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故事作文600
Ⅰ 家庭里的美麗故事作文600字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里,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歡聲笑語.爸爸善解人意、幽默搞怪;媽媽勤勞美麗、心靈手巧;我調皮搗蛋、聰明伶俐,鬼點子特多.三個人在一起,能不歡天喜地嗎?
每天晚上,我們家有一個睡前熱身運動 轉呼啦圈.呼啦圈高手是媽媽,你瞧她雙手緊握彈簧似的呼啦圈,用力把它往身上一甩,扭動纖細的腰肢,三色呼啦圈便在媽媽身上飛旋著,彷彿媽媽身邊圍繞著一圈彩雲,美麗極了!就連津津有味看電視的爸爸也被吸引過來了.我在旁邊連聲稱贊,拍手叫好,媽媽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媽媽轉累了,就讓我來鍛煉身體,我一再推辭:爸爸在一旁起鬨:我這么胖都會轉,我只好硬著頭皮拿起呼啦圈開始轉,我屁股一扭一扭的,肚子一挺一挺的,不禁讓人想起了動物園里的棕熊,媽媽看著我這滑稽的模樣,忍不住哈哈大笑.我非常生氣,乾脆不玩了,氣鼓鼓地拉著手裡還拿著遙控的爸爸,毫不留情地把他拖到呼啦圈前,讓他來轉.爸爸還想耍滑頭趁機溜走,卻被我一手攔住,爸爸沒辦法,只好嬉皮笑臉地接過了呼啦圈.
只見爸爸叉開雙腿,深吸一口氣,嘴裡鼓足了氣,然後用盡全力,奮力往右一甩,接著把手抬到胸前,先扭動那大大的肚子,隨後整個身體都開始扭動起來,呼啦圈都被甩得變形了,好長呀!我笑得前仰後翻,一不小心從沙發上滑落下來.我坐到了地上還忍不住笑呢!爸爸轉著轉著,滿臉漲得通紅.媽媽捂著肚子躺在沙發上笑個不停,笑得連眼淚
Ⅱ 家族的故事作文600瑞文網
你聽說過姓丁的,姓戚的,的我們班姓陳的最多,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這只陳回氏隊伍吧。陳氏家族裡有兩男答兩女。首先第一個出場的是我們大家認可的「潑辣女孩「--陳蓉閃亮登場,她的特點是百靈鳥、家族裡面的美人字大王。她讀書的聲音可謂像百靈鳥唱歌一樣動聽,她的潑辣如果和讀書的聲音在一起的話肯定會有一個鮮明的對比。比如說那次:她因為一件小事和曹鴻力爭執了一番,不知道曹鴻力說了一句什麼話,馬上陳蓉就翻臉不認人,嘰里呱啦地說了一大串。還有我們班的一位暴突泉--陳林(愛接嘴)但是現在要小多了,變成了珍珠泉,小了一個等級。那次,謝老師問:「誰上來做這道題?「「我--我--我--「像一隻大頭鵝一樣。哈哈,怎麼樣?夠威風吧!!!
