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溫暖故事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⑵ 愛心教育故事作文600
讓世界充滿愛
作者:佚名
俗話說得,好人生都有夕陽紅。誰沒有老的時候,重要的是要在你老之前先善待你未來的樣子。所以,我決定去我們泉州的一家養老院敬一次老。
爸爸媽媽聽了這個意見,舉雙手贊同,於是,我叫上了幾個好朋友一起去養老院照顧一下老人。到了養老院門口,發現所謂的養老院就是一座七八層的樓;樓里有一間最大的房間是活動大廳。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所有老人都在裡面。說明了來歷後,這群可愛的老人一個個把椅子搬來,就像一年級學生第一次聽講座一樣,排得亂亂的,但沒關系,我們的敬老活動正式開始啦。
首先,我表演了,我最拿手的朗誦,聲情並茂的誦讀,博得了老人們的一片掌聲。接下來,一個老奶奶跑了上來,說要拉段二胡給我們聽。我們興奮極了,坐在位置上聽老奶奶拉二胡。
那二胡聲彷彿讓我們回到了古代,躺在床上,喝著美酒,見著侍女跳優雅的古典舞。不知不覺中,二胡表演就已經結束了,但我們還沉寖在美景之中。
過了一會兒,我們都清醒了,現在正好又到了老人們天天都要乾的事,跳廣場舞。老人們分散成三行,每行人數恰好一樣。老人們跳起了他們最拿手的最炫民族風。音樂響起,老人們一會兒扭腰,一會兒轉圈。其靈敏度一點也不亞於年輕人。跳完了舞,我們就和老人完游戲。玩蘿卜蹲的時候,只有有一位老人出局了,別的老人就大叫『啊,你出局了,活一群小朋友。
最後,我們要走了。在我們送給他們禮物時,一位老人激動的握著我的手說『娃兒,今天謝謝你們了。你回去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祖國的夢可都在你們這代人身上啦。
⑶ 關於溫暖的小故事
三個溫暖的小故事 一 栗色的小兔子想要去睡覺了,它緊緊地抓住栗色的大兔子的長耳朵,它要栗色的大兔子好好地聽. 它說:"猜猜我有多愛你?" "噢,我大概猜不出來."栗色的大兔子說. "有這么多."它伸開雙臂,拚命往兩邊張. 栗色的大兔子手臂更長,它說:"可是,我愛你有這么多." 恩,是很多,栗色的小兔子想."我愛你,有我夠的到的那麼高."栗色的小兔子舉起胳膊說. "我愛你,也有我夠的到的那麼高."大兔子也舉起胳膊說. 這太高了,栗色的小兔子想,我真希望我也有那樣的胳膊. 然後,栗色的小兔子又有了一個主意,它朝下倒立,把腳往樹幹上伸.它說:"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能夠到的地方." "我愛你,一直到你的腳趾能夠到的地方."栗色的大兔子說.它把栗色的小兔子高高地拋到了它的頭頂上. "我愛你,有我跳得那麼高."栗色的小兔子哈哈大笑,它跳上又跳下. "可是我愛你,也有我跳得那麼高".栗色的大兔子微微地笑著,它跳的那麼高,耳朵都碰到樹枝上面了. 跳的太高了,栗色的小兔子想,我真希望我也能跳的那樣高. 栗色的小兔子大叫:"我愛你,從這條小路一直伸到河那邊!" "我愛你,過了那條河,再翻過那座山."栗色的大兔子說. 這實在太遠了,栗色的小兔子想.它太困了,實在想不出什麼來了.於是,它抬頭朝高高的灌木叢上望去,一直望到一大片黑夜.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天空更遠了. "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麼遠."它說.然後閉上了眼睛. "噢,這真遠."栗色的大兔子說,"這非常遠,非常遠." 栗色的大兔子把栗色的小兔子輕輕地放到了樹葉鋪成的床上,低下頭來,親親它,祝它晚安.然後,它躺在小兔子的身邊,小聲的微笑著說:"我愛你,到月亮那麼遠,再-------繞回來." 二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 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這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三 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 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台北,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 嘉義到台北這堋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 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聽到老公這堋說,我相當感動,有這堋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 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 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麼想,怎麼轉。 我們不會在三分鍾內成功,但也許只要花一分鍾,生命從此不同。你看完這篇短文後,可以馬上起身去擦桌子,或洗碗;可以把報紙放一 邊,閉起眼睛沉思一會;也可以把這篇短文,轉寄給很多朋友。當然,我最希望你選擇最後這一項,誰知道,你可能會改變很多人的一生。
⑷ 作文《教育,應具溫情》古今中外的例子
愛是教育的基石.愛是開啟教育成功之門的鑰匙,愛是教師的本,愛是教育的魂,教育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叫我們做的更好,z責任教我們學會用愛開始工作.
