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科普故事400字

科普故事4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12:24

㈠ 小學科普作文(400字以上)

節約能源 從我做起

自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發電的原理以來,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里,電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有了它,我們可以使用電燈、電視機、空調、洗衣機、電冰箱、電腦等家用電器;有了它,城市的夜晚就會變得燈火通明,交通事故也減少了;有了它,工廠的機器為我們織出了一件件漂亮的衣裳。
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用於發電的各種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終有用完的一天。依目前人類耗能的平均速度計算,2050年前後石油就會枯竭,即使是最豐富的太陽能,在數十億年後也會耗盡。假如汽車熄了火,電燈不能亮了,電視沒了圖象與聲音,電腦成了擺設,這是一幅多麼可怕的景象,簡直就是「世界末日」了。但是這種情景是完全可能發生的,雖然科學家不斷研究地熱、沼氣、風能、太陽能、核能等,希望取代石油,可是一直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在新能源尚未開發成功,而舊能源又日漸枯竭的情況下,人們應當盡量減少能源的浪費。尤其是我國本身能源又有限,因此,就必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節約能源,必須從身邊開始,從自已做起,主要方法有:
一、 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二、 洗澡時動作要迅速,不邊洗邊玩。
三、 減少開電冰箱的次數。
四、 夏天空調器的溫度不要調節器得太低。
五、 不要無休止地聽音樂、玩電腦游戲、看電視等。
總之,在我們的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必須依靠能源,才能夠製造和使用,所以我們的生活應該力求儉朴,減少任何不必要的浪費,才是節約能源的最好辦法。

