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故事演講稿500字作文
Ⅰ 學雷鋒演講稿500字
有人說:「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人人都想著怎樣為,誰還會發揚雷鋒精神去幫助別人呢?」那麼在二十一世紀的,還要不要學雷鋒,雷鋒精神就真的過時了嗎?!
當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扶你的時候;
當你的錢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的時候;
當你人需要人幫助,卻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
在座的各位,您,會是心情呢?想必會酸、苦、澀。可就時候,有人伸出了的手,去扶你,去幫助你,你是喝令他走,並說精神過時了,心存感激地幫助呢!答案是很的。
當有些人對雷鋒不屑一顧的時候,雷鋒卻悄悄地出國了,感到震驚,也感到無比地自豪。雷鋒軍隊的普通一兵,卻名高天下,被世人所敬仰,的事在,在當家作主土地上,才能養育出雷鋒的共產主義戰士。
記得小時候,雷鋒的故事就深深地印入我的腦海里,用一雙小手撿廢鐵,參加義務勞動,悄悄地做了好事不留名,雷鋒的精神就象春天綿綿的細雨,以潛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潤了代人的成長。
有時候我覺得雷鋒離好遠,有時候又好近啊,大家對的情景不會陌生。兩手一攤「拿錢來」。錢想讓他幫忙,門都。可是,有時候雷鋒卻無時無刻不在的周圍,去年10月29日晚上,在廣州市某路口了一起重大車禍事故,兩位行人拿倒在血泊之中,司機攔了幾輛車都不停。遇難者生命危急關頭。就時,一位部隊的司機劉某同志這里,他毫不猶豫地將兩位遇難者扶到車上,立即送往某市醫院,遇難者得救了,他卻留下的姓名、,就悄悄地走了。象他的好同志在的周圍真是數不勝數。部隊中有許許多多的創業者,在六十年代就毅然放棄了大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來到這艱苦邊遠地區,擔負起艱巨的國防科研任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奉獻著的一份力量。在身上,看到了老黃牛的精神,在身上不正閃耀雷鋒的思想嗎!是的,正是象雷鋒一樣平凡、普通的人們支撐著大廈,支撐著共和國的大廈!從奢望過,當看到這座大廈越發宏偉、越發堅固時,笑了,欣慰地笑了。雷鋒的精神不正是在人中發揚與延伸嗎!
雷鋒的名字對有些人來說陌生,雷鋒的精神對有些人來說不可思議,可是在邁進新時代的時刻,生活在同地球的人們需要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富於開拓,勇於進取和的勇氣,的社會更迫切地需要雷鋒精神嗎!
連帶著紅領巾的孩子都在尋找雷鋒嗎?
連擠公共汽車的老爺爺、老奶奶都在懷念雷鋒嗎!
人人都希望社會風氣越來越好嗎!
都希望早日清除黨內的不正之風和機關中殘存的官僚主義嗎?
希望市場經濟發展之後人與人仍然誠實不欺、融洽嗎?
切雷鋒精神的體現,毫無疑問,雷鋒的精神過時,時代需要雷鋒。
此刻,雷鋒回來了,整個世界就象等待春雨的麥苗,渴望、迫切地吮吸著場雨露,並集聚中社會面貌的力量,精神將賦予社會多大的力啊!
我也強烈地感受到了力量。我不禁想,要做一名合格的軍人並非易事,象雷鋒那樣在平凡在工作中不平凡的成績,這需要一顆熱愛生活,熱愛事業,需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努力。
應該明白,,當改革、開放、治理整頓,需要過緊日子時,這就更需要向雷鋒同志學習,把雷鋒精神融化在十三億的中,雷鋒為服務的價值觀已永遠的呼聲,正義的呼聲,道德的呼聲。雷鋒的精神有著廣闊而深沉的內涵,她人,代號,而是新時代人類追求的象徵。的祖國會注入了雷鋒精神而年輕,為服務的火炬,必將使的社會團結,人與人之間融洽。我堅信,雷鋒精神會在新一代中發揚光大,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Ⅱ 雷鋒的故事500字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本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都被有錢人家霸佔了,不許窮人去砍.雷鋒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舉起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路過雷鋒的家鄉.雷鋒看見宿營的隊伍一住下來便向老鄉問寒問暖,還幫助老鄉挑水,掃地.買柴買菜按價付錢,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就從心底萌生了要參軍的願望.雷鋒找到部隊的連長,堅決要當兵,當連長得知他苦難的身世後告訴他還小,等長大了才能當兵,並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保衛和和建設中國.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徵兵工作已經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但鑒於焦化廠的徵兵名額有限,且雷鋒在工地的表現十分突出,領導也捨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報名.這可急壞了雷鋒,他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人民武裝部向余政委講起自己的經歷,表明他參軍的志願和決心.
