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愛國故事50
A. 雷鋒的故事 50字左右
雷鋒的故事一來:
一九四九自年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路過雷鋒的家鄉.雷鋒看見宿營的隊伍一住下來便向老鄉問寒問暖,還幫助老鄉挑水,掃地、買柴買菜按價付錢,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就從心底萌生了要參軍的願望。
雷鋒找到部隊的連長,堅決要當兵,當連長得知他苦難的身世後告訴他還小,等長大了才能當兵,並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保衛和和建設中國。
雷鋒的故事二:
雷鋒和戰士們經常要長途跋涉去執行任務,有時候是崎嶇的山林,有時候是險惡的河流,戰士們不怕苦,不怕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全奉獻青春。
可是,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雷鋒和戰友,那就死鞋經常在半路上破了。很多時候,有的戰士光著腳趕路,等回到營地,一雙腳已經是血肉模糊。
雷鋒看到此情此景,非常難過,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幫助到大家。
雷鋒向營地周邊的鞋匠請教補鞋的技巧,自己又買了膠水、針線、膠皮,隨身攜帶。
後來,在遠行軍的時候,雷鋒利用休息的空隙,幫助別的戰士補鞋,戰士們都非常感謝雷鋒。
雷鋒說:「我們是戰友,都是解放軍戰士,能讓祖國和人民放心,是我最大的心願。」
B. 雷鋒英雄故事50字
雷鋒英雄故事50字:
1、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這名婦女是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硬塞到大嫂手裡,大嫂眼含熱淚地說:「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我叫解放軍,家就在中國。」
2、在一次執行任務, 因路況艱難,戰士們的鞋常會在半路上磨破,走久了,一雙腳便血肉模糊。雷鋒為了幫助大家,私下向鞋匠學習補鞋,買了膠水、針線、膠皮,隨身攜帶。
後來,在遠行軍時,雷鋒利用休息的空隙,幫助別的戰士補鞋,戰士們都非常感謝雷鋒。雷鋒說:「我們是戰友,都是解放軍戰士,能讓祖國和人民放心,是我最大的心願。」
3、有一次,團部政治處秘書接到一封來信,是遼寧遼陽市委寄來的。大家拆開後看到,原來遼陽當時發生了大水災,雷鋒看到後,悄悄地給遼陽寄去了100元錢,希望用於救災。
遼陽市委收到捐款和信件後向雷鋒表示感謝,認為雷鋒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希望部隊對雷鋒進行表揚。但遼陽市委並未接受雷鋒的捐款,將100元錢又退了回來。
4、在一次執行任務期間,部隊駐扎在了一個臨時駐地,幫助鋼廠運輸水泥。因物資匱乏,條件非常艱苦。龐士元遇到了雷鋒,希望雷鋒將車上遺撒下的水泥掃一掃,讓部隊鋪地用。
雷鋒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沒幾天,雷鋒將車上遺撒下的水泥全部掃了下來,背了一部分送到了連隊。另外一些遺撒下來的水泥也不少,全部送到了鋼廠搞建設,沒有一點浪費。
5、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
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
C. 雷鋒的故事50字
1、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專度低,雷鋒就教他認字,學算屬術。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
2、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為小韓補好褲子,輕輕地蓋在他身上。
3、他去外地執行任務,中途坐火車他還一個勁地做好事,他看到車上的人非常多,把自己的坐位讓給了一個老奶奶,他見列車員忙不過來,就幫他掃地、擦玻璃、倒水、
4、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5、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D. 關於雷鋒的小故事50字
1、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了,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2、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
3、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裡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
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4)雷鋒愛國故事50擴展閱讀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雷鋒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E. 雷鋒的愛國故事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入伍不到3年,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享年22歲,雷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民家裡。
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雷鋒曾在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家裡很窮,父親、母親、哥哥、弟弟,都死在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手裡,這血海深仇,我永遠銘記在心。」雷鋒從小樂於助人。
雷鋒的爺爺叫雷新庭,以租種地主田地謀生,整年辛苦勞作,但仍無法維持家人的生計,最後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到年關,地主前來逼債,要雷家在年前還清租債,雷新庭無力償還,悲憤交集,在過年的鞭炮聲中被活活逼死。
父親雷明亮,參加過毛主席領導的湖南農民運動,當過自衛隊長。一九三八年被抓去,遭到國民黨的毒打,造成內傷和殘疾,回到家鄉後邊養病邊種地勉強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傷勢更加嚴重,翌年秋天終於死去。哥哥雷正德,十二歲時外出當了童工,在繁重勞動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癆(肺結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機器旁,軋傷了胳膊和手指。被解僱後又到一家印染作坊當了童工,由於勞累過度,肺病加重,又無錢醫治,沒幾天就死去了。 弟弟也因為飢餓而死去。雷鋒6歲的時候,家裡只剩下了他和媽媽兩個人。雷鋒的媽媽也是一個受盡折磨的苦命的人。她是鐵匠的女兒,生下來幾天,由於過於貧窮,父母沒能力撫養,就把她送進長沙一家育嬰堂,簡家塘一個姓楊的婦女把她抱回家撫養,6歲時把她送給雷家做了童養媳。後來,雷鋒的母親被地主唐四滾凌辱而自盡。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佔了,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鋒趕忙捂住傷口,忍住疼,兩眼瞪著地主婆,雷鋒嚷道:「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從此,雷鋒手背上留下三條傷疤。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的黨支書供他免費讀書,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並榮獲「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遼寧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徵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捨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人民武裝部)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有點胖,娃娃臉,眉毛粗,眼睛大,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徵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後被破例批准入伍。參加人民解放軍後,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任班長。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願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1960年11月入黨,並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職。
因公殉職後,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1963年3月1日, 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此後,掀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向雷鋒學習的熱潮。此後,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雷鋒是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
F. 關於愛國名人的故事(50字左右)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愛國名人故事篇二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國名人故事篇三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愛國名人故事篇四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愛國名人故事篇五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G. 雷鋒的小故事50字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答道:「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拓展資料:
