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家風故事

家風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0:42:41

⑴ 我的家風故事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⑵ 家風故事300字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家風家訓小故事【2】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日,特別是春節,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吃年夜飯,我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爺爺)是一個大家庭20多人,吃飯的時候,我爺爺先給我太爺盛飯,太爺動筷了,他們才敢吃飯,我太爺就把好吃的給我爸吃一口,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每到節日,農閑時節,村裡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賭博,父親就告誡我禁止參與賭博,賭博能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我就養成了不吸煙不賭博,少飲酒的習慣。母親每天都講: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

⑶ 家風家訓小故事有哪些

內容如下: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 為弘揚良好家訓家風,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深刻領悟家風的力量,近期,峨眉一小正積極開展「傳家訓 立家規 牽手父母樹新風」系列教育活動。

孔子世家教育子女十訓

1、雖然生活貧困,但絕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環境;

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親依然傾注所有的熱情教育子女;

3、越是偉人,越要自我學習與自我感悟;

4、失敗也絕不氣餒,用頑強的挑戰精神武裝自己;

5、通過長途旅行考驗和鍛煉自己;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7、結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8、不親自教授子女,只監督和考察其學習情況;

9、人性的弱點有時反而會成就一代偉人;

10、培養勤學好問的學習習慣

⑷ 家風家訓的故事

1、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國瑞。
2、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代代相傳。
3、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4、我今僅守讀書業,汝勿輕捐少壯時。
5、家,心靈的守護地;家,溫暖的港灣處;唯天下間最美麗的地方!
6、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7、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8、陰陽和,萬物生長,父母安,家庭興旺。
9、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10、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保一家興旺。

⑸ 家風故事 小學 300字

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指吃苦耐勞、勤儉朴實,從來不鋪張浪費。爸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著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著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准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只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為70元,「呀,這么貴!」我的心裡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只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⑹ 家風故事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挨了打。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為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為胡適之、徐志摩」。

⑺ 家風小故事

篇一:家風故事

欣賞「你幸福嗎?」,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回答,但答案又是相似的。同樣,「家風是什麼?」,一千個人也一定會有一千種回答。最近中央台有許多關於家訓家風的現場采訪,看到也聽到了很多家庭講述著自己的家訓家風故事。

自己出身農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有限,但更多的是以身作則與言傳身教,一般不會去具體概括家訓是什麼,家風是什麼。但在我成家立業後,父親向我提了「對外要和、對友要忠、持家要儉」的要求,並把它隨手寫在門板上,可以說這就是我的家訓,也是我生活的准則吧,在教育兒子上亦是如此。

曾有一次,兒子衣服內的羽絨被小夥伴們當做玩具吹得滿天飛,我得知後很是生氣,質問兒子為什麼沒有反抗或者去告訴老師,可兒子一句平淡的話語卻讓我很是羞愧,「爸爸,別生氣,這又沒關系的,我又不疼,衣服少了幾根羽絨沒啥關系。老師看見已經批評他們了。」那時,我確實被小傢伙的「胸襟」所折服,是的,兒子這不是懦弱,而是自己對待別人的寬容的做法。試想,如果當時他就立刻反抗,甚至與小夥伴打做一團,那場面和結果可以想像,但正是他的「平靜」化解了一切,看來,「對外要和」這條家訓真正深入了他的心,而且這樣的事情也是不甚枚舉。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感謝父親給我的「家訓」,我也會一直用它——「對外要和、對友要忠、持家要儉」澆灌我的小「苗苗」,營造屬於我們家的良好的家風。

篇二:家風故事

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大國,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五千年來悠久的文明歷史文化傳承一代代每一位中國人。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每個人都應嚴格要求自己。長輩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奶奶就教育我長大後要樂於助人,要誠實、正直、守信用、尊老愛幼,勤勞節儉。還要自信,自愛,這都是我們中華名族的有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

在奶奶那一代的時候,她的媽媽教育她說要把人先做好,才能做好事。漸漸地有了爸爸,他長大成人以後,爺爺奶奶對他管教很嚴,不允許爸爸抽煙喝酒,還規定他晚上不能超過十點回家,到哪去都必須經過父母同意才能出門。聽奶奶說;『爸爸小時候非常有禮貌,見人就叫,連在路上遇見乞丐也要跑上去叫他。一直到現在,這個好習慣從未變過。在這點上我要向爸爸學習。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

每次奶奶送我去上學,在公交車上看到有老人上車,總會叫我讓座,甚至還會把自己的座位讓給比她年紀更大的老人。其實奶奶她也是老人,她也六十多歲了,可是他覺得那些年紀更大的老年人比她更需要那個座位。奶奶這幾十年來從沒忘記她媽媽的話,一直是按著媽媽的話做的,她在我家這一帶是出了名的好媳婦,好女兒。

奶奶一直是個樂於助人,善良的人,只要別人開口,她一定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哪怕是吃點虧,她也從不計較。奶奶常說;「吃虧是福』也可能是奶奶做了許多好事,老天爺都看在眼裡,奶奶跟同齡人比起來比他們都要健康,這都是奶奶的善良、正直、樂觀的心態換來的好身體,這就是大概人們說的好人有好報吧!

