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800字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8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15 07:09:41

『壹』 簡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版行前,許多權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貳』 講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800百字左右。

秦王嬴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姬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並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ǎ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要他去刺殺秦王。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裡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啊!」 荊軻說:「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准能接見我。」 樊於期說:「好,你就拿去吧!」說著,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准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葯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十二歲時便殺過人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荊軻到了咸陽。秦王政一聽燕國派使者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的地圖都送來了,十分高興,就命令在咸陽宮接見荊軻。 朝見的儀式開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台階。 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那副威嚴樣子,不由得害怕得發起抖來。 秦王政左右的侍衛一見,吆喝了一聲,說:「使者幹麼變了臉色?」 荊軻回頭一瞧,果然見秦舞陽的臉又青又白,就賠笑對秦王說:「粗野的人,從來沒見過大王的威嚴,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王原諒。」 秦王政畢竟有點懷疑,對荊軻說:「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秦王政打開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打開,到地圖全都打開時,荊軻預先卷在地圖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來了。 秦王政一見,驚得跳了起來。 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過去。 秦王政使勁地向後一轉身,把那隻袖子掙斷了。他跳過旁邊的屏風,剛要往外跑。荊軻拿著匕首追了上來,秦王政一見跑不了,就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 兩個人像走馬燈似地直轉悠。 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台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準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無主,也沒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員中有個伺候秦王政的醫生,叫夏無且,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葯袋對准荊軻扔了過去。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葯袋就飛到一邊去了。 就在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過去。秦王政往右邊只一閃,那把匕首就從他耳邊飛過去,打在銅柱子上,「嘣」的一聲,直迸火星兒。 秦王政見荊軻手裡沒有武器,又上前向荊軻砍了幾劍。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劍傷,自己知道已經失敗,苦笑著說:「我沒有早下手,本來是想先逼你退還燕國的土地。」 這時候,侍從的武士已經一起趕上殿來,結果了荊軻的性命。台階下的那個秦舞陽,也早就給武士們殺了

『叄』 我看荊軻刺秦王 作文800字 急!!!

荊軻刺秦王之我見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已經在中華文明中流傳了幾千年,經過了無數代人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和代表的精神影響著華夏兒女。

荊軻刺秦憑的是一種超人的膽識,正是這種膽識令我們對這個故事、也是史實記憶猶新。

荊軻所處的時期多國戰亂,正是弱肉強食的時代。燕國太子因恐懼而欲使人刺殺秦王,荊軻便挺身而出,義無反顧。

毫無疑問,荊軻的行為是愛國的體現。每個人都能說自己愛國,每個人也都會愛國,但能夠愛國並在危難之時為之挺身而出的人卻並不多,荊軻便是這之一。荊軻正是為了國家的獨立存在而奉獻,即使獻上生命也心甘情願,這正是我們所宣揚的精神。

然而僅僅有愛國是不夠的,魯莽的行事會造成出乎意料的後果。荊軻具有自己的謀略,正所謂有勇有謀者方能成大事,荊軻為了得到刺殺機會,用盡辦法,使自己順利的見到秦王。

殿堂之上,荊軻以其處亂不驚遮掩了秦武陽的膽怯,為自己又添了一分豪氣,使自己的勇氣為後世欽佩。

然而,即使是所有人承認的勇氣下,也有不能掩蓋的缺陷。

荊軻有他的愛國,有他的奉獻,有他的謀劃和處亂不驚。但他的愛國和奉獻卻又體現了他的考慮不足。

在當時的形勢下,刺殺是很難實現的,雖抱必死決心,效果卻不明顯。而即使得到盟約,信用卻也早已成為春秋的隨葬品了。准確說,不論是荊軻還是太子丹都忽略了社會形勢。這直接導致她的犧牲無用,奉獻白搭。