㈡ 求500字左右的科普小故事,好的追加分,今天下午要

這個你看行不行 你去看看少兒網站去看一看 哪有很多
一個小小的硅藻,在一條小小的溪溝里誕生了。它在溪流的推動下,緩緩地自由自在地飄動著。
小小硅藻懷著初生的喜悅,不禁打量起自己來。它發現自己渾身塗著漂亮的黃褐色,布滿了精美而對稱的花紋,形狀酷似兩頭尖尖、中間彎彎的新月型的小盒子……。它認為自己的一切一切都無比的美好,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對人傾訴自己的慾望。向誰傾訴呢?身子孤零零的,沒有一個親戚。
不能指望親戚和朋友找上門來,小小硅藻下決心自己去尋找親戚。於是,它在溪水的推動下,加快了運動的速度。
小小硅藻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河流,又進入了大海,它發現前邊不遠的海底岩石上,長滿了一片一片薄薄的而又半透明的大葉子,葉子都呈現黑紫色,有的像桃形的扇子;有的像長長的飄帶;有的像圓圓的盤子;有的又像蝴蝶的翅膀,……片片都在隨著海水的波動翩翩起舞。
小小硅藻圍著這些奇形怪狀的大葉子轉來轉去,越看越羨慕,羨慕它們有眾多的夥伴在一起,羨慕它們如此的快樂。小小硅藻被它們的情緒所感染,不禁「嘿嘿嘿」地笑出了聲。
笑聲驚動了一部分紫色的葉子們,它們不禁大聲喊道:
「快來歡迎我們的小親戚呀!」
「親戚在哪裡?」一片長長的飄帶形的葉子著急地問。
「在這里呀。」「桃形扇」葉拉著小小硅藻送到「飄帶」葉眼前說,「你看這不是小硅藻嗎?」
「飄帶」葉揉了揉眼睛說:「啊,我老了,眼睛不中用了。要是能有400個硅藻排成一隊站在我眼前,還差不多,那不也才只有米粒那麼大嗎?」
小小硅藻聽了葉子們的對話,很不高興地吸起了小嘴,甩開了「桃形扇」葉拉著它的手說:「誰是你們的親戚?不看清楚就亂認親啊?」
「桃形扇」葉說:「怎麼不是親戚……你難道連我們紫菜一家都不認識嗎?』」
「你們不管長的也好,圓的也好,都是一層比紙還薄的葉子,而我卻是有底有蓋的小盒子,再說,顏色也不一樣,咱們有哪一點像親戚呢?」小小硅藻說完,一跺腳就跑了,
生怕被紫菜再拉住似的。
離開紫菜,小小硅藻倒也不太急著認親了,因為大海比小溪溝寬闊多了,也熱鬧多了。無數的魚蝦在它身邊游來游去,千姿百態的水草隨波盪漾,使它忘記了寂寞,也不再急
於向誰傾訴。
突然,一個海浪把小小硅藻托上了水面,它睜大眼睛一看,發現前邊一片綠褐色的東西擋住了去路,這片東西把海面覆蓋得嚴嚴實實,密密麻麻,而且一眼望不到邊。
幸虧小小硅藻聰明,它想:「海面上過不去了,還是從水下繞道而過吧。」於是它便慢慢地沉到海底,海底倒是可以通過,可是它發現海水中有幾根很長的圓柄與漂浮在海面
上的那些綠褐色的東西相連。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小小硅藻才得出結論:「啊,這原來是一株株植物,海面上漂浮著的那些攔住我的道路的,正是這些植物的葉子。」
小小硅藻還發現這些植物每一棵的長度都有70—80米,有一棵大的竟有幾百米長,它沿著這棵大傢伙繞來繞去,好久都找不到頭,一不小心撞在了一根圓柄上,它怕驚動這些
巨大的植物,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不利,於是便慌忙溜走。
不料,被撞的巨大植物卻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喂,小硅藻,怎麼剛來就走呢?多玩一會兒嘛。」
「不。」小小硅藻說,「我還忙著去找親戚呢,哪有時間玩。」
「你找對了,我們正是你的親戚。」巨大植物熱情地說。
「不、不,不可能,、」小小硅藻連連搖著頭,「你們大得嚇人,而我在你們面前卻小得可憐,怎麼敢跟你們攀親!」說完,一溜煙地逃走了。
直到逃得很遠很遠,小小硅藻還能聽到巨大植物的鬨笑聲。氣得小小硅藻心中罵道:「真無聊,開這種玩笑。」
小小硅藻一口氣逃到了淺海,累得它上氣不接下氣,便一屁股坐在了海底的一堆石頭上。待它漸漸地驅走了疲勞,恢復了一點精力時,它才發現被自己坐在身下的石頭,很是
美麗可愛,它正欣賞著撫摸著這一塊塊粉紅色硬邦邦的石頭,沒想到,石頭們卻開口說話了:
「我說小小硅藻,你可來了,我們真想你呀。」
聽得小小硅藻從石頭上一下彈了起來,問道:「你們是誰?怎麼會知道我的名字?」
「我們是你要找的親戚呀。」
「不對,你們這些連生命都沒有的怪石頭,也來跟我攀親!」說完扭頭就走了。
小小硅藻想找親戚卻連連受挫,心情別提多壞了。它借著海水的推動,漫無目的地漂著,漂著……。
忽然,一片翠綠從它的眼前一晃而過,它抹掉淚水,定睛看去:原來是一隻龜從身邊游過,這龜長了一身翠綠的毛,甚是奇特。剛剛游過去的綠毛龜回頭望了一眼小小硅藻,便折回身來,關心地問:「是誰欺侮了我們的小小硅藻哇?」
見綠毛龜這樣親切,小小硅藻情不自禁地抓住了龜身上的綠毛,坐在了龜背上。它一五一十地將剛才的遭遇述說了一遍,最後難過得低下頭說:「我想找自己的親戚——藻類,
一個也沒找到,卻有這么多異類跟我亂攀親戚,這不是拿我開心嗎?」說著,小小硅藻又啜泣起來。
綠毛龜聽完了小小硅藻訴苦之後,笑了笑說:「不是它們拿你開心,而是你自己弄錯了。你別光看它們的形狀、顏色、體積與你不同,可它們的的確確都是藻類,是你的親
戚。不僅紫菜是藻類,就是你第二次遇到的那片巨大植物也是藻類,它們的名字叫巨藻。至於你最後遇到的那些「怪石』,那是珊瑚藻科植物……」
見小小硅藻信任地點了點頭,龜身上的綠毛趕忙友好地自我介紹說:「我也是你的親戚。我叫……」
「你明明是長在動物身上的綠毛,怎麼會是我的親戚呢?」小小硅藻據理斥責道。
「哈哈,我的硬殼上是長不出毛來的。它真是你的親戚,它叫剛藻,是它點綴了我,使我這樣美麗,使我身價百倍。現在我和它已經成了彼此不能分開的好朋友了。你們好好認
識認識吧。」龜又插上來說。
聽了綠毛龜的話,小小硅藻雖然心中承認「綠毛」是自己的親戚,但它還是向龜提出了問題:「何以見得它們都是藻類呢?」
「你看,正如我已經告訴過你的,雖然你們的形狀,大小不同,顏色各異,但你們的共同點就在於你們的構造都很簡單,根本分不出根、莖、葉,都屬於低等自養植物,這些
就是藻類植物的基本特點。像這樣的藻類植物共有兩萬多種。」長壽的龜憑著它多年的見識,做了耐心而詳細的回答。
小小硅藻一邊聽,一邊一幕幕地回憶著它所遇到的紫菜、巨藻、「怪石」,確實都具備這些特點,就連身邊長在龜背上的這些綠毛,也不例外。因此它心服口服地點著頭說:
「謝謝你,你的指點,使我的心境豁然開朗,使我認識了這么多親戚,從此,我不會再感到寂寞了。」

㈢ 一篇科技小論文在400字以上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參考資料:..com/question/29494795.html

