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科學的故事讀後感100字

科學的故事讀後感1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37:46

Ⅰ 小學科學知識故事讀後感5o字

我翻開《科抄學知識故事》第一頁時,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用許多有趣的小故事組成的書,這本書用一個個事例告訴我們:其實生活中的科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學會了運用這些科學方法,你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以後每當翻看這本書時,我彷彿就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每個故事都有它獨特的場景。有時,它還會提醒我們,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不能馬虎。比如,一個小數點就有可能讓你的世界亂了秩序。

Ⅱ 讀了小學科學知識故事有什麼讀後感

我翻開《科學知識故事》第一頁時,它就吸引了我.
這是一部用許多有趣的小故事組專成的書,這本書用一屬個個事例告訴我們:其實生活中的科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學會了運用這些科學方法,你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以後每當翻看這本書時,我彷彿就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每個故事都有它獨特的場景.有時,它還會提醒我們,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不能馬虎.比如,一個小數點就有可能讓你的世界亂了秩序.

《食物的旅行》讀書筆記 通過學習《食物的旅行》我初步明白了食物是怎樣旅行的,基本如下:
1.食物在口腔中被唾液酶把澱粉初步分解成麥芽糖並把食物弄碎
2.然後到達了胃裡在胃裡把一部分水和酒精消化...

《雁南飛》讀後感
科學原理:大雁是候鳥,每到秋天,大雁就會飛往南方溫暖的地方去越冬;第二年春天,大雁又會飛回到食物豐富的北方去繁殖後代.(讀後感應自己寫,這樣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Ⅲ 小學科學知識故事讀後感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專內容和特點;屬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Ⅳ 科學家的科學故事讀後感

人們一提起奧林匹克,就會十分自然地聯想起一幅幅充滿希望、活力四射的圖景:聖火熊熊燃燒,五環旗迎風招展,和平鴿騰空而起,健兒們龍騰虎躍。奧林匹克意味著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敢於行動,勇奪勝利;奧林匹克是變化而不是停滯,是運動而不是靜止。奧林匹克象徵著生命、青春和美麗。奧林匹克運動更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知識寶庫,從古代神話到現代科技,從體育運動到社會發展,它要告訴我們的東西實在太多;奧林匹克運動也是一本難得的人生教科書,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奧運英雄,用自己活生生的榜樣在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在逆境中奮起,怎樣光明磊落地拼搏,怎樣善待他人,怎樣健康愉快地生活。
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熱血沸騰的迎接每一局奧運會。2008年,是令所有中國人最激動的一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人們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對奧運做出了貢獻。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也想干點兒什麼事,表示我心中的喜悅。大事幹不了,那,我就鍛煉鍛煉身體吧!於是,我和媽媽,妹妹約定好了,從峨眉騎車到樂山,看誰能堅持下來。
似乎是剎那間,騎車的日子已經到了,我們准備了一些麵包,上路咯!剛開始,我們都很帶勁,精神煥發,神采高揚,邊唱歌邊悠閑的看著兩旁的景物。可是我們沒想到,困難在後頭等著呢。漸漸的,我們已經過了符溪鎮,收費站彷彿觸手可及。只要過了收費站,離樂山感覺近多了。我不覺得意起來,心想:真是小樣,有什麼好騎的呀!便像離弦的箭似的,迅速的向前賣力的騎去。
這時,我突然剎住了車,原來,一條望不到邊際的斜坡展示在我們面前。它好似一條龍向空中飛翔。我眼睛要看花了,渾身像散了架似的,真想放棄了,媽媽趕上來,她面對這個斜坡,沒有露出躲避困難的思想。她對我說:「雙雙,你要克服這個困難,困難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學會如何面對困難,不要去逃避它,要勇敢的去戰勝它,也不能氣餒,不然,這次來騎車,有什麼意義呢,對不對?假如你是一個奧運選手,正在參加馬拉松,你是放棄還是堅持?」媽媽說完了。這時,我腦海里有一個輕而有力的聲音說: 「真的要放棄嗎?那麼,奧運選手們面對比這大得多的困難,他們又是怎麼克服的呢,加油吧!戰勝這個小小的困難!」我又突然想到我們國家的女子排球隊,她們不也是經歷一次次失敗,克服種種困難,但從不氣壘,仍奮斗不息,才有了今日的光輝嗎?我現在面對這樣一件小事卻退縮了,真是不應該!於是,我奮力向前騎去。將媽媽與妹妹遠遠的甩在後面。不一會兒,我的腳漸漸酸痛起來,車輪也轉動得越來越慢,雙腳好象不聽我使喚似的,沉重得抬不起來。呼吸變得急促,眼看車就要停下,我幾乎要崩潰了。但我心中,一個堅定信念站了出來,那就是—戰勝困難很不容易,但如果沒有困難,就沒有明日的光輝!事情彷彿明朗了許多,我在心中不停的鼓勵著,奧運精神是我唯一的支撐點。每一想到它,我就不會在累了。漸漸的,我的速度又快起來,幾次想休息都忍住了。只顧著向前沖。再美的風景也無心欣賞。
突然,我看到收費站了!整個世界的陽光彷彿都照耀在我的心頭,腳充滿了活力,急於發出下一次的進攻。這就是奧運魅力所在吧!經過三小時的努力,我們終於到達樂山了!享受著柔和的春風,我深切感受到奧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它彷彿是一種精神,支撐著人們克服困難。現在,我只想說一句話,那就是:奧運,在我心燃燒!