他們的謀劃本身並沒有問題,每一步都經過了細致的思考,可見的確下了功夫。但荊軻未免有些眼高手低了。再厚實的磚牆也會透風,再精密的步驟也總有疏漏,荊軻對自己的計劃過於自信,他自負的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卻沒有顧及「計劃沒有變化快」;而他也只以自己的行動為中心,沒有考慮對方可能有的種種反應。

從當時的狀況來看行刺是解決問題的最直接方式,但荊軻也只是政治斗爭中一步差棋而已。行刺成功便罷,不成,反給國家更快的引來了危機。

從當今世界的角度看,最基本的,該行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本身不妥;且他的想法過於簡單,僅是想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國家間的矛盾問題。

但不論從何來講,荊軻刺秦王都象徵著愛國與奉獻、機智與勇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肆』 荊軻刺秦王800字的感想

咱中國人一向缺乏契約精神(讀《荊軻刺秦王》有感)
有人說:「古代人的精神還是很高尚的,重承諾,重信譽,比如荊軻.」
可是我說:「你不覺得荊軻像個包工頭兒,你像燕太子丹?」
他怒目圓睜:「什麼意思?」
我說:「荊軻是個職業刺客,刺秦行動是受燕太子丹的委託,也就是說,雙方是有契約的.至於荊軻開了多高的價錢,不得而知,反正不會白乾.荊軻在那段幸福的日子裡,吃喝玩樂,把這輩子該享的福都提前預支了.太子丹為了刺秦這項業務,已經預付了高昂的成本.」
「荊軻是怎樣履約的呢?吃也吃了,玩也玩了,是不是該給人家幹活了呢?沒那麼容易,他還要造勢:田光為了保密而自刎,樊於期為了配合刺殺行動,自願獻出了腦袋.即便如此,這位勇士還缺件趁手的兵器.於是,太子徵求天下之利匕丨首,得趙人徐夫人匕丨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葯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用百金購得的匕丨首還要塗上毒葯,還要用人來試效果.看看吧,荊軻活兒還沒干,就已經弄死了三個人,再加上吃喝玩樂的費用,成本更高了.」
那人笑道:「你在替太子丹計算投入產出比?」
我告訴他:「這事已過去兩千多年了,已經沒什麼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了,你不妨把它看作一項經營中的業務.既是業務,就要考慮成本核算,這是最簡單的商業原則.」
荊軻的活兒幹得怎麼樣呢?很不幸,他把事情辦得一塌糊塗.他圖窮匕現,發出了致命一擊,卻發現竟刺了個空.接下來的情景就更滑稽了,「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這就有點兒像街頭痞子打架,一個在前面拚命逃,一個在後面拚命追,旁邊還圍著一群看熱鬧的.想必秦王的身手還是不錯的,荊軻遭到秦王的反擊,被砍斷一條腿,他於絕望中擲出了那柄價值百金的匕丨首,卻擊中了銅柱,可見飛刀技術很欠火候,這使得人們不得不懷疑他是個冒牌的職業刺客.然而歷史不會給第二次機會,荊軻被秦王砍了八劍,而秦王自己卻連根毫毛也沒被傷著.
更可氣的事還有:「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日: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契約以報太子也.」這就太不夠意思了,臨死還把太子丹給賣了,缺乏起碼的職業道德.
這個故事裡最大的倒霉蛋是太子丹,他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責任,錢也花了功夫也搭了,最後還被荊軻出賣了,落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那人聽後說:「你說得雖然有些道理,可荊軻為了踐約把命都搭上了,這是以生命為代價履行了合同,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我說:「太子丹對此沒有興趣,人家花錢買的是結果.合同就是合同,雙方各自承擔權利和義務.荊軻預支了他應得的報酬,就有義務把秦王幹掉.行刺失敗只能說明他行刺技術不佳,害得別人國破家亡,這不是矇事嗎?難怪太史公借魯勾踐之口嘆道:『嗟乎,惜哉其不精於刺劍之術也.』」