㈣ 科普故事的收獲範文250字

第1篇:一次科學實驗今天,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做科學實驗。我選擇了水中點燈。放學後我興沖沖的跑回了家,迫不急待的備好所有材料。如:水、盆子、一個較粗的蠟燭。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我先拿出一個不銹鋼盆子,再拿出蠟燭,粘在盆地,然後接一點水,水面離蠟燭要一點距離最後我小心翼翼的開起打火機,我的心砰砰的跳,我多麽希望實驗可以成功,可是老天不賞臉。就在這時蠟燭「砰」的一聲倒了下去。「呀」失敗了。可是一想到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又重整旗鼓。這一次我可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我在用蠟燭與盆底粘合這一環節更加小心謹慎,滴了好多滴蠟。(就連誰流給我都放得很小,生怕水流過猛將蠟燭吹倒。)令人緊張又興奮的時刻又來到了。我連大氣也不敢出。手裡冒冷汗呢!我開啟打火機,慢慢地靠近蠟燭……「哇」奇跡真的出現了。這是多麽美麗的畫面。只見蠟燭的火苗竟延生到了水面以下。這令我目瞪口呆。「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這真是太棒了。」高興的同時疑問也隨著來到了。「咦?這是為什麼?」後來我問了知識淵博的老爸才得以解答。只要你擁有一顆明銳的心和善於發現的眼睛。你一定也可以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奇妙的事!--500字第2篇:第一次科學實驗——燃燒白糖科學書上說,白糖會燃燒,我們一聽就奇怪了,心想:白糖怎麼會燃燒呢?我們一想到這,好奇心就促使我們追根究底……我和死黨——奕熙(芯怡),在她家做實驗,奕熙(芯怡)拿來一個金屬勺,一勺糖,一個打火機、一柱蠟燭和一個蠟燭架。我們先拿起金屬勺,倒上糖,拿起打火機,把蠟燭架在蠟燭架上,點燃蠟燭,金屬勺熱得滾燙極了。過了2分鍾,奕熙(芯怡)迫不及待地說:「怎麼還沒融化?好慢哪!加大火力!」「嗯嗯……快點,快點吧!」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過了5、6分鍾,白糖真的融化了,它好像受不了這酷熱的火焰似的。這時,勺邊出現微微的紅色,糖水沸騰起來了。後來,我們把蠟燭吹滅了。奕熙(芯怡)看了看勺底,驚訝地說:「怎麼回事,好像被抹了墨水般。怎麼?」「沒事,這個我有經驗,擦得掉的。」我裝作什麼都懂的樣子,回答道。說著,我們就立刻立即馬上地把勺底的「墨水斑」擦掉,真的如我所說,被擦得「一塵不染」。奕熙(芯怡)小心翼翼地用牙簽挑,她說,怎麼變硬了;又用手去觸,她說,真的,好像塑料啊。我摸了摸,還真的,和塑料沒兩樣。她說:「慘了,這勺沒救了!」我做了這個實驗以後,深深地感到科學的奧妙無窮。--500字第3篇: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今天的科學課講得是《水的浮力》一課。快下課時,老師給我們留了一道思考題:用什麼法可以使雞蛋漂浮在水面上?大家七嘴八舌地嚷開了。有的說:「往杯子里加汽油。」老師搖搖頭。有的說:「把雞蛋裝進吹足氣的氣球里。」老師又搖搖頭。又有人說:「雞蛋不可能漂浮在杯子上。」老師說:「想知道怎麼做嗎?」大家都豎起耳朵。老師接著說:「法很簡單,往杯子里加鹽就行了。」同學們疑惑不解,老師解釋到:「當鹽加到一定量時,鹽水的比重就大於雞蛋的比重,這時雞蛋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了。同學們可以回家自己試一試。看看是不是像老師說的這樣。」聽了老師的話,我仍然半信半疑。決定回家親自動手試一試。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放下書包,就飛奔廚房。我首先找來了一個杯子、一隻雞蛋和一包鹽。然後往杯子里加了適量的水,再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接著我就一點點往杯子里加鹽。可是,雞蛋任然紋絲不動。我自言自語的說:「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加的鹽還不夠多?」於是,我又下大手筆,把半包鹽都倒進杯子里了。心想,反正還有鹽呢,夠媽媽做飯用的。再說,我勇於實踐的精神會得到媽媽的肯定的。正當我沾沾自喜時奇跡出現啦!雞蛋果真有些上浮了。我激動萬分,又繼續往杯子里加鹽,最後雞蛋終於漂浮在杯子上了。我高興的跳了起來。--550字第4篇:一次科學實驗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已經離不開科學了,科學早已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今天,我做了一個實驗,拿了一支蠟燭點燃,立在桌面上,用一根鐵條吸住磁鐵,拿到火上去燒。開始磁鐵緊緊地貼在鐵條上,蠟燭的火焰貪婪的舔著磁鐵。不一會兒,磁鐵像生病似的有氣無力的粘在鐵條上,快要掉下來。「砰」的一聲,磁鐵落地了。實驗成功嘍!成功嘍!為什麼磁鐵遇熱會失去磁力呢?我心裡不禁打了幾個問號,連忙去翻了《少兒網路全書》。原來,次,磁和電子是分不開的運動的電子周圍就有磁,這叫電磁效應,電磁鐵燒紅了,它內部的分子熱的亂竄,破壞了電子運動方向的一致性,磁效應作用互相抵消,所以整塊磁鐵不再顯磁性。一個小小的實驗使我們懂得了這么多道理,使我們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了眼界,讓我們從小就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向科學進軍。