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明的故事300字作文
Ⅰ 科學家的小故事300字
電燈的發明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為光明,使大千世界變得更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Ⅱ 我需要5位科學家發明的小故事,300字以上
電燈的發明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為光明,使大千世界變得更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愛問為什麼的孩子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叫米蘭的小鎮上,一個長著圓臉蛋、藍眼睛、淡色的頭發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長得很秀氣,跟媽媽像極了。但男孩的身體卻很單薄,一副弱不經風的樣子,嬌嫩得讓人心疼,可他的腦袋出奇的大,讓人擔心長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頂不動。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伐·愛迪生。愛迪生祖居荷蘭,父親山墨爾是個勤勞耕作的農民,母親當過鄉村教師。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因此備受媽媽的寵愛。
愛迪生從小體質比較弱,三歲以前的一千多個日子,他不知得過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過多少回,媽媽又是擔心,又是著急,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在媽媽耐心周到的照料下,愛迪生的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
愛迪生體質雖弱,卻愛動腦筋。他的好奇心特別強,老愛問為什麼,看見想不明的事情就問,問了就轉著眼珠想。
「為什麼鍋上冒蒸氣?」「為什麼凳子四條腿?」「金子是什麼?」父親常常被兒子的問題弄得張口結舌。
小愛迪生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興趣得到了媽媽的充分肯定。媽媽當過小學的教師,她知道,好奇是打開神秘知識寶庫的一把萬能鑰匙,沒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當愛迪生問她為什麼時,媽媽總是微笑著,細心地開導他,把其中的道理講給他聽。這個時候,愛迪生總是歪著大腦袋,睜大眼睛聽著,聽完後,還會有一大堆新的「為什麼」從他的頭腦中冒出來。
愛迪生不僅愛問為什麼,而且什麼事都想親自試一試,也鬧過不少笑話。
四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大樹下玩兒,不知是誰發現了樹杈上有一個馬蜂窩。
「窩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大家都搖搖頭。
「不如我們把它捅下來瞧一瞧,好不好?」愛迪生向小夥伴們建議說。
「大馬蜂會蟄人的,要捅你去捅!」小夥伴們都躲得遠遠的。
愛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於是找來一很長樹枝,硬是把馬蜂窩給捅了下來。頓時,一群大馬蜂都向愛迪生涌來。片刻之間,愛迪生已被馬蜂蜇得滿臉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即使這樣,他還要把蜂巢的構造看清楚。
還有一次,那是六歲的時候。一天早飯後,媽媽正在做針線活兒,愛迪生「咚」一下撞開了門,連跳帶蹦跑進來了,嚇得媽媽把手都扎了。
愛迪生氣喘吁吁地問:「媽媽,大母雞趴在雞蛋上做什麼呀?」
媽媽笑著說:「在孵小雞呀。雞媽媽就是用自己的體溫、用自己的身體一天天將雞娃娃孵出來的。」
「噢,原來是這樣,太有趣了。」愛迪生拍拍大腦袋,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推開門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也不見愛迪生的蹤影。媽媽很著急,一家人四下尋找。一直到傍晚時分,大家才發現這個小傢伙竟然在院雞舍旁邊做了個「窩」,裡面放了幾個雞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雞蛋上,一動也不動。
媽媽看他專心致志的樣子問:「孩子,你在做什麼呢?」「我在孵小雞呢!」他一本正經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後台,想不到他居然餓著肚子,從早到晚趴在雞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濃厚的興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愛迪生一生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愛迪生得知母雞在孵小雞時,學著母雞的樣子蹲在草堆里孵小雞。這個可笑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的優秀品質。
一
愛迪生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在七十五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上班。有個記者問他:「愛迪生先生,你打算什麼時候退休呢?」愛迪生為難地說:「糟糕,這個問題,我活到現在還沒有來得及考慮呢!」
二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麼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三
1862年8月,一天早晨,愛迪生正在某個小車站上賣報。猛一抬頭,只見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蹲在鐵軌旁玩石子,一列貨車正朝他飛馳而來。愛迪生「哎呀」一聲,扔下報紙,奮不顧身地沖下站台,一把搶出小孩。這時候,火車擦著他的耳朵呼嘯而過。好險哪!愛迪生抱著小男孩摔倒在鐵軌旁,他的臉和手被劃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麥肯基,是這個站的站長,他是一位優秀的報務員。麥肯基親眼看到這驚險的場面,感動得話都說不連貫了:「謝……謝謝,謝謝你救……救了我的孩子!」