幼兒教育的工作是平凡和瑣碎,不會有轟轟烈烈的成就,沒有顯赫的業績.23年過去了我依然深愛著幼教事業,我會把我的愛無聲的撒在點點滴滴的工作中,
1,我熱愛每一位幼兒,關心每一位幼兒,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幼兒
不論幼兒的父母是經理還是工人,不論幼兒的的能力強還是能力差,不論幼兒的丑與俊,不論幼兒家長支持工作還是百般挑剔,我將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幼兒.公平公正對待幼兒保證幼兒心理健康的成長.
2,為一幼兒營造一種充滿關愛,溫馨,平等,尊重與支持的氛圍
(1)與家長的關系,發揮教師的專業優勢,幫助家長了解幼兒教育,幫助家長建立良好教養方式,尊重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時地與家長溝通幼兒在幼兒園的具體情況,與家長建立平等,信任,合作的關系,
(2)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保持和諧,平等,安全的心理氛圍.為幼兒起表率作用.保持一致的教育.使教育更適宜,更有效.
(3)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以親切的身體動作或表情讓幼兒感受到關愛,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輕輕的撫摸一下他們的頭,熱情及時的滿足他們的需要.尊重幼兒的能力,請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細心的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必要時給予及時有效的幫助,當幼兒進步時給有鼓勵和肯定,增強他們的信心,使幼兒產生做新的嘗試的願望.尊重幼兒對某些物品的特別喜好,在安全的條件下允許他們帶心愛的東西.使幼兒有安全感,逐步使幼兒表現的自信和主動.愉快來園,健康成長.
3,尊重每一位幼兒的個體差異,了解每一位幼兒的不同的發展水平,善於發現每一位幼兒的發展優勢和發展潛能.
對要求照顧和需要照顧的小朋友採取以下方法
(1)對能力差的幼兒採取及時有效的幫助.
(2)個別教育,單獨對能力差的幼兒給予方法的講解和指導.用耐心教會幼兒,
(3)反復練習,幫助幼兒反復練習
(4)表揚,使幼兒建立自信.從經常說我不會到經常是說我會,我來,我行,我棒.
教師的愛是一種理智的愛.教師的愛包含母愛且勝於母愛,在於這種愛是嚴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結合,在於它突破了母親的那種一味的溺愛.教師的愛是無私的,23年來形成的習慣: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何種情況下,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放心吧家長,愛孩子已經成為了自然,愛孩子已成為了習慣,無須有什麼承諾,大諾是無聲的,愛就在點點滴滴的工作中.
2;
我記得這樣一段話: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意義.