--350字第5篇: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星期五,我們班的語文老師韓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寫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下午放學時,我急忙飛奔到家,對媽媽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只見媽媽拿出了一個杯子,我好奇的想:「這是干什麼啊,科學實驗怎麼會和杯子扯上關系呢?」於是媽媽又急忙說道:「王亞龍,趕快去衛生間里拿出點衛生紙。」我越想越好奇,就飛快的把衛生紙拿了過來,媽媽接了一盆水說:「王亞龍,我要是把紙放在杯子里,並把杯口對入水裡放衛生紙會不會濕?」我若無其事的回答道:「當然會濕這還用問嗎?」媽媽說你錯了,於是她把衛生紙放到了瓶子里,並以迅雷不已掩耳之勢的速度放到了盆子里,並且裡面的水超過了杯子,當媽媽拿出來時,我竟然發現沒有濕,我趕忙的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笑眯眯的說:「這時因為空氣,因為杯子里有空氣,當我把它按下去時,空氣還在杯子里,一有空氣所以水就進不來了。接下來我試了好幾次都成功了,我欣喜若狂的叫著:「太好了。」因為我又多學了一個科學知識。通過這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我讓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善於觀察與探索。--450字第6篇:我的第一次科學實驗——神奇的液體我做過許多奇思妙想的科學實驗,令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次用液體做的實驗。我先輕輕地擰開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的倒到透明的玻璃杯中,我想:哈哈!第一步就這么順利,那麼接下來的幾步不就更順利了!接著我打開花生油瓶子,斜著讓油一點點的倒在杯中,接著用筷子把它們攪拌起來,水和油就融合在一起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後就分開了,變成了兩層液體:第一層是花生油,第二層是水;我想了想:咦!要不,我再倒一些醬油,看看會發生什麼?我又在杯子里倒了一些醬油,攪拌了一下,醬油和水便溶合在一起了,可是花生油仍然在第一層。我想:為什麼會這樣的呢?我最愛吃的蜂蜜?如果我倒入一些蜂蜜又會怎樣呢?然後,我又把蜂蜜和這些液體混合在一起攪拌,一開始是溶在一起了,但是沒過多久卻變成了三層:第一層是花生油,第二層是醬油和水溶合在一起的液體,第三層是蜂蜜。我想:為什麼不同的液體混合在一起,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真叫人琢磨不透啊!為弄明白這樣的道理,我便把著杯「奇怪」的液體拿到爸爸面前,問道:「爸爸,你瞧,為什麼我怎樣攪拌這些液體,它們也不會融合在一起呢?」爸爸仔細瞧了瞧這些液體,然後笑著對我說:「兒子,你想想這些液體的重量有什麼不同呢?」我把它拿到面前,仔細看了看這杯液體,想:重量?液體與重量有什麼關系呢?我又充滿了疑問?爸爸看到我這個樣子,說:「液體最輕的總會在最上層,稍重的在中間一層,最重的液體在最下層。」啊!這杯「神奇」的液體,讓我懂得了液體不相溶是與重量有關系,也讓我懂得了:只有通過實驗才能讓我們解開「謎題」。--650字第7篇:有趣的科學實驗星期一下午,我在家裡看了一本書叫《游戲中的科學》。我翻了幾頁,看到有一篇能讓葡萄乾浮起來,而且能讓它上下浮動。我心想:這個實驗挺有趣,試試吧。於是,我就開工了。我照著書找來了幾粒葡萄乾、一杯水、一瓶醋和小蘇打。實驗開始了,我按照書上寫的,先把幾粒葡萄乾放入水中,便馬上沉在水底了。我接著加了一小勺小蘇打和幾滴醋。緊接著,奇跡發生了!葡萄乾浮起來了!但剛浮到水面又沉下去。可剛沉到水底,又浮了上來。就像在上下舞動,真有趣!可心的問題來了:為什麼葡萄乾能上下浮動呢?我帶著問題再次閱讀書本,原來醋和小蘇打能變成二氧氣碳,產生汽泡,氣泡附在葡萄乾的表面,使葡萄乾變輕,浮到水面下。剛浮到水面,氣泡破了,葡萄乾再次下沉,收集氣泡,氣泡夠了,葡萄乾再次浮上來,這樣上上下下,就像歡快地跳舞。連一個小小的實驗都有這么多學問,那麼,大自然還有事情,正等著人類發現呢!--400字第8篇:考入實驗,我的6點經驗小升初,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這對學生們來說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許多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到了理想的學校,當然,這是來之不易的,在大家成功的背後,還藏著無數的艱辛。到了期末復習階斷,我便沒有了周末,周六上奧數,周日上英語,十分繁忙,但也正因如此,我才考上了西城區最好的學校,那麼我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從中獲得的經驗:1、學習習慣要好,這是這了打好基礎,上課時的效率要高,抓緊每分每秒去理解老師講的知識,課後及時鞏固,讓學到的內容得到良好的消化。2、業余時間可以歸納總結一下,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做一些同步的練習題,這樣會對相關的知識更近一步的提高。3、不要把學習當做是一種壓力,要當它是一種樂趣,學累了,可以看一些有趣的數學、英語故事,如此不但精神得到了放鬆,而且從故事中還能得到一些有關學習的啟發。4、如果在學習上發現不足,應及時改正,並且不要一遇到困難就去問其他人,要學會獨立思考。