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花的故事
❶ 君子蘭有沒有故事和傳說
君子蘭原產南非,1823年被英國人鮑威爾等人發現,並被帶回英國,這是一種垂笑君子蘭,栽在英格蘭北部的諾森伯蘭郡的克來夫公爵夫人(Charloot Flrehtine Clive)的豪華花園里,1828 年由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勒依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用拉丁文將其命名為Clivia nobilis Lindl,其中「Clivia」是克來夫公爵夫人名字的拉丁化語言,「nobilis」是「高尚、文雅」的意思,「Lindl」是林德勒拉丁文的縮寫。這是世界通用的植物命名方法,即由屬名、加詞、命名人三部分組成。林德勒還指出了其植物學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簇生、成束狀的肉質根,相對排列的劍形葉,花莛較扁,上有多朵花組成的傘狀花序,漿果紅色,種子肉質,近圓形。
1854年,君子蘭由歐洲引入日本,其名是東京理科大學教授大久保三郎根據英文名稱的意思取的,中國沿用此名。由於它花朵較小,且下垂,故又稱「垂笑君子蘭」,目前這種君子蘭已很少栽培。取而代之的是花朵較大、又向上開放的大花君子蘭,它是在上個世紀初從歐洲傳入日本的,其學名為Clivia miniata Regei,其中「miniata」的意思是朱紅色,即它的花是朱紅色。因為君子蘭是石蒜科植物,葉形似箭,故又稱「箭葉石蒜」。
君子蘭是在上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分兩個渠道傳入中國的。一條是由德國傳教士帶入青島的。另一條則是1932年日本扶持愛新覺羅溥儀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時,為慶祝所謂的「開國慶典」,由日本國內帶來的。當時作為珍貴花卉的君子蘭只供少數的日本人和傀儡政權的上層人物欣賞,普通百姓根本看不到。1942年,溥儀的愛妃譚玉玲亡故,屍體盛殮於護國般若寺,其靈前擺放一盆由偽宮中送去的君子蘭,譚玉玲下葬後,不知什麼原因這盆君子蘭沒被收回宮中,便被護國般若寺的和尚普明養了起來,這就是君子蘭著名的早期品種「和尚」。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滿洲國」傀儡政權垮台,君子蘭開始走入民間,當時只有兩盆君子蘭保存了下來,一盆是宮廷花工張友悌從偽皇宮中帶出來的,後送給了長春公園,為慶祝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就把這盆君子蘭命名為「大勝利」;另一盆是由偽宮廷廚師保存下來的,後為長春東興染廠經理陳國興所收藏,故被稱為「染廠」。
由於君子蘭是蟲媒花,必須經過昆蟲傳粉才能結種子,人們剛開始栽培時不了解其習性。又因它的花期在冬季和早春,此時室內不可能有昆蟲為其授粉。因此很難採收到種子,一直靠分株的方法進行繁殖,此法不僅繁殖系數低,而且除自然芽變外,很難有新品種產生。上世紀60年代初,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終於掌握了人工授粉技術,並有目的地進行雜交組合,以培育新品種,「黃技師」、「油匠」等品種就是這個時期產生的。80年代君子蘭熱及全國,又有「臘膜花臉」、「短葉」、「圓頭」、「花臉和尚」、「短葉圓頭和尚」、「花臉短葉」等新品種問世。以上品種均被稱為「國蘭」。到了90年代,遼寧鞍山的君子蘭愛好者又用新引進的日本君子蘭與當地的品種反復雜交,培育出了「鞍山蘭」、「橫蘭」、「雀蘭」等新品種,其葉更短、更寬,葉面更光亮,脈紋更清晰,株形也更美觀,並能在高溫炎熱的南方地區栽培。而葉片上有黃、白色條紋的縞蘭,以及花朵呈黃、白、綠色等品種君子蘭的問世,更為君子蘭家族增添了新成員。