愛迪生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從地上撿起報紙,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車就走了。
第二天,當愛迪生乘坐的火車進站的時候,麥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著了。他十分誠懇地對愛迪生說:「我沒有什麼可以酬謝你的。聽說你對電報很有興趣,要是你願意,我可以教你收發報技術,使你成為一名報務員。」這番話正說在小愛迪生的心坎上。他高興地接受了麥肯基的好意,跟著他學習收發電報的技術。
愛迪生學習很專心,進步很快。才三個月的工夫,他收發電報的技術已經很熟練,麥肯基推薦他擔任了火車站的報務員工作,這次非常意外的學習機會,為愛迪生以後進行的偉大發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學家愛因斯坦
(1879-1955)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物理學革命的旗手。1879年 3月14日生於德國烏耳姆一個經營電器作坊的小業主家庭。一年後,隨全家遷居慕尼黑。父親和叔父在那裡合辦一個為電站和照明系統生產電機、弧光燈和電工儀表的電器工。在任工程師的叔父等人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地受到科學和哲學的啟蒙。1894年,他的家遷到義大利米蘭,繼續在慕尼黑上中學的愛因斯坦因厭惡德國學校窒息自由思想的軍國主義教育,自動放棄學籍和德國國籍,隻身去米蘭。1895年他轉學到瑞士阿勞市的州立中學;1896年進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師范系學習物理學,1900年畢業。由於他的落拓不羈的性格和獨立思考的習慣,為教授們所不滿,大學一畢業就失業,兩年後才找到固定職業。1901年取得瑞士國籍。1902年被伯爾尼瑞士專利局錄用為技術員,從事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鑒定工作。他利用業余時間開展科學研究,於1905年在物理學三個不同領域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光量子論的提出,推動了物理學理論的革命。同年,以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1908年兼任伯爾尼大學編外講師,從此他才有緣進入學術機構工作。1909年離開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語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年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教授。1914年,應M·普朗克和W·能斯脫的邀請,回德國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應H·A·洛倫茲和P·埃倫菲斯特(即P·厄任費斯脫)的邀請,兼任荷蘭萊頓大學特邀教授。回德國不到四個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投入公開的和地下的反戰活動。他經過8年艱苦的探索,於1915年最後建成了廣義相對論。他所作的光線經過太陽引力場要彎曲的預言,於1919年由英國天文學家A·S·愛丁頓等人的日全食觀測結果所證實,全世界為之轟動,愛因斯坦和相對論在西方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同時也招來了德國和其他國家的沙文主義者、軍國主義者和排猶主義者的惡毒攻擊。1933年1月納粹攫取德國政權後,愛因斯坦是科學界首要的迫害對象,幸而當時他在美國講學,未遭毒手。3月他回歐洲後避居比利時,9月9日發現有準備行刺他的蓋世太保跟蹤,星夜渡海到英國,10月轉到美國普林斯頓,任新建的高級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國國籍。
1939年他獲悉鈾核裂變及其鏈式反應的發現,在匈牙利物理學家L·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研製原子彈,以防德國佔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在日本兩個城市上空投擲原子彈,愛因斯坦對此強烈不滿。戰後,為開展反對核戰爭的和平運動和反對美國國內法西斯危險,進行了不懈的斗爭。
1955年 4月18日因主動脈瘤破裂逝世於普林斯頓。遵照他的遺囑,不舉行任何喪禮,不築墳墓,不立紀念碑,骨灰撒在永遠對人保密的地方,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為聖地。
蘋果與萬有引力
——牛頓的故事
依撒克·牛頓(1642-1727)英國科學家。他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建立經典力學的基本體系,在光學、熱學、天文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貢獻,在數學方面又是微積分的創始人之一。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園里觀賞月亮。他仰望那鑲著點點繁星的蒼穹,思索著為什麼月亮會繞著地球運轉而不會掉落下來。忽然,有個東西打在了他的頭上,這並不很重的一擊,把他從沉思中驚醒。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隻熟透的大蘋果從樹上掉落下來。他撿起蘋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為什麼蘋果不落向兩旁,不飛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這一定是地球有某種引力,把所有的東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蘋果是這樣,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運轉。因為有引力,使它不能遠離地球;因為有速度,使它不會像蘋果一樣掉落下來……夜漸漸地深了,青年手中拿著蘋果,開心地笑了。他就是發現萬有引力的英國科學家牛頓。這一年,他才24歲。
