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
A. 和氏璧的故事
《韓非子·和氏》提到:春秋時期有一個楚人叫做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厲王,王使玉工辨認,說是石頭,以欺君罪割斷卞和的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仍以欺君罪割斷他的右足。後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荊山腳下哭泣。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是雕刻印章的寶貴材料,據說,西漢時期,王莽曾經為漢平帝雕刻了一枚傳國玉璽,被加號「安漢公」。
和氏璧另一個比較著名的典故是完璧歸趙。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
(1)和氏璧的故事擴展閱讀
相關典故:完璧歸趙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後說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那塊寶玉。趙王知道秦王是不講信用的人,不去又怕有戰事,藺相如於是請命自行前往秦國。
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來者,對「和氏璧」喜愛異常,就是不提城換城池的事。藺相如不好直接拿回,假意要指出寶玉上的瑕疵,待和氏璧到手後,他指出秦王不守信用,稱如果還不給城池就把玉摔了。秦王無奈,用緩兵之計答應給,但是藺相如已經不相信秦王。他借口秦王要齋戒幾日以示尊敬,實際已經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秦王發現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可是趙國已經有所准備,怕打不贏,最後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去,藺相如「完璧歸趙」的英勇行為廣受好評。
B. 有關和氏璧的歷史故事。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卞和感嘆道:「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餘年後,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鑒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越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C. 和氏璧的故事
你是要關於和氏璧的簡介還是要卞和獻和氏璧的故事啊?
【和氏璧簡介】
和氏璧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無價之寶」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
【卞和獻和氏璧】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荊山採石。意外的發現了一塊石頭。雖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堅信在石頭裡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獻給楚國當時的國王,楚厲王。厲王派人去檢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來說,那隻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裡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厲王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腳。
厲王之後,他的兒子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玉。可是大家然堅持認為那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腳。
武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獻寶玉。但是因為他失去了雙腳,無法行走,於是他只能懷抱玉石坐在路邊大哭。文王聽說了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來。文王命人把那塊石頭剖開,裡面果然又一塊寶玉。
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塊玉從側面看是綠色的,從正面看是白色的。因為是卞和所獻,所以這塊玉就被成為和氏璧。
後來這塊和氏璧被製成皇帝的玉璽,代代相傳,成為大中國統治者無上權力的象徵。
好了,夠短了吧。
D. 歷史上的和氏璧,有著怎樣的故事
卞和與和氏璧的故事是十分悲慘的,講述了一個真正懂玉的人,被兩代君王誤解最後沉冤得雪的故事。
卞和說「我並沒有為我被砍去的雙腳而哭泣,只是因為我的美玉被那群奸惡的大臣,當做了石頭,我是一個忠貞之人,卻被當做了欺君的叛徒,沒有罪過而受到刑罰和污辱。後來文王命人打開那塊玉石,切開之後裡面果然是一塊寶玉,於是給這塊玉命名為何氏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只有破開它表面的面紗,才能知道其中真正的事物。
E. 和氏璧的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內)里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么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裡,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作勢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么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准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王十分惱怒,可又見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也沒有為難他,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咸《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編輯本段漢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御璽被隋朝蕭皇後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編輯本段三國至隋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公元 220年,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公元265年,司馬炎同樣篡權,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公元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傳冉魏,後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公元618年,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望及時採納!
