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20字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20字

發布時間: 2021-02-17 10:12:39

『壹』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短一點

李白逃學了,調皮的他帶著彈弓,准備去後山打鳥。路過山下的小溪時,他看見一位白內發蒼蒼的容老婆婆坐在溪邊的石頭上,正吃力地磨著一根粗粗的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過去問道:老婆婆,您這是在干什麼呀?
老婆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微笑著說:磨鐵棒呀,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綉花針。
將這么粗的鐵棒磨成綉花針?怎麼可能啊!小李白脫口而出,驚訝極了。
這時,老婆婆停下手中的動作,信心十足地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天天磨,總有一天能將這鐵棒磨成綉花針的。
老婆婆的信心和勇氣讓李白非常感動,想想自己平時貪圖玩樂而荒廢學業,李白慚愧極了。他拜別了老婆婆,馬上回學堂上學去了。此後,李白再也沒有曠課逃學,不僅如此,他還堅持博覽群書。經過不懈努力,李白終於成為名垂千古的詩仙。

『貳』 李白成長故事50字,急急急急急急!!!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但是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了:「 這么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於是他乾脆不讀了,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傻傻地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

「 奶奶,您這是干什麼呢? 」

「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 」 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

「 磨針?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這么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 」

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 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 對呀 ! 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 」

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敢偷懶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鐵杵磨成針」這個成語就是比喻只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的。這個成語也說成「只要工夫深,鐵 杵磨成針」。

李白被人們稱為 「 詩仙 」 ,是個很有才華的偉大詩人,但是連這么有才華 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學習,那麼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嗎? 因此同學們,無論我們的才華、天資如何,都應該努力學習;無 論要什麼事都應該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成功呀! 加油!!

『叄』 李白的故事小時候的、長大之後的都可以。每個故事200字介紹。

1、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

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

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

2、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說太不好。他若是喝醉,連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單位是小斗,一斗約合2000毫升。李白的酒量,也就那麼回事兒,半打下去就開始說胡話了。

那麼這一斗酒值多少錢呢?李白自己的詩說:「金樽美酒斗十千。」 一斗是十貫,可真夠貴的。開元二十八年,兩京的一斛米才兩百多文錢;天寶二年,市面上一匹突厥敦馬是9550文。

也就李白這種人能喝得起,一斗酒能換來一百篇詩,把詩折成稿費差不多能把酒錢折完。但以長安之富庶,貨產之豐富,李白下的這個館子,即使不到一斗酒十千,相信價格也便宜不到哪裡去。

3、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並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並無十里桃花。

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並非有萬家酒店。」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並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

清澈晶瑩,翠巒倒映,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別時送名馬八匹、官錦十端。李白在東園古渡乘舟欲往萬村,登旱路去廬山,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

並拍手踏腳,歌唱民間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

不久,孔巢父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鏡湖,往來剡溪等處,當然也少不了在繁華都市會稽流連忘返。

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

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5、李白五歲誦六甲(道家數術歷算),十歲觀百家。相傳,李白少年時代,曾經做過一個奇特的夢。一天晚上,李白讀書作文之後,酣然入夢。

夢中,他仍然在奮筆疾書。突然,他發現自己的筆頭上開出一朵潔白如玉的蓮花來,光彩奪目,正在詫異之間,一張張白紙又從天而至,落到他的眼前。

李白高興極了,猜想一定是神仙送妙筆給他。想到這里,李白抓起妙筆飛快地寫了起來,沒成想落在紙上的卻是一朵朵盛開的蓮花。

於是,李白捧起一堆蓮花,向屋外的池塘跑去,他在池邊站定,揚手把蓮花灑向池水中。頃刻間,奇跡出現了:只見蓮花入水後,即刻生出莖葉,競相綻放。

微風吹來,花兒輕輕搖曳,陣陣清香沁入人的心脾,李白十分歡喜,剛要伸手去摸,忽然醒了過來。李白回憶著夢中的歷歷情節,感慨: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美好的夢啊。

說也奇怪,打這之後,李白的才思真就更加銳進,讀書也更加刻苦。他深入社會生活,游歷祖國名山大川,創作了大量的不朽詩篇,最終成為一個才華橫溢、舉世聞名的詩人。

至今他的許多著名詩篇仍被中外讀者吟詠傳頌。後來,人們就將夢筆生花看作是有文才的吉兆,而成語「夢筆生花」就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情橫溢,文思豐富。

『肆』 關於李白的故事20-30個字左右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潤州。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鏡湖,往來剡溪等處,當然也少不了在繁華都市會稽流連忘返。在潤州,李白遇見了崔成甫。

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4)李白小時候的故事20字擴展閱讀

盛唐國力強盛,多數士人渴望建功立業。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希望能像姜尚輔佐明君,像諸葛亮興復漢室。

李白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做出一番功業,對於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阿諛奉迎,也不屑於與俗沉浮。

然而現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於是採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於是他只好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託、自由的化身來歌頌。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由於郁不得志,他的一部分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逃避現實等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伍』 有關李白小時候刻苦學習的故事是什麼

「鐵杵磨成針」——李白刻苦學習故事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回不喜歡讀書。一天答,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人物簡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陸』 李白小時候比較短的故事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回一拋就答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 書,終於成為文豪。

『柒』 關於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內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容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
,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捌』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李白七歲時,父親要給兒子起個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親酷愛讀書,他們要培養兒子做個高雅脫俗的人。父親平時喜歡教孩子看書作詩,在醞釀起名之時,同母親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時考考兒子作詩的能力。

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後一句,希望自己接續下去。他走到正在盛開的李樹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聖潔高雅嗎?父親靈機一動,決定把妙句的頭尾「李」「白」二字選作孩子的名字,便為七歲的兒子取名為「李白」。

(8)李白小時候的故事20字擴展閱讀:

個人成就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後世紀念

安陸李白紀念館位於國家4A景區的湖北省安陸市白兆山,為三重檐廡殿式仿唐建築。樓高32.5米,建築面積6370平方米。館名「安陸李白紀念館」七個大字,是啟功先生所題寫。

李白紀念館展區共四層8000多平米,分為盛世李白、安陸李白、魅力李白三大板塊,收錄唐代生活用品、李白詩詞以及歷朝歷代抄錄李白詩詞作品400多件。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