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的故事
① 完璧歸趙的故事(完整版)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國大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派人去見趙王,說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那塊寶玉。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么大方吶?要不答應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們商量。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又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美女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兒,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城換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就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看著雖然挺好,可是有一點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有毛病,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真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裡。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跟這塊寶玉一塊兒碰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對著柱子,就要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摔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我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趙王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說:「好!就這么辦吧!」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賓館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就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准備,怕打不贏。最後秦王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去。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直到今天,人們談起這段故事來,還對藺相如的英勇行為翹大拇指哩。
② 完璧歸趙的故事梗概
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國藺相如帶和氏璧去秦國,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以毀玉要挾秦昭王,無奈劃出15個城邑給趙。
藺相如又要秦昭王也應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應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返回趙國。秦昭王齋戒完畢,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2)完璧歸趙的故事擴展閱讀:
完璧歸趙背景
公元前283年,趙王取得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派人遣書趙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等諸位大臣商議,但最後得不出結論,因為奉璧予秦國,則害怕得不到城池,不奉璧予秦國,則害怕被其攻打。
就在這個懸疑未定之時,宦官頭目繆賢上前向趙王獻計,表示其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趙王則問:「何以得知?」 繆賢則表示以往他曾經犯罪,欲逃亡燕國,但藺相如阻止他,並問向他曉以利害,最後他亦因為沒有出走燕國,反而得到趙王饒恕的機會。因此他認為藺相如有智有謀,可委重任。
趙王於是召見藺相如,並詢問藺相如應否以和氏璧換取十五座城池。藺相如向趙王分析,秦強趙弱,不可不換。但趙王問如果給予秦王和氏璧,而秦王不給予他城池,可以怎辦。而藺相如則回答說不論怎樣,趙國都要冒風險,寧可秦國理虧,也不可讓趙國理虧。並且表示他願意攜璧入秦,而且如果秦王反悔,必保證完璧歸趙,趙王於是派他出使秦國。
③ 《完璧歸趙》的故事。
秦昭王得知趙惠王得到和氏璧,想假裝以15座城池與他交換來騙取和氏璧。趙惠王派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後而不談城池交換事宜。藺相如設計騙回和氏璧,並派人連夜將和氏璧送回趙國。
④ 完璧歸趙故事簡介50字左右
戰國時期,秦王得知趙王得到無價之寶—和氏璧。假裝以15座城池與她交換,來騙取和氏璧,趙王十分為難,藺相如就臨危受命,前往秦國。秦王拿到和氏璧後,而不談城池交換事宜,藺相如設計騙回和氏璧,秦王理虧,答應劃城。隨後,派人連夜將何氏璧送回趙國。
相關人物: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趙惠文王18年),秦國向趙國強要「和氏璧」,他奉命攜璧入秦,當廷力爭,最後終於完璧歸趙。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藺相如隨趙王到澠池使趙王不受屈辱。因功任為上卿。對趙國大將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慚愧醒悟,廉頗最終負荊請罪,彼此成為刎頸之交。
(4)完璧歸趙的故事擴展閱讀
在《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秦昭襄王被塑造成一個貪婪愚蠢、自取其辱、輸得幾乎被扒光馬褲的反面典型,來反襯趙國使者藺相如不畏強暴大智大勇的正面形象。
殊不知,秦昭襄王才是秦國與趙國「完璧歸趙」和「澠池相會」兩回合較量中真正的操盤手和勝利者。藺相如只是他玩弄於掌股之上的棋子。
趙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藺相如把和氏璧帶回趙國之後,被趙惠文王封為上大夫。之後沒過多久,秦國攻打趙國,佔領了趙國的石城。
趙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國攻打趙國,斬殺了兩萬趙國士兵。
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在澠池舉行會盟,史稱「澠池之會」。
⑤ 完璧歸趙的故事300字
戰國時期,趙國是小國,秦國是大國。
有一回,趙王得了無價之寶和氏璧。秦王聽說後就想把璧騙到手。於是派人寫信給趙王,說是願意用十五座城來交璧。趙王一看便知這是個騙局,便叫大臣們前來商討。趙王召來了藺相如,問他有沒有好辦法,藺相如說他願意帶著璧去秦國,再見機行事。
