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故事作文600字
Ⅰ 我家的老人600字作文
偌大的一個家,晃動著爺爺一個人的身影,在昏暗的燈光下,爺爺踱來踱去,燈光將他孤單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大年初一的傍晚,鄰居大嬸拉著大嗓門,在電話的那邊高喊:「快,氛來,你爺爺摔倒了!」等我們趕到,爺爺已被扶起來了,大嬸正在為他拭去手背上的血跡.
母親皺著眉頭:「好好的,怎麼會摔倒呢?」
「你爺爺呀,是從閣樓上掉下來的.」大嬸心疼地說.
父親帶著責問的語氣說:「爹,您到閣樓去干嗎?」
爺爺用不解的目光看著父親,似乎感到很委屈,說:「你娘,她回來了!就在閣樓上,我擔心她口渴,想拿杯茶給她喝……」
一陣沉默.
我的心有點兒酸,奶奶她去世已多年了,唉!爺爺他老人家又想奶扔了.爺爺他一定是太寂寞了.
自從扔奶去世後的第二年起,爺爺就「瘋」了,嘴裡一直念叨著什麼,神志不清,還經常幹些像今天一樣的「傻」事.就這樣,爺爺成了村裡人茶餘飯後的笑柄.我對鄉村婦女們那議論我爺爺是非時顯露出來的嘲笑的眼神與眉飛色舞的表情很反感.(中國作文網)
爺爺得這種病並不是什麼可笑的事,而是他心裡有一個永遠抹不去的「情」字啊!奶奶在世時,爺爺和奶奶是村裡一時相敬如賓的模範老夫婦,我們一家子在一起,相處得多麼融洽和睦.自從奶奶去世後,我們整個家也就「散」了,各謀生路,各奔東西了,平時叔叔、姑姑他們也難得回來一趟,只有過年時才聚在一起.偌大一個家園,就只剩下爺爺獨自一人留在家裡,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爺爺渴望著與奶奶躺在溫暖的被窩里聊天;爺爺渴望著子孫們圍在他的身旁,聽他講兒時的故事;爺爺也渴望著與子女們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可惜這些都只能在爺爺的夢中實現,於是爺爺就一直沉浸在夢中,不願醒來,與世無爭,在夢中得到心靈的撫慰,得到幸福與溫馨.
爺爺他實在太孤單了……
Ⅱ 聽老人講小年的故事作文600字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Ⅲ 600字作文孝敬老人的
關於孝敬老人的故事:一隻木碗
從前有個老人,跟他的兒子、兒熄和孫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連路都走不動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雙膝還經常不停地發抖。老人無法照料自己,每當他坐在餐桌前吃飯的時候,湯匙也握不穩,常常會把菜湯撒在桌布或地上。兒子和媳婦都嫌棄他。
有一回,老人吃飯時,又把湯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婦大為生氣,指著老人的鼻子大聲嚷道:你怎麼吃的飯!天天把湯和別的東西撒一地,還把碗都給摔碎了!盡給我添亂。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嗎,想把我累死呀!」於是,他們不許老人上桌吃飯了。吃飯時,他們把他趕到灶後的角落裡,給他一隻瓦盆,瓦盆里只有一點點飯菜。老人每頓飯都吃不飽,還得經常挨罵。老人傷心極了,常常一個人在灶後的角落偷偷眼淚。