Ⅳ 《葉永烈講述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怎麼寫

今天我來讀了《葉永烈講述科自學家的故事100個》這本書。這100 個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它告訴我每個科學家經歷的困難和挫折,並讓我知道了勤奮,惜時如金的科學家法布爾、牛頓;勇敢、知難而進的科學家哥白尼、諾貝爾;謙遜而永不滿足的科學家阿基米德。。。。。
《科學家故事100個》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講了100個關於科學家的故事。書中有個故事叫「從『朝三暮四』到專心致志」,主要講了法國的拉馬克,年輕的時候有很多夢想,當將軍、金融家、音樂家、醫生、、、、、然而,由於他朝三暮四,最終都沒有成功。後來,他遇到了一位良師,讓他做生物學家。從此他就開始研究生物這門學科。漸漸的迷上了生物學。他用畢生的精力研究植物學,最早提出了生物進化論,被人們稱為「拉馬克學說。」他的一生在貧窮和冷漠中度過,他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了科學,把個人的悲痛辛苦都置之度外。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科學家是多麼勤奮,惜時如金;多麼勇敢,知難而進;多麼謙遜,永不滿足;多麼如學,孜孜不倦;多麼堅定,捍衛真理、、、、、讓我們一起學習科學家們的種種優秀品質吧!讓我們一起向科學的高峰進軍吧!

Ⅵ 走進科學或者科學探索讀後感,100字左右,要2011年7-8月的,先懸賞20,好的懸賞100

《走近科學》觀後感

本周一下午觀看了《走近科學》節目,節目介紹了中國古代的一些建築奇跡。最讓我感到震撼和驚奇的是恆山上的懸空寺。
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山西恆山的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築。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廟宇。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其進行過修繕。懸空寺距地面約50米,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前人介紹懸空寺,概括為:「面對恆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下臨深谷; 鑿石為基,就岩起屋;結構驚險,造型奇特。」懸空寺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樑,寺的一部分建築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樑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岩石作為它的基礎。遊人在遠處見不到這些木樑,卻見到不少細木斜頂住寺的底層。遊人會想:這些顫顫悠悠的木柱能頂得住這樣一座寺廟嗎?當人們仔細觀察,發現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還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樑後,對古代匠師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發出感嘆和敬佩了。唐開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英國的一位建築學家寫道:「中國的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為一體,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通過這次參觀游覽,才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義大利威尼斯考古專家尼諾先生認為:懸空寺及它象徵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傑出體現,僅僅是為了這座奇特的寺廟,就值得到中國來一趟。
懸空寺經歷千年依然幾近完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向我們以及全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我想我們在感慨之餘,多少也應該有所思考。思考為什麼在1400多年前建築的廟宇在風吹雨打、烈日驕陽,甚至山崩地裂中依舊能夠屹立不倒,而今天的很多建築卻脆弱到經不起一絲考驗?不是今天的技術比不上魏朝,我想,或許是因為面對今天的喧囂,我們太多地關注背後的東西,卻獨獨忽略了眼前的責任。或許我們在研究古人的建築方法,為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和偉大的文化驕傲之餘,也應該繼承他們樸素、純凈、認真、踏實的心態。
懸空寺集自然美和人工美為一體,又將美學、力學和宗教融合為一處,不愧於東方瑰寶的美稱。誠若明代詩人王湛初游懸空寺發出的感慨萬分的詩句:「誰鑿高山石?凌虛構梵宮,蜃樓疑海上,鳥道設雲中。」

《探索·發現》的觀後感
在電視里看了CCTV-10的《探索·發現》節目,講的是湖南里耶出土秦簡的經歷和後續研究,我記得幾年前的暑假在家的時候,中午的新聞30分經常播放一些考古方面的新聞,其中就有里耶發掘出兩萬多枚秦簡的轟動性消息,當時就對這個消息非常感興趣,因為在里耶秦簡出土之前,全國各地出土的秦簡總計也才幾百枚,這兩萬多枚秦簡記錄的信息足以重寫一個朝代的歷史,所以這一期節目引起了我強烈的興趣,可惜央視的節目是分幾天播出的,後面播出的時段我正好要上班,錯過了,郁悶之下,在水木上向著名的DVDRW買了包括央視《探索·發現》在內的100張DVD數千部科學探索紀錄片,昨天郵包終於到了,看著上面清華大學郵局的郵戳,感覺挺親切的。

但在這些DVD裡面卻沒找到關於里耶秦簡的那一期節目,估計是播出時間太近,DVDRW還沒來得及收藏,不過其他節目也一樣引起了的興趣,今天花了兩個多小時,看完了《中國史話》的第一期節目《尋找失落的年表》,非常的震撼,想寫觀後感了。

