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0:39:46

『壹』 <<左傳>>中介子推的故事

冬至後105天為寒食節,又稱「禁煙節」、「冷食節」。它與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只有一天之差。所以現在民間很多地方,都把二節合到一起過了。不過在這個合二為一的節日中,寒食比之於清明是個次要又次要的角色。它既無資格與清明節「舉案齊眉」,也沒有能力與之「分庭抗禮」,按眼下商界流行的說法,它很象是一個曾有過輝煌,卻因經營不善、舉步維艱,終至被別家兼並的沒落企業。它麾下那些原先燦然有光的文化元素也隨著歲月的磨蝕、名稱和形式的式微而漸至湮沒了。但是翻開史書細看,你會大吃一驚的發現,在久遠的古代,寒食原是個非常盛大的民間節日,清明只是它的輔節。先有寒食後有清明,因有寒食而有清明。現在寒食節所處的這個卑微的局面,實在是主僕易位了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唐代詩人盧象的《寒食》詩,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寒食節的原委。相傳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文公的兒子重耳為避後母驪姬的迫害,帶著一眾臣屬流亡國外。途中少不得備嘗艱辛。話說這天行至衛國境內,重耳竟至餓到暈厥。隨從介子推見狀,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給重耳吃了,以渡此厄。十九年後,君臣一行得以復國,重耳即位,是為晉文公。

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殺伐決斷,賞功罰過,手段真個了得。唯大封功臣之際,不知怎麼的獨忘了割肉飼己的介子推。子推見狀,不願靦顏求賞,就回老家帶著老母隱居到了綿山之中。晉文公經人們提醒,想起子推,得知已然離去,非常後悔,帶人親自到綿山去找,但見群山逶迤,林海蒼莽,實在無跡可覓。有大臣向文公獻計說:「介子推是個大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三面點火而留下一面,他害怕燒死老母,一定會從無火處負母而出。」此計本來大妙,無奈舉火時奸臣孤偃、趙衰來了個四面舉火。正值春季草枯風高,大火著了三天三夜,介子推與老母無路可出,遂被燒死於一棵大柳樹下。

面對焚林余煙、焦黑屍身,晉文公不由得倒身下拜、頓足嚎啕。眾臣見狀,無論真心假意,都也跟著大放哀聲,聲音響徹四野(介公嶺至今尚有「哀號坡」地名)。隨後,文公止哀傳令:一,在綿山為子推建廟,讓其享受四時祭奠;二,綿山改稱「介山」,綿山所在定陽縣改為「介休縣」;三,放火焚山的這天定為「寒食節」,全國軍民人等,此節前後一個月內嚴禁舉火煮食,只吃冷食。此即為「寒食節」由來。介休,介休,介子推於此休矣!有的文章解釋為介子推在這里休息過的意思,豈不可笑!

至於清明節,緣於這樣一段故事:介子推死後,細心的人發現他靠在身後的大柳樹上,用脊背堵著一個樹洞,洞內有一片寫有血書的衣襟。這就是介子推的遺書啦。遺書是一首詩。詩曰: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君主公心有我,憶我亡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第二年的寒食節,重耳又領著群臣來到綿山,在山下寒食一天,然後於第二天登山祭奠。這時,只見那棵死柳已然復活,萬條綠絛隨風起舞,十分的興盛。於是重耳就把這棵復活的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一天定名為「清明節」。這就是為什麼先有寒食後有清明,清明又比寒食晚一天的原因。

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寒食習俗首先在山西流行。最初為斷火一個月,但人們不能耐受,多生疾病,曹操於是下令停止寒食。後又恢復,但依次減為七天、三天,最後定為一天。細考寒食節的變遷,開始時只是個單一性、地方性的民間節日,節俗活動十分單調,僅有寒食和禁火,流傳區域止於並州一帶,但到南朝時,已傳至荊楚一帶。「涌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晴日暖,淡煙浮,恣嬉遊。三千粉黛,十二闌干,一片雲頭。」這是極寫杭州西湖寒食節的熱鬧場面。花天酒地,紅船滿湖,遊人如織,一派昇平景象。由於統治者的重視和推薦,江南富庶之鄉的參與,平淡的寒食節逐漸豐腴起來,至唐代達到鼎盛,加入了諸如斗雞、走馬、郊遊、擊球、盪鞦韆等活動,演變為中華民族的重大傳統節日。

寒食節衰微的原因,其實仍在於它這個不近人情的習俗。寒食清明,節當暮春,正是人們遊玩踏青、上墳祭祖的最佳時機,但是寒食節要求禁火,因此人們只能將掃墓活動定在清明,以便焚燒紙錢,這使得清明節變得越來越重要,加之到得後世,寒食焚火的習俗因紀念對象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及思想情感關切甚淺而日漸淡漠,故清明節後來居上,漸漸取寒食節而代之遂不可免。