有一天,老人的手顫抖得連那隻瓦盆都端不穩了,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兒媳婦沒完沒了地訓斥他,老人一聲不吭,只是不住地嘆氣。夫妻倆商量:咱這爹,什麼都能被他摔碎,長此下去,咱得花多少錢給他買碗買盆呀,得想個辦法,什麼東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對了,用木頭給他做個碗。於是,兒子找來了一快木頭,開始動手做木碗。一會兒工夫,木碗就做好了。媳婦正想把碎木片清除出去,老人四歲的小孫子跑了過來,他把地上的碎木片拾掇到了一起。「你這是干什麼?要這些沒用的碎木片做什麼用?」老人的兒子問。「我要把這些碎木片做成一隻木碗,留著它,等我長大了,就把它拿出來給爸爸媽媽吃飯用。」聽到這話,兒子和媳婦相互對視了一會兒,先是一臉苦笑,最後哭了起來。他們似乎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兒子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
從此,他們不再將老人趕到角落裡吃飯,而且,即使老人潑了點什麼,他們也不再說什麼了。慢慢地,他們對老人越來越好了。
Ⅳ 關於怎樣幫助老人的作文600字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妹妹去小花園玩。在路上我和妹妹看見了一位殘疾人,他是要過馬路的,但是他的腳跛了走不動了,我和妹妹趕緊跑過去,扶起老爺爺把他送過了馬路。
別人看見了,都誇我和妹妹是個熱於助人的好姐妹我和妹妹聽了怪不好意思的說:「這還是老師的話提醒了我們,當一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就應該毫不動搖的去幫他,如果幫不好就不幫了這樣就會惹來不需要的麻煩。
這句話驚動了許多人,許多人都有了熱於助人的好習慣。
在這次幫助老人的情況下,還是老師的話提醒了我,要做一個熱於助人的人,要不然我才不會幫助老人。
星期天的下午,天氣很晴朗,一位鬍子花白手拄拐杖,已年過花甲的老爺爺要過人民路。但他看見車子一輛接一輛川流不息,老爺爺嚇得不敢過馬路。
這些情況正巧被剛路過的少先隊員丁丁看見了,他連忙跑過去,對老爺爺說:「老爺爺,您是不是要過馬路?」老爺爺說:「是埃」「那麼,我來幫您過馬路吧!」小丁丁說。他扶著老爺爺慢慢地走到人行橫道線旁說:「老爺爺,這兒是人行橫道線,我們從這里走!」說著,丁丁警惕翼翼地扶老人走到人行橫道線,等綠燈亮了,才慢慢地走到對面。突然,一輛從拐彎處駛來的車子開過來,丁丁趕緊對老爺爺說:「老爺爺,有車子,慢點走。」他們等車子駛過,再走到馬路對面。
老爺爺對丁丁說:「謝謝你,小朋友。」丁丁說:「沒什麼,這是我應該做的。」說完,丁丁和老爺爺道別後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Ⅳ 寫景的作文600字(石老人的故事)
人們都說:「桃林溝的桃花甲天下。」今天我們排著隊,走在去桃林溝的路上版,來觀賞甲天下的桃權花。
我看見過兒童公園的桃花,也見過桃河公園的桃花,卻從沒見過桃林溝的桃花。桃林溝的桃花真美啊,美的好似天庭下來的仙女。桃林溝的桃花真香啊,從老遠處就聞到了一股撲鼻而來的香味,真是:「此香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桃林溝的桃花真艷啊,一個個爭奇斗艷,形態萬千,有的像明艷動人的少女,也有的像粉紅臉蛋的小女孩,還有的像容顏不老的中年女子……它們一個個亭亭玉立,美不勝收,色彩繽紛,簡直就是鮮花王國的一個佼佼者。它們依靠著樹根盡情的綻放著,在月光下盡情的顯示著它們那妖嬈的身姿……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花,這樣的花美麗著這樣的山,再加上天空陽光燦爛,山間綠樹紅花,湖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這時的桃林溝簡直就是一個供人欣賞的鮮花王國和孩子們的樂園。
Ⅵ 以一位有故事的長輩為內容寫一篇作文600字初二 在線等!急!
