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思鄉的故事100字
『壹』 李白的思鄉詩
李白思鄉的詩很多,除了《靜夜思》,僅列三首供參考: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專
誰家玉笛屬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3.《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 靜夜思[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6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貳』 關於思鄉的格言和小故事100字左右(格言,不要詩!!!!!!!!!!!!!)
名句歸類
勸學類: 作者 詩題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游 《冬夜讀書示字聿》
惜時類: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 維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
四季類:
春天: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 《詠柳》
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 熹 《春日》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 甫 《絕句》
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 《游園不值》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 《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秋天: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柳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愛國類: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過零丁洋》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
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絕句》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 游 《示兒》
友情類: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 白 《贈汪倫》
思鄉類: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 白 《靜夜思》
節日類: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心情類:
悲傷:
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 游 《示兒》
高興:
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 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 白 《早發白帝城》
憂愁: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格言、俗語、諺語、歇後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謙受益,滿招損。
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塹,長一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
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
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關公戰李逵-大刀闊斧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竹籃打水-一場空
兔子尾巴-長不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門縫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明珠彈雀-其得不復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成語歸類:
描寫人的品質:
平易近人 寬宏大度 冰清玉潔 持之以恆 鍥而不舍 廢寢忘食
大義凜然 臨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撓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描寫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謀 融會貫通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才華橫溢 出類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廣益 舉一反三
描寫人物儀態、風貌:
憨態可掬 文質彬彬 風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鬥志昂揚 意氣風發 威風凜凜 容光煥發 神采奕奕
描寫人物神情、情緒: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喜笑顏開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 垂頭喪氣 無動於衷 勃然大怒
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 精忠報國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描寫人物動作:
走馬觀花 歡呼雀躍 扶老攜幼 手舞足蹈 促膝談心
前俯後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後繼 張牙舞爪
描寫人間情誼:
恩重如山 深情厚誼 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 血濃於水
志同道合 風雨同舟 赤誠相待 肝膽相照 生死相依
說明知事曉理方面:
循序漸進 日積月累 溫故知新 勤能補拙 笨鳥先飛
學無止境 學海無涯 滴水穿石 發奮圖強 開卷有益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葉公好龍 亡羊補牢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描寫事物的氣勢、氣氛:
無懈可擊 銳不可當 雷厲風行 震耳欲聾 驚心動魄
鋪天蓋地 勢如破竹 氣貫長虹 萬馬奔騰 如履平地
形容四季特點: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滿園春色 春華秋實
春風化雨 驕陽似火 暑氣蒸人 烈日炎炎 秋風送爽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氣襲人 寒冬臘月
形容繁榮興盛景象:
濟濟一堂 熱火朝天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座無虛席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川流不息
描寫美的景和物:
美不勝收 蔚為壯觀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玉宇瓊樓
美妙絕倫 巧奪天工 錦上添花 粉妝玉砌 別有洞天
描寫山水美景:
錦綉河山 高聳入雲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巒疊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練騰空 煙波浩渺
描寫花草樹木:
繁花似錦 綠草如茵 鬱郁蔥蔥 古樹參天 萬木爭榮
百花齊放 花團錦簇 萬紫千紅 桃紅柳綠 綠樹成蔭