❷ 君子蘭花兒長什麼樣子啊有關於君子蘭的傳說嗎
王子愛上平凡人家的姑娘,而公主愛上王子。公主知道王子偷跑去回看那個姑娘,答嫉妒的幾乎要發瘋。她忘了他們同樣是犧牲者,向國王告了密。姑娘被處死了,王子心灰意冷,更加憎恨公主。於是公主日漸憔悴,終有一天不能動彈,只是仰望著王子的背影。
久之,公主的身體化作泥土,衣服化為枝葉,變成了一棵君子蘭。停止呼吸的瞬間,花朵覆蓋她的全身,她永遠都朝著城堡的方向,就算變作花,依然愛他不休。
PS:圖片太大傳不了
❸ 關於君子蘭花
學名:Clivia miniata 別名:箭葉石蒜、大葉石蒜、達木蘭 科屬:石蒜科、君子蘭屬 原產非洲南部,我國廣泛栽培。 ①土壤:君子蘭適宜用含腐殖質豐實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好、滲水性好,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6.5)。在腐殖土。滲入 20%左右砂粒,有利於養根。栽培時用盆隨植株生長而逐漸加大,栽培一年生苗時,適用3寸盆。第二年換5寸盆,以後4過1~2年換入大一號的花盆,換盆可在春、秋兩季進行。 ②澆水:君子蘭有發達的肉質根,能貯存較多水分並有一定的耐旱性。一般經驗認為土壤含水量30%左右為宜,掌握三盆土表面見干再澆,冬季3~5天澆l次,春、秋季可1~2天澆1次,夏季適當增加澆水次數。苗期需水少,開花期需水多。澆7時勿把水澆在葉片上以防葉子腐爛。發現葉上有灰塵時,可用軟布輕擦葉面,也可用軟毛刷撣刷,不要大量淋水洗刷。 ③施肥:君子蘭喜肥,但肥料過多會造成爛根,除施底肥外,追肥宜採用「薄肥多施」的方法。換盆時施底肥。春、秋兩季每隔一月施一次發酵後的固體肥,再每周施一次液體肥,最好不追肥,整個植株可依靠春、秋積累的營養物質緩慢生長施固體肥時,扒開盆土,埋入土中2厘米深,不要直接接觸根系以免燒傷;施液體肥時,小苗以肥:水1:40較好,大、中花1:20較好,施肥時間以清晨為宜,忌濺到葉片上,施液肥後應及時澆水1次,但水不必太多,一方面溶解肥料,另一方面可將新長出的肉質根,沖洗一下,以防治傷害新根。季節不同,肥料種類有所側重。冬、春偏施磷、鉀肥,例如骨粉等;秋季偏施氮肥,如豆餅水;夏季常用根外追肥,用0.1%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等噴灑葉面,根外追肥~年四季都可進行。 ④光照:在整個栽培過程中,盡量不讓植株受日光直射,每天能有四小時左右在散射日光下就可以了,光照過強會使葉)變窄。君子蘭夏季忌高溫和烈日照射,應把君子蘭放置在空氣濕度較高和蔭涼環境中,注意通風。冬季君子蘭畏寒,應把它搬至室內放在光線充足的位置,室溫在5℃左右就能安全越冬。如果 有條件,最好能保持環境溫度穩定在15~25℃之間。 ⑤其他:鑒別君子蘭的標准中有一條是葉片應向兩側斜上 方生長,並成扇面型排列。要達到這樣的株形,除應選擇短葉品種外,在養護時可調節光照方向,使葉片的伸展方向與光照方向 平行,也即是使一側的葉片尖端指向光源,室內則指向窗口,並每隔一周將花盆轉180度,使另一側的葉片尖端指向窗口。這樣 可使不斷長出來的葉片排列整齊,正面看如一開放的扇面,側面看像一條線。也可在播種苗生長一年後,就用鉛絲彎成「】」形的框架,把葉片卡在裡面來加以控制,一年以後再把鉛絲框拆掉, 這樣可防止葉片長得七扭八歪。如果以後還有個別葉片偏斜,可用黑紙糊一個紙套把它套住,10~15天可自然伸直。 