5、在緊張的學習下,同時應當適當調節一下身心,如打球、游泳、下棋、這樣不但鍛煉了身體,還鍛煉了思維,最重要的是使心情放鬆了。6、要隨時找到自己身上的欠缺,向其他學生借鑒一下優點,使自己不斷提高。總之,在家一定要「追求卓越」向自己的理想發展!--500字第9篇:科學實驗今天晚上吃完飯,我做了兩個實驗,非常有意思。你很想聽吧?那就聽我慢慢講來。第一個實驗,需要准備:洗臉盆、自來水、玻璃杯和紙團。首先往臉盆里接半盆水,再撕一點紙揉成團,記住,要節約用紙呦!把紙團放進玻璃杯的底部。接下來把杯子放進盛水的盆里。我發現:如果把玻璃杯垂直扣進水盆里,杯子里的紙就一點也不會濕。因為杯子里的空氣不出去,水也別想進來,這就是空氣占據了水的空間。如果把杯子斜著放進水盆里,紙就馬上濕透了,因為空氣出去了,水就必須得進來,這就是水占據了空氣的空間。第二個實驗需准備:洗臉盆、自來水和塑料袋。先往盆里盛滿水,讓塑料袋裡充滿空氣,像氣球一樣扎緊塑料袋的口,再往水裡按塑料袋,我發現它不會下沉,水裡還會咕嘟咕嘟吐泡泡,我感到非常奇怪。假如往塑料袋裡灌上水,往下一按,水裡既沒有泡泡了,塑料袋也下沉了。這是因為塑料袋裡沒有水時空氣的質量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怎麼樣,很有趣吧?大家都親自動手吧!--400字第10篇:科學實驗一提到科學小實驗,我就興奮不已,因為通過做科學小實驗不僅讓人覺得好玩,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學到不少的知識。在課外書中,我學到了有關熱氣球和孔明燈以後,覺得這個實驗實在好玩,於是,就想自己也親自動手做一次孔明燈上升的實驗。我放下書後就去找來了,做孔明燈需要:一塊手帕大小的塑料板,和拷貝紙、裁紙刀、剪刀、尖嘴鉗、棉線、502膠、電線、棉花、竹條,然後借來了一盞酒精燈,我就動手製作孔明燈了。用裁紙刀將竹條削到厚薄3毫米以內,然後,把竹條彎成一個圈,用棉線或502膠固定。竹子有彈性,有時候竹圈可能會不圓,那就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圓形。用尖嘴鉗把廢電線外面的絕緣層去掉就可以得到細銅絲。不過,銅絲不能太細,否則就很容易燒斷,可以用3根銅絲擰在一起避免這個問題。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第二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厘米的球狀物。再剪一張圓形薄紙片,把上面圓空口糊住。待干後,把氣球吹脹,找一條薄而窄的竹條,彎成與下面洞口一樣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內交叉兩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並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紙邊上,糊成的氣球不能漏氣。然後把銅絲綁在竹圈兩端,再把做好的燈罩粘在竹圈上。在銅絲上綁上棉花,浸上酒精,點燃後就可以放飛了。塑料袋飄飄悠悠地奇跡般地徐徐上升,一直升到了屋頂。我高興得又蹦又跳。我站到桌子上面將那盞孔明燈拿了下來。然後,我來到屋子外面,將手鬆開,那盞孔明燈就向天空中升了上去。它越升越高,高得簡直看不到了。啊,簡直太過癮了!升空時受到場地與天候之影響較大。風大時易將燈體吹斜而使燈體燒毀,下雨時易將燈體淋濕而無法放飛,因此最好走在無風的時候放飛孔明燈。第一步先將燈體撐開,並於四周與底部繫上控制。第二步填裝燃料。第三部點火後,將進氣口盡量壓低,以減少熱氣流失,但不要過低,以免氧氣不足而熄火。同時四周的控制線必須拉直。第四步加熱直至燈體內之熱氣溫度足夠後,才可以把四周控制線慢慢松開,以維持燈體穩定上升,而底部的控制線必須控制燈體上升的速度與高度。放飛孔明燈可以選擇晴朗無風的夜晚,一人拿住燈底的左右側,另一人用酒精將脫脂棉浸透後點燃,直到雙手感到孔明燈有上升之勢,即慢慢放開雙手,孔明燈便徐徐飛起,上升高度可達1000m左右。孔明燈「會飛」原因是,燃料燃燒使周圍空氣溫度升高,密度減小上升,從而排出孔明燈中原有空氣,使自身重力變小,空氣對它的浮力把它託了起來。看著遠去的孔明燈,我心想:1700多年前,諸葛亮就運用了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做成了孔明燈;200多年前法國科學家做成了熱氣球,還載著人上了天呢!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很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2部份,主體大都以竹篦編成,次用棉紙或紙糊成燈罩,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組成。孔明燈可大可小,可圓形也可長方形。一般的孔明燈是用竹片架成圓桶形,外面以薄白紙密密包圍而開口朝下。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一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一陣後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後整個燈會冉冉飛升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後孔明燈會自動下降。啊,科學真是太偉大了,我愛科學!像八榮八恥一樣「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1500字第11篇:科學小實驗有一次,我用兩個石頭磨著玩,兩個石頭磨起了火花,我覺得很奇怪。