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建築工的辛酸小故事

建築工的辛酸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4 08:39:29

A. 一個建築工人的故事

應該是這樣一個故事: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個老木匠准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可以幫忙再建一幢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乾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里!

此故事理解:
老木匠因為回鄉心切,所以就沒有認真對待老闆交代的任務,偷工減料,結果導致自食惡果。這簡短的小故事中卻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
第一,生活的品質是自己創造的。你如何對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對待你。生活就像蓋房子,一塊板子,一塊磚,一個鐵釘,都需要精心選擇,認真放置,來不得半點馬虎。美國著名的聾盲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在失去聽力、視力和發聲力的情況下,不但學會了多種語言,而且還出版了14部作品。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她沒有對生活放棄希望,充實過好每一天。相反,如果她自暴自棄,對生活失去希望,那麼我們就少了一位偉大的作家。
第二,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善始善終是一種美德,堅持到最後才能夠看到成功。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0年,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5年,這些都表明要想成功就必然會度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堅持,才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作為一個年輕人,我一定要做好人生規劃,充實地過好每一天,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創造良好的生活品質。如果我能夠如願以償進入公務員隊伍,我會把我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去,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論遇到什麼苦難,既然我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就要堅定的走下去,善始善終,堅持到底。

B. 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小故事,800字以上,急需要....各位大俠幫幫忙啊..

自己編嘛,只要在工地上呆過我不信你沒遇見過事故,小事故小隱患多了去了,隨便挑一個一寫就超過800字了,其實領導不是看的事故,而重在看你解決事故的能力

C. 我寫了一個關於建築的劇本,現在就差一幕在工地上發生的故事,跪求大神補!!

工地上的事好多題材可以寫啊。如高空作業安全帶問題,澆築水泥的凝結時間問題導致施工失敗,為趕進度晚上施工擾民啊。好多可以寫。給你說你自己補充吧

D. 描寫建築工人的文段!!跪求!!

有這樣一種工作,叫做「逢山鑿路,遇水架橋」;有這樣一群男人,遠離親人、遠離都市,日以繼夜地工作著。環顧他們四周,塵土、鋼筋、混凝土、挖機、吊車,電焊,群山,溝壑,江濤……。卻也以白雲,星星為伴,戰斗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他們就是工地上的男人。

工地上的男人皮膚蒼老而黝黑,常年奔赴於各施工現場,風吹,雨打,日曬,本也白皙的皮膚漸漸粗糙且黯淡,通常他們比同齡人看上去會顯老很多。

工地上的男人發型很獨特,常年戴安全帽,男人的頭發會被帽子邊緣壓得緊貼腦袋一圈,而頭頂的頭發又相對蓬鬆,一級的發型師不一定會剪出這樣的發型。

工地上的男人耳很聰,挖機,吊車,樁機,機器轟鳴的工地現場,有個好聽力,才能與他人溝通,才能更有效地指揮施工。

工地上的男人平衡力很好,每天行走於地勢「險要」的施工現場,有時很有在空中走鋼絲的感覺,稍不留神小心就可能摔倒或遇到危險。

工地上的男人很少有機會穿干凈的衣服,每天穿梭於鋼筋混凝土間,淤泥點子,混凝土點子,鋼筋綉,白凈的衣服一天下來就變成花衣服了。

工地上的男人有幾雙好鞋,他們的鞋子不一定漂亮且時尚,但一定要結實且好打理,穿著這樣的鞋行走於施工現場不怕被扎到,碰到,而且每次從現場回來沾滿塵土,泥漿的鞋好清洗。

工地上的男人一年到頭很少回家,偶爾愛人會從千里之外的老家過來工地,男人白天依然穿梭各工點,晚上值夜班。短暫幾日停留,兩口相聚的地方就是工地每頓餐飯的食堂。

工地上的男人喜歡抽煙,送走看望他的愛人,男人會默默地找個安靜的地方,點上一支煙,在煙霧繚繞中放飛太多的牽掛和思念。

工地上的男人有一張照片,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會輕輕地撫摸著照片,想像著兒子在電話那頭給他背唐詩時可愛的臉蛋,想像著女兒幫媽媽做家務時的情景。

工地上的男人抽空會與相好的老鄉去項目部周邊的小餐館打打牙祭,點個小菜,喝點小酒,劃劃拳,嘮嘮嗑,放鬆放鬆一周以來緊綳的神經,酒足飯飽後繼續投入到緊張的施工生產中。

工地上的男人很可愛,施工現場女同志較少,如有新來的女同事,男人們都會仔細打量,問長問短,爭著讓女孩喊他們「張大哥」,「王大哥」,一副鄰家大哥的形象。

……

工地上的男人有講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話題。遠遠地,看到座座由他們親手修建的氣勢雄偉的橋,條條筆挺的路,感慨工程艱巨之餘,一切都是遠遠的。當某一天有機會走近這樣一群築路人的生活,融入到他們中間,體味他們的內心,才知道橋有情,路有語;才知道每一座橋都有一種精神,橋下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路都有一種奉獻和付出,路的背後都有一群這樣的男人。

因為他們,錦綉山河織上鐵路網,因為他們,天塹變通途!