〔病蟲害防治」 ①根腐病:其症狀為葉片從葉端開始發黃,新葉發生較少或不生新葉。原因是盆上含水過多或栽植時病菌從斷根傷口浸入引起的。解決方法,把植株從土中小心挖出檢查若根系小部分 腐爛,可切除腐爛部分,切面塗以硫磺粉或草木灰,以後換新土重新栽植。若大部分根系腐爛,則從根頸處把根系全部切除,用稀釋200倍的硫酸銅(CUSO4)水溶液消毒,然後再插入河沙,盆沙保持濕潤偏干,放置於通風蔽蔭處,使其重新生根。 ②日灼病:葉片全部變黃,夏季長時間強光直射引起的。應採用遮蔭栽培,已發黃的葉片可以剪去。 ③炭疽病:此病多發生在多雨潮濕季節,病斑以中、下部葉片邊緣處居多。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濕潤狀褐色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成橢圓形病斑,並在病斑上產生同心環紋,後期病斑乾枯,其上散生許多小黑點。防治方法,一是深秋或早春清除枯枝。落葉並及時剪除患病枝,一並燒毀;二是發病前噴灑65%代森鋅600倍液保護;三是合理施肥澆水,注意通風透光;四是發病初期噴灑稀釋500~800信的50%多菌靈,或50%托布津液,或用稀釋600~800倍的75%百菌清液噴灑。 ④「夾箭」:君子蘭在栽培中常發生孕蕾後不能抽出花葶,無法開花的現象,稱為「夾箭」。這與溫度、肥料有關。夾箭的主要原因是溫度不合適。君子蘭的花期大都在12月到來年3月,這時室溫如果低於 14℃,晝夜溫差又很小,花草抽出後生長緩慢而引起夾箭現象。解決方法是:當花草露頭時,應立即把室溫提高到20℃以上,夜間室溫最好在12℃左右,使晝夜溫差達到18℃以上,就能防止夾箭。也可用25℃溫水灌入土壤催箭。室溫過低時,可用塑料薄膜作成框子罩於花盆外,置於陽光下,以增加溫度催「箭」。 肥水管理不當也會造成「夾箭」現象,所以花前要施足肥料,促使花蕾花草生長有足夠的養料。花草生長時需要足夠的水分,才能很快伸長,因此在花草露頭至開花前應保持土壤濕潤,並施以少量液肥。 〔用途〕君子蘭株型美觀大方、清秀高雅,花朵儀態雍容、色彩絢麗,是室內陳列的既能觀花又能觀葉的名貴花卉之一。常用於裝飾門庭、客廳、書房等處。 〔君子蘭品種的鑒別」 家庭養花者,常從市場上購買君子蘭,所以如何鑒別品種好壞在選購時也很重要,下面主要從葉、花、果三方面來介紹一些鑒別原則。 (1)從葉片鑒別君子蘭的優劣: ①葉定IO厘米以上為名品;8~9厘米為上品;6~7厘米為中品;5厘米以下為次品。 ②葉的長寬比在4:二左右為名品;5~6:工為上品;7:1左右為中品;8:1以上為次品,即葉片不宜過長。 ③葉色油亮,橫脈間葉肉翠綠色為上品;葉肉草綠色為中品;葉色暗淡無光為次品。 ④葉面縱脈隆起,橫脈極明顯且間隔很寬,左右基本能對齊呈「田」字格的為名品;橫脈明顯,間距較寬,但左右交錯不齊的為上品;橫脈明顯但間距窄的為中品;看不到橫脈的為次品。 ⑤葉片肥厚,是皮革狀為上品,一般厚可達2毫米以上,葉肉質松而薄為下品。 ③葉端圓鈍、略有突尖、尖端向上反扣為上品;葉端突尖、尖端向下反扣為中品;葉片自中部向上漸窄先端漸尖且下垂為次品。 ⑦葉姿挺拔,向斜上方成45度角直伸,上、下葉片長短一致,左右排成一條直線,成扇面形排列,此為名品。若斜角略大,50度左右,葉片長短相差不多,可為上品;若葉片一長一短左右斜生,為中品;無規則為下品。 一般優良品種君子蘭的葉片較寬,品種是決定葉片寬度的一個因素,但若管理不當,即使是寬葉的品種,葉片也會變得較 窄。只有在正確的管理下(也即按上述君子蘭栽培一節中澆水、施肥、光照、溫度的要求),優良品種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才能使葉片長得更寬。此外,不要把較小的植株種在過大的花盆裡,否則,君子蘭葉片的寬度也會受到影響。 (2)從花鑒別君子蘭的優劣: 一般人們喜愛花大色艷的君子蘭,花呈寬漏斗狀,花瓣先端外翻或成匙形,為上品;花形小,呈小筒狀,花瓣先端直立的為次品,花色一般以朱紅、桔紅、杏紅色為上品;呈杏黃、桔黃色的為次品。花單粗壯呈柱狀為上品;扁窄呈劍狀為次品。 (3)從果實鑒別君子蘭的優劣:果實大、發亮,收口處有明顯突起,籽粒飽滿、胚眼突出為上品,反之為下品。