武裝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來的接兵的領導專門研究了雷鋒的入伍問題,認為他是苦孩子出身,經過實際工作的鍛煉,政治素質好,入伍動機明確,雖然身高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身體條件差些,但他在農場開過拖拉機,在工廠開過推土機,多次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先進工作者.相信他入伍會成長得更快.最後決定批准雷鋒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鋒領到了入伍通知書,隨新兵一同由遼陽來到駐地營口市.他做為新兵代表在歡迎戰友入伍大會上講話.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鍾,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後,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後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於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共青團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相繼發出關於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雷鋒事跡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故事:一次,雷鋒跟張書記去下鄉,一邊走一邊聊天。走著走著,雷鋒覺得腳下被一個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顆生了銹的螺絲釘,便一腳踢到了路邊。張書記問:「你踢的是什麼?」雷鋒說:「是一顆破螺絲釘。」張書記聽了,一聲不響,從草叢里撿起那顆螺絲釘,用手帕把螺絲釘擦乾凈,裝進了上衣口袋。雷峰覺得很奇怪。過了幾天,雷鋒跟著張書記到縣機械廠開現場會。在機械廠,張書記問廠長:「如果這機床上少了一顆螺絲釘,機床還會轉動嗎?」廠長說:「那就要出毛病了!」聰明的雷鋒這時已經明白縣委書記為什麼要撿那顆小小的螺絲釘了。只見張書記從口袋裡掏出那顆螺絲釘鄭重其事地交給了廠長。在回來的路上,張書記說:「雷鋒,你瞧,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機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這樣,我們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絲釘,缺了誰都不行。就象你這個公務員,別看職務不高,我們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黨把我們放在哪裡,就要在哪裡起作用。同時,我們國家的底子還薄,處處要艱苦奮斗,一顆螺絲釘也不能浪費,積少成多啊!」
第2個故事:一天,在電影院里,電影還沒開演。一個姓賈的小學生發現前排座位上有個解放軍叔叔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覺得挺奇怪:電影馬上就要開演了,怎麼還在看書?小學生探頭一看,原來是雷鋒叔叔。雷鋒是他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雷鋒叔叔,這么一點時間,你還看書啊?」:小學生非常好奇地問。雷鋒說:「時間短嗎?我已經看了三、四頁了。時間短,可是看一頁算一頁,積少成多嘛!學習,不抓緊時間不行啊!」雷鋒問小賈:「你對學習抓得緊嗎?」小賈不好意思地答道:「不緊!」雷鋒親切地說:「不抓緊可不好。你們在學校里學習,太幸福了。一定要認真地學。」
雷鋒就是用釘子精神去刻苦學習的。雷鋒是一個汽車兵,整天開著車到處走,沒有整塊的時間坐下來學習。他總是千方百計抓緊點滴時間來學習。他把書放在挎包里,隨車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別的事,就打開書看一陣。每天晚上出車回來,總要擠出一點時間學習,有時候熄燈睡覺了,他還找地方去看書學習。他晚上常到連部辦公室去學習。
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
1960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忙了一個禮拜的戰士們有的上街買東西、逛公園,有的看書、寫信、洗衣服。戰士小於見雷鋒吃完早飯趴在床上看報,以為他又要學習了,就一把奪過雷鋒手裡的報紙,說:「起來,跟我上公園轉轉去,今天禁止你學習一天!」雷鋒這天肚子疼,沒有跟小於上街。他想,今天夜裡還要出車呢,肚子老疼怎麼辦?就跑到團部衛生連去看病。值班軍醫給他看了看,開了一些葯,說:「你是夜裡著涼了,回去用暖水袋捂一捂肚子,好好休息一天,就好了。」雷鋒從衛生連出來,走到半路,看到一個建築工地上,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正在開展勞動競賽。大喇叭里放著歌曲「社會主義好」,推車的,挑擔的,來來往往。雷鋒近前一看,一塊木牌上寫著:「撫順市第二建築公司本溪路小學建築工地」。雷鋒心想,真不簡單,不久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馬上就要變成一所小學了。他突然聽大喇叭里喊:「運磚的同志們注意!砌磚組的同志大顯身手,砌磚速度打破了昨天的紀錄,運磚組的同志加油呀!」雷鋒聽了情不自禁地把衣袖一挽,朝工地飛奔過去。
在一個燒水棚旁邊放著幾輛空車,雷鋒推起一輛就走,燒水的老師傅見了,忙喊道:「哎,同志!你推車干什麼?」雷鋒回頭說:「老大爺,我借這車用一用!」老大爺說:「我們的車不外借!」雷鋒笑了笑,說:「老大爺,我就在這兒用!」老大爺才明白,這個解放軍要幫忙幹活,說:「怎麼,你要幫咱們工地推磚啊!」雷鋒說:「今天我沒事,閑著也是閑著!」說完,推起車就飛快地走了。雷鋒一連推了幾車磚,身上出了汗。他把軍裝脫了下來搭在車把上,越干越歡。工人們都好奇的看著他,有的說:「同志,誰叫你來幹活的?」雷鋒笑了笑說:「是你們把我吸引來的呀!」「我們?」「是呀!你們星期天也不休息蓋小學,今天我也沒事……」說著,他又推著車走了。雷鋒一邊推磚一邊想:自己小時候上不了學,現在國家這樣關心少年兒童,給他們創造這樣好的學習條件。雷鋒一鼓作氣不知推了多少趟,汗水濕透了背心。那位老師傅給他端來一碗開水,雷鋒一飲而盡,喝完又推起了小推車。雷鋒正乾的起勁,工地上的女廣播員跑了過來,問雷鋒:「解放軍同志,你是那個部隊的?叫什麼名字?」雷鋒剛要開口回答,見那女廣播員打開筆記本,忙說:「你問這個干什麼?」「你來參加勞動,給我們很大鼓舞,大家要求我寫篇表揚稿表揚你!」雷鋒說:「這有啥表揚的?我今天沒事,到這兒干點活,這是應該的。」女廣播員還不放過雷鋒,說:「同志,如果你的名字不保密,就……」雷鋒說:「你要寫稿表揚我,我只好保密了。」