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魯濱遜漂流記注音故事

魯濱遜漂流記注音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8 22:54:18

⑴ 魯濱孫漂流記河北拼音版

河 北拼音
he bei
第二聲第三聲

⑵ 小學六年級下冊 第十六課 《魯濱孫漂流記》梗概的課文所有注音詞

1.梗(geng)概
2.畏(wei)懼
3.桅(wei)桿
4. 簡陋(lou)
5.北緯(wei)
6.斫(zhuo)痕
7.日晷(gui)
8.泅(qiu)到
9.商業簿(bu)

⑶ 《魯濱遜漂流記》的10個故事概括

初次航海,環島航行,圈地養羊,一個腳印帶來的恐懼,人肉宴會,救助星期五,島上君王,救助遭難船長,智取大船,返回故鄉。

⑷ 「魯濱遜漂流記」的正確讀音

1、魯

拼音:[lǔ]

釋義:1.愚拙,蠢笨:愚~。粗~。~莽。2.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西南部專。3.中國山東省的別稱屬。4.姓。

2、濱

拼音:[bīn]

釋義:1.水邊;近水的地方:海~。湖~。2.靠近(水邊):~海。~湖。~江。

3、遜

拼音:[xùn]

釋義:1.退避,退讓:~位。~遁。2.謙讓,恭順:~讓。謙~。3.次,差,不及:~色。

4、漂

拼音:[piāo][piǎo][piào]

釋義:[piāo]浮在液體上不動或順著風向、流向而移動:~浮。~流。~沒(mò)。~移。~泊(喻職業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5、流

拼音:[liú]

釋義:1.液體移動:~水。~汗。~血。~淚。~程。~瀉。~質。~水不腐。汗~浹背。隨波逐~(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盪,喻沒有主見。

6、記

拼音:[jì]

釋義:1.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憶。~取。~性。博聞強~。2.把事物寫下來:~錄。~功。~者。3.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游~。日~。

⑸ 魯濱遜漂流記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由於遭遇沉船,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在荒島上,他憑借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頑強地與各種困難作斗爭。後來魯濱孫從食人族手中解救出一個野人,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星期五」。直到二十八年之後,魯濱孫才搭乘一艘商船,返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英國。

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又譯作魯濱孫·克魯索),是歐洲的「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1718年)中的敘述者和主人公。

作者簡介: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小說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小說之父」。出生於英國首都倫敦,父親營屠宰業(一說是油燭商),因此轉而選擇了經商。他廣泛遊歷,早年經營內衣、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曾到各國大陸經商。

(5)魯濱遜漂流記注音故事擴展閱讀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⑹ 《魯濱遜漂流記》故事梗概

《魯濱遜漂流記》簡介

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雲游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島上。 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聖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獲穀物,馴養山羊,用獸皮製作衣物。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後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僕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

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濱遜收回他巴西庄園的全部受益,並把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生於倫敦。父親經營屠宰業。笛福只受過中等教育,信奉不屬於英國國教的長老會教派。二十多歲時,笛福已是倫敦一個體面的商人,經營過內衣、煙酒業等等,到過歐洲大陸。1692年經商破產,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謀生。他給政府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事業。他還從事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698年他發表了《論開發》,建議修築公路,開辦銀行,徵收所得稅,舉辦水火保險,設立瘋人院,創辦女學等。1702年他在政論文《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中用反語諷刺政府的宗教歧視政策,由於文筆巧妙,開始未被識破,發覺後被捕入獄6個月,並受枷刑示眾。他受枷刑時散發了他的長詩《枷刑頌》,諷刺法律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把他奉為英雄。1704年至1713年,他為哈利主辦《評論》雜志,製造輿論,搜集情報。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孫飄流記》,大受讀者歡迎。接著出版了《魯濱孫飄流續記》。1720年他又寫了《魯濱孫的沉思集》。此後還相繼發表了《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費蘭德斯》(1722)、《傑克上校》(1722)和《羅克薩娜》(1724)等長篇小說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傳記。

⑺ 魯濱遜漂流記的正確讀音

lu bin xun piao liu ji
分別是 三、一、四、一、二、四聲

⑻ 魯濱遜漂流記全章的故事概括 急!

