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故事100字
⑴ 菊花的傳說
西風昨夜過園林 吹落黃花滿地金
東坡在湖州做官,三年任滿朝京,作寓於大相國寺內。想當時因得罪於荊公,自取其咎。常言道:」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分付左右備腳色手本,騎馬投王丞相府來。離府一箭之地,東坡下馬步行而前。見府門首許多聽事官吏,紛紛站立。東坡舉手同道:「列位,老太師在堂上否?」守門官上前答道:「老爺晝寢未醒,且請門房中少坐。」從人取交床在門房中,東坡坐下,將門半掩。不多時,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纏鬃大帽,穿青絹直擺,儷手洋洋,出府下階。眾官吏皆躬身揖讓,此人從東向西而去。東坡命從人去問,相府中適才出來者何人;從人打聽明白回復,是丞相老爺府中掌書房的,姓徐。東坡記得荊公書房中寵用的有個徐倫,三年前還未冠。今雖冠了,面貌依然,叫從人:「既是徐掌家,與我趕上一步,快請他轉來。」從人飛奔去了,趕上徐倫,不敢於背後呼喚,從傍邊搶上前去,垂手侍立於街傍,道:「小的是湖州府蘇爺的長班。蘇爺在門房中,請徐老爹相見,有句話說。」徐倫問:「可是長胡於的蘇爺?」從人道:「正是。」東坡是個風流才子,見人一團和氣,平昔與徐倫相愛,時常寫扇送他。徐倫聽說是蘇學士,微微而笑,轉身便回。從人先到門房,回復徐掌家到了。徐倫進門房來見蘇爺,意思要跪下去,東坡用手攙住。這徐倫立身相府,掌內書房,外府州縣首領官員到京參謁丞相,知會徐倫,俱有禮物,單帖通名,今日見蘇爺怎麼就要下跪?因蘇爺久在丞相門下往來,徐倫自小書房答應,職任烹茶,就如舊主人一般,一時大不起來,蘇爺卻全他的體面,用手攙住道:「徐掌家,不要行此禮。」徐倫道:「這門房中不是蘇爺坐處,且請進府到東書房待茶。」
這東書房,便是王丞相的外書房了。凡門生知友在來,都到此處。徐倫引蘇爺到東書房,看了坐,命童兒烹好茶伺候。「稟蘇爺,小的奉老爺遣差往太醫院取葯,不得在此伏侍,怎麼好?」東坡道:「且請治事。」徐倫去後,東坡見四壁書櫥關閉有鎖,文幾上只有筆硯,更無余物。東坡開硯匣,看了硯池,是一方綠色端硯,甚有神采。硯上餘墨未乾。方欲掩蓋,忽見硯匣下露出些紙角兒。東坡扶起硯匣,乃是一方素箋,疊做兩摺。取而觀之,原來是兩句未完的詩稿,認得荊公筆跡,題是《詠菊)。東坡笑道:「士別三日,換眼相待。昔年我曾在京為官時,此老下筆數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後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盡,兩句詩不曾終韻。」念了一遍,「呀,原來連這兩句詩都是亂道。」這兩句詩怎麼樣寫?「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東坡為何說這兩句詩是亂道?一年四季,風各有名:春天為和風,夏天為薰風,秋天為金風,冬天為朔風。和、薰、金、朔四樣風配著四時。這詩首句說西風,西方屬金,金風乃秋令也。那金風一起,梧葉飄黃,群芳零落。第二句說:「吹落黃花滿地金,」黃花即菊花。此花開於深秋,其性屬火,敢與秋霜鏖戰,最能耐久,隨你老來焦乾枯爛,並不落瓣。說個「吹落黃花滿地金」,豈不是錯誤了?興之所發,不能自己。舉筆舐墨,依韻續詩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寫便寫了,東坡愧心復萌:「倘此老出書房相待,見了此詩,當面搶白,不像晚輩體面,欲待袖去以滅其跡,又恐荊公尋詩不見,帶累徐倫。」思算不妥,只得仍將詩稿折疊,壓於硯匣之下,蓋上硯匣,步出書房。到大門首,取腳色手本,付與守門官吏矚付道:「老太師出堂,通稟一聲,說蘇某在此伺候多時。因初到京中,文表不曾收拾。明日早朝贅過表章,再來謁見。」說罷,騎馬回下處去了。
不多時,荊公出堂。守門官吏雖蒙蘇爺矚付,沒有紙包相送,那個與他稟話,只將腳色手本和門簿繳納。荊公也只當常規,未及觀看,心下記著菊花詩二句未完韻。恰好徐倫從太醫院取葯回來,荊公喚徐倫送置東書房,荊公也隨後入來。坐定,揭起硯匣,取出詩稿一看,問徐倫道:「適才何人到此?」徐倫跪下,稟道:」湖州府蘇爺伺候老爺,曾到。」荊公看其字跡,也認得是蘇學士之筆。口中不語,心下躊躇:「蘇軾這個小畜生,雖遭挫折,輕薄之性不改!不道自己學疏才淺,敢來譏訕老夫!明日早朝,奏過官里,將他削職為民。」又想道:「且住,他也不曉得黃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叫徐倫取湖廣缺官冊籍來看。單看黃州府,余官俱在,只缺少個團練副使,荊公暗記在心。命徐倫將詩稿貼於書房柱上。明日早朝,密奏天子,言蘇拭才力不及,左遷黃州團練副使。天下官員到京上表章,升降勾除,各自安命。惟有東坡心中不服,心下明知荊公為改詩觸犯,公報私仇。沒奈何,也只得謝恩。朝房中才卸朝服,長班稟道:「丞相爺出朝。」東坡露堂一恭。荊公肩輿中舉手道:「午後老夫有一飯。」東坡領命。回下處修書,打發湖州跟官人役,兼本衙管家,往舊任接取家眷黃州相會。
