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啟發故事

啟發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3:02:28

⑴ 名人故事啟發有哪些

愛因斯坦坦承「一生最大錯事」

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一直為他「一生最大錯事」而愧疚。愛因斯坦究竟做錯了什麼事?
1917年,也就是他創立廣義相對論的第二年,為了解釋宇宙的穩恆態性問題,愛因斯坦和荷蘭物理學家德西特各自獨立進行此項工作的研究。他們發現引力場方程的宇宙解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也就是說宇宙要麼膨脹,要麼收縮。由於物理直覺上的偏見和數學運算上的失誤,愛因斯坦決不放棄靜態宇宙的概念,為求得一個靜態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進一個「宇宙項」。這個結論在當時既符合宇宙學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觀測事實。然而,1922年,美國學者弗里德曼求出了這個方程的另一個動態解;1927年比利時學者勒梅特也獨立求得同一解。從數學角度證明,宇宙不是靜態的,而是均勻地膨脹或收縮著。然而,愛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這個結果,堅持他的靜態宇宙模型觀。
兩年後,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遠距星雲的觀測,發現遠距恆星發出的光譜線有紅移現象,離地球越遠的恆星光譜線紅移越大。這說明恆星在遠離地球而去。哈勃的發現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動態宇宙模型,也改變了愛因斯坦對宇宙的看法。愛因斯坦把堅持靜態宇宙模型的失誤稱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錯事」,並收回了對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評。
後來,在他70歲生日之時,還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沒有一個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是正確的。」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他在1917年的這次失誤。
一位舉世聞名的偉大科學家能勇於承認自己的失誤,謙虛地回顧自己已被世人承認和稱頌的成就,說明了愛因斯坦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坦盪胸懷。這也正是愛因斯坦能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

⑵ 有什麼給人啟發的小故事么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麼。

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的美麗的年輕女子沒有看懂那幾個字,她早已不再記得那個男孩和那杯熱牛奶。然而,這又有什麼關系呢?

⑶ 有啟示的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一、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勵志小故事二、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經典故事】心得: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哲理小故事三、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經典小故事】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哲理小故事四、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小故事大道理】: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⑷ 介紹一本書《100個啟發故事》

我讀了:「培養孩子勤奮勇敢的100個啟發故事」我閱讀完這本書,覺得這裡面的每一內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容學習, 第一:它每一個小細節都包含著豐富的意思,第二:它整個故事裡面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點,我覺得這本書是豐富多彩的故事,更是一把難以得到的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這本書里裝滿了許多知識,我很喜歡閱讀這本書,因為:它非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閱讀了這本書以後我覺得:我走進了知識森林,走進了:知識花園! 它本書的優點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怎樣去做人、怎樣做好人,不應該怎樣做人,等等等等的一些知識很值得我們學習,我讀了:「一點之差」它深深吸引了我,我應該學習它,要有耐心,記住,堅持就是勝利,驕傲就是落後,我應該認真的學習他的優點,用鑰匙打開智慧之門!