對於教師而言,首先就得有責任感.離開了責任感的愛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空中樓閣一座!正是這樣高度的責任感使教師擁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和無比熱愛.責任心能讓愛變奇跡,能讓小小的教師工作變得非常偉大.把責任植根於教育,能讓平凡大放異彩.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總是不能堅持把一件事從頭至尾地做完?為什麼有些孩子過於任性自我?為什麼有些孩子缺少克服困難的毅力?為什麼有些孩子對別人漠不關心?……究其原因,是孩子缺少責任感.父母應當要求孩子勇於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只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就要讓他去勇敢地面對,不能讓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而今,教師諦聽著自己踩踏的足音,搖搖晃晃地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十一年,她被周圍的人感動著:她喜歡走在路上,聽學生們遠遠地面帶微笑向她問好;她喜歡登上講台,看台下幾十雙期待和信任的目光;她喜歡拿起粉筆,為年輕的航船導航,為我們開啟智慧之門,幫我們點燃理想之燈……而我們也在影響著她的靈魂,豐富著她的生活,美麗著她的人生……也讓她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個教師,責任感多麼重要.只有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奏出快樂的音符.回顧教師自己十多年的教學歷程,她能始終保持著不斷進取的高昂鬥志與蓬勃向上的工作激情,正是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源於 「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信念.只有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閃出成就之光.教師能否做到有責任心,是決定教師是否有工作成效,能否更好地教書育人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其個人能否有所成就的關鍵.只有擁有了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對自身的素質水平有一個理性認識,才會不斷完善自身,實現個人的騰飛,在平凡的崗位上有所作為.擁有高度的責任感,能以情動人,事半而功倍,傾之以情,才會回饋以愛,收獲成功.
真因為她們有責任教育,所以我們要尊重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學生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這個職業更需要高度的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每一個教師都愛崗敬業,傾注所有的愛心、耐心、細心、誠心、責任心,教育好我們,使之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責任成就明天的人生,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快樂工作、樹立積極負責的心態,發揚團結拼搏的精神,共同努力,積極主動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一同把
⑸ 溫馨教室里的 感人故事
11月26日上午,建襄小學舉行「溫馨教室里的幸福生活」——師生、家長演講會活動。全國優秀班主任周士良老師、區教育局小教科有關領導以及市二初級中學的班主任、建襄小學家委會代表、建襄小學全體師生共聚一堂,共同研討建溫馨教室,創和諧校園。
此次活動旨在總結提煉學校創建溫馨教室的方式方法,進一步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營造有利於師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環境,讓教室充滿生命的活力,促進和諧校園的構建和師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演講會在建襄師生的集體舞中拉開了序幕。悠揚的樂曲聲中,和藹可親的老師牽著學生的手,歡快地跳著集體舞,師生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在溫馨的氛圍中,四位老師向大家分享了她們在創建溫馨教室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經驗。五年級班主任盧海蓉老師在演講中介紹了運用「成長快樂」班級博客信息交流平台,成為同學、師生之間互相溝通、資源共享的一個渠道,創建與學生、家長和諧溫馨關系。四年級張歆老師在轉變一個性格暴躁、脾氣倔強的特殊生時,用「悄悄話」這一溫馨的平台,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恨,在心與心的交流和碰撞中增進理解,讓特殊生重新融入了班級的大家庭中。四年級梁越老師談到,「溫馨=溫暖+愛心。我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創建溫馨的教室,真正體現了學校是學生「學習的樂園,求知的學園,成長的家園」。二年級戎蔓莉老師運用現代化的管理,以男子的角度去培養男孩,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與自由空間,鼓勵男孩的成長。
