200多年後,人類始姐人祖,要從昆侖山經過,天宮玉馬園的神仙便給天馬透了信,並告訴天馬如何才能從山下出來,當人祖經過時,天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來救我,我願同您去人世間終生為您效力。

人祖聽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馬所言,砍去了山頂上的桃樹,只聽一聲巨響,天馬從昆侖山底一躍而出。

天馬為了答謝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來到人世間,終生終世為人祖效勞。平時耕地拉車、馱物、任勞任願,在戰時,披甲備鞍,徵佔沙場,同主人出生入死,屢建占功。

從此,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當玉帝准備挑選十二種動物生肖時,馬成了人類推選的動物之一。玉帝也因馬立功贖罪,有助於人而允許馬當上了生肖。

(3)馬和老虎的故事擴展閱讀:

民間傳說的四大名馬

1,赤兔馬

呂布的坐騎,其「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人們常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見赤兔馬的地位。

2,的盧馬

劉備的坐騎,的盧馬是額上有白色斑點的馬,古人認為這種馬妨主。劉備曾經憑借的盧馬脫險,被傳誦為義馬救主。後一般以「的盧馬」形容快馬。

3,照夜玉獅子馬

趙子龍的坐騎,長坂坡上,令趙雲七進七出而落於不敗,落入陷坑生而又能飛躍而起的那匹馬。

4,烏雲踏雪馬

張飛的坐騎,能配得上張飛這樣的猛將的馬,想來也不是一般的馬。

『肆』 作文:如何寫老虎和三匹馬的童話故事

如何寫三匹馬和老虎的童話

『伍』 關於馬的神話故事

飛龍馬的傳說相傳在大清時期,在水城縣一個叫馬龍大縢的地方,一戶姓安的富豪人家僱用一名憨厚老實的小男僕為他家牧馬。這名小男僕每天早出晚歸,晚上回家時都會割一捆草帶回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主人發現男僕每天帶回的草除了都是同一種草外,數量也出奇地一致,他感到很奇怪。為揭開謎底,有一天早晨他讓僕人在家休息,自己親自去牧馬。然而,正當他准備出發時卻發現馬兒不在了,他四處尋找,好一會兒才找到。由於擔心馬兒再次亂跑,他便打算騎馬放牧。不料,當他騎上馬背後馬兒朝天嘶叫數聲後四蹄騰空而起,隨著耳邊掠過的嗖嗖風聲,他已和馬兒一道穿梭雲間。在他還未反應過來的瞬間,自己已隨馬兒降落到近十公里之外坡上牧場的磨盤山上。令這名富豪不解的是,這匹馬一直都在一個地方反復吃草,但這里的草卻不見少。他驚魂未定,馬兒長嘶一聲又四蹄騰起,馱著他又飛到對面的山崖上。正在納悶不已時,他發現馬兒是來這里飲水的,懷著好奇之心,他也捧了一點水喝,沒想到就這么一嘗,他就沾上了仙氣。從此,飛龍馬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田螺嶺與馬坡嶺的傳說傳說贛州闢地建城不久,有匹馬到貢水上游江邊,與一田螺相遇,相邀到贛州城去添一勝境。約先進城者為尊,後者為卑。馬欣然讓田螺先行一時。只見田螺滾呀!滾了近半個時辰,行程還不到五尺。馬得意地說:「田螺姑娘,失陪了,咱們贛州城再見!」說罷,揮動四蹄奔騰而去。 江邊的田螺,見一溜木排順流而下,遂滾入河中攀著木排,很快到了贛州城下。恰遇有一婦女來到木排旁挑水,田螺機靈地隨水滾入水桶,被挑著進了城。婦女倒水入缸,發現田螺而隨手一扔,田螺落在城區西北部,遂變成了田螺嶺。 至於那馬呢?因為左一座山,右一道水,走了不少彎路。到東門城下時,天已經黑了,城門也關了,只好留在城外暫憩。馬想:田螺還不知在何處爬呀!滾呀!待明日天明後入城也不遲。誰知田螺在嶺上看見了,高呼「馬大哥,委屈你作個東門衛士吧!」馬愕然無語。只好卧在贛州城東門外。從那以後,贛州城東門外就有座馬坡嶺了。馬神廟的傳說祖大壽降清那天中午,袁崇煥贈給祖大壽的戰馬「賽赤兔」掙脫了韁繩,逃出馬圈,順著寧遠衛東西大街向明朝國都北京方向跑去。一出西門,它就被祖大壽的親兵發現了,親兵又截,又堵,又圍,一直鬧到現在的馬神廟這個位置才抓住它。