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江南古詩編的小故事

江南古詩編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4 09:24:09

Ⅰ 古詩編成的小故事(山行)

詩人抄在深秋的一個午後出遊,來到林木蕭條的山前,一條石路蜿蜒而上,彷彿在黃綠的草木中畫出一條白線,而這白線的頂端是山顛繚繞的白雲,白雲下面隱約可見有些房屋。那裡居住的一定是世外高人吧!詩人很想去拜訪他們,可是突然他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在落日的映照下,經霜後的楓林如火如荼,每一片葉子都像燃燒的火焰,比二月的春花更紅艷。他停下車來,靜對這自然生命的壯觀,心裡充滿感動,不由得發出贊嘆:「霜葉紅於二月花」!這不只是美的聯想,色彩的比較,更是生命的禮贊。在寒山的蕭瑟背景上,紅勝二月春花的楓葉洋溢著旺盛的生機和無窮的生命力

Ⅱ 如何把一首古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

1.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一年,是唐玄宗開元十八年!他記得很清楚....春,遲遲而來,這襄地,寒氣還盛。風從江面吹來,浩然兄的青衣翻動,發帶飛舞!成這一年春里永遠定格的風景!
浩然兄說,他要去揚州看看,揚州此時瓊花開得正盛,瘦西湖上的小姐公子們也開始擺茶座開詩社,正是歡時。文昌廟的廟會也快要舉行,大明寺的聖僧也在籌備著舉行一年一度的佛經會。那個繁華的地方,讓他忍不住想飛奔而去。
他的眼裡閃著光,揚州,是他夢里到過多少次的地方啊,是他嚮往多久的地方,他也多想一條條街一彎彎巷一間間酒肆的流連,不須歸家!脂粉堆里也豪氣的潑墨一番,但是,他不可以,不可以隨這翻動的江水而下,他看著岸邊矗立的黃鶴樓,看著浩然兄登上的扁舟,看著江水滾滾東去!他有多少不舍,自從蜀地與他相識,多少日子!他欣賞浩然兄這樣的人,他認定這樣的摯友!但是他,又是,多麼,多麼想一同下到揚州,一同去那繁華的地方領略一番!
船啟程了,船頭站立的浩然兄,在微笑揮手!他站在岸邊,目光的焦點全是他即將離去的好友,他也揮手,僵硬而遲緩,他不捨得!他也想去!他很矛盾的內心,不停的,不停的,在兩個思想中徘徊......再一回神!船已消失於江面!
他用盡力氣去遠眺,但是遠處唯有滾滾的江水和碧色的天空。船已經遠了,遠了,揚州去了!
他還是佇立在這岸邊,望著江水流去的方向,久久的,久久的,不願離開!
只看見長江水靜默前行......

2.
紀曉嵐賀壽詩的故事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為母親做壽,請紀曉嵐即席做個祝壽詞助興。老紀也不推辭,當著滿堂賓客脫口而出:「這個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聽臉色大變,王翰林十分尷尬。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頓時全場活躍、交口稱贊,老夫人也轉怒為喜。老紀接著高聲朗讀第三句:「生個兒子去做賊。」滿場賓客變成啞巴,歡悅變成難堪。老紀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獻母親。」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3.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張先於是隨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4.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諧。有個年邁的七旬的老宰相,續弦娶了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夫人,生活很難讓年少的妻子滿意,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與書童勾搭起來。
一個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聽屋裡傳出一陣男女調笑之聲。他躲在窗下偷聽起來。「看你像面團兒似德!」「看你像粉團兒樣。」「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顆枯焦的老乾蔥!」宰相越聽越生氣,忍了又忍,到別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擺上月餅,水果,叫來小夫人和書童,要他們吟詩作對。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東,忽聽屋內笑甜聲。面團伴著粉團樂,外頭亮了老乾蔥。」小夫人一聽宰相知道了,並不害怕,索性對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活著雖然在一塊,死了還是別人的。」書童見這事露餡了,心頭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賠罪,也吟了一首詩:「八月十五月正圓,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不把小人怪,從今以後不再犯。」