午牌過後,東坡素服角帶,寫下新任黃州團練副使腳色手本,乘馬來見丞相領飯。門吏通報,荊公分付請進到大堂拜見。荊公侍以師生之禮,手下點茶,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聖上主意,老人愛莫能助。予瞻莫錯怪老夫否?」東坡道:「晚學生自知才力不及,豈敢怨老太師!」荊公笑道:「子瞻大才,豈有不及!只是到黃州為官,閑暇無事,還要讀書博學。」東坡目窮萬卷,才壓千人。今日勸他讀書博學,還讀什麼樣書!口中稱謝道:「承老太師指教。」心下愈加不服。荊公為人至儉,餚不過四器,酒不過三杯,飯不過一箸。東坡告辭,荊公送下滴水榜前,攜東坡手道:「老夫幼年燈窗十載,染成一症,老年舉發,太醫院看是痰火之症。雖然服葯,難以除根。必得陽羨茶,方可治。有荊溪進貢陽羨茶,聖上就賜與老夫。老夫問太醫院官如何烹服,太醫院官說須用瞿塘中峽水。瞿塘在蜀,老夫幾欲差人往取,未得其便,兼恐所差之人未必用心。子瞻桑梓之邦,倘尊眷往來之便,將瞿塘中峽水,攜一瓮寄與老夫,則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東坡領命,回相國寺。次日辭朝出京,星夜奔黃州道上。黃州閤府官員知東坡天下有名才子,又是翰林謫官,出郭遠迎。選良時吉日公堂上任。過月之後,家眷方到。東坡在黃州與蜀客陳季常為友。不過登山玩水,飲酒賦詩,軍務民情,秋毫無涉。
光陰迅速,將及一載。時當重九之後,連日大風。一日風息,東坡兀坐書齋,忽想:「定惠院長老曾送我黃菊數種,栽於後園,今日何不去賞玩一番?」足猶未動,恰好陳季常相訪。東坡大喜,便拉陳糙同往後園看菊。到得菊花棚下,只見滿地鋪金,枝上全無一朵。唬得東坡目瞪口呆,半晌無語。陳糙問道,「子瞻見菊花落瓣,緣何如此驚詫?」東坡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見此花只是焦乾枯爛,並不落瓣,去歲在王荊公府中,見他《詠菊》詩二句道:『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錯誤了,續詩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卻不知黃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遷小弟到黃州,原來使我看菊花也:」陳糙笑道:「古人說得好:
廣知世事休開口,縱會人前只點頭。
假若連頭俱不點,一生無惱亦無愁。」
東坡道:「小弟初然被謫,只道荊公恨我摘其短處,公報私仇。誰知他到不錯,我到錯了。真知灼見者,尚且有誤,何況其他!吾輩切記,不可輕易說人笑人,正所謂經一失長一智耳。」
⑵ 寒菊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100字
寒菊改成故事如下:
你在秋天盛開,從不與百花為叢。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邊,你的情操意趣並未衰窮。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⑶ 關於菊花故事
菊花傳說
1. 關於菊花,在日本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從中國駛出一條大船,載了12個貴族童男童女,為尋找長生不老葯面遠航海外。作為交換,他們攜帶最為貴重的物品—金菊花。後來大船遭遇了風暴,被沖到一個無人的荒島,被迫在那裡住下 ,繁衍子孫,並在島上種下了金菊花。之後那裡的人們就自稱「日本帝國」。日本國旗上被大家誤認作太陽的圖案實際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徵符號也是一朵16瓣菊花。
2.非洲菊。還有個特殊的名字,叫做「扶郎花」。也是有傳說可尋的——馬達加斯有個叫做斯朗伊妮的少女,非常喜歡種些莖枝微彎、花朵低檔垂的野花。當她出嫁時,她要求廳堂上多插一些這樣的花朵,來增添婚禮的氣氛。親朋好友們載歌載舞,相互頻頻祝酒。不想新郎不勝酒力,醉得垂頭彎腰,東傾西斜,新娘只好扶他進卧室休憩。眾人看到這種挽扶的姿態與廳堂上的花朵姿態很是相似,紛紛說:「這花可真像扶郎喲!」扶郎花便由此得名。
⑷ 有沒有菊花的故事和傳說