『伍』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公元前227年,荊軻受燕國太子丹命,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與秦舞內陽一起,前往秦容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嬴政繞柱子而走,荊軻緊追不舍。嬴政拔劍來斗荊軻。荊軻匕首相迎,此二人你來我往,你砍我擋。兩人酣戰20回合之處,嬴政大喝一聲,一劍朝荊軻砍去,荊軻措手不及,被砍翻在地,嬴政復上,一腳踏在荊軻胸脯上說:「認識寡人的寶劍嗎?荊軻連忙喊道:「陛下饒命!」嬴政揮劍斬下其頭顱,嘆道:「可惜你非我大秦子民,否則必是寡人身邊的好劍客!」

『陸』 荊軻刺秦王改寫700~800字

是歷史造就了英雄,還是英雄造就了歷史?這一直是個難以辯析的關系。或許,是英雄在與歷史共舞吧。——題記戰國時代,硝煙四起。長達幾百年的紛亂,鮮血染紅了大地,屍橫遍野。這是一個殘酷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血與淚的時代;這時一個熱血沸騰的時代;這更是一個造就英雄的時代!名利爭奪下,亂世出英雄。公元前228年,秦破趙,兵壓燕境。一時間,燕國民心惶惶,人人自危…————燕國王宮————遠方天空升起一抹魚肚白,映亮了大地上孤立的一座都城。清晨,晨霧未散,露珠猶在,風吹拂著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燕王宮後花園內,綠草茵茵,鮮花芬芳。如果不是那時不時傳來的嘆息之聲,確實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太子丹立於園中,一身白衣,雙手束後,眉頭緊鎖。眉間寧著些許無奈,些許焦慮,太子丹抬頭仰望天空。他的目光有些渙散,似是在回憶往昔的輝煌,又像是在訴說如今的哀傷。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斑駁的樹影映在太子丹的面上。樹枝輕輕搖曳,讓太子丹的面色也顯得有些陰晴不定。忽而,幾片樹葉掙脫了樹枝,隨風飄落,旋轉著掉在了地上。這樹,在落淚。太陽在天空默默地移著,日升日落,太子丹以不知在這里站了多久,天已漸漸地浸上了墨色。終於,他的手緊緊握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似是做了什麼決定。他靜默了許久,抓頭對身旁的侍衛淡淡道:「傳荊卿來。」說話時,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如同石雕。侍衛應而退下,太子丹又望向天際。他看到,在天邊,一隻離群的飛雁劃過,孤單的消失在了那血色殘陽中,好像被吞噬了一般…「荊軻到~」隨著侍衛的通報,一個大漢走了進來。他的前行如同豹一樣流暢,他有著獅一樣威武的面龐,鷹一樣銳利的眼神,渾身散發著蛇一樣冷酷的氣息。他,是天生的刺客!荊軻沉穩的走到太子丹前,行禮。太子丹忙伸手扶起荊軻,微笑道:「你我兄弟不必這樣,荊卿近日可好啊。」「勞煩太子掛念,一切都好。」荊軻站起身,不亢不卑地答道。太子輕嘆一聲,苦笑著說:「秦軍壓境,我可是寢食難安啊。」停頓了下,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就隱藏在了那捉摸不定的眼底。太子丹又道:「我也想供養你一輩子,可看如今的形勢,燕王亦不久矣……」荊軻低頭不語,只是沉默。一時間,靜寂無聲,只有樹葉嘩嘩作響,花在低聲歌唱,焚滅之歌。良久,荊軻輕松一笑。於是,一個千古流傳的故事就此開始…遠處,夕陽落山,為這蒼涼大地留下了最後一抹光輝,鮮血顏色的光輝。公元前228年,樊於期卒,其首予與荊軻為見秦君之信。同年,荊軻得徐夫人之匕首,其匕削鐵如泥。暴風雨前夕的寧靜,暗流涌動…————易水岸邊————又是一個好天氣,艷陽高照,晴空萬里。這個夏天,血腥也是這般溫暖。燦爛的陽光照在太子和賓客們的白衣上,卻是顯得有些刺眼,要流淚的感覺。忽而,一縷凄涼的築聲,飄飄渺渺,隨風嗚咽而來。