「那你說說為什麼參加義務勞動吧!」「為什麼?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唄!」雷鋒回到營房後,對參加義務勞動的事一字未提。可是,過了一會,一支隊伍敲鑼打鼓來到了部隊駐地。連長和指導員一看,隊伍前面幾個人抬著一塊大匾,上面寫著「向雷鋒同志學習」,才知道雷鋒又做了一件好事。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經常出去做報告。他走到哪裡就把好事做到哪裡,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一天,雷鋒坐上了從撫順開往沈陽的火車。他看到坐車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讓給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車員忙不過來,就主動幫著掃地、擦玻璃、倒開水、幫助下車的旅客拿東西,忙個不停。有人勸他,說:「看把你累的,都滿頭大汗了,快歇歇吧!」可他說:「我不累。」在沈陽換車的時候,一出站口,雷鋒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是把車票丟了。只見那個中年婦女渾身上下翻了個遍,車票還是沒有找到。雷鋒不由得上前問道:「大嫂,你到哪兒去啊?怎麼把車票弄丟了?」
那位婦女著急地說:「俺從山東來,到吉林去看孩子他爸,不知什麼時候把車票和錢都丟了,這可怎麼辦啊?」雷鋒聽了,說:「大嫂!你跟我來吧!」雷鋒領著那位婦女來到售票處,用自己的津貼買了一張到吉林的車票,塞到大嫂手裡,說:「快上車吧,車就要開了。」那位大嫂手裡拿著車票,感動得熱淚盈眶,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笑了笑,心想,大嫂還想還我錢呢,就不在意地說:「大嫂,別問了,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
Ⅲ 雷鋒精神中學500字演講稿
讓人人都成為雷鋒
高一13班 馮賢珊
3月5號是個特別的日子,是「學雷鋒紀念日。」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特別地心奮,內心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我的願望就是希望人人都能成為雷鋒。
對此很多人都不屑一顧。他們都嘲笑我幼稚,他們都說:「現在的世界是個物質的世界,人人都在追求物質利益,誰還會做這樣的傻事呢?」
果真如此嗎?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於是我睜大雙眼。努力地去搜尋身邊的人和事,我發現: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的母校—東升高中,近幾年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它的發展歷程中,有一個人始終在關注著她在支持她,這個人就是粱耀先生。梁耀先生是東升旅港同胞,出身貧寒,闖盪香港幾十年,好不容易才積蓄了一些錢財,但他卻將其中的大部分錢財捐給了家鄉,用以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我們的母校在建校的時候,他就捐了兩百萬!而他自己卻省吃儉用,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梁耀先生沒有讀過什麼書,也許他連雷鋒的名字也沒聽說過,但他那種舍己為人,樂於奉獻的精神不正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嗎?現在梁耀先生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也許,有人認為有錢人才能有能力學雷鋒,窮人連自己都顧不上,哪有辦法學雷鋒呢?真的是這樣嗎?請看下面的例子:
林秀貞是湖北省的一位農民,自己的生活也是十分困苦的,幾乎需要政府的救濟,但她克服了種種困難,30年如一日,像女兒一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一個家境貧寒的農村婦女,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贍養6位原本和自己毫不相關的老人,靠的是錢嗎?不是。靠的就是樂於助人,樂於奉獻的雷鋒精神。
也許有人又會說:「那我們學生是否和成人一樣有能力學雷鋒呢?」答案是肯定的。近日,我校為幫助謝文靜老師做手術開展了一個捐款活動,每個人都非常踴躍。平時連吃雪糕也捨不得買的人,這次都居然捐了50塊錢。雖然錢不多,但足以體現一種精神,一種令人感動的雷鋒精神!這也說明,雷鋒精神早已在我們的心中紮下了根。
看了以上的事例,你還會說學雷鋒是有錢人的專利嗎?學雷鋒是成年人的本事嗎?只要你有一顆赤誠的奉獻之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雷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乾旱的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其實成為雷鋒真的並不難,只要我們都擁有一顆愛心,一顆奉獻之心,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雷鋒。
一盞不滅的燈
高一(4)班 梁秋怡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叫梁秋怡,很榮幸代表一(4)班在這里參加這次比賽,我和其他參賽者有一點點不同,雖然我也是高一的學生,可是我違反校規比較多,因此比較出名。在座的老師們大概都記得我吧。很高興又見到了你們,很不幸你們又見到了我了。又是陽春三月,春潮湧動。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現在我們腦海,他就是雷鋒。在這個雷鋒漸行漸遠的年代,我不禁有些傷感,正因為傷感,我呼喚雷鋒精神!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雷鋒精神!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盞不滅的燈》。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 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麼富有愛心,永遠的那麼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雷鋒,一個普通的士兵,成了億萬人民學習的典型。他,公而忘私,舍己為人。他,言行一致,愛憎分明。他,與個人主義徹底對立,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熱忱,不愧是共產主義戰士的典型!