5:
宋代文人陳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蘇東坡為了嘲笑這位自稱「龍丘居士」的懼內先生,寫了一首有趣的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說空談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詩中採用了幽默誇張的手法,把陳季常怕老婆的模樣描寫得淋漓盡致,讓人噴飯。把悍老婆稱為「河東獅子」也是形象的首創。從此後,「河東獅」便成了「惡老婆」的代名詞。

6.
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長相不佳,國舅長孫無忌顯得有些矮胖。一天,兩人互相作詩解嘲。長孫諷歐陽詩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家麟上角,畫此一彌猴。這首詩把歐陽詢的缺點誇大得入木三分。歐陽詢也不示弱,馬上作詩奉還: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該詩既形象又刻薄,令長孫哭笑不得。兩人的諷嘲詩被群臣傳為笑料。傳到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大笑不止。並且幽默地對歐陽詢說:「你這首詩千萬不要讓皇後知道了,她如果曉得了會不高興的!」因為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後的哥哥。李世民深知妻子長孫皇後是賢後,是不會為這些小事生氣的,趁機故意幽她一默。

7.
都說韓復渠粗,其實他粗重更有幽默,如寫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蛤蟆,咕呱咕呱咕咕呱。」寫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個泉眼一般粗,咕吐咕吐咕吐吐。」最經典的還是:「趵突泉里常開鍋,就是不能蒸饃饃。」

8.
軍閥張宗昌文化程度最低,可他也會寫詩,切詩極富幽默。如他的《笑劉邦》寫道:「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他游泰山寫道:「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他在《天上閃電》詩中寫道:「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這就是粗人的幽默,這就是水平低的人的幽默,這幽默怕是一般人來不了吧!

9.
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某地有一鄉紳,家有一妻一妾,三人夜處一室,帳外有一小房乃丫環卧間,一日晚,鄉紳突發詩興,命妻、妾各吟七言詩一句,其妻曰:「兩只船靠一篙撐」,其妾緊接道:「一船不撐便相爭」。此時鄉紳忽聞丫環在帳外長嘆一聲,因問之曰:「丫環長嘆為何事?」丫環見問,急忙吟唐詩一句作答曰:「野渡無人舟自橫」。至此,他們四人已各吟一句,合成一詩曰:「兩只船靠一篙撐,一船不撐便相爭。丫環長嘆為何事?野渡無人舟自橫。」令人捧腹不止。

10.
有一才女,於新婚之夕,新郎索詩、女辭之,郎強索不已,女無奈,稍作沉吟,便道:急忙哪得有詩來,暫把唐詩借兩排。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新郎聞之大笑,遂擁新娘入帳中。

11.

相傳,慈禧命人寫了一幅扇面,寫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不料,寫的人一時疏忽,把「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寫丟了。慈禧看了之後,非常生氣。認為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詩文。於是命人把寫字的人抓來,讓他當場念來,念不出就殺頭。

想不到那位寫扇面的人看了自己寫的詩之後先是一驚,既而靈機一動,對慈禧說:「老佛爺,非是臣寫錯了詩,而是臣根據王之渙的詩改寫的詞。」慈禧覺得新奇,連忙叫他念來聽聽。那人隨口念到:「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於是,《涼州詞》真的成了「詞」。

Ⅲ 怎麼用《江南》這首古詩編一個故事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麼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Ⅳ 憶江南古詩改編小故事

江南好!江南的風景真美麗!早上,旭日東升,江面上一片紅霞,襯著江畔鮮紅的花朵,如同一團團、一簇簇熊熊烈火在燃燒,上面有時帶著幾顆晶瑩的水珠,大概是天上的仙女的珍珠鏈斷了線,珍珠從天而降,正好落在了講話的花瓣或葉子上。春天時,千里鶯啼,有的像在歌頌春天的美麗,有的像在唱歌,無數花朵含苞欲放,爭奇斗艷,紅花和綠葉交映在一起。春天的江水綠得如藍草一般,好似柳樹在湖中的倒影。這種使人驚嘆的景色真美啊!此時此景,能不令人懷念嗎?

俗語說景秀江南,江南真好真美。那兒的景色依然沒有變,依然是我最熟悉的,那小小的阮公墩,細細長長的保叔塔,雄偉的玉皇山都依然挺立。清晨陽光灑滿大地,江邊小野花鮮艷之極,比燃燒的火焰還紅。春天降臨江南,江水綠綠的,好像被藍草染過一樣。這些美麗的景象怎能讓我忘記這秀麗的江南呢?