中學時歷史學得不錯,至今仍記得書上說公元前841年的「共和元年」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相信很多人也都還記得與之相連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典故,而更早的歷史,確切年代就已經模糊了,而《尋找失落的年表》里介紹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進行的夏商周斷代工程通過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化學家和天文學家的通力配合,找到了西周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紂的確切年份,公元前1046年,並以這個為標尺,得到了夏和商的大致建立年份(公元前2070和公元前1600),我立即上網查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果然,上面清清楚楚寫著:

約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
約前1600年 湯滅夏,商朝建立 商王湯
約前1300年 盤庚遷殷 商王盤庚
前1046年 牧野之戰,西周建立 周武王(姬發)
前771年 西周滅亡 周幽王

而記得十幾年前我使用的歷史課本里,武王伐紂只能用「約公元前11世紀中葉」這樣模糊的語言來記錄,看來夏商周斷代工程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至少將中國歷史的確切坐標向前推進了兩百年,並大大縮小了之前一千年中歷史事件的年代誤差。

紅茶來宿舍找我,看見我正在看這種歷史記錄片,大為不解,他說「這有什麼意思啊,現在過得好不就行了,幾千年前的事,知道得這么精確有什麼意思?」

我一時找不出話來回答或者反駁他,是啊,確定了武王伐紂的年份於我們的生活真的沒有什麼影響,它既不會增長GDP,也不會在現代人裡面掀起什麼風波,現在手捧著新的歷史教材上課的孩子,可能根本不會知道,十年前的課本上,中國歷史還只能精確到公元前841年...但是,我仍然為這個變化而激動著,在我心裡,如果幾千年以後,我們的後人只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在約公元二十世紀中葉,那麼我們這幾代人的存在和留下的痕跡無疑會模糊很多。

在記錄片里看到那些白發蒼蒼的考古學、歷史學教授們,油然而生一種敬仰之情,他們的成績或許仍然存在很多爭議,也許下一次出土的某些文物又將推翻他們的結論,但他們的努力一定是有價值的,哪怕僅僅是為了公元前1046這一個數字

退出光碟,回味剛才節目的內容,歷史學,天文學,化學,這些都曾經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學科,還記得五歲那年,還沒有上學之前,外公問我的志向,我回答的是「清華歷史系」,年幼的我並不知道那時清華已經沒有歷史系,後來自己也選擇了理科慢慢遠離了歷史,但今天看完這個紀錄片之後,竟隱約感覺和20年前那種對歷史、對知識的嚮往相似,如果那時我能看到這些豐富而生動科學紀錄片,那是多好的科學啟蒙,也許我的人生將是完全不同的軌跡,也許我現在做的將是更有意義和價值,也更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現實中是沒有也許的,天亮以後還要上班,還要重復我那體力勞動的意義大於腦力勞動的工作。

希望我能遇見一個熱愛科學與探索的孩子,能把這些dvd送給他們

我沒事就在那裡看電視,正好翻到了《走進科學》這個節目。

其中是一個趕牛人,他的鞭子有一節是鐵做的,因為鞭打牛市不小心達到了石頭,那個鐵碎片不知怎麼的就進了這個趕牛人的腦子里,當場暈倒。

經過專家的檢驗師友以個奇怪物質,於是就把那個物質給以了出來,竟是那個鐵碎片,幸好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

還有一個是一個養牛的看到一隻牛在生蛋,他就很高興,認為這是上天送給他的禮物,就到處炫耀,因為正好他的兒子剛過一百天,大牛又生了一個小牛,所以認為這並不是巧合。

經過專家的評論,原來那個蛋的主要成分是毛,這只牛的了一種病,愛添身上的毛,那些毛進到胃裡,分泌出了以個「毛蛋」。

其實在那些別人以為是什麼神仙什麼的,那都是迷信,經不住科學的考驗,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走進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

今天我在家閑著沒事,就打開電視,看到了《走進科學》這個節目,這一期講的是武則天的古墓,我非常好奇,就看了下去。

我先把武則天的古墓介紹一下吧:

武則天的墓葬就是乾陵~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在海拔1047.9米。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 「乳峰」。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台階,其台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台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聖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製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歷代大同小異。(這個介紹是照著電視上和網上抄的,因為一次記不了那麼多)。

其實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可是我們現在還可以知道,這是為什麼?

就是因為我們的探索學家,歷史學家等有那種探索發現的精神,這種精神是非常可敬的,我們學習也要是這樣,老師講的我們要會,並且要自覺的舉一反三,這樣才能夠超越別人!

Ⅶ 《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

網路一下,馬上知道

Ⅷ 讀了科學家故事一百個你有何感受五十字

讀了《科學家故事一百個》這本書我覺得不僅告訴了我們有科學家版專業精神和 持久的毅權力,還告訴我們,科學家是多麼勤奮 , 惜時如金;科 學家是多麼勇敢, 知難而進; 科學家是多麼謙遜, 永不滿足; 科學家是多麼好學,孜孜不倦;科學家是多麼堅定,捍衛真 理,持之以恆,永不放棄,堅忍不拔,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讓他們的努力付之東流!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