我馬上去翻《十萬個為什麼》上面說:比如天上打雷就是天上的水因子經磨擦產生的,也就是這個道理,我還是有點不相信。於是,我做了幾次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你別小看這一招,有一次停電,還真起上作用了。那一次,打火機沒油了,很黑,於是我們就用手電筒,去拿石頭,用石頭磨起的火來點燃蠟燭,蠟燭點上就看見了。--150字第12篇:科學小實驗有一次,我用兩個石頭磨著玩,兩個石頭磨起了火花,我覺得很奇怪。我馬上去翻《十萬個為什麼》上面說:比如天上打雷就是天上的水因子經磨擦產生的,也就是這個道理,我還是有點不相信。於是,我做了幾次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你別小看這一招,有一次停電,還真起上作用了。那一次,打火機沒油了,很黑,於是我們就用手電筒,去拿石頭,用石頭磨起的火來點燃蠟燭,蠟燭點上就看見了。--150字第13篇:有趣的科學實驗六年的學習生活當中一定有很多令你印象深刻的科學實驗吧,在我的記憶里,有一次特別有趣的科學實驗,那就是「火上噴發」。「火山噴發」,大家一定在電視里見過吧,但你有沒有親眼見過呢?我倒是見過一回「火山噴發,可這是個「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這個實驗我也親自動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噴發」可真好玩。按實驗要求我拿來了一個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滌劑、一包小蘇打、一張報紙。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蘇打,再倒入一些洗滌劑,然後把報紙墊在玻璃杯下。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跡很快就出現了,剛剛瓶子里還只是一些小蘇打和洗滌劑,它們安安分分的,怎麼才過了幾秒鍾的時間就變成了泡沫呢?而且本來只是一點點的泡沫,現在不斷地瘋漲,才過了十幾秒,就從玻璃杯口蜂擁而上,溢出瓶口流到報紙上了。這時,我又興奮又驚訝,目不轉睛地看著浮上來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麼細節。大約過了18分鍾,泡沫又漸漸地消失。哈,這個實驗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這是為什們呢?我急忙抓過書查了起來,可書上一個字也沒提,唉!沒法,只好自己琢磨琢磨了。劉老師不是在課上講過了嗎:小蘇打與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樣搖一搖也會產生一些泡沫。那麼洗滌劑又起了什麼作用呢?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為了搞清其中的奧秘,我又把這個實驗重做了一遍,發現泡沫之所以會瘋漲就是因為洗滌劑起到了催化作用。這不是與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嗎。這個小實驗真是有意思。做科學小實驗,讓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學道理,還鍛煉了我動手動腦的能力,真是兩全其美。通過這次有趣的實驗,不但讓我懂得了「火山噴發」的原因,而且明白了生活處處有科學,只要自己不斷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一定能從中獲得科學知識,理解科學的真諦。--750字第14篇:科學課上的實驗下午最後一節是科學課,范老師教我們怎麼樣正確使用酒精燈。范老師拿著一個酒精瓶,她讓我們觀察告訴我們酒精燈內酒精量不以超過瓶的三分之二,范老師打開瓶帽,把瓶帽放在酒精燈旁邊,范老師說一會用燈帽把燈蓋滅。接下來用點著的火柴自下向上傾斜點燃酒精燈煤芯,燈點著了,我們觀察了一會,老師告訴我們火焰分三層,最外一層叫外焰,中間的叫中焰,最裡面的叫內焰,觀察完後,范老師告訴我們用完酒精燈後,用燈帽從右上方斜著蓋滅火焰,說著范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下。燈滅了,我們還發現一個細節,老師用完酒精燈後並沒有放起來而是又重新蓋了一次,我們問老師為什麼重新蓋一次,蓋一次已經滅了呀?范老師說第一次能蓋滅,但是蓋滅後有許多燃燒氣體留在瓶蓋內,如果不重新蓋一次把那些氣體放出來,下次就很難點燃,同學們這才恍然大悟。今天的科學課真有意思,讓我們明白怎樣正確使用酒精燈,雖然生活中用不著酒精燈也看不到這樣的燈,但是也讓我們了解知識,開闊眼界。--450字第15篇:有趣的科學實驗今天,我們一起走向科學的路徑,去探索一下科學的奧秘吧!今天晚上吃完飯,我做了兩個實驗,非常有意思。你很想聽吧?那就聽我慢慢講來。第一個實驗,需要准備:洗臉盆、自來水、玻璃杯和紙團。首先往臉盆里接半盆水,再撕一點紙揉成團,記住,要節約用紙呦!把紙團放進玻璃杯的底部。接下來把杯子放進盛水的盆里。我發現:如果把玻璃杯垂直扣進水盆里,杯子里的紙就一點也不會濕。因為杯子里的空氣不出去,水也別想進來,這就是空氣占據了水的空間。如果把杯子斜著放進水盆里,紙就馬上濕透了,因為空氣出去了,水就必須得進來,這就是水占據了空氣的空間。第二個實驗需准備:洗臉盆、自來水和塑料袋。先網盆里盛滿水,讓塑料袋裡充滿空氣,像氣球一樣扎緊塑料袋的口,再往水裡按塑料袋,我發現它不會下沉,水裡還會咕嘟咕嘟吐泡泡,我感到非常奇怪。假如往塑料袋裡灌上水,往下一按,水裡既沒有泡泡了,塑料袋也下沉了。這是因為塑料袋裡沒有水時空氣的質量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怎麼樣,很有趣吧?大家都親自動手吧!