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都是我們的榜樣,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而我們卻曾幾度遠離了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麼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雷鋒應該永遠屬於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他曾經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幹,一個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體,才有力量。一塊木板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因為它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發揚這種「釘子」精神。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學習他渴求知識、發憤學習的「釘子」精神,自覺培養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的學習態度,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用釘子的「擠勁」和「鑽勁」,擠出一個完美的自我。
啊!雷鋒,一個不朽的名字,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是一盞不滅的燈,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時代需要雷鋒精神,讓我們唱響更加雄壯的雷鋒之歌,讓雷鋒精神之花開遍神州大地吧。
雷鋒,你離開了我們嗎?
高一(9)班 薛惠玲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雷鋒,你離開了我們嗎>>.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的堅守崗位?"
雷鋒,就是這一縷陽光、這一滴水、這一粒糧食、這顆最小的螺絲釘,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他的精神長存,雖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偉岸。
有人說:"雷鋒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他真的離開了嗎?不,沒有!雖然他的肉體離開了,可他的崇高靈魂卻永遠伴隨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他,是一名歌者,一名深圳首批「義工」,一位被確診為胃癌的患者,他8年間義演300多場次,義務服務時間加起來超過3600多個小時,他不僅「唱」而且「捐」。作為一名著名歌手,他商業演出頻繁,本應該生活富裕。但他10年來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資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
你看,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有一位普通的農家大媽,30年如一日,像親生女兒一樣照料贍養村裡6位孤寡老人;多年來,先後為8名殘疾人安排就業崗位;出資4萬多元改善鄉村教育條件,並資助14名貧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專院校。她還幫助29名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困難群眾走出困境,圓了他們的「家庭夢」,「求學夢」,「養老夢」,「就業夢」.,這位大媽身上閃耀的這種敬老孝道、扶貧濟困的中華傳統美德,深深震撼了每一位中國人。
他們是誰?他們就是「感動中國」人物叢飛和林秀貞。可他們又是"雷鋒"是時代前進中的"雷鋒",你能說,雷鋒已經離開了我們嗎?
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和道德力量傳播給莘莘學子們;工人農民們用自己的汗水描繪著祖國的藍圖;警察叔叔們用自己的青春和鮮血守護著人們的和平、安寧;白衣天使們用自己的溫柔給我們帶來了健康、美好……
正因為有這些雷鋒一樣的人,我們的社會才更安定、繁榮,民族才更加團結友愛,朝著文明邁進的腳步才更穩健,我們的國家也才更強大,未來也才更加充滿希望與活力。
現在,你還能說,雷鋒已經離開了我們嗎?
在感動中 創造感動
一6 陳樹義
三月是溫馨的,因為它是希望的生長;三月也是激昂的,因為它是生命萌發前的搏擊;三月更是榮耀的,因為它見證了一個平凡但卻不朽的名字——雷鋒!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7歲失去父母,成了孤兒,解放後成為人民解放軍戰士。他從來沒有驚天動地,他只做了一些極其平凡、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事情:為老人讓座、幫列車員打掃車廂、幫婦女抱小孩、幫旅客拿行李、給受災的戰友家寄錢、路過工地參加義務勞動、雷雨來臨之際用自己的被子蓋水泥……
他,象泥土一樣朴實,即使擦肩而過,也或許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然而,他卻用他的平凡,讓無數顆心為他悸動;他卻用他的平凡,傳遞著愛、傳遞著奉獻,讓一個平凡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讓無數個靈魂為他感動,在生命中反復回味,無法忘卻。
感動是一道流泉,盪滌著我們的靈魂,擾擾凡塵中還心境一個空明寧靜,慈惠柔軟;感動亦是一種養分,滋潤著我們的德行,紛紛名利間讓善念逐漸破土萌芽,發榮生長。
雷鋒,這位眾生間沒有翅膀的天使,他飛過,天空中沒有留下他的痕跡,卻留給我們點點的感動。
他說:「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飢餓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渺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崗位上,在平凡中超越平凡?」
雷鋒在探問,我們該作出怎樣的回答?