魯濱遜出身於英國的中產階級家庭,雖然他父親希望他在家鄉靠自己的勤奮努力掙得一份家業,一輩子過安分守己的日子,但從幼年起,魯濱遜就立下了遨遊四海的雄心。1651年,他悄悄離開了家鄉,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冒險生涯。
他從倫敦買了一些廉價的物品,然後由海路直抵非洲,和當地土人交換金沙、象牙等貴重物品,盈取暴利。他看到有利可圖,便再度前往非洲,卻不幸遇上了海盜。他本人也成了強盜頭子的奴隸。但他善於察顏觀色,很快得到強盜的信任,放鬆了對他的看管。他乘機逃走,並帶走了小黑奴佐立。在海上逃亡了10天後,他被一艘開往巴西的船救起。到了巴西後,他賣掉小黑奴,買了一個小庄園,開始了庄園主的生活。但他不甘於平庸,又一次出海冒險,去非洲販賣黑人。這一次運氣又不好,船在南美洲附近觸礁沉沒。除他死裡逃生爬上了一個荒島外,其他人均葬身魚腹。小島上荒無人煙,也沒有野獸。他開始了長達28年的孤獨生活。
他並未灰心喪氣,首先作了一個木排,將沉船上所有有用的東西運回了小島,其中有食物、制帆篷的布、槍枝彈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他用帆布支起了帳篷,為自己建立了營地。然後他開始勘察小島的地形。他在山坡下選擇了一個小山洞作為棲身之地。並用了幾個月時間擴大其規模,並用簡單的工具製作了桌、椅等傢具。為了防備野獸,他在洞口設置機關,形成了一個「城堡」。安排就緒後,船上的食物和水也快用光了。他又開始尋找食物、水。
荒島上有不少野山羊。他除捕食外還將它們飼養起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船上裝飼料的布袋中殘余的糧食在雨季中竟長出了嫩綠的稻苗和麥苗。他收集了種子,以便第二年擴大種植。在海島另一邊,他還發現了成片的果林。他便在果林附近搭了一間茅屋,作為自己的「別墅」。海灘上物產同樣豐富,有許多海龜和飛鳥。他捕捉它們,以改善營養。他又捉了只鸚鵡,起名為「波兒」。島上還有幾條小溪提供淡水,吃喝基本能夠保障了。
魯濱遜逐漸開始經營農業和畜牧業,並獲得了很大成功。第一年他打下了兩斗稻穀、兩斗大麥。他把這些糧食,碾成麵粉,還燒制了瓦罐作炊器,使自己吃上了麵包。他同時在島上圍了很大的一圈木柵欄,將捕來的羊集中飼養。這樣不僅有羊肉吃,還有羊奶喝。他用羊皮為自己縫制了帽子、外衣和雨傘。他靠自力更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已是應有盡有,生活到第六年,他造了一隻獨木船,又用兩年時間挖了一條6尺寬的運河,以便把船放在半英里外的小河裡去。他駕著這只木船,像一個國王一樣繞島視察,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若干年後的一天終於出現了意外。一群野蠻人從另一個島嶼劃船而來,侵入了他的領地。他們將一些俘虜吃掉,並載歌載舞。魯濱遜心中充滿了恐懼,擔心自己會被發現並被吃掉。他尋找到一座十分隱蔽深幽的岩洞作為新的住所,並廣設機關,保護自己。這樣過了許久,他已在島上安全渡過了23年。不久,島上又來了一群食人肉的野蠻人。魯濱遜決心保衛自己的領地。他拿起槍潛伏在附近。突然一個俘虜掙脫繩子向他這邊跑來,後邊追來幾名野蠻人。魯濱遜開槍打死了那些追趕的野蠻人,救了這個俘虜,那天恰好是星期五,他就給這個俘虜起名為「星期五」,從那以後,「星期五」變成了他的忠實僕人和朋友。
不到一年時間,星期五已經學會了英語,他告訴魯濱遜,曾經有17個遇難的白人到過他住的那個島上。魯濱遜很想去救援他們,同他們一起回到文明社會。於是,他和星期五造了一隻獨木舟准備出發。恰在這時,另一群野蠻人帶著很多俘虜來到島上,其中有一名白人。他把那名白人救了出來,同時救出的還有星期五的父親。在這場激烈的戰斗中,他和星期五用火槍等武器共打死打傷21名土人。
島上有了新居民。除星期五的父親外,還有那位西班牙人。魯濱遜擴大了穀物種植面積,並派星期五的父親和西班牙人回去聯絡,准備把其餘西班牙人接到島上。然後,他們可以共同造一條大船,開往巴西去。
星期五的父親走後,島上發生了另一件事。一條在附近海面經過的英國商船起了內哄。船上的暴徒劫持了船長和大副,駕了一隻小艇,朝魯濱遜的小島開來。他們准備把船長和大副扔到荒島上,然後把商船開走。魯濱遜和星期五一同打死和打散了暴徒,營救了船長和大副,幫他們奪回了商船。這樣他便沒有再等星期五的父親他們回來,決定乘英國商船回國。臨行前,他把島上的產業交給了兩個被他俘虜的暴徒,因為他們犯了劫持商船的罪,回英國要被弔死的,他們已無法回去了。魯濱遜告訴他們如何在島上生活,並要他們和將要來到的西班牙人共同合作,把島嶼經營好。
1686年,魯濱遜離開了他苦心經營的海島,帶著星期五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算起來他已飄泊了35個春秋了。他回到家中,發現父母早已逝世,只剩下兩個妹妹和兩個侄子在家。他又到巴西去看他的種植園,發現忠實的朋友一直在替他保管錢財。魯濱遜已是一個擁有幾千鎊現款的富翁了。
魯濱遜帶著星期五回到英國後成家立業,幾年後,他的妻子逝世。他傷心之餘,又燃起了冒險的雄心,他又一次航海經商,他的侄子任船長。他們的船隊向東印度群島和中國行駛。路經魯濱遜過去曾住的荒島時,發現許多英國人和西班牙人已在這里安了家。島上人很興旺,一片繁榮景象。魯濱遜滿意地離開了小島。
他們在去巴西途中,一些野蠻人偷襲他的船隻,殺死了星期五。魯濱遜從巴西出發,繞道好望角,來到中國沿海。船上的水手在一個港口參與一次屠殺,魯濱遜嚴厲斥責了他們。水手們便逼著他的侄子把他送上了中國海岸。魯濱遜在中國加入了一支商隊,繞道西伯利亞回到英國。由於他54年之中的大部分時間都不在英國,他愉快地生活了一段時間。但熱衷於冒險的性格使他又一次准備遠行。這次旅行之後,他可能將永遠不再回來。

