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可以寫書和誰的故事

可以寫書和誰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6 00:24:28

『壹』 (誰誰誰)與書的故事

我與書的故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一首《讀書有感》,寥寥數語便道破了讀書的底蘊和美妙,說出了閱讀中那份難以言表的收獲和快樂。 我與書的故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一首《讀書有感》,寥寥數語便道破了讀書的底蘊和美妙,說出了閱讀中那份難以言表的收獲和快樂。我喜歡讀書,而且每天都讀書,書既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又是我的一位好老師。就這樣,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有一次,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我拿著這本書,我愛不釋手,一有空,就用衛生紙對著這本書左擦擦,右擦擦,生怕那裡有一層灰,弄臟了我的書。星期日時,就一口氣看了這本書的一半。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就彷彿看到了大自然的昆蟲們在花叢中互相嬉戲。從朝生暮死的浮游,再到舍己為兒的彩色條紋圓網蜘蛛,還有在糞蓋郎中的強盜—聖甲蟲……這些知識,已經灌入我的心田。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的熱情慢慢退了,漸漸的忘了它。它就安靜地躺在了書櫃的最上層,也穿上了它那件臟衣服—灰塵。它就這樣,一直呆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媽媽對我說:「黎燁,讀書不僅能開闊自己的視野,也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讀一本好書或好的文章,就像看到了一幅名畫,聽到了一首美妙的音樂,嘗到一碟美味佳餚。可是書籍也要愛護好呀,你不是學過『魯迅先生愛書』的故事嗎?你想想看,你該怎麼做?」 我聽了媽媽的話,頓時恍然大悟,跑到書櫃前,拿起那本《昆蟲記》,拍拍它身上的灰塵,津津有味地把剩下的一半給讀了。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對書籍再也不那麼「一熱一冷「了,但凡有新書來我甲家,我都會熱情招待,拿著它仔細的讀,一邊讀一邊體會讀書樂趣,因為,書是我的好朋友。 高爾基曾經說過:人的知識面越廣,人的本身也就越完美.讀書可以增加我們的見識,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和我一起認真讀書吧!只有認真讀書,生命之花才能開得更加燦爛!

『貳』 寫作文我和書的故事

我和書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書,現在已找不到它了,回憶起來印象也不是很深,就像深海中的夜明珠,雖說珍貴,但光芒卻不過是模糊的一點點,很不起眼,但它卻曾真正地、一點都不摻假的存在過,於我有著非凡的意義。 回憶它的時候感覺有些累,時間久遠我幾乎將它忘記了。極力想起來的一絲絲線索、一幅幅畫面也如同被細沙鋪了一層一樣,不很清晰,隱隱記著上面畫著貓、狗、猴子,還有一頭大象,剩下的實在是想不起來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媽媽經常給躺在床上的我讀裡面的故事,直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媽媽坐在床頭邊,有感情地繪聲繪色地讀著,我也是使勁地睜著眼睛,生怕睡著了,錯過了哪個精彩環節。那時,年幼的我對媽媽讀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卻由衷地對書感到好奇,特別想知道這薄薄的書中怎麼會藏著那麼多故事,而每一個故事裡都會有淘氣可愛的小朋友和那些頑皮機靈的小動物們。 每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總是情不自禁地摸一摸那本書,感覺它就像一個好孩子那樣乖,不亂跑亂動,更不搞惡作劇,所以我從不將其作為破壞的對象。如果家中有人在看書的話,我就會翻開它,裝模作樣地讀著,有時候拿倒了都不知道。 那時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捧著那本書為父母講故事,就像媽媽給我講的那樣動聽、美妙。 後來,我認了字,可以自己讀故事了,很希望能再多讀一些書,父母對我的想法也很支持。我努力學習,認真做功課,漸漸地,認識的字由少變多,看的書也由薄變厚。好奇的我開始試探著讀一些作文選,慢慢發現作文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每篇作文都會給我帶來意猶未盡的感覺。作文選便徹底代替了故事書,但這又無法令我滿足,於是便開始涉獵一些名家名作。在那些異彩紛呈的文字中,我感到書真是一個奇妙的大千世界,那裡面五彩繽紛,有喜有悲。後來,我又開始讀一些文學名著,先是簡寫版,然後是原著,讀古代文人的深刻思想,讀今日名家的精彩文筆。我的書一天天多了起來,生活也變得無法與書分開了,書徹底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的書櫃中,現在已經放滿了書,它們一本本靜靜地立在那裡,等待我去一一品讀。但最令我不能忘記的,卻是我的第一本書。它是我閱讀之路的起點,也是我讀書之旅的引路人。感謝你,我的第一本書。

『叄』 作文範文:我和書的故事

書籍,於我來說,已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書是良師,更是益友。它會陪伴著你走過一生的時光,它會讓你受益匪淺,成為那個最完美的自己。和一本書的故事?呵,太多太多,簡直是數之不盡,幾乎天天都在上演。但問起唯一能夠令我感慨萬千、記憶深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什麼,我的答案卻僅有一個……