㈤ 有畫的科普童話作文400個字

中午,我看了一個故事,叫愚公移山。說的是,有一個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門前有版兩座大山,擋住了出路,他權不顧別人的輕蔑,帶領子孫,每天挖山不止,終於搬走了大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干任何事情,都要不怕困難,持之以橫。只要有信心和決心,什麼事情都能幹好。
我在學習當中,經常遇到困難,就沒有決心和信心。今後我一定要像愚公一樣,在困難面前,樹立客服困難勇氣和決心。對難題要刻苦鑽研,努力爭取好成績。

㈥ 小學生科普作文怎麼寫,400字以上,謝謝

節約能源 從我做起

自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發電的原理以來,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里,電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有了它,我們可以使用電燈、電視機、空調、洗衣機、電冰箱、電腦等家用電器;有了它,城市的夜晚就會變得燈火通明,交通事故也減少了;有了它,工廠的機器為我們織出了一件件漂亮的衣裳。
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用於發電的各種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終有用完的一天。依目前人類耗能的平均速度計算,2050年前後石油就會枯竭,即使是最豐富的太陽能,在數十億年後也會耗盡。假如汽車熄了火,電燈不能亮了,電視沒了圖象與聲音,電腦成了擺設,這是一幅多麼可怕的景象,簡直就是「世界末日」了。但是這種情景是完全可能發生的,雖然科學家不斷研究地熱、沼氣、風能、太陽能、核能等,希望取代石油,可是一直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在新能源尚未開發成功,而舊能源又日漸枯竭的情況下,人們應當盡量減少能源的浪費。尤其是我國本身能源又有限,因此,就必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節約能源,必須從身邊開始,從自已做起,主要方法有:
一、 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二、 洗澡時動作要迅速,不邊洗邊玩。
三、 減少開電冰箱的次數。
四、 夏天空調器的溫度不要調節器得太低。
五、 不要無休止地聽音樂、玩電腦游戲、看電視等。
總之,在我們的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必須依靠能源,才能夠製造和使用,所以我們的生活應該力求儉朴,減少任何不必要的浪費,才是節約能源的最好辦法