一次相逢一份暖 只要人活著,總會感覺有些事溫暖著自己的心。雖不至於時刻版拿出來回溫,權每每不經意想起,總能感受到那份美好。 我是一個記憶差到無話可說的孩子。總會把身邊的一些重要的東西弄丟。元宵前夕,我拉著弟弟的手興高采烈地出門了
Ⅶ 老人小時候的事作文600字
除夕夜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過年,聽外公說他小時候的故事。
來到外公家,只見外公的身邊擺放著一張小板凳,看來外公已經做好准備了。我坐下來津津有味地聽他講童年的事。「我出生在1941年,到1949年解放後一直沒有上過學,也就不認識字。」外公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絲惋惜。
「外公,我七歲就開始上學了,您是不是太遲了些?」
外公回答道:「時代不一樣啊!有一次解放軍來我家,那時候因為沒有解放,我又不識字,也分不清好壞,誤以為他們是壞人。當時你太公太婆出去了,哥哥姐姐也在地里幹活,只有我一人在家。當時房子的樓梯是木頭做的,我坐在最上層。七八月份天氣熱,解放軍在那坐著也很熱,而且沒有水喝,於是上來一位叔叔一邊做扇扇子的動作一邊問:『小朋友,你家有沒有扇子?』『不知道。』我揮揮手。因為沒有上過學,聽不懂普通話,就不知道解放軍叔叔說的是什麼,只有說不知道。那位叔叔下去了……」
「外公,」我接過話茬,「要是您早點去上學讀書,就一定明白解放軍叔叔在說什麼了。」「是啊!」外公的眼裡流露出遺憾。
「後來讀了幾年書,才知道他們是好人,是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的解放軍
Ⅷ 描寫老人的愛情的故事超感人600字
文/語亦涼
〈壹〉
太陽烘烤著大地,遠處的建築工地傳來攪拌機刺耳的聲音,還夾雜著重物落地沉悶的聲響。行人匆匆,都是一貫冷漠的表情。車輛飛馳而過,揚起陣陣沙塵,所有人都不自覺地捂住臉龐。一切的一切,彷彿是機械化定了格。是繁華?還是冷漠?無從知曉個答案。
燈火闌珊的街景,有時卻會感覺找不到一個落腳點。我在想,是我們在推動其進步,還是它在讓我們尾隨其隨波逐流?然而我迷茫了,我迫切想要尋找個答案。
〈貳〉
好一個綠樹成陰,拚命追趕著春的尾聲,我們來到了一座僻靜的鄉村。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而我們的目標是越過那座大山,找到地圖上的那個小山村。抬頭望著天空,晨光曦微,空氣中彌漫著青草與泥土的芬芳。
昨夜的一場雨後,路途顯得格外艱辛,我們卻顧不及腳下的路有多麼泥濘。放下所有的壓力,徒步穿行在茂密的叢林之中。所謂的路早已被荒草覆蓋得密不透風,我不知道那可否還能稱之為「路」,只是努力尋找一個可行的小徑。太陽緩緩升起,樹叢好似一個密不透風的屏障,卻還是有一束束的陽光透過嚴嚴實實的樹縫,灑在地上,猶如一個個調皮的小孩,穿梭在叢林間玩著躲貓貓的游戲。猶如仙境一般,興許,這就是安寧。
不需要繁雜的音樂,一兩只早醒的鳴蟬,早已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樹梢,不知疲倦地鬧騰著。前行的腳步,偶爾也驚動些許不知名的鳥兒,「撲哧撲哧」地拍打著翅膀飛向遠處。一路上大家都很少言語,唯恐打擾此處的寧靜。
不知翻了多少座山,繞了幾十個彎,眼前豁然開朗。幾十個農家小院整整齊齊地排在山腳,低矮的屋沿,伴著滿目的蒼翠,絲毫不顯得可憐,恰是另一種填補。門前是條蜿蜒的小溪,從山腳流淌而下,延伸著,不知道它又將去向何處?