隨後是二位學生用真摯的演講表達了師生間的感人故事。當老師手捧學生獻上的鮮花和親手繪制的作品時,熱淚盈眶,全場掌聲陣陣,大家都被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的場面深深打動。
溫馨教室的創建,不僅和諧了「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更加強了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建襄家委會代表張柳女士深情地敘述了建襄師生們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共同構築著溫馨教室,共同創設著和諧校園的動人故事。
活動結束後,周士良老師作了精彩的點評,他對此次演講會的效果予以了很高的肯定,並指出「溫馨教室」的創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常抓不懈的活動,它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為學生構建溫馨教室,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溫馨教室的研究工作還在摸索實踐階段,建襄小學將一如既往地以創建活動為學習和實踐的載體,不斷地去尋求、發現、創造生活中的真、善、美,積極為學生們營造誠信、友愛、積極、健康、充滿活力的生活學習環境,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⑹ 關於教育的小故事
一個廣為流傳的關於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侯的故事就是激勵教育的典型例子。
華盛頓小時侯用斧頭砍掉了庭院中的蘋果樹,他的父親看到後很生氣。華盛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主動認錯,父親不但沒有責備,反而贊許他的誠實。父親的這種贊許對華盛頓來說是一種鼓勵,他的誠實習慣因而逐漸養成。
http://mwj3x-djj.xdxxblog.com/cmd.shtml?do=blogs&id=1722&uid=116
聽聽張藝謀小時候的故事
1999年的春夏之交,我找到了張藝謀媽媽家。張媽媽沏好了茶,遞給我一張名片。名片正面印著: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編輯部張孝友教授。背面則是: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教授、中華醫學會皮膚科西安分會委員。下面是訪問張媽媽的錄音整理。
我1950年生了藝謀。他的生日是4月11日。藝謀出生的時間是早上7點鍾。藝謀他爸叫了一個日本人的太太接的生。
藝謀的名字是我父親給起的。我爸想了又想,拿一張紅紙條,寫了三個字:張詒謀。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詒者勛也。我父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成就。因為這名字,藝謀上學後還出現了一些有意思的事。由於「詒」字不好寫,有人把他的名字寫成張治謀,有人寫成張冶謀,還有同學跟他開玩笑,叫他張陰謀,他一氣之下就自己把名字改了,叫了現在的「藝謀」。
生了藝謀,我在家照顧了他一年。一年以後我考取了醫科大學。他爸工資很低。我一上大學,還要用他的錢,家裡頭錢就比較緊張,境況也越來越不好。
藝謀小時候很可憐,穿的是補丁衣服和我婆婆給他做的布底鞋,我都不記得我給過他零花錢,能吃上飯就行了。
藝謀6歲上的幼兒園,每天我送他去,有時候他不想去,我就背上他,哄著他。他自己現在都能記得。
後來家境越來越不行。他爸爸的工資不高,才六十幾塊。我畢業以後拿的工資也才五十九塊五,拿了好多年。1954年我生了老二,1957年我又生了老三。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藝謀姑姑的女兒,比他大一兩歲。在小學階段,藝謀受這個表姐的影響比較大。他表姐很愛畫畫,藝謀就跟著學。表姐畫美女,藝謀畫武士,另外他還刻畫,刻了好多武士,各式各樣的。「文革」期間,藝謀已經學彩色畫了,拿毛筆來畫,畫梅花,畫人頭像。這小傢伙在我們這兒還很有名,「文革」開始以後,藝謀畫了十幅毛主席在各個不同時期的人頭像,是很大的十幅畫,擺在院子里,他還畫了一幅貼到門上。
在小學四年級以前,藝謀一是愛畫畫兒,另一個是愛看小說,整天抱著看。他小時候營養差,身體不太好,有一次他在班上昏倒了。我把他弄到我們醫院檢查才發現他貧血。他住在兒科的病房,我一有時間就去看他,每次去就看見他在抱著很厚的一本書看。一次查房,我也跟著去了,兒科的何教授發了脾氣,說:「張大夫你怎麼搞的,這么小個娃,你讓他看那麼厚的書,多費腦子呀!」我馬上把書給沒收了。
藝謀最喜歡看的是民間故事和名著。什麼《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藝謀在小學、中學階段就已經把這些書看完了。後來我聽他表姐說:「謀謀小時候和人家巷子里頭的小孩兒玩兒,他從不跟誰打鬧,人家就叫他講故事。好多小孩兒都圍上來,都聽得入神了!」
