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績懷橘故事簡介60字
『壹』 陸績懷橘的故事用《弟子規》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應該是哪一句( )內容在下面
答案是C
因為陸績母親喜歡吃橘子,陸績就把橘子帶給他母親吃,這正是「親所好力為具」的體現!
『貳』 陸績懷橘 主要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講述了陸績孝順父母的事情。
陸績自幼聰明過人,知禮節,懂孝悌,尊重長版輩,孝敬父權母。6歲那年,於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贈的橘子,陸績捨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於懷中。臨行告辭、躬身施禮時橘子落地。
袁術問道:「陸郎作賓客怎麼還藏著橘子?」陸績跪而回答:「留三隻橘子欲回去送給母親品嘗。」袁術聽罷驚奇不已。從此以後,陸績懷橘便傳為佳話。元代郭居敬將其編入《二十四孝》。
(2)陸績懷橘故事簡介60字擴展閱讀:
「陸績懷橘」的故事出自陳壽的《三國志·吳志·陸績傳》,原文如下:
陸績,三國時吳人也。官至太守,精於天文、歷法。其父康,曾為廬州太守,與袁術交好。績年六,於九江見袁術。術令人出橘食之。
績懷三枚,臨行拜辭術,而橘墜地。術笑曰:「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績跪下對曰:「是橘甘,欲懷而遺母。」術曰:「陸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術奇之,後常稱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孝心是要從小培養的。陸績六歲就知道把橘子讓給母親品嘗,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已埋下「孝」的種子。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心父母,愛護父母直至贍養父母,既是小輩的責任與義務,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這種道德觀要從小培養。
『叄』 陸績懷橘文言文翻譯50字
譯文
陸績,他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人。他的官職到了太守,對天文和歷法專很精通。他的父親陸康曾屬經擔任廬州太守並與袁術往來密切。陸績六歲時,到九江去拜見袁術。袁術讓人(招待)他吃橘子。陸績在懷里藏了三個橘子。臨走時,陸績(彎腰)告辭袁術,橘子掉落在地上。袁術笑著說:「陸績,你來別人家做客,懷里怎麼還藏著橘子?」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留給母親吃。」袁術說:「陸績這么小就知道孝敬,長大後一定成才。」袁術感到陸績與眾不同,後來經常跟別人稱贊他。
『肆』 陸績懷橘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思考和啟發
孝心是要從小培養的。陸績六歲就知道把橘子讓給母親品嘗,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內已埋下「孝容」的種子。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心父母,愛護父母直至贍養父母,既是小輩的責任與義務,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這種道德觀要從小培養。
『伍』 陸績懷橘的讀後感
近來我看了《陸績懷橘》這篇故事,頗有感觸。 《陸績懷橘》主要講的是有一天6歲的陸績去袁術家做客,袁術請到來的來賓吃橘子,到臨走的時候,陸績鞠躬向袁術告別,卻不小心把放在懷里的3個大橘子摔到了地上,家父見了微怒,於是問其故,陸繼見了連忙回答:「這是給我母親帶的。」袁術聽了大大的稱贊了陸績孝順。 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最講究的就是「孝」,所謂「百善孝為先」嘛!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美德「孝」,我認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孝敬父母,陪伴他們;一類是為父母遮風擋雨,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港灣。孝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哪怕你小至幼兒,大至老人。只要是你的父母健在就可以盡孝,就算只是簡簡單單的陪伴他們,簡短的一句話,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蘋果都可以表達你對父母的一份孝心。就算你的父母不在了,也應該傳承他們最優秀的品格代替他們繼續走下去。我讀了《陸績懷橘》這個故事,使我不禁想到了父母對我的關懷,還 有那一直再也平凡不過的「讓蘋果行為」。有一次,媽媽從集市買了一些又大又甜的大蘋果,我一下子就搶過袋子,挑起蘋果來了,我忽然間想起老師對我們說要孝敬父母,於是對媽媽說:「媽媽你也挑吧!」媽媽對我說:「我不太喜歡吃蘋果!」,我聽了馬上就挑起蘋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卻沒發現媽媽那雙充滿母愛的眼睛一直默默地注視著我。直到現在,我才明白,媽媽並非不愛吃蘋果,而是想把好的東西都留給我呀!我現在才發現母愛是那麼的無私,陸績這么小就學會了盡孝,我要向他學習才行!