正午的陽光,照得整個山溝一片光亮,小山村就這樣毫無掩飾地透露在所有人面前,我們不禁驚嘆,到底還是人類輸給了自然。忙碌了一上午的山民扛著鋤頭從山上歸來,好奇地打量著我們。走了一上午的我們早已是飢渴難耐。其中一位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們,於是,我們走上前,向其懇求在她家休息休息。她笑了笑,連連點頭答應。看樣子她應該有五十左右,可身子卻依舊硬朗結實,應該多虧了這方水土吧。
「大家湊合著吃吧,我們這小地方也就只有這些東西招待你們了。」雖然只是一些家常小菜,可看得出她的細心招待。這頓飯大家都吃得很高興,應該是飯菜好吃的緣故,亦或是大家奔波勞累太餓了吧。飯後大家坐在門前的大槐樹下休息,此時正值花季,樹上掛滿了一串串白色的花朵,很是漂亮。她說,如果早些知道你們要來,我還能提前准備些槐花糕。我驚訝地指著樹上的白花說:「這東西還能吃啊?」「當然可以。」她自豪地點頭。我便隨手摘了幾朵,仔細一聞,帶著濃郁的茶香味,確實不錯。
抬頭望著天空,看著陽光直直地照射下來,我不由地眯起眼來。池塘邊,三兩個孩子互相追逐著嬉戲打鬧,驚動了水中的鴨群,拍打著翅膀濺起朵朵水花。楊柳青青,隨風拂動。山溝的風,彷彿是神奇的畫筆,仔細地描繪著這副動態畫卷。
夜幕漸漸拉了下來,太陽如同一顆熟透的紅柿子,鑲嵌在山腰的樹林間。山溝被斜陽映射地彤紅。太陽下山,幾顆星星點綴在天空,少了煙塵的污濁,空氣顯得格外透徹,星星也明亮了許多。幾只晚歸的鳥兒,徘徊在天邊,尋找著棲息的地兒。我躺在床上,卻整夜難眠,窗外蟲鳴聲不斷,彈奏著歡樂的曲調,這些都是城市夜景所沒有的安詳、寧靜。
第二天正午,陽光正好,我們又踏上了回程的路途。她熱情的挽留,我們也只能委婉地拒絕,走的時候大家提議給她一些錢,畢竟麻煩了她這么久。她只是搖頭拒絕,「我不能收,來者是客,若您執意這樣,我只能說是你們瞧不起我這些山裡人了。」她這番簡單的話倒是讓我們一個個羞紅了臉。揮手道別,這純朴的山,純朴的水,純朴的人兒。走了很遠,回頭看見她仍站在原地。見我們回頭,她伸出手向我們揮手。我無意掏出相機記錄下了這難忘的一幕。
〈叄〉
再次到小山村已是幾年之後。據我所知,去往哪裡的路已經修通了,於是我們便決定開車前往,不大一會兒便到了。下車後,眼前的一景,倒是讓我大吃一驚。幾乎所有的人都挨家挨戶的在路旁建起了樓房,當年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地改變。所有人興奮之餘卻又覺得卻少了些什麼。放眼望去,遠處的山上光禿禿的,全是裸露的岩石黃土層,內心不禁一顫。隨處打聽了幾戶人家,詢問當年那位熱心阿姨的住址,都似乎對她有著深仇大恨似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她,她仍舊住在那所老房子裡面,陳舊的房屋,只是屋前的槐樹顯得越發茂盛了。
我們熱情的詢問了老太太一些情況,看到她眼中多了幾分懷念,顫巍巍的講述著過往的舊事,得知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搬出去了,開發商給了他們一筆錢,然後買下了這片地打算建別墅,說著她指了指身後的山,「你們看,山上的樹也幾乎被砍光了。」接著又指著門前的溪流,「樹木砍伐,水土流失,這條溪流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了,一片污濁,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言辭間,老人不時的看著遠方。老人至始至終都僅僅握住我的手,似乎是抓了一根救命稻草,可是我們這些外人又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無非就是口頭上好好安慰安慰老人。
老人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眼看拆遷的日子鄰近,她最終還是病倒了,正如那砍倒了的老槐樹,終究不能再為人遮陽擋雨。老人沒能守住這座小山村,時光流逝,又會有誰記得她,記得這個被世人所拋棄的小山村呢?
送葬的人只有同行的幾個好友,天空也不做好,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來。一路泥濘,大家始終沉默不語,老人的骨灰,就這樣被一把一把拋向山間,隨著雨水的滲透,深深地嵌入泥土。或許這是她的另一種存在方式,槐樹,溪流,農家小院,青山……一切猶如電影回放,一一浮現在腦海中。
〈肆〉
回到家中,看著一直放在書桌旁的照片,總是時不時地想起先前的一切,彷彿這一幕就發生在眼前。是的,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並不缺少這場景。只是生活,社會的壓力,不得不迫使我離開它,甚至是與它隔絕。我不知,在這座鋼筋水泥的城市,人心是否安在,是否早已同這些建築一般堅硬。
簡朴的房屋,蜿蜒的溪水緩緩流過房前,小孩圍繞著老人追逐,那滿臉皺紋的老人臉上堆滿了的卻是幸福,自由自在的鴨群在水裡嬉戲。一聲雞鳴,驚破天邊的寂靜,又是山村新的一天。可是這一幕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夢里。
Ⅸ 《身邊的老人》作文600字範文(七年級)不要有故事
尊敬老人,善待自己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