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結合神話故事談談精神

結合神話故事談談精神

發布時間: 2021-02-15 01:23:37

Ⅰ 這篇神話故事表現了共工怎樣的精神

誇父與公共的特點:
(1) 勇敢,堅強,敢於挑戰權威
(2) 有犧牲精神,願意犧專牲自己改造山河
(3)他們屬都是傳說中華夏民族的英雄
民族精神: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今天意義:
表現人有遠大志向或巨大氣魄,意志堅強

Ⅱ 的神話故事反映了古人的一種什麼精神

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內神(鬼)化的容英雄傳說。
其產生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種精神寄託、人類的嚮往和宗教的實化展現,對後世的文學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Ⅲ 結合中國例證談上古神話所體現的民族精神

首先人們講述神話是為了保持社會習俗以及社會制度所具有的意義和合理性。
第二由於生產力低下尤其是面臨著自然界令人畏懼的種種現象每個人都必須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
第三先民們在神秘而莫測的日常勞動和生活中積聚了相當多而強烈的情緒體驗神話故事可以使難以理解的現實呈現出種種戲劇性的解釋使人們在對世界的把握中宣洩了種種令人不安的情緒。
神話又是反映古代人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並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由於古代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矛盾、變化於是藉助幻想把自然力擬人化。神話往往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神話是遠古歷史的迴音它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它童年時代的瑰麗的幻想、頑強的抗爭以及步履蹣跚的足印。同樣它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徵。
從分類上看:
1、 創世神話盤古開天是一則典型的卵生神話認為宇宙是從一個卵中誕生出來的這種看法在世界各地的原始初民中普遍存在。卵生是一種普遍的生命現象先民們由此設想宇宙也是破殼而生的。宇宙卵生神話對中國的陰陽太極觀念有極重要的影響。同時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過程也反映了先民對人類自身力量的堅定信念。盤古不僅分開了天和地同時也是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締造者。另一則神話說他死後呼吸變為風雲聲音變為雷霆兩眼變為日月肢體變為山嶽血液變為江河發髭變為星辰皮毛變為草木……。這種「垂死化身」的宇宙觀暗喻了人和自然的相互對應關系。中國古代關於宇宙萬物的神話還有多種表達形態如帝舜的妻子羲和生育了十個太陽帝俊的妻子常羲生育了十二個月亮等。《山海經》中所記錄的燭龍之神他的生理行為就直接引發了晝夜、四季等自然現象。這些都表明了先民對宇宙等自然現象積極探索的精神。
2、 始祖神話女媧補天意蘊豐富它不但虛構了人類的產生同時也試圖闡釋人類為什麼會有社會地位的差別。有關女媧的神話主要應是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女媧補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績既反映了人們對女性延續種族作用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女性社會地位的認可。以上神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有著奇異神通而又辛勤勞作的婦女形象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滿了對人類的慈愛之情。除了人類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話。商民族始祖契是簡狄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祖後稷的誕生和經歷更具傳奇色彩。後稷神話記錄在《詩經·大雅·生民》中姜嫄因踩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順利的產下稷姜嫄覺得不祥便把他丟棄在窄巷、樹林、寒冰等處但稷分別得到牛羊、樵夫、鳥的奇跡般的救助成活下來並迅速表現出種植農作物的天賦最終成為周人的始祖。這類神話幾乎各部族皆有而且不少在情節或結構上有相似之處。它們反映了部族成員對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現出民族自豪感。
3、 洪水神話以洪水為主題或背景的神話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學術界對洪水神話的成因也提出了種種解釋。曾經有過的洪水災害是如此的慘烈在人類心靈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成為一種集體表象伴隨著神話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對自然災害保持戒懼的態度。大禹治水的最後彌漫天下、禍害人間的洪水終於被大禹制服了而一個不辭辛勞、為民除害而又充滿智慧的英雄形象在中國文化史上樹立起來。洪水神話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爭中所積累的經驗和表現出的智慧。
4、 民族精神神話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神話是遠古歷史的迴音它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它童年時代的瑰麗的幻想、頑強的抗爭以及步履蹣跚的足印。同樣它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徵。
首先中國古代神話體現了深重的憂患意識。中華民族發源於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廣闊地域。而在3000年前黃河流域除了不斷出現洪水和旱災以外還分布著很多密林、灌木叢和沼澤地其中繁衍著各種毒蛇猛獸從《山海經》中那些能帶來災異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獸或半禽半獸的描述中我們能看到先民對生存環境的警懼之情。為了順利地生存和發展我們的先民們在滿懷希望中必須切實地體驗現實的艱難並作不懈的努力。比如在女媧、羿和禹的神話中無不以相當的份量描繪了人類的惡劣處境神性主人公們都能正視現實的災難並通過鍥而不舍的辛勤勞作和斗爭戰勝自然災難。神話特別強調諸神不辭辛勞的現實精神反映了先民對現實的苦難有著深刻的體驗。這與奧林匹斯諸神的享樂精神形成鮮明的對比。
其次中國古代神話具有明確的厚生愛民意識。對百姓民眾生命的愛護和尊重是中國文化的一貫精神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辭下》就反映了這種思想這與以希臘神話為代表的西方神話有顯著的不同。中國古代神話在展示人類惡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時還為人類塑造了一些保護神如前所說之女媧、後羿等。
此外還有一些神話形象如龍、鳳等「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南山經》它們的出現給人帶來了祥瑞和安慰。重生意識還包括對個體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延續的渴望。《太平御覽》卷七九引《管子》曰「黃帝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腸胃之病。」再如南方之神炎帝《淮南子·修務訓》記他采葯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黃帝、炎帝對人類的生命可謂關懷備至甚至不惜以身試毒。此外《山海經》中「不死之國」、「不死 嫦娥奔月 民」、「不死之葯」的傳說也說明了中國神話對人類生命珍視。古代神話還表現了自然和人之間的親和關系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厚生意識。如主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職掌日月的出入「以為晦明」郭璞注《山海經·大荒南經》引《歸藏·啟筮》語調和陰陽風雨還要「敬授人時」《尚書·堯典》以利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再如春神句芒的到來「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禮記·月令》給人類帶來了美好的希望。這些都體現了人們對和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在本質上是對保護和發展生命的希冀。 再次中國古代神話體現了先民們的反抗精神。生存環境的艱苦激發了先民不屈的奮斗精神這種奮斗精神本身就意味著對於命運的抗爭由此而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話英雄。前者如精衛以頑強的生命力面對著難以征服的自然作頑強的拼搏。後者如《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所載的刑天 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即使斷首以死也要對著天帝大舞干戚這種頑強的抗爭精神是何等的壯烈他所象徵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悲劇性格成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長河中的巨浪。

