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故事
『壹』 華羅庚的事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繼續在數學領域取得為世界矚目的成績。這輝煌的歷史與燦爛的現實相輝映,引起了人們對中國數學界的強烈興趣。華羅庚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邀到日本作學術訪問的。他的報告結束後,全場爆發出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向這位來自偉大中國的科學家致意。
然而,掌聲還未停息,華羅庚突然從椅子上側身向下,慢慢地滑落到地板上——多年的心臟病發作了。當晚,一條噩耗傳回中國:華羅庚教授於晚10時在日本醫院里去世!
『貳』 華羅庚的成長故事
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有一個數,3個3個地數,還餘2;5個5個地數,還餘3;7個7個地數,還餘2,請問這個得數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後,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櫃台,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現,邀請他來清華大學;華羅庚被聘為大學教師,這在清華大學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經是傑出數學家的華羅庚,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劍橋大學工作兩年。而此時抗日的消息傳遍英國,他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風塵僕僕地回到祖國,為西南聯合大學講課。
華羅庚十分注意數學方法在工農業生產中的直接應用。他經常深入工廠進行指導,進行數學應用普及工作,並編寫了科普讀物。
華羅庚也為青年樹立了自學成才的光輝榜樣,他是一位自學成才、沒有大學畢業文憑的數學家。他說:「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是我學好數學最主要的經驗」,「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
『叄』 關於華羅庚的一個小故事。
(1)我國著名數學家王元先生那時就曾拿著蘇步青和陳建功教授的推薦信來找華羅庚先生,希望能拜他為師。王元從小喜愛數學,一直非常仰慕華羅庚先生,立志要拜華羅庚先生為師。華羅庚先生看了推薦信後,並沒有表示立即收他為徒,而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給他出了個題目。
王元一時發懵,思索半天沒有想出答案。華羅庚先生嚴厲批評了他,並且罰他在黑板前站了兩個小時。當天晚上,王元用心演算,第二天把結果報告給華羅庚先生。華羅庚先生聽了十分高興,後來又出了幾道題。王元都順利做出,華羅庚先生這才答應收下這個學生。
(2)華羅庚先生對學生們嚴格要求,他每天黎明即起,然後去敲學生們宿舍的門,接著是和學生們討論問題或授課,一干就是一天。有時睡到半夜,他忽然爬起來,穿上衣服又去逐個敲學生們的房門:「別睡了,別睡了,白天的題目還得再講一講!」
就這樣,華羅庚先生忘我地工作,他對學生們說:「如果自己的腦子里沒有問題了,就不是數學家了!」在老師的嚴格教導下,這些20多歲的小夥子,兢兢業業,勤奮不息,即使假日也不休息。
(3)華羅庚先生選擇學生時從不以貌取人,他在給廣州中山大學作學術報告時,在聽講的學生中,有一位拄著雙拐的殘疾青年名叫陸啟鏗,他聽了華羅庚先生的報告後,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畢業後能分配到北京,在華羅庚先生的指導下搞研究。
這個想法在旁人看來簡直有點異想天開,當時華羅庚先生是萬人仰慕的大數學家,不知有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以作華羅庚先生的學生為榮,他怎會收下像陸啟鏗這樣的殘疾青年呢?陸啟鏗反復思考之後,終於鼓足勇氣給華羅庚先生寫了一封信。他很快收到回信。在華羅庚的悉心指導下,陸啟鏗後來成為頗有造詣的數學家。
(4)特別令人難忘的是1946年夏,華羅庚剛從蘇聯訪問回國,又即將赴美訪問。這一去尚不知何日歸來,他特地回鄉一行。這時,他的恩師韓大受與李月波也在金壇,他立即登門請安。當時金壇各界特別舉行了歡迎韓大受與華羅庚大會。會前有人專程前來邀請華羅庚參加大會並講話,華羅庚第一句話就說:「韓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壇,理當請他們兩位講話,否則哪有我說話的餘地!」
進入會場時,華羅庚堅持要兩位老師走在前面,還用了一句數學語言:「百分之百應該是老師走在前面。」華羅庚攙扶著他的老師們進入會場,並安排他們坐在中間,自己坐在側位。那天連窗子上都擠滿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鄉出的這位數學天才。當有人稱贊他是一個數學天才。他連忙站起來搖搖手說:「我不是什麼天才,我是慢慢學出來的,在座的老師都知道。」
(5)有一次,他被叫去看賣棉花的鋪子,這時有個婦女去買棉花,華羅庚正在演算一個數學題,那個婦女問:「一包棉花多少錢?」然而勤學的華羅庚卻沒有聽見,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個婦女尖叫起來:「怎麼這么貴?」這時的華羅庚才知道有人來買棉花,就說了價格,那婦女便買下一包棉花走了。
華羅庚正想坐下來繼續演算時,才發現剛才算題目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 這下可急壞了華羅庚,於是,他便不顧一切地去追,一個黃包車師傅見了,便讓他坐車追,後來終於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說:「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說:「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
華羅庚急壞了,於是他說:「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 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口氣,回家後,又演算起來。
『肆』 華羅庚為國貢獻的故事
華羅庚為國貢獻的故事
華羅庚是我國最著名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對我國數學發展起著奠基性的作用。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同時華羅庚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數學家,他自學成才,最高學歷僅為初中,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優秀的數學家。華羅庚的對數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
貢獻
1、解析數論方面貢獻
華羅庚是在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
2、中國數學多領域的開拓者
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華羅庚在多復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
3、中國數學學派的開創者,培養眾多國家棟梁之才
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4、提升中國數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5、創作了影響國際的科學巨著
華羅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壘素數論》、《指數和的估價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多復變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數論導引》、《典型群》(與萬哲先合著)、《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與王元合著)、《二階兩個自變數兩個未知函數的常系數線性偏微分方程組》(與他人合著)、《優選學》及《計劃經濟范圍最優化的數學理論》,其中八部為國外翻譯出版,已列入20世紀數學的經典著作之列。
6、卓越貢獻,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伍』 華羅庚的讀書故事
華羅庚是靠刻苦自學成長的數學家,他的讀書方法有獨到之處。
用慢功版夫打基礎。華羅庚初中畢權業後自學高中內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礎,再逐步加快進度,他用五六年的時間才自學完高中內容。由於學得扎實,到清華大學沒多久,他就聽起了研究主課程。
「厚薄」法。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麼,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推想法。一本書拿到手後,華羅庚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開始閉目推想:這個題目如果自己來做,該怎麼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後,再開始閱讀。凡是已經知曉的內容,很快瀏覽而過,專門去讀書中那些新的獨到的觀點,這樣,華羅庚博採眾長,得益很多。