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簡單一點的禮儀故事

簡單一點的禮儀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4 02:34:58

Ⅰ 古代關於禮儀的小故事(要簡短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在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有著極為深厚而豐富的底蘊背景。有關禮儀的故事,可謂斗量車載。

由此可見,重視禮儀,無論對於個人或者國家,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Ⅱ 禮儀的故事,稍微短一點,急需!!!!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Ⅲ 古代禮儀的小故事簡單的有哪些

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講同學之間禮儀故事
與同學交往時,要謙虛有禮,把好處和方便讓給同學,不和同學爭吵打架。同學們能做得到嗎?
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謙虛有禮的合格小公民吧。
文明禮儀三字經:進校門,守秩序,單行行,不擁擠。見師長,先問好,要熱情,懂禮讓。課堂上,要動腦,寫作業,要仔細。課間操,認真做
,三百首,要記牢。十分鍾,備學具,不喧嘩,不追跑。放學時,路隊齊,出校門,守交規。新世紀,好兒童,懂文明,有禮貌。
文明禮儀歌謠:你拍一我拍一,校園文明懂禮儀。你拍二我拍二,同學互助好夥伴。你拍三我拍三,自己事情自己干。你拍四我拍四,做事不能自顧自。你拍五我排五,禮貌誠信好相處。你拍六我拍六,行為規范要遵守。你拍七我拍七,互助友愛要牢記。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師長人人誇。你拍九我怕九,文明用語不離口。你拍十我拍十,文明禮貌要堅持。

Ⅳ 身邊的禮儀故事(字數少一點不過不要太少)

1.別人給倒水時,不要干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
2.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說著啊啊啊,是是是。
3.有人盯著你看的時候不要直視對方,假裝沒注意到。
4.心情不好,再好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也補救不了皮膚。
5.睡眠不好,會使人說話語無倫次,反應遲鈍,黑眼圈突出。
6.別人釋放「有毒氣體」的時候不能嫌惡地躲開或者拿手扇,裝作若無其事。
7.被領導訓斥的時候,不要低頭,要直視領導,面帶微笑,表示接受批評,領導的火就會慢慢消退,否則,領導會火上加油。
8.女人一輩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錢花。
9.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吃。」
10.給人遞水遞飯一定是雙手。
11.坐椅子不要翹起來。
12.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里挑揀。
13.最後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
14.送人走要說:「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隨意甩手,水會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禮貌。
16.遞刀具給別人要記得遞刀柄那一端。
17.不揭別人的短處 。
18.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神不要游移。這樣顯得很沒禮貌。
19.幫別人倒茶倒水之後,壺嘴不要對著別人。
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1.遇到那種往裡往外都能開的門,拉而不是推。
22.說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諾。
23.不要貪小便宜不要貪財,錢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
24.屋裡有人的時候,出門要輕手關門。
25.這個世界不相信眼淚。
26.與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讓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
27.人窮志不短。
28.盛飯或端茶給別人時,如果中間隔了人,不要從別人面前經過遞,而要從別人後面繞過遞。
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30.學會溫柔學會聆聽。
31.去別人家裡,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
32.在酒桌上與別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於對方的,特別是對方是長輩或領導。
33.晴帶雨傘,飽帶干糧。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34.如果問別人話,別人不回答你,不要死著臉皮不停的問。
35.吃飯的時候盡量不要發出聲音。
36. 撿東西或者穿鞋時候要蹲下去,不要彎腰撅屁股。
37. 別人批評你的時候,即使他是錯的,也不要先辨駁,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再解釋。
38.做事情要適可而止,無論是狂吃喜歡的食物還是鬧脾氣。
39.到朋友家吃完飯,要主動幫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飯已經很辛苦了,不能事後還讓主人清理。
40.生活中會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你不可能與每個人都合拍,但是有一點是四海皆準的: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
41.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
42.把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更有力的還擊 。
43.人活在這個世上,首先要學會一個「忍」字。
44.任何時候對任何人不要輕易告訴對方你的秘密 。
45.錢不是靠攢的,會花才會賺。
46.學無止境,不僅僅是學書本知識,更要學會怎麼待人處事,社會遠比你想像的要復雜。
47.不要跟同事議論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無心之言很可能成為別人打擊你的證據。
48.做事情,做好了是你的本分,做的不好就是你失職。
49.只有錯買,沒有錯賣。不要只顧著貪小便宜。
50.有時候孤單是正常的,不要害怕,要自己調劑 。
51.有真正的朋友,但不知你有沒有福氣遇到。不管有沒有遇到,都不要否認它。不要算計別人,尤其不要算計自己喜歡的人。對自己喜歡的人,不要使用手段去得到。
52.最勇敢的事情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不要害怕欺騙,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騙。
53.借錢的時候,心裡要有個底,就是要想著這個錢是回不來的。所以借出去的錢永遠要在自己能承受的損失范圍之內。可以承受的數字以內,即使回不來,也是心裡早准備好的。自己不能承受損失的數目,就不能借。
54.最好的朋友之間,除非他窮的吃不了飯了,否則最好不要有經濟往來。許多可貴的友誼都敗壞在錢上。
55.君子可寓意於物,但不可留意於物。
56.出門在外能忍則忍,退一步海闊天空。
57.擦桌子的時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58.打電話接電話第一句話一定要是 喂,您好;掛電話的時候等別人先掛。
59.一次不忠 百次不容。
60.不隨地吐痰扔東西,如果沒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
61.多看書對心靈有益,你會看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62.是你去適應社會,不是社會來適應你。
63.不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要笑在人前笑,要哭一個人躲起來哭。
64.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裡。
65.簡單的事情復雜做,復雜的事情簡單做。
66.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天上不會掉餡餅。
67.不管什麼條件下,仔細刷牙,特別是晚上。
68.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沒有早餐喝杯水也一定要。
69.少說別人是非,把自己管牢。
70.你是無價之寶。
71.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怨天由人,在做之前要想想應不應該,出了事要學會自己解決。
72.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後受罪。