Ⅳ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並說說有哪些啟示

「誇父逐日」是中國古老的神話。它體現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內

身材高大的誇父,立下宏願,容決心去追趕太陽,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誇父耳朵上掛兩條黃蛇,手裡也握著兩條黃蛇,隨身還攜帶著一根手杖。一天,太陽升起了,他邁開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傳說禺谷是太陽休息的地方。在太陽落到這里洗浴後,就在巨大無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來。這時只見一團巨大紅亮的火球就在眼前,誇父已進入太陽的光輪,完全處在光明的包圍中。當他正在慶幸自己的勝利時,他感到極度口渴。於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黃河、渭水裡的水,幾下就把兩條河裡的水喝乾了,可還是口喝難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澤的水,大澤是一片縱橫千里的水域。可是誇父還沒有達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樣倒了下來。手杖丟落的地方,出現了一片枝葉繁茂、鮮果累累的桃林。

傳說河南、陝西兩省交界處的靈寶縣東南,有一座誇父山,是誇父留在人間的遺跡,山的北面,有一座好幾百里的寬的桃樹林。還傳說湖南也有一座誇父山,上面還有誇父架鍋的三塊巨石。

Ⅳ 古代神話精衛填海的故事,表現了精衛怎樣的精神

精衛填海神話中表現出了人類最本質最永恆的東西:對生存的恐慌,以及在這之上表現出來的人類的永恆的獨有的精神氣質。這些原型主題表現的都是先民緣於最基本的生存而產生的文化意識。

這里的生存僅僅是一種對於生命的珍惜。緣於這種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後世這種危機意識逐漸推延到更深更廣的程度。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5)結合神話故事談談精神擴展閱讀:

附會後說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

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它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後世紀念

人們同情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古代神話《精衛填海》中說,炎帝的小女兒女娃游東海溺死後,為了報仇,便化做精衛鳥,「常銜西山之山石,以堙於東海」,這里所說的「西山」即指發鳩山。