「在感動中創造感動!」
雷鋒雖然倒下了,但他卻成為了我們時代精神的基石。踏著雷鋒的足跡,像雷鋒那樣,用平凡的生命,體味著前人手中傳承下來的細小的感動; 像雷鋒那樣,用有限的生命,散播開將在別人心中孕育而生的美麗的感動;像雷鋒那樣,做一枚「螺絲釘」,甘於做一個平凡但有益於社會的人;像雷鋒那樣,做一個傻子,甘願做一個永遠把人民與國家這樣別人眼中抽象的詞彙益置於自己生命之上的「傻子」。是的,像他一樣,像他一樣試著在平凡與偉大、個人與國家、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奉獻之間,找到心靈的驛站。
捧出曾緊握在手心的溫暖,捧給愛的人,捧給身邊的人,捧給陌生的人,捧給成長了我們的社會,教育了我們的校園,撫養了我們的國家。捧給每一個人,每一個將繼承下這種美好感動的生命。
那麼,我們,也可以創造奇跡。
就讓我們噙著三月的花香,懷著虔誠、懷著敬仰,做些或許真的極其瑣碎的事情:拾起地上散落的書卷歸位,或提起牆角蒙塵的掃帚打掃,這是我們能為同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做的;搬運一次教具,沖泡一杯暖茶,答好一張考卷,這是我們能為向自己傳道授業的老師做的;打一盆熱水替他們洗腳,下一次廚房為他們做飯,這是我們能為對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做的;給迷路的人指出正確的方向,幫忙碌的人分擔繁重的工作,陪孤苦的人度過一日的時光。這是我們能為與自己素昧平生的路人做的……我們能做的或許很少,但我們卻總是希望能續寫你不朽的日記,續寫你未完的感動。
就讓我們踏著三月的和風,懷著謙卑,懷著善良,用一句柔情的話語打開一個人的心扉;做一件體貼的事情溫暖冰冷的手掌;用額前的汗水澆灌開他人如花的笑靨;以自己的擁有交換來那綿綿不絕涓流傳遞的感動的情分……
雷鋒,你不再僅僅屬於一年一度的三月春風,人潮里,許多人長懷渴望,想與你溫暖地交流,你活著,忙碌在別人的世界裡,我們活著,為你而感動,也渴望著感動眾生!
學雷鋒樹新風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高一(2)班的梁淑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雷鋒樹新風》。
首先,我想問大家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你一個人需要人幫助,卻沒有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會是什麼心情呢?想必心裡一定很痛楚吧!可就在這時候,有一個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幫助你。你是喝令他走,並說這種精神過時了,還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幫助呢!我想答案是很明顯的。雖然雷鋒已離遠我們很久,但他的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應該有的精神。
記得小時候,雷鋒的故事就深深地印入我的腦海里。他用一雙手撿廢鐵,參加義務勞動,悄悄地做了好事不留名。雷鋒的精神就像春天綿綿的細雨,以潛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潤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有時候我覺得雷鋒離我們好遠,有時候卻又好近,大家對這樣的情景一定不陌生。兩手一攤「錢拿來」,如果沒有錢想讓他幫忙,門都沒有。可是,有時候雷鋒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周圍。
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一則新聞,廣州市某路口發生了一起重大車禍事故,兩位行人拉倒在血泊之中。司機攔了幾輛車都不停,遇難者處於生命危機關頭。就在這時候,一位部隊的司機劉某經過這里,他毫不猶豫的將遇難者扶到自己的車上,立即送往某家醫院。遇難者得救了,他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單位,悄悄的走了。像他那樣的好人在我們的周圍是這樣真實的存在,這不是正閃光的雷鋒嗎?雷鋒的精神不仍在這些人中得以發揚與延伸嗎?雷鋒的名字不是陌生的,雷鋒的精神也不是不可思議的。在邁進新時代的時刻,生活在同一地球的我們需要他。
看,紅領巾的孩子在尋找雷鋒,公共汽車上的老爺爺,老奶奶都在懷念雷鋒啊!誰都希望人與人誠實不欺,和諧融洽,這一切都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啊。毫無疑問,雷鋒的精神沒有過時,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雷鋒。在來看看我們腳下這片博愛的土地,不也是上演著一幕又一幕撩撥心弦的故事嗎?
在前段時間,我有幸代表東升鎮參加慈善萬人行。在活動中,市領導來了,軍人來了,民警來了,民工來了,學生來了,連很少出門走動的老人,幼兒也來了。在萬人行活動的滾滾熱浪中沸騰著,溫暖著,張張笑臉都是陽光般的燦爛。每個人心理都是暖意融融,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們都相互祝福,問候。在這次的 活動中,我想人們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感動。
今天我們用這種方式紀念雷鋒,雷鋒回來了。整個世界就像等待春雨的麥苗,渴望,迫切的吮吸著一場雨露,並集聚中改變社會面貌的力量。這種精神將賦予我們社會更大的推動力,我強烈的感受到了這種力量。我不禁想要做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像雷鋒那樣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我堅信,雷鋒精神會在一代一代中發揚光大,放射出更燦爛的光芒。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向雷鋒學習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我是高一(3)班的韋銘兒,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向雷鋒學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孕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段話。有多少人回首往事的時候,曾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感到悔恨,為自己曾經虛度年華而感到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麼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今日的世界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而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應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友誼餿了……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所崇拜,所學習的榜樣已經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然而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在變。盡管在我們身邊,雷鋒精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
而生活中,我們需要有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揚的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與幫助,才能在互動的真誠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的最高榮譽。
今年CCTV感動中國中有這樣一位人物深深感動著我,她叫陳曉蘭。一個身穿白大褂,年過五旬的普通醫生。為了證明儀器出了問題,不惜任何代價,努力證明。今天,讓所有人見證了她的成果。她的堅持,讓更多的病人減輕了痛苦,不用再受到生命的威脅。這難道不是小小的螺絲釘精神嗎?