Ⅳ 3個文明禮儀小故事(短點的)

五年前,表哥從國外留學歸來,在上海創辦了自己的企業。幾經打拚,如今已是擁有數千萬資產的成功人士了。

今年春節,表哥一家人回老家探親,親友們圍著表哥取經探寶。大家都不無感慨地說,表哥在國外「鍍了金」就是不一樣,當初東拼西湊地借了幾萬塊錢去留學,這學費就交得值。表哥笑了笑,深有感觸地說:「要說這幾年事業上有所發展,國外那幾年的留學生活的確很有幫助;說起交學費,臨回國時還給老外交了一筆『額外』的高昂學費,不過這學費交得值呀!對我以後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幫助。」
親友們全都莫名其妙,表哥給我們講起了其中的故事。
當時,已經取得國外某著名大學博士學位的表哥決定回國創業。臨走時,表哥用幾年課余打工的積蓄和獎學金為自己買了一塊勞力士名表。到了機場接受例行的出關檢查。表哥手腕上的名表也被要求取下來接受檢查,表哥知道攜帶特定商品出關要交稅,生怕自己買的手錶也在此列,在接受檢查時他「靈機一動」,謊稱自己的手錶是冒牌貨,不值錢。表哥正得意自己的聰明之舉,可沒想到海關人員一聽說表哥帶的是假表,二話沒說,馬上從抽屜里拿出一把小鐵錘,當著表哥的面把那個價值近十萬元人民幣的手錶砸了個粉碎!表哥當時瞠目結舌。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就被海關人員帶到一邊,接受嚴格的開箱檢查。經歷過多次出入境,表哥深知只有上了海關「黑名單」的人,才會「享受」此特殊待遇。海關人員一邊認真地檢查著箱內每一件物品,一邊清清楚楚地告訴表哥,以後無論什麼時候出入境,都必須接受開箱檢查。如果再次發現使用和攜帶假冒偽劣商品,將會被依法起訴!表哥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上了飛機以後好長時間腦子里還是一片空白。
回國後,表哥不斷地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家人,也講給公司的員工聽。他說,之所以這樣刻骨銘心,是因為一筆額外的高昂學費,讓他體會到了誠信的價值。這也許就是他日後做人處世以及事業成功的一大法寶吧,我想

Ⅵ 關於禮儀的簡短故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Ⅶ 簡短的文明禮儀小故事有沒有

古代的時候有一個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廟,於是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鎮。走著走版著,他越權來越迷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這時,他身邊剛好有一個老伯伯走過,他一把擋在老伯伯前,大聲吼道:「喂,老頭兒!快告訴我XX寺廟在哪裡!還有多遠啊!」老伯伯望瞭望他,平靜地說:「無禮(五里)。」於是那個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還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廟。這時候,他尋思著老伯伯的話,突然明白了什麼……

Ⅷ 簡短的禮儀小故事10則

1.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在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2.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3.名人禮儀故事:張良拜師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Ⅸ 簡短的禮儀小故事

文明禮儀小故事一;學校每天中午都有工作餐,教師都在一起吃。但為了學生安全,每天都安排了兩位教師送學生過馬路,這就使得這兩位教師要晚一些吃飯。一天中午,許多教師都和往常一樣開始吃午餐了,只有陳校長一人坐在桌邊沒有動筷。我們還以為他哪兒不舒服,沒想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大概是講「義門陳」的人都十分注重「義」和「禮」,使得當時皇帝都為之震驚。其中有一個細節說:這兒的狗都知道「義」、「禮」,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傳說。當大家聽完這個故事之後,才記起還有兩個老師為了送學生過馬路還沒來吃飯……從此以後,他們每次吃飯都會等到所有人到齊才開筷。 文明禮儀小故事二;、幾個低年級的同學,肩並肩有說有笑地走著,前面迎面走來一位老師,他們也不認識,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還是說笑,只有一位同學,恭敬的鞠了一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別的同學都沒哼一聲。等老師過去了之後。有的人說那個同學油餅,不認識的老師還給鞠躬,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一句: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是做學生的最基本要求。我正走在他們身後,聽了這句話非常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一個人懂禮貌,真的是很難得的品質。 文明禮儀小故事三、可以說只是一個動作,那天一位老師看見了一張棒冰包裝紙,彎下腰揀起來扔到了垃圾桶。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他的以身作則、師為表率的行為教導我們,他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說不定下次他也會這么做,他也會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 通過這幾件小事,我更加認識到了「禮儀」的含義是從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現出來的,是心靈美的一種表現,是一個人做人的標准。我們應該讓社會變成一個到處都是文明的,一個「沒有污染的世外桃源」。還是那句真理:從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從我做起」才會到處充滿禮儀的「味道」,才會使你我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