❹ 君子蘭花語是什麼 關於君子蘭的傳說
君子蘭花語: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居於谷而不卑。
它那厚實光滑的葉片直立似劍,象徵著堅強剛毅、威武不屈的高貴品格;它豐滿的花容、艷麗的色彩,象徵著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和幸福美滿,所以人們廣泛培育。中國近年來培植了160多個名貴的君子蘭品種,是百姓家庭常見的花卉品種。
君子蘭之所以特別受人喜愛,不僅是由地它鮮艷嬌美的花容,更由於它具有一種其他花卉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這就是它既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花朵,更有值得欣賞的碧綠光亮、猶如著蠟、晶瑩剔透、光彩照人的葉片。所以,不少鑒賞花卉的行家認為:君子蘭即使沒有嬌艷動人的花朵,僅僅它那猶如碧玉琢成的葉片,就已經是一些觀葉植物所望塵莫及的了。
它有一個凄美的傳說,傳聞王子愛上平凡人家的姑娘,而公主愛上王子。公主知道王子偷跑去看那個姑娘,嫉妒的幾乎要發瘋。她忘了他們同樣是犧牲者,向國王告了密。姑娘被處死了,王子心灰意冷,更加憎恨公主。於是公主日漸憔悴,終有一天不能動彈,只是仰望著王子的背影。久之,公主的身體化作泥土,衣服化為枝葉,變成了一棵君子蘭。停止呼吸的瞬間,花朵覆蓋她的全身,她永遠都朝著城堡的方向,就算變作花,依然愛他不休。因此,君子蘭的花語還具有對感情專一的寓意。
所以一般喜歡此花的人思想冷靜且觀察力強,可是在感情上會比較沖動,容易發生一見鍾情。但對愛情很專一,一旦成為愛的俘虜,他們可以犧牲和奉獻自己的。但太過激情和熱烈的戀愛並不適合他們。因而,對於這樣的他們,我們應用真摯的心對待他們,只因在現今社會里這樣的他們很少,他們值得珍惜。
❺ 君子蘭的由來是什麼
君子蘭為花中之精品。開花的君子蘭更為珍貴,花開之時色彩秀麗,清香沁回人心脾,有一股答「君子」的風度和氣質。
作為觀賞類植物的君子蘭,原是南部非洲的野生植物,1828年一名歐洲移民認為它是一種大有前途的觀賞植物,歷盡千辛萬苦將它引入歐洲。在歐洲試種成功後,其秀麗吸引了英、德、丹麥等國的花卉愛好者,成為受歡迎的盆栽之一。
1854年,君子蘭傳到了日本,日本一位名叫大久保三郎的學者以這種蘭花的美而不艷、卓爾不群的特色,給它取名為「君子蘭」。而君子蘭傳入我國有兩種途徑,一是德國傳教士由歐洲帶來,另一是日本人運至長春,時間都在20世紀初。因此我國栽種君子蘭的歷史迄今不滿百年。
❻ 君子蘭花的介紹
玉梅(塗善妮)是一個家庭環境不錯的美女老師,在一次修車的機會中認專識了天翔(孫鵬),但因為玉梅的屬媽媽被軍人撞成癱瘓,加上父親對外省人的偏見,周父反對玉梅與天翔交往。周父生意周轉產生危機,接受了蘇添財(江宏恩)父親的資助,欲將玉梅下嫁添財。玉梅與天翔在眾好友的幫助下終於有情人成眷屬,可惜天翔在一次任務中失事,而此時的玉梅又剛好懷了身孕。文雄(楊慶煌)擔起照顧玉梅及小孩的責任,無怨的照顧母子倆就在玉梅身患重病感動之餘,天翔又奇跡似的出現。
❼ 關於君子蘭的歷史典故
1823年,英國人詹姆斯·博維(James Bowie)在南非東開普省發現了垂笑君子蘭,將其栽培於英格蘭北內部諾森伯蘭容郡先萊夫(Clive)的私人花園中。1820年代,君子蘭開始在德國、丹麥、比利時等歐洲國栽培,並在1854年傳到日本。