四十多年了,雷鋒這個名字曾經激勵我們幾代人成長的路標;四十多年了,古老的中國正在蓬勃發展。我相信,在世界更多的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雷鋒這個名字也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的指南。因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與幸福是不能缺少雷鋒精神的。
向雷鋒學習!不僅僅是一個中學生的指南,更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指南,不是嗎?向雷鋒學習!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Ⅳ 學習雷鋒好榜樣作文,演講稿500字怎麼寫
雷鋒,1939年12月30日出生於湖南望城縣安慶鄉的一個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在黨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鋒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一個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入伍前,他先後在鄉、縣當過通訊員,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在鞍山鋼鐵公司當過推土機手,並多次獲嘉獎。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為集體、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時積存的200元錢無私奉獻給撫順人民公社建設和遼陽災區人民,用自己的津貼費給丟了火車票的大嫂補票,主動幫助外出老人。對自己他一向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生活上從不亂花一分錢。他認為「每一分錢、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1962年8月,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的堅守崗位?」
雷鋒,就是這一縷陽光、這一滴水、這一粒糧食、這顆最小的螺絲釘,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他的精神長存,雖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偉岸。
但也有人說:「現在這個社會人人為己,誰還會發揚雷鋒精神去幫助別人呢?雷鋒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
當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沒有扶你的時候; 當你的錢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的時候;當你一個人需要人幫助,卻沒有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
在座的各位,您,會是什麼心情呢?難道,雷鋒真的離開我們了嗎?不,沒有! 你可記得,武漢長江大學10餘名大學生結成人梯營救落水少年,3名學生自己卻永遠離開了我們!你可聽說,最美媽媽吳菊萍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左臂接住了墜樓的孩子,挽救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又是否感動,「雷鋒傳人」郭明義用16年的愛心,資助了180多特困學生,而自己仍生活在溫飽的邊緣。
是的,雷鋒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讓雷鋒之歌響徹春天,讓我們學會感動別人,感動大家團結協作的精神,感動大家樂於奉獻的精神,而這所有的感動匯聚起來,就是我們用行動踐行的雷鋒精神!
Ⅳ 雷鋒的故事作文500字
雷鋒一直都是一個的好人,也是我們學習中的好榜樣。我讀完《雷鋒的故事》以後,它讓我的心不能平靜下來。
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雷鋒在宿舍里看書,雷鋒看到外面下起了大雨,就想:外面下雨了,工地上還有6節車皮水泥沒御下來,如果沒御下來,就會變質的,水泥可是國家財產啊!於是雷鋒頂風冒雪的跑回宿舍,叫了二十幾個小夥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現場,蓋在水泥上,大家經過一場雨夜激戰,使七千二百多袋水泥沒受到損失,可雷鋒的衣、被卻連泥帶水搞了個一塌糊塗。
1959年春天,縣委決定在團山湖開辦一個農場,讓沉睡的荒地變成魚米之鄉。全縣青、少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提出捐獻一台拖拉機作為獻禮。雷鋒是全縣青、少年中捐獻最多的一個,縣委書記知道後,讓雷鋒去學開拖拉機。拖拉機一開進農場,雷鋒就開始勤學苦練了,他不僅白天跟著師傅出車,晚上還坐在燈下閱讀有關拖拉機的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3月10日雷鋒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試車成功了!雷鋒為黨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雷鋒的精神永垂不朽!我自己在生活中雖然沒有像舊社會的地主、惡霸那樣為非作歹,但是像雷鋒那樣舍己為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也不足,可自從看了《雷鋒的故事》後,我就下定決心從現在起,用雷鋒那先人後己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成為像雷鋒一樣的人。
Ⅵ 學雷鋒演講稿怎麼寫500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X小學一年級X班的XXX,今天我們大家演講的「弘揚雷峰精神 爭做新時好少年」
《學習雷峰好榜樣》這首歌大家都會唱,但是今天我要來說一下雷峰的故事: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7歲失去父母,成了孤兒,解放後成為人民解放軍戰士。他從未驚天動地,只做了一些極其平凡、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事情:他給丟了火車票的婦女買票,幫列車員打掃車廂,給旅客倒水,幫婦女抱孩子,幫老人找座位,幫下車的旅客拿行李,給受災的戰友家寄錢、路過工地參加義務勞動、雷雨來臨之際用自己的被子蓋水泥……因此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俗話說的好:「一滴水折射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能反應一個人的素質,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情做起,每天按時完成作業,答好每一張試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好衣服,被子,書桌,打掃衛生,幫忙做飯,公共場所,遵守交通秩序,尊老愛幼等等,做好每件小事情就是對師長最好的報答,努力傳承雷峰精神!