牛頓,164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國。他爸爸是個自耕農,在他出世前兩個月就死去了。他兩歲起就跟著年邁的祖母過著貧困孤苦的生活。
牛頓在12歲的時候進入格蘭鎮小學讀書。他從小就非常熱愛科學,經常製造一些靈巧的小機械。他自己製作了一個小巧的水鍾,是仿照沙漏的作法製成的。用一個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緩緩流出,水面逐漸降低,水面上的浮標就跟著逐漸下降,於是帶動指針轉動,指示時刻。
放風箏,是孩子們都喜愛的游戲。聰明的小牛頓更玩出了新花樣:一天晚上,他把一隻紙燈籠系在了風箏上放到天空。許多看見了空中風箏的人,都叫起來:「彗星!」當人們知道天空中閃亮的是風箏上的燈籠,才恍然大悟了。
牛頓是個意志堅強的孩子。在學校里,當他受到大同學的侮辱時,他總是拚命反抗。他常說:「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努力奮斗,是沒有不成功的。」正是這種頑強的精神,帶領牛頓登上科學群山那一個又一個巔峰。
牛頓在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時,常常會忘記自己和別人的存在,陷入一種「痴迷」的狀態。
有一次,他請朋友到家裡做客。當他走出房門去拿酒時,忽然想起關於月球軌道的運算,於是就把請客的事忘到了九霄雲外,自顧自地忙著計算起來。朋友知道牛頓的脾氣,只好自己吃掉了盤子里的雞,把骨頭吐在了桌子上。牛頓終於計算完了,這才想起請客的事。走回桌前一看,雞只剩下了骨頭,他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為我還沒有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
盡管牛頓在科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卻仍然十分謙虛。他曾這樣說過:「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爾(法國17世紀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要遠一點兒,那是因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
在英國烏爾索普牛頓老家的花園里的那棵蘋果樹,一直被精心地保護著。1820年,這棵樹死後,被分成好幾段,分別在英國皇家學會等處保存了起來。這棵與科學結緣的蘋果樹,不僅留有牛頓嚴謹學風的印記,更流傳著牛頓謙遜的美德。
天才少年——比爾·蓋茨
美國人比爾·蓋茨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裡,魔術般地把900美元變成139億美元,讓世人大吃一驚。有人說,蓋茨和他的微軟公司將會改變整個世界。
1955年10月28日晚,可愛的小蓋茨出世了,盡管當時沒人能預見到這孩子將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但大家對他備加喜愛。蓋茨非常愛讀書,當別的孩子還沉迷於電視卡通片時,他已學會像大學者一樣獨坐房裡翻閱父親的藏書了。他成天泡在書堆里,有時可以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地翻看厚厚的《世界圖書網路全書》。
小蓋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動。還是在嬰兒時,他就喜歡讓搖籃長時間不停地晃動,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還是喜歡不停地搖晃,這幾乎成了美國婦孺皆知的蓋茨特徵。他七八歲時,母親擔任社區服務工作,經常帶他到學校里去給學生講解西雅圖的歷史,蓋茨總是坐在前排極為專心地聽講,這時好動的習慣卻一點兒也找不到了。
蓋茨從小志向遠大。上四年級時,他就對自己的好友說:「與其做一株綠洲中的小草,還不如做一棵禿丘上的橡樹。」
他和許多孩子一樣,夢想成為人中豪傑。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一概都認真完成,就是花很長時間,也要盡力爭第一。一次,老師讓每人寫一篇故事,不超過20頁即可,他卻寫了100頁。蓋茨善於思考,喜歡創新。他覺得人人都應有自己的創造發明。
他也像許多美國孩子一樣,當過童子軍。長途行軍時,別的孩子叫苦連天,蓋茨磨破了雙腳,鮮血直流,他卻忍著傷痛和疲憊,堅持到底。
蓋茨生於名門世家,但父母卻不過度奢華。在母親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飯、出遊,包括孩子們的穿衣都井井有條。家庭這種嚴謹、精細的作風自然而然也影響了比爾·蓋茨,養成他節儉的習慣。
「時間」和「觀念」是蓋茨最注重的兩個條件。在他的讀書筆記中清楚地記下這樣一句座右銘:「機會加時間等於金錢。」自從他在中學就讀後,便迷上了計算機,從此蓋茨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Ⅲ 科學家的故事300字
今天爸爸和我一起讀了科學家的幾個故事,我知道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涌現的很多傑出人物,其中最耀眼的就是科學家們。這些科學家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發明家愛迪生,他的一些重要發明,包括電燈,電話機,有聲電影,他是從小就是思考問題,不停地提問題,有不明白的,就自己動手自己驗證。宇宙之謎的探索者霍金,小時很愛動腦筋,做作業時,最不喜歡別人在旁提示,無論多難的題,他都要獨立去完成。有一次老師留了13道相當難的習題讓同學們去做,有幾個人費了好大勁才做出一道,多數人都泄氣了,而霍金一口氣做出了10道,還感到非常遺憾。霍金這種不怕困難、獨立學習、愛動腦筋的好品質,是需要我學習的。此外,還有有勤勉敬業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思想超越時代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能工巧匠的祖師魯班;還有令人敬仰的全才張衡;外科的祖師華佗。