君子蘭在中國
君子蘭是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的市花。1932年,君子蘭由日本傳入中國長春,開始只在滿洲國宮廷和御花園中栽培。1945年光復大陸後,君子蘭從宮廷流入民間栽培。
中國近年來培植了160多個名貴的君子蘭品種,是百姓家庭常見的花卉品種。花期三到四月。性喜溫濕及半陰環境,不耐寒,壤土要求排水良好,有分株與播種兩種繁殖方法。分株於3-4月進行,生長期多施追肥,夏季炎熱多雨,一般不施肥。君子蘭花期長,葉常綠,最宜室內盆栽觀賞。
❽ 古代關於君子蘭的故事
君子蘭是兩個渠道傳入中國的。
一條是由德國傳教士帶入青島的。
另一條則是1932年日本扶持專愛新覺羅屬溥儀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時,為慶祝所謂的「開國慶典」,由日本國內帶來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滿洲國」傀儡政權垮台,君子蘭開始走入民間。
當時只有兩盆君子蘭保存了下來,一盆是宮廷花工張友悌從偽皇宮中帶出來的,後送給了長春公園,為慶祝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就把這盆君子蘭命名為「大勝利」;另一盆是由偽宮廷廚師保存下來的,後為長春東興染廠經理陳國興所收藏,故被稱為「染廠」。
❾ 君子蘭的傳說
君子蘭原產南非,1823年被英國人鮑威爾等人發現,並被帶回英國,這是一種垂笑君子蘭,栽在英格蘭北部的諾森伯蘭郡的克來夫公爵夫人(Charloot
Flrehtine
Clive)的豪華花園里,1828
年由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勒依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用拉丁文將其命名為Clivia
nobilis
Lindl,其中「Clivia」是克來夫公爵夫人名字的拉丁化語言,「nobilis」是「高尚、文雅」的意思,「Lindl」是林德勒拉丁文的縮寫。這是世界通用的植物命名方法,即由屬名、加詞、命名人三部分組成。林德勒還指出了其植物學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簇生、成束狀的肉質根,相對排列的劍形葉,花莛較扁,上有多朵花組成的傘狀花序,漿果紅色,種子肉質,近圓形。
1854年,君子蘭由歐洲引入日本,其名是東京理科大學教授大久保三郎根據英文名稱的意思取的,中國沿用此名。由於它花朵較小,且下垂,故又稱「垂笑君子蘭」,目前這種君子蘭已很少栽培。取而代之的是花朵較大、又向上開放的大花君子蘭,它是在上個世紀初從歐洲傳入日本的,其學名為Clivia
miniata
Regei,其中「miniata」的意思是朱紅色,即它的花是朱紅色。因為君子蘭是石蒜科植物,葉形似箭,故又稱「箭葉石蒜」。
君子蘭是在上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分兩個渠道傳入中國的。一條是由德國傳教士帶入青島的。另一條則是1932年日本扶持愛新覺羅溥儀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時,為慶祝所謂的「開國慶典」,由日本國內帶來的。當時作為珍貴花卉的君子蘭只供少數的日本人和傀儡政權的上層人物欣賞,普通百姓根本看不到。