E. 兩個建築工人的故事 說明了什麼呢

做無論任何事,都要當做是給自己做事.要做好每一件事.

F. 請問誰知道建築工匠的故事說他們三個人的回答是不一樣的那個故事

三個建築工地上有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幹嘛?'

第一個工版人沒好權氣的說:'沒看見嗎?砌牆!

第二個工人抬頭笑了笑回答到:"我們在蓋高樓.'?

第三個人邊干邊哼著歌曲,他的笑容很燦爛:"我們正在建設一座城市!

十年後,第一個工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工人坐在辦公室裡面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是前面兩個人的老闆!

三個原本是一樣情況的人,對一個問題的三種不同回答,展現了他們不同的人生理想.十年後還在砌牆的那位胸無大志,當上工程師的那位理想比較現實,成為老闆的那位志向遠大,最終他們的理想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想得最遠的人走得也越遠,沒有理想的人只能在原地踏步!!

這個列子告訴我們:人生不能沒有理想!!!!!

理想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是同人生奮斗目標相聯系的有實現可能的想像 他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G. 一個建築工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一個建築工人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生活的品質是自己創造的,你如何對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對待你。
生活就像蓋房子,一塊板子,一塊磚,一個鐵釘,都需要精心選擇,認真放置,容不得半點馬虎。

H. 作文,故事是:一位記者來到建築工地上采訪,看到三位年輕工人正在 忙碌的工作

①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向本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②卡薩爾斯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意味深長地回答: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後成為一名優秀而大寫的音樂人,最後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③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年少,老人回答時所透露的含義我還理解不多,然而隨著采訪中接觸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回答在我腦海中越印越深。
④在采訪北大教授季羨林的時候,我聽到一個關於他的真實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始了,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託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了,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
⑤幾天後是北大的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⑥我不知道這位學子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但我聽到這個故事之後卻強烈地感覺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學位。
⑦這之後,我又在醫院里采訪了世紀老人冰心。我問先生,您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
⑧老人的回答簡單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狀況。
⑨當時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終點,而這位從「五四」運動爆發那一天開始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老人,對芸芸眾生的關愛之情歷經近80年的歲月而仍未老。這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傳統!
⑩冰心的身軀並不強壯,即使年輕時也少有颯爽英姿的模樣,然而她這一生卻用自己當筆,拿歲月當紙,寫下了一篇篇關於愛是一種力量的文章。她在離去之後,給我們留下了偉大的背影。……
⑾世紀老人在陸續地離去,他們留下的愛國心和高深的學問卻一直在我們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還想加上一條,這些世紀老人所獨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該作為一種傳統由我們向後延續?
⑿前幾天我在北大聽到一個故事,清新而感人。
⒀一批剛走進校園的年輕人,相約去看季羨林先生。走到門口,卻開始猶豫,他們怕冒失地打擾了先生。最後決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門口的土地上留下問候的話語,然後才滿意地離去。
⒁這該是怎樣美麗的一幅畫面!離季老家不遠,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門口的問候語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學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這樣的人格投影在我們心中還是太少。
⒂於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薩爾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個聲音在回答: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後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人,最後自然地成為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
⒃我知道,這條路很長,但我將執著地前行。

I. 三個建築工人的故事感想的自擬題目作文600字

一天,一位記者到建築工地采訪,分別問了三個建築工人一個相同的問題。他問第一內個建築工人容正在干什麼活,那個建築工人頭也不抬地回答:「我正在砌一堵牆。」他問第二個建築工人同樣的問題,第二個建築工人回答:「我正在蓋房子。」記者又問第三個工人,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在為人們建造漂亮的家園。」記者覺得三個建築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將其寫進了自己的報道。
若干年後,記者在整理過去的采訪記錄時,突然看到了這三個回答,三個不同的回答讓他產生了強烈的慾望,想去看看這三個工人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等他找到這三個工人的時候,結果令他大吃一驚:當年的第一個建築工人現在還是一個建築工人,仍然像從前一樣砌著他的牆;而在施工現場拿著圖紙的設計師竟然是當年的第二個工人;至於第三個工人,記者沒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現在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闆,前兩個工人正在為他工作。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眼界,而一個人的眼界直接決定了他的前途。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