藝謀能靜心聽課,是個很專心的人,像他爸。他愛學習像我,所以,盡管他放學後老看小說,學習成績還是很好。他每學期都有個三好學生證拿回來,我沒給他保留,也從來沒有貼在牆上,因為我感覺他就應該這樣。你可能覺得我對孩子教育得不夠,但藝謀到現在也不自負,我從來都沒有培養他高人一等的感覺。
藝謀他爸是個悶脾氣,藝謀自己也是,他偶爾回趟家,就跟他爸兩人都在那兒坐著,你拿報紙看我也拿報紙看,各看各的,誰也不吭聲。有時我都睡了,他還在那兒看,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好像跟我們沒有什麼話可說似的。我意識到,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家不過是他歇息的地方。但我還是跟他說,藝謀,他是你父親嘛,你回來應該問問他的情況,問他身體是不是好,家裡有沒有什麼困難,他又不需要你幫他做什麼,但你要讓他知道你在關心他。人年紀大了,是需要子女來溫暖的。
聽了這些話,藝謀彷彿意識到了什麼,連連點頭。從那以後,藝謀一回家,就主動找他爸爸說話,他爸爸也就開始話多了。他爸爸那人很有意思,話匣子一旦打開了,也會有很多話說的。有時候我就在里頭插話,這樣家庭氣氛就比以前活躍了。藝謀回家不愛說話的原因我明白,性格只是一方面,還有,他年輕,心思都用在自己的事業上了。
其實藝謀有點怕他爸。他從來沒說過,但實際上我能看出來。藝謀拍《紅高粱》的時候吸那個紙煙。蕭華過來告訴我們,說藝謀的煙灰缸有多少多少。我一聽就覺得這事可不得了。他爸以前就是吸煙的,雖然後來戒掉了,但他那個氣管炎就落下病根,一直好不了。於是,他爸跟我就一塊兒專程到西安去了一趟。到了他那兒一看,果不其然,有煙味兒,有煙灰缸,都在那兒放著。他爸當即給他寫了張字條,讓他立刻戒煙。
藝謀吸煙我以前是知道的,也說過他幾次,但是沒有效果。我們專程去了西安,他爸爸又寫了字條,表明了態度,他就把煙給戒掉了。後來別人問他為啥不吸煙了,他就說:他想多拍幾部片子。但我知道這是他爸爸起了作用。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藝謀他爸爸是個很嚴厲的人,他感情細膩卻不外露,這一點藝謀也像他爸爸。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父子倆掉過眼淚,即使是在一家人各奔東西的年月里。只有一次,藝謀他爸爸病重了,藝謀大老遠地跑回來。我就對藝謀他爸爸說:「謀謀回來了。你有啥事想給孩子說,你就跟他說說吧。」結果他們父子倆抱頭痛哭,我也跟著掉了不少眼淚。
毛澤東小時侯的故事:
http://www.cbe21.com/gs/lxgs3.php
⑺ 教育的故事有哪些
1 父親的策略
兒子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對父親說:「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父親說:「我建議你好好地把你們公司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連怎樣修理影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再辭職不幹。這樣你將公司當作免費學習的地方,什麼東西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獲嗎?」
兒子聽了父親的建議,從此默記偷學,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的方法。一年之後,父親問起兒子的工作:「你現在大概多半都學會了,准備拍桌子不幹了吧!」
「可我發現這半年來,老闆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兒子自豪地說。
「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父親笑著說,「當初,你的老闆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卻又不努力學習,而後來你痛下苦功,當然會對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卻不會反省自己,這是人們常犯的錯誤。」
2 這不是理由
初三時,第一天,上生理衛生課,老師就在後面的牆上掛了一幅人體解剖圖。圖上標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稱和部位。整個學期那幅圖都掛在那裡。
期末考試時,我們一走進教室,那幅解剖圖便被收了起來,整張試卷只有一道試題:「列舉人體各主要骨骼的名稱和部位。」
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地提出抗議:「我們從來沒有學過。」
「這不是理由。」老師微笑著說,「那些知識已經掛在牆上好幾個月了。」我們勉強回答了一會兒以後,老師便把試卷收起來,然後撕得粉碎。「永遠記住。」他忠告我們,「教育不僅僅是學別人告訴你的東西。」
⑻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
1、小和尚磨豆子
從前,山中有座廟,廟里沒有石磨,因此,廟里每天都要派和尚挑豆子到山下農庄去磨。
一天,有個小和尚被派去磨豆子。在離開前,廚房的大和尚交給他滿滿的一擔豆子,並嚴厲警告:「你千萬要小心,廟里最近收入很不理想,路上絕對不可以把豆漿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後就下山去磨豆子。在
小和尚磨豆子
從前,山中有座廟,廟里沒有石磨,因此,廟里每天都要派和尚挑豆子到山下農庄去磨。