Ⅵ 說出有關遠古人類的神話傳說故事,並說說這些神話傳說體現了遠古人類的什麼精神

感中國遠古神話故事
神話是人文對歷史突發、空前的客觀事態和創造性的人文事件超理性極度推崇的描述紀錄。

它產生於人類文明萌芽和起步時期,處在人文認知觀所已知確定的理性和感性不足以解釋認知當時突發的自然和人文真實現象的階段。

神話的特徵兼備以下特點:

1、 深刻的時代歷史寓意性和濃郁的浪漫想像。

2、 人文對其時代歷史功績的極至推崇和展現。

3、 時代歷史尖銳內部矛盾的體現和記錄。

4、 其傳播和延續具備穿越和超越後序各歷史時期種族和人文的能力。

閱讀神話故事必須觀形會意、以意對形、形意兼備的體會其記錄和表現出的歷史內涵和崇尚。避免以形對形、以形解意陷入虛幻神論、宗教的不必要困擾和迷惑。

中國遠古神話的戰爭故事,如黃帝、炎帝之爭,蚩尤伐黃帝等等。揭示出了當時空前發展和尖銳深刻的社會背景。

在遂木氏偉大的帶有革命性和普及性的發明。即鑽木取火出現的時候,先後在各氏族村落偉大的帶有紀元性、封閉性的發明創造早已不斷涌現。如伏羲氏的結網捕魚、神農氏的鞭百畜(草×)、軒轅氏的種桑養蠶等等。

這些發明創造起因於其相應密不可分的氏族村落生活和生產經營方式。

社會生產力質的提升和飛躍,造成各氏族村落生活水平的相對豐富和人口的劇增。同時也帶來了勞動力的相對過剩和各氏族村落之間發展的不均衡。

為提高本氏族村落的生活水平、緩解剩餘勞動力、加之普及性的火的相對便利使用,各氏族村落展開對生存空間如土地、水源、林木等等人類生活必需的自然資源的劇烈擴展和競爭。

對土地等自然資源的控制權、使用權、所有權的爭奪始終是人類社會人群間相互爭奪的焦點與核心,是發生殺伐紛爭的根本根源。

土地等自然資源是人類群體繁榮昌盛的必備根本條件,是人類群體繁衍生存的基本保障。那種以滅絕其它不同種族來徹底奪取其土地資源的社會性行為,是人類社會的極至罪惡。生存空間的拓展應遵循相互均利同化原則。

各氏族村落對生存空間的瘋狂擴展和競爭,必將導致各氏族村落相互之間仇恨紛爭的不可調和。《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正是這一矛盾紛爭的集中體現。

其終將出現以生活和生產經營方式相同的氏族村落相互間政治(選舉共同的首領)、經濟(生活資料的互補)、文化(通婚聯姻)、軍事(強壯勞力的組織結合)的結盟與合並。

從單一性的氏族村落發展融合成單元化的部落部族。這一時期就是性氏產生的時代,也是階級出現的年代。

部落部族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的一次片面性、導向性的團結與融合。也是爆發大規模征伐的條件和起因。生活和生產經營方式相互對立的部族之間矛盾的根本性對立和不可調和,造成起相互關系的徹底決裂。

當時具有代表性的部族體系主要有:

部 族

名 稱
生 活

區 域
勞 動

模 式
生活和生產

方式簡稱
生 產

要 素
生產力

性 質
出現歷史次 序

伏 羲部 落
江、 海

沿 岸
捕 魚

制 鹽
漁 牧
漁 網、

木 船


傳 統


炎 帝部 族
山 林
獵 樵

栽 植
栽 耕
家 畜、

果 樹


傳 統


黃 帝部 族
平 原
播 種

紡 織
播 耕
家禽、桑蠶、農種
新興

革 命


從上面生活生產區域和勞作模式可以看出對土地的擴充主要集中表現在以黃帝為象徵、軒轅氏為代表的新興播耕部族體系。對土地的反擴充主要集中表現在以炎帝為象徵、神農氏為代表的傳統栽耕部族體系。

矛盾必然對立激化在這兩大代表性部族體系之間。導致爆發中華民族在後史前時期場景全面、規模空前、異常慘烈的戰爭。

從炎帝、黃帝之爭,到蚩尤伐黃帝可以看出戰爭期是長期、連續和持續的。

爭伐的實質是傳統的栽耕農業同新型的播耕農業的土地所有權、政治主控權和經濟主導權的抉擇,是新、舊生產經營方式的角逐。

中華的內陸地理構造和歷史文明進程的必然,註定了播耕農業僅成為民族具有歷史主控、主導的生產模式。栽耕、漁牧等其它勞作模式成為民族必不可少、積極有效的生產組成部分。

從《誇父逐日》、《刑天舞干戚》、《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揚溢出的激昂不屈的革命精神內涵,反映印證了在爭伐後兩大部族體系的對立、排斥和不和諧,和兩部族人群間深刻的因土地等自然資源的得失,以及歷史悲慘情節而折射出的敵視與仇恨。