1942年,溥儀的愛妃譚玉玲亡故,屍體盛殮於護國般若寺,其靈前擺放一盆由偽宮中送去的君子蘭,譚玉玲下葬後,不知什麼原因這盆君子蘭沒被收回宮中,便被護國般若寺的和尚普明養了起來,這就是君子蘭著名的早期品種「和尚」。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滿洲國」傀儡政權垮台,君子蘭開始走入民間,當時只有兩盆君子蘭保存了下來,一盆是宮廷花工張友悌從偽皇宮中帶出來的,後送給了長春公園,為慶祝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就把這盆君子蘭命名為「大勝利」;另一盆是由偽宮廷廚師保存下來的,後為長春東興染廠經理陳國興所收藏,故被稱為「染廠」。
由於君子蘭是蟲媒花,必須經過昆蟲傳粉才能結種子,人們剛開始栽培時不了解其習性。又因它的花期在冬季和早春,此時室內不可能有昆蟲為其授粉。因此很難採收到種子,一直靠分株的方法進行繁殖,此法不僅繁殖系數低,而且除自然芽變外,很難有新品種產生。上世紀60年代初,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終於掌握了人工授粉技術,並有目的地進行雜交組合,以培育新品種,「黃技師」、「油匠」等品種就是這個時期產生的。80年代君子蘭熱及全國,又有「臘膜花臉」、「短葉」、「圓頭」、「花臉和尚」、「短葉圓頭和尚」、「花臉短葉」等新品種問世。以上品種均被稱為「國蘭」。到了90年代,遼寧鞍山的君子蘭愛好者又用新引進的日本君子蘭與當地的品種反復雜交,培育出了「鞍山蘭」、「橫蘭」、「雀蘭」等新品種,其葉更短、更寬,葉面更光亮,脈紋更清晰,株形也更美觀,並能在高溫炎熱的南方地區栽培。而葉片上有黃、白色條紋的縞蘭,以及花朵呈黃、白、綠色等品種君子蘭的問世,更為君子蘭家族增添了新成員
❿ 君子蘭的歷史
彩色君子蘭是君子蘭的一特殊品種,它是在君子蘭雜交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因此,要了解它的歷史由來首先要從君子蘭說起。
君子蘭原產於南部非洲的野生花卉,石蒜科(Amary Llidaceae),君子蘭屬(Clivia Lindl)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以南部非洲德拉肯斯堡山脈海拔1,332m的比勒陀利亞的氣候為代表(表1),那裡地處亞熱帶,即南緯30℃地區。年平均最高氣溫在一月份,為22℃;最低氣溫在七月份,為10.4℃;年降雨量為500~1,500mm。
1823年,英國人鮑威(Bovie)等人,首先在南非共和國好望角一帶的叢林中,發現了垂笑君子蘭(Clivia nobilis),將它移植到英格蘭北部,諾森伯蘭郡的克萊夫公爵夫人的私人花園里,進行觀賞栽培。
1828年前後,在南非波爾特納塔爾境內德拉肯斯堡山脈發現了大花君子蘭(Clivia miniata)。
1828年,由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勒(Sohr Lindl),依據國際命名法給予垂笑君子蘭命名,其名稱為(Clivia nobilis Lindl)。
1864年,由里格爾(Regel),給予產於南非波爾特納塔爾境內德拉肯斯堡山脈的大花君子蘭命名為(Clivia miniata Regel)。即現在我國和世界一些國家廣為栽培的君子蘭的原始種。
1854年君子蘭從歐洲傳到日本後,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植物教研室助教授大久保三郎,根據這種植物的風韻和格調,參考其拉丁文:富貴﹑尊貴﹑優雅的願意,又從新命名為:"くんしらん",翻譯為:"君子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