關於菊花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多。早在兩千多年前,漢代的應劭在《風俗通義》里說:河南南陽酈縣(今內鄉縣)有個叫甘谷的村莊。谷中水甜美,山上長著許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從山上菊花叢中流過,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戶人家都飲用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130歲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歲。漢武帝時,皇宮中每到重陽節都要飲菊花酒,說是「令人長壽」。我國專異筆記中,有很多服菊成仙的記述。據記載,東漢汝南恆景跟從費道士學道。費對他說:「九月九號,汝南有大災,令家人登山飲菊花酒可消些禍。」恆景聽後,全家登山去了。回來時,雞犬都暴死。從此,重陽節登高飲菊酒便成了民間避禍消災的傳統習俗。三國時代,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曾經給他的好朋友鍾繇寫了一封談菊花的信。信上寫到,派人送給他一束菊花,因為在秋天萬木凋謝的時節,只有菊花絢麗多姿,茂盛地生長,可見它有些天地的真氣,是人可以延年益壽的好東西,因此送來供他研究長生的道理。晉代名醫陶弘景也贊成人們吃菊花。並說: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詩人陶淵明也在他的詩中常提到服菊,並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的說法。人們愛菊,不但觀賞,也早就認識到菊的葯用和食用價值。宋朝蘇軾,才氣橫溢,文章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詩詞,工書畫,落筆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屢受打擊。王安石作宰相,東坡屬於門下。因為得罪王安石,由翰林學士貶為湖州刺史。三年任滿,回京朝見。去拜見安石,恰巧王安石外出未歸。東坡坐在書房,見硯石下壓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東坡見詩大笑,想:黃花是指菊花,開於深秋,其性堅強,敢與秋霜相抗,最能耐久,即使老而枯乾,終究不會落瓣。王安石的詩「吹落黃花滿地金」簡直是胡說八道。一時詩興大發,續寫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因為等了很久,王安石還不回來,就回到寓所。晚上,王安石回來了,看見續詩,聽家人說蘇東坡寫的。安石大怒,把東坡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東坡只得忍氣吞聲地去赴任。東坡任團練副使,挺清閑的,與朋友陳季常,整天遊山玩水,飲酒賦詩。秋天到了,黃菊盛開。一天,陳季常來訪。東坡約季常一起去花園賞菊,見黃花紛紛落地,真似鋪金一樣,大驚失色。季常問明原因,笑道:「不同地方的花是不一樣的,黃州的菊花是經秋風而落瓣的,」東坡這才知道王安石為了東坡續詩笑他,特意把他貶到黃州叫他看看「吹落黃花滿地金」。
晉代詩人陶淵明曾以酷愛菊花聞名,他的「秋菊有佳色」、「芳菊開林耀」成為千古傳頌的佳句,後人尊稱他為九月菊花之神。
明朝嘉靖皇帝當朝理政期間,宮廷中有一位能歌善舞的寵姬「菊夫人」,號「菊部頭」,後來因得不到寵幸,便稱病回內宮靜養。太監陳源用重金將她聘去,以供自己耳目之娛。有一天,嘉靖皇帝即興要看歌舞表演,有人上奏道:「非菊夫人不可。」於是菊夫人又被請進宮內,一曲歌舞昇平之後,菊夫人再一次得到了皇帝的寵幸,陳源對此無比傷感。後來,有人寫了一首《菊花新》的曲子獻給陳源,陳源聽後非常高興,並以田宅錦帛相贈。
明末名儒陸平泉初入仕途時,與同僚去見宰相嚴嵩,眾官員爭先恐後向前獻媚。陸平泉見庭中陳列著許多盆菊花,便冷冷地說道:「諸君且從容一些,不要擠壞了陶淵明!」語中含有諷刺且十分雋妙,爭寵者聽後都面有愧色。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描寫一篇關於菊花的故事。有一個叫馬子才的人,性好菊,不辭千里之遙來南京尋求異種,路上結交了一位對菊花很內行的陶姓少年……後來,馬子才娶了陶姓少年的姐姐為妻。有一天,陶喝多了酒,醉卧在地,變成了一棵大菊花,第二天才恢復人形,不久,陶第二次酩酊大醉,又變成了菊花,可這一次再也沒有變回來……姐姐痛哭了一場,把它的根莖掐回來栽培,待到秋天開出了粉紅色的花朵,還帶有濃濃的酒香。後來人們將這種菊花冠以「醉菊」的美稱。
