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學藝故事視頻播放
⑴ 貓教老虎學藝的故事 啟發了我們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⑵ 老虎學藝是什麼道理急急急死了、
我理解的有兩個意思。一是告訴師傅教徒弟要留一手。二是告訴徒弟要尊師重道!
⑶ 老虎學藝的主要內容全文是什麼
從前的老虎,是個無能之輩。別看它身材又高又大,卻連個兔子都對付不了,有時它反被狼和狐狸咬幾口。老虎自覺窩囊,於是決心要拜師學藝。
老虎走哇走哇,這天,它看到一隻鷹在空中盤旋。忽然,那鷹一個俯沖撲向地面,只一下就抓住了一隻野兔。它用尖尖的嘴啄瞎了兔眼,用硬爪扒開兔胸,然後有滋味地大吃起來。
這一切,老虎看得十分清楚。它想:若是學到鷹的本領,就不怕受別的野獸欺負了,不用愁吃不飽肚子了。想到這兒,它走到鷹的跟前,很客氣地說:「鷹先生,我要拜你為師,學習你的本領。」
鷹看了看餓得皮包骨頭的老虎,扔給它一支兔腿,隨後說:「老虎,我有翅膀,而你沒有,你學不了我的本領,我不收你為徒。」 「那我該跟誰學本領呢?"老虎邊啃兔腿邊問。「地上跑的動物貓最厲害,你應該拜它為師。」鷹說完,一扇翅膀,飛向了高空。老虎走哇走哇,它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了貓。貓正在睡懶覺,老虎不好打攪,只得靜守在貓的身旁。過了好長好長時間,貓才爬起來,它又是張嘴哈懶氣,又是伸腿舒懶腰,老虎見了貓那懶洋洋的樣子,真有點信心不足了;但拜師心切,它還是上前向貓深深地鞠了一躬,說:「尊敬的貓先生,我想拜你為師,學你的本領。」
「念你遠道而來,又很象我,就收你為徒!你要肯於吃苦,才能學到本領。」「只要你教我本領,什麼苦我都能吃。」 貓見老虎言詞誠懇,又行止謙恭,就開始教它本領。從此,老虎在貓這里學到了不少功夫,撲、掀、剪三招尤為熟練。老虎自從有了本領,漸漸不安本分了,它沒等把貓的本領學完就走了。從此,老虎自恃絕技超群,橫行山裡,全不把百獸放在眼裡;它自詡「百獸之王」,到處口出狂言:「天下無敵!」
老虎學藝
貓聽說後,很生氣。一天,它在平谷的一棵大樹下碰到了老虎,見老虎竟然連禮也不行,便罵道:「畜生,見我為何不行禮?」老虎根本不把貓放在眼裡了,現在聽貓叫自己畜生,哪能容得?它大吼一聲,向貓撲去,接著又一掀一剪。它滿以為,這三下能治貓於死地,誰知三招使過,連貓的邊兒都沒沾著。正當它左顧右盼時,貓突然從大樹上跳了下來,對它說:「畜生,你的功夫還差得遠。你的能耐只能用在山林,到平地上不用我著手,連狗都能治你。以後如再胡作非為,我一定叫你死無完屍。」說完,貓就走了。老虎獃獃地站在大樹下,心裡很懊悔:當初不該半途出師,也不該那樣狂妄自大。它怕貓懲治它,從此再也不敢逾越山林半步。
⑷ 有關於虎的寅言故事
這些成語都是典故
幫虎吃食
亦作「幫狗吃食」。比喻幫壞人作壞事
杯弓市虎
謂捕風捉影,疑慮重重,自相驚擾
系鈴解鈴
明瞿汝稷《指月錄》卷二三:「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在眾日,性豪逸,不事事,眾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後因用「系鈴解鈴」比喻誰惹出來的問題由誰去解決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內的熊。比喻被囚的惡人
藏龍卧虎
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後以「藏龍卧虎」比喻潛藏著人才或不同尋常的人
鴟目虎吻
如鴟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惡貌
螭盤虎踞
猶虎踞龍盤
初生之犢不懼虎
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初生之犢不畏虎
同「初生之犢不懼虎」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來一害
垂餌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險地
刺虎持鷸
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
補充:
虎號稱「百獸之王」,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屬「寅」,清晨三點至五點又稱「虎時」。傳說,在遠古時候,屬相中有獅子,沒有老虎。由於獅子太兇殘,名聲不好,主管封屬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獅子除名,但是又必須補進一位鎮管山林的動物。這時,玉帝想到了虎衛士。
虎衛士從前也只是地上的一種不出名的動物。於是,它就拜貓為師,學習技藝。因此,也就有了民間廣泛流傳的 《老虎學藝》的寓言故事。老虎學得十八般武藝後,打敗許多對手,一躍成為山林中的勇士,雄霸山林。老虎也因此得以補獅子的空缺,坐上了十二生肖排行榜第三把交椅。
白虎神是中國古代道教的守護神。《禮記·曲禮上》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陝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兒風俗。小孩滿月時,舅家要送去黃布做的老虎一隻,進大門時,將虎尾折斷一節扔到門外。
這些風俗,也有很特別的寓意。送布老虎是祝願孩子長大後像老虎那樣有力;折斷虎尾,則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災免難。今天也還有虎符、虎環、虎雕等除災免禍的鎮邪物。在農村,不少人家也喜歡給孩子戴虎頭帽、穿虎頭鞋。就是圖個趨吉避邪。
在一些成語中,也有虎的身影。比如,形容人長得壯,可稱「虎背熊腰」;小孩子長得可愛,叫「虎頭虎腦」;「狼吞虎咽」形容一個人餓極了,吃相很難看。細細體會這些成語,趣味無窮。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戶曉。那隻吊睛白額大虎成全了武松的英名。寓言《狐假虎威》講述了一個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它野獸的故事。
⑸ 老虎向貓學藝童話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說明了對待像老虎一樣兇猛的動物(或人)必須像貓一樣機靈狡猾。
⑹ 電影《老虎學藝》觀後感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一本書,裡面有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講的是一隻老虎向一隻版貓學藝的故事.老虎開始學的非權常認真,學了一些本領後,開始驕傲了,想吃師傅.還好老虎沒有學會爬樹,貓爬到了樹上,老虎就沒辦法了.通過這個故事,媽媽告訴我,一定要尊敬老師和家長.因為是老師教我們知識,爸爸和媽媽把我們撫養長大.媽媽還告訴我,學習一定要認真刻苦,不能會了一點就驕傲,那樣就不能學到真本領.我以後一定認真學習,做一個不驕傲的好學生.