時光倒回四年前。那時的我不過二年級,卻無比鍾愛閱讀,每個星期總有一整天的時間會泡在書店或圖書館里,不吃不喝看上十幾個小時的事常常發生。幾乎每次都要待到人家關門了才會不情願地離去,站起來才發現自己的全身都麻木了。

故事發生的地點,在省圖書館。小小年紀的我在少兒閱覽室里漫無目的地閑逛著,尋找著,驀然間,我發現了一本隱藏在眾多厚書里的不起眼的書籍。也許是上天的故意安排,我竟然破天荒地把它取了出來。然後,我看見了兩個字----「簡·愛」。它沒有華麗的封面,沒有厚厚的書殼,書有一些陳舊,可以看得出上了些年頭,是幾十年前的那種紙質封面。內心有股力量促使著我翻開這本毫不出眾的書籍。剛一打開,便有一股如今再也感受不到的油墨香味撲鼻而來。我深吸一口氣,不禁感嘆,真好聞!整本書的紙張全是油性紙,一摸,便知是本老書。

那時的我還渾然不知《簡·愛》是本世界名著,直到許久以後張老師在課堂上介紹它的時候,我才知道,突然十分自豪自己這么點大就認識了它。圖書館里的那本書,勾起了我強烈的閱讀願望。找到一個角落坐下,我看起書來。起初我只是想要簡單了解一下故事大概,因為才8歲的我實在對這類大孩子看的書提不起太大的興趣。然而,沒一會兒,我卻發現,自己已經情不自禁地被這本書的內容、文字深深吸引。我很難想像那麼小的我是如何使自己靜下心來,閱讀這本並不適合我去看的厚書,更無法想像,我竟然因為太期待後面的內容,所以在圖書館里待了一整天,將它啃完。猶記得當時在讀書時,我的心也隨著劇情的發展起伏不定。我第一次如此投入地看一本書,第一次會為男女主人公的命運而感到悲傷,第一次在閱讀時感到揪心,從而把眉毛皺得緊緊的……等我將整本書讀完時,我才猛然發覺,偌大的閱覽室里只剩我一人。雖說書我已看完,但我卻一點也不滿足,所以將它借回了家。

那段時間,是我最瘋狂的一段日子。做事速度竟然加快了許多,每天回家後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反而是讀《簡·愛》。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我對它的愛已近乎瘋狂。幾乎每日我都要將整本書重溫個兩三遍,不厭其煩。可借閱的期限越來越近,最後,我萬分不舍地將它歸還給了圖書館,天知道我多麼想要將它占為己有!那之後的日子,我也曾再次進入圖書館尋找它,但任憑我怎樣努力,它也沒有出現過。也求著媽媽給我再買一本《簡·愛》,也找別人借過許多本,可我發現,它們始終沒有我當年看過的那一版本深入人心。翻譯不如它,內容不如它,再也找不回那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如今回憶起它,想起的不是什麼自由與平等,這些對於當年的我來說太過於深奧,一直停留在我記憶深處的,永遠都是簡·愛的頑強和她與羅切斯特至死不渝的愛情。

這是我和《簡·愛》之間的故事,它讓我對書籍的喜愛更上一層樓。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愛它!這么多年,我卻從未遺忘過這本帶給我震撼的書籍。它已經銘記在了我的心中,永生不忘……我真的好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可以在一層布上了灰塵的書架上,再次遇見那個最初的你……

『肆』 名人和書的故事

魯迅「愛書」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養成了愛護圖書的好習慣。每次看書,他總是先洗手,一旦發現書臟了,就小心地把它擦乾凈;他還學會了釘書、補書的本領,備有一套工具,如發現書有破損,便及時細心整理、修補,使之面貌一新。
鑿 壁 偷 光
漢 朝 時 , 少 年 時 的 匡 衡 , 非 常 勤 奮 好 學 。
由 於 家 里 很 窮 , 所 以 他 白 天 必 須 干 許 多 活 , 掙 錢 糊 口 。 只 有 晚 上 , 他 才 能 坐 下 來 安 心 讀 書 。 不 過 , 他 又 買 不 起 蠟 燭 , 天 一 黑 , 就 無 法 看 書 了 。 匡 衡 心 痛 這 浪 費 的 時 間 , 內 心 非 常 痛 苦 。

他 的 鄰 居 家 里 很 富 有 , 一 到 晚 上 好 幾 間 屋 子 都 點 起 蠟 燭 , 把 屋 子 照 得 通 亮 。 匡 衡 有 一 天 鼓 起 勇 氣 , 對 鄰 居 說 : 「 我 晚 上 想 讀 書 , 可 買 不 起 蠟 燭 , 能 否 借 用 你 們 家 的 一 寸 之 地 呢 ? 」 鄰 居 一 向 瞧 不 起 比 他 們 家 窮 的 人 , 就 惡 毒 地 挖 苦 說 : 「 既 然 窮 得 買 不 起 蠟 燭 , 還 讀 什 么 書 呢 ! 」 匡 衡 聽 後 非 常 氣 憤 , 不 過 他 更 下 定 決 心 , 一 定 要 把 書 讀 好 。