似是黑暗中響起了地獄鎮魂曲,在白日里竟也感到心神凄寒。柳絮飛揚,飄過滿布的陽光,隨著築聲一同遠去。接著,一個豪邁而悲壯的聲音響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聲音充斥在天地之間,悠遠如自遠古年間劃破時空而來,久久回盪。這一剎那,天地彷彿失色,時空好像靜止!一曲唱罷,荊軻仰天大笑!這笑聲中透著狂傲,這笑聲中透著灑脫,這笑聲中透著捨生忘死的氣勢!這世上,有種東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義。昔日荊軻跟太子丹出遊,在路上撿起地上瓦片丟著玩,太子看到立刻捧上金塊來替代瓦片。當他們一起騎千里馬出去,荊柯無意中說了一句千里馬肝美,太子立刻殺了千里馬,把馬肝奉上。當荊柯看到彈琴的美女,贊了一句好巧的一雙手,太子立刻把美女的雙手剁下,用玉盤盛來送給荊柯。太子丹待荊軻如此不薄,於是荊軻就用生命回報他!為了義,荊軻明知是死也要去闖。原本,他和朋友一起去成功率會更大的,只可惜太子等不及了,讓身旁這個所謂的「勇士」一同去。荊軻輕嘆一聲,似是預料到了什麼,可立刻又恢復了往日的堅定。他,頭也不回,向前走去。等車,前行,行往那他會流傳千古的地方,也是行往他將會死亡的地方。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男兒生來當殺人,殺人不留情。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公元前227年,荊軻入秦,持千金之資幣物遺嘉蒙,得以覲見親王。————秦王宮內————「傳荊軻~」侍衛傳告,荊軻上殿。荊軻緩緩地走進大殿,那麼平穩,那麼自然。好像不是要來刺殺秦王,只是要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捧著一個盒子,裡面裝的是樊將軍的頭。荊軻看了眼盒子,在心中默默到:「樊將軍,我馬上會下去陪你了,同那暴君一起。」他停下,行禮。誰也沒有看到,行禮低下頭時,荊軻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冷若冰霜!身後,秦武陽捧著地圖跟著,他看著秦王,卻又些發抖,他感到害怕,人類面對死亡時不可抑制的恐懼。他抖動的幅度越來越大,似篩糠一般。秦王微皺額頭,荊軻見狀忙上前一步道:「他是偏遠地區的人,沒見過天子,被您的威嚴震懾到了,希望您能寬宏大量,先讓他完成任務再治罪。」秦王大受一揮,表示不在意,示意荊軻把地圖呈上來。荊軻接圖,上前。他正做出要打開地圖的動作,卻驟然從地圖中抽出了一柄匕首!鋒利的刀刃透著死亡的氣息,閃電般的刺出。這一匕如同開天闢地一般,毀滅一切的氣勢!感受到這股強橫的勁氣,秦王身體猛的一顫,驚恐的神色頃刻間覆蓋了那本顯得欣喜的面孔。瞬間,親王眼睛中的瞳孔彷彿消失,只是本能的後退。「嘶~」的一聲,秦王被荊軻抓住的袖子在兩股力量間被撕裂了,秦王自己卻是起身逃了開。荊軻臉龐一變,腳掌一蹬地,嘴中發出一聲怒喝,向秦王追去。身後響起的尖銳破風聲,讓得秦王的臉色一片駭然,他連忙把劍橫在背後。「叮」的一聲清響,匕首擊在了秦王背後的劍上。秦王不顧一切的把劍往後一掃,竟掃中了荊軻的左腿。荊軻跌倒,臉色森然,將匕首向秦王擲去!這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擊,勝敗在此一舉。「咚」的又是一聲響。這聲音對秦王來說宛若天籟,對荊軻卻彷彿喪鍾。沒刺中,是的,沒刺中。一時間,哀傷成了這天地間的主旋律,花泣無聲。天妒英才!一個剛剛要升起的英雄之星就要隕落。荊軻跌坐在地上,靠著柱子。他已身中數劍,鮮血不斷地從傷口湧出,流到地上,鮮紅的顏色太陽般刺眼。突然,他又是大笑,還是一樣的豪邁,只是透著一種英雄末路的悲壯。他看著已不可能殺死的秦王,痛罵道:「要不是想生擒於你,何至於此!吾死不足惜,只是未能報答太子啊。」言罷,他大笑,笑聲在秦王宮中久久回盪!在笑聲中,他死了。他,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他,是英雄。公元前227年,荊軻刺秦王,未果,亡。