親愛的同學們,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有責任、有義務要把雷鋒精神秉承下去,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學習雷鋒,讓這種精神在我們的手中傳遞,做一名新時代傳承雷峰精神的好少年!
Ⅶ 雷鋒的小故事500字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團結友愛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了,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人民的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Ⅷ 以雷鋒為話題的500字演講稿
敬愛的黨支部:
寒假過後,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全國上下學習雷鋒同志的新高潮。雷鋒的名字伴隨著國人度過了四十多年風風雨雨,每到三月,人們便開始以不同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英雄人物。
雷鋒,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班長,五好戰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於湖南望城縣安慶鄉的一個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在黨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鋒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一個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1960年參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前,他先後在鄉、縣當過通訊員,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在鞍山鋼鐵公司當過推土機手,並多次獲嘉獎。參軍後,雷鋒勤學苦練基本功,各項科目成績都是優良。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為集體、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時積存的200元錢無私奉獻給撫順人民公社建設和遼陽災區人民,用自己的津貼費給丟了火車票的大嫂補票,主動幫助外出老人,利用閑暇時間擔任校外輔導員……雷鋒始終「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對自己他一向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生活上從不亂花一分錢。他認為「每一分錢、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1962年8月,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幾十年來,許許多多的榜樣、模範,曾一個又一個走進中國人的生活,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樹立起來,或短暫或長久,成為人們學習、模仿、懷疑、拋棄的對象;但沒有一個像雷鋒那樣深刻地被注入這個社會。關於雷鋒的先進事跡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被教育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毫不為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雷鋒精神很博大,它是一種庄嚴的責任感和偉大的激情,它體現在人際關系、職業態度和志願行為這幾個方面。它為我們的社會開創了一代新風,它的實質和核心就是一種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忠於黨和人民、舍己為公、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螺絲釘精神」;苦幹實干、不計報酬、爭做貢獻的艱苦奮斗精神,歸根結底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當前,我國正在努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生活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因而有人擔心和懷疑: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雷鋒精神還能與我們同行嗎?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十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發展經濟,不僅要講究效益、鼓勵競爭,還必須在全社會形成團結友愛、相互幫助、共同前進的良好人際關系。在經濟活動中,我們要強調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在思想道德領域,則必須大力提倡尊重人、關心人、熱愛集體,扶貧幫困的美德,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雷鋒以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同志、對待群眾,孜孜不倦地實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奮斗誓言。雷鋒精神表現了中華兒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思想境界,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不僅在四十年前閃爍著共產黨人的道德光輝,而且在今天也完全適應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時代要求。
值得說明的是,在不同時期,雷鋒精神的表現內容與表現形式應該有所不同。而在過去很多時間里,學習雷鋒活動從百姓自發、主動的道德行為,慢慢變成了一種程式化的「規定動作」,結果出現了每到三月初,福利院、敬老院等公益場所便成了大家爭搶去服務的尷尬局面。而在程式化的行動之中,雷鋒精神的實質很難發揚光大,雷鋒精神中那種生機勃勃的活力也因此有所減弱。
近年來,不少人開始呼籲豐富學雷鋒的方式,提倡以日常的雷鋒式行為,以富有時代特點的工作為主。有人甚至提出了「真正的雷鋒在崗位上」這樣的口號。的確,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學雷鋒活動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為學雷鋒活動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要牢牢把握雷鋒精神的實質,從實際出發,適應發展變化的時代需要。不能把雷鋒精神簡單地理解為掃掃地等做一件好事,雷鋒精神是較高的道德境界,要把學雷鋒活動與加強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從法律的角度看,目前社會上缺乏誠信、道德淪喪現象泛濫,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解決這些問題,在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同時,大力提倡雷鋒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充滿艱辛、充滿創造的壯麗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並將產出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沒有堅強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雷鋒精神是推動我們社會進步的巨大精神財富,我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全面理解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以飽滿的激情、與時俱進地開展學雷鋒活動,並將其代代相傳下去。這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呼喚,這也正是廣大黨員和群眾共同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我這一階段以來對「學雷鋒」活動的一點感想,俗話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真正達到雷鋒那種無私忘我的精神境界是十分不易的,但我會努力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盡量以一名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學雷鋒」活動。
宏揚雷鋒精神演講稿
寒假過後,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全國上下學習雷鋒同志的新高潮。雷鋒的名字伴隨著國人度過了四十多年風風雨雨,每到三月,人們便開始以不同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英雄人物。