一天,有個小和尚被派去磨豆子。在離開前,廚房的大和尚交給他滿滿的一擔豆子,並嚴厲警告:「你千萬要小心,廟里最近收入很不理想,路上絕對不可以把豆漿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後就下山去磨豆子。在回廟的山路上,他一想到大和尚凶惡的表情及嚴厲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挑著裝滿豆漿的大桶,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生怕有什麼閃失。
不幸的是,就在快到廚房的轉彎處時,前面走來一位冒冒失失的施主,撞得前面那隻桶的豆漿倒掉了一大半。小和尚非常害怕,緊張得直冒冷汗。
大和尚看到小和尚挑回的豆漿時,當然非常生氣,指著小和尚大罵:「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浪費了這么多豆漿,去喝西北風啊!」
一位老和尚聽聞,安撫好大和尚的情緒,並私下對小和尚說:「明天你再下山去,觀察一下沿途的人和事,回來給我寫個報告,順便挑擔豆子下去磨吧。」
小和尚推卸,說自己只是磨豆子都做不成,哪可能既要擔豆漿,又要看風景,回來後還要作報告。
在老和尚的一再堅持下,第二天,他只好勉強上路了。在回來的路上,小和尚發現其實山路旁的風景真的很美,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夫在梯田上耕種。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這樣一邊走一邊看風景,不知不覺就回到廟里了。當小和尚把豆漿交給大和尚時,發現兩只桶都裝得滿滿的,一點都沒有溢出。
其實,與其天天在乎自己的功名和利益,不如每天在上學、工作或生活的努力中,享受每一個過程的快樂,並從中學習成長。
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驗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
2、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鍾的禪修來,認為時光過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早日成為一代法師。有一天他對道悟禪師說:「我什麼時候能像師傅一樣道行深遠、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境界啊!」
道悟禪師聽後,未發表任何意見和看法,只是用手指指天邊的一朵白雲,對心通說:「你看那朵雲多麼漂亮!」心通也附和說:「真的漂亮!」然後,道悟禪師又指指一盆正在怒放的花說:「你看那盆花,開得多鮮艷啊!」心通也附和著說:「真鮮艷啊!」
過了幾個時辰之後,心通把剛才的事情都忘了時,道悟禪師又忽然問他:「剛才那朵漂亮的白雲呢?」
「早已飄逝得無影無蹤。」心通看看天邊,順口說道。
又過了不知多少天,當心通把白雲、鮮花的事情早已忘到腦後時,道悟禪師又忽然對他說:「你去把我那天指給你的那盆鮮花捧過來,我看開得怎麼樣了。」
心通趕緊去找那盆花,可是,那盆花的花期已過,只有發黃的枝葉了。道悟禪師就說:「都是過眼雲煙啊!」
直到這時,心通才豁然頓悟。
時光如白馬過隙,轉瞬即逝。人生苦短,光陰金貴。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鍾,心靈之花自然鮮明、生命之花自然蔥蘢>>>>>>>-《小故事大道理》
⑼ 有什麼教育感人的故事
1.錯誤也有價值
一個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把「還有後來人」誤讀成」了「還有後人來」。大家聽了都鬨笑起來,教室里的嚴肅氣氛頓時化為烏有。怎麼辦呢?但見這位教師神態自若,她從容不迫地問:「同學們,你們在笑什麼?這位同學念的意思並沒有錯呀!」經她這么一說,教師里靜了下來。她接著說:「還有後來人的意思是還有接班人;還有後人來的意思還有人接班。」這時,教室里鴉雀無聲。教師又親切地說:「當然,意思不變,並不等於說這位同學讀對了。他所以念錯,是由於沒有看清楚的緣故。如果仔細看,認真讀,就不會出這種不應該的錯誤了。我們請他在為大家朗讀一遍,好嗎?」學生們聽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這時,那位站著的學生情緒更加激昂的讀了起來。
2.生命的價值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象我這樣的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
院長總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著這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拿著石頭蹲在市場的角落,意外地發現有不少人好奇地對他的石頭感興趣,而且價錢愈出愈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在黃金市場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價錢來買這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孩子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又漲了10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男孩興沖沖的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把這一切告訴給院長,並問為什麼會這樣。