㈦ 科學小故事400字,要有細節描寫

1847年月1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叫米蘭的小鎮上,一個長著圓臉蛋、藍眼睛、淡色的頭發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長得很秀氣,跟媽媽像極了。但男孩的身體卻很單薄,一副弱不經風的樣子,嬌嫩得讓人心疼,可他的腦袋出奇的大,讓人擔心長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頂不動。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伐·愛迪生。愛迪生祖居荷蘭,父親山墨爾是個勤勞耕作的農民,母親當過鄉村教師。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因此備受媽媽的寵愛。
愛迪生從小體質比較弱,三歲以前的一千多個日子,他不知得過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過多少回,媽媽又是擔心,又是著急,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在媽媽耐心周到的照料下,愛迪生的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
愛迪生體質雖弱,卻愛動腦筋。他的好奇心特別強,老愛問為什麼,看見想不明的事情就問,問了就轉著眼珠想。
「為什麼鍋上冒蒸氣?」「為什麼凳子四條腿?」「金子是什麼?」父親常常被兒子的問題弄得張口結舌。
小愛迪生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興趣得到了媽媽的充分肯定。媽媽當過小學的教師,她知道,好奇是打開神秘知識寶庫的一把萬能鑰匙,沒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當愛迪生問她為什麼時,媽媽總是微笑著,細心地開導他,把其中的道理講給他聽。這個時候,愛迪生總是歪著大腦袋,睜大眼睛聽著,聽完後,還會有一大堆新的「為什麼」從他的頭腦中冒出來。
愛迪生不僅愛問為什麼,而且什麼事都想親自試一試,也鬧過不少笑話。
四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大樹下玩兒,不知是誰發現了樹杈上有一個馬蜂窩。
「窩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大家都搖搖頭。
「不如我們把它捅下來瞧一瞧,好不好?」愛迪生向小夥伴們建議說。
「大馬蜂會蟄人的,要捅你去捅!」小夥伴們都躲得遠遠的。
愛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於是找來一很長樹枝,硬是把馬蜂窩給捅了下來。頓時,一群大馬蜂都向愛迪生涌來。片刻之間,愛迪生已被馬蜂蜇得滿臉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即使這樣,他還要把蜂巢的構造看清楚。
還有一次,那是六歲的時候。一天早飯後,媽媽正在做針線活兒,愛迪生「咚」一下撞開了門,連跳帶蹦跑進來了,嚇得媽媽把手都扎了。
愛迪生氣喘吁吁地問:「媽媽,大母雞趴在雞蛋上做什麼呀?」
媽媽笑著說:「在孵小雞呀。雞媽媽就是用自己的體溫、用自己的身體一天天將雞娃娃孵出來的。」
「噢,原來是這樣,太有趣了。」愛迪生拍拍大腦袋,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推開門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也不見愛迪生的蹤影。媽媽很著急,一家人四下尋找。一直到傍晚時分,大家才發現這個小傢伙竟然在院雞舍旁邊做了個「窩」,裡面放了幾個雞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雞蛋上,一動也不動。
媽媽看他專心致志的樣子問:「孩子,你在做什麼呢?」「我在孵小雞呢!」他一本正經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後台,想不到他居然餓著肚子,從早到晚趴在雞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濃厚的興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愛迪生一生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愛迪生得知母雞在孵小雞時,學著母雞的樣子蹲在草堆里孵小雞。這個可笑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的優秀品質。

㈧ 科普文《一個難忘的科學故事》400字作文

欄周圍長滿了石榴樹,好像在歡迎來學知識的學子們,茂密的樹林里,有許多版不知名的小花,因為秋天到權,有的花葉和樹葉開始變色,樹林里不時傳來鳥鳴聲.噢,花園中間還有一座假山立在池塘中央,好像一仙女在沐浴.
又讓我的視線久久不能離開的是竹林,它穿著翠綠的軍衣,頭看藍天腳踩大地,不停地生長.我站在竹下仰望,可愛的竹子們又向我點頭,時而發出沙沙地笑聲.在陽光下顯得更加美麗.
參觀完校園,才知道鬱郁蔥蔥的常青樹將整個校園包圍,煞是好看.
校園,美麗的校園,我愛你.

㈨ 科普故事讀後感怎麼寫

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專地敘述出來。提綱屬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㈩ 以「注意飲食衛生」為話題的科普說明書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健康,讓我們一齊活在快樂里

人生是什麼?

得意者說它是美酒,失意者說它是苦水,高貴者說它是彩虹,卑鄙者說它是陰雲,火千世界,芸芸眾生,最簡單的回答是:人生就是一個不停的選擇。人人都在為生計而奔波,為命運而抗爭,為權勢而傾力,為錢財而計算……換言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奢望,信念,不停的選擇,或拼搏或謀略或放棄,並為此努力著忙碌著。可能是現實遠離了太多的夢想,在大喜與大悲,大起與大落,大得與大失交織的時空里,活著的人組成了社會的主體。有心人和無心人都會在最善意的心底里藏悟:占據人生中第一位的是健康。其中不乏名人,明星,資深巨頭和億萬富翁。於是,就有了抗拒病魔的凄美故事,有了悲歡離合的真實寫照,有太多的擁有和不擁有,所為何不所為。

所以,活著的人要活在健康里,人的一生不可能什麼事都不做,只有活在健康里,才能完成多家園的的義務,才能履行自己多社會的職責,才能去做一切你想做和能做的事。然而,健康又不單指是一副健全的體軀,同時還包含了思想健康和環境健康,這樣,才能算是活在健康里了。

小草蔥綠,大樹蒼勁,流水清澈,才會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思想健康透視一個人的人格,環境健康突出一個人的品質,生體健康展示一個人的蓬勃生機。大都市,鄉土間,事業有成者,前途悲觀者,大都幻想過「桃花源」般的山野田園生活,並擁有一個沒有你爭我斗和疲於奔命的幽幽峽谷,去靜心,去凈情,去盡意。是熱愛生活,還是放鬆心境,還是逃避現實,人人之間卻不得而知。

……

現在,我們的確要珍惜眼前的一切,讓我們一起向健康出發,向快樂奔去吧,朋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