『柒』 評價歷史人物作文800字荊軻刺秦王

「荊軻刺秦王」是一個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故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名句也幾乎是婦孺皆知。但是人們對他的印象卻各不相同,有的人說他是英雄,有的人說他只是「匹夫之勇」。,「荊軻刺秦王」這一篇文章選自《東周列國志》這本書。《東周列國志》的作者是明末初清的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所講述的故事是西周結束至秦統一中國。「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公元前227年強大的秦國即將統一六國,正當秦王的大軍勢如破竹,燕太子丹為了報仇,找到智者田光,向田光請教。田光把荊軻介紹給燕太子丹。而田光為了激發荊軻的鬥志,自刎了。荊軻出了一條計策,由自己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督亢地區地圖,獻寶時趁機殺掉秦王。而樊 於期知道後甘心自刎。接著,荊軻與勇士秦舞陽,便要前往秦國。他們在易水邊告別,荊軻和著悲壯的音樂唱出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句話成了千古名句。他給秦王看燕國都亢的地圖,當看到地圖最後的時候「圖窮匕見」,於是荊軻拿起匕首就向秦王刺去,可惜他沒有成功,最終慘遭毒手,壯烈而死。荊軻雖然死了但是他的英雄形象卻永遠被後人傳頌,他的名字也永留青史。正如文天祥所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荊軻真正做到了這一點。秦國統一天下已經形成定局,小小的燕國根本不是秦的對手,所以只能以刺殺秦王的方式來保存自己。然而荊軻並不是燕國人,他只是一個流亡他國的俠客。所以他去刺殺秦王並不只是為了挽救燕國,而是為了所有的諸侯國和遭受苦難的黎民百姓。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他的俠肝義膽。秦王嬴政既然有統一六國的實力,那麼他也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殺的。所以為了刺殺的成功,荊軻說服了秦王痛恨的將領樊於期,讓他獻出了自己的首級。然後又准備了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的地圖,當然還有一把鋒利無比並且帶有劇毒的匕首藏在地圖中。看來荊軻並不是人們所說的「匹夫之勇」,他是個有勇有謀的英雄。可能是運氣不好,荊軻沒有成功。而且使秦舞陽,樊於期,田光,三位勇士身亡,「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欣賞荊軻。我欣賞他的俠肝義膽,他的不畏強權,他的智勇雙全,他的視死如歸,還有他的英雄精神。