匡 衡 回 到 家 中 , 悄 悄 地 在 牆 上 鑿 了 個 小 洞 , 鄰 居 家 的 燭 光 就 從 這 洞 中 透 過 來 了 。 他 借 著 這 微 弱 的 光 線 , 如 飢 似 渴 地 讀 起 書 來 , 漸 漸 地 把 家 中 的 書 全 都 讀 完 了 。

匡 衡 讀 完 這 些 書 , 深 感 自 己 所 掌 握 的 知 識 是 遠 遠 不 夠 的 , 他 想 繼 續 看 多 一 些 書 的 願 望 更 加 迫 切 了 。

附 近 有 個 大 戶 人 家 , 有 很 多 藏 書 。 一 天 , 匡 衡 卷 著 鋪 蓋 出 現 在 大 戶 人 家 門 前 。 他 對 主 人 說 : 「 請 您 收 留 我 , 我 給 您 家 里 白 干 活 不 報 酬 。 只 是 讓 我 閱 讀 您 家 的 全 部 書 籍 就 可 以 了 。 」 主 人 被 他 的 精 神 所 感 動 , 答 應 了 他 借 書 的 要 求 。

匡 衡 就 是 這 樣 勤 奮 學 習 的 , 後 來 他 做 了 漢 元 帝 的 丞 相 , 成 為 西 漢 時 期 有 名 的 學 者 。
[ 篇 後 一 語]
這 篇 寓 言 寫 了 匡 衡 少 年 時 讀 書 的 兩 件 事 , 一 件 是 鑿 壁 偷 光 , 一 件 是 借 書 苦 讀 。 他 贊 揚 了 匡 衡 勇 於 戰 勝 艱 苦 的 條 件 , 勤 奮 的 讀 書 的 精 神 ; 為 我 們 樹 立 刻 苦 讀 書 的 好 榜 樣 。

『伍』 寫與書之間的故事作文

書籍,是理想的翅膀,帶我遨遊科學的殿堂;是明亮的北斗,指明我們求知的方向;是蒙蒙的細雨,洗掉我們愚昧的塵垢;是貴重的營養品,補足我們缺乏的營養。
小時候,我只是個無知的小孩,那是因為我不愛看書,知識量很小,無論父母買了多少好書,說了我多少遍,可我就是不願看書。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才發現一個比現實世界更好玩,更有趣的世界,那就是書的世界。
一個晚上,只有我一個人在家,我坐在沙發上,一邊吃著甜甜的巧克力,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哇,千佛洞,真美!」話音剛落,電視機的屏幕「沙」的一聲變黑了。「怎麼回事?!」我又氣又驚地走到電視機旁邊,按了一下開關,沒用。算了,玩手機游戲吧。想著,我便找出媽媽的手機,「喲,怎麼沒電了?」於是我拿出充電器充了起來。現在該干嗎?我將目光轉移到書櫃上,看書?除了看書還能幹嘛?轉身來到書櫃旁,我拿出《西遊記》看了起來。
沒過多久,書中的內容就像一條鐵鏈「拴」住了我,《西遊記》里有法術高強的孫悟空,樂於助人的唐僧,心地善良的沙和尚以及貪吃的豬八戒,他們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跌跌撞撞」終於來到「西天」,可卻取了個假經。不過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最終拿到了真經。一連幾個小時,我都沉浸在《西遊記》中,直到媽媽回家叫我睡覺,我才意猶未盡地合上書本。打那以後,我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書。
書籍,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是我最博學的無聲老師,它幫助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難題,給我知識,給我力量。

『陸』 名人寫書的故事(除了蒲松林和司馬遷的故事)

法布爾 寫《昆蟲記》 用了33年

『柒』 名人與書的故事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篇後一語]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兩件事,一件是鑿壁偷光,一件是借書苦讀。他贊揚了匡衡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
巴金的讀書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鍾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
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裡回憶曾經讀過的書。這樣有許多好處: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巴金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個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內亂中的親身經歷。他說:「『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一定寫滿了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我從哪裡找到那些書來閱讀?他們忘了人的腦子里有一個大倉庫,裡面儲存著別人拿不走的東西。」這兩個事例說明,在一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斗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餘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顧炎武自督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捌』 和書的故事怎麼寫

第一,連續多年的房價快速上漲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年房價的上漲動力,專積累了風險,使得購屬買者的經濟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斷下降。

第二,各項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如國家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建經濟適應房等等。

第三,在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對未來房價走勢的預期發生變化,認為房價可能下降的人群比重上升,「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導致部分人群持幣觀望。

23.材料一:陝甘寧江蘇等地出現多個嬰兒患腎結石病例,疑為食用問題奶粉所致。2008年9月11日,三鹿承認奶粉受污染,全部召回8月6日以前產品。

材料二:從2008年9月14日到16日,河北全省損失生鮮奶五千九百三十六噸,平均三千元人民幣一噸的牛奶,除少量以二百元一噸賤賣外,絕大多數都被奶農忍痛無奈地倒掉。目前,這種情況還在發展蔓延,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材料三: 「問題奶粉」將導致需求疲弱,從而加速產業升級的過程。乳品企業數量將大幅減少,甚至可能出現產值的負增長,這一過程至少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迎來恢復性的增長。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