⑼ 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

zisepanda朋友,你好。以下是《魯賓遜漂流記》及其作者丹尼爾·笛福的相關資料。
《魯賓遜漂流記》這部小說以極大的篇幅描寫了魯賓遜落難荒島,不畏艱難,自耕自力,與惡劣環境作斗爭的一幕幕動人情景,歌頌了人的智慧和勤勞的美好品德。魯賓遜這一形象其實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中的先進、敢於冒險、勇於開拓的典型形象的代表。
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雲游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島上。 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聖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獲穀物,馴養山羊,用獸皮製作衣物。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後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僕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
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濱遜收回他巴西庄園的全部受益,並把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
《魯賓遜漂流記》中一個19歲的少年魯賓遜為了實現航海的夢想,不顧父母的勸阻,毅然放棄了安定舒適的生活,最終踏上航海征途的故事。在一次海難中,他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島上,從此開始了艱辛而漫長的孤島生涯。魯賓遜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敢於向自然挑戰,向死亡挑戰,建帳篷、圍籬笆、築「城堡」、制器具、種糧食、養牲畜,與野人決戰,一個人在荒島上了創造了奇跡。最後重新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英國倫敦,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孤獨生活。
以下則是《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爾·笛福的簡介:
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生於倫敦。父親經營屠宰業。笛福只受過中等教育,信奉不屬於英國國教的長老會教派。二十多歲時,笛福已是倫敦一個體面的商人,經營過內衣、煙酒業等等,到過歐洲大陸。1692年經商破產,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謀生。他給政府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事業。他還從事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698年他發表了《論開發》,建議修築公路,開辦銀行,徵收所得稅,舉辦水火保險,設立瘋人院,創辦女學等。1702年他在政論文《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中用反語諷刺政府的宗教歧視政策,由於文筆巧妙,開始未被識破,發覺後被捕入獄6個月,並受枷刑示眾。他受枷刑時散發了他的長詩《枷刑頌》,諷刺法律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把他奉為英雄。1704年至1713年,他為哈利主辦《評論》雜志,製造輿論,搜集情報。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孫飄流記》,大受讀者歡迎。接著出版了《魯濱孫飄流續記》。1720年他又寫了《魯濱孫的沉思集》。此後還相繼發表了《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費蘭德斯》(1722)、《傑克上校》(1722)和《羅克薩娜》(1724)等長篇小說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傳記。

⑽ 魯濱遜漂流記故事情節

第四次航海時,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倖存,隻身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葯等運到岸上,並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

接著他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柵欄,在帳篷後挖洞居住。他用簡單的工具製作桌、椅等傢具,獵野味為食,飲溪里的淡水,度過了最初遇到的困難。

他開始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製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麵粉,烘出了粗糙的麵包。他捕捉並馴養野山羊,讓其繁殖。他還製作陶器等等,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還在荒島的另一端建了一個「鄉間別墅」和一個養殖場。

雖然這樣,魯濱遜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他砍倒一棵大樹,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隻獨木舟,但船實在太重,無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盡棄,重新另造一隻小的船。魯濱遜在島上獨自生活了15年後,一天,他發現島邊海岸上有一個腳印。

不久,他又發現了人骨和生過火的痕跡,原來外島的一群野人曾在這里舉行過人肉宴。魯濱遜驚愕萬分。此後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圍的事物。直到第24年,島上又來了一群野人,帶著准備殺死並吃掉的俘虜。魯濱遜發現後,救出了其中的一個。

因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把被救的俘虜取名為「星期五」。此後,「星期五」成了魯濱遜忠實的僕人和朋友。接著,魯濱遜帶著「星期五」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不久有條英國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亂,把船長等三人拋棄在島上,魯濱遜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制服了那幫叛亂水手,奪回了船隻。

他把那幫水手留在島上,自己帶著「星期五」和船長等離開荒島回到英國。此時魯濱遜已離家35年(在島上住了28年)。他在英國結了婚,生了三個孩子。

妻子死後,魯濱遜又一次出海經商,路經他住過的荒島,這時留在島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魯濱遜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將島上的土地分給他們,並留給他們各種日用必需品,滿意地離開了小島。

(10)魯濱遜漂流記注音故事擴展閱讀

這部小說因為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