『捌』 編寫一篇題為《荊軻刺秦王新傳》的故事,不少於800字

荊軻刺秦王新傳夜靜靜的……
過慣了流浪生活的荊軻住在秦都咸陽的五星級大賓館中,反而有點不適應,更夫的鑼響了三聲——夜已經很深了,但他毫無睡意.走到窗前,咸陽美景盡收眼底,靡
靡之音不絕於耳,彷彿被這美景陶醉的荊軻長大鼻孔貪婪的吸了幾口氣,原想吸幾口脂粉味的荊軻卻只聞到了一股刺鼻的油漆味(房屋剛裝修過),原來窗子沒打
開.左拉,右拉,上推,下推……窗子紋絲未動,但這難不了大俠荊軻,只見他不急不躁,使出絕世奇招「開天闢地」,窗子嗖的一聲從窗檯飛了下去(據說還砸傷
了剛完成「工作」從裡面出來的咸陽市市長,市長大怒……),窗子飛下去的同時一聲聲警報的怪叫聲也響了起來,緊跟著四五個保安闖了進來,荊軻正想解釋,但
他們已掄棒直向他了,眼看一場廝殺就要興起,但客服經理及時趕到,一場好戲沒演成.那位經理倒也慈悲,聽完解釋後支走了保安,又讓維修工重新安了一面窗
子,並告訴荊軻窗子右方有「大篆」體的使用說明:欲開此窗,請按此鈕.這使半文盲的荊軻很難堪,認識的幾個字也僅限於燕國文字,對這秦國上流社會盛行的大
篆他很感冒,但這也使荊軻暗下決心:若明天能活著回來,一定好好學一門外語.客服經理還是沒走,干什麼呢?探索賠價錢呢!她正啰嗦時,秦武陽噴著酒氣闖了
進來,「大哥,這小姐是誰?長得不錯啊!比我剛才那幾個強多了,秦國真是出美女啊,真不想明天去送死.」秦武陽邊說邊去拉那經理,但那人好像即拿慣了這場
面,身子一閃就想出去,但剛到門口的她就被荊軻結果了性命.緊接著秦武陽也被荊軻踢翻在地,「我讓你不要在閑人面前提明天的事,你記住了嗎?為這我一路殺
了多少無辜的人,你數過嗎?你還笑,小聲點.」說著荊軻又給秦武陽一腳.這次秦武陽不笑了,而是開始哭了(不過是小聲哭),「你打死我吧,你現在打死我總
比明天被亂刀砍死好,你打呀,嗚、嗚……」荊軻一看這傢伙又耍起無賴了,就用催眠大法讓秦武陽沉沉的睡了.待荊軻處理完那具屍體後,夜又重歸寂靜.再次躺
在床上的荊軻還是沒有睡意,他又開始想他的煩心事:好友田光自刎而死,大將軍樊於期也自殺了,你們為了一個對別人時有疑心的太子丹死值得嗎?你們若不尋
死,我能明天去找死嗎!在太子府住的那幾天雖愜意,但也不足以與我幾十年的光陰相抵啊!更何況我才享受了沒幾天,太子丹就催我走,唉!不想了,我荊軻怎麼
能怕死呢,是吧?但我也是人,不可能不怕死啊…不遠處秦武陽睡覺磨牙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路,但轉而使荊軻更加埋怨起太子丹:難道燕國真的沒勇士了,派了這
么一個廢物來當我助手,這小子是能吹,什麼十二歲就殺了一個人,純粹子虛烏有(秦武陽酒後吐真言),一點武藝沒有,就只會拿一把菜刀亂砍人,砍得還大多是
老弱病殘,若真到了咸陽宮,那威嚴的氣勢還不嚇死他(事實證明荊軻的猜測是對的).哐、哐、哐……
外面又傳來打更的聲音,五更天了,「再過一會,中庶子蒙嘉就會派車來接我去秦都咸陽宮了,該讓秦武陽起來了」.荊軻想完就來到了秦武陽的面前,邊推邊輕聲
叫道:「武陽,武陽,秦王來了,快起來殺他.」這一招果然奏效,這幾天一直賴床的秦武陽聞此馬上爬了起來,雙腿一軟就跪在地上求饒:「大王饒命,大王饒
命,俺不是來殺你的,俺不是來殺你的……」剛才還挺溫柔的荊軻看到這又踢了秦武陽一腳,秦武陽立馬清醒過來,嘟囔道:「大哥,你有踢我,你明知我怕秦王,
還拿秦王來嚇我,我能不害怕嗎?」荊軻壓了壓火說:「行了,趕緊收拾一下,你啊可能這幾天你整得自己還像人嗎,我就不知道賓館門衛阿恩讓你這衣冠不整的人
進來.」荊軻說話間正在梳洗得秦武陽出來搭話:「大哥,這你就孤陋寡聞了,這賓館啥服務都有,我是足不出戶盡享天下福,」「行了,別羅嗦了,快點,對了,
千萬別忘了走時拿上地圖和那個盛樊將軍的頭顱的盒子.」荊軻打斷秦武陽的話,說.然後他自己也去換衣服了,死也要死得有型.天將明,蒙嘉派來接荊軻、秦武
陽入宮的車子來到了賓館門前.隨後,氣宇軒昂的荊軻和看起來氣度不凡的秦武陽走進了等待他們的車子.在車上,秦武陽發現自己因為太緊張而少穿了一隻襪子,
但他沒敢說,怕荊軻再踢他(這次可能會殺了他).快馬加鞭,不一會荊軻和秦武陽就來到了咸陽宮.在這里,他們演繹了歷史上一段自不量力者和吹牛皮者自尋死
路的英雄故事:秦武陽手捧地圖,見秦王則色變振恐,幸虧沉穩的荊軻替他解圍,但待圖窮匕首現時,秦武陽便因恐懼過度而死,咸陽宮中荊軻只好一人奮殺秦王,
但天不滅秦,荊軻反被亂刀砍死.註:本故事純屬虛構,絕無詆毀豪俠荊軻之意!