雷鋒,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班長,五好戰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於湖南望城縣安慶鄉的一個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在黨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鋒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一個自覺的共產主義戰士。1960年參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伍前,他先後在鄉、縣當過通訊員,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在鞍山鋼鐵公司當過推土機手,並多次獲嘉獎。參軍後,雷鋒勤學苦練基本功,各項科目成績都是優良。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為集體、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時積存的200元錢無私奉獻給撫順人民公社建設和遼陽災區人民,用自己的津貼費給丟了火車票的大嫂補票,主動幫助外出老人,利用閑暇時間擔任校外輔導員……雷鋒始終「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對自己他一向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生活上從不亂花一分錢。他認為「每一分錢、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1962年8月,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幾十年來,許許多多的榜樣、模範,曾一個又一個走進中國人的生活,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樹立起來,或短暫或長久,成為人們學習、模仿、懷疑、拋棄的對象;但沒有一個像雷鋒那樣深刻地被注入這個社會。關於雷鋒的先進事跡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被教育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毫不為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雷鋒精神很博大,它是一種庄嚴的責任感和偉大的激情,它體現在人際關系、職業態度和志願行為這幾個方面。它為我們的社會開創了一代新風,它的實質和核心就是一種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忠於黨和人民、舍己為公、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螺絲釘精神」;苦幹實干、不計報酬、爭做貢獻的艱苦奮斗精神,歸根結底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當前,我國正在努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生活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因而有人擔心和懷疑: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雷鋒精神還能與我們同行嗎?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十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發展經濟,不僅要講究效益、鼓勵競爭,還必須在全社會形成團結友愛、相互幫助、共同前進的良好人際關系。在經濟活動中,我們要強調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在思想道德領域,則必須大力提倡尊重人、關心人、熱愛集體,扶貧幫困的美德,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雷鋒以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同志、對待群眾,孜孜不倦地實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奮斗誓言。雷鋒精神表現了中華兒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思想境界,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不僅在四十年前閃爍著共產黨人的道德光輝,而且在今天也完全適應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時代要求。
值得說明的是,在不同時期,雷鋒精神的表現內容與表現形式應該有所不同。近年來,不少人開始呼籲豐富學雷鋒的方式,提倡以日常的雷鋒式行為,以富有時代特點的工作為主。有人甚至提出了「真正的雷鋒在崗位上」這樣的口號。的確,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學雷鋒活動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為學雷鋒活動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要牢牢把握雷鋒精神的實質,從實際出發,適應發展變化的時代需要。不能把雷鋒精神簡單地理解為掃掃地等做一件好事,雷鋒精神是較高的道德境界,要把學雷鋒活動與加強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從法律的角度看,目前社會上缺乏誠信、道德淪喪現象泛濫,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解決這些問題,在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同時,大力提倡雷鋒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充滿艱辛、充滿創造的壯麗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並將產出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沒有堅強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雷鋒精神是推動我們社會進步的巨大精神財富,我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全面理解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以飽滿的激情、與時俱進地開展學雷鋒活動,並將其代代相傳下去。這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呼喚,這也正是廣大黨員和群眾共同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我這一階段以來對「學雷鋒」活動的一點感想,俗話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真正達到雷鋒那種無私忘我的精神境界是十分不易的,但我會努力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盡量以一名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學雷鋒」活動。
改一下就行了!
Ⅸ 雷鋒精神中學生500字演講稿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
三月的春風喚醒了萬物,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那平凡而偉大的戰士的懷念。每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向雷鋒一樣,永遠的那麼富有愛心,永遠的那麼真誠,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雷鋒,這個影響了幾代的人名字。早已超越了名字本身的意義,成為高中學生永遠的榜樣,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雷鋒精神不斷地弘揚與延伸。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望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永遠成為人類永恆的需要。時代呼喚雷鋒,我們的成長需要雷鋒精神。
各位同學,學習雷鋒除了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之外,我們要學習他的釘子精神。攸關前途的高考倒計時已顯示於高三班級的黑板,我們學校高三學子正在厲兵秣馬沖刺高考;高二的同學,我們的學業水平測試正一步一步逼近,要想取得優秀的成績,絕對少不了我們的努力拚搏;高一的同學,你們都面臨著新的考驗——能否在新的班級續寫過去的輝煌或者取得更大的進步,必須靠大家堅忍不拔的意志。「若非一番寒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人們常說「雷峰三月里來了,四月里走了」。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像釘子一樣,釘在學習上,珍惜時間,勤奮學習;釘在校園中,遵守紀律,愛護公物;釘在班級里,樂於助人,團結友愛。釘在家庭里,孝敬父母,和睦鄰里。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他所創造的財富需要我們每個人去珍惜。雷鋒從來不會離開我們,我們也永遠不會離開雷鋒。雷鋒應該永遠屬於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志存高遠,胸懷寬廣,樹立遠大理想。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緊跟時代步伐,發奮學習,掌握建設祖國的本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今天我站在庄嚴的五星紅旗下,用我最真誠的聲音告訴大家——雷鋒精神是一面永遠的旗幟。雷鋒精神永遠傳遞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雷鋒屬於昨天,屬於今天,更屬於明天!
Ⅹ 關於雷鋒的故事500字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回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答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
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埃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