可賽赤兔連踢帶咬就是不回城,親兵只好把它用鐵鏈捆在大樹上,之後去報知祖大壽。祖大壽也沒招兒,就派馬夫到那兒去喂,誰知賽赤兔不吃不喝,眼望北京悲鳴不已,一直悲鳴了三天三宿,眼口鼻一起流血而死。後人為了紀念這匹忠貞的馬,在他死的地方修了座馬神廟,廟外題寫四言詩。人不如獸,官不如馬。人已絕情,官卻降清。獸尚知義,馬能盡忠。 虎鬥馬峪的傳說在蓋州城東七八里遠,有個不大不小的山溝,人稱虎鬥馬峪。為什麼給它起了這么一個別致的名字呢?原來,這里有生動悲戚的故事哩。從前,在這個山溝里住著一位農夫,因為他磨剪刀出名,又在弟兄中排行老二,人們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二剪刀」。二剪刀養著一匹棗紅馬,愛如掌上明珠。這馬可非同一般,長得高大神奇,身高脖長,腿細蹄大,馬鬃撅起,像石頭砌的一面牆,馬尾巴粗長,甩起來像只鐵掃帚。拉車種地,從不用主人甩鞭子,跑起路來,猶如腳踩風火輪。誰人見了這棗紅馬都嘖嘖稱道:「好馬,好馬。」 這天,干罷活兒,為了讓馬吃些嫩草。二剪刀便放馬上山,自己在家裡,「嘩嘩,嘩嘩」地磨起剪刀來。 這時,鄰居過來說:「二剪刀啊,聽說山上來一隻黑老虎,能不能跑下山來傷人?」 二剪刀直起身來,眉毛一揚,伸出拇指在磨得飛快的剪刀鋒刃上颳了兩下,毫不在乎地笑了,說:「嘿嘿,怕什麼?老虎皮再厚也架不住我這剪刀快,等它來了我收拾它就是了。」鄰居聽了他的話,搖搖頭走了。二剪刀照樣在「嘩嘩,嘩嘩」地磨著剪刀。 傍晚,棗紅馬一邊叫著,一邊跑下山來,親切地湊到主人跟前,點頭哈腰,像要說話似的。二剪刀一看,棗紅馬一反常態,渾身冒著熱氣,汗水順著身子往下淌,像從熱水鍋里剛撈出來一樣。他用手撫摸著馬鼻樑子,心疼地說:「馬兒馬兒,你怎麼了?累成這樣子。」 棗紅馬前蹄刨著地,搖晃著腦袋說:「主人主人你莫疏忽,山頂上來了一隻虎。」 然而,二剪刀不懂棗紅馬的話,像往常一樣,給它飲了水,添了草,送了料,把它拴到馬棚里,讓它去歇著。 第二天,天一亮,二剪刀又解開馬的韁繩,把馬背一拍,讓馬兒上山了,自己照樣在家莫剪刀。棗紅馬在山上吃草了嗎?沒有,而是像昨天一樣,又跟那隻老虎打起來了。凶惡的黑老虎想一口吃掉棗紅馬,它把下頦往地上一帖,震天動地的一吼,接著,嗖地向馬撲來,棗紅馬一轉身,甩開大尾巴,把黑老虎的眼睛遮上了,再把海碗大的蹄子一蹬,老虎被蹬了一個跟頭。黑老虎從地上爬起來,抖落抖落身子,又張開血盆大口向馬兒撲來。棗紅馬把脖子一擰,硬撅撅的馬鬃差點兒扎了黑老虎的眼睛…… 兩個回合過去了,黑老虎蹲在地上直喘粗氣,心理想:「為什麼已經到嘴的肥肉,就是吃不著呢?」棗紅馬呢,昂著頭,支著耳朵,嘴裡噴著熱氣,心裡核計:「你這黑傢伙想下山害人,我非把你頂在山上不可。」黑老虎和棗紅馬就這樣鬥了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一直斗到傍晚日頭落。棗紅馬又一邊叫著,一邊跑下山來,親切地湊到主人跟前,點頭哈腰,像要說話似的。二剪刀一看,棗紅馬還是渾身冒著熱氣,汗水順著身子往下淌,像是剛從熱水鍋里撈出來一樣,他撫摸著馬的鼻樑子,心疼地說:「馬兒馬兒,你怎麼了?一定是熱的,我給你剪剪毛吧。」 說著,他就拿起磨得雪亮的剪刀,先剪了馬鬃,後剪了馬尾。棗紅馬生氣了,前蹄刨著地,搖晃著腦袋,說:「主人主人你真糊塗,剪了它我靠什麼斗黑老虎?」由於沒了鬃,沒了尾,棗紅馬非常難過,垂頭喪氣地進了馬棚,水不喝,草不吃…… 第三天,天沒亮,棗紅馬又上山去了。可是,到了傍晚日頭落,卻不見棗紅馬歸來。二剪刀等呀等呀,怎麼也不見棗紅馬下山來,大概是在山上出什麼事了吧?他想著,便慌慌張張地向山上跑去。在山上,他找啊找啊,找遍了山前山後,找遍了山左山右,終於在山頂柞樹林里一塊空地上,見到了棗紅馬。棗紅馬長拖拖地躺在那裡,脖子被咬成了血葫蘆,草地上汪著一攤鮮紅的血。二剪刀一下子撲到馬跟前,撫摸著馬的腦門子,說:「馬兒,這是怎麼了?」棗紅馬慢慢地睜開眼睛,瞪著主人,說:「主人主人你該後悔,不該剪去我的鬃和尾。」棗紅馬落下兩滴眼淚,閉上眼睛,再也睜不開了。二剪刀突然站起身來,看看那一片被踏平的草木,布滿了深深的蹄子印,大聲吼起來:「是誰害死了我的棗紅馬,是誰害死了我的棗紅馬?……」接著,呼嚕一口血,從他的喉嚨里噴了出去……二剪刀也倒在了地上。