讀了《科學家的故事》不但學到了知識,還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科學家從小愛學習、愛讀書,對科學都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科學,獻身科學善於觀察、勤於思考,遇到困難,從不退縮,總能堅持不懈,直到成功為止。我要向科學家們學習。
Ⅳ 科學家發明電池的故事300字
電池的發明人伏打(1745~1827)是一位義大利的物理學家,伏打曾擔任帕維亞大學物理學教授。1745年2月18日伏打誕生於一個名叫科摩的義大利小城鎮。伏打從小對電學發生了興趣。1800年伏打用銅片和錫片中間夾有鹽水浸透的紙殼,製成了電池。後來又多次實驗發現,把各種金屬按著鋁、鋅、錫、鐵、銅、銀和金的順序排列時,每兩種金屬組成電池,則前面的金屬帶正電,而後面的金屬帶負電。這就是伏打所發現的「接觸電勢差系列。
他對已有的驗電器進行改造,製成了一種能夠測定微量電荷的驗電器。使用這種驗電器,伏打反復驗證各種金屬產生的電能,發現了起電序列,製成了電堆,使人類首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開創了動電研究新時代。使用伏打電堆,他證實了兩種不同性質的金屬相互接觸時,其接觸表面就會出現異性電荷,同時其表面之間還會產生接觸電位差,這種電位差的大小隨兩相接觸的金屬而異。同時還證實了所有的金屬導體,都能排成一個序列,序列中的任何一種金屬與後面一種金屬相接觸時,前者帶正電,後者帶負電,伏打據此排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氣元素表。1800年伏打將其長期研究結果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上發表,使全世界都知道了伏打和他的電堆,第二年拿破崙在巴黎看了他的電池表演後,封他為伯爵。人們為了紀念他,用他的名字「伏」命名了電壓單位。
望採納,謝謝您!~
Ⅳ 科學家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瓦特造蒸汽機
一個夏日的早晨,天氣 晴朗,畫眉在樹上唱著悅耳的歌。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個人正在散步。他邁著緩緩的步伐,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踱來踱去。他時而望著廣闊的天空,時而瞧瞧乎坦的操場,時而皺起雙眉……突然,他臉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開朗,他想出來了,想出了解決蒸汽機的有效辦法。他高興地跑起來,腳步騰空。霎時間,他的身影便出現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曾有人說:"瓦特發明蒸汽機,是因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實不然。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講講關於瓦特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發明創造的故事吧。
水蒸汽的啟示
隨著智育的發展,瓦特對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好奇和鑽研之心。這為他以後發明蒸汽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瓦特的故鄉--格林諾克的小鎮於上,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廚房裡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這是什麼緣故,就問祖母說?什麼玩藝使壺蓋跳動呢"
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
瓦特沒有滿足,又追問:"為什麼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麼東西推動它嗎?"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答對他,便不耐煩地說:"不知道。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麼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裡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裡很不舒服,可他並不灰心。
連續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出嘩嘩的響聲。摹地,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師,在變戲法似的。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終於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麼好玩的,快給我走開!"她漫不經心地說。
他的祖母過於急躁和主觀了,這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話,險些挫傷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年邁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對瓦特有多麼大的啟示!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的物理現象,不正是瓦特發明蒸汽機的認識源泉嗎?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機改成為發動力較大的單動式發動機。後來又經過多次研究,於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機的試制工作。機器上有了聯動裝置,把單式改為旋轉運動,完善的蒸汽機發明成功了。