⑸ 這故事給我們的啟發是

故事的啟發意義非常大。

⑹ 《100個啟發故事》里的七色花

從前,有一個小姑娘叫珍妮。有一次,珍妮得到了一朵漂亮的花。這朵由七個不同顏色的花瓣:黃、紅、藍、綠、橙、紫和青,所以叫七色花。只要扯下七色花中的一個小花瓣,把花瓣扔出去,閉上眼睛念:「飛喲,飛喲,小花瓣」,再說出自己的願望,這個願望馬上就能實現。
有一次,珍妮迷路了,她扯下一個黃花瓣 「 飛喲,飛喲,小花瓣, 帶我回家吧!」 哇!珍妮一下子就到了家門口。珍妮好高興啊!她要把七色花插到家裡最好的花瓶里。一不小心,花瓶掉到地板上,碎了。怎麼辦呢?珍妮趕緊扯下一個紅花瓣。「飛喲,飛喲,小花瓣,讓花瓶和原來一樣吧!」瞧,花瓶立刻和原來一模一樣了。
珍妮來到院子里,一群男孩子們正在玩游戲。珍妮很想和他們一起玩,可男孩子們說:「我們不帶小姑娘到北極的。」
珍妮想:「我要去真正的北極。」
珍妮扯下一個藍花瓣。「飛喲,飛喲,小花瓣,帶我去北極吧!」
珍妮真的來到了北極,可是好黑啊!好冷啊!珍妮孤零零一個人在黑暗的北極。突然,七隻白熊從大冰塊後冒出來,朝珍妮跑來。珍妮嚇壞了,她用凍僵的手指扯下一個綠花瓣。「飛喲,飛喲,小花瓣兒,帶我馬上回到家!」瞧,珍妮又回到溫暖可愛的家啦!
珍妮又看見隔壁的小女孩有許多好玩的玩具。她又扯下一個橙色的花瓣,「飛喲,飛喲,小花瓣,讓世界上所有的玩具都歸我吧!」
這下不得了了,玩具們從四面八方飛向珍妮的懷抱,珍妮摔倒在玩具堆里,爬不起來了。
「夠了,夠了!」珍妮趕緊撕下一個紫花瓣。 「飛喲,飛喲,小花瓣,讓玩具們都回家吧!」 於是,所有的玩具立刻都不見了。
現在只剩下一個花瓣了。
這時,珍妮看見一個男孩子靜靜地坐在大門前的板凳上。這個男孩有一雙漂亮的藍眼睛,珍妮想和這個男孩子做朋友。
「小弟弟,你叫什麼名字呀?」
「我叫威嘉。你叫什麼名字呀?」
「我叫珍妮。我們一起來玩捉迷藏的游戲吧?」
「不行啊。我的腳有傷,走不了啦!」 威嘉搖搖頭。
珍妮扯下最後那片青色的小花瓣。「飛喲,飛喲,小花瓣,讓威嘉健康起來吧!」一會兒,威嘉從板凳上跳了下來。珍妮和威嘉一起跳著跑著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真開心啊!

⑺ 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發有什麼發明的故事

大自然給來我們的啟示有很多源,其中有一種蛇叫響尾蛇,它有一種紅外線的眼睛,人類通過這種蛇的眼睛,研製出一種有著響尾蛇一樣眼睛的導彈,它的名字叫響尾蛇導彈,因為人類是仿照響尾蛇眼睛製造出來的,所以命名為響尾蛇導彈。
響尾蛇導彈能和響尾蛇一樣,能用"熱眼"准確無誤的跟蹤敵人,直至把敵人摧毀.因為響尾蛇的"熱眼"是根據敵人的溫度來判斷敵人的位置,飛機,戰艦,坦克等這些東西,響尾蛇導彈都能准確無誤的命中.法國研製的機動式低空近程全天候地空導彈。主要用於對付低空、超低空戰斗機、武裝直升機,以保衛機場、港口要地,也可用於對付巡航導彈。導彈長2.94米 ,彈徑0.156米,彈重84.5千克,發射筒長3.02米。戰斗部採用破片聚焦型,總重13.9千克,殺傷半徑6~8米。動力裝置為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方式為全程無線電指令制導,作戰半徑500~8500米,作戰高度50~3000米。導彈具有半越野機動能力。

⑻ 小故事之馮宛貞的啟發故事

一、 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二、 鸚 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三、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 」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 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於事無補。 五、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裡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錶示。 不久主人家裡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准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管理心得: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六、 救人 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卧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卧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七、 出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隻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把這兩個故事聯系在一起也許有些牽強,但他們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故事中的小戰士和弟弟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為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八、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瓮。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於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九、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十、 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順口溜:握著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每當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氣氛立刻就輕鬆了。當然,這是基於人家對該順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覺准確,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後來發現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沒笑。男人們忙說鬧著玩別當真。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說:最妙的就是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別的手任怎麼叫你愉悅興奮魂飛魄散,過後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開了你就殘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稱贊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獨到,婦人淡淡地說:有什麼深刻而獨到,不妨回去念給你們各自的老婆聽聽,看她們說些什麼。 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們都是左手,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 而他們都是右手,他們當然作右手想