不過也由此足證,寒食節是個典型的官方「行政命令」的產物,而非有的文章所謂「人民要表達對介子推精神的紀念」。所謂的「介子推精神」是什麼?有人說是「忠孝兩全」。翻遍古今典籍,介子推並無經天緯地之才,黃鍾大呂之音,除了割肉焚身的一段佳話,他沒有在歷史上、在晉文公的霸業上留下任何別的印跡。烈則烈矣,壯則壯矣,卻與「人民」何干?與「忠孝」何干?先說「忠」,若說割肉奉主是為忠,那為什麼晉文公搜山時他又避而不出呢?臣違君命是為「忠」嗎?寧願柳下作鬼,而不願作一個於國於民有用的諫礪之臣,是為「忠」嗎?若說「孝」,意氣用事,賭氣不食君祿,陷母於草衣穴居,是為「孝」嗎?最後竟然累及老母葬身火海,是為「孝」嗎?以常情推之,我想子推在隨主亡命的隊伍中,不過是個隨從的角色,絕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輩,不然,劉皇叔白帝託孤忘不了諸葛亮,晉文公大賞天下怎麼會獨忘了介子推呢?至於後來失意歸隱,我理解為「鬧情緒」(很多前人文章提到介子推是在等了好久沒有等到封賞才憤而歸隱的,絕非深諳「功成名就身退」這個道理,自己起意退出名利場的)。負母入山不出,這個情緒可見鬧得大了,不過他也決沒有想到會落得個連累老母一起焦首焚身的下場,最後葬身火海也是因為實在無路可出而已。文公焚山之事或者實有,子推的絕命詩卻顯系後人杜撰。其立意平庸、語句萎瑣,實在不象是出於一個能拔刀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來的血性男子之手。

風俗從來就是人民文化心態的反映,也反過來培育著人民的文化心態。大浪淘沙,是精品的自然會留存下來。至於沒有留存價值的,逐浪遠去也沒有什麼不好。中國的傳統文化,實在是太沉重了!

『貳』 春秋時期,介子推()的故事,感動著我們

介子推的故事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一作里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虐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里,把腿上的 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股」非「臀」,意為「大腿」,是介子推,割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湯救得重耳!
辭官不言祿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結束後,重耳先生一下子由逃亡者變成了晉文公,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分推」.對此,介子推沒有象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介子推卻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艷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介子推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呂氏春秋》雲,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於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 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又命人葬之於綿山,秦二世時遷葬於故里裴介村.並改綿山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過錯.將一山崗定為介子推名義上的封地——介公嶺,將介子推母子隱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並立「介廟」於綿山腳下柏溝村南的柏樹林之中,又命將定陽縣改名為介休縣.
以上摘自網路網,謝謝。

『叄』 清明節關於介子推的小故事短一點60到70個字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回來。臣介子推從自答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也就是清明節)。

『肆』 關於介子推的孝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太子被迫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大家萬分著急,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太子,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他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感激地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賞了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去討賞,可是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尋找兩個人談何容易,於是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了,悲痛不已。之後,從樹洞里發現一封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春秋時期,晉太子被迫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大家萬分著急,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太子,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他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感激地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賞了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去討賞,可是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尋找兩個人談何容易,於是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了,悲痛不已。之後,從樹洞里發現一封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這一天全國不準生火,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召告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伍』 介子推的故事

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一作里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忍。

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5)介子推的故事擴展閱讀:

人物精神

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視之為迂腐,然則體現了正道之義。介子推的行為並非忠君而是愛國,以後世儒家評價必為「忠君之典範」,而成為中國儒家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這實在是對介子推之毀譽啊!以後人的價值觀將其行為定義為迂腐愚昧是錯誤的,即使在今天忠於國家也是應當提倡的。

後世紀念

介子推廟,位於山西省晉中靈石縣境內的張蒿村,稱英毅聖王廟。介廟所建處,原有母子柏、母子碑。傳說母子柏所生之處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廟周圍原來環境清幽,濃蔭十里,風景秀麗,氣候溫涼。也由於這個原因,這里也被人稱為「神林」。可惜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華時,這里的山林廟宇均被火焚毀,現僅存寺廟的偏院一處,院內還存有原廟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

『陸』 清明節源於介子推的傳說,介子推有什麼故事嗎

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後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卻發現介子推背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 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已經超出節氣的意義,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

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掃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從唐朝開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掃墓時首先要整修墳墓,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

這種儀式,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古人認為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禍福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培墓是極為重要的祭奠儀式.

(6)介子推的故事擴展閱讀

掃墓祭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春祭的掃墓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於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有些地方掃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

先秦時代北方中原一帶掃墓主要在寒食節與寒衣節,到唐宋後清明掃墓才開始在全國范圍盛行。清明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上古四時祭儀中春季祭祀宗廟的大禮稱為春礿(後為春祠)之禮。唐代是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沿襲清明墓祭風俗,並擴大到整個社會。

從《禮經》的記載看,古代北方中原並沒有清明上墓祭掃的例規,到了唐朝時清明上墓祭掃已成風氣,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在宋元時期,清明節已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並相傳至今。

    『柒』 歷史介子推孝敬父母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市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

    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

    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

    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的上方,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了。

    (7)介子推的故事擴展閱讀

    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國名臣)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

    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追隨重耳

    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寵妃驪姬,欲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由是引發一系列變亂。

    太子申生被驪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奔翟,隨行賢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犨」之說。

    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介子推

    『捌』 介子推的故事讀後感1

    春秋時來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自,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後來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背著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始終不見人出來,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大仙了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復活,賜名「清明柳」,並定為清明節,以祭奠介子推,並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