江南好。春天時,千里鶯啼,有的像在歌頌春天的美麗,有的像在歌唱,無數花朵含苞欲放,爭妍斗麗,紅花和綠葉交映在一起。小河旁的村子,依靠在旁邊的城市,酒家的旗幟,迎著春風招展,如在我們招手,都歷歷在目,這種使人驚嘆的景色真美啊!又過了一天,太陽像扶著重擔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往上升。太陽終於完全跳出了海面,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陽光照在雲朵上,雲朵成了粉紅色的,陽光照在海面上有半江水是綠色的,有一部分的水是紅色的,陽光和朝霞照射在江邊,江邊的鮮花是紅色的和太陽,朝霞互相映照,本來就火紅的鮮花在太陽和朝霞的襯托下比火還要紅呢!燕子向朝陽飛去,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在微風和陽光中斜著身子飛行,春天的江水綠得如藍草一般。如此好看的美景,難道不令人懷念嗎?

Ⅳ 古詩江南編故事4oo字

我愛陸放翁的詩,抄一句 「船頭一壺灑,船尾一卷書,釣得紫鱖魚,旋洗白蓮藕。」就將江南的自在和逍遙描寫得淋漓盡致。 輕擺船篙,烏篷船悠閑地盪漾在水間。岸邊竹竿上晾起的藍印花布,輕柔飄逸,綿綿的青花紋路流淌在其間。或遇見采蓮歸來的駕娘,手指尖還殘留藕香幾縷。柳堤上叫賣的漁夫,手裡提著仍還鮮活的鯽瓜兒、瑩若水晶的黃泥螺,悠揚的嗓音就像流長的漁歌,富含著江南的獨特鄉情。 紫砂壺中的龍井娓娓流出,渺渺的霧氣在窗上凝結成水滴。

江南的天總像含著一包水一樣,不知何時就會陰雨綿綿。油紙傘下的江南,籠罩著一層別樣的細膩。一風一雨一江南,楊柳紛飛疊紙船。 我愛「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繼續徘徊在寂寥的雨巷,撐起油紙傘,傾聽雨打傘面的歌聲。青苔遍鋪的小路都蓄滿了雨水,時間就在雨中慢慢流逝。雨點愈促,湖水的浪花便愈大。湖心亭石桌上的棋枰冷冷的灑著一漫涼意,一局棋罷,指尖猶涼。在漫天的水幕中,只能聽到那雨聲陣陣,湖中的荷葉亂瑟。又不禁想起「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 雨停了,船靜靜地駛去,一絲遠影,飄渺在江南小小的古鎮。我在樓上推開有些破舊的木窗,陽光灑滿了這個安靜的午後。

Ⅵ 江南這首詩的小故事是什麼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江南》是一首漢代樂府詩。這是一首歌唱江南勞動人民采蓮時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點明采蓮季節、場合,地點;後四句描述魚兒嬉戲的場景。全詩使用比喻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江南采蓮時的優美意境。

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采蓮歌,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彷彿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夥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情求愛。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蓮」,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蓮花本來是大江南北湖澤溝塘中常見的人工栽培植物,可這位歌者(亦即詩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卻偏要說「江南可采蓮」,這是因為蓮花栽培的地區雖然很廣,但卻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蓮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婦女為主;同時江南民風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蓮時調情求愛之事極為常見,故盛行於南朝時期的民間情歌,在漢代的江南實際上就很流行。在這類民間情歌中常用比興、雙關手法,以「蓮」諧「憐」,象徵愛情。由此可見,此歌用的顯然也是比興、雙關手法。起句中的「采蓮」,也含有尋歡求愛的意思。由此可推知這位歌者乃是一個風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從外鄉來到江南的。他來江南名為采蓮,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則何處不可采蓮,而獨留戀於江南,可見「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緊承上句而來的第二句「蓮葉何田田」,顯然也是明寫蓮葉茂美,暗喻采蓮姑娘們人數眾多,姿態豐美的。而第三句「魚戲蓮葉間」和後四句「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則是以魚兒戲水於蓮葉間暗喻采蓮男女調情求愛的歡樂情景。這也是民間情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由此可見,這首采蓮歌實際上乃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