由於蒸汽機的發明,加之英國當時煤鐵工業發達,所以英國就成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動鐵制"海輪"的國家。十九世紀,開始海上運輸改革,一些國家進入了所謂的"汽船時代"。從此,船隻就行駛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上了。隨之而來,煤礦、工廠、火車也全應用了蒸汽機。體力勞動解放了,經濟發展了。這不能不說是蒸汽機發明的成果。當然也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的功勞。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滿著艱苦和斗爭,他走過的道路是多麼坎坷不平啊。他在艱苦和坎坷中為人類造了福,為人類前進,開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視學習和實踐。學習,豐富了他的智慧;實踐,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據說愛因斯坦來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第一天,管理人員問他需要什麼用具,他回答說:「我看,一張桌子或檯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紙張、鋼筆就行了。啊,對了,還要一個大廢紙簍。」管理人員奇怪地問:「為什麼要大的?」愛因斯坦答道:「好讓我把所有的錯誤都扔進去。」這個世界從來都是這樣,每個平凡或偉大的人都會犯錯誤,只有像愛因斯坦那樣的人,不斷的丟棄錯誤,才能看到一條向上的路。
Ⅵ 愛迪生成功得故事300字
愛迪生在8歲時,就成功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救了自己的媽媽。
當時,愛迪生住在美國一個小山村裡。一天夜裡,愛迪生的媽媽突然肚子疼,疼在床上直打滾。愛迪生的爸爸急忙騎馬去請醫生。過了一會,醫生來,經過診斷,斷定愛迪生的媽媽得的是急性闌尾炎,急需馬上動手術。可是家裡沒有一盞煤油燈,醫生說光線太暗,沒法動手術。愛迪生的爸爸急的亂蹦,愛迪生的媽媽也疼的滿頭大汗。小愛迪生腦筋一轉,想起今天早上他和夥伴們玩鏡片,鏡片一對著太陽就會反光。想到這里,愛迪生一陣風似的跑了出去,到鄰居家借來了四面大鏡子和盞煤油燈。把煤油燈放在大鏡子的前面,屋子裡忽然亮了起來,手術成功了,媽媽得救了。爸爸直誇愛迪生是個聰明的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還要向愛迪生學習這種機智!
Ⅶ 科學家根據什麼發明了什麼300字作文大全
姓名:錢學森
職業:科學 科學家;科學 空氣動力學家;學者 科學
成就:中國航天科回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答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代表作:《工程式控制制論》; 《物理力學講義》 ;《星際航行概論》、《論系統工程》、《關於思維科學》、《論地理科學》、《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創建系統學》、《論宏觀建築與微觀建築》;《論第六次產業革命通信集》
Ⅷ 科學家發明了什麼東西作文300
大自然中有許多的啟來示,比如說自自然中的電魚,他就給了科學家的啟發,發明出了伏特電池。
18世紀末,經過科學家們對電魚的解剖研究,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官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特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麼,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大自然給人們很多啟示,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一定能創造出對人們有益的東西。
Ⅸ 科學家意外發明300字作文
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其實不然,玩耍有時也能使人產生智慧回的火花,比如,答列文虎克玩鏡片發明了顯微鏡,發現選自.作文500字 www.zuowena.com了微生物世界。
我也想玩出一點名堂來,可玩什麼呢?我發愁了。不知不覺中我玩起了四驅車,我發現四驅車開過的地方有兩條明顯的痕跡。忽然想到,如果把四驅車的車輪沾上水,不就可以減少媽媽拖地的負擔了嗎?於是,我馬上行動,把車輪沾上水放在地上,讓它開,果然,開過的地方干凈了不少。可是,車輪沾上的水是有限的,如果來回沾的話,不是很麻煩嗎?想來想去就是想不出好辦 法來。爸爸看到我愁眉苦臉的樣子,就鼓勵說:「動動腦筋,總會有辦法的!」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鼓起了勇氣。突然,看見媽媽在噴香水,靈機一動,哈哈,辦法有了。於是向媽媽借了香水噴水器,噴水器安裝在四驅車上,果然成功了!那些水珠宛如一個個愛干凈的小精靈,在打掃衛生呢!
哈哈,玩還真能玩出一些名堂來!
Ⅹ 科學家根據什麼發明了什麼300字作文
神奇的仿生學
科學家通過對大自然和動物界里發生的許多奇跡的仔細觀察,建立了一門新興的學科——仿生學。仿生學是動物學、物理學、化學、心理學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一門獨立邊緣科學。模擬動物的功能,以改進現有的和創立嶄新的機械,建築結構和新材料,儀器和工藝研究,創造出許多適用於生產、學習和人們生活的先進技術。
飛機的出現,毫無疑問是來自飛行鳥類的直接模仿。現代飛機的垂直起飛,空中定懸後,掉頭多方面功能的實現,也深受飛鳥和蚊蟲的啟發。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生物學家對蛛絲的研究,製造出高級絲線,抗撕裂降落傘與臨時吊橋用的高強度繩索。
響尾蛇導彈,就是模仿蛇的熱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的一種似照相機裝置的天然紅外線感知能力的原理,研製開發出來的現代化武器。
大自然可真神奇呀!
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動物仿生學的例子: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16.樹葉的排列和悉尼大劇院的建設
17.潛水艇和魚的沉浮
18.聲納 海豚
19.雷達 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