1 人民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原來這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眼含熱淚地問:「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住哪的?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回答道:「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干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牽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想都沒想,脫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直發抖,就把自己的貼身襯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們早飯沒吃,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便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雷鋒說 :「不要感謝我,應該感謝黨和毛主席啊!」
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於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非常不夠的……」
2 幫助老人
一次,雷鋒從安東(今丹東)回來,要在沈陽轉車。他背起背包過地下通道時,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邁著,雷鋒走上前問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兒子!」雷鋒一聽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用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您到撫順。」老人感動極了,一口一個好孩子地誇他。
進了車廂,他給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邊,掏出剛買來的麵包,塞了一個在大娘手裡,老大娘往外推著說:「孩子,俺不餓,你吃吧!」「別客氣,大娘,吃吧!先墊墊肚子。」「孩子」這個親切的稱呼,給了雷鋒很大的感觸,他覺得就像母親叫著自己小名似的那樣親切。他在老人身邊,和老人嘮開了家常。
老人說,她兒子是工人,出來好幾年了。她是第一次來,還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哩 說著,掏出一封信,雷鋒接過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問雷鋒:「孩子,你知道這地方嗎?」雷鋒雖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鋒知道老人找兒子的急切心情,就說:「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幫助你找到他。」雷鋒說到做到,到了撫順,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大娘用地圖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母子一見面,老大娘就對兒子說:「多虧了這位解放軍,要不然,還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謝雷鋒。雷鋒卻說:「謝什麼啊,這是我應該做的。」
3 釘子精神
施工任務中,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里,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4 團結友愛
雷鋒經常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子,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5 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葯。
開葯回來後,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燒水棚旁有幾輛空車,雷鋒推起一輛就走,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廣播員小姐得知情況去采訪他,問他為什麼來,叫什麼,哪個部隊的。他說:「我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力盡一份力。」
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著幹活去了。廣播員廣播了有位解放軍戰士在休息日來幫忙的這件事,工人們受到鼓舞,一個個都更賣力的干起來,還與雷鋒比賽。於是這天下午提前了兩個小時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他幹完活還上車取了軍裝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實管理員爺爺看到雷鋒的軍裝里夾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信,爺爺當雷鋒是王大力,引起了一場誤會。
H. 雷鋒的故事簡介50字左右
一次,在火車站,雷鋒遇見一個老太太,不停的哭,雷鋒上前一問,原來老太太出門探親,剛到這里,錢給弄丟了,雷鋒什麼也沒有說,把自己身上的錢都給了這位老太太,匆匆走了
2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裡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3、一九六一年五月的一天,雷鋒因公事到丹東出差,清早五點鍾從連部出發,在去撫順火車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著小孩,手還拉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去趕車。天淅淅瀝瀝地下著雨,他們母子三人都沒有穿雨衣。那個小女孩因掉進泥坑裡,弄了一身泥,一邊走還一邊哭。看到這種情況,雷鋒立即想道:我軍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雷鋒急忙上前去,脫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馬上又背起那個小女孩,一同來到火車站。雷鋒替她買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車。在車上,雷鋒看到那個小女孩,全身衣服沒有一點干處,頭發還在往下滴水,凍得她直打顫。雷鋒自己一身衣服也濕了,他急忙解開外衣,摸摸貼身的那件絨衣還是乾的,立即脫了下來,給那個小女孩穿上。聽說他們母子三人早晨沒吃飯就出來了,雷鋒又把自己帶的三個饅頭送給了他們。上午九點鍾,列車到了沈陽,雷鋒領著小女孩,把他們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車站。
I. 關於雷鋒的小故事(50字)急急急!!!!!!
故事一:參加兒童團
一九五零年, 鄉里成立了農民協會,進行了土地改革,雷鋒同志積極投入了這場運動,當了兒童團長,站崗,放哨。巡邏,防止敵人破壞,他還學會了說快板,搞宣傳。
故事二:學生時代
一九五零年夏天,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同志免費讀書。一九五六年夏天,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裡,雷鋒同志克服困難,勤奮學習, 受到師生的的一致好評。他幫助落後的同學,愛護集 體的糧食,並與壞份子做斗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親們的一致好評。在畢業典禮上,他上台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故事三:謙虛謹慎
雷鋒同志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範事跡。通過報紙。電台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同志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贊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 -段話:「我的一 -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於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 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故事四:雷鋒幫大嫂買火車票
有一次,雷鋒外出執行任務,在沈陽火車站換車,在檢票口,
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中年婦女,婦女的背後還背著一個小孩呢。
這個婦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雷鋒上前詢問怎麼回事,這女
的才哭哭啼啼說了事情經過,原來她娘家在山東,可她不小心將
火車票丟了,身上又沒錢,已經在車站餓了一天。
雷鋒一聽,趕緊去買了一張去山東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還順帶著十元錢。
大嫂激動的說: :「大兄弟, 你真是好人啊,你叫什麼名字,
是哪個單位的?」
雷鋒說:「我叫解放軍, 就住在中國」 。
J. 雷鋒小故事50字左右
范班長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謙虛謹慎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沈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範事跡.通過報紙.電台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贊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於 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參 軍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徵兵工作已經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但鑒於焦化廠的徵兵名額有限,且雷鋒在工地的表現十分突出,領導也捨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報名。這可急壞了雷鋒,他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人民武裝部向余政委講起自己的經歷,表明他參軍的志願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