⑼ 有什麼啟發故事

4個不得不看的經典啟發故事
1.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註: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沖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小狗發生誤會,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後果,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後果更是難以想像。

2.釘子: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註: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3.且慢下手:

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單位里調來一位新主管,據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業務;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進辦公室,便躲在裡面難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份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他哪裡是個能人嘛!根本是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四個月過去,就在真正努力為新主管感到失望時,新主管卻發威了--壞份子一律開革,能人則獲得晉升。下手之快,斷事之准,與四月表現保守的他,簡直像是全然換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之後致詞:「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和後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買了棟帶著大院的房子,他一搬進去,就將那院子全面整頓,雜草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回訪,進門大吃一驚的問:那最名貴的牡丹哪裡去了?我這位朋友才發現,他竟然把牡丹當草給鏟了。後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更是雜亂,他卻是按兵不動,果然冬天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裡開了繁花;春天以為是野草的,夏天裡成了錦蔟;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鏟除,並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說到這兒,主管舉起杯來:『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為如果這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都是其間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4.寬大:

這是一個來自越戰歸來的士兵的故事。他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想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當然好啊!」他們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的。」不過兒子又繼續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里受了重傷,少了一條胳臂和一隻腳,他現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兒子,我很遺撼,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父親又接著說「兒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後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就在此時兒子掛上了電話,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幾天後,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墜樓身亡了。警方相信這只是單純的自殺案件。於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並在警方帶領之下到停屍間去辨認兒子的遺體。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驚訝的是兒子居然,只有一條胳臂和一條腿。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要去喜愛面貌姣好或談吐風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卻太難了。我們總是寧願和那些不如我們健康,美麗或聰明的人保持距離。然而感謝上帝,有些人卻不會對我們如此殘酷。他們會無怨無悔地愛我們,不論我們多麼糟總是願意接納我們。今晚在你入睡之前,向上帝禱告請他賜給你力量去接納他人,不論他們是怎麼樣的人;請他幫助我們了解那些不同於我們的人。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一種神奇的東西稱為「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發生何時發生,但你卻知道它總會帶給我們特殊的禮物。你也會了解友情是上帝給我們最珍貴的贈與!朋友就像是稀奇的寶物。他們帶來歡笑,激勵我們成功。他們傾聽我們內心的話,與我們分享每一句贊美。他們的心房永遠為我們而敞開。現在就告訴你的朋友你有多在乎他們。

試想:朋友,您一路看下來之後;一定有很深的感觸吧。那麼,在對別人有所決定與判斷之前,首先,請想想這是否是一個「誤會」,然後,請考慮您是否一定要釘下這個「釘子」,如果可以的話,請「且慢下手」。因為,當您對別人「寬大」之時,即是對您自己寬大

⑽ 名人得到大自然啟示故事

牛頓與蘋果的故事
長期以來,牛頓認為,一定有一種神秘的力存在,是這種無形的力拉著太陽系中的行星圍繞太陽旋轉.但是,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力呢?‍
直到有一天,當牛頓在花園的蘋果樹下思索,一個蘋果落到他的腳邊時,牛頓終於獲得了頓悟,他的問題也逐漸被解決了.
傳說1665年秋季,牛頓坐在自家院中的蘋果樹下苦思著行星繞日運動的原因.這時,一隻蘋果恰巧落下來,它落在牛頓的腳邊.這是一個發現的瞬間,這次蘋果下落與以往無數次蘋果下落不同,國為它引起了牛頓的注意.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理所當然的現象中找到了蘋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這種來自地球的無形的力拉著蘋果下落,正像地球拉著月球,使月球圍繞地球運動一樣.
這個故事據說是由牛頓的外甥女巴爾頓夫人告訴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之後流傳起來的.伏爾泰將它寫入《牛頓哲學原理》一書中.牛頓家鄉的這棵蘋果樹後來被移植到劍橋大學中.
牛頓去世後,他被當作發現宇宙規律的英雄人物繼而被賦予傳奇色彩,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卻無從找到其他史料加以考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