Ⅲ 我的家族故事作文
我的家族簡史
四世同堂是不常見的,但是也有,我就是其中一個,因此我很驕傲。
我的太太今年已經九十六歲了。因為他出生在抗日時期,生活很艱苦。10歲就開始做工,種田。最厲害的是,太太曾挑動過一百二十六斤的東西。想一想當時經常沒肉吃,哪有像現在的食品豐富啊。就算太太是126斤,也不一定挑得動,何況不是呢?當時的社會沒錢讀書,所以我一定要珍惜讀書的時間。
我的婆婆今年六十八歲。她出生時還有幾年就共產黨解放了。所以我婆婆讀過《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婆婆十八歲開始工作,當過廚師和勞動工人。她也繼承了太太的性格,天天很早出去買菜,洗衣服、拖地等活不在話下。她生了四個女兒,在當時經濟不富裕的情況下也能把四個女兒培養成人,我實在感慨萬分。
我的媽媽今年四十二歲,他出生的時候,正是溫飽的時代。想一想,當時沒有電腦,她不也是很快樂嗎?媽媽讀過《紅樓夢》和《水滸傳》。她當過旅遊公司服務長,現在是個體。她也繼承了太太和婆婆的性格,每天最早起的就是她,還不辭辛苦的勞作。有時看到媽媽太勞累,想幫一幫她。可我有繼承了爸爸的性格,還是有點懶。
我出生在小康生活的時代里,今年十二歲。正如大人所說:「現在的小孩啊,真是想要什麼有什麼啊。」的確,現在科技發達了,電視電腦等新花樣層出不窮,我也因此戴上了一副眼鏡。我讀過《西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等。正如上文所說,我繼承了爸爸有點懶的性格,體育不怎麼好,成績還不錯。
這就是我的家族史,記述了三代人的艱苦勞作和一代人的幸福生活。
Ⅳ 家族優秀者傳600字作文
爺爺的爸爸---我的曾祖父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楊旭壯」。聽爺爺說曾祖父是做酒坊的,字型大小叫「楊永豐」,關於他,有一段苦難的家族歷史。
曾祖父善於經營,家境富裕,有兩所大房子,都有花園。可惜生不逢時,當時正逢日本侵略中國。第一次日寇入侵溫州淪陷時,曾祖父家萬幸沒遭到日軍的直接侵害。可是,第二次入侵,大災驟降,人力不可阻。
事情發生在1942年8月中旬,日本軍第二次倫陷溫州,來到曾祖父家,看見這么大的宅子,就像惡狼見到山羊一樣,心生惡念陷害我們家。賊寇把最毒的葯偷偷放進我們家的一口水井裡。由於不知情,家人吃了井水,瞬即一家六條生命與世永訣。在病中的高祖父得知哀訊,悲急交加,病情惡化,醫治無效而去。短短一個月,一家痛失七條鮮活的生命,對這個大家庭是個致命的打擊。往事帶血含淚,太悲慘了,我聽了心中無比傷感,久久不能平靜,日本鬼子慘絕人寰,可恨至極!
後來,日寇又來了,是第三次倫陷溫州,顯然,一來便直奔我家,收刮掠取我們家所有的財產,金錢及物品不一而足。曾祖父迫於無奈只能眼睜睜見一輩子經營而積之家財給日軍強佔去,日寇還不滿足,繼續向我們家強行索要,曾祖父一次又一次拒絕,可日本軍不信,把曾祖父關起來詢問,曾祖父死活不說,日軍無奈,只好放了我曾祖父。曾祖父後來寫了一本書,裡面記載著這些家國血淚往事。
如今曾祖父早已駕鶴西去,只留下那記錄苦難歲月的「家族傳記」。我會把它珍藏好,它是我們家族的苦難歷史,我不能忘卻,我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幸福。
Ⅳ 以家的故事為題的600字作文
五一老師讓我們做一個實踐活動:今天我當家。媽媽知道了,可高興了,她那勞累的雙手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一到假期,我就有睡懶覺的習慣。一大清早,媽媽就把我叫醒,讓我去買早餐。我很不情願,因為昨晚看電視看得太晚了,不睡久點會沒有精神的。但是媽媽卻說:「今天是你當家啊!快點起床買早餐啦!」我也沒有辦法,誰叫老師弄個這樣子的活動呢?我慢吞吞的洗漱穿衣,鏡子里的我有個很大的黑眼圈,但是不管了,買完早餐回來之後就可以再美美的睡上一覺了。
買完早餐回來之後,我癱在床上,真是很舒服阿,好想繼續睡。但是,媽媽又把我叫醒,說:「還想睡啊,大懶蟲!趕快吃完早餐去買菜啦!今天早點做飯,等一下我要出去。」哎!真是麻煩,為什麼要在我最疲倦的時候做最累的事呢?我只好快速地醒來,希望用最快的速度買完菜然後回來睡覺。
一路上,我幾乎是邊走邊打瞌睡。去到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我在路上盤算著今天該吃什麼?家裡有西紅柿,雞蛋,臘腸,紫菜……可以做西紅柿炒雞蛋,再買些西芹可以跟臘腸一起炒,還可以做紫菜蛋花湯……嗯,就買西芹就行了,哦,再買些水果吧,對身體好……
當我做好這些事的時候,回家已經是11點了,必須馬上做飯了,要不然媽媽又催了。為了節約時間,我改掉平時拖拖拉拉,做事不分先後順序的習慣。先把米洗好拿去煮,然後開始煮水做湯。再將西紅柿和西芹洗好並切好,准備上鍋。我把鍋里的水倒干凈,然後開火再倒進適量的油,開始煎蛋。煎蛋是很久之前就會的,所以一下子就搞定了,把蛋盛放在盤里在放番茄下去炒,最後等番茄熟了在把蛋放下去炒,就完成了。這時候,我才發現水已經沸騰了好久了,我趕緊放紫菜下去,紫菜一燙就熟了,在加蛋攪勻,也一下就好了,最後調味放鹽和放味精。最後還剩西芹炒臘腸,我用普通的做菜方法將它們炒好,盛好。就將所有菜都端上桌了。