⑸ 菊花象徵什麼100字
菊花是清新高雅,寓意優美,色澤動人,是古往今來人們尤為喜歡的一種花卉。我國是菊花的故鄉,早在三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栽種菊花了。歷代文人都有吟詠菊花的作品流傳至今,菊花早已成為中國古代文人人格和氣節的寫照,並被賦予多種象徵意義。
菊花的象徵意義詳解
一、象徵天道。三國時有個著名書畫家叫鍾繇。他的兒子鍾會文武雙全,曾寫過一篇名為《菊花賦》的文章。他認為懸崖菊(菊花的一種)是天地之氣交感所生,它讓人感覺到天道的存在,因此是天道的象徵。
二、象徵正直。菊花多為純黃色,我們祖先認為黃色時中華民族最高貴的顏色,並稱黃色為中色,也叫正色,所以菊花可以象徵做人正直,不偏斜
三、象徵吉祥,長壽。
四、象徵高潔的品格。
屈原《離騷》「西餐秋菊之落英」。
白居易《詠菊》「耐寒惟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五、隱士。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六、鬥士。
岑參在《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寫道:「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詠菊》中寫道:「待到秋開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七、傷感。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中寫道:「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八、象徵共產主義戰士的革命豪情和高尚情操。
陳毅《秋菊詩》中寫道:「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遼闊江天萬里霜。」
古詩詞中菊花的象徵意義
菊與梅、蘭、竹,自古就是中國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不僅是中國文人人格和氣節的寫照,而且被賦予了廣泛而深遠的象徵意義。
一隱士的象徵
自從被陶潛先生垂青之後,菊花就成了「花之隱者也」。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正是體現了他對羨慕幽靜安逸生活的嚮往。東籬下悠然採菊的他,以田園詩人和隱逸者的姿態,賦予菊花獨特的超凡脫俗的隱者風范,菊花從此便有了隱士的靈性。
二、鬥士的象徵
一改菊花隱逸者形象的,當然要數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了。「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其帶有明顯寓意和傾向性的詩作里,菊花成了飽經滄桑的勇敢堅強的鬥士,為民請命,替天行道。
同時唐•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菊花也成為戰士的代表。
三、傷感的象徵
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菊花,在她筆下成了抒發情思的對象。「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用「瘦」字抒發內心對久別丈夫的感受。
四、高潔品格的象徵
菊花殘謝後一般不會凋落花瓣,不會像桃花一樣,一片一片掉下來,落英繽紛的。故詩人說「墮地良不忍,抱枝寧自枯」。
故詩人一般都贊賞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也有因風雨關系而散落的。宋朝有「王蘇改詩」的故事,見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說的是蘇東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見王安石,剛好王不在,只見案上有詠菊詩,只寫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認為菊花即使乾枯,也不會落瓣,於是他步原韻,續寫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讀過蘇東坡有嘲笑之意的續句以後,覺得蘇東坡觀察不夠全面。後來二人政見不和,蘇東坡被貶滴黃州。蘇到黃州後,一天正值風雨交加,蘇與友人在菊園賞菊,親眼看到了落英繽紛,「滿地鋪金」的場面。這時才懂得了當初錯批了王安石,還是自己見識不廣。