『陸』 馬和虎的童話故事作文

一群老虎進攻了一群馬,當時,一匹馬正好生了一匹小馬,一隻老虎看見那匹小馬很可愛,不忍心吃它,便養它做寵物。過了幾年,那匹馬長大了,看著老虎馬都在吃肉,唯獨它吃草,就問它的主人:「那東西好吃嗎?」「當然好吃」那隻老虎回答道,還順手丟給它一塊兒肉。那匹馬嘗了嘗,覺得還不錯,就大吃特吃起來。從此,那匹馬就吃起肉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如果和好人待在一起,你就會染上好習慣;如果和壞人待在一起,就會沾上壞習慣

『柒』 一個故事,好像是一個什麼朝代的將軍去打獵,騎著馬遇見一直伏卧的老虎,於是放了一箭射在了老虎身上老虎

李廣

『捌』 老虎和狗和兔子和狼還有馬的童話故事

山上有隻老虎,它捉到了一隻兔子,當它要吃兔子的時候,一隻狐狸看見了,馬上叫了幾聲狗叫.老虎的注意力被引開了,兔子趁機跑了.狐狸也馬上跑得無影無蹤.
從此,兔子和狐狸成了患難與共的好朋友.

『玖』 與馬有關的傳說故事

李自成與馬的傳說
姜良貴

李自成一生戎馬疆場, 南征北戰。 據史實所載, 他進北京城時是「氈笠縹衣乘烏駁馬」(見《明紀北略》卷二十) ,他的騎馬也稱「烏龍駒」(見姚雪垠《李自成》),並自稱:「我馬上天子耳。」(見《叟聞續筆》卷一) 。駿馬為「大順帝李自成將軍」(毛澤東同志給李鼎銘先生的信中語)打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駿馬也和李自成英雄的美名連在了一起。因此,民間便相傳李自成當年充任銀川驛驛卒、馬夫時,就與馬結下一段不解之緣的有趣故事。
那是明朝年間,陝北農村連年飢荒,官府又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李自成父守忠亡後,無所依靠,便流浪到米脂城內。正好遇上銀川驛招募驛卒馬夫,李自成喜而應募。驛丞見李自成顴高目深,身高偉壯,矯捷善走,便答應下來。李自成每月便能得到二十多個小銅錢,但比起流浪生活還要強點,便稍覺心安。從此便遞送公文,跨馬賓士於延綏路中,近者去距米脂城八十里的綏德驛、魚河驛,遠者有時達榆林鎮、延安府。
當時的銀川驛就設在現今米脂城內的馬號圪台上,銀川驛也稱「馬號驛」 ,土圪台也以「馬號」之稱流傳至今延用,但現驛站遺跡因年久已盪然無存。相傳當年建有馬棚數十間,棚內石槽相連,棚外拴馬樁井然林點。每日驛馬昴首振鬣,搖尾嘶鳴,驛卒和馬夫呼喚相語,別有一番景緻。李自成先為馬夫後為驛卒,遞送公文後,就住宿在馬棚旁幾間瓦房裡,經一日風寒烈日的苦差,有時便同驛卒好友到馬王廟去消閑。 至今民間還有瓦房因李自成這位「真龍天子」住過,便沒有蠅蚊跳蚤的傳說。