每次我去朋友家玩,奶奶、爸爸媽媽經常提醒我到別人家要有禮貌,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更不能把別人家的東西帶回家。告訴我無論在哪裡,只要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一定要積極地去幫助他。在父母的教育和帶領下,我也知道怎樣節約用水,不亂花錢,有空時幫媽媽做家務,盡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奶奶,爸爸媽媽為人處世的方式上,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慢慢地,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正在努力的向著這個目標前進。

篇三:家風的故事

我的父母都是七十年代的中專生,我的爺爺奶奶則是四十年代的農民。自從我懂事開始,我聽的最多的話是:做人要勤儉節約,以人為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特別是在我做錯事時,爺爺最喜歡給我上政治課,奶奶則說了又說,我有時煩起來會來一次反抗式的大喊:「拜託,奶奶同志,您已經講了N次了,我的耳朵都長了啊……」,可是奶奶似乎沒聽到我的反抗,還繼續說:「你這孩子啊,要懂禮貌,剛客人來了都不懂得打個招呼……」。「……我似乎對這樣的教育已經習以為常了,這應該說是我這個家的家風吧。

從我記事起,我的家經常有客人,長輩們從來都是笑容滿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東西拿給客人吃,最後客人走了才輪到我們這些孩子的份,我們從不敢吭聲,客人們總會表揚我們:」你們家的孩子真懂事啊」,但是我調皮的個性,有很多時候也會招來長輩的不滿……有一年的春節,我把家族要請叔公的鹽雞偷吃了一半,把雞翻過身,當叔公吃時才發現,過後爺爺狠狠地批評了我,要我半蹲一個小時記住這次教訓。

在我的家裡,最勤儉節約的人是奶奶了。奶奶每天天沒亮就起床做家務,等我們要上學時,奶奶已經出門去買菜了,每次家裡有剩菜剩飯,奶奶從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爸爸擔心她胃不好,不讓奶奶吃剩的食物,奶奶只好偷偷地吃了。有一次,我剛放學回家,發現家裡來了三隻小雞,原來是奶奶為剩菜剩飯找到好的「去處」了……哈哈,這真是兩全其美呀!

要說誠實守信,那就要屬我的老爸了。有一回,老爸心血來潮,向村委會承包了1000棵荔枝樹,合同承諾收成時付給村委兩萬元,沒想到那年剛好碰到強台風,1000棵荔枝總的收成不過兩千多,很多好朋友都說情有可原,勸老爸向村委提意見……結果老爸向舅媽借了錢毫不猶豫的把兩萬付給村委,老爸過後說「我的固執,是因為我的父親從小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我沒有預測好,只能自己負責呀!」

家風是雨,孩子是苗,這樣的家風讓我受益匪淺啊!

篇四:家風故事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⑻ 家風家訓小故事

家風家訓小故事:

一、曾國藩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對他的評價估且不論,但他的家庭教育卻有令人矚目的成就。他以「勤」字為人生第一要義。自己身體力行,教育子女也養成勤勞作風。要求「諸男在家勤灑掃」「諸女學洗衣,學煮茶燒菜」。

還為曾家婦女規定了「日課」四項:「食事」,每天早飯後做各種小菜;「衣事」,已午刻紡花或績麻;「細工」,傍晚即晚飯後做男女布鞋或縫制衣服。曾國藩作為封侯拜相之人,對「日課」還要定期檢查,親自抓落實。俗話說:「人貴勤」,可見,曾家的「崇勤」家風著實可贊。

二、魯迅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

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三、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

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四、吉鴻昌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的父親病死後,在瓷碗上寫下「不允許官員發財」六個字。他要求陶瓷廠模仿批量燒制,並將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瓷碗分配會上,他說:「雖然季宏昌是一名高級官員,但他絕不會欺負人民,掠奪人民財富。我要牢記他父親的教誨,做一個官員,為世界上的窮人做好事,並邀請你的兄弟來監督他。」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為百姓考慮。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五、朱德

學習,是影響朱德一輩子的事情。為「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朱家節衣縮食送朱德走上了學習的道路,從而改變了他的命運。學習,也是朱德一輩子最為關注的事情。他常用「革命到老,學習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並且強調「不學習就會落後,就不能跟社會一道前進」。

他循循善誘地教育子女努力學習。新中國成立前後,女兒朱敏還在蘇聯學習,每次回國朱德總要問她是不是學習了毛主席著作。由於朱敏從小生活在國外,中文水平較差,朱德就戴上老花鏡,讓朱敏坐在他身邊,教她一字一句地讀。

他一邊讀,一邊講解,每講完一段就問她懂了沒有。如發現她哪些地方還未理解,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講解,直到她真正弄懂為止。朱敏結婚時,朱德送給她的禮物也是剛剛出版的《毛澤東選集》。

⑼ 家風小故事300字

良好家風的是我們創造美好世界的第一步,它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

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雖然沒有明令家風家訓,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形成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為我的獨闖世界指引方向。

小時候家裡很窮,在那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年代裡,一家人卻有著太多的快樂和幸福。

父親淳樸勤勞,愛看書,閑暇之餘會給我們講故事。

母親忠厚善良,勤儉節約,喜歡唱歌,偶爾也會唱給我們聽。

那時候,我們家破落的院子里,時常飄出歡歌笑語,讓艱苦的歲月也變得歡快無比。

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母親會說:「堅持就是勝利!」;父親每每都會表現出男子氣概:「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們兄妹五人,三個大學生,這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所經受的經濟困難可想而知。

現在回望,匆匆那些年,所有困頓窘迫竟沒有一絲印象,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留下只有一家人積極陽光笑臉和團結奮進美好的畫面

⑽ 優良家風故事。

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回,歷史學家答,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