⑹ 關於菊花的小故事50字
菊花作文50字第一篇:秋天的菊花秋天的菊花有黃色、粉色、綠色、紫色。它的葉子很大,上方又大又突出,花瓣兒就象一座船。菊花的品種很多,比如龍爪菊、燈盞菊、波期菊等等。菊花真美啊!看,菊花真是一種漂亮的花。第二篇:公園里的菊花公園里的菊花開了!一走進公園門口,就看見許多的菊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五顏六色的,可美了。特別是用吊菊作成的屏風前面有個噴水池,很吸引人注意。中間一個就象一朵盛開的水蓮,兩邊的水向四周噴灑,就象兩把透明的小傘。這個噴水池把池邊的菊花顯得更美了。第三篇:菊花是在寒冷的冬天開放的,它不怕冷,也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像黃金一樣的黃色,還有白里透紅的粉色,有像火紅的太陽一樣的大紅色……,它開起來很漂亮,聞起來也好香。
第一篇:秋天的菊花秋天的菊花有黃色、粉色、綠色、紫色。它的葉子很大,上方又大又突出,花瓣兒就象一座船。菊花的品種很多,比如龍爪菊、燈盞菊、波期菊等等。菊花真美啊!看,菊花真是一種漂亮的花。第二篇:公園里的菊花公園里的菊花開了!一走進公園門口,就看見許多的菊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五顏六色的,可美了。特別是用吊菊作成的屏風前面有個噴水池,很吸引人注意。中間一個就象一朵盛開的水蓮,兩邊的水向四周噴灑,就象兩把透明的小傘。這個噴水池把池邊的菊花顯得更美了。 第三篇:菊花是在寒冷的冬天開放的,它不怕冷,也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像黃金一樣的黃色,還有白里透紅的粉色,有像火紅的太陽一樣的大紅色……,它開起來很漂亮,聞起來也好香。
⑺ 菊花堅持不懈的傳說故事
1.菊花仙子的傳說
很早以前,大運河邊住著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家裡很窮, 他七歲就沒了父親,靠母親紡織度日。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
為治好母親的病,阿牛一邊給財主做工,一邊起早摸黑開荒種菜,靠賣菜換些錢給母親求醫買葯。也不知吃了多少葯,母親的眼病仍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盪,盪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干糧,去天花盪尋找白菊花。原來這是一個長滿野草的荒盪,人稱天荒盪。他在那裡找了很久,只有黃菊花,就是不見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盪中一個小土墩旁的草叢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這株白菊花長的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又香又好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說:「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來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種菊謠》去做,白菊花定會種活。」接著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頭,五月水淋頭,六月甩料頭,七八捂墩頭,九月滾綉球。」念完就不見了。
阿牛回到屋裡仔細推敲菊花仙子的《種菊謠》,終於悟出了其中意思:種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頭,五月多澆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護好根,這樣九月就能開出綉球狀的菊花。
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2.菊花,在日本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從中國駛出一條大船,載了12個貴族童男童女,為尋找長生不老葯面遠航海外。作為交換,他們攜帶最為貴重的物品—金菊花。後來大船遭遇了風暴,被沖到一個無人的荒島,被迫在那裡住下,繁衍子孫,並在島上種下了金菊花。之後那裡的人們就自稱「日本帝國」。日本國旗上被大家誤認作太陽的圖案實際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徵符號也是一朵16瓣菊花。