描寫日月風雲: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銀裝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雲霧迷濛 風清月朗 春風化雨 暴風驟雨 風馳電掣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百依百順 背井離鄉 長吁短嘆
道聽途說 丟盔棄甲 調兵遣將 甜言蜜語 眼疾手快
帶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倒西歪 南轅北轍 前赴後繼 前俯後繼 左推右擋
承前啟後 舍近求遠 揚長避短 棄舊圖新 優勝劣汰
AABB式: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戰戰兢兢 兢兢業業 沸沸揚揚
林林總總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浩浩盪盪 影影綽綽
密密麻麻 疏疏朗朗 朝朝暮暮 日日夜夜 渾渾噩噩
風風雨雨 風風火火 堂堂正正 偷偷摸摸 轟轟烈烈
朦朦朧朧 隱隱約約 迷迷糊糊 心心念念 挨挨擠擠
勤勤懇懇 踉踉蹌蹌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聲聲
AABC式:
芸芸眾生 咄咄逼人 頭頭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樂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絕 姍姍來遲
面面相覷 面面俱到 振振有辭 竊竊私語 息息相關
喋喋不休 循循善誘 鬱郁寡歡 彬彬有禮 亭亭玉立
錚錚鐵骨 飄飄欲仙 誇誇其談 孜孜以求 孜孜不倦
莘莘學子 躍躍欲試 井井有條 綽綽有餘 楚楚可憐
十二生肖成語: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殺雞嚇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牆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呆若木雞 人仰馬翻
順手牽羊 人怕出名豬怕壯
成 語
[動物成語]
杯弓蛇影 狗急跳牆 瓮中捉鱉 兵荒馬亂 順手牽羊 蠅頭微利
噤若寒蟬 懸崖勒馬 混水摸魚 龍盤虎踞 包羅萬象 車水馬龍
九牛二虎 老態龍鍾
[數字成語]
一絲不苟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爭鳴 千山萬水 千辛萬苦
獨樹一幟 五體投地 十萬火急 十拿九穩 百聞不如一見
[含反義詞的成語]
天昏地暗 前因後果 生離死別 一無所有 改邪歸正 輕重緩急
博古通今 鋪天蓋地
[常用成語]
鴉雀無聲 雅俗共賞 言行一致 養尊處優 搖搖欲墜 一敗塗地
一帆風順 一見如故 一舉兩得 一蹶不振 一勞永逸 一落千丈
一毛不拔 一目瞭然 一暴十寒 一視同仁 一事無成 一網打盡
一意孤行 一針見血 一知半解 以卵擊石 以身作則 以牙還牙
易如反掌 異想天開 飲水思源 迎刃而解 應接不暇 優柔寡斷
游手好閑 有目共睹 有勇無謀 與日俱增 再接再厲 真知灼見
蒸蒸日上 執迷不悟 趾高氣揚 紙上談兵 志同道合 置之不理
忠言逆耳 裝聾作啞 自暴自棄 自力更生 自投羅網 自相矛盾
坐井觀天 坐享其成
『叄』 李白的思鄉詩,越多越好!!!!!!!!!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專折柳,何人不起屬故園情。
2.《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3.《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5.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6. 秋浦歌 其一 [唐]李白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7. 秋浦歌 其二 [唐]李白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肆』 思鄉的故事200、300字左右
白的故鄉
在我和大多數讀者的印象中,李白絕對不是一個熱愛故鄉的人。更多的情形是,他彷彿一個天涯浪子,時時在「為帝王師」的理想路途中顛沛流離,並不時痛苦著、憤慨著,又天真虛幻地自我安慰著。
故鄉是心靈的避難所,精神的棲居地。飛黃騰達者,往往會忽略故鄉的存在。只有在外面磕磕碰碰、命途多舛的人才會對故鄉黯然神傷,深切懷念,倍加禮贊。應該說,李白不是一個擅長懷鄉的人。甚至在他孤獨寂寞失意痛苦之時,他也能不靠思鄉而找到排解的方式。如《月下獨酌》
本來只有自己,李白卻能對影邀月,幻化而成三人,且載歌載舞,似熱鬧無限。孤獨寂寞與痛苦,似被沖淡了,實被加深了。但李白仍獨自忍受,不提一字故鄉。李白並非不知故鄉有妻兒的牽掛,李白也並非鐵石心腸不思念妻兒。但他仍願把痛苦一肩承受,默默品嘗。可見,非至最失意之時,詩人不會抒發還鄉的願望,甚至也不願感受故鄉的溫暖。這裡面固然有功業未成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詩人尚未徹底絕望。李白的思鄉詩還有一首:「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宣城見杜鵑花》)其情甚凄,不見盛年氣象,估計此詩寫於作者晚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靜夜思》可以說是詩人由追求而絕望的見證,故鄉是詩人最後本不想退守但又無奈退守的港灣。
李白的故鄉,令人痛苦,令人神傷!
『伍』 李白的故事,200字左右
關於李白的故事有:仙人下凡、桃花潭水、飼鳥高手、鐵杵磨成針和智懟鄉紳。
1、仙人下凡
傳說李白的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於是孕育了李白。取李白字為太白。長大後的李白也確有幾分仙氣,他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李白在當朝就享有謫仙的美名,後來更被人們尊為詩中之。
2、桃花潭水
唐天寶末年,李白漫遊到南陵、宣城。汪倫是住在桃花潭岸邊的隱士,是個不圖仕途的文人。汪倫得知李白東游至宣城,修書請他。李白欣然應約,汪倫款留他幾天後,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自送行。李白感念他的真意而作《贈汪倫》。
3、飼鳥高手
據史料記載,李白是訓養禽鳥的高手。他20歲時,曾隱居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除讀書練劍外,還馴鳥。當地刺史知道後,到山上拜訪,還以身懷道術為名向朝廷舉薦。李白不願作御用法師沒應召。
4、鐵杵磨成針
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見一位老大娘磨鐵棒,說要把它磨成針。李白因此受感動,於是趕緊跑回了家,撿起之前被自己丟在地上的書本,專心致志地閱讀,再也沒有偷過懶。
5、智懟鄉紳
李白十四歲的時候,來到南浦,當地有一個姓胡的鄉紳,非常自大。他常常自以為很有學問,看不起別人。聽聞了李白的名氣,於是想要考一考李白。面對胡鄉紳的刻意刁難,李白一一對答,胡鄉紳滿臉通紅,慌忙跑出了房間。從此以後,胡鄉紳再也沒有蔑視過李白,反倒是對他無比尊敬。
『陸』 關於李白思鄉的詩
1.《春夜洛城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關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3.《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4.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6.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7.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8.客中作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9.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柒』 有關古代詩人思念家鄉的故事的短文100字
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歷九月十五日左右,時年26歲的詩人李白,離家遠游到揚州,宿在一個偏辟的小旅館中。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靜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