但是客觀上,由於長期生產實踐的因素,發明創造的先進應用技術分別封閉掌控在對立的部族中。如栽耕部族的畜牛技術,播耕部族的紡織技術等等。這同人們之間渴望通過生產技術的相互融會、提高社會生產力、改善生活質量的迫切願望是背道而馳的,對立的部族仇恨現實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是極不適應的。

《牛郎織女》美麗、凄婉、不朽的神話傳說正體現了這點。同時也見證了具有自然與人文相統一的,平等、平和、美滿幸福的,以男女夫妻生活關系、男耕女織勞動方式的傳統家庭婚姻模式的出現,這同時也是姓名出現的時期。

自然辯證法和社會歷史進程的必然選擇。註定了在經歷一個相對漫長、艱難抉擇、反復交替的歷史過程後。如《後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正體現了這一時期的時代氛圍。

其終將迎來了和平、同化的部族融匯,即:國家形式的出現。中華民族步入了偉大輝煌的,從單元化的部族部落走向多元化的民族國家,從封閉對抗到開放融匯,從仇恨割據到和諧統一的大團結大融合,至此中華民族由此誕生。並確認了以炎、黃為中華民族的血緣始祖。同時亦奠定了中華文明在以後相當長的世界文明史中的強勢地位。

Ⅶ 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精神

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艱苦,勤奮不止,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希望我可以幫幫你,o(∩_∩)o哈哈~~~~~~~

Ⅷ 舉出兩個反映人類探索精神的神話故事

誇父逐日:追求光明.表現的不僅是表面上的與日逐走,還有很強烈的象徵意義,表達了古專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屬嚮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本篇神話弘揚了一種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
精衛填海:表現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和持之以恆、艱苦奮斗的精神.比喻堅持不懈的人

Ⅸ 結合具體神話作品談談你對神話的藝術特徵的理解

神話的基本特徵:
一.神話都是想像或幻想的;
二.神話是遠古人類對內所觀察或經歷的自然界或社容會現象的解釋和說明,只是它經過了「幻想」的加工,成為了想像中的「神化」了現實生活;
三.神話反映著遠古人類解釋自然(或社會)並征服自然(或社會)的願望;
四.神話只能產生在史前的遠古時代,它是人類還沒有能力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作出符合實際的解釋時代的產物。

簡述我國古代神話神話與傳說的區別:
一.神話的產生要比傳說早;
二.神話是傳說的故事原型,傳說是神話的社會歷史化;
三.神話具有明顯的非理性的神異色彩,而傳說則內含著人間的行為原則。

試論我國古代神話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
一.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示了方向。神話所開創的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了我國文學發展的主流。神話富於情感、富於形象、富於想像的特徵,也極大地影響著後世文學的發展。
二.豐富多彩的神話作品,成為後世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詞、莊子散文、李白詩歌等;明清小說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

Ⅹ 結合《山海經》故事談談中國古代神話所蘊含的民族精神

《山海經》是知識的山,是知識的海,並以它廣博、豐富的內容和奇特、
高超專的想屬象力為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稱道、所嘆服,因而它不僅是廣大社會科
學和自然科學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對象,而且也是廣大讀者朋友獲得許多古代
文化、歷史、民俗等知識的寶庫。此書所記的山、水、國、民族、動物、植
物、礦物、葯物等,除大部分是殊異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見的。然而,
無論其是殊異的還是常見的,都是上古歷史、地理、風俗的一個側面。所以,
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風物、奇獸怪鳥、神仙魔鬼、金玉珍寶、自然礦物、神話故事,不可不讀《山海經》。而且,《山海經》也為人們了解自
然知識和古代某些充滿巫神祈禱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尤其是《山
海經》中所保存的為人們所熟知的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鯀治
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傳說,不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
盾,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積極鼓舞;而那些如太陽每天的東升西落、月亮每
月的圓缺盈虧、一年四季的寒暑變化等有關自然界的記述,不僅僅是上古人
要為解釋自然現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探索的勇氣。諸如此類,真可
謂有永久的魅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