剛做好飯,媽媽就說:「時間剛剛好,吃完飯記得把碗筷收拾好,洗好,消毒,不要老是偷懶不洗碗。還有,等一下我和你爸出去之後記得要打掃一下家裡,看看你的桌子,那麼亂也不收拾一下。地上都鋪滿灰塵了也不自覺點掃地拖地……」她本來還有很多話要說,但被我打斷了:「知......道……啦……」
哎….看來整個下午的時間都要貢獻在做家務上面了,本來還想跟朋友一起去游泳的,但是不行了。不過,想想媽媽平時也挺辛苦的,我只不過是一時的,所以不必悲傷,幫媽媽做些事是應該的,以後還要常做。
Ⅵ 家族歷史作文600陳氏家族
陳(Chén)姓出自舜帝後裔陳胡公,《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後來舜帝部分子孫繼承媯姓,為虞舜之後裔。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三世後人媯滿,並封媯滿為諸侯,還把大女兒大姬嫁給他,封國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境內),謚號為胡公,又稱胡公滿。舜帝的後裔胡公滿的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史稱姚、虞、陳、胡、田為"媯汭五姓"。"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陳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上第五位,在中國南方是第一大姓,中國人口超過7000多萬 ,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5.1%。全世界人口總規模超過9000萬。
起源主要有五: 陳望 是陳姓的始祖①舜帝後裔,以國為姓,陳姓始祖:胡公滿。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武王滅商以後,追封虞舜後人媯滿於陳,封為陳侯,稱胡公滿,其後子孫以國為姓。②出於陳國公族後裔。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就是陳氏。除陳完一支主系外,在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為氏姓陳。據史料載:其一居陳留者,出自陳哀公之子留。其二居陽武或潁川者,出自陳潛公之長子陳衍。其三居固始者,出自陳愍公次子陳全溫之後的陳引奇,居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③少數民族陳姓。如北魏鮮卑族陳氏,乃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孝文帝遷都洛陽時所改;女真族陳氏系女真族皇族完顏氏所改;蒙古族陳氏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給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滿族陳氏有兩種情況:一是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居住在東北的漢族陳氏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哈尼、侗、土家、布依、瑤、京、羌、回、苗、壯、黎、彝、朝鮮、白、高山、畲等民族均有陳姓。④他姓改姓冒姓。如浙江海寧陳氏,原系曹姓,因娶陳氏之女為妻,有子便隨母姓,後成為海寧望族;南北朝時北齊清河王高岳之後,幾經陵谷變遷,成了普通百姓,傳到第十四代元朝高諒時,因窮困潦倒,入贅於陳氏之家,改為陳姓;西晉末年陳元達,原姓高,占因卜者說他生辰八字妨忌父親,便改高姓為陳姓;隋朝時楊堅有一心腹幹事陳茂,本是河東猗姓人,冒姓陳氏;隋將領陳永貴,原是隴右地區胡人,姓白,甚得楊堅寵信,封北郡陳公,便以封號中陳字為姓氏;明初太祖賜西域胡人某為陳姓,其孫陳友,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對降明蒙古貴族往往賜給漢姓漢名,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明成祖時滅安南國黎朝,國王黎季厘寒流筆大多移居中國,其子改名陳澄;劉矯後裔有改陳姓的,史稱廣陵陳氏。⑤陳姓疍民與墮民。疍民或說疍戶,指在廣東、福建、廣西沿海港灣和內河從事漁業或水上運輸的居民,多以船為家,其中有陳友諒敗兵為明所驅迫者,便以陳為姓。關於墮民,一說明初俘陳友諒之部,編之為丐戶;一說明太祖滅陳友諒,俘其子孫九族貶入墮民,賤樂戶,不與齊民齒。但保留家族系統稱號,仍然姓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