Ⅶ 用江南這首古詩編一個故事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麼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Ⅷ 江南詩句編的故事100

1、人生如茶,靜心以對。對錯無辜,緣由前生。認得清,放下是聰明。看不透,一場夢無痕。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2、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3、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穩,誰又願顛沛流離?
4、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5、一日心期千劫在,後生緣、恐結他生里。

6、如有來生,我願為樹,一葉之靈,窺盡全秋。
7、一湖秋月碎離愁,風也迷離,雨也迷離。
8、我為你入了魔,就罰你傾這一世來渡我。
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10、歲月靜好,夜色溫柔。你還沒來,我怎敢老去?
11、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12、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3、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14、一日兼他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他年新識如相問,只當飄流在異鄉。
15、在世如蓮,凈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華。

16、彼岸花開,花開彼岸,花開無葉,葉生無花,花葉生生相惜,永世不見。
17、落花不解伊人苦,誰又憐惜伊人情。空傷悲,獨愁悵,怎解此心凄涼。風吹,心冷,思念長;凝眸,望川,人斷腸。同是斷腸人,不知心傷幾許。
18、借一絲秋風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飲一杯雨前清茶,漫步於梨花樹下,任白花紛落,溫文爾雅,凈玉無瑕。
19、本欲起身離紅塵,奈何影子落人間。
20、人的一生能有幾次錯過,驀然回首,不禁潸然淚下,再遇之時,已不見年少輕狂,悠悠流年,韶華白首,轉瞬即逝,再念起,你我只是那塵封與記憶里的往事。

Ⅸ 古詩編成的小故事

調停黃梅雨

清朝某年,春末夏初的一天,三位同窗好友約定在酒樓小酌。
細雨霏霏,方生、姚生先至。稍候片刻,劉生也上樓來了,手中的雨傘淌著水,見了兩人便說:「咳,這雨怎麼下個不停?真煩人!」
「這個季節就是多雨啦。」方生介面說,「古人不是早就這樣說了嗎——『黃梅時節家家雨』?」
方、劉兩人,平素就喜歡抬杠。方生話音剛落,劉生馬上反擊:「這個季節未必多雨,古人早就這樣說了——『梅子黃時日日晴』。」
兩人各持己見,爭得面紅耳赤。
「兩位所言,都有一定道理。」姚生歷來是充當調停人的角色,這時他開口了,「不過,還有一句古詩,兩位倘是記得,就不用如此爭辯了。」
「是哪一句?」方劉兩人齊聲急問。
「『熟梅天氣半晴陰』,不是嗎?」
姚生話音剛落,「哈哈哈——」三人一齊放聲大笑起來。
三人言及的詩句,都是出自宋人的詩: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約客》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曾幾《三衢道中》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戴敏《初夏遊張園》

春末夏初,正是梅子黃熟的時候,常是陰雨連綿,人們稱為「黃梅季」、「黃梅天」、「黃梅雨」。歷代寫黃梅雨的詩歌就很不少。如唐末皇甫松的《夢江南》詞: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

江南夜間的瀟瀟梅雨,應和著船上的幽怨笛聲,點染出一種迷離朦朧的美。

又如宋代賀鑄的《青玉案》詞的末尾: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以綿綿不絕的黃梅雨喻「閑愁」,化抽象為具體,又傳神之至,作者因而被號為「賀梅子」。

至於上面三首詩,同是寫黃梅季,但天氣有所不同,那是因為詩人寫的是當時自己的所見所聞。正如唐代的杜牧,在出遊的路上恰好碰上下雨,留下了人們熟悉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但我們不可據此就認定清明節必然有雨(實際上倒應是「天清氣明」之意)。方、劉兩人,都把詩中描繪的景物當做黃梅季節唯一的現象,就失之片面了。而姚生同樣也借一句宋詩來調停:黃梅天不僅有雨,也有晴,而且還有「半晴陰」呢,可不能拘泥於一人一時一地的見聞呀。這樣調停,委婉蘊藉,不失文人之風雅,使雙方在笑聲中止息干戈,可謂妙語嘉言。
同時,我們還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讀古人詩,倘若拘泥不化,是會出笑話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