藺相如拿著璧來到了秦國,秦王拿著璧左看右看,對璧愛不釋手,絕口不提拿城換璧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換璧的誠意,就跟秦王說如果秦王逼他,他就跟璧一起撞碎。秦王允諾把十五座城交換給趙國。藺相如說要舉行一個儀式後才能交璧。秦王只好答應了。
藺相如回到賓館,叫手下先將璧送回趙國。儀式結束後,秦王向藺相如要璧,藺相如就說他已經把璧送回趙國了。秦王只好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5)完璧歸趙的故事擴展閱讀: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時,秦向趙強要「和氏璧」,他奉命攜璧入秦,當廷力爭,最後終於原璧歸趙。趙惠文王20年,藺相如隨趙王到澠池使趙王不受屈辱。因功任為上卿。對趙國大將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慚愧醒悟,彼此成為刎頸之交。
章台是戰國時是秦國的象徵。《史記》載秦滅六國的過程中,「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說明了戰國時期章台的歷史地位。完璧歸趙也正是藺相如來到秦國章台所發生的故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三輔黃圖》說是「在漢長安故城西,秦宮也。中有章台,因名」。再根據《史記·里子傳》及《論衡·實知篇》里有關樳里子葬地的記述確定秦章台宮就在今西安未央宮和建章宮一帶。
考古在未央宮西漢早期地層之下還有戰國時期的文化層,出土了與秦都咸陽第一號宮殿建築遺址相同的瓦當、板瓦、筒瓦等遺物。因此一般認為未央宮即是在秦章台上建造而成的。
⑥ 完璧歸趙的成語故事的
公元前283年,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了一塊玉璧,叫「和氏璧」,是個無價之寶。秦昭聽說後,非常羨慕,就想把它弄到手。
於是,秦昭王派使者帶書信去見趙惠文王。說秦國願意拿15座城池來換那塊「和氏璧」。這可讓趙王作了難,給玉璧吧,怕秦王不守信用,得了玉璧不給城;不給吧,又怕惹惱秦王,領兵來攻打趙國。
他就和大臣們商議此事。後來有個人推薦他的門客藺相如去秦國處理此事。惠文王派人把藺相如叫來一談,也覺得他是個合適的人選,就決定派他帶著和氏璧去秦國。
藺相如到了秦國,把玉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一看,只見玉璧潔白無暇,晶瑩透明,果真是個無價之寶,頓時高興得合不上嘴。他翻來覆去欣賞了好半天,又傳給身邊的大臣和後宮的美女看,他們個個贊不絕口,紛紛向秦王表示祝賀。
藺相如站在旁邊等了好一會,也不見秦王提換城一事,知道秦王要誆(kuāng)騙玉璧。但這時,玉璧已給了他們,又不能硬搶回來。藺相如急中生智,客氣地對秦王說:「這和氏璧雖是天下至寶,可惜上面還有一點小斑瑕(xiá),大王可能還沒看見,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王信以為真,把玉璧還給藺相如。藺相如把「和氏璧」拿在手中,連連倒退幾步,靠在殿柱旁,義正詞嚴地說:「這'和氏璧』是天下人人皆知的寶貝。當初大王派人送信去說要以15座城池換這塊玉璧。
可是今天我看大王坐而受璧,又把玉璧隨便給人傳看,根本沒有換城之意,所以我把玉璧收回。大王若是逼我的話,我寧願把頭連同這塊玉璧一起撞碎在這殿柱上!」說完,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連忙陪著笑臉勸阻,又讓人拿來地圖說明把哪些城地割給趙國。
藺相如知道秦王這是先穩住他,再把玉璧騙去,就對秦王說:「這玉璧是稀世珍寶,我們趙王在送璧之前,齋(zhāi)戒了五天,又舉行隆重的送璧儀式,大王要是真心換璧,也應齋戒五天,舉行相應的受璧換城儀式,我才敢把玉璧獻上。」
秦昭王見藺相如態度堅決,知道硬奪不行,就答應了。藺相如回到賓館,派一名隨從化裝成窮人的樣子,把玉壁包好纏在腰間,沿小路偷偷送回趙國去了。
五天以後,秦王邀請了楚、燕、齊、魏等國的使者來參加受璧儀式,想藉此來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安排完畢,宣趙國使者上殿。
藺相如按照使節的儀式行過禮,秦王見他手中空空如也,就問他玉璧在哪裡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說:「貴國從穆公以來,前後有20多位君主,沒有一個講信用的。如今我也怕受到欺騙,就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了。」秦王一聽,火冒三丈,讓人把藺相如綁起來問罪。
藺相如從容地說:「大王請息怒,讓我把話當著大家說明白:大家都知道,秦國強,趙國弱,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的事,從沒有弱國欺負強國的道理。
大王如真想要璧,這並不難,先把15座城池交給趙國,然後派一使者跟我去趙國取璧,趙國絕不敢得了城市不給玉璧,去背個不守信用的名聲。
我知道這次愚弄了大王,罪該萬死,請治我的罪吧,讓各國都知道大王為了想得到一塊玉璧而殺了趙國的使者,天下的人也可以知道是非曲直了。」一席話說得秦王目瞪口呆,他想就是殺了藺相如也得不到璧,還落個壞名聲,就下令把藺相如放了。
結果,秦國捨不得15座城池給趙國,趙國也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成語「完璧歸趙」,後來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6)完璧歸趙的故事擴展閱讀:
完璧歸趙是一個成語,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完璧歸趙的故事
白話文翻譯:藺相如對趙王說:如果 十五座城池劃入趙國的版圖,那麼和氏璧就留給秦王;十五座城池沒有劃歸趙國,我會完好地將和氏璧送歸趙國。
請放心,不要多久,這兩件東西定會完璧歸趙。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造句:每次我借爸爸手機發簡訊後,都會小心翼翼地拿著手機完璧歸趙,不然可別想再借我老爸手機了!
⑦ 講一下完璧歸趙的故事
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召見藺相如,藺相如表示願帶和氏璧去秦國,如果趙國得到秦國的城邑,就將和氏璧留在秦國,反之,一定完壁歸趙。藺相如到秦國後,將和氏璧獻上,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誆說玉上有一小疵點,要指給秦昭王看,拿回了寶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說:趙王擔心秦國自恃強大,得和氏璧而不給城邑,經過我勸說方才答應。趙王齋戒5天,然後才讓我捧璧前來,以示對秦國威嚴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禮儀簡慢,毫無交割城邑的誠意,現在若大王一定要搶走寶玉,我寧可將腦袋與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無奈,只得劃出15個城邑給趙。藺相如估計秦昭王不過是假意應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應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只好應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從小道返回趙國。秦昭王齋戒完畢,舉行交換儀式時,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