馬王廟與馬號驛相連,座北向南,有正殿五間,殿門前是過道走廊,走廊柱上楹聯是「神功點佑千騎勇,聖德曾賜英雄兵。」門聯為「眼觀天下,手掌乾坤」,橫眉:「香噴蓮花」。殿內台上有高大的馬王爺塑像,三頭六臂,手持寶劍,擺出一副凶神惡煞的面孔。台下塑一泥馬,有奔騰欲走之勢,馬前有手拉韁繩的牽馬人。自成進殿常肯摸摸泥馬,拍拍牽馬人的脊背,對著驛卒好友說:「你與我李自成命運一樣,都要飽受牛馬的苦處。 」眾好友也說:「我們還都不是一樣的人嘛!」,大家長吁短嘆不止。
一日大家正慨嘆之餘,忽聞殿外人聲嘈雜,看見在驛丞、廟主相引下,幾個人用木板抬著兩具屍體,後面簇擁著許多圍觀的人,直奔殿內而來。自成和眾好友好不驚奇,不知何事,只待細看究竟。只見那兩具屍體抬進殿來,七手八腳地被放在地下,仰面而卧。廟主從匣內取出四個大碗,扣在死者兩手兩腳上,並截取馬尾巴一束,置於兩腿股之間。又立即點香燒紙,跪在馬王爺像下祈禱道: 「今有劉氏、張氏二人,送交馬王尊神,讓其來生轉為驛馬,大碗顯其蹄壯腿粗,好為皇家傳遞公文出力。」繼而叩頭稱謝。
李自成與眾驛友又聽見圍觀中的一個人說:「銀川驛與馬王廟會首、住持商約而定,若有無法埋葬的孤寡老人,可報知驛丞署,讓他們來生轉馬,便可得點少許的埋葬費用。」自成聽後,不覺流下淚來,長嘆一口氣說: 「窮人活著受苦,死了受苦,若有來生還要作驢變馬受苦。」
眾好友都說是啊。 他們掩著淚又看著屍體被抬走埋葬。從後李自成暗恨皇家官府不仁不義,欺壓窮人,壞透頂了。
從此李自成對馬便有了另一種感情,同病相憐,彷彿覺得驛馬就是窮人所變。在行路之中,上坡下坡,跋山涉水,上鐙使鞭……非常愛惜。若作起馬夫的事來,每宵幾番上料,刷洗馬身上的穢污,吊馬散觀都精心照料。並常常牽馬到米脂城北門外小河飲水,飲完馬與驛友上馬鞍山轉游,看山勢龍騰虎躍便萌生異志,說他日後要在這里修一座宮殿。這小河是馬鞍山下的一條蜿蜒曲折的溪流,因李自成飲過馬,所以又得一個名號----飲馬河。傍山似馬鞍形,河水清徹見底,楊柳懸垂,後來河上蓋了小橋,起名飲馬橋。又豎牌樓,立石坊,鐫有「仙渡」(米脂八景之一)的題額,還有詩家所作的「溪水倒映盤龍景,山勢斜連飲馬橋」 的聯語。馬鞍山後來修建了李自成行宮,改名盤龍山,李自成更為米脂山水增添了神話色彩。
驛卒、馬夫的苦處,使李自成更加痛恨明王朝。在送信途中,李自成看著汗水淋淋的驛馬,便對馬說:「馬啊,馬啊,不要傷心,咱們也要解解他們的恨」。那時起義軍在陝北風起雲涌,遍及各地,受驚的官府公文傳遞頻繁。李自成有時把南來北往的公文,壓在米脂城南的小石砭,北往南去的公文壓在萬佛洞山崖內,以此來解心頭之恨。至今米脂還有人,若送信不及時,便說:「信還不來,又壓在小石砭了。」這是李自成當驛卒時留下的軼事口話,流傳至今。
為丟失公文,李自成多次被驛丞斥責,並扣了他的糧餉。崇禎三年,明庭裁驛卒驛馬時,李自成首先被淘汰出來。衣食無著的李自成,相傳佩戴著在米脂花馬洞所得的花馬劍, 參加了起義軍的隊伍,開始了東征西殺的戎馬生涯。 駿馬呈祥,李自成當了闖王,擁有百萬雄兵,在軍事給養中,也以騾馬為貴。