『陸』 陸績懷橘的故事劇本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8、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專。(孟郊)
29、君子成人屬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30、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31、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2、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3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最愛)
『柒』 陸績懷橘的故事用《弟子規》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應該是哪一句( )
C
陸績回答說:[橘子是我母親所喜歡吃的,因為沒錢買橘子,所以想留著拿回家給母親吃,並非自己貪心]
所以是親所好,力為具,意思是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做子女的應盡力准備齊全
『捌』 陸績懷橘典故是什麼
一、典故一
1、原文
陸績,三國時吳人也。官至太守,精於天文、歷法。其父康,曾為廬州太守,與袁術交好。績年六,於九江見袁術。術令人出橘食之。績懷三枚,臨行拜辭術,而橘墜地。
術笑曰:「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績跪下對曰:「是橘甘,欲懷而遺母。」術曰:「陸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術奇之,後常稱說。
2、譯文
陸績,他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人。他的官職到了太守,對天文和歷法很精通。他的父親陸康曾經擔任廬州太守並與袁術往來密切。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讓人給他吃橘子。陸績在懷里藏了三個橘子。等到回去的時候,(陸績向袁術)長拜告別(懷里的橘子)掉在地上。
袁術笑著說:「陸績你來做客為什麼要在懷里藏橘子呢?」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想要留給母親吃。」袁術說:「陸績這么小就知道孝敬,長大後一定會成才。」袁術對他大為驚訝,後來經常跟別人稱贊他的美德。
二、典故二
1、原文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官至太守,精於天文、歷法。其父康,曾為廬州太守,與袁術交好。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2、譯文
陸績,字公紀,是生活在吳郡的吳人。他的官職到了太守,對天文和歷法很精通。他的父親陸康曾經擔任廬州太守,並與袁術往來密切。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款待他,陸績把兩只橘子放在了懷中。
等到回去的時候,陸績向袁術長拜告別,懷里的橘子掉在了地上。袁術說:「陸郎,你來做客,為什麼還在懷里藏了橘子?」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這橘子是我母親生性所愛的,我想拿它回去給母親。」袁術對他大為驚奇。
(8)陸績懷橘故事簡介60字擴展閱讀:
文言文知識
1、釋「遺」。「遺」在古文中有兩個讀音,一讀yí,指遺失,遺忘,遺漏等;二讀wèi。上文「欲歸遺母」中的「遺」,讀wèi,指送或贈予,句意為想回去後送給母親吃。又,「故人遺我魚」,意為老朋友送我魚;「天寒,以裘遺之」,意為天冷,把一件皮衣贈送給他,文中讀wèi。
2、兩個「懷」的用法。「懷」指胸懷,屬名詞。上文「懷三枚」及「懷橘」,如果直接理解為胸懷三枚及胸懷枚,都不通。其實,「懷」在句中是活用為動詞,指「胸懷里藏著」,這樣就容易理解了。「懷三枚」,意為在胸懷里藏著三隻橘子;「懷橘」,意為胸懷里藏著橘子。
3、奇。奇是在這里是意動用法,以...為奇,即感到驚奇。上文「術奇之」,意為袁術認為他與眾不同,或認為他很奇特。
『玖』 陸績懷橘的大概意思
陸績懷橘
陸績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人。他曾經擔任過廬江太守,他精通天文和歷法。陸版績六歲時,到權九江去拜見袁術。袁術命令下人拿出許多橘子來給陸績吃。陸績把三個橘子藏在懷中,等到告別的時候,跪著向袁術拜謝。不料這三個橘子從袖口裡滾落到地上。
袁術笑著說:「陸績,你來別人家做客,為什麼暗地裡藏了主人的橘子?」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這橘子很甜,我想帶幾個回去給母親吃。」袁術說:「陸績,你那麼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長大後必定是人才。」袁術認為陸績十分與眾不同,後來經常向別人稱贊陸績懷橘的美德。
看看行不行哦!加油!
『拾』 陸繼懷橘的故事概括
陸績,他是三國時來期的吳國人。他源的官職到了太守,對天文和歷法很精通。他的父親陸康曾經擔任廬州太守並與袁術往來密切。
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讓人(招待)他吃橘子。陸績在懷里藏了三個橘子。臨走時,陸績(彎腰)告辭袁術,橘子掉落在地上。
袁術笑著說:「陸績,你來別人家做客,懷里怎麼還藏著橘子?」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留給母親吃。」袁術說:「陸績這么小就知道孝敬,長大後一定成才。」袁術感到陸績與眾不同,後來經常跟別人稱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