院長沒有笑,望著孩子慢饅說道:
「生命的價值就象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價值,竟被傳為稀世珍寶。你不就象這塊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生命的價值首先取決於自己的態度。
3.人生第一課
這是美國一家普通的幼兒園。
剛剛入園的兒童被老師帶進幼兒園的圖書館,很隨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們的人生第一課。
一位幼兒園圖書館的老師微笑著走上來,她的背後是整架整架的圖書。
「孩子們,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們答道。
於是,老師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講了一個很淺顯的童話。
「孩子們,」老師講完故事後說,「這個故事就寫在這本書中,這本書是一個作家寫的。你們長大了,也一樣能寫這樣的書。」
老師停頓了一下,接著問:「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來。「我有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媽媽,還有……」幼稚的聲音在廳中回盪。
然而,老師卻用一張非常好的紙,很認真、很工整地把這個語無倫次地故事記錄下來。
「下面,」老師說,「哪位小朋友來給這個故事配張插圖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來,畫一個「爸爸」,畫一個「媽媽」,再畫一個「我」。當然畫得很不像樣子,但老師同樣認真地把它接過來,附在那一頁故事的後面,然後取出一張精美的封皮紙,把它們裝訂在一起。封面上,寫上作者的姓名、插圖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師把這本「書」高高地舉起來:「孩子,瞧,這是你寫的第一本書。孩子們,寫書並不難。你們還小,所以只能寫這種小書;但是,等你們長大了,就能寫大書,就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課結束,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受到了某種灌輸。如何看待這種灌輸呢?
評價:這樣的灌輸使孩子們從小就「站著」,不會光「趴著」去看待那些大人物。這種自信心與健全的人格會為人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4.利息
在一次段考中,一個男生的語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師說:「老師,您就再給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師說:「作文絕對不給加分;但是,我可以給你把總分改成60分——我借給你1分。不過,你可要想好啊,這1分不能白借,要還利息的,借1還10,下次考試我要扣掉你10分,怎麼樣?要是覺得不劃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說:「我借。」結果,再後一次段考中,他語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凈剩81分。
這位老師:一是有一顆真切的愛生之心,他不想讓學生挨打;二是他充分相信學生;三是他善於利用契機激勵學生。那個借分的學生由於獲得了老師的「資助」,得到了老師的關愛,鼓起了奮斗的信心,從考試不及格到考試滿分,實現了他自己的許諾。
——一般說,老師對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往往不會很重視,不會很信任,有的甚至會挖苦諷刺,巴不得借家長之手「好好整治」一下學生。老師心裡很想把學生教好,但對學生缺乏愛心,單是「恨鐵不成鋼」,「鐵」就難以「煉成鋼」。愛學生是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連在一起的。
5.愛的神奇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黑人貧民窟的真實故事。
一位大學教授帶著他的學生來到這里搞調查研究,其中有一個課題是對該區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預測。學生們都很認真,不久報告都出來了,結論令人沮喪:200名孩子無一例外地被認定為「一無是處」、「無所作為」、「終生碌碌」等等。
四十年後,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繼任者從檔案里發現了這份報告,好奇心驅使他來到當年的黑人貧民窟。他驚奇地發現:當年被調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個已離開故地,無從考查外,其餘180個孩子大多數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他們之中不乏銀行家、商人、大律師和優秀運動員。這一切,他們都說最該感謝的是當年的一位小學教師。
繼任者找到當年的小學教師,此時她已是遲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話任何人都聽得懂:「我愛這些孩子。」
評價:只有沒有愛心的老師,沒有改變不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