『玖』 以第一人稱荊軻寫一篇刺殺秦王的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荊軻(作文)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已經在中華文明中流傳了幾千年,經過了無數代人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和代表的精神影響著華夏兒女。

荊軻刺秦憑的是一種超人的膽識,正是這種膽識令我們對這個故事、也是史實記憶猶新。

荊軻所處的時期多國戰亂,正是弱肉強食的時代。燕國太子因恐懼而欲使人刺殺秦王,荊軻便挺身而出,義無反顧。

毫無疑問,荊軻的行為是愛國的體現。每個人都能說自己愛國,每個人也都會愛國,但能夠愛國並在危難之時為之挺身而出的人卻並不多,荊軻便是這之一。荊軻正是為了國家的獨立存在而奉獻,即使獻上生命也心甘情願,這正是我們所宣揚的精神。

然而僅僅有愛國是不夠的,魯莽的行事會造成出乎意料的後果。荊軻具有自己的謀略,正所謂有勇有謀者方能成大事,荊軻為了得到刺殺機會,用盡辦法,使自己順利的見到秦王。

殿堂之上,荊軻以其處亂不驚遮掩了秦武陽的膽怯,為自己又添了一分豪氣,使自己的勇氣為後世欽佩。

然而,即使是所有人承認的勇氣下,也有不能掩蓋的缺陷。

荊軻有他的愛國,有他的奉獻,有他的謀劃和處亂不驚。但他的愛國和奉獻卻又體現了他的考慮不足。

在當時的形勢下,刺殺是很難實現的,雖抱必死決心,效果卻不明顯。而即使得到盟約,信用卻也早已成為春秋的隨葬品了。准確說,不論是荊軻還是太子丹都忽略了社會形勢。這直接導致她的犧牲無用,奉獻白搭。

他們的謀劃本身並沒有問題,每一步都經過了細致的思考,可見的確下了功夫。但荊軻未免有些眼高手低了。再厚實的磚牆也會透風,再精密的步驟也總有疏漏,荊軻對自己的計劃過於自信,他自負的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卻沒有顧及「計劃沒有變化快」;而他也只以自己的行動為中心,沒有考慮對方可能有的種種反應。

從當時的狀況來看行刺是解決問題的最直接方式,但荊軻也只是政治斗爭中一步差棋而已。行刺成功便罷,不成,反給國家更快的引來了危機。

從當今世界的角度看,最基本的,該行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本身不妥;且他的想法過於簡單,僅是想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國家間的矛盾問題。

但不論從何來講,荊軻刺秦王都象徵著愛國與奉獻、機智與勇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