3.梁代吳均《續齊諧記》一書: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聲遍布。有個名叫桓景的人,歷經艱險入山,拜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親人。"並告訴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裝入紅布袋裡,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敗瘟魔,消除災殃。"桓景回鄉,遍告鄉親,於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涌澎湃,雲霧彌漫,瘟魔來到山前,因菊花酒氣刺鼻、茱萸異香刺心,難於靠近。桓景揮劍激戰,斬瘟魔於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卻免受災殃。從此,重陽登高避災的風俗,就世代相傳了。
⑻ 描寫菊花的3個片段,不少於100字
有的菊花全開了,露出鵝黃的花蕊;有的菊花半開著,像位害羞的小姑娘專,尤其是含苞欲放的花屬骨朵兒,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嬌美。在一大叢野菊花的枝頭上,時常看得見幾只蜜蜂或蝴蝶在上面盤旋飛舞,它們是在採集野菊花的花粉。有微風過,花兒在風的吹動下配合著蝴蝶表演了一場優美的雙人舞蹈,我不由得陶醉於其中。瞧!那一朵粉紅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緊緊簇擁在一起,遠遠望去,既像一個小絨球,又像一個大家族圍坐在一起商議什麼事情。再瞧那兒,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聽秋風老師為她們講故事呢!
⑼ 陶淵明與菊花的小故事100字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北宋回末年,朝政腐敗,官逼民反,民不答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雞鳴狗盜之徒,隨著對官府幻想的一點點破滅,連生存都難以維系,最終都被逼上樑山。然而,當人民起義的壯舉使好漢們士氣日益高漲的時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變了一切,使這轟轟烈烈的水滸起義徹底地失敗。使這108位水滸英雄消失在塵世間,原本風起雲涌的農民起義就這樣歸於平靜了。《水滸傳》是世界上涉及人物最多的小說,共涉及人物787位,其中有名有姓的有577位,有名無姓有9位,有姓無名的有99位。梁啟超曾這樣評價本書:《水滸》一書,為中國小說中錚錚者,道武俠之模範,使社會受其餘賜,實施耐庵之功也。金聖嘆加以評語,和二人全副精神,所以妙極。
⑽ 安徒生童話《雛菊》故事簡介
故事簡介:
《雛菊》,它講述了在一個花園里,有一朵小小的雛菊花,它十分尊敬經常盤旋在空中的那隻自由、可愛的百靈鳥。有一天,百靈鳥飛向了這片有雛菊的小草坪上,但它並沒有飛向雛菊身旁那些富麗堂皇的牡丹、鬱金香,而是飛向了草里毫不起眼的小雛菊身邊,百靈鳥在雛菊身邊跳著愉快的舞蹈,唱著贊美的詩歌,使雛菊倍感幸福。可是第二天,百靈鳥被一個小男孩捕走了,小雛菊幸運地連同它所在的那一小塊草,被作為裝飾物鎖進了百靈鳥的籠子里,百靈鳥因為失去了自由而悲痛欲絕,它把嘴伸進有雛菊花所在的草皮里,渴望得到一絲解渴的清涼,為了報答百靈鳥,雛菊盡力使自己的花瓣發出比往日香味強烈許多的氣味,希望能安慰一下百靈鳥,百靈鳥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只是吃力啄食草葉,並不願意動這棵花。最後,仍然沒有人為這只鳥送來水,百靈鳥死了。雛菊也因難過而病死在土上。等到孩子們發現死鳥時,他們為它舉行了葬禮,而雛菊,只是被扔進了路上的灰塵中。 雛菊是不起眼的,是一個最平凡的存在,但她沒有氣餒,而是樂觀地生活,面對需要幫助的百靈鳥,它熱情地伸出援助之手,講述了純潔的友誼。
安徒生童話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話作品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