F. 和氏璧的所有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內)里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么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裡,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作勢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么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准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王十分惱怒,可又見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也沒有為難他,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咸《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編輯本段漢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御璽被隋朝蕭皇後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編輯本段三國至隋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公元 220年,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公元265年,司馬炎同樣篡權,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公元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傳冉魏,後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公元618年,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G. 和氏璧的故事,名字叫什麼。
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昭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么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裡,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作勢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么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准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王十分惱怒,可又見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也沒有為難他,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同時是記載廉頗與藺相如將相和與將相不和故事的是(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咸《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漢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御璽被隋朝蕭皇後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後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三國至隋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
藺相如(6張)
,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公元 220年,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公元265年,司馬炎同樣篡權,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公元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傳冉魏,後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公元618年,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及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
唐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
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公元923年,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著到了後唐。
最後一個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後妃在宮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和氏璧」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H. 和氏璧的來歷
太子鎮有個樟鋪村,距村不遠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千年古剎,名曰沙灣寺,村民在該寺發現了一座建築奇特的古墓,相傳古墓的主人就是傳奇人物《了凡四訓》的作者了凡大師。無獨有偶,在太子鎮東部海拔400多米的筠山的深處,也有一座古剎,該古剎建在荊山上玉印洞旁,相傳這里就是當年卞和發現和氏璧的地方。它們給千年古鎮帶來神秘的色彩。
秘密:「和氏璧」在此發現?
沿太子鎮向筠山而行,便來到了筠山的石井村,該村口幾棵高達30多米的參天古木可惜死了二棵。在一位僧人向導下,沿一條山間小道向東爬行約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陽新縣太子鎮東部海拔400多米的荊筠山(古時稱荊山)。
在密林中,隱藏著一座古剎。據介紹,這就是有關史料上記載的「玉印古剎」,是卞和在此發現「和氏璧」的地方,現存有「玉印洞」。碑文記載:和氏璧是卞和在古剎後的山洞裡發現後才三獻楚王的。相傳,山洞有一天然石橋,傳說卞和年輕時是醫生,經常上荊山采葯,多次休息於山洞,朦朧中發覺有一隻喜鵲攀在洞壁處,閃閃發光,認為是寶石,於是鑿下此石塊,獻給楚王被砍足。後來和氏璧為無價之寶,製成鎮國玉璽。王莽篡位時,與姑姑爭奪玉璽,玉璽被摔破,用金子鑲補。卞和後來在荊山山洞居住,被他治好病的網湖姑娘娥眉時常上山看望,願意以身相許,但被卞和拒絕。於是娥眉將采來的蓮蓬氣得丟在來的山路上,化為石頭,堆成一座山,叫蓮蓬山(現在這里的村民常采這些有孔的石頭賣)。娥眉姑娘後來出家,在荊山南邊建廟,隔溝相望。
據史料記載,卞和,湖北襄樊人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琢玉能手,他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先後去見楚厲王和武王,但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於是以欺君之罪被砍下左腳和右腳。文王即位後,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寶,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又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將和氏璧製造成玉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纓將玉璽獻給了劉邦,玉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玉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隋滅陳後,玉璽被陳朝的蕭太後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
I. 關於和氏璧的故事有哪些
趙國太監繆賢偶然以五百金購得和氏璧,趙惠文王聞訊,將璧占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
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數十年後,秦滅趙,和氏璧終於落入秦國。
秦嬴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代代相傳,因此稱為「傳國璽」。
(9)和氏璧的故事擴展閱讀:
和氏璧之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將和氏璧琢成傳國玉璽,並命李斯書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
此後,和氏璧玉璽相繼傳了一百多位皇帝,1600多年。唐末失蹤。《明史》139卷記載:「石敬瑭亂,潞王攜以自焚,則秦璽固已毀矣。」如果說《明史》記載屬實,那麼關於和氏璧玉璽的記載到此算是最後的記錄。
對於這種說法,許多史家並不認同。和氏璧玉璽的下落終究成為千古疑案,至今下落不明:一說已被粉碎,化為砂土;一說已被不知之人收藏或埋於地下,無從查考;又一說已經流傳民間,尚待尋找。
J. 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璧的故事趙秦爭璧:
趙國太監繆賢偶然以五百金購得和氏璧,趙惠文王聞訊,將璧占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數十年後,秦滅趙,和氏璧終於落入秦國。
秦嬴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代代相傳,因此稱為「傳國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行至洞庭湘山,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忙拋傳國璽於湖中,祀神鎮浪。8年後,使者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獻上。傳國璽,夫復歸來。其事真假難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10)和氏璧的故事擴展閱讀:
和氏璧的來歷: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韓非子》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陽南漳縣歷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
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