馬,是十二生肖的七哥。關於十二生肖,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神仙要選出12種動物作為生肖,於是就讓所有的動物在大年初一這天來報到,先來報到的12種動物就是十二生肖了。可是日行千里的馬兒,怎麼才排到了第七位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年的大年初一,各種動物從四面八方趕到神仙那兒報到,千里馬神風也不例外。神風想:要是能當生肖之首那就好了!神風一陣風似地朝神仙宮跑去。突然,它聽見了幾聲凄涼的哭聲,便放慢了腳步,想探個究竟。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荒涼的村莊:田地荒蕪,街上處處可以看見死屍,許多人哭泣著。神風走進了村莊,它向一位老奶奶打聽:「老奶奶,這兒怎麼會變成這樣啊?」「唉,你不知道啊」,老奶奶悲傷極了,「我們這兒鬧瘟疫,死了好多人哪!」「那就沒有葯可以治瘟疫嗎?」「有倒是有,可是……唉,這葯難得的很。」「什麼葯,您告訴我,我去弄!」神風這時已滿心都是救人,其他的事都忘得一干二凈了。 「那好吧,從這兒出發往東走20里,有一座寶芝山。山上有一個寶芝泉,泉水可醫百病,但泉邊有一隻催眠貓,上山取水時催眠貓會給你催眠,你可千萬不能睡,睡了便會被那隻貓害死。我們這兒好幾個青年去采葯都一去不復返。」「我知道了,我現在就去!」神風向老奶奶要了一個空葫蘆掛在脖子上,就一陣風似地奔向了寶芝山。

神風來到了寶芝山,它小心地向山上走去,突然它聞到了一股花香味,馬上開始犯困。「不好!」它意識到催眠貓來了。神風使勁地搖頭,使勁地跑跳,力圖使自己不睡著。「喵」,催眠貓出現了,它伸出利爪,對神風虎視眈眈。「不好,得先下手為強!」神風閃電一般地飛到催眠貓面前,後腳用力一蹬,催眠貓撞在了樹上,昏了過去。神風跑到寶芝泉邊,用葫蘆裝滿了泉水,欣喜萬分地朝山下奔去。「啊!」突然神風慘叫一聲,癱坐在地上。原來催眠貓醒來了,它趁神風不注意,狠狠地咬了神風的後腿一口。催眠貓的牙齒里有毒液啊!催眠貓正欲再向神風撲來,神風急中生智,用嘴銜起一塊石頭,向催眠貓丟去。「喵!」石頭打中了催眠貓的眼睛,催眠貓捂著眼睛滿地滾。「我要藉此機會逃走,可是我腿……」神風好擔心。「有了,我可以用泉水治傷嘛!」神風挪到了寶芝泉邊把後腿伸進了泉水中,奇跡發生了,神風頓時充滿了活力。它站起來,風一樣地朝小村莊奔去。

到了村莊里,神風把泉水交給了老奶奶,老奶奶把神水摻進了井水中,神風馱著水,挨家挨戶送去,人們喝了井水,紛紛病癒。他們想謝謝神風,可神風卻不見了,它飛快地跑到了神仙宮,遺憾的是它只能排在生肖第七位了。可神風還是挺高興的,它想,今天我幹了一件大好事,值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