⑺ 老虎向貓學藝童話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小貓也許心知肚明,像大老虎一樣兇猛的動物學得本事後,就如虎添翼了,發專展下去必將不屬可一世,稱霸稱王。
若全部教會大老虎本事,小貓自身也將難保,那麼自我保命上樹的本領怎能傾囊相授呢?
大老虎一天一天學得本事後,稱霸稱王的野心果不其然會不斷膨脹起來,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師傅小貓反而被大虎看成了礙手礙腳廢物,悲哀。
⑻ 與老虎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虎有關的成語故事】:
1、 狐假虎威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它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來做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就是違背上帝的命令。如果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走,你跟隨在我後面,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狸。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借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但是,狡詐的手法決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把戲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
2、虎踞龍盤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游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這個成語說明了英雄一般都占據在地勢險要的地方。一般形容一些有雄才大略的人往往是守著重要的地位。
3、龍騰龍躍
1.形容矯健有力,生氣勃勃。 王士美 《鐵旋風》第一部:「他剛要回頭再喚一聲,見 強小兵 已經猛策他的那匹龍騰虎躍的火焰駒,雷鳴電閃般地馳騁過去。」 柯岩 《她愛祖國的明天·「你的兵變了么」》:「新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輔導員也龍騰虎躍,起來接班。」
2.形容筆勢飛動遒勁。 馮夏熊 《背興的戀愛》:「這一幅字寫得蒼勁有力,龍騰虎躍,氣勢不凡。」
3.喻精神振奮,有所作為。 梁啟超 《志未酬》詩:「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幾許?」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七章:「﹝ 李自成 ﹞堅信只要度過這一段困難日子,局勢就會好轉,任自己龍騰虎躍。」
4、三人成虎
龐蔥要陪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難以相信。」龐蔥說:「有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有些懷疑了。」龐恭又說:「有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蔥說道:「您這樣不行,我怕日後議論我的還不止三個人啊!」魏王說:「我心留有數,你去吧!」
(1)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對人對事不能以為多數人說的就可以輕信,而要多方面進行考察,並以事實為依據作出正確的判斷。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5、放虎歸山
東漢末年,劉備處境艱難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知道劉備不是等閑之輩,勸曹操盡早除掉劉備。劉備為麻痹曹操,裝做種菜不問政治。曹操滅了呂布後,劉備請求帶兵攻打袁術,曹操給了五萬軍馬,劉備離開曹操自立旗號。
6、老虎學藝
在我國民間童話中,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老虎學藝》的故事:盡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樣地走來走去,但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上樹。因為在很早以前,虎什麼本領都沒有,只好拜貓為師,學習各種本領。熱情的貓很快就教會了它縱、跳、躥、撲等諸般技藝,但也發現了虎兇狠殘暴的本性,就在傳授的過程中留了一手。當虎覺得自己已將貓的本領完全學會之後,便一反常態,恩將仇報,竟然猛撲過來,要把貓一口吃掉。貓卻不慌不忙,敏捷而靈巧地縱身爬上了樹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樹下無計可施,便又央求貓把上樹的方法傳授給它。貓則不再上當,虎也就終於沒有學會上樹的本領。
⑼ 小虎學藝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在一片茂密的樹林里,住著一群老虎和一群毛驢。虎群中有隻小虎,它非常嚮往版驢的生活,於權是它離開了虎群,跑到驢的隊伍里去,整天和驢玩耍,凡是驢類所能做的事,驢類的叫聲,它都學得惟妙惟肖,沒有一樣不像的。過了很久,它在驢群里過得厭了,就回到自己的家裡去,見了它的父親老虎,說道:「我在外面學了不少技藝回來啦!」
老虎問道:「你學會了什麼?可以表演給我看嗎?」
小虎說:「可以的。」
於是小虎把從驢群里學來的技藝,盡情地表演一番,最後它又學驢子的叫聲。
老虎聽了,驚得一跳,說道:「這就可以證明你結交的朋友,是沒用的了。」
小虎答道:「你為什麼要責罵我?我的朋友,是常常贊美我的!」
老虎道:「這些贊美你的人,不見得是有本領